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傳(全新封面版)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阿Q正傳》是魯迅創作的中篇小說,以辛亥革命前後的農村為背景,塑造一個深受封建主義迫害仍不覺悟的農民形象,透過主角人物阿Q的表現和悲劇的命運,希望能夠喚起社會意識以及民族的正義感和覺醒。
目錄
	自序
	阿Q正傳
	孔乙己
	藥
	風波
	端午節
	故鄉
	狂人日記
	一件小事
	《阿Q正傳》及魯迅創作的藝術/蘇雪林
	論《阿Q正傳》/張天翼
	論阿Q/艾蕪
	論阿Q/何其芳
	《阿Q正傳》俄譯本代序/﹝前蘇﹞羅果夫
	故事的建築師語言的巧匠/﹝美﹞威廉.萊爾
	沒有英雄氣概的主人公/﹝巴勒斯坦﹞阿布.夏維爾
	魯迅在《阿Q正傳》中對女性的看法/﹝泰﹞莎娃蒂娜
試閱
						  我要給阿Q做正傳,已經不止一兩年了。但一面要做,一面又往回想。這足見我不是一個「立言」的人,因為從來不朽之筆,須傳不朽之人,於是人以文傳,文以人傳──究竟誰靠誰傳,漸漸的不甚了然起來,而終於歸結到傳阿Q,彷彿思想裡有鬼似的。
然而要做這一篇速朽的文章,才下筆,便感到萬分的困難了。第一是文章的名目。孔子曰:「名不正則言不順。」這原是應該極注意的。傳的名目很繁多:列傳、自傳、內傳、外傳、別傳、家傳、小傳……而可惜都不合。「列傳」麼?這一篇並非和許多闊人排在「正史」裡;「自傳」麼?我又並非就是阿Q。說是「外傳」,「內傳」在哪裡呢?倘用「內傳」,阿Q又絕不是神仙。「別傳」呢?阿Q實在未曾有大總統上諭宣付國史館立「本傳」──雖說英國正史上並無「博徒列傳」,而文豪迭更司也做過《博徒別傳》這一部書,但文豪則可,在我輩卻不可的。其次是「家傳」,則我既不知與阿Q是否同宗,也未曾受他子孫的拜託;或「小傳」,則阿Q又更無別的「大傳」了。
總而言之,這一篇也便是「本傳」,但從我的文章著想,因為文體卑下,是「引車賣漿者流」所用的話,所以不敢僭稱,便從不入三教九流的小說家所謂「閒話休題言歸正傳」這一句套話裡,取出「正傳」兩個字來,作為名目,即使與古人所撰《書法正傳》的「正傳」字面上很相混,也顧不得了。
第二,立傳的通例,開首大抵該是「某,字某,某地人也。」而我並不知道阿Q姓什麼。有一回,他似乎是姓趙,但第二日便模糊了。那是趙太爺的兒子進了秀才的時候,鑼聲鏜鏜的報到村裡來,阿Q正喝了兩碗黃酒,便手舞足蹈的說,這於他也很光彩,因為他和趙太爺原來是本家,細細的排起來他還比秀才長三輩呢!其時幾個旁聽人倒也肅然的有些起敬了。哪知道第二天,地保便叫阿Q到趙太爺家裡去。太爺一見,滿臉濺朱,喝道:
「阿Q,你這渾小子!你說我是你的本家麼?」
阿Q不開口。
趙太爺愈看愈生氣了,搶進幾步說:「你敢胡說!我怎麼會有你這樣的本家?你姓趙麼?」
阿Q不開口,想往後退了。趙太爺跳過去,給了他一個嘴巴。
「你怎麼會姓趙──你哪裡配姓趙!」
阿Q並沒有抗辯他確鑿姓趙,只用手摸著左頰,和地保退出去了;外面又被地保訓斥了一番,謝了地保二百文酒錢。知道的人都說阿Q太荒唐,自己去招打;他大約未必姓趙,即使真姓趙,有趙太爺在這裡,也不該如此胡說的。此後便再沒有人提起他的氏族來,所以我終於不知道阿Q究竟什麼姓。
第三,我又不知道阿Q的名字是怎麼寫的。他活著的時候人都叫他阿Quei,死了以後便沒有一個人再叫阿Quei了,哪裡還會有「著之竹帛」的事。若論「著之竹帛」,這篇文章要算第一次,所以先遇著了這第一個難關。我曾經仔細想:阿Quei,阿桂還是阿貴呢?倘使他號叫月亭,或者在八月間做過生日,那一定是阿桂了。而他既沒有號──也許有號,只是沒有人知道他──又未嘗散過生日徵文的帖子:寫作阿桂,是武斷的。又倘若他有一位老兄或令弟叫阿富,那一定是阿貴了;而他又只是一個人:寫作阿貴,也沒有佐證的。其餘音阿Quei的偏僻字樣,更加湊不上了。先前,我也曾問過趙太爺的兒子茂才先生,誰料博雅如此公,竟也茫然。
但據結論說,是因為陳獨秀辦了《新青年》提倡洋字,所以國粹淪亡,無可查考了。我的最後的手段,只有託一個同鄉去查阿Q犯事的案卷。八個月之後才有回信,說案卷裡並無與阿Quei的聲音相近的人。我雖不知道是真沒有,還是沒有查,然而也再沒有別的方法了。生怕注音字母還未通行,只好用了「洋字」,照英國流行的拼法寫他為阿Quei,略作阿Q。這近於盲從《新青年》,自己也很抱歉。但茂才公尚且不知,我還有什麼好辦法呢!
第四,是阿Q的籍貫了。倘他姓趙,那據現在好稱郡望的老例,可以照《郡名百家姓》上的注解,說是「隴西天水人也」。但可惜這姓是不甚可靠的,因此籍貫也就有些決不定。他雖然多住未莊,然而也常常宿在別處,不能說是宋莊人,即使說是「未莊人也」,也仍然有乖史法的。
我所聊以自慰的,是還有一個「阿」字非常正確,絕無附會假借的缺點,頗可以就正於通人。至於其餘,卻都非淺學所能穿鑿,只希望有「歷史癖與考據癖」的胡適之先生的門人們,將來或者能夠尋出許多新端緒來,但是我這《阿Q正傳》到那時卻又怕早經消滅了。
以上可以算是序。
					
				然而要做這一篇速朽的文章,才下筆,便感到萬分的困難了。第一是文章的名目。孔子曰:「名不正則言不順。」這原是應該極注意的。傳的名目很繁多:列傳、自傳、內傳、外傳、別傳、家傳、小傳……而可惜都不合。「列傳」麼?這一篇並非和許多闊人排在「正史」裡;「自傳」麼?我又並非就是阿Q。說是「外傳」,「內傳」在哪裡呢?倘用「內傳」,阿Q又絕不是神仙。「別傳」呢?阿Q實在未曾有大總統上諭宣付國史館立「本傳」──雖說英國正史上並無「博徒列傳」,而文豪迭更司也做過《博徒別傳》這一部書,但文豪則可,在我輩卻不可的。其次是「家傳」,則我既不知與阿Q是否同宗,也未曾受他子孫的拜託;或「小傳」,則阿Q又更無別的「大傳」了。
總而言之,這一篇也便是「本傳」,但從我的文章著想,因為文體卑下,是「引車賣漿者流」所用的話,所以不敢僭稱,便從不入三教九流的小說家所謂「閒話休題言歸正傳」這一句套話裡,取出「正傳」兩個字來,作為名目,即使與古人所撰《書法正傳》的「正傳」字面上很相混,也顧不得了。
第二,立傳的通例,開首大抵該是「某,字某,某地人也。」而我並不知道阿Q姓什麼。有一回,他似乎是姓趙,但第二日便模糊了。那是趙太爺的兒子進了秀才的時候,鑼聲鏜鏜的報到村裡來,阿Q正喝了兩碗黃酒,便手舞足蹈的說,這於他也很光彩,因為他和趙太爺原來是本家,細細的排起來他還比秀才長三輩呢!其時幾個旁聽人倒也肅然的有些起敬了。哪知道第二天,地保便叫阿Q到趙太爺家裡去。太爺一見,滿臉濺朱,喝道:
「阿Q,你這渾小子!你說我是你的本家麼?」
阿Q不開口。
趙太爺愈看愈生氣了,搶進幾步說:「你敢胡說!我怎麼會有你這樣的本家?你姓趙麼?」
阿Q不開口,想往後退了。趙太爺跳過去,給了他一個嘴巴。
「你怎麼會姓趙──你哪裡配姓趙!」
阿Q並沒有抗辯他確鑿姓趙,只用手摸著左頰,和地保退出去了;外面又被地保訓斥了一番,謝了地保二百文酒錢。知道的人都說阿Q太荒唐,自己去招打;他大約未必姓趙,即使真姓趙,有趙太爺在這裡,也不該如此胡說的。此後便再沒有人提起他的氏族來,所以我終於不知道阿Q究竟什麼姓。
第三,我又不知道阿Q的名字是怎麼寫的。他活著的時候人都叫他阿Quei,死了以後便沒有一個人再叫阿Quei了,哪裡還會有「著之竹帛」的事。若論「著之竹帛」,這篇文章要算第一次,所以先遇著了這第一個難關。我曾經仔細想:阿Quei,阿桂還是阿貴呢?倘使他號叫月亭,或者在八月間做過生日,那一定是阿桂了。而他既沒有號──也許有號,只是沒有人知道他──又未嘗散過生日徵文的帖子:寫作阿桂,是武斷的。又倘若他有一位老兄或令弟叫阿富,那一定是阿貴了;而他又只是一個人:寫作阿貴,也沒有佐證的。其餘音阿Quei的偏僻字樣,更加湊不上了。先前,我也曾問過趙太爺的兒子茂才先生,誰料博雅如此公,竟也茫然。
但據結論說,是因為陳獨秀辦了《新青年》提倡洋字,所以國粹淪亡,無可查考了。我的最後的手段,只有託一個同鄉去查阿Q犯事的案卷。八個月之後才有回信,說案卷裡並無與阿Quei的聲音相近的人。我雖不知道是真沒有,還是沒有查,然而也再沒有別的方法了。生怕注音字母還未通行,只好用了「洋字」,照英國流行的拼法寫他為阿Quei,略作阿Q。這近於盲從《新青年》,自己也很抱歉。但茂才公尚且不知,我還有什麼好辦法呢!
第四,是阿Q的籍貫了。倘他姓趙,那據現在好稱郡望的老例,可以照《郡名百家姓》上的注解,說是「隴西天水人也」。但可惜這姓是不甚可靠的,因此籍貫也就有些決不定。他雖然多住未莊,然而也常常宿在別處,不能說是宋莊人,即使說是「未莊人也」,也仍然有乖史法的。
我所聊以自慰的,是還有一個「阿」字非常正確,絕無附會假借的缺點,頗可以就正於通人。至於其餘,卻都非淺學所能穿鑿,只希望有「歷史癖與考據癖」的胡適之先生的門人們,將來或者能夠尋出許多新端緒來,但是我這《阿Q正傳》到那時卻又怕早經消滅了。
以上可以算是序。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