回到電影年代:家在戲院邊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內容簡介
《回到電影年代》細訴五○年代初香港和臺北兩地來來往往的影人藝事,以及所有早期電影的主角配角、導演編劇、男女演員,更神奇的是,幾乎左桂芳看過的電影,都能說出故事情節,她是臺北影壇的一則傳奇,也是一本活字典。她的筆力穿透時光舞台,寫下這本讓人回味無窮的電影傳記書,為影人留史,也為影迷留下珍貴的記憶。
序/導讀
序
小時候,母親曾說我是個連閻王爺都不肯收的孩子。我不明所以,去找看我出生成長的高大媽問個究竟。她說我是父母生的第四個孩子,上面三位兄姐都在三歲前夭亡,我是左家自爺爺輩算起三代以來唯一的女孩。戰後因家鄉山東萊陽縣農村治安仍不平靜,我的母親隨村裡族親避難到青島,去投靠在那兒學做生意的父親,一起住在貧民區。抗戰勝利後一年冬天,我出生,一出世即身體嬴弱,備受疾病折騰。剛滿兩歲,又染患白喉症,中西醫生全都搖頭說我小命不保。戰亂年頭,孩子夭折很尋常,父母哀傷絕望抱我回家,無奈接受命運安排。看著我雙眼翻白,氣息幾無,一位鄉親嘆著氣,將我放入一個幾片小木板釘成的小棺材匣內,只等我嚥完氣,準備釘上最後一塊木板,送到野地挖土埋下。但奇蹟出現,我竟恢復呼吸,醒轉過來,眾人在旁都一陣驚呼。從此我病漸痊癒,轉性變得活潑,且能說會唱,那位鄉親將我扛坐在肩頭上,手裡拉著胡琴,沿門挨戶去獻寶,我成了「天涯歌女」。長大後,我從一本書中看到一篇談論命相的文章,說到躺過棺材的孩子,八字命硬,有老靈魂附身。
我人生第一張照片攝於三歲時,在廈門街的百光照相館拍的一吋個人照。馬桶蓋頭髮下,兩顆圓溜大眼流露驚恐表情,母親說我當時看見照相師穿著似醫生的白袍,立即放聲哭喊:不要打針。在連哄帶騙下,我被按坐在椅子上,滿臉掛淚蹙眉噘嘴像受極刑,瞪視著面前那座黑布罩住的攝影機,它像隻吃人巨獸,令我懼怕萬分。
五、六歲時初看電影,只因住家後面有電影院,地利之便。黑與白兩色,不再恐怖,反而可親。一部部黑白電影有如幻境,引人入勝,一看著魔,開始心醉神迷,似吸食鴉片日久成癮,從此無法戒絕它的誘惑。
經年累月看電影,帶給我無盡快樂,相對地,付出痛苦代價更大。數不清日子裡,因看電影誤了晚飯回家時間,母親怒氣沖沖用雞毛撢子抽打我,又叱令在院子罰站不許吃飯。站在漆黑院中,我默默回味的,仍是剛看完的影片。從片頭演職員表順著劇情一幕幕舖展開來,藉以忘卻饑餓。總在未及劇終時刻,心軟的父親會放我進屋,而我彷如夢醒,委屈的淚水滴入冷飯菜裡,一起摻和匆匆下肚。偶遇幸運,父親先對我訓斥以擋住母親的責打,和我一向情感親密的大弟也哭著代為求情,母親暫且忍氣不動手,只是留待下回加倍算帳。高大媽見我手臂腿上的傷痕,十分心疼的說:「孩子,妳就別看電影,不就少挨打了嗎?」我無言以對,毒癮已深,如何根除?稚幼心靈裡,覺得唯有手腳利索幫做家事,才能討母親歡心,在成長期間及至成人到就業以後,都養成凡事順從不違逆不辯解的妥協個性,包括自己的婚姻在內。即連在校任教職後,眼見唾手可得的講師證照,也在丈夫堅持和母親居間干涉下輕易放棄。
待四十六歲那年,擺脫所有桎梏,我才得以自由踏出家門,輕鬆做自己想做的事,但重入社會職場已無可能。適巧「國家電影資料館」開始進行連串電影活動,井迎瑞館長是我大學學弟,他熱切歡迎我參與協助,為我開啟一道大門──自此,我如龍歸大海鳥入林,深陷其中,一待二十三年。然公部門複雜如江湖,我不積極營求的個性反成弱點,低調如做地下工作,箇中冷暖恩怨,百味雜陳,不過近四分之一世紀歲月助我圓夢憶歡,依舊心存感念。
我傾心專注做資深影人口述歷史,這部分長期備受冷遇。影迷善變,學術輕忽,我獨鍾於此,感情成分居多,由於影界前輩辛勤耕耘,我享受過甜美果實。二十三年間,我訪問過逾百位資深前輩,和他們共話當年事,溫語殷切,如春陽和煦,那是一個重視情義的舊時代記憶。長輩先進們的身分涵括監製、製片、導演、編劇、攝影、助導、場記、演員、燈光、服裝、錄音、作曲、撰詞、歌者及配音等,幾乎影界幕前幕後工作者都有。他們貢獻卓著,豐富了華語影片光輝史頁。這本書僅記錄部分故事,憶及和他們接觸互動過程,幾度令我情緒激動,不能自已。作為一個知音聆聽晚輩,書寫成文為時已太遲,他們之中多數已謝世遠去,不及看到我的追念思懷。至於我的父母,我深自懺悔內疚從未讓他們驕傲滿意,反而時刻操心憂煩,罪孽深重。多年以來,兩老常入我夢中,是否猶在天上掛慮?
此書自書寫、打字、校稿至刪改完成,費時耗神,倍感壓力,終能完成,在此,首先感謝隱地先生提攜鼓勵,長年來我以身居爾雅讀者為樂,自知才疏學淺,從未敢奢想成為作者之一,他高估冀望我的能耐,盡心親自刪剪修蕪,並不時提意見,務求精善,是我的福緣。同時感謝爾雅諸位參與編輯校對的年輕朋友們。其次黃建業老師幫敲邊鼓,誠意可感。我女主動代為打字及校閱,一篇文章可提二十八個問題,母女爭論下我屈服她的理由是:這本書不僅是為懂電影的人而寫。
記憶惱人,今後我當該記則記,該忘即忘,重隱蝸居平安度日。昔時小影痴,如今髮蒼視茫。人生不如戲,戲有劇本可知結果,人生──
無解。
左桂芳
序
回到小時候──讀左桂芳《回到電影年代》
《回到電影年代》,是一本讓我讀得極為開心的書;《回到電影年代》也是一本讓我讀得有些傷心的書︱讀這本和電影相關的書,彷彿讓我又回到小時候—許多看電影的甜蜜記憶,又全湧上心頭,啊,那些克難歲月裡的童年往事,透過左桂芳親切的書寫,彷彿我的生命也變得年輕了,明星戲院、西門町、詹姆士狄恩和蒙哥馬利克利夫特,憂鬱年代的少年情懷,還有聯考壓力……種種過去的光陰,怎麼一下子好像全回來了……
我甚至還想到,一甲子前,自己走在南昌街或牯嶺街,可能和左桂芳曾經擦身而過,但那時我們都是路人小孩甲和路人小孩乙,誰也不認識誰,緣分,緣分,緣分到了,有一天,仍然會相識,想不到如今她成了爾雅的作者,我成了她的出版人。
所有她書裡寫的,都是從小在我記憶中的往事──從陳雲裳的《月兒彎彎照九州》開始,我也是在明星戲院看那部電影,時間往前推移到一九五二年,十五歲的我,看完電影回到家裡,收音機裡播放的就是由梁樂音作曲的那首主題歌,還有一首〈月亮在那裡〉,也同樣是陳雲裳在電影《木蘭從軍》和男主角梅熹合唱的歌,當年,也是人人會唱的一首流行歌曲。
少年時代,還有一首我最喜愛的歌──〈交換〉,後來才知道,作曲人就是寫〈月兒彎彎照九州〉的梁樂音。
〈交換〉除了歌好聽,詞也感人易記,至今我還記得:
月兒照在花上,
人兒坐在花樹旁。
你教我書,
你教我畫,
我報答你的是歌唱。
作書作畫是你強,
唱起歌來我嘹亮。
你的書畫我的歌唱,
這樣的交換可相當。
這樣的交換大家不冤枉。
〈交換〉由金嗓子周璇主唱,是影片《漁家女》的插曲。〈漁家女〉的主題歌,則由陳歌辛(一九一四︱一九六一)作曲,陳歌辛原名陳馨硯,另有一個名字,叫陳昌壽,是四年代上海海派文化的佼佼者,也是音樂才子,長相俊美,才華出眾,有「歌仙」之譽。他的〈夜上海〉、〈初戀女〉、〈永遠的微笑〉……都是經典名曲,至今兩岸誦唱不停,而〈漁家女〉一曲,更是意境超遠……
天上旭日初升,
湖面好風和順,
搖蕩著漁船,
搖蕩著漁船,
做我們的營生。
手把網兒張,
眼把魚兒等,
一家的溫飽就靠這早晨。
……
兩首歌的作詞人,均係李雋青,〈月兒彎彎照九州〉亦出自他的手筆,可見四、五○年代的上海、香港,影劇圈和歌壇,頗多騷人墨客藏身其間。
左桂芳的《回到電影年代》,從她六、七歲,因家住和平西路南昌街交叉口,左右兩邊正是早年明星和國都戲院的舊址,從小愛看電影的她,自接觸陳雲裳《月兒彎彎照九州》,自此,電影成為她一生的追夢。她能細訴五○年代初香港和臺北兩地來來往往的影人藝事,以及所有早期電影的主角配角、導演編劇、男女演員……更神奇的是,幾乎她看過的電影,都能說出故事情節,有時,我甚至覺得她是時光中的仙子,她的小小腦袋,怎能記得住那麼多電影中稀奇古怪的舊事,好像凡事只要她看一眼,硬是什麼都可牢牢記住,啊,一點也不誇張,我要說,左桂芳就是臺北影壇的一則傳奇,也是一本活字典,任何和電影相關的事務,只要你去問她,幾乎全可給你滿意答案,所以,《回到電影年代》,頗像一本國片電影史,特別是香港早期的國片,幾位早年老影人,如周曼華、白光、李麗華、王萊……她更是知之甚詳,如數家珍,還有,她對五○年代香港的「七大閒」──馮毅、蔣光超、李翰祥、馬力、沈重、宋存壽、胡金銓七人的來龍去脈清清楚楚,到了每人都可為他們寫傳的地步。這夥影壇奇人,個個均有來頭,儘管性格迥異,但因緣際會,後來他們結拜成
試閱
我人生第一張照片攝於三歲時,在廈門街的百光照相館拍的一吋個人照。馬桶蓋頭髮下,兩顆圓溜大眼流露驚恐表情,母親說我當時看見照相師穿著似醫生的白袍,立即放聲哭喊:不要打針。在連哄帶騙下,我被按坐在椅子上,滿臉掛淚蹙眉噘嘴像受極刑,瞪視著面前那座黑布罩住的攝影機,它像隻吃人巨獸,令我懼怕萬分。
五、六歲時初看電影,只因住家後面有電影院,地利之便。黑與白兩色,不再恐怖,反而可親。一部部黑白電影有如幻境,引人入勝,一看著魔,開始心醉神迷,似吸食鴉片日久成癮,從此無法戒絕它的誘惑。
經年累月看電影,帶給我無盡快樂,相對地,付出痛苦代價更大。數不清日子裡,因看電影誤了晚飯回家時間,母親怒氣沖沖用雞毛撢子抽打我,又叱令在院子罰站不許吃飯。站在漆黑院中,我默默回味的,仍是剛看完的影片。從片頭演職員表順著劇情一幕幕舖展開來,藉以忘卻饑餓。總在未及劇終時刻,心軟的父親會放我進屋,而我彷如夢醒,委屈的淚水滴入冷飯菜裡,一起摻和匆匆下肚。偶遇幸運,父親先對我訓斥以擋住母親的責打,和我一向情感親密的大弟也哭著代為求情,母親暫且忍氣不動手,只是留待下回加倍算帳。高大媽見我手臂腿上的傷痕,十分心疼的說:「孩子,妳就別看電影,不就少挨打了嗎?」我無言以對,毒癮已深,如何根除?稚幼心靈裡,覺得唯有手腳利索幫做家事,才能討母親歡心,在成長期間及至成人到就業以後,都養成凡事順從不違逆不辯解的妥協個性,包括自己的婚姻在內。即連在校任教職後,眼見唾手可得的講師證照,也在丈夫堅持和母親居間干涉下輕易放棄。
待四十六歲那年,擺脫所有桎梏,我才得以自由踏出家門,輕鬆做自己想做的事,但重入社會職場已無可能。適巧「國家電影資料館」開始進行連串電影活動,井迎瑞館長是我大學學弟,他熱切歡迎我參與協助,為我開啟一道大門──自此,我如龍歸大海鳥入林,深陷其中,一待二十三年。然公部門複雜如江湖,我不積極營求的個性反成弱點,低調如做地下工作,箇中冷暖恩怨,百味雜陳,不過近四分之一世紀歲月助我圓夢憶歡,依舊心存感念。
我傾心專注做資深影人口述歷史,這部分長期備受冷遇。影迷善變,學術輕忽,我獨鍾於此,感情成分居多,由於影界前輩辛勤耕耘,我享受過甜美果實。二十三年間,我訪問過逾百位資深前輩,和他們共話當年事,溫語殷切,如春陽和煦,那是一個重視情義的舊時代記憶。長輩先進們的身分涵括監製、製片、導演、編劇、攝影、助導、場記、演員、燈光、服裝、錄音、作曲、撰詞、歌者及配音等,幾乎影界幕前幕後工作者都有。他們貢獻卓著,豐富了華語影片光輝史頁。這本書僅記錄部分故事,憶及和他們接觸互動過程,幾度令我情緒激動,不能自已。作為一個知音聆聽晚輩,書寫成文為時已太遲,他們之中多數已謝世遠去,不及看到我的追念思懷。至於我的父母,我深自懺悔內疚從未讓他們驕傲滿意,反而時刻操心憂煩,罪孽深重。多年以來,兩老常入我夢中,是否猶在天上掛慮?
此書自書寫、打字、校稿至刪改完成,費時耗神,倍感壓力,終能完成,在此,首先感謝隱地先生提攜鼓勵,長年來我以身居爾雅讀者為樂,自知才疏學淺,從未敢奢想成為作者之一,他高估冀望我的能耐,盡心親自刪剪修蕪,並不時提意見,務求精善,是我的福緣。同時感謝爾雅諸位參與編輯校對的年輕朋友們。其次黃建業老師幫敲邊鼓,誠意可感。我女主動代為打字及校閱,一篇文章可提二十八個問題,母女爭論下我屈服她的理由是:這本書不僅是為懂電影的人而寫。
記憶惱人,今後我當該記則記,該忘即忘,重隱蝸居平安度日。昔時小影痴,如今髮蒼視茫。人生不如戲,戲有劇本可知結果,人生──
無解。
左桂芳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