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貓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他們傳承的不僅是一項技藝,更是一個時代的記憶。
他們在漫漶、脫損的紙頁間彌縫貼補,窮盡心血與手段,為的卻是「整舊如舊」,只希望讓書冊能保有時間留下的印痕。在如草的鬚髭青絲裡俐落翻飛的剃刀和髮剪,理髮師傅打理的不止是他人的門面,更召喚著理想中那個光彩閃耀的自己。無數次反覆摔打中緩緩成形的守護神獸,守望著人們在亂世中對平安的冀望,同時守候著一個家族榮衰合離的悲喜……
精熟各種技藝的人們,透過自己的一雙手和藉之演現的手藝,撐持的不僅是自身的溫飽,也撐起一整個時代的記憶。然而在科技奔騰的年代裡,匠人們卻逐漸被世人遺忘;人們忘了如何體會一門圓熟技藝的可貴,或是那迢遞傳衍下來的手感溫度。
這不僅是一部關於「手藝人」的作品,也是對手工時代最深情的回眸。作者藉由三位不同藝匠的故事,刻畫不同匠人的技藝和屬於他們的年代,還有歲月流轉沖汰的無情。用最雋永真摯的文字,向那個時代溫柔道別。
一致推薦
宇文正(聯合報副刊主編)
吳懷晨(詩人、大學教授)
高翊峰(小說家)
童偉格(小說家)
廖偉棠(詩人)
三則以手藝渡己渡人的故事,那是修復的故事,傳承的故事,也是時間的故事。小說家葛亮,正是以小說這門最精巧最神祕的手藝渡己渡人啊!——宇文正
《瓦貓》以敘事出入匠師軼事,補綴了時間,暗渡了歷史陳倉;動靜一源,往復無際,葛亮的小說手藝讓人折服。——吳懷晨
目錄
自 序:物是
江南篇:書匠
嶺南篇:飛發
西南篇:瓦猫
附 錄:一封信
後 記:藏品
序/導讀
自序
物是
打算寫關於手藝人的小說,是久前的事了。
與這個人群相關的,民間常說,藝不壓身。學會了,便是長在了身上,是後天附著,卻也就此與生命一體渾然。
談及手藝,最初印象,大約是外公家裡一只錫製的茶葉盒,上面雕刻遊龍戲鳳,久了,泛了暗沉的顏色。外公說是以前經商時,一個南洋商人的贈與。我記事還在用,春天擱進去明前的龍井茶,到中秋泡出來還是一杯新綠。少年時,大約不會關注其中技術的意義,但仍記得那鐫刻的細緻。龍鬚躍然,鳳尾亦搖曳如生。後來,這只茶葉盒不知去向。外公每每喝茶,會嘆息,說時下所謂真空包裝,其實是將茶「養死了」。在他看來,茶葉與人一般,也需要呼吸。這茶葉罐便如皮膚,看似容器,實則接寒暑於無間。一鱗一焰,皆有溫度。而今機器所製,如何比得上手工的意義。
數年前寫《北鳶》,書名源自曹雪芹的《廢藝齋集稿》中一章—《南鷂北鳶考工志》。這一番遇見,也是機緣。不類《紅樓夢》的洋洋大觀,《廢藝》是曹氏散逸的作品,得見天日十分偶然。據馬祥澤先生回憶,這既是中日文化間的一段流轉,但也終於有殘卷難全的遺憾。我感興趣,曹雪芹何以致力於此書。其在《考工志》序言末尾云:「以集前人之成。實欲舉一反三,而啟後學之思。乃詳查起放之理,細究紮糊之法,臚列分類之旨,縷陳彩繪之要。彙集成篇,以為今之有廢疾而無告者,謀其有以自養之道也。」說得透徹,教的是製風箏之法,目的是對弱者的給養。由是觀,這首先這是一本「入世」之書。由紮、糊、繪、放「四藝」而起,縱橫金石、編織、印染、烹調、園林等數項技能。其身體力行,每卷各釋一種謀生之藝,並附有詳細圖解及深入淺出、便於記誦的歌訣。其二,這亦是「濟世」之書,《蔽芾館鑒金石印章集》一章,「蔽芾」諧為弼廢。此書創作之初,有一段佳話,緣由於景廉戎馬致殘而潦倒,求助其友曹霑,曹氏並未直接接濟,而「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故作此書,教殘疾者「自養」之道,寓藝於義。
由此,寫了《北鳶》中的龍師傅,便是紮風箏的匠人。失意之時,盧家睦給他「四聲坊」一方天地,他便還了他一生承諾。「這風箏一歲一只,話都在裡頭了。」其三世薪傳,將這承諾也傳遞了下去。
「匠」字的根本,多半關乎傳承、抑或持守。「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韓愈在〈師說〉中批評所謂「君子」輕薄相師之道,猶不及「百工」。匠人「師承」之責,普遍看來,無非生計使然。但就其底裡,卻是民間的真精神。當下,這堅守或出於無意識,幾近本能。時代日新月異,他們的手藝及傳統,看似走向式微。曹氏以「廢藝」論之,幾近成讖。淡出了我們的生活,若不溯源,甚至不為人所知。教學相長的脈絡,自不可浩浩蕩蕩,但仍有一脈涓流,源源而不絕。
寫〈書匠〉篇,是因為先祖父遺作《據几曾看》手稿的救護,得以了解「古籍修復師」這一行業。「整舊如舊」是他們工作的原則。這是一群活在舊時光裡的人,也便讓他們經手的書作,回到該去的斷代中去。書的「尊嚴」,亦是他們的尊嚴。所寫的兩個修復師,有不同的學養、承傳與淵源,代表著中西兩種不同的文化脈絡,而殊途同歸。「不遇良工,寧存故物」,是藏書者與修書人之間最大的默契。一切的留存與等待,都是歲月中幾經輪迴的刻痕。連同他們生命裡的那一點倔強,亦休戚相關。
〈飛髮〉與〈瓦貓〉,發生於嶺南和西南的背景。因為在地,則多了與空間長久的休戚與共。這其中有器物的參與,是人存在過的憑證。或者說,經歷了磨礪與淘洗,更見匠與時代之間膠著的堅固。他們的命運,交織與成全於歷史,也受制於那一點盼望與落寞。他們是這時代的理想主義者,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走訪匠人,於不同的行業,去了解他們手藝和背後的故事。他們多半樸訥,不善言辭。或許也便是這一點「拙」,建造了和塵世喧囂間的一線壁壘。只有談及自己的手藝,他們會煥發光彩,因來自熱愛。他們亦不甚關心,如何被這世界看待。時代淘洗後,他們感懷仍有一方天地得以留存。自己經手而成的物件,是曾過往於這世界最好的宣示。事關薩米文化的人類學著作《知識與手工藝品:人與物》,作者史文森(Tom G. Svensson)有云:「傳承譜系中,對於『敘述』意義的彰顯,將使『物』成為整個文化傳統的代言者。」換言之,「故物」與「良工」,作為相互成全的一體兩面,因經年的講述終抵達彼此。辛波斯卡的詩歌中,是物對時間的戰勝;而匠人所以造物,則是對時間的信任。如今屋脊上踞守的瓦貓,經歷了火煉、風化,是以靜制動的根本。時移勢易後,蒼青覆苔的顏色之下,尚餘當年來自手的溫度。因其內裡魂魄,屬上古神獸,便又有了庇佑的意義。匠人們眼中,其如界碑,看得見莽莽過去,亦連結著無盡未來。這一點信念,為強大之根本,便甘心晨鐘暮鼓,兀兀窮年。
庚子年於蘇舍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
葛亮的文字細膩溫柔,敘述暢達,文白交錯,娓娓道出匠人之心,雖然處在困境中,不改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