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血火燃大地(二戰歷史紀實長篇:簡體中文版)

Blood Fire Burning The Earth
  • 9 540
    600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本書是二戰老兵廖兆暄的回憶錄,分為:成長篇、出征篇、血淚篇、秘密篇、復仇篇、奇蹟篇、凱旋篇、袍澤篇、史公篇、輝煌篇、悲喜篇、遺恨篇等紀實,內容生動寫實,對二次世界大戰中國戰場有詳細深刻的紀錄。

作者

廖兆暄

廖兆暄,筆名麓楓、駱駝、孺子牛,祖籍湖南衡陽,先人隨曾國藩打太平天國,落戶金陵。作者隨家人在南京大屠殺之前逃亡出來,少年時代在抗日大後方讀書,目睹了日本侵略軍的暴行、民族的災難。小學三年級穿過美國總統羅斯福贈送給中國大後方的、那時叫做“羅斯福布”的學生裝。八年抗戰勝利,十五歲就在上海《開明少年》雜誌發表文章,隨姐姐到臺灣。命運不佳,又返回大西北讀書,迎來1949年10月,屯墾戍邊到古西域(新疆)。四十年筆耕不止,也留下數篇精典作品傳於後世。在新疆,親身經歷與兄弟民族近半個世紀翻覆地的變化,那裡是中國最大的移民地區,十三個民族兄弟姐妹創造了新的生活,佳作連篇。但也經歷不少苦難,那是歷史的安排,任何人都無法擺脫。所幸,晚年時來運轉,大陸改革開放,頻頻有佳作出版。旅居美國近二十年,茅塞頓開,活到老學到老,是老夫的至理名言。回顧中美歷史,珍珠多多。為此,筆耕墨潑,樂此不疲,只有一個目標:謳歌人類的大愛,鞭笞假醜惡,永遠記住人民、百姓,有生之年爬山不止。上天保佑,太平洋永遠太平。

目錄

成長篇
出征篇
血淚篇
秘密篇
復仇篇
奇蹟篇
凱旋篇
袍澤篇
史公篇
輝煌篇
悲喜篇
遺恨篇

序/導讀

寫書歷史的,也在書寫歷史
鄧明佳


今年春節前的1月2日,收到廖老的郵件——因為老人家聽力不好,郵件幾乎成了我們之間最簡單、最常用的溝通方式:

“親愛的鄧總 :久未聯繫,十分抱歉。我在日夜趕寫第二本書《血火燃大地》,中美友誼三部曲的第二部。是寫遠征軍的,草稿已完成。《情灑太平洋》(三部曲的第一部,筆者注)中國版元月底可出版了。網上廣告有了…… 。臺灣的中國時報,美國的北美的網路,中國的衡陽晚報又有整版報導。我4月回來採訪第三部書《難忘喜馬拉雅》材料。你和我去雲南好嗎?第二本書還請你寫序呀!我們合作多多。全家新年快!老廖”

一個83歲的老人,每年跋山涉水、皓首窮經奔走於東西半球之間,為了完成書寫中美兩國人民共同抗擊日寇、在血與火的洗禮中結成的深情厚誼,為了完成百萬字的“中美友誼三部曲”,踵長途之役役,恒兀兀以窮年。毅然放棄美國優裕的晚年生活,陶陶然而不知老之將至!他在用書記錄著歷史,本身也在用自己躬耕不息的精神書寫著歷史!

老人家那麼固執地要我來繼續為他的第二部歷史紀實巨著《血火燃大地》寫序,說實話一直讓我慚愧並感動著。本人雖然“學詩謾有驚人語”,充其量就是在自己的公眾號“名家繪”裡發些自娛自樂的詩歌散文,偶或贏得那不足千人粉絲的掌聲,卻從不給報刊投稿發表。所以也談不上什麼文學成就,政治上更是草根——還沾滿泥巴。我為廖老的“二戰中美珍珠三部曲”寫序,實在是因為這個題材太好了,同時,更為老人家躬耕不息、孜孜以求的精神所感染。

今天,老人家又焚油繼晷趕出了第二部,不知又耗費了他多少的心血。

關於中國遠征軍和野人山的故事,我們好多人都耳熟卻不能詳。原因自然主要還是政治因素,自不必多說。其實,抗戰是全中華民族譜寫的一曲悲壯凱歌,如果撇開狹隘的政黨之爭,每一個中華兒女的付出和犧牲都是動天地、泣鬼神的壯麗篇章,都值得去書寫、去詠誦!更何況,在血火激蕩的緬甸戰場,在莽莽蒼蒼、蛇虎肆虐的荒蠻野人山,留下了10萬中華兒女年輕的生命,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去好好書寫他們的動人故事,不去祭奠這些英雄的亡靈呢!

廖老不辭辛勞,實地採訪,獲得了很多珍貴的第一手歷史資料,真實地還原了當年的歷史場景,也更多地還歷史一個公正,還十萬九泉之下的英靈一個公正。令人遺憾的是,時至今日,七十多年過去了,由於歷史遺留的種種原因,還有數以萬計的英靈的遺骸尚不能回歸故里,當年他們一腔熱血救民族於危亡,迴國家於淪陷。而今竟淪為孤魂野鬼,流落他鄉,這讓生者和他們的後人情何以堪!期望廖老的這篇紀實文學能喚起我們這個社會的良知,喚起更多有識之士的共鳴。

廖老的這篇歷史巨著,雖然故事情節錯綜複雜,場景引人入勝,當中還應用了不少電影拍攝中流行的平行蒙太奇的藝術手法。但脈絡還是比較清晰的,主線都是圍繞兩個核心歷史人物展開的,那就是中方的高級將領廖耀湘師長,美方的四星上將史迪威先生。

關於廖耀湘,之前我們知道的無非就是遼沈戰役,他的兵團20萬人馬,全美式裝備,兩晝夜就被林彪的東北野戰軍吃光的故事。殊不知,抗戰時期,廖耀湘其實是個聞名中外的愛國名將,戰功赫赫。一九四四年年底回國的廖耀湘的部隊,準備在貴陽和日寇展開決戰,然而,日本東京大本營聽說他的部隊回到了中國戰場,要對“皇軍”進行復仇,竟然下令從貴陽撤走了駐防部隊,不戰而退。解放戰爭後期,他的軍團雖然被林彪的50萬大軍包了餃子,可那不是他個人的失敗,而是蔣家王朝走向覆滅的歷史必然。廖耀湘不僅具有卓越的軍事才能,而且才情橫溢,寫得一手的好詩:
出國援盟戰緬南,路斷北撤陷深山。
野嶺入雲終日雨,蠻荒蝗咬虐蚊狂。
糧盡援絕人饑餓,拋屍露骨伏道旁。
未喪疆場亡異域,遠征兒女歸夢殘。

這首詩寥寥八言,就已經濃縮了遠征軍深入不毛蠻荒,身陷囹圄,直至哀鴻遍野的慘狀。1942年初,為了保衛當時的陪都重慶的大後方門戶,保護滇緬公路這條援華物資的生命通道,以廖耀湘的第22機械化師,以及孫立人,戴安瀾的兩個師為主力的第五軍開赴緬甸,援助盟軍抵抗日軍的瘋狂進攻。廖耀湘的這首詩所描寫的就是緬甸戰役初戰失利,盟軍(主要是中國遠征軍)面臨向哪裡撤退的艱難選擇。蔣介石卻在這時越廚代庖,直接下令要杜聿明的第五軍回中國以保存實力。史迪威(時任中國戰區參謀長兼印緬戰區總司令)希望遠征軍就近撤退到印度以利再戰。就在這個節骨眼上,狡猾的日軍搶先佔領了中國遠征軍撤退必經之路上的臘戍和密支那。後來杜聿明沒有因時而變,盲目地執行了蔣介石的命令,進入了荒無人煙、被野獸和毒蛇瘴氣統治著的野人山,為的竟是“戰鬥到最後一兵一卒也要回中國”的荒謬理念。結果是三萬多官兵進野人山,三個月後走出山時,死亡官兵竟達一萬多人,主要是廖耀湘的22師和杜聿明的軍部所屬單位的官兵。這段悲慘歷史也成為了世界戰爭史上的“千古奇冤”!

這一幕,和當年紅軍被逼進入雪山草地進行戰略大轉移有相似之處。只是紅軍當年經過的大多是高寒地帶,至少沒有那麼多毒蛇猛獸、瘴氣、蚊蟲的侵害。遠征軍進入的可是個更為兇險的無人區:超級巨蟒吃人的事時有發生,叮人的蚊子比蒼蠅大,大螞蟥咬得人遍地鱗傷,超毒的瘴氣瞬間奪走無數人的生命;這邊饑餓和疾病又不停地把人們推向死亡和絕望。可就在這人間地獄般的煎熬中,我們看到的卻是閃耀著的人性的光輝。尤其是五個女兵相濡以沫的故事感人至深!笑風、小孫、小錢、護士長、劉桂英,在生與死的邊緣,她們都把生的希望留給了別人,甚至寧願跳崖自殺,也不拖累別人。結果,五朵金花中的四人相繼被野獸、瘴氣、疾病吞噬了年輕的生命,只有劉桂英倖存脫險,成了廖耀湘22師唯一走出野人山的女性。

本書的第二個歷史主線就是史迪威這個人,美國四星名將,但因為當年與蔣介石關係緊張,歷史上也留下過一些爭議。本書關於史迪威的資料,廖老利用長期生活在美國結交的朋友圈優勢,積累了更豐滿的第一手資料,也更多地給我們再現了一個更客觀、真實的史迪威。關於“史大叔”我覺得應該從兩個角度客觀地看待:

一是從人格上來說,老人家無可挑剔,可敬可佩、可師可長,在六十歲的退休年齡,還冒著生命危險來支持中國人民的抗戰事業,而且坦誠直率,不畏強權;同時卻溫和寬厚、善待下屬,知錯就改。如果他當年遇到的不是蔣介石而是毛澤東,可能壓根就沒有野人山這碼子事,更遑論幾百公里原始森林裡數千人被大自然虐殺的慘狀!

近百年的中美交往歷史上,有許多動人的歷史故事,但是作為美國軍人來講,史迪威是真心實意的要幫助中國人。在他看來,只有打敗日本法西斯,古老的中華民族才能夠興旺起來,成為一個在世界上能擔當重大責任的大國。朱德總司令說過,史迪威是美國的一位偉大的將軍,是中國人民一位偉大的朋友!史迪威在二戰期間擔任美國援華物資的執行人的時候,他建議美國組織赫爾利大使等人到延安參觀訪問,他還不止一次地對蔣介石說過,美國援華物資應該合理分配給八路軍、新四軍進行抗日。他親自到達過延安,並多次向羅斯福總統和馬歇爾建議,要支持八路軍和新四軍的抗日鬥爭。然而,這些作為卻激起了蔣介石對他的憎恨,一而再再而三的請羅斯福總統撤換史迪威的職務。一九四四年十月,史迪威離開中國前曾和身邊的部下一一話別,史迪威把跟隨他在緬甸戰場浴血奮戰、同甘共苦的王楚英叫到身邊,語重心長地對他說:“孩子,你知道中國未來的希望在哪裡嗎?我告訴你,中國的希望在延安”。當時王楚英似信非信,後來他信了,也看到了。史迪威僅僅活了六十四歲,最後患癌症轉移肝臟,不幸去世。他的早逝其實跟他在緬甸戰場八百多個日夜的積勞成疾不無關係。

為了保證中國抗戰大後方的物資供給,“史大叔”還從美國國內要來了一大批工程兵參加修路,這些人有百分之八都得過當地的傳染病,所以在打通滇緬公路生命線期間,死亡的美國工程兵竟也高達一千一百三十三人。平均每公里“史迪威公路”就有一名美國士兵殞命。可以看出,史迪威和當時的美國政府對中國人民的抗戰事業真是傾心傾力!

第二個看待史迪威的就是軍事角度。這主要還是要弄清楚東西方文化的差異。西方的軍事理論都是建立在正面攻擊戰和對壘戰中的應用,而東方(主要是中國和日本)的軍事理論在戰略、戰術層面都強調對孫子兵法的學習和演化,更講究計謀和對各種戰爭要素的把控。所以,在緬甸大反攻戰役開始後,中國軍隊並沒有教條地執行史迪威的戰鬥命令,而是靈活應用了《孫子兵法》,甚至“孫臏兵”法在實戰中的推演。比如,廖耀湘22師傅宗良的六十五團主戰的百戒河戰役,就沒有盲目執行“史大叔”作戰計畫,而是沿用了“圍魏救趙”的策略,出奇制勝,讓“史大叔”大跌眼鏡。但是,在緬甸首戰失利過程中,史迪威和英國指揮官也是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的。在進入野人山的問題上,史迪威實際上倒是幾乎苦苦哀求當時的第五軍軍長杜聿明,堅持走西線向印度撤退,可惜杜聿明教條地執行了蔣介石的命令,導致萬劫不復,上萬人被大自然虐殺的慘劇。

至此整部書關於廖耀湘和史迪威兩個歷史主線人物的塑造已相當豐滿、立體、客觀、公正。其實,為了收集到書中很多珍貴的第一手資料,也耗費了廖老很多心血和時間,為此,老人家甚至把個人的全部積蓄都花在了多年跨越大洋兩岸的差旅費和浩繁的採訪活動中。而他和夫人在美國的日常生活卻過得異常簡樸。在我平時收到他的郵件中,也不乏老人家獲得獨家第一手資料時分享的喜悅。真可謂“一片冰心在玉壺”啊!

“暗淡了刀光劍影,

歲月留香,墨蹟留香,口齒亦留香!那些情灑,愈發擲地有聲,盪氣迴腸……

二零一七年五月二十六日淩晨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簡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1625033659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04
    • 商品規格
    • 22.9*15.2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10/03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