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英雄崛起(全四冊)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9 648
    720
  • 分類:
    中文書文學中國古典文學三國演義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林漢達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聯合文學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07/06/14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三國的故事.英雄崛起》(全四冊),內容緊接《漢朝的故事?盛世經營》,從張角黃巾起義,到三分天下,一統歸晉,以《三國志》等正史所載為基礎,一百二十個故事按時間順序編排,既獨立成篇,又相互聯屬,基本勾勒了三國時期的歷史概貌;取材準確,剪裁精當,是理想的三國歷史入門讀物。
【寧我負人】
《三國的故事.英雄崛起》(全四冊),內容緊接《漢朝的故事.盛世經營》,從張角黃巾起義,到三分天下,一統歸晉,以《三國志》等正史所載為基礎,一百二十個故事按時間順序編排,既獨立成篇,又相互聯屬,基本勾勒了三國時期的歷史概貌;取材準確,剪裁精當,是理想的三國歷史入門讀物。
「三國」是傳統中國史上最生動的集體想像,一方面也許因為忠奸、好壞、智愚、強弱、利害、勝負都有輪流上場的機會,不至於一面倒而乏味。另一方面,更因為虛構比正史生動,讓讀者不禁浮現「有為者亦若是」的豪情,所以樂於參加這個想像的共同體,也很難不把虛擬的情節投射到現實局勢上。
用三國的心情看時事,時事就愈像三國。我們彷彿既是觀眾又像演員,既是活人又像死人。難道生命不正奔向死亡,死人不正抓住活人?
論雄才大略,非曹操與諸葛亮莫屬。曹操評點當時人物更是一絕。在貶抑袁術、袁紹、劉表、孫策、劉璋等人以後,他定義「英雄」如下: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但他出道時實力有限,為了求生,「寧我負人,毋人負我」更是毫不猶豫。對這隻既談不上體能、也沒有忠誠可言的狐狸,理所當然犧牲別人以壯大自己,就成為他畢生的「大志」與「良謀」。
曹操不可能任用諸葛亮,反之亦然。兩個個性截然相反,卻又同屬絕頂聰明的天才,不可能有機會合作,這兩人只好保持星座般的距離,才能相互欣賞。
亂世中,眾人即使有意同盟除暴,終究同盟不同心。設身處地細想,值此瞬息萬變的局勢,到底誰能負了誰?
【火燒赤壁】
曹操善攻,一生不斷在風險中擴大規模,認定資本總是自己的好,所以壟斷是他不變的興趣。諸葛亮善守,被視為「興周旺漢」的大才,向來擅長在絕望處看出希望,是務實的多頭,並有過人的口才,可拉攏立場搖擺的對手增資買進,以迎戰主要敵人。
因果的鎖鏈往往從小處繫上。正如曹操罷三公,啟用司馬仲達為文學掾,怎麼知道這就是自掘墳墓的第一步?或如劉備躍馬過檀溪,早已命懸一線,又怎知會遇上司馬德操(水鏡先生)指點,還能三顧茅廬,敦請臥龍先生主持大政?這或許只是小說家穿鑿附會,但回想「千金難買早知道」的感慨,讀者似乎也不能不參詳這些虛構中的理路。
諸葛亮正是劉備最不可多得的操盤手,而「隆中對」精湛的架構,更預告往後的布局如何可能。換言之,為了三分天下,有心人若能詳細檢查因果環節,層層扣合,這個戰略就能爆發驚人的威力。
西元二○八年赤壁之戰,小說中二十八歲的諸葛亮向五十四歲的曹操鬥智,似乎也代表一場世代交替。曹操固然有「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氣概,但後生可畏,相對年輕的劉集團與更年輕的孫集團攜手合作,終於奠定三分天下的格局。
【攻心為上】
鬥力不如鬥智,強出頭不如避風頭,以勇力見長者大多沒有好下場。盛極一時的「人中呂布」被縊死後梟首,關雲長走麥城敗死,張翼德遇刺而絕,黃忠中箭身亡,明顯透露出有勇無謀的後果。諸葛亮帶隊南征孟獲、五度北伐中原,採納馬謖「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的指導原則,成就「七擒孟獲」的美談。孔明網開一面,只求限制孟獲的活動範圍,這種近於自治的政策,對穩定蜀國大後方的秩序大有效力。然而魏、吳的「心」皆不為所動,前者只想與蜀互爭正統,後者只想亂中取利,三國的局勢,依舊充滿變數……。
【三分一統】
司馬懿經歷曹操、曹丕兩代而不墜,並奪取曹魏的實權,其子司馬昭重施故技,榨乾曹家,以煽情的言辭收買天下人心。
諸葛亮寫下流傳千古、嘔心瀝血的〈出師表〉後,病逝於北伐途中,後主劉禪,只顧享樂,無打天下的雄才偉略,諸葛亮逝後,蜀漢痛失大將,朝內大臣奪權鬥爭,在此時節姜維仍力主北伐,耗損國力,對內又與宦官黃皓內鬥。
東吳則在孫權死後,陷入末代皇帝孫皓暴虐無道的恐怖統治。司馬氏篡奪曹魏王朝,滅蜀漢、平孫吳,劉禪亡國後樂不思蜀,當了八年的安樂公。司馬氏三分一統,創立晉朝,天下大勢,又展開新的局面。
 

序/導讀

《英雄崛起之寧我負人》導讀裴元領

歷來談三國、演三國者不計其數,即使吉川英治、柴田?三郎、陳舜臣等人的改寫版也相當有名,更不必提當代的三國電玩、動漫畫、影集,或層出不窮的三國謀略書籍。我認為,「三國」是傳統中國史上最生動的集體想像,一方面也許因為忠奸、好壞、智愚、強弱、利害、勝負都有輪流上場的機會,不至於一面倒而乏味。另一方面,更因為虛構比正史生動,讓讀者不禁浮現「有為者亦若是」的豪情,所以樂於參加這個想像的共同體,也很難不把虛擬的情節投射到現實局勢上。

這種具有中國特色的象徵互動論說明,倘若既非甲、也非乙可以決定最後的結果,則丙就代表兩方必須利用或消滅的對象。因此,任何一方都必須觀察別人已有的動作,並模擬後續動作,誰能模擬得愈多、愈準確就愈聰明,以便在互動中修改原有的模式,但又引導別人不要改變對自己期待。當自我評估到了可以削弱或消滅對手時候,就斷然出手,但總不忘再披上一件禮義廉恥的外衣。

這種謀略可以反覆練習,而且每位練家子都必須知道「別人也在練習」,無論老虎或老鼠都有贏的機會,所以玩家的地位相對平等,而仁義道德無非也只是一副漂亮的籌碼而已。依照客觀的遊戲規則,端上小賭本,也能操作大槓桿,這就是引無數英雄盡折腰的英雄塚。

用三國的心情看時事,時事就愈像三國。我們彷彿既是觀眾又像演員,既是活人又像死人。難道生命不正奔向死亡,死人不正抓住活人?

論雄才大略,非曹操與諸葛亮莫屬。前者幼時「好游獵,喜歌舞,有權謀,多機變」,又被許劭指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凡此不正經的形象皆非儒家樣板;這與自比管仲、樂毅,頭戴綸巾,身披鶴氅,飄飄然有神仙之概的諸葛孔明大相逕庭。但縱觀三國故事裡最精明的兩大巨星(第三位是司馬懿),曹孟德卻多了幾分人味:他很快就知道要殺誰、打誰、拉誰、用誰,也很清楚自己比一大堆老闆更聰明,有言不從,就自己來。這種創業精神歷久彌新,也難怪許多人罵曹(書生輕議塚中人),卻始終不能深入骨髓(塚中笑爾書生氣)。

曹操評點當時人物更是一絕。在貶抑袁術、袁紹、劉表、孫策、劉璋等人以後,他定義「英雄」如下: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坦白講,這確是他努力的目標,但他出道時實力有限,為了求生,「寧我負人,毋人負我」更是毫不猶豫。對這隻既談不上體能、也沒有忠誠可言的狐狸,理所當然犧牲別人以壯大自己,就成為他畢生的「大志」與「良謀」。

曹操不可能任用孔明,反之亦然。兩個個性截然相反,卻又同屬絕頂聰明的天才,不可能有機會合作,這兩人只好保持星座般的距離,才能相互欣賞。除此之外,一般資質的老闆既請不動孔明坐鎮,也不敢請曹操操盤,只好沿用「三個臭皮匠」的俗諺來自我安慰。無奈的是,效法曹操的老闆們多半「少其才而師其詐」,且因目露阿瞞式的凶光,所以大小諸葛也不敢投靠。這樣一來,眾人只好窩在日漸緊縮的地盤裡,玩著更不入流的遊戲。反正躲進小樓成一統,大家高興就好。

誰能負了誰?這可要細想。

《英雄崛起之火燒赤壁》導讀裴元領

曹家天下最後落入司馬家手上,遠從劉備稱王、關羽遇害時,司馬懿在曹操面前賣弄計策時就埋下伏筆;而雲長昔日於下邳降曹,往後就變成華容道縱放曹軍的遠因。關、曹兩人終究沒有為對方痛下殺手,這絕非司馬氏的風格。只是曹操殺華佗後,隨後命赴黃泉。江山難得易失,歷歷分明。

就境界論,曹操拾得,孔明捨得。就計謀論,孟德善搶,諸葛善借。前者欲罷不能,所好者志在必得;後者借力使力,到手者物盡其用。用現代的話說,曹操善攻,一生不斷在風險中擴大規模,認定資本總是自己的好,所以壟斷是他不變的興趣,「吾為漢相,漢即吾也」,頗有「朕即國家」的氣象。諸葛亮善守,被視為「興周旺漢」的大才,向來擅長在絕望處看出希望,是務實的多頭,並有過人的口才,可拉攏立場搖擺的對手增資買進,以迎戰主要敵人。正因為資本大多是別人給的,他也無意竊據,所以孔明運籌帷幄時特別灑脫,代理操作的績效讓人刮目相看。反之,曹操為了替後代留資產,南征北討無不用上全力,儘管本人有不凡的思想高度,卻只能在自己親手建立的霸業牢籠中度過一生。

「我該有什麼?」回答是,因果的鎖鏈往往從小處繫上;自認「我該有的」往往伴隨「我一點也不想要有的」事物,反之亦然。正如曹孟德罷三公,啟用司馬仲達為文學掾,怎麼知道這就是自掘墳墓的第一步?或如劉玄德躍馬過檀溪,早已命懸一線,又怎知會遇上司馬德操(水鏡先生)指點,還能三顧茅廬,敦請臥龍先生主持大政?這或許只是小說家穿鑿附會,但回想「千金難買早知道」的感慨,讀者似乎也不能不參詳這些虛構中的理路。

孔明正是劉備最不可多得的操盤手,而「隆中對」精湛的架構,更預告往後的布局如何可能。換言之,為了三分天下,有心人若能詳細檢查因果環節,層層扣合,這個戰略就能爆發驚人的威力。

西元二○八年赤壁之戰,小說中二十八歲的諸葛亮(一八一─二三四)向五十四歲的曹操(一五五─二二○)鬥智,似乎也代表一場世代交替。儘管研究者指出「史書上亦無孔明參加赤壁之戰的記載」(余明俠《諸葛亮評傳》),或諸葛亮在這場戰爭中「大多時候只能冷眼旁觀而已」(陳文德《諸葛亮大傳》);但據陳舜臣所言,當時劉備四十八歲、關羽四十七歲、張飛四十一歲、魯肅三十七歲、周瑜三十四歲、孫權二十七歲、曹丕二十二歲,東吳主帥孫權的年齡只有曹操之半,帥哥周瑜也和曹操差了二十歲,這些人可都是當時的青年才俊。曹孟德固然有「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氣概,但後生可畏,相對年輕的劉集團與更年輕的孫集團攜手合作,終於奠定三分天下的格局。十二年後,曹丕於三十四歲登基,恰好也是赤壁之戰時周瑜的年紀。

天下大亂,就是年輕人出頭的機會。想出面穩定社會秩序,武力、腦力與幸運缺一不可。號稱八十萬大軍的曹陣營實際動員二十餘萬人(張作耀《曹操評傳》),卻敵不過孫、劉共五萬人聯軍作戰,此中學問甚多,亦可為倚老賣老者戒。正如劉備可以依賴小他二十歲的諸葛亮,如何發掘並重用德智兼備的年輕人,也還是當代不能逃避的課題。

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英雄崛起之攻心為上》導讀裴元領

「如國家無孤一人,正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從此可見曹操的心機與耐力,他把「挾天子以令諸侯」的邊際效益發揮得淋漓盡致。直到西元二一九年劉備自任漢中王,這臺假戲也到了不得不真做的時候。當年結束前,關羽遇害。

西元二二○至二二二年間,陸續出現魏文帝曹丕黃初元年、蜀漢劉備章武元年、吳王孫權黃武元年(孫權於二二九年稱帝,名為黃龍元年)的稱號。這些走馬燈般的稱號,固然可以滿足稱孤道寡的欲望,但誰也不能徹底擊倒對方,所以彼此不斷試探,大家都在鞏固自己的樁腳之餘,企圖挖空別人的牆腳。

回顧三國故事,以勇力見長者大多沒有好下場。盛極一時的「人中呂布」被縊死後梟首,關雲長走麥城敗死,張翼德遇刺而絕,黃忠中箭身亡,只趙雲、馬超病死,明顯透露出有勇無謀的後果。雖說趙子龍名揚長阪坡,馬孟起甚至讓曹操在對戰中割鬚棄袍,但許褚一出,就挫了馬的銳氣。所謂強中自有強中手,在體力上向來沒有絕對的強者。

鬥力不如鬥智,強出頭不如避風頭。即便歷史記載裡的周瑜(一七五─二一○)並非小心眼的凡夫,但「三氣周公瑾」的故事栩栩如生,「既生瑜,何生亮」的名言更深植人心。看來只有穩紮穩打,忍一時徐圖壯大,才能深得三國精髓。

三國也是識人之書:魏延腦後有反骨,馬謖言過其實,諸葛恪聰明外露、威震其主,以上說明決策者必須注意部屬致命的缺點。反之,若有老臣建言,則須細聽。如趙雲指出「國賊」為曹操(主要敵人)而非孫權(次要敵人),這一針見血的判斷卻不為劉備接受,寧可枉費成本做傻事(伐吳),連諸葛亮都勸阻無效,只好說「亡蜀漢者,始於劉備」。

兩個無法團結的弱者想對抗一個強者,竟還各行其是,只好自取滅亡。遙想戰國七雄中的六國被各個擊破,近者如「赤壁經驗」也化為塵煙,劉集團成長的極限已成定局。至於缺乏願景孫集團,在孫權(一八二─二五二)死後更是毫無作為。

劉、孫結盟無望,就算有孔明的才華也成不了大事。國際關係的矛盾如此,大材也只能小用。所謂「小用」者,就是從攻擊性的防禦中謀取和平。

三國各有繼承大位的問題,惟蜀國最輕,所以孔明可帶隊南征孟獲(二二五)、五度北伐中原(二二八─二三四)。有趣的是,諸葛亮在發動第一次攻擊前,採納馬謖「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的指導原則,所以才有「七擒孟獲」的篇章。坦白講,馬謖對南征的建議完全正確,導致孔明在街亭一役敢放手讓馬謖、魏延等人主持。事實上,兩者戰果差之千里。

因為恩威並施、軟硬兼具的領導統御難以拿捏,要讓戰敗者心服口服更難,所以「七擒」之說充滿傳奇色彩,然而「攻心」或「心戰」的方針倒是充滿智慧。「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對付一個無法徹底消滅的對手,用趕盡殺絕的策略只會引發強烈反彈,所以孔明網開一面,只求限制孟獲的活動範圍即可。這種近於自治的政策,對穩定蜀國大後方的秩序也較省力。然而魏、吳的「心」皆不為所動,因為前者只想與蜀互爭正統,後者只想亂中取利。

在成不了大事、也打不倒主要敵人的時候,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575227029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0
    • 商品規格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10/06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