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經典。曹雪芹 紅樓夢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2個人喜歡
  • 9 252
    280
  • 分類:
    中文書文學中國古典文學紅樓夢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鄭明娳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麥田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12/11/29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書裡暗藏著作者多少辛酸的眼淚,有哪個知音能理解箇中滋味?!

被討論最多、華文世界最長銷、最具戲劇張力的動人經典故事

《紅樓夢》自出版以來,盛行不衰,研究者眾,研究《紅樓夢》的形成「紅學」;研究作者曹雪芹的形成「曹學」,兩者都成為顯學。從《石頭記》到《紅樓夢》,從曹雪芹到高鶚,這是一本最具文學性的中國長篇小說,也是最精采、不退流行的通俗小說。

《紅樓夢》,「紅」代表一切美好的人、事、物,尤其是美好的女子;「樓」本是富貴人居住的高樓,代表富貴繁華。「紅樓夢」指的是:一切美好的人事物、任何富貴繁華都只是一場虛幻的夢境,夢境畢竟成空。

《紅樓夢》流傳多年,一直暢銷且長銷,最主要的原因是她既有通俗小說討喜的特點,又有純文學極為豐厚內涵的優點,不但讓人百讀不厭,而且每次閱讀都能讀出嶄新的心得。任何一個世代讀她,都不會因時空的改變,而產生隔閡。

本書特色

胡適說《紅樓夢》是曹雪芹的自傳,但你從未真正了解過作者在書中所傳達的真情摯性嗎?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經典。曹雪芹 紅樓夢》全新解讀曹雪芹的一生、評析《紅樓夢》的創作歷程、演繹精彩內容情節。是了解經典《紅樓夢》、了解曹雪芹的第一首選。

書系特色

再現人文精粹,傳承經典價值
麥田【人與經典】書系,務求成為現代人閱讀國學經典的最佳選擇!

a. 選題全面且精要:精選現代讀者喜愛且必讀的國學經典至少35部,分批出版:選題涵蓋經,史,子,集等領域;兼具「有趣且有用」的內容,幫助讀者增進國學涵養,提昇人文基礎賞讀及寫作能力。

b. 名家編委及編撰群:哈佛大學王德威教授、台灣大學柯慶明教授總策劃。每本經典邀請台灣該主題領域有專研的名家學者編撰,專業嚴謹。

c. 內容獨具特色:每本內容主要呈現「人的故事──經典的作者生平故事」及「經典作品的解析」二項重點。除了經典作品的分析導讀外,經典原著作者的生平,有別於一般簡略又平舖直述的簡介方式,每一位經典作者的生平,都將有1-3萬字的生命故事呈現給讀者。這是台灣第一套針對「經典作者」作「人物小傳」的完整書寫,讓讀者除了閱讀經典作品的神髓外,還能體驗經典作者完整豐富的生命內涵。

d. 現代感的經典包裝:由知名設計王志弘全系列規畫設計,兼具收藏的質感與閱讀的便利。

名人推薦

再現人文精粹,傳承經典價值--「人與經典」叢書
王德威∕總召集.柯慶明∕總策劃

重新閱讀人文經典.再現大師創作歷程【各界名家好評推薦】
王文興(作家)∕朱天文(作家)∕李永平(作家)∕吳岱穎(作家)
林懷民(雲門舞集創辦人)∕胡曉真(中研院文哲所所長)∕凌性傑(作家)
康來新(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張健(臺灣大學中文系教授)
張曼娟(作家)∕陳大為(台北大學中文系教授)∕陳芳明(政治大學台文所教授)
曾淑賢(國家圖書館館長)∕鍾文音(作家)
簡靜惠(洪健全教育文化基金會董事長)*依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名家好評推薦=

「人與經典」強調三項特色:(一)我們不只介紹經典,更強調「人」作為思考、建構,以及閱讀、反思經典的關鍵因素。因為有了「人」的介入,才能激發經典豐富多元的活力。(二)我們不僅介紹約定俗成的經典,同時也試圖將經典的版圖擴大到近現代的重要作品。以此,我們強調經典承先啟後、日新又新的意義。(三)我們更將「人」與「經典」交會的現場定位在當代臺灣。我們的撰稿人不論國內國外,都與臺灣淵源深厚,也都對臺灣的人文未來有共同的信念。--總召集 哈佛大學教授王德威

麥田出版社策畫一套以中華文化為範疇的《人與經典》叢書,一方面選擇經、史、子的文化「經典」;一方面挑選中國文學具代表性的辭、賦、詩、詞、戲曲、小說,以及台灣文史的名家名作,邀請當代閱歷有得的專家,既精選精注其原文;亦就這些偉大作者的其人其事,作深入淺出的闡發,以期讀者個別閱讀則為「尚友」賢哲;綜覽則為體認文化「傳統」:既足以豐富生命的內涵;亦能貞定精神上繼開的位列,因而得以有方向、有意義的追求自我的實現。--總策劃 台大教授柯慶明

一流的文學,一流的研究,一流的入門讀物。--作家 王文興

我的老師,詩人楊牧曾說:有志寫作的年輕人,若想成為傑出的作家,必須多讀經典作品,為自己的文學創作奠定堅實的根基。麥田「人與經典」這套書,篩選中國文學經典,采擷其中精華,聘請學者作專業性的、深入淺出的導讀和分析,不僅適合一般讀者閱讀,對臺灣的青年寫作者,尤其大有助益,值得推薦。--作家 李永平

經典是人文的精華,豐富人類的思想,但唯有腦袋活潑的讀者,才能維持經典的活力,這便是人與經典生命相繫與會通之處。「人與經典」書系經由深入而且逸趣橫生的導讀,讓經典的生命與現代讀者的生命產生聯繫,進而促成人的活潑思想,激揚經典的迴轉多姿。人文化育,與其仰賴學校教材,不如自己汲取活水,「人與經典」正是汩汩源頭:何不掬之、飲之?--中研院文哲所所長 胡曉真

目錄

總序∕王德威
總導讀∕柯慶明
自序∕鄭明娳

壹-作者

一、《紅樓夢》成書
二、曹雪芹
三、《紅樓夢》與曹雪芹家世的關係
四、脂硯齋等批語
五、續書作者高鶚

貳-導讀
一、《紅樓夢》內容簡介
二、《紅樓夢》的結局
三、《紅樓夢》的時代創見
個人性情的開展∕人際關係的互動∕木石前盟與金玉良緣∕生命意義的追尋∕個人品味的建立

參-選讀賞析
一、 警幻指迷
二、黛玉葬花
三、寶玉挨打
四、甄賈寶玉
五、寶釵撲蝶
六、麝月掣籤
七、晴雯撕扇
八、襲人城府
九、齡官畫薔
十、平兒理妝

肆-文本選讀

序/導讀

自序
永不退潮流的紅樓夢


  《紅樓夢》在人間流傳已經兩百年,一直是暢銷書而且是長銷書。最主要的原因是:它既有通俗小說討喜的優點,又有純文學極為豐厚的優點,不但讓人百讀不厭,而且每次閱讀都能讀出嶄新的心得。同時,任何一個世代的人,都不會因時空的改變,而產生隔閡。

  林燿德在一九八五年寫的詩〈聽妳說紅樓〉就是一個見證:

  聽妳說紅樓
  我卸下防風的墨鏡
  讓古典在臉上凍結小雪
  在兩鬢凝霜
  走入失落的年代
  妳藉語言的磚瓦重建陸沉的苑囿

  「那精巧纖細的愛情
  的確是鑿刻在米粒的背面」
  我輕聲地回應

  這首短詩一共分為兩段,第一段幾乎全部都用客觀的、外在的動作來象徵內心的語言,用現代與古典的對立對比,歸結出第二段的「結論」。

  第一段中第一人稱「我」是一位二十世紀八○年代的時髦青年,從他騎機車戴防風墨鏡,可以看出他是當時流行的飆車青年。機車及「有色」墨鏡的意象同時暗示他根本瞧不起古典文學中的《紅樓夢》,所以想騎機車快快離開、且戴著墨鏡阻擋那如風般傳來述說紅樓夢的聲音。

  《紅樓夢》的魅力在第二行就出現,很快的,聽的青年就被紅樓夢感動了,他主動拿下防風的墨鏡,以整張臉嚴肅地承受紅樓夢的悲劇如小雪凍結在臉上,並且願意自己年輕的生命跟隨紅樓夢一起隨著歲月老去,使得自己的兩鬢都白如霜雪──或者說,自己的生命願意承受紅樓夢那凍寒如冰的悲劇。

  為什麼這位青年願意呢?因為他在傾聽紅樓夢的同時,心裡不斷重建出已經在人間消失的紅樓夢大觀園,也回到紅樓夢故事發生的時代。這裡說明不論是傾聽還是閱讀,紅樓夢都會帶給人無比身臨其境的感受。

  第二段是第一人稱「我」的整體回應,一位原來飆飛車的青年,用非常謹慎小心的語氣回應閱讀紅樓夢的感覺:紅樓夢描寫的愛情,是那麼精巧細緻,一方面讚美小說中人物情感的纖細,一方面讚美小說寫作技巧的纖細。紅樓夢的技巧有多好呢?青年用「鑿刻在米粒的背面」極為精采的給了斷語。

  這句話一方面用中國古代的微雕藝術來形容紅樓夢的寫作技巧,像微雕一樣把一整個故事雕刻在一粒米大的背面。就像作者喜歡的譬喻:針尖上站著無數的天使,幾乎是不可能的藝術。

  這句話又雙關著曹雪芹寫紅樓夢一書的原名叫《石頭記》,是一七九一年程偉元把高鶚續寫的後四十回,合前八十回為一百二十回第一次正式出版時,才改名為《紅樓夢》。取名《石頭記》在小說第一回就明白寫出,作者用女媧神話故事為背景,說女媧採集許多石頭來煉石補天,最後剩了一塊未用而丟棄在山下。這石頭經煆煉後,靈性已通,發現獨獨自己沒有入選而自怨自歎,日夜悲號。有一天,一僧一道經過石頭邊高談快論,說到紅塵中的榮華富貴。石頭聽了,苦苦請求帶他進入人間。二仙便展幻術,把石頭變成一塊細小美玉,攜入凡塵。這石頭投胎後就是書中主角賈寶玉,所以他出生時口中銜著一塊玉,就是他隨身佩戴的「通靈寶玉」。

  紅樓夢主要描寫賈寶玉來到人間經歷十九年,最後印證先前那一僧一道說的「到頭一夢,萬境歸空,倒不如不去的好」,終於離開紅塵,恢復為頑石原身。後來把這段經歷寫刻在石頭上,所以書名叫《石頭記》。

  回頭來看林燿德「鑿刻在米粒的背面」正是呼應著紅樓夢的龐大故事被寫刻在小小如米粒般的石頭上。

  《紅樓夢》自抄本時代,就不斷廣被傳抄,有了刻印本出版後,流傳更廣,以至於《紅樓夢》的版本是世界上少見的最為複雜無解的學問。此書自出世以來,就是以顯學之姿流傳,在二十世紀八○年代,林燿德還用如此優美的現代詩來讚美,可以肯定的是,二十一世紀之後的遠未來,《紅樓夢》的魅力依然萬丈光芒!

鄭明娳

「人與經典」總序

  「人與經典」是麥田出版公司創業二十周年所推出的一項人文出版計畫。這項計畫介紹廣義的中國經典作品,以期喚起新一世代讀者接觸人文世界的興趣。取材的方向主要來自文學、歷史、思想方面,介紹的方法則是以淺近的敘述、解析為主,並輔以精華篇章導讀。類似的出版形式過去也許已有先例,但「人與經典」強調以下三項特色:

  ”我們不只介紹經典,更強調「人」作為思考、建構,以及閱讀、反思經典的關鍵因素。因為有了「人」的介入,才能激發經典豐富多元的活力。

  ”我們不僅介紹約定俗成的經典,同時也試圖將經典的版圖擴大到近現代的重要作品。以此,我們強調經典承先啟後、日新又新的意義。

  ”我們更將「人」與「經典」交會的現場定位在當代臺灣。我們的撰稿人不論國內國外,都與臺灣淵源深厚,也都對臺灣的人文未來有共同的信念。

  經典意味著文明精粹的呈現,具有強烈傳承價值,甚至不乏「原道」、「宗經」的神聖暗示。現代社會以告別傳統為出發點,但是經典的影響依然不絕如縷。此無他,在時間的長河裡我們畢竟不能,也沒有必要,忽視智慧的積累,切割古今的關聯。

  但是經典豈真是一成不變、「萬古流芳」的鐵板一塊?我們記得陶淵明、杜甫的詩才並不能見重於當時,他們的盛名都來自身後多年—或多個世紀。元代的雜劇和明清的小說曾經被視為誨淫誨盜,成為經典只是近代的事。晚明顧炎武、黃宗羲的政治論述到了晚清才真正受到重視,而像連橫、賴和的地位則與臺灣在地的歷史經驗息息相關。至於像《詩經》的詮釋從聖德教化到純任自然,更說明就算是著毋庸議的經典,它的意義也是與時俱變的。

  談論、學習經典因此不只是人云亦云而已。我們反而應該強調經典之所以能夠可長可久,正因為其豐富的文本及語境每每成為辯論、詮釋、批評的焦點,引起一代又一代的對話與反思。只有懷抱這樣對形式與情境的自覺,我們才能體認所謂經典,包括了人文典律的轉換,文化場域的變遷,政治信念、道德信條、審美技巧的取捨,還有更重要的,認識論上對知識和權力,真理和虛構的持續思考辯難。

  以批判「東方學」(Orientalism)知名的批評家愛德華.薩依德(Edward Said, 1935-2003)一生不為任何主義或意識形態背書,他唯一不斷思考的「主義」是人文主義。對薩依德而言,人文之為「主義」恰恰在於它的不能完成性和不斷嘗試性。以這樣的姿態來看待文明傳承,薩依德指出經典的可貴不在於放諸四海而皆準的標竿價值,而在於經典入世的,以人為本、日新又新的巨大能量。

  薩依德的對話對象是基督教和伊斯蘭教文明,各有其神聖不可侵犯的宗教基礎。相形之下,中國的人文精神,不論儒道根源,反而顯得順理成章得多。我們的經典早早就發出對「人之所以為人」的大哉問。屈原徘徊江邊的浩歎,王羲之蘭亭歡聚中的警醒,李清照亂離之際的感傷,張岱國破家亡後的追悔,魯迅禮教吃人的控訴,千百年來的聲音回盪我們四周,不斷顯示人面對不同境遇—生與死、信仰與背離、承擔與隱逸、大我與小我、愛慾與超越……—的選擇和無從選擇。

  另一方面,學者早已指出「文」的傳統語源極其豐富,可以指文飾符號、文章學問、文化氣質,或是文明傳承。「『文』學」一詞在漢代已經出現,歷經演變,對知識論、世界觀、倫理學、修辭學和審美品味等各個層次都有所觸及,比起來,現代「純文學」的定義反而顯得謹小慎微了。

  從《詩經》、《楚辭》到《左傳》、《史記》,從〈桃花源記〉到〈病梅館記〉,從李白到曹雪芹,將近三千年的傳統雖然只能點到為止,已經在在顯示古典歷久彌新的道理。《詩經》質樸的世界彷彿天長地久,《世說新語》裡的人物到了今天也算夠「酷」,《紅樓夢》的款款深情仍然讓我們悠然神往;而荀子的〈勸學〉、顧炎武的〈廉恥〉、鄭用錫的〈勸和論〉與我們目前的社會、政治豈不有驚人關聯性?

  「郁郁乎文哉」:人文最終的目的不僅是審美想像或是啟蒙革命,也可以是「興、觀、群、怨」、或「心齋」、「坐忘」、或「多識草木鳥獸蟲魚之名」,以至「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與文是我們生活或生命的一部分。傳統理想的文人應該是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轉換成今天的語境,或許該說文學能培養我們如何在社會裡作個通情達理、進退有節的知識人。

  「人與經典」系列從構思、選題、到邀稿,主要得力柯慶明教授的大力支持。柯教授是臺灣人文學界的指標性人物,不僅治學嚴謹,對臺灣人文教育的關注尤其令人敬佩。此一系列由柯教授擔任總策劃,是麥田出版公司最大的榮幸。參與寫作的專家學者,都是臺灣學界的一流人選。他們不僅為所選擇書寫的經典作出最新詮釋;他們本身的學養已經是臺灣多年來人文教育成果的最佳見證。

王德威

「人與經典」總導讀

  一鄉之善士,斯友一鄉之善士。一國之善士,斯友一國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為未足,又尚論古之人。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是尚友也。

  上述孟子謂萬章(萬章是孟子喜愛的高足弟子)的一段話,或許最能詮釋孔子所謂:「無友不如己者」之義,因為這裡的「如」或「不如」,就孔子而言是從「主忠信」一點立論,而就孟子而言,則從其秉性或作為是否足稱「善士」,而更作「一鄉」、「一國」、「天下」之區別,以見其心量與貢獻之大小,充分反映的就是一種「同明相照,同氣相求」的渴望。這種不謀其利而僅只出於「善善同其清」的道義相感,或許就是所謂「交友」最根本的意義:靈魂尋求他們相感相應的伴侶,「知己」因而是個無限溫馨而珍貴的詞語。

  但是「善士」們,不論是「一鄉」、「一國」或「天下」之層級,在這高度繁複流動的現代世界裡,大家未必皆有機緣相識相交而相友,於是「尚論古之人」的「尚友」就更加重要了。因為透過「頌其詩,讀其書」:我們就可以發現精神相契相合的同伴;當我們更進一步「論其世」,不僅「聽(閱)其言」,而進一步跨越時空、歷史的距離,「觀其行」時,我們就因「知其人」,而可以有「尚友」的事實與效應了。

  我們因為這些「古之人」的存在,而不再覺得孤單。雖然我們或許只能像陶淵明一樣,深感「黃(帝)唐(堯)莫逮」,未能及時生存於那光輝偉大的時代,而「慨獨在余」,而深具時代錯位的生不逢時之感;但卻也因此而無礙於他以「無懷氏之民」或「葛天氏之民」為一己的認同;在他以五柳先生為其寓託中,找到自己有異於俗流的生存方式與實現生命價值的途徑。

  雖然未必皆得像陶淵明或文天祥那麼戲劇性;「風簷展書讀」之際,時時發現足資崇仰共鳴的「典型在宿昔」,甚至生發「敢有歌吟動地哀」的悲憫同情,卻是許多人共有的經驗:這使我們不僅生存在同代的人們之間,更同時生活在歷代的聖賢豪傑、才子佳人,以至雖出以寓託而不改其精神真實的種種人物與人格之間,終究他們所形成的正是一種,足以寄託與安頓我們生命的,特殊的「精神社會」:或許這也正是人文文化的真義。

  當這些精神人格所寄寓的著作,能夠達到卓超光輝,足以照耀群倫:個別而言,恍如屹立於海濤洶湧彼岸的燈塔;整體而言,猶若閃爍於無窮暗夜的漫天星斗,燦爛不盡……這正是我們不僅「尚友」古人,更是面對「經典」的經驗寫照。

  在各大文明中,許多才士偉人心血凝聚,亦各有鉅著,因而成其「經典」;終至相沿承襲,而自成其文化「傳統」,足以輝映古今,這自然皆是人類所當珍惜取法的瑰寶。至於中華文化的經典,一方面我們尊崇它們的作者,如劉勰《文心雕龍.徵聖》所宣稱的:「作者曰聖,述者曰明;陶鑄性情,功在上哲」;但是對於此類「上哲」的形成與「經典」的產生,歷來的賢哲們,更多有一種「殷憂啟聖」的深切認知。這種體認最清晰的表述,就賢哲人格的陶鑄而言,首見於《孟子.告子》: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這一段話,不僅指出眾多賢哲的早歲困頓的歲月,其實正是為他們日後的大有作為,提供了經驗知識的準備,更重要的是陶鑄力堪大任的人格特質。一方面是人類的精神能力必須接受挫折和困頓的開發:「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另一方面則是處世謀事要恰如其分,肇造成功,永遠需要以「試誤」的歷程來達臻完善:「人恆過,然後能改」;創意的產生來自困難的挑戰,也來自堅持解決的意志與內在反覆檢討圖謀的深思熟慮:「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而任何執行的成功,更是需要深入體察人心的動向,回應眾人的企盼與要求:「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簡而言之,智慧自歷鍊來,志意因自勝強,執業由克己行,成功在眾志全……孟子所勾勒的其實是與人格養成不可分割的,一種另類的「個人的知識」(Personal Knowledge)。因此當他們將此類「個人的知識」,轉成話語,形諸著述,反映的仍然寓涵了他們「生於憂患」的經驗,以及超拔於憂患之上的精神的強健與超越、通達的智慧。

  對於中國「經典」的這種特質,最早作出了觀察與描述的,或許是司馬遷,他在〈報任少卿書〉說:

  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勝記,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1738314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72
    • 商品規格
    • 21*14.8*0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