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恨水精品集10:傲霜花【典藏新版】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舊社會對女子的傳統刻板印象無非是到了適婚年齡即應嫁作人婦,本分的相夫教子方是正道,對於高齡且獨身的女性即不免抱有異樣眼光,言詞中亦充斥貶低的意味,難道女人就只能認命的屈就現實嗎?戰時的教職人員普遍清貧,當生活困頓時竟只能賣書折腰,反觀商人為捧名角一擲千金,更是諷刺不已,令人唏噓!且看「中國大仲馬」、「通俗章回小說代表」張恨水如何描寫當時社會百態。
※張恨水一生創作了120多部小說和大量散文、詩詞、遊記等,現代作家中無出其右者,自1914年開始使用「恨水」這一筆名,取自李煜「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之句。也是張愛玲私心最愛作家!
※被尊為「教授之教授」的大學者陳寅恪也是張恨水的粉絲。在西南聯大時,陳寅恪身染重疾,雙目失明,他請好友吳宓去學校圖書館借來張恨水的小說《水滸新傳》,每日讀給他聽,這成了他每日病床上的惟一消遣。魯迅的母親亦是張恨水的「小說迷」,每逢有張恨水的新書出版,魯迅一定買回去給老母親看。《魯迅全集》中,魯迅1934年寫給母親的一封信提到:「母親大人膝下敬稟者,三日前曾買《金粉世家》一部十二本,又《美人恩》一部三本,皆張恨水作,分二包,由世界書局寄上,想已到,但男自己未曾看過,不知內容如何也……」足供為證。
一部敘述人生的書 一場愛情戲的追逐
不同的抉擇和命運 現實的困境與考驗
《傲霜花》是張恨水於一九四三年至一九四五年創作的長篇小說,同時在重慶、成都的《新民晚報》連載。一九四七年由上海百新書店首次出版,另加收《自序》一篇。1993年再由北岳文藝出版社納入《張恨水全集》第四十三卷再版。小說原名為《第二條路》,發行單行本時,根據書中女主角之名,將書名改成《傲霜花》。小說共四十八章,以戰時的重慶為背景,描寫了當時在大時代的動盪下,教育界的艱難境況與文人徬徨的種種心態,並將人性的弱點做了充分的展示。
女主角華傲霜是個受過高等教育的新時代女性,職業是教師,因性情孤傲,早過適婚年齡的她一直抱持獨身主義。由於教育界生活困苦。在教書無法糊口時,不得不棄教從商,與人合辦合作社。她一向看不起經商之人,視商人為市儈,可是一旦生活不下去,自己也不得不經商時,才扭轉了過往的觀念,改變自己的態度,在獨處三十多年後,深覺單身女子不易生活,終於決定下嫁老富商夏山青。而其他教授們為了生計,在艱難困苦中各有著不同的抉擇和命運:唐子安繼續堅持清貧的教師生活,蘇伴雲青雲直上做了高官,梁教授、洪安東則是棄筆從商,談伯平卻在病痛的掙扎和孤寂中悄然逝去,讓眾人徒留感慨與遺憾。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宋‧蘇軾《贈劉景文》
小說的取徑有三種,一是幻想人生,一是敘述人生,一是兩種兼而有之的。我的小說,大概都是敘述人生,這部《傲霜花》,就是上述的這種技術下產生的。當年,我住在重慶,我在報上,同時,我也和些教育界朋友來往。我自己靠一枝筆為生,我已很苦,看看他們,比我更苦。我頗有意為他們的生活寫一部小說。但究竟因為我自身不是教育界中人,沒有深刻的體念,不能寫得像樣。而其間有些耳聞目見的事,實在值得描寫,又不願意放棄,於是我就僅以我所知道的,攝取了一部分現象,來構成這部小說。──張恨水
※【書中佳句】
★當自己在她們這樣年紀的時候,一切的男子都不放在眼裡。父母曾幾次提議婚事,都乾脆地被自己拒絕了。甚至人家將相片子寄來,還把他丟在地下,像劉小姐這樣的男朋友,那真是不值一顧。可是現在老了,自己照著鏡子,不承認老也不行,不值一顧這四個字,彷彿已被人家拿來應付自己。世界上的男子,全是糊塗蟲。他們選擇女子的標準,只知道要漂亮,不,只知道要搽脂抹粉會化妝的,至於道德學問能力,一切不管。在這種情形下,男子對於女子,根本存了一份侮辱的觀念。
★看那個王玉蓮的家庭罷,一個唱老戲的女孩子,在中國舊社會裡,真是人類中一個起碼腳色,現在不然,她有了錢,一切享受都比普通人高一籌。那個蘇伴雲先生,至少也是個讀書種子,既當過教授,
,又做了機關上賓,他就甘願在她們家作食客。假如我有王玉蓮那末一個家庭,老早就可以天天請他到我家裡來喝茶嗑瓜子而談天了。
★她的心裡,還是在想著,自己孤芳自賞了這多年,那有什麼用?就不如一個唱老戲的女孩子。自己在大學教書,人家是中學還未曾畢業,看她那樣子,不但是生活問題容易解決,就是婚姻問題,也極容易解決。這樣看起來,讀書真不見得與人有什麼好處,甚至知識高一點,也不見得與人生有什麼好處。
★這個社會,還不許一個孤單的女子打出一片天下來。尤其是這戰時,一個老處女走到哪裡去,也嫌著孤獨。不但是孤獨,而且還得遭受人家的壓迫。
★這個社會,是個勢利社會,既無錢,又無勢,就別想活下去。我們婦女界,向來就難於自己造成一種勢和利的地位,不免倚靠男子,那怎樣能把女權提高?華先生,不怕你說句見笑的話,我覺得光靠女子本身學問好,道德高,決不能提高女權,必須女界裡面也出幾個大資本家,然後才有辦法。
★人生在世,很不容易作個孤獨者。作了孤獨者,就會養成各種孤僻的性情,又不容易重新走入人群。華傲霜小姐自中學而大學,眼光隨了教育的程度,向上增高,把男子都看成百無一可的人。
★在中國的社會裡,作一個獨身主義的老處女,那又幾乎是不可能的。無論是男子是女子,決不能像孤島上的魯賓遜,一切由自己來解決。你說交女朋友,請女朋友來幫忙嗎?現在社會上的女子,雖有一點渺小的職業地位,還少不了隨時隨地跟在男子後面。
★沒有哪個父母養閨女到老的。你說靠兄弟嗎?於今又不是封建思想時代,手足之情淡薄得很。男兄弟往往在銀錢上分明得如陌路人似的,對姊妹又承襲了重男輕女的惡根性,誰會原諒你一個不出嫁的老姊妹?你說靠女姊妹嗎?各各出嫁,各各有家室,父母也生疏了,何況手足?
※張恨水一生創作了120多部小說和大量散文、詩詞、遊記等,現代作家中無出其右者,自1914年開始使用「恨水」這一筆名,取自李煜「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之句。也是張愛玲私心最愛作家!
※被尊為「教授之教授」的大學者陳寅恪也是張恨水的粉絲。在西南聯大時,陳寅恪身染重疾,雙目失明,他請好友吳宓去學校圖書館借來張恨水的小說《水滸新傳》,每日讀給他聽,這成了他每日病床上的惟一消遣。魯迅的母親亦是張恨水的「小說迷」,每逢有張恨水的新書出版,魯迅一定買回去給老母親看。《魯迅全集》中,魯迅1934年寫給母親的一封信提到:「母親大人膝下敬稟者,三日前曾買《金粉世家》一部十二本,又《美人恩》一部三本,皆張恨水作,分二包,由世界書局寄上,想已到,但男自己未曾看過,不知內容如何也……」足供為證。
一部敘述人生的書 一場愛情戲的追逐
不同的抉擇和命運 現實的困境與考驗
《傲霜花》是張恨水於一九四三年至一九四五年創作的長篇小說,同時在重慶、成都的《新民晚報》連載。一九四七年由上海百新書店首次出版,另加收《自序》一篇。1993年再由北岳文藝出版社納入《張恨水全集》第四十三卷再版。小說原名為《第二條路》,發行單行本時,根據書中女主角之名,將書名改成《傲霜花》。小說共四十八章,以戰時的重慶為背景,描寫了當時在大時代的動盪下,教育界的艱難境況與文人徬徨的種種心態,並將人性的弱點做了充分的展示。
女主角華傲霜是個受過高等教育的新時代女性,職業是教師,因性情孤傲,早過適婚年齡的她一直抱持獨身主義。由於教育界生活困苦。在教書無法糊口時,不得不棄教從商,與人合辦合作社。她一向看不起經商之人,視商人為市儈,可是一旦生活不下去,自己也不得不經商時,才扭轉了過往的觀念,改變自己的態度,在獨處三十多年後,深覺單身女子不易生活,終於決定下嫁老富商夏山青。而其他教授們為了生計,在艱難困苦中各有著不同的抉擇和命運:唐子安繼續堅持清貧的教師生活,蘇伴雲青雲直上做了高官,梁教授、洪安東則是棄筆從商,談伯平卻在病痛的掙扎和孤寂中悄然逝去,讓眾人徒留感慨與遺憾。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宋‧蘇軾《贈劉景文》
小說的取徑有三種,一是幻想人生,一是敘述人生,一是兩種兼而有之的。我的小說,大概都是敘述人生,這部《傲霜花》,就是上述的這種技術下產生的。當年,我住在重慶,我在報上,同時,我也和些教育界朋友來往。我自己靠一枝筆為生,我已很苦,看看他們,比我更苦。我頗有意為他們的生活寫一部小說。但究竟因為我自身不是教育界中人,沒有深刻的體念,不能寫得像樣。而其間有些耳聞目見的事,實在值得描寫,又不願意放棄,於是我就僅以我所知道的,攝取了一部分現象,來構成這部小說。──張恨水
※【書中佳句】
★當自己在她們這樣年紀的時候,一切的男子都不放在眼裡。父母曾幾次提議婚事,都乾脆地被自己拒絕了。甚至人家將相片子寄來,還把他丟在地下,像劉小姐這樣的男朋友,那真是不值一顧。可是現在老了,自己照著鏡子,不承認老也不行,不值一顧這四個字,彷彿已被人家拿來應付自己。世界上的男子,全是糊塗蟲。他們選擇女子的標準,只知道要漂亮,不,只知道要搽脂抹粉會化妝的,至於道德學問能力,一切不管。在這種情形下,男子對於女子,根本存了一份侮辱的觀念。
★看那個王玉蓮的家庭罷,一個唱老戲的女孩子,在中國舊社會裡,真是人類中一個起碼腳色,現在不然,她有了錢,一切享受都比普通人高一籌。那個蘇伴雲先生,至少也是個讀書種子,既當過教授,
,又做了機關上賓,他就甘願在她們家作食客。假如我有王玉蓮那末一個家庭,老早就可以天天請他到我家裡來喝茶嗑瓜子而談天了。
★她的心裡,還是在想著,自己孤芳自賞了這多年,那有什麼用?就不如一個唱老戲的女孩子。自己在大學教書,人家是中學還未曾畢業,看她那樣子,不但是生活問題容易解決,就是婚姻問題,也極容易解決。這樣看起來,讀書真不見得與人有什麼好處,甚至知識高一點,也不見得與人生有什麼好處。
★這個社會,還不許一個孤單的女子打出一片天下來。尤其是這戰時,一個老處女走到哪裡去,也嫌著孤獨。不但是孤獨,而且還得遭受人家的壓迫。
★這個社會,是個勢利社會,既無錢,又無勢,就別想活下去。我們婦女界,向來就難於自己造成一種勢和利的地位,不免倚靠男子,那怎樣能把女權提高?華先生,不怕你說句見笑的話,我覺得光靠女子本身學問好,道德高,決不能提高女權,必須女界裡面也出幾個大資本家,然後才有辦法。
★人生在世,很不容易作個孤獨者。作了孤獨者,就會養成各種孤僻的性情,又不容易重新走入人群。華傲霜小姐自中學而大學,眼光隨了教育的程度,向上增高,把男子都看成百無一可的人。
★在中國的社會裡,作一個獨身主義的老處女,那又幾乎是不可能的。無論是男子是女子,決不能像孤島上的魯賓遜,一切由自己來解決。你說交女朋友,請女朋友來幫忙嗎?現在社會上的女子,雖有一點渺小的職業地位,還少不了隨時隨地跟在男子後面。
★沒有哪個父母養閨女到老的。你說靠兄弟嗎?於今又不是封建思想時代,手足之情淡薄得很。男兄弟往往在銀錢上分明得如陌路人似的,對姊妹又承襲了重男輕女的惡根性,誰會原諒你一個不出嫁的老姊妹?你說靠女姊妹嗎?各各出嫁,各各有家室,父母也生疏了,何況手足?
目錄
自序
第一章 化妝品展覽會
第二章 此間樂
第三章 你有法子沒有
第四章 救命要錢
第五章 這書賣定了
第六章 哪件「事大」
第七章 「薪」與「水」
第八章 兩位老教授
第九章 菊殘猶有傲霜枝
第十章 我四十不動心
第十一章 青眼與白眼
第十二章 讀書人賣書
第十三章 意外之遇
第十四章 拉散車的
第十五章 山城之一夜
第十六章 先生饌
第十七章 新聞圈外的新聞
第十八章 醉了
第十九章 一樂也
第二十章 有所不為
第二十一章 饑來驅我學陶潛
第二十二章 冷眼所見
第二十三章 不速之客
第二十四章 先生將何之
第二十五章 老處女的轉變
第二十六章 打牙祭
第二十七章 物傷其類
第二十八章 鴿子籠
第二十九章 也是最後一課
第 三十 章 苦惱的追逐
第三十一章 碰壁
第三十二章 忍俊不禁
第三十三章 兩個約會
第三十四章 生活與臭味
第三十五章 此道中人
第三十六章 相對論
第三十七章 座談會
第三十八章 再試驗一次
第三十九章 戲中人與戲外人
第 四十 章 一個對比
第四十一章 印象頗佳
第四十二章 冷和熱
第四十三章 改正航線
第四十四章 見所見而來
第四十五章 隆情盛意
第四十六章 由同調到合夥
第四十七章 盡在不言中
第四十八章 各有千秋
【書中字詞考釋】
第一章 化妝品展覽會
第二章 此間樂
第三章 你有法子沒有
第四章 救命要錢
第五章 這書賣定了
第六章 哪件「事大」
第七章 「薪」與「水」
第八章 兩位老教授
第九章 菊殘猶有傲霜枝
第十章 我四十不動心
第十一章 青眼與白眼
第十二章 讀書人賣書
第十三章 意外之遇
第十四章 拉散車的
第十五章 山城之一夜
第十六章 先生饌
第十七章 新聞圈外的新聞
第十八章 醉了
第十九章 一樂也
第二十章 有所不為
第二十一章 饑來驅我學陶潛
第二十二章 冷眼所見
第二十三章 不速之客
第二十四章 先生將何之
第二十五章 老處女的轉變
第二十六章 打牙祭
第二十七章 物傷其類
第二十八章 鴿子籠
第二十九章 也是最後一課
第 三十 章 苦惱的追逐
第三十一章 碰壁
第三十二章 忍俊不禁
第三十三章 兩個約會
第三十四章 生活與臭味
第三十五章 此道中人
第三十六章 相對論
第三十七章 座談會
第三十八章 再試驗一次
第三十九章 戲中人與戲外人
第 四十 章 一個對比
第四十一章 印象頗佳
第四十二章 冷和熱
第四十三章 改正航線
第四十四章 見所見而來
第四十五章 隆情盛意
第四十六章 由同調到合夥
第四十七章 盡在不言中
第四十八章 各有千秋
【書中字詞考釋】
序/導讀
※【自序】
自序
常有許多人問我,我生平寫許多小說,有沒有背景?我對於這種問話,是很難答覆的。因為照理論說,小說的取徑有三種,一是幻想人生,一是敘述人生,一是兩種兼而有之的。我的小說,大概都是敘述人生,換句話說,就是不超現實。但敘述人生,不一定就是把社會上某一件事情整個寫出,而且社會上的事情,也不會發生的像小說構造一樣,那末有戲劇性。所以我寫小說,只有像《虎賁萬歲》那種為民族爭光明的故事,我才儘量把握事實,當野史一般寫。此外,我只是攝取人海裡一種現象,構造出幾個角色來扮演。你說書中人物指誰吧?也像張三,也像李四,仔細想來,也不像張三,也不像李四。可是若研究小說裡的故事,卻不少讀者曾身歷其境。因之我的小說,就很能讓人疑問,這是指著誰?而我又絕對答覆不出來是指著誰。
這部《傲霜花》,也就是上述的這種技術下產生的。當抗戰年間,我住在重慶,我在報上,把教育界的困苦情形看多了。同時,我也和些教育界朋友來往。我自己靠一枝筆為生,我已很苦,看看他們,比我更苦。我頗有意為他們的生活寫一部小說。但究竟因為我自身不是教育界中人,沒有深刻的體念,不能寫得像樣。而其間有些耳聞目見的事,實在值得描寫,又不願意放棄,於是我就僅以我所知道的,攝取了一部分現象,來構成這部小說。
這部小說,原名《第二條路》,在重慶成都兩處新民晚報刊同時發表。由三十二(一九四三)年夏季寫起,寫到三十四年勝利之後,我是隨寫隨在報上發表。原意也許有點替教育界人士呼籲。但到書成之日,時變事遷,我這覆瓿之物,也就更失它的用意了。
這一年來,工作之餘,我不斷整理舊作,原因是上海出版家需要我拿稿子出售。這部書原稿在後方惡劣的印刷報紙上剪集下來,很難再交人排印。因此請人重新抄寫一遍,再加標點,改正錯字,竟費了半年的工夫,方才完事。我自己檢閱一遍,那第二條路的命名,不怎樣應合時代。就根據了書中主角的姓名,改為《傲霜花》。讀完這書的人,也許感到這樣取名有點幽默性。但我自信,還是不失正義感的。
抗戰時代的社會故事,實在太多了,這只是一角落裡的一角落。若說現在給人看了,還會發生什麼呼籲作用,那也等於大旱以後,再說防旱救災的廢話。不過拿去作為談話資料,作一點抗戰的小回憶,也許有千萬分之一的存在價值。這就是這部書出版以前的經過。
一九四六年十二月一日 北平南廬
自序
常有許多人問我,我生平寫許多小說,有沒有背景?我對於這種問話,是很難答覆的。因為照理論說,小說的取徑有三種,一是幻想人生,一是敘述人生,一是兩種兼而有之的。我的小說,大概都是敘述人生,換句話說,就是不超現實。但敘述人生,不一定就是把社會上某一件事情整個寫出,而且社會上的事情,也不會發生的像小說構造一樣,那末有戲劇性。所以我寫小說,只有像《虎賁萬歲》那種為民族爭光明的故事,我才儘量把握事實,當野史一般寫。此外,我只是攝取人海裡一種現象,構造出幾個角色來扮演。你說書中人物指誰吧?也像張三,也像李四,仔細想來,也不像張三,也不像李四。可是若研究小說裡的故事,卻不少讀者曾身歷其境。因之我的小說,就很能讓人疑問,這是指著誰?而我又絕對答覆不出來是指著誰。
這部《傲霜花》,也就是上述的這種技術下產生的。當抗戰年間,我住在重慶,我在報上,把教育界的困苦情形看多了。同時,我也和些教育界朋友來往。我自己靠一枝筆為生,我已很苦,看看他們,比我更苦。我頗有意為他們的生活寫一部小說。但究竟因為我自身不是教育界中人,沒有深刻的體念,不能寫得像樣。而其間有些耳聞目見的事,實在值得描寫,又不願意放棄,於是我就僅以我所知道的,攝取了一部分現象,來構成這部小說。
這部小說,原名《第二條路》,在重慶成都兩處新民晚報刊同時發表。由三十二(一九四三)年夏季寫起,寫到三十四年勝利之後,我是隨寫隨在報上發表。原意也許有點替教育界人士呼籲。但到書成之日,時變事遷,我這覆瓿之物,也就更失它的用意了。
這一年來,工作之餘,我不斷整理舊作,原因是上海出版家需要我拿稿子出售。這部書原稿在後方惡劣的印刷報紙上剪集下來,很難再交人排印。因此請人重新抄寫一遍,再加標點,改正錯字,竟費了半年的工夫,方才完事。我自己檢閱一遍,那第二條路的命名,不怎樣應合時代。就根據了書中主角的姓名,改為《傲霜花》。讀完這書的人,也許感到這樣取名有點幽默性。但我自信,還是不失正義感的。
抗戰時代的社會故事,實在太多了,這只是一角落裡的一角落。若說現在給人看了,還會發生什麼呼籲作用,那也等於大旱以後,再說防旱救災的廢話。不過拿去作為談話資料,作一點抗戰的小回憶,也許有千萬分之一的存在價值。這就是這部書出版以前的經過。
一九四六年十二月一日 北平南廬
試閱
第一章 化妝品展覽會
時鐘敲過了十二點,重慶的電燈,慢慢在商店街市上休息下去。而過著夜生活的人家,電燈卻開始在燦爛的亮起來。
上半城某街某條巷,抵抗過多年的轟炸,零落著剩有一半人家。
瓦礫場這邊,有一所西式樓房,這樓上的主人,是個中年以上的下江婦人,她擁有半個樓面,共是四間房。在重慶找房子,等於買獎券而圖得巨獎。在今日一家住有這多房子,那是個上等的享受。但這位女主人,猶是感到房子不足。譬如今夜家中有個小小的聚會,在她女兒臥室前面的屋裡招待來賓。她在這前面屋子裡預備招待客人的時候,她就有這樣的感想。
她正在整理著一套細瓷的茶杯,將洗臉盆舀著水洗乾淨了,放進牆角邊的玻璃櫥子裡去。剩下的這盆水放在桌上,高聲喊著楊嫂。
一個年輕的女佣人走來了,她穿著新陰丹布的罩衫,長長的頭髮,後梢捲了個雲鉤。她雖不帶孝,在鬢上插個淡藍絨繩的小蝴蝶。在手上還戴了個金戒指。
就在這時,一陣咯咯的皮鞋聲,她不用得考慮,知道是她的女兒王玉蓮回來了。立刻叫著道:「楊嫂,去開門,小姐回來了。」
說話的時候,樓下的電燈亮著,一群人上了樓來,第一便是這王玉蓮小姐了。
她笑著走進房來,兩手便去翻著海勃絨大衣的領襟,口裡連說道:「熱死了,熱死了。」她長圓的臉兒,一對大眼睛簇擁了很長的睫毛。
隨在王小姐後面,進來三位西裝朋友,一個小鬍子首先進了門。
王老太笑著點頭道:「請坐,請坐。楊嫂快泡茶來。」
她吩咐著楊嫂,卻有一個穿黑棉袍的人,頭髮梳得溜光,手上提了一個大白布包袱進來,笑道:「王老太,給您行頭,讓我來張羅。」
他倒說的是一口好流利的北平話。王老太將大衣和包袱一齊拿到裡面屋子裡去,回身出來,又向三位西裝朋友叫了一聲請坐。
王老太向他道:「老劉,你怎麼不早些回來?你也可以幫著料理料理。」
老劉道:「今天戲散得晚了大半個鐘頭,柴先生到後臺來,又叫我一路走。」
王老太向那個小鬍子而又白胖的人笑道:「柴先生,一切多承你幫忙。」
他笑道:「老太,你不要這樣客氣,我是個晚輩,你就叫我柴子進罷。玉蓮就叫我子進,我也叫她玉蓮。這樣,我們也免得過於生疏似的。」
說著,大家圍了屋子中間一張方桌子坐了。
楊嫂在那懸下來的雪亮電燈泡下,正向那白桌布上放著淡綠色的玻璃乾果碟子。玉蓮在碟子裡拿了一隻紙包糖果起來吃著,將手在桌上揮了揮道:「大家都餓了,我們就吃飯罷。老張老李一定贊成。」
穿西裝的裡面一個黑胖少年笑道:「提起吃,我張品三向來不示弱的,何況王小姐家裡的食品又是格外考究的。」
另一個瘦子,尖削的臉上,有幾個微麻點。唯其這樣,他像女人一樣,終年斷不了擦雪花膏。他的高鼻樑上架著一副金絲眼鏡,卻是帶著充分的刁滑樣子。他笑道:「你張品三會吃白食,我李廣四也不弱。」
柴子進指了他笑道:「你不看你吃得這張嘴都瘦起來了?」
王老太已是親自來檢開桌上的茶點,笑道:「三位何必說這樣話?就怕是請不到,若是肯光顧的話,天天來吃一頓便飯,都可以。」
玉蓮接著道:「我們家的飯,要到晚上十一點鐘,為了我們一餐飯,還要把人家的肚子餓乾來呢。」
她說著話,也來幫同檢理桌子。三位佳賓就一齊站到桌子旁邊來。
這位李廣四先生閃開得遠一點,站在通到裡屋的房門口來,不免探頭向門裡張望了一下。笑著喲了一聲道:「王小姐的梳妝檯上,要開化妝品展覽會了!」
王老太笑道:「你要提到化妝品,我們這位那是非常之有興趣的,三位可以到她屋子裡去看看。她唱戲拿的幾個錢包銀,都讓收買化妝品花光了。」
這梳妝檯旁邊,立著個小小的玻璃櫥子,隔了玻璃,可以看到裡面三層格板,放滿了花紅葉綠的大小紙盒。盒子上構成各種美麗的圖案,遠看去猶如裝了一櫥子玩具。這窗戶邊,有一張半副抽屜的小書桌,但上面放的不是文具,也陳列的是化妝品。
這桌上的化妝品,與梳妝檯上和玻璃櫥子裡裝的,有點兩樣。乃是粉盒,雪花膏盒,胭脂膏盒,香水瓶,生髮水瓶,甚至小的口紅管子之類,都每一個牌子一組,分了若干組,放在這桌上。為了這組瓶子盒子有大有小,有多有少,因此有列成梅花形的,有列成四等邊形的,有列成三角形的,化妝品本來就是裝潢美麗的,桌子上這樣擺列著,更是好看。
李廣四拍了手道:「洋洋大觀,洋洋大觀!」
玉蓮搖搖頭道:「這話不然,人家玩郵票的,花幾萬元買一張郵票,還平常的不得了呢。」
柴子進道:「可惜我們今天才知道玉蓮有這樣一個嗜好,若是早一年已知道,我們正不斷的跑仰光,那可以搜羅許多好的化妝品來送她。」
玉蓮笑道:「你們雖不能跑仰光了,印度飛來的東西,你們還可以得著。假如你們願送我一些東西的話,我斷定你們還可以送。」
柴子進點點頭道:「要說絕對不能到手,那自然是假話。但是我免不了託人又託人,容易把事忘記了。最好你寫張字條給我,要買什麼牌子的,我把這張條子交給朋友,讓人家照樣子在印度去買。」
玉蓮笑道:「好的,你明天下午到我這裡來,我給你一張單子,你不要嚇倒。說是單子,也不過兩三樣罷了,不會要你帶一噸或半噸來。」
玉蓮便挑選了幾樣珍品放在桌子上,有的是香粉,有的是粉膏,有的是唇膏,有的是胭脂。指了笑道:「假使這化妝品你們能一樣給我配上一份,我也就很滿意了。」
柴子進聽說,輪流拿起幾項來看,那上面除了美麗的裝潢,只有很少的一兩行英文字,有的字母都拚音不上,也許是法文。便放到桌上,搖搖頭道:「這倒很難去託人買,我說不上是什麼牌子,又不能拿一個樣品給人家去看,教人家由哪裡著手呢?」
玉蓮笑道:「我說讓我明天開張單子,你又不信。」
柴子進道:「我哪裡有這個經驗呢,大概你請教的這位老師,也是一個老內行吧?」
玉蓮笑道:「你正猜在反面,人家是一位鬍子半白的老教授,他不但認得英德法三國文字,問起什麼事來,他也懂得。我拿著樣品去,他自開得出單子來。」
第二章 此間樂
當她次日早上起來的時候,連楊嫂都還未起床,全家靜悄悄的。雖然屋子裡開著化妝品展覽會,但她只對著梳妝檯搽了一點雪花膏,脂粉一概未用。找了一件半新的藍布衫,罩在皮袍上,也沒有穿那件價值十萬元的海勃絨大衣,只把一件舊青呢大衣罩在身上。叫醒了楊嫂,告訴她看唐先生去,便走出門來。
她並沒有提攜那個摩登手皮包,只在街上買了兩瓶酒,幾隻罐頭,用一隻線繩絡子絡住了,擠著公共汽車直奔郊外。她所到的目的地,是一叢茅草屋中的一所,門前一片稀疏的鹿眼竹籬笆,掛了一些殘敗的藤蔓。
玉蓮向那草屋的窗戶看看,那白木格子上,沒有玻璃,是棉料紙糊的,看不到裡面。但聽到碗筷聲,似乎在吃早飯了。自己也就沒有多加考量,走進籬笆,站在草屋簷下,叫了一聲唐先生。
隨了這一聲喊,那裡一扇白木門打開了。
玉蓮她就想著:「誰會猜想這屋子裡住著的,並不是挑柴賣炭的,卻是讀過幾千本書,教過十年學生的老教授!」
她這樣不曾想完,這老教授在白板門裡走出來了。
玉蓮沒等他開口,老遠的深深鞠了個躬,叫聲唐老師。唐老師哦了一聲,笑道:「是王小姐,早哇!由城裡來?」
玉蓮道:「特意來看老師和師母,師母在家嗎?」
唐先生笑道:「在家,我也沒有哪裡可去,請進來。」
玉蓮隨著老師進來,這裡是一間丈來見方的屋子,中間擺了一張竹子腿的方桌,白木板的桌面上,放了一個大瓦缽子,盛了一大缽子糙米粥,顏色是黃黃的,粥裡有紅皮子方塊的東西,大概是紅薯丁子。中間擺著唯一的大菜碗,盛了一碗乾蘿蔔條子。除了一位穿半新舊藍布罩衫的老師母而外,還有三個男孩子,兩個女孩子,由五歲到十三四歲,圍了桌子,在方竹凳子上坐著,一個人捧了一隻粗碗在吃粥。
玉蓮將繩絡子放到旁邊的唯一的一個竹茶几上,向唐師母鞠了個躬。唐師母早就站起身來,放下了筷子碗,向前握了她的手道:「王小姐,又是兩三個月不見了。你好?」
唐先生道:「請到屋子裡坐罷,你帶來的東西是送給我的嗎?」
玉蓮立刻放開了繩絡子,先取出兩個紙盒子來,打開,每人給了一塊雞蛋糕,又是幾塊糖果。
唐師母笑道:「謝謝了,請到裡面屋子裡坐罷。你看我們這小屋子,擺下一張吃飯的桌子,轉身的地方都沒有了。」
主人翁將客讓到這屋子裡來,好像這屋子足以款待貴客似的,其實這裡還只有一張唯一的竹圍椅,主人坐著工作的,擺在書桌的裡面。唐師母也是料著無招待客人安坐之地,就將外面吃粥用的大竹凳子,搬了進來,隔了桌子與主人對面放下。
玉蓮在對面竹凳子上坐下了,唐師母將一隻粗瓷杯子斟了一杯白開水,雙手遞到她面前,笑道:「王小姐,喝一杯熱水,衝衝寒氣罷,簡直是沒有可以待客的。」
玉蓮將茶杯子放在桌上,對屋子裡周圍看了一看,笑道:「老師,我是不懂什麼,我有一句話要問問你。」
唐老師將桌面前的筆硯理了一理,向桌面上吹了兩口灰,笑道:「我知道,你向這屋子周圍看了一看,一定是說我這屋子太矮太狹窄,心地不舒適吧?」
唐老師將手摸了摸他嘴唇上面的短鬍碴子,笑道:「你覺得我一點世事都不懂嗎?在某一方面看起來,也許我是太不懂得世事了,但是懂得了,又怎麼樣?我丟去了書不教,也去擺個紙煙攤子,或者沿門托缽,湊幾萬塊錢囤些日用品在家裡。但是那樣幹,你以為我不必住這夾壁草屋,也就不必吃這紅苕稀飯了。孩子話!」說著打了一個哈哈。
玉蓮笑道:「我不是那意思,我覺得……」
她說到這裡,卻不能把她覺得說出來。她又由這屋周圍看了一看,一直看到老師身上。她想屋子裡這些個書,主人是這樣大的年紀,知識方面也好,經驗方面也好,比那個年輕而又毫無學識的李廣四,總要強十倍,何以他會一掙幾百萬元,而唐老師不能?她沒有敢說出來,她低頭牽了一下衣襟,笑上了一笑。
玉蓮道:「文人現在真苦,在這種環境裡,老師還要研究學問,卻也不容易。」
時鐘敲過了十二點,重慶的電燈,慢慢在商店街市上休息下去。而過著夜生活的人家,電燈卻開始在燦爛的亮起來。
上半城某街某條巷,抵抗過多年的轟炸,零落著剩有一半人家。
瓦礫場這邊,有一所西式樓房,這樓上的主人,是個中年以上的下江婦人,她擁有半個樓面,共是四間房。在重慶找房子,等於買獎券而圖得巨獎。在今日一家住有這多房子,那是個上等的享受。但這位女主人,猶是感到房子不足。譬如今夜家中有個小小的聚會,在她女兒臥室前面的屋裡招待來賓。她在這前面屋子裡預備招待客人的時候,她就有這樣的感想。
她正在整理著一套細瓷的茶杯,將洗臉盆舀著水洗乾淨了,放進牆角邊的玻璃櫥子裡去。剩下的這盆水放在桌上,高聲喊著楊嫂。
一個年輕的女佣人走來了,她穿著新陰丹布的罩衫,長長的頭髮,後梢捲了個雲鉤。她雖不帶孝,在鬢上插個淡藍絨繩的小蝴蝶。在手上還戴了個金戒指。
就在這時,一陣咯咯的皮鞋聲,她不用得考慮,知道是她的女兒王玉蓮回來了。立刻叫著道:「楊嫂,去開門,小姐回來了。」
說話的時候,樓下的電燈亮著,一群人上了樓來,第一便是這王玉蓮小姐了。
她笑著走進房來,兩手便去翻著海勃絨大衣的領襟,口裡連說道:「熱死了,熱死了。」她長圓的臉兒,一對大眼睛簇擁了很長的睫毛。
隨在王小姐後面,進來三位西裝朋友,一個小鬍子首先進了門。
王老太笑著點頭道:「請坐,請坐。楊嫂快泡茶來。」
她吩咐著楊嫂,卻有一個穿黑棉袍的人,頭髮梳得溜光,手上提了一個大白布包袱進來,笑道:「王老太,給您行頭,讓我來張羅。」
他倒說的是一口好流利的北平話。王老太將大衣和包袱一齊拿到裡面屋子裡去,回身出來,又向三位西裝朋友叫了一聲請坐。
王老太向他道:「老劉,你怎麼不早些回來?你也可以幫著料理料理。」
老劉道:「今天戲散得晚了大半個鐘頭,柴先生到後臺來,又叫我一路走。」
王老太向那個小鬍子而又白胖的人笑道:「柴先生,一切多承你幫忙。」
他笑道:「老太,你不要這樣客氣,我是個晚輩,你就叫我柴子進罷。玉蓮就叫我子進,我也叫她玉蓮。這樣,我們也免得過於生疏似的。」
說著,大家圍了屋子中間一張方桌子坐了。
楊嫂在那懸下來的雪亮電燈泡下,正向那白桌布上放著淡綠色的玻璃乾果碟子。玉蓮在碟子裡拿了一隻紙包糖果起來吃著,將手在桌上揮了揮道:「大家都餓了,我們就吃飯罷。老張老李一定贊成。」
穿西裝的裡面一個黑胖少年笑道:「提起吃,我張品三向來不示弱的,何況王小姐家裡的食品又是格外考究的。」
另一個瘦子,尖削的臉上,有幾個微麻點。唯其這樣,他像女人一樣,終年斷不了擦雪花膏。他的高鼻樑上架著一副金絲眼鏡,卻是帶著充分的刁滑樣子。他笑道:「你張品三會吃白食,我李廣四也不弱。」
柴子進指了他笑道:「你不看你吃得這張嘴都瘦起來了?」
王老太已是親自來檢開桌上的茶點,笑道:「三位何必說這樣話?就怕是請不到,若是肯光顧的話,天天來吃一頓便飯,都可以。」
玉蓮接著道:「我們家的飯,要到晚上十一點鐘,為了我們一餐飯,還要把人家的肚子餓乾來呢。」
她說著話,也來幫同檢理桌子。三位佳賓就一齊站到桌子旁邊來。
這位李廣四先生閃開得遠一點,站在通到裡屋的房門口來,不免探頭向門裡張望了一下。笑著喲了一聲道:「王小姐的梳妝檯上,要開化妝品展覽會了!」
王老太笑道:「你要提到化妝品,我們這位那是非常之有興趣的,三位可以到她屋子裡去看看。她唱戲拿的幾個錢包銀,都讓收買化妝品花光了。」
這梳妝檯旁邊,立著個小小的玻璃櫥子,隔了玻璃,可以看到裡面三層格板,放滿了花紅葉綠的大小紙盒。盒子上構成各種美麗的圖案,遠看去猶如裝了一櫥子玩具。這窗戶邊,有一張半副抽屜的小書桌,但上面放的不是文具,也陳列的是化妝品。
這桌上的化妝品,與梳妝檯上和玻璃櫥子裡裝的,有點兩樣。乃是粉盒,雪花膏盒,胭脂膏盒,香水瓶,生髮水瓶,甚至小的口紅管子之類,都每一個牌子一組,分了若干組,放在這桌上。為了這組瓶子盒子有大有小,有多有少,因此有列成梅花形的,有列成四等邊形的,有列成三角形的,化妝品本來就是裝潢美麗的,桌子上這樣擺列著,更是好看。
李廣四拍了手道:「洋洋大觀,洋洋大觀!」
玉蓮搖搖頭道:「這話不然,人家玩郵票的,花幾萬元買一張郵票,還平常的不得了呢。」
柴子進道:「可惜我們今天才知道玉蓮有這樣一個嗜好,若是早一年已知道,我們正不斷的跑仰光,那可以搜羅許多好的化妝品來送她。」
玉蓮笑道:「你們雖不能跑仰光了,印度飛來的東西,你們還可以得著。假如你們願送我一些東西的話,我斷定你們還可以送。」
柴子進點點頭道:「要說絕對不能到手,那自然是假話。但是我免不了託人又託人,容易把事忘記了。最好你寫張字條給我,要買什麼牌子的,我把這張條子交給朋友,讓人家照樣子在印度去買。」
玉蓮笑道:「好的,你明天下午到我這裡來,我給你一張單子,你不要嚇倒。說是單子,也不過兩三樣罷了,不會要你帶一噸或半噸來。」
玉蓮便挑選了幾樣珍品放在桌子上,有的是香粉,有的是粉膏,有的是唇膏,有的是胭脂。指了笑道:「假使這化妝品你們能一樣給我配上一份,我也就很滿意了。」
柴子進聽說,輪流拿起幾項來看,那上面除了美麗的裝潢,只有很少的一兩行英文字,有的字母都拚音不上,也許是法文。便放到桌上,搖搖頭道:「這倒很難去託人買,我說不上是什麼牌子,又不能拿一個樣品給人家去看,教人家由哪裡著手呢?」
玉蓮笑道:「我說讓我明天開張單子,你又不信。」
柴子進道:「我哪裡有這個經驗呢,大概你請教的這位老師,也是一個老內行吧?」
玉蓮笑道:「你正猜在反面,人家是一位鬍子半白的老教授,他不但認得英德法三國文字,問起什麼事來,他也懂得。我拿著樣品去,他自開得出單子來。」
第二章 此間樂
當她次日早上起來的時候,連楊嫂都還未起床,全家靜悄悄的。雖然屋子裡開著化妝品展覽會,但她只對著梳妝檯搽了一點雪花膏,脂粉一概未用。找了一件半新的藍布衫,罩在皮袍上,也沒有穿那件價值十萬元的海勃絨大衣,只把一件舊青呢大衣罩在身上。叫醒了楊嫂,告訴她看唐先生去,便走出門來。
她並沒有提攜那個摩登手皮包,只在街上買了兩瓶酒,幾隻罐頭,用一隻線繩絡子絡住了,擠著公共汽車直奔郊外。她所到的目的地,是一叢茅草屋中的一所,門前一片稀疏的鹿眼竹籬笆,掛了一些殘敗的藤蔓。
玉蓮向那草屋的窗戶看看,那白木格子上,沒有玻璃,是棉料紙糊的,看不到裡面。但聽到碗筷聲,似乎在吃早飯了。自己也就沒有多加考量,走進籬笆,站在草屋簷下,叫了一聲唐先生。
隨了這一聲喊,那裡一扇白木門打開了。
玉蓮她就想著:「誰會猜想這屋子裡住著的,並不是挑柴賣炭的,卻是讀過幾千本書,教過十年學生的老教授!」
她這樣不曾想完,這老教授在白板門裡走出來了。
玉蓮沒等他開口,老遠的深深鞠了個躬,叫聲唐老師。唐老師哦了一聲,笑道:「是王小姐,早哇!由城裡來?」
玉蓮道:「特意來看老師和師母,師母在家嗎?」
唐先生笑道:「在家,我也沒有哪裡可去,請進來。」
玉蓮隨著老師進來,這裡是一間丈來見方的屋子,中間擺了一張竹子腿的方桌,白木板的桌面上,放了一個大瓦缽子,盛了一大缽子糙米粥,顏色是黃黃的,粥裡有紅皮子方塊的東西,大概是紅薯丁子。中間擺著唯一的大菜碗,盛了一碗乾蘿蔔條子。除了一位穿半新舊藍布罩衫的老師母而外,還有三個男孩子,兩個女孩子,由五歲到十三四歲,圍了桌子,在方竹凳子上坐著,一個人捧了一隻粗碗在吃粥。
玉蓮將繩絡子放到旁邊的唯一的一個竹茶几上,向唐師母鞠了個躬。唐師母早就站起身來,放下了筷子碗,向前握了她的手道:「王小姐,又是兩三個月不見了。你好?」
唐先生道:「請到屋子裡坐罷,你帶來的東西是送給我的嗎?」
玉蓮立刻放開了繩絡子,先取出兩個紙盒子來,打開,每人給了一塊雞蛋糕,又是幾塊糖果。
唐師母笑道:「謝謝了,請到裡面屋子裡坐罷。你看我們這小屋子,擺下一張吃飯的桌子,轉身的地方都沒有了。」
主人翁將客讓到這屋子裡來,好像這屋子足以款待貴客似的,其實這裡還只有一張唯一的竹圍椅,主人坐著工作的,擺在書桌的裡面。唐師母也是料著無招待客人安坐之地,就將外面吃粥用的大竹凳子,搬了進來,隔了桌子與主人對面放下。
玉蓮在對面竹凳子上坐下了,唐師母將一隻粗瓷杯子斟了一杯白開水,雙手遞到她面前,笑道:「王小姐,喝一杯熱水,衝衝寒氣罷,簡直是沒有可以待客的。」
玉蓮將茶杯子放在桌上,對屋子裡周圍看了一看,笑道:「老師,我是不懂什麼,我有一句話要問問你。」
唐老師將桌面前的筆硯理了一理,向桌面上吹了兩口灰,笑道:「我知道,你向這屋子周圍看了一看,一定是說我這屋子太矮太狹窄,心地不舒適吧?」
唐老師將手摸了摸他嘴唇上面的短鬍碴子,笑道:「你覺得我一點世事都不懂嗎?在某一方面看起來,也許我是太不懂得世事了,但是懂得了,又怎麼樣?我丟去了書不教,也去擺個紙煙攤子,或者沿門托缽,湊幾萬塊錢囤些日用品在家裡。但是那樣幹,你以為我不必住這夾壁草屋,也就不必吃這紅苕稀飯了。孩子話!」說著打了一個哈哈。
玉蓮笑道:「我不是那意思,我覺得……」
她說到這裡,卻不能把她覺得說出來。她又由這屋周圍看了一看,一直看到老師身上。她想屋子裡這些個書,主人是這樣大的年紀,知識方面也好,經驗方面也好,比那個年輕而又毫無學識的李廣四,總要強十倍,何以他會一掙幾百萬元,而唐老師不能?她沒有敢說出來,她低頭牽了一下衣襟,笑上了一笑。
玉蓮道:「文人現在真苦,在這種環境裡,老師還要研究學問,卻也不容易。」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