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廠人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學校不敢教的小說》作者朱宥勳撰文推薦!
本書原於一九七五年出版,是作者以工廠人為題的第一本小說,甫出版即流傳甚廣,工廠勞工視之為理解他們困境與心聲的代言人。為不負期望,作者廣發問卷四處訪談,卻因此觸動資方與政府的敏感神經。
本書收錄十則短篇,對於勞工在階級歧視與制度不公之下的種種面相,或許咬牙隱忍、或許伺機牟利、或許在某個適當的時機倒打一粑,作者不文過飾非地讓社會大眾直面這一切。
直面之後,才有改變的可能。
水靈文創將此系列重新整理出版,獻給善於遺忘的我們。同系列尚有《外鄉女》與《工廠女兒圈》。
目錄
朱宥勳推薦序
舊版自序
工等五等
低等人
上等人
升
囿
梁上君子
麻雀飛上鳳凰枝
龍蛇之交
掌權之時
工廠人
附錄 「工廠人」訪問卷
序/導讀
推薦序
現實的剪裁,小說的容器:讀楊青矗《工廠人》
帶著問卷的小說集
以一般小說集的觀點來看,楊青矗的《工廠人》是一本有點「古怪」的小說。當讀者打開本書目錄,可能一眼就會注意到,在書的最後附上了一份作家自己設計的「工廠人訪問卷」,內容工廠生活的各個面向。根據作家自己在序裡的說法,這是:「為了能更深入瞭解各工廠人的工作背景與心理狀態、生活情趣,勞資問題等,草擬了一份『工廠人訪問卷』附在本書之後……希望在工廠工作的兄弟姊妹們提供您親身體驗和寶貴的資料。」
這在台灣文學史上是非常罕有的案例──一般作家或許會與文學評論家對話、期待讀者給予小說更多意見(早期的書本也常常附有「讀者回函」),但楊青矗的特別之處,在於他預設了自己的讀者以工人為主,並且期待和這樣的讀者產生並非文學性、而更是現實性的交流:「您讀了我描寫工廠的小說?那能否與我談談您的工廠生活?」這份問卷雖非小說正文,但由此進入,我們便能看出「工人作家楊青矗」的文學觀點。
《工廠人》最早出版於一九七五年,您手上正在閱讀的這本,是二○一八年重出的新版本。而書末的「工廠人訪問卷」是當時即有的設計,在新版本中也原封不動,這是新版編輯的嘉美用心。當然,四十多年後,這項小說家私人的調查計畫不太可能再繼續了,問卷的歷史意義已遠大於實際功能,現在如仍按著地址上的資料將問卷回寄、約定面談時間,大概是要失望的。但它仍然饒富意義,值得我們細細審視。比如明確標出地址,就是重視個資的現代人頗難想像的,揭露了某一代人的行事作風(這在十幾年以前都還並不奇怪;不少作家都會在書末留下地址、電話、e-mail甚至是銀行帳號)。
而細讀問卷內文,更可以讓我們看到小說家的思路:他想知道的生活細節有哪些?這側面透露了他的創作觀點和方法,他以哪些材料來構成人物、情節和情感,也展示了他作為小說家的關懷與缺乏之所在。比如第八、第九兩題談「生活情趣」,第十二到第十五題探測「工人心目中的好資方是什麼樣子」,第十六到第二十三題詢問交友與婚姻議題,也觸及了工人的性別觀念。
而這份問卷的存在本身,更讓我們看到楊青矗有別於一般「小說家」的小說觀。對一般小說家來說,「小說集」本身就是「成果展」,是漫長的構思、資料收集和動筆創作的產物。一旦成書,小說家的「任務」就大致告一段落,縱有後續的行銷和論述活動,但作品基本上是完成了,便會開始思考下一階段的創作。然而,楊青矗顯然不是這樣看待《工廠人》的。這本關於工人的小說,並不只是「我長年觀察工人的成果展」,而更像是一種媒介,去幫助他突破有限的現實經驗,吸引更多工人來協力提供內容。小說家及他的小說,便彷彿成為一種透明的中介物,不同於現代主義作家那種極度放大的自我,此處的創作者人格被縮得極小,幾乎成為一種工具性的存在。
這方面是非常古典的寫實主義精神,正如同台灣文學史的寫實主義作家們所信仰的那樣;但另一方面,楊青矗又比純粹的「精神」或「信仰」更進一步,他除了以多年的工人生涯為「田野」,更希望能夠透過自己的書寫,使每一個回遞問卷的工人的生活,都成為另外一片被眾人看見的田野,這或可理解為一種「民間的社會科學行動」──或許沒有太嚴謹的方法和太有解釋力的理論,但是有一份求真求善的用心。這也可以從序文中,他每個引以為豪的正向回饋,都不是讀者告訴他「你的小說寫得好」,而是「你的小說讓我們知道了什麼、造成了什麼改變」看出來。
工人作家的「透明感」
楊青矗的思路背後,有一連串的預設:
──寫小說是為了傳播議題,促成實質的改變。
──好小說的判準來自真實性,越寫實越好。
──寫工人的故事,讀者中也會有大量的工人。
簡單地說,他心目中的小說家和小說其實是「透明」的:小說家如實地紀錄了工人的生活,並且如實地寫進小說裡,如實地傳達給大眾知道,就像光線穿過擦得非常乾淨的窗戶一樣。而也因為真實,所以能有動人的力量、所以能引起同是工人之讀者的共鳴。
二○一八年的文學讀者,大概都很難再同意這麼素樸、簡單的文學信念了。這裡的每一個預設都是可以挑戰的:我們知道很多小說並不意圖傳達任何議題、即便寫得很好也不見得改變過什麼;我們也知道小說本為虛構,即便有真實素材,經過小說家重新組織之後,也不可能百分之百「傳真」;我們更曉得人不一定喜歡閱讀與自己有關的故事,因為故事的娛樂效果通常更來自陌生化的新鮮感和逃避現實的幻想。
然而,我們必須先暫時理解這些並不全對、但也不是全無道理的預設,才能比較理解《工廠人》的特點。因為楊青矗先同意了這些預設,所以他的小說會往特定的方向發展。比如說,為了強化議題、造成改變,整本書的「問題意識」非常聚焦,幾乎絕大多數篇章都在處理「臨時工VS正工」和「評等」兩個問題。於是,「等」成為最重要的關鍵字:既是等級(決定薪資多寡的工作評等),也是等待(等待機運、等待努力被看見、等待人事變化)。以此為核心,《工廠人》從最低等級的臨時工、不同等級的正工、享有較優待遇的職員,一直寫到經營管理階層,呈現了一幅完整的工廠生態圖景。
相對於圖景的完整,各篇小說的結構確實都有一點問題。書中絕大多數的小說,都有著還不錯的開場和中段,然而從現代小說的觀點來看,結局都有點草率。比如〈上等人〉一直到車禍以前都非常精彩,但決定避罪方式之後的段落就幾乎沒有起伏可言,直直奔向諷刺性的結尾,錯失了「家屬」和「頂罪者」本可以增添的戲劇效果。或如向契科夫〈一個小公務員之死〉致敬的〈龍蛇之交〉,也設計了本可加強卑微感的今昔對照結構,但范顧問毫無懸念的「忘記了」反而失去了此種設計能有的厚度(作為對照,黃凡的〈賴索〉結局就更能掌握模稜兩可之妙)。
全書當中,我認為最好的一篇是〈低等人〉。其他篇章的結構問題,在此篇中處理得非常良好。楊青矗念茲在茲的諷刺性,也透過粗樹伯誠懇的語調完全發揮威力──正是語調誠懇而辭意又卑微到令人不忍,所以威力強大。小說開場時,主角:「甚至擔憂有一天他拖不動垃圾,公司能否僱到一位同他一樣的低等人來接替他的職位。」中後段則轉換動機:「宏興公司列位殉職的同仁們,我董粗樹三十年前進入公司為拖垃圾的臨時工,你們在生時都認識我的。我今天很羨慕你們為公殉身的精神,請諸位英靈保佑我,賜給我一個像你們一樣的殉職的機會。我將被解僱,臨時工沒有退休金,又無依無靠,無以為生,我需要一點撫恤金來養活老父。在這十幾天內賜給我機會,我到九泉地下願繼續為各位拖垃圾效勞。」當一個人全心全意相信自己「應該低等」、相信自己「死了比活著有價值」的時候,作者自然不必橫加太多評判,讀者就能理會工廠體系的殘酷。也因此,小說的黑色幽默力道更強。粗樹伯之艱困不只在生活不易,連要自死都很費難:「各工場的安全設施都很週到,粗樹伯找不到機會好在工作中置身於死地。」
然而,從以上的對照,我們可以發現一個弔詭:正是在楊青矗最遠離寫實主義的預設值時,他的小說反而更有了寫實主義撼動人心的力道。因為事實上,小說家和小說的「透明感」自始就存在內部矛盾:如果我們要將小說寫成好看的、充滿衝擊力道的,我們就需要透過良好的結構來製造出戲劇性;但現實生活是沒有結構的,它是一堆雜亂資訊的集合體,如果我們要求結構良好,就必須犧牲「寫實」,來把現實剪裁成適合小說這種容器的形狀。換言之,好小說很難真的透明,即便它看起來很透明,那都是經過打磨削切的結果。光線能夠穿過窗戶,不是因為窗戶本身真能百分百透光,至少得有人一直去擦拭它。
因此,我更傾向將「透明」這種信念,理解為一種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努力。「問卷」是小說家在自身經驗的有限性裡,突破限制的努力;小說則是小說家動員其所能動員的媒介,全力抗擊現實困境的努力。在這個意義上,寫實主義小說如《工廠人》的美學,可能不完全來自小說的「文本」本身,而更來自寫小說的這整個「行動」上。那樣樸拙的、天真的、熱切的心意,也是一種文學的風景。
為此,小說作為一種容器,就算有點破損,也是沒有關係的吧。
朱宥勳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