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上)
繼《成化十四年》再一明史之作!內容簡介
三十多歲的王寧一朝穿越成十三歲的明朝少年趙肅,
面對父死,自己與婢女出身的母親被趕出門的困境,
他只能先想辦法改善基本生活吃飽飯,
而後寄望於這時代最為人熟知的好出路──參加科舉。
因緣際會下,趙肅得以拜王學鴻儒戴公望為師,
數年苦讀,終於在鄉試中拔得頭籌,成為解元。
但還沒高興兩天,家鄉長樂縣竟遭倭寇來襲,
為保鄰里家人,趙肅協同縣令親上前線指揮,
浴血苦戰、拚死守城多日,終於等來援軍──
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明朝大將戚繼光!
危機既解,眼見春闈在即,趙肅提前進京赴考。
冬至燈市上,一個為糖葫蘆討價還價的小孩恁地可愛,
看得趙肅興味大起,甚至送迷路的他回家……
等等,這軟嫩嫩的小包子是裕王世子朱翊鈞,
那個未來的萬曆皇帝?!
本書特色
《天下》書腰文案
繼《成化十四年》再一明史之作!
君坐擁天下,吾願盡力輔之。
卿心懷天下,朕自傾心成全。
趙肅立誓要盡己所能改變命運,讓史有罵名的朱翊鈞成為明君。
結果人似是扳正了,可某方面卻好像彎向了不可言說的地方……
試閱
第一章
嘉靖三十五年,五月,初夏。
天空陰沉沉的沒有一絲陽光,卻又遲遲不下雨,悶熱得令人將近窒息。
長樂縣雖小,卻也不乏富賈官宦之家,這種時候,有點兒條件的人家,大都會從冰窖裡盛些冰塊出來置於廳堂祛暑,而尋常百姓,也已早早躲在參天大樹下納涼,還有些不得不在烈日下奔波討活計的人,臉上表情亦是懨懨不振的。
「他們有哪一回沒收下了?」吳氏哂笑一聲,臉上露出不屑和厭惡,修剪整齊的指甲輕輕撥弄著花盆裡的蘭花葉子。
「這回可是有些不一樣。」奶娘李氏蹙眉湊近了一步,低低道:「我拿著東西去的時候,不是陳氏出來應門,是大少爺。」
「喔?」吳氏對「大少爺」這個稱呼有點膈應,嘴角微微往下拉。
李氏察言觀色,趕緊加快語速,「我本是想將東西放下便走,誰知大少爺喊住我,還說了幾句話。」
「什麼話?」吳氏略略詫異。
「也無非就是些家常閒話,問夫人和二少爺的身體可好,但依我看,大少爺的氣色舉止,似是……」李氏絞盡腦汁,想了半天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似是與往日有些不同……」
「這有甚可說的!」
吳氏還以為有什麼意外,結果耐著性子聽出這麼個結果,不由有些膩味。「當初若不是那個小浪蹄子,今日又怎會生出這麼多的事來!」
她越想越恨,將手中繡帕拽得繃直,四下無人,她也無須再掩飾,眼裡明明白白地透出厭惡,「怪只怪當初爹爹識人不明,竟派了這麼個小賤人陪嫁過來,還瞎貓碰上死耗子,讓她生下一個兒子,真真老天無眼!」
事涉府中主人陰私,兩代恩怨,李氏縱然身為夫人的奶娘,身分超然,也只能暗嘆一聲,不敢妄議。
趙肅把剛才李氏送來的,一袋受過潮已經有些發霉的米倒出來,鋪在小院的石臺上曝晒,然後轉身進了屋子。
「娘。」
「肅兒,你方才不該對李奶娘那麼說話的。」靠著桌子縫衣服的婦人抬起頭嘆了口氣。
再怎麼說對方每月還肯送點東西來,如果沒有這些東西,只怕他們一個月裡就有半個月要餓肚子,憑她刺繡換來的那點兒錢,壓根撐不下去。
趙肅笑了一下,「我也沒對她無禮,只是她太瞧不起人,禮尚往來,回了兩句罷了,人必先自重,而後人重之。」
陳氏奇道:「你從何處學來這些文謅謅的?」
「這幾日去山上回來,路過族學,就順道在外頭旁聽了一下,這都是族學裡的先生說的。」
陳氏不掩擔憂,「族裡本來就不待見咱們母子倆,可別又惹上什麼麻煩。」
趙肅笑道:「只是站在門外聽,不妨事的,兒子也想讀書習字。」
陳氏一怔,看著這個年滿十三,身形瘦弱卻似八九歲孩童的兒子,眼眶一熱,忙低下頭,「都怪娘,若不是娘出身低,現在你也是個大少爺了……」
趙肅生怕她又哭起來,忙道:「別說這些了。娘,我今天在山上摘了些野菜,挺新鮮的,咱們晚上吃這個吧?」
陳氏點點頭,強笑道:「娘這就去做。」
趙肅忙按住她,「今兒個您歇著,讓兒子也施展一下手藝,盡盡孝心。」
這裡的人說的都是福州話,趙肅卻不自覺地帶上北邊的官話口音,聽起來有點怪異,但陳氏心中有事,也沒注意到這個細節。
自母子倆被趕出趙府以來,少年一直沉悶消極,鬱鬱寡歡,有時候甚至還會躲起來偷偷哭,從未像現在這麼成熟懂事,陳氏愕然之餘,既覺感動,更覺自責。
趙肅在陳氏動容的目光中落荒而逃,等入了灶房,才緩下腳步,嘆了口氣。
半個月前,趙肅還不是趙肅,而叫王寧。
在王寧的那個世界,就算還沒實現共產主義,大家也都吃得飽穿得暖,閒來茶餘飯後聊兩句時政,罵兩句政府,沒事就上個網,泡個妞,日子平靜而愜意。
在成為這具軀體的主人之前,他覺得日子快淡出個鳥來,但來到這裡之後,他才發現,能夠覺得無聊也是一種幸福。
趙家的祖上可追溯到宋朝,據說是宋太祖趙匡胤三子,舒王趙德林的後裔,到了趙肅的高祖,早就在福建長樂落戶安居數代,趙氏家族也因此繁衍成當地一個大族。
趙肅的父親叫趙希峰,科舉考了十幾年,也只是個秀才,最後還拖垮身體,於三年前亡故。趙希峰的正妻姓吳,娘家是同安一帶的官宦人家,據說還有個伯父在外地為官。
趙肅的出生很偶然。
有一回吳氏出門省親,趙希峰醉酒之後,強迫了陳氏,誰知春風一度,卻珠胎暗結,這下子可捅了馬蜂窩。
明代嫡妻和媵妾地位分明,妾室的地位永遠不可能超越正房,妾室所生的庶子女,也不可能繼承家產,而陳氏甚至還算不上妾,充其量只是個陪房奴婢,睡了也就睡了,可偏偏睡出個兒子來,怎能不讓吳氏又驚又怒?
吳氏從此對這個丫鬟恨之入骨。
但有了子嗣,情況就有些不同,正妻就算再怎麼不忿,也不能把庶子的生母賣掉,趙家這種書香門第最重名節,若傳了出去必然不好。
吳氏容貌姣好,又有心計手腕,再加上這樣的背景,平日裡便令趙希峰忌憚三分,出了這樣的事情,他自感理虧,更不敢開口說話,只要正妻不弄死庶子,那便隨她去折騰。
陳氏是個柔弱的性子,低微的出身更讓她任人搓圓捏扁,被男主人強暴非她所願,但在這個時代,女子地位本來就低,她又是個奴婢,就算有了兒子,將來也要稱呼嫡妻為母親。
因此趙肅在府裡的地位可想而知,尤其是一年之後,吳氏有了嫡子,也就是他的異母弟弟趙謹之後,這種情況變本加厲。誰都知道這個庶子不招人待見,趙希峰甚至不曾讓他識字啟蒙,平日粗茶淡飯,連個奴才也看低他三分。
爹不疼,大娘不愛,親娘不敢出聲,趙肅在這種環境中長大,性格極端自閉懦弱,在趙希峰死了之後,趙肅母子更被找了個藉口趕出趙家,被迫居住在趙府的一處莊子上。
說是莊子,其實只不過是近郊的一間茅草屋和柵欄圍成的簡陋院子,周圍也大都是貧苦百姓的落腳安身之處,跟貧民區差不多。
趙家為了不落人口舌,每月都會派人送點糧食來,雖說是糧食,其實就是些趙府不要的陳穀餿糧,如施捨一般丟給他們。
趙肅雖然是趙家大子,但跟異母弟弟的境遇何止雲泥之別,以至於後來究竟是因為心情抑鬱而投水自盡,還是真的不慎失足掉入河中,真相已不可考。
因為眼前的趙肅已非昔日的趙肅。
無論他想不想,從此以後,他只能以趙肅的身分和名義生存下去。
從此以後,再無王寧,只有趙肅。
然而這種生活,終究是不行的。
莫說趙肅十三歲,在古代已算得上可以擔負起一家責任的半大男人,以趙肅三十來歲的靈魂,也不會讓陳氏一個弱女子靠沒日沒夜地刺繡熬壞眼睛來養活他。
於是趙肅坐在灶房的門檻上,慢慢地沉思著。
到明朝,總比到清朝好,起碼在這裡,上頭還沒有旗人壓著,不然日子更難過。他先安慰了自己一番。
但嘉靖三十五年,這是一個什麼概念?
自明成祖朱棣建內閣制以來,內閣的權力與日俱增,到了當今嘉靖皇帝陛下,以煉丹為愛好,以成仙為終身成就,將國事大小一股腦推給內閣。內閣大臣的權力也由此達到頂峰,衍生出文官集團與皇權的博奕,這不僅在明朝堪稱一絕,就算放在以後的清朝,也是絕對無法想像的。
再過二十二年,李時珍將完成《本草綱目》。
再過九年,抗倭名將胡宗憲在獄中含恨自殺。
再過兩年,中國將會有自己的第一批火繩槍。
西方已經進入大航海時代,他們的足跡開始遍布世界,包括中國。
而此時的大明帝國,包括絕頂聰明的嘉靖皇帝在內,許許多多的聰明人躋身大明政壇,你方唱罷我登場,群星薈萃,熱鬧非凡。
趙肅算了一下時間,如今的內閣首輔,應該是大名鼎鼎的權相嚴嵩,此人把持朝政長達二十年,權勢熏天,離下臺還有好些年。
縱觀整個帝國,北邊有韃子,東南有倭寇,皇帝忙著修道,臣子們忙著內鬥,百姓家無餘糧,大多生活困苦,民不聊生,所以才會有那首著名的民謠:嘉靖嘉靖,家家乾淨。
眼下,趙肅就是這些貧苦大眾中的一員。
所以想得再遠也無用,還是得先著眼於當下。
首先是改善生活。
靠陳氏刺繡賺錢,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明代物價雖然沒有後世那麼嚇人,可憑他們的家境,要過得好也不容易。
他識字,可書法不是一朝一夕練成,所以上街幫人寫書信賺錢這條路就行不通了。
去趙府索要錢糧?當然也不行。對方完全不將他們母子放在眼裡,莫說上門等於自取其辱,就算受盡侮辱,也未必能拿到糧食。自己做點小買賣?這個倒是可行,可他們一沒本錢,二沒人脈,能做什麼買賣?
趙肅揉揉額角,覺得有點頭疼。
其次就是讀書,參加科舉。
在古代,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能考到一個功名,哪怕是秀才,從此就算脫離了白丁階層,有了一定的社會地位。如此一來,他們母子倆必然不會再這樣任人欺辱。
原來的趙肅是不識字的,現在他用每日在族學外偷聽這個藉口可以蒙混過去,但是要參加科舉,得把四書五經都讀透才行,古人「十年寒窗苦讀」並不是隨便說說而已。
就算趙肅已經有了成年人的理解能力,沒有老師指點,別說揣摩考題,連入門都是個問題。
這每樣攤開來,都是不小的難題,雖說人從一生下來就是為了解決問題的,可他覺得自己現在離那種有肉吃有酒喝的幸福生活,簡直就像從北極到南極那麼遙遠。
想了半天沒什麼結果,趙肅起身,忽然覺得眼前一黑,身體搖搖晃晃,連忙扶住牆壁,一邊又暗自嘆息。
這具身體由於長期營養不良,貧血缺鈣,瘦得跟皮包骨似的,一雙手伸出來,黑黃乾枯,連指甲也慘白慘白,沒有半分血色,非得三五年的調養,才能恢復元氣。
說到底還是錢的問題,沒錢寸步難行。
趙肅拿出早上從山上摘的水芹菜和香菇,用水泡洗了,切碎,等米粥煮得有點發軟了再一起丟進去,撒上點鹽,頓時香氣四溢。
腦海裡忽然靈光一閃,多了個想法。
他邊想著實現的可能性,邊把粥盛出來,一路端到屋子外頭。
天際響起陣陣雷聲,一場大雨醞釀在即。
裡屋卻傳來低低的說話聲,趙肅不由放慢了腳步。
「求菩薩保佑,求佛祖保佑,願我兒無病無災,平安喜樂,信女願折壽相償,就算立時死去,也無怨無悔!」
陳氏跪在窗前,低著頭,雙手合十,嘴裡念著禱詞。
閃電照亮了半邊天空,那一瞬間的光芒也輝映了她的臉,那張年紀不大,眼角卻遍布滄桑的臉上滿是虔誠。
門外,趙肅默然站著,心頭不知是何滋味翻湧。
當初醒過來,得悉自己來到這樣的時代和家庭,未嘗沒有過拋下一切離家出走的打算,後來雖然打消了念頭,可對於陳氏,也一直生不起血肉至親的感覺,然而直到此刻,他才突然發現,自己先前的想法是多麼錯誤。
為人母親,即便再柔弱,也會竭盡全力,為子女撐起一片天空,從古至今,莫不如此。
自己也許不是以前那個趙肅,但這具身體相應的責任與義務,並沒有減少半分。
眼前這人,以後便是自己真正的母親。
趙肅端著粥推門而入,柔聲道:「娘,用飯了。」
陳氏應了一聲,起身幫他把碗筷擺好,娘兒倆邊吃邊拉著家常。
小粥入口香甜糯軟,陳氏有些詫異,「肅兒手藝不錯。」
趙肅笑道:「若是娘親喜歡,日後頓頓由兒子來做。」
陳氏輕聲道:「為娘想多接點繡活,好攢下錢,讓你也能入學讀書,以後這一日兩餐,怕真是得讓你來做了。」
自己剛才不過隨口一提,陳氏馬上就記在心上,趙肅心中感動。「兒子也有個想法。」
「這些天我上山摘菜的時候,發現上面長了不少藥草,我想摘一些賣給藥材鋪子,娘可知道他們收不收零散的藥材?」
陳氏大感意外,完全沒想到趙肅竟然想要自己賺錢,眼前的少年雖然孱弱依舊,可哪裡還有半點昔日頹喪?
「收倒是收的,只是價錢必然要壓得低些,不過縣上藥材鋪子不多,最大的那一家叫回春堂,是個老字號了,在別處也有分號,如果把藥材給他們家,就不會被壓得太離譜。」陳氏說著說著,也覺得這法子可行,轉念一想又有些奇怪,「肅兒,你幾時認得藥草了?」
陳氏畢竟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很多情況比他瞭解,這麼一打聽,趙肅也覺得大有可為,隨便尋了個藉口推脫過去,一邊細細詢問詳情,末了笑道:「娘,如果此道可行,說不定以後我們不拿趙府的救濟糧也能自給自足,您也無須再做繡活了。」
多日的沉悶一掃而空,萬事開頭難,以後總會好起來的。
在來到這裡的半個月後,趙肅穿著粗布衣裳,吃著野菜清粥,坐在僅能遮雨的茅草屋裡,如是想到。
◎
夏季的山上瘋長著無數草木,滿山遍野一片蔥鬱,蟲鳴鳥叫,生機勃勃。
趙肅挑了個大清早就背著竹簍上山,這段路他走了兩個多月,早就駕輕就熟,沿路看見一些常見的藥草都摘了隨手丟竹簍裡,等下山後送到藥鋪去。
這段時間他很注意鍛鍊身體,夜晚沒什麼娛樂,燭火微弱更看不了書,趙肅亥時睡下,卯時便起,先打一遍太極,再吃早飯,然後上山,生活極其規律,身體也跟抽條兒似的慢慢長起來,雖然還是顯得瘦弱,卻並不像原來那麼嚇人了。加上趙肅由內而外明顯不同了的氣度,一襲舊布衣漿洗得乾乾淨淨,看起來立馬順眼許多。
趙肅並不是學醫的,但常見的植物他還是認得一些,長樂縣臨海,氣候溫暖溼潤,這個季節又正好是大多數植物的生長期,像太子參、穿心蓮這樣的,走三五步就能看見幾株,這也得得益於這個時候的自然環境都沒有被人為破壞,就連鼻間呼吸的草木香氣都要濃郁幾分。
自從上次跟陳氏長談過之後,趙肅覺得上山採藥,再低價賣給縣城藥鋪也是一個不錯的主意,就開始付諸行動。
明代中期的商業發展十分迅速,在藥材供應方面,開始出現藥市和老字號藥店,但進貨管道依舊沒有固定下來,像趙肅這樣為了生計採摘零散藥草然後賣給藥鋪,對方也是收的,只不過價格方面自然要比長期合作的藥商低,縱然如此,這也足夠給趙肅母子帶來驚喜。
這樣一個月下來,多的時候能拿到一兩多,少的時候也有四五百文。在來到這裡之前,趙肅還不大理解一兩銀子是個什麼概念,但現在他已經能夠充分體會到古代人民賺錢的艱辛了。
嘉靖六年時,官方規定,一兩銀子可以兌換七百文,這相當於普通百姓一個月的開銷。雖然民間時有波動,並不嚴格按照這個兌換比率,但是像趙肅這樣,一個月能夠拿到一兩左右的銀錢,已經是很不錯了。
如今就算不是大魚大肉,起碼偶爾買點兒五花肉和碎末牛肉之類的回家,對於他們來說已經不是太大的負擔了,加上趙肅又很注意營養搭配,如今母子倆的氣色都比原來好上許多,趙肅也沒再生過病。
走走停停,偶爾停下來喝點水休息,趙肅的步子不快不慢,一個多時辰的路程並不怎麼累,等摘了滿滿一竹簍的藥材,他就轉身下山,往縣城走去。
自從開始採藥生涯,他就固定把藥草賣給回春堂了,這兩個月下來,彼此也熟悉了,掌櫃對這個談吐落落大方,說話溫文爾雅的少年頗有好感,算價錢的時候也總比其他人多算幾十文錢給他。
趙肅聽說這掌櫃腿腳不好,天氣一變容易犯風溼病,上山的時候就特地留意虎杖和雞血藤這兩味藥,多採一些,私底下送給老掌櫃,讓他浸泡藥酒。雖然這些都不值幾個錢,但最重要的是有心,老掌櫃看在眼裡,心裡自然也覺得熨貼,這一來二去,關係自然就好起來了。
他很清楚,這世上沒有誰有義務對你好,你不付出,別人自然也不會對你付出,所以即便是對藥鋪裡的小夥計,他同樣也客客氣氣,溫溫和和,讓人打從心底感到舒服。
這一日他像往常一樣來到回春堂,卻不見了老掌櫃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一個面目陌生的年輕人,站在櫃檯後面翻閱帳冊,其他夥計則圍在他旁邊。
嘉靖三十五年,五月,初夏。
天空陰沉沉的沒有一絲陽光,卻又遲遲不下雨,悶熱得令人將近窒息。
長樂縣雖小,卻也不乏富賈官宦之家,這種時候,有點兒條件的人家,大都會從冰窖裡盛些冰塊出來置於廳堂祛暑,而尋常百姓,也已早早躲在參天大樹下納涼,還有些不得不在烈日下奔波討活計的人,臉上表情亦是懨懨不振的。
「他們有哪一回沒收下了?」吳氏哂笑一聲,臉上露出不屑和厭惡,修剪整齊的指甲輕輕撥弄著花盆裡的蘭花葉子。
「這回可是有些不一樣。」奶娘李氏蹙眉湊近了一步,低低道:「我拿著東西去的時候,不是陳氏出來應門,是大少爺。」
「喔?」吳氏對「大少爺」這個稱呼有點膈應,嘴角微微往下拉。
李氏察言觀色,趕緊加快語速,「我本是想將東西放下便走,誰知大少爺喊住我,還說了幾句話。」
「什麼話?」吳氏略略詫異。
「也無非就是些家常閒話,問夫人和二少爺的身體可好,但依我看,大少爺的氣色舉止,似是……」李氏絞盡腦汁,想了半天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似是與往日有些不同……」
「這有甚可說的!」
吳氏還以為有什麼意外,結果耐著性子聽出這麼個結果,不由有些膩味。「當初若不是那個小浪蹄子,今日又怎會生出這麼多的事來!」
她越想越恨,將手中繡帕拽得繃直,四下無人,她也無須再掩飾,眼裡明明白白地透出厭惡,「怪只怪當初爹爹識人不明,竟派了這麼個小賤人陪嫁過來,還瞎貓碰上死耗子,讓她生下一個兒子,真真老天無眼!」
事涉府中主人陰私,兩代恩怨,李氏縱然身為夫人的奶娘,身分超然,也只能暗嘆一聲,不敢妄議。
趙肅把剛才李氏送來的,一袋受過潮已經有些發霉的米倒出來,鋪在小院的石臺上曝晒,然後轉身進了屋子。
「娘。」
「肅兒,你方才不該對李奶娘那麼說話的。」靠著桌子縫衣服的婦人抬起頭嘆了口氣。
再怎麼說對方每月還肯送點東西來,如果沒有這些東西,只怕他們一個月裡就有半個月要餓肚子,憑她刺繡換來的那點兒錢,壓根撐不下去。
趙肅笑了一下,「我也沒對她無禮,只是她太瞧不起人,禮尚往來,回了兩句罷了,人必先自重,而後人重之。」
陳氏奇道:「你從何處學來這些文謅謅的?」
「這幾日去山上回來,路過族學,就順道在外頭旁聽了一下,這都是族學裡的先生說的。」
陳氏不掩擔憂,「族裡本來就不待見咱們母子倆,可別又惹上什麼麻煩。」
趙肅笑道:「只是站在門外聽,不妨事的,兒子也想讀書習字。」
陳氏一怔,看著這個年滿十三,身形瘦弱卻似八九歲孩童的兒子,眼眶一熱,忙低下頭,「都怪娘,若不是娘出身低,現在你也是個大少爺了……」
趙肅生怕她又哭起來,忙道:「別說這些了。娘,我今天在山上摘了些野菜,挺新鮮的,咱們晚上吃這個吧?」
陳氏點點頭,強笑道:「娘這就去做。」
趙肅忙按住她,「今兒個您歇著,讓兒子也施展一下手藝,盡盡孝心。」
這裡的人說的都是福州話,趙肅卻不自覺地帶上北邊的官話口音,聽起來有點怪異,但陳氏心中有事,也沒注意到這個細節。
自母子倆被趕出趙府以來,少年一直沉悶消極,鬱鬱寡歡,有時候甚至還會躲起來偷偷哭,從未像現在這麼成熟懂事,陳氏愕然之餘,既覺感動,更覺自責。
趙肅在陳氏動容的目光中落荒而逃,等入了灶房,才緩下腳步,嘆了口氣。
半個月前,趙肅還不是趙肅,而叫王寧。
在王寧的那個世界,就算還沒實現共產主義,大家也都吃得飽穿得暖,閒來茶餘飯後聊兩句時政,罵兩句政府,沒事就上個網,泡個妞,日子平靜而愜意。
在成為這具軀體的主人之前,他覺得日子快淡出個鳥來,但來到這裡之後,他才發現,能夠覺得無聊也是一種幸福。
趙家的祖上可追溯到宋朝,據說是宋太祖趙匡胤三子,舒王趙德林的後裔,到了趙肅的高祖,早就在福建長樂落戶安居數代,趙氏家族也因此繁衍成當地一個大族。
趙肅的父親叫趙希峰,科舉考了十幾年,也只是個秀才,最後還拖垮身體,於三年前亡故。趙希峰的正妻姓吳,娘家是同安一帶的官宦人家,據說還有個伯父在外地為官。
趙肅的出生很偶然。
有一回吳氏出門省親,趙希峰醉酒之後,強迫了陳氏,誰知春風一度,卻珠胎暗結,這下子可捅了馬蜂窩。
明代嫡妻和媵妾地位分明,妾室的地位永遠不可能超越正房,妾室所生的庶子女,也不可能繼承家產,而陳氏甚至還算不上妾,充其量只是個陪房奴婢,睡了也就睡了,可偏偏睡出個兒子來,怎能不讓吳氏又驚又怒?
吳氏從此對這個丫鬟恨之入骨。
但有了子嗣,情況就有些不同,正妻就算再怎麼不忿,也不能把庶子的生母賣掉,趙家這種書香門第最重名節,若傳了出去必然不好。
吳氏容貌姣好,又有心計手腕,再加上這樣的背景,平日裡便令趙希峰忌憚三分,出了這樣的事情,他自感理虧,更不敢開口說話,只要正妻不弄死庶子,那便隨她去折騰。
陳氏是個柔弱的性子,低微的出身更讓她任人搓圓捏扁,被男主人強暴非她所願,但在這個時代,女子地位本來就低,她又是個奴婢,就算有了兒子,將來也要稱呼嫡妻為母親。
因此趙肅在府裡的地位可想而知,尤其是一年之後,吳氏有了嫡子,也就是他的異母弟弟趙謹之後,這種情況變本加厲。誰都知道這個庶子不招人待見,趙希峰甚至不曾讓他識字啟蒙,平日粗茶淡飯,連個奴才也看低他三分。
爹不疼,大娘不愛,親娘不敢出聲,趙肅在這種環境中長大,性格極端自閉懦弱,在趙希峰死了之後,趙肅母子更被找了個藉口趕出趙家,被迫居住在趙府的一處莊子上。
說是莊子,其實只不過是近郊的一間茅草屋和柵欄圍成的簡陋院子,周圍也大都是貧苦百姓的落腳安身之處,跟貧民區差不多。
趙家為了不落人口舌,每月都會派人送點糧食來,雖說是糧食,其實就是些趙府不要的陳穀餿糧,如施捨一般丟給他們。
趙肅雖然是趙家大子,但跟異母弟弟的境遇何止雲泥之別,以至於後來究竟是因為心情抑鬱而投水自盡,還是真的不慎失足掉入河中,真相已不可考。
因為眼前的趙肅已非昔日的趙肅。
無論他想不想,從此以後,他只能以趙肅的身分和名義生存下去。
從此以後,再無王寧,只有趙肅。
然而這種生活,終究是不行的。
莫說趙肅十三歲,在古代已算得上可以擔負起一家責任的半大男人,以趙肅三十來歲的靈魂,也不會讓陳氏一個弱女子靠沒日沒夜地刺繡熬壞眼睛來養活他。
於是趙肅坐在灶房的門檻上,慢慢地沉思著。
到明朝,總比到清朝好,起碼在這裡,上頭還沒有旗人壓著,不然日子更難過。他先安慰了自己一番。
但嘉靖三十五年,這是一個什麼概念?
自明成祖朱棣建內閣制以來,內閣的權力與日俱增,到了當今嘉靖皇帝陛下,以煉丹為愛好,以成仙為終身成就,將國事大小一股腦推給內閣。內閣大臣的權力也由此達到頂峰,衍生出文官集團與皇權的博奕,這不僅在明朝堪稱一絕,就算放在以後的清朝,也是絕對無法想像的。
再過二十二年,李時珍將完成《本草綱目》。
再過九年,抗倭名將胡宗憲在獄中含恨自殺。
再過兩年,中國將會有自己的第一批火繩槍。
西方已經進入大航海時代,他們的足跡開始遍布世界,包括中國。
而此時的大明帝國,包括絕頂聰明的嘉靖皇帝在內,許許多多的聰明人躋身大明政壇,你方唱罷我登場,群星薈萃,熱鬧非凡。
趙肅算了一下時間,如今的內閣首輔,應該是大名鼎鼎的權相嚴嵩,此人把持朝政長達二十年,權勢熏天,離下臺還有好些年。
縱觀整個帝國,北邊有韃子,東南有倭寇,皇帝忙著修道,臣子們忙著內鬥,百姓家無餘糧,大多生活困苦,民不聊生,所以才會有那首著名的民謠:嘉靖嘉靖,家家乾淨。
眼下,趙肅就是這些貧苦大眾中的一員。
所以想得再遠也無用,還是得先著眼於當下。
首先是改善生活。
靠陳氏刺繡賺錢,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明代物價雖然沒有後世那麼嚇人,可憑他們的家境,要過得好也不容易。
他識字,可書法不是一朝一夕練成,所以上街幫人寫書信賺錢這條路就行不通了。
去趙府索要錢糧?當然也不行。對方完全不將他們母子放在眼裡,莫說上門等於自取其辱,就算受盡侮辱,也未必能拿到糧食。自己做點小買賣?這個倒是可行,可他們一沒本錢,二沒人脈,能做什麼買賣?
趙肅揉揉額角,覺得有點頭疼。
其次就是讀書,參加科舉。
在古代,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能考到一個功名,哪怕是秀才,從此就算脫離了白丁階層,有了一定的社會地位。如此一來,他們母子倆必然不會再這樣任人欺辱。
原來的趙肅是不識字的,現在他用每日在族學外偷聽這個藉口可以蒙混過去,但是要參加科舉,得把四書五經都讀透才行,古人「十年寒窗苦讀」並不是隨便說說而已。
就算趙肅已經有了成年人的理解能力,沒有老師指點,別說揣摩考題,連入門都是個問題。
這每樣攤開來,都是不小的難題,雖說人從一生下來就是為了解決問題的,可他覺得自己現在離那種有肉吃有酒喝的幸福生活,簡直就像從北極到南極那麼遙遠。
想了半天沒什麼結果,趙肅起身,忽然覺得眼前一黑,身體搖搖晃晃,連忙扶住牆壁,一邊又暗自嘆息。
這具身體由於長期營養不良,貧血缺鈣,瘦得跟皮包骨似的,一雙手伸出來,黑黃乾枯,連指甲也慘白慘白,沒有半分血色,非得三五年的調養,才能恢復元氣。
說到底還是錢的問題,沒錢寸步難行。
趙肅拿出早上從山上摘的水芹菜和香菇,用水泡洗了,切碎,等米粥煮得有點發軟了再一起丟進去,撒上點鹽,頓時香氣四溢。
腦海裡忽然靈光一閃,多了個想法。
他邊想著實現的可能性,邊把粥盛出來,一路端到屋子外頭。
天際響起陣陣雷聲,一場大雨醞釀在即。
裡屋卻傳來低低的說話聲,趙肅不由放慢了腳步。
「求菩薩保佑,求佛祖保佑,願我兒無病無災,平安喜樂,信女願折壽相償,就算立時死去,也無怨無悔!」
陳氏跪在窗前,低著頭,雙手合十,嘴裡念著禱詞。
閃電照亮了半邊天空,那一瞬間的光芒也輝映了她的臉,那張年紀不大,眼角卻遍布滄桑的臉上滿是虔誠。
門外,趙肅默然站著,心頭不知是何滋味翻湧。
當初醒過來,得悉自己來到這樣的時代和家庭,未嘗沒有過拋下一切離家出走的打算,後來雖然打消了念頭,可對於陳氏,也一直生不起血肉至親的感覺,然而直到此刻,他才突然發現,自己先前的想法是多麼錯誤。
為人母親,即便再柔弱,也會竭盡全力,為子女撐起一片天空,從古至今,莫不如此。
自己也許不是以前那個趙肅,但這具身體相應的責任與義務,並沒有減少半分。
眼前這人,以後便是自己真正的母親。
趙肅端著粥推門而入,柔聲道:「娘,用飯了。」
陳氏應了一聲,起身幫他把碗筷擺好,娘兒倆邊吃邊拉著家常。
小粥入口香甜糯軟,陳氏有些詫異,「肅兒手藝不錯。」
趙肅笑道:「若是娘親喜歡,日後頓頓由兒子來做。」
陳氏輕聲道:「為娘想多接點繡活,好攢下錢,讓你也能入學讀書,以後這一日兩餐,怕真是得讓你來做了。」
自己剛才不過隨口一提,陳氏馬上就記在心上,趙肅心中感動。「兒子也有個想法。」
「這些天我上山摘菜的時候,發現上面長了不少藥草,我想摘一些賣給藥材鋪子,娘可知道他們收不收零散的藥材?」
陳氏大感意外,完全沒想到趙肅竟然想要自己賺錢,眼前的少年雖然孱弱依舊,可哪裡還有半點昔日頹喪?
「收倒是收的,只是價錢必然要壓得低些,不過縣上藥材鋪子不多,最大的那一家叫回春堂,是個老字號了,在別處也有分號,如果把藥材給他們家,就不會被壓得太離譜。」陳氏說著說著,也覺得這法子可行,轉念一想又有些奇怪,「肅兒,你幾時認得藥草了?」
陳氏畢竟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很多情況比他瞭解,這麼一打聽,趙肅也覺得大有可為,隨便尋了個藉口推脫過去,一邊細細詢問詳情,末了笑道:「娘,如果此道可行,說不定以後我們不拿趙府的救濟糧也能自給自足,您也無須再做繡活了。」
多日的沉悶一掃而空,萬事開頭難,以後總會好起來的。
在來到這裡的半個月後,趙肅穿著粗布衣裳,吃著野菜清粥,坐在僅能遮雨的茅草屋裡,如是想到。
◎
夏季的山上瘋長著無數草木,滿山遍野一片蔥鬱,蟲鳴鳥叫,生機勃勃。
趙肅挑了個大清早就背著竹簍上山,這段路他走了兩個多月,早就駕輕就熟,沿路看見一些常見的藥草都摘了隨手丟竹簍裡,等下山後送到藥鋪去。
這段時間他很注意鍛鍊身體,夜晚沒什麼娛樂,燭火微弱更看不了書,趙肅亥時睡下,卯時便起,先打一遍太極,再吃早飯,然後上山,生活極其規律,身體也跟抽條兒似的慢慢長起來,雖然還是顯得瘦弱,卻並不像原來那麼嚇人了。加上趙肅由內而外明顯不同了的氣度,一襲舊布衣漿洗得乾乾淨淨,看起來立馬順眼許多。
趙肅並不是學醫的,但常見的植物他還是認得一些,長樂縣臨海,氣候溫暖溼潤,這個季節又正好是大多數植物的生長期,像太子參、穿心蓮這樣的,走三五步就能看見幾株,這也得得益於這個時候的自然環境都沒有被人為破壞,就連鼻間呼吸的草木香氣都要濃郁幾分。
自從上次跟陳氏長談過之後,趙肅覺得上山採藥,再低價賣給縣城藥鋪也是一個不錯的主意,就開始付諸行動。
明代中期的商業發展十分迅速,在藥材供應方面,開始出現藥市和老字號藥店,但進貨管道依舊沒有固定下來,像趙肅這樣為了生計採摘零散藥草然後賣給藥鋪,對方也是收的,只不過價格方面自然要比長期合作的藥商低,縱然如此,這也足夠給趙肅母子帶來驚喜。
這樣一個月下來,多的時候能拿到一兩多,少的時候也有四五百文。在來到這裡之前,趙肅還不大理解一兩銀子是個什麼概念,但現在他已經能夠充分體會到古代人民賺錢的艱辛了。
嘉靖六年時,官方規定,一兩銀子可以兌換七百文,這相當於普通百姓一個月的開銷。雖然民間時有波動,並不嚴格按照這個兌換比率,但是像趙肅這樣,一個月能夠拿到一兩左右的銀錢,已經是很不錯了。
如今就算不是大魚大肉,起碼偶爾買點兒五花肉和碎末牛肉之類的回家,對於他們來說已經不是太大的負擔了,加上趙肅又很注意營養搭配,如今母子倆的氣色都比原來好上許多,趙肅也沒再生過病。
走走停停,偶爾停下來喝點水休息,趙肅的步子不快不慢,一個多時辰的路程並不怎麼累,等摘了滿滿一竹簍的藥材,他就轉身下山,往縣城走去。
自從開始採藥生涯,他就固定把藥草賣給回春堂了,這兩個月下來,彼此也熟悉了,掌櫃對這個談吐落落大方,說話溫文爾雅的少年頗有好感,算價錢的時候也總比其他人多算幾十文錢給他。
趙肅聽說這掌櫃腿腳不好,天氣一變容易犯風溼病,上山的時候就特地留意虎杖和雞血藤這兩味藥,多採一些,私底下送給老掌櫃,讓他浸泡藥酒。雖然這些都不值幾個錢,但最重要的是有心,老掌櫃看在眼裡,心裡自然也覺得熨貼,這一來二去,關係自然就好起來了。
他很清楚,這世上沒有誰有義務對你好,你不付出,別人自然也不會對你付出,所以即便是對藥鋪裡的小夥計,他同樣也客客氣氣,溫溫和和,讓人打從心底感到舒服。
這一日他像往常一樣來到回春堂,卻不見了老掌櫃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一個面目陌生的年輕人,站在櫃檯後面翻閱帳冊,其他夥計則圍在他旁邊。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相關商品
步天綱(6)(限)(完)
9折
特價378元
加入購物車
步天綱(5)(限)
9折
特價378元
加入購物車
步天綱(4)(限)
9折
特價378元
加入購物車
步天綱(3)(限)
9折
特價378元
加入購物車
步天綱(2)(限)
9折
特價378元
加入購物車
步天綱(1)(限)
9折
特價378元
加入購物車
天下(下)
9折
特價297元
加入購物車
天下(中)
9折
特價297元
加入購物車
天下(上)
9折
特價297元
貨到通知
無雙二
9折
特價297元
加入購物車
無雙一
9折
特價297元
貨到通知
麟趾四完
9折
特價270元
加入購物車
麟趾三
9折
特價270元
加入購物車
麟趾二
9折
特價270元
加入購物車
麟趾一
9折
特價270元
加入購物車
我的世界分你一半 下
9折
特價216元
加入購物車
我的世界分你一半 上
9折
特價216元
加入購物車
天之驕女 下
9折
特價225元
加入購物車
天之驕女 上
9折
特價225元
加入購物車
天香(最終卷):人間何曾識天香
9折
特價269元
加入購物車
天香(卷三):夜來風雨洗春嬌
9折
特價269元
加入購物車
天香(卷二):天欲鬥巧窮精微
9折
特價269元
加入購物車
天香(卷一):玉人初上木蘭時
9折
特價269元
加入購物車
成化十四年 五
85折
特價255元
停售
成化十四年 四
85折
特價255元
停售
成化十四年 三
85折
特價255元
停售
成化十四年 二
85折
特價255元
停售
成化十四年 一
9折
特價270元
停售
看更多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