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語師的女兒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一鍵選好開學文具懶人包,適合快速返校採買、50元電子禮券現領現折!↓點我去逛逛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活動期間購買童書類別滿額199元,即贈《傲嬌公主的奇幻冒險》早優券,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內容簡介
青少年小說家林滿秋超越顛峰、最新魔幻寫實心理小說
歷經失去母親的孤獨與悲傷,
柳兒終於等到父親流浪歸來!
一個來自南美洲古墓的陪葬布偶,
從此改變這對父女的人生……
無法啟口的溫柔父愛,只能藉由古墓娃娃詭祕道出;
渴望親情的女兒心,因此經歷人生最魔幻無光的驚懼與掙扎……
他們該如何釋放深藏在腹語中的親情摯愛,再次真誠對話?
柳兒上小學之前,憂鬱成疾的媽媽突然離世。她的爸爸失去摯愛的妻子之後,獨自遠赴南美洲流浪;生命最低落的那一刻,他在安地斯山脈的荒村意外擁有了腹語娃娃奇莉,人生因此出現轉折……柳兒則繼續跟祖母生活在深幽大宅中,等待一張張爸爸寄自南美洲的明信片,以及他從世界盡頭歸來的身影。
多年後,柳兒的爸爸果然歸來。可是,父女重逢非但不能相互取暖,距離反而愈來愈遙遠。柳兒做夢也沒想到,娃娃奇莉竟將她的生命帶向黑暗深淵……
一場月夜祭典,讓柳兒證實了心底的猜測:奇莉是個有魔法的陪葬布偶!當她將奇莉與南美雪峰上的童靈連結在一起,頓時發現自己正處於極度險境中。 在奇莉的步步逼迫下,柳兒發現了一個隱藏在內心深處、早已被自己遺忘的祕密。那個祕密,使她陷入狂亂,把她逼得無路可退。她究竟會被毀滅,還是會得到救贖、贏回父親的愛?
旅英金鼎獎作家林滿秋,以及旅美新銳畫家黃立佩,首次跨國合作這本跨文化、跨時空的魔幻寫實心理小說。故事文字生動且想像鮮明,插圖細膩雅淨卻令人驚豔,讓讀者得以從獨特的小說視角,為書中對於親情之愛、之牽絆的深刻描寫而低迴不已。
★ 重量級青少年小說家 林滿秋 最新魔幻寫實心理小說
★ 作者林滿秋曾榮獲金鼎獎、最佳少年兒童讀物創作獎
★ 繪者黃立佩曾多次入選國際插畫競賽、入圍開卷好書獎
歷經失去母親的孤獨與悲傷,
柳兒終於等到父親流浪歸來!
一個來自南美洲古墓的陪葬布偶,
從此改變這對父女的人生……
無法啟口的溫柔父愛,只能藉由古墓娃娃詭祕道出;
渴望親情的女兒心,因此經歷人生最魔幻無光的驚懼與掙扎……
他們該如何釋放深藏在腹語中的親情摯愛,再次真誠對話?
柳兒上小學之前,憂鬱成疾的媽媽突然離世。她的爸爸失去摯愛的妻子之後,獨自遠赴南美洲流浪;生命最低落的那一刻,他在安地斯山脈的荒村意外擁有了腹語娃娃奇莉,人生因此出現轉折……柳兒則繼續跟祖母生活在深幽大宅中,等待一張張爸爸寄自南美洲的明信片,以及他從世界盡頭歸來的身影。
多年後,柳兒的爸爸果然歸來。可是,父女重逢非但不能相互取暖,距離反而愈來愈遙遠。柳兒做夢也沒想到,娃娃奇莉竟將她的生命帶向黑暗深淵……
一場月夜祭典,讓柳兒證實了心底的猜測:奇莉是個有魔法的陪葬布偶!當她將奇莉與南美雪峰上的童靈連結在一起,頓時發現自己正處於極度險境中。 在奇莉的步步逼迫下,柳兒發現了一個隱藏在內心深處、早已被自己遺忘的祕密。那個祕密,使她陷入狂亂,把她逼得無路可退。她究竟會被毀滅,還是會得到救贖、贏回父親的愛?
旅英金鼎獎作家林滿秋,以及旅美新銳畫家黃立佩,首次跨國合作這本跨文化、跨時空的魔幻寫實心理小說。故事文字生動且想像鮮明,插圖細膩雅淨卻令人驚豔,讓讀者得以從獨特的小說視角,為書中對於親情之愛、之牽絆的深刻描寫而低迴不已。
★ 重量級青少年小說家 林滿秋 最新魔幻寫實心理小說
★ 作者林滿秋曾榮獲金鼎獎、最佳少年兒童讀物創作獎
★ 繪者黃立佩曾多次入選國際插畫競賽、入圍開卷好書獎
名人推薦
王加恩 臺北馬偕醫學中心精神科兒童臨床心理醫師.輔仁大學臨床講師暨督導.亞洲大學心理所兼任講師
吳玫瑛 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副教授
桂文亞 知名作家
陳嘉英 臺北市立景美女中語資班召集人及專題教師
張子樟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授
張經宏 知名作家.臺中一中教師
許建崑 東海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黃秋芳 知名作家
劉鳳芯 中興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副教授
感動推薦
導賞人
許建崑 東海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早年失去父母親的喪親經驗,往往對孩子的情緒與性格成長有著深遠的影響。《腹語師的女兒》一書,透過帶有古老傳說色彩的情節,輔以臺灣那極度重男輕女的古老家庭枷鎖為背景,用生動的文字帶出小女主角柳兒經驗到母親過世而父親又消沉離家時,那內在模糊卻又深刻的感受,著實讓讀者進入一個幻想卻又真實的世界。而柳兒在經歷了巨大悲傷的自我心理投射所導致的幻覺夢魘後,學會不再逃避,並勇於面對自己的恐懼。個性內向壓抑、不擅表達的父親,也勇敢選擇放下家族包袱、放手實現自己的夢想,同時學會以真實的聲音──而非腹語──與自己親愛的的獨生女柳兒溝通,真實面對那生命中的創痛。這本魔幻寫實的心理小說嘗試刻劃失親的心理歷程與人性的種種細膩情感,是值得一讀的好書!──臺北馬偕醫學中心精神科兒童臨床心理醫師.
輔仁大學臨床講師暨督導.亞洲大學心理所兼任講師 王加恩
《腹語師的女兒》不是一本尋常的書,在魔幻與寫實交錯的敘事圖景中,作者巧妙的將生命成長中關乎親情、愛情與友情的尋常課題,幻化成一部驚心動魄又虛實難解的心理寫實劇。「腹語師」古老技藝的跨文化流傳、南美印加童靈的詭異色彩,以及臺灣鄉土敘事元素的巧妙交織,在這部小說中開展出三代人的情感糾葛與生離死別。於是一個尋常少女的生命成長故事,在人我(人偶)關係的對立與折衝之中,以及異文化交雜互涉的想像空間中,有了令人驚異的閱讀震撼。──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副教授 吳玫瑛
生命中有許多隱藏的角落,渴望愛與被愛卻又不知何處尋覓。作者燃起火苗,步步朝向這幽祕的人性通道走去,企圖帶出光明與慰藉。一則安地斯山的童靈傳說,為青少年魔幻心理小說創作出嶄新格局,細膩、神祕,引人入勝。──知名兒童文學作家 桂文亞
魔幻寫實作品與奇幻作品一樣,最怕過度想像。如果全文盡是變化多端、偏離常理,讀者往往讀得辛苦。《腹語師的女兒》情節安排相當合理,神祕氛圍的鋪陳呈現出失親者的惶惑與孤寂。──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授 張子樟
浪跡天涯的腹語師攜回一具布偶娃娃奇莉,誰都沒想到它開口說出來的話,既蠻橫又討人厭呢。從它口中吐露的,到底是父親內心最底層的聲音,還是女兒因恐懼而生的種種幻想?小說的精彩就在這裡:隨著女主角柳兒與奇莉之間的衝突愈演愈烈,讀者的心思也跟著擺盪起伏。在我們這個不善於表達內心情感的社會,這部小說同時給予我們省思與親密家人如何溝通、對話的寶貴訊息。──知名作家.臺中一中教師 張經宏
林滿秋通過安地斯山的神話情境,用來掩飾現實社會中獨生子女心理層面的不安,除了反映現實社會中對子嗣、對性別的壓力,也間接表現了單親家庭孩子的孤寂、惶惑和創傷。在故事中,我們還讀出了國人思想觀念中的「魔咒」,那就是「重男輕女」、「崇醫師而輕藝文」的價值觀,緊緊縛繫了每個人的心房。──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授 許建崑
很久很久以前,我們相信,天地山川日月星辰都藏著驚人的力量,愛、恨、祝福、咒怨……這些神祕傳說,滿足了我們從來不能滿足的缺憾,也安慰了我們不斷重複的痛苦。直到我們累積了豐沛的知識,以為理性文明可以解釋世界,沒想到,還是有這麼多因為愛、因為不安、因為各種各樣我們不忍或不敢說出來的祕密,成為壓垮我們的沉痛包袱。
當《腹語師的女兒》透過南美洲、安地斯山、童靈和生死對決這些神祕的混亂和缺憾,營造出神祕的心靈休憩所,彷彿天地有靈,所有藏在「腹語」裡的痛楚,都得以找到機會釋放,讓我們真誠說出藏在心裡的話,世界因而圓滿。──知名作家 黃秋芳
《腹語師的女兒》帶著神祕、懸疑、魔幻色彩,是一本探索人類心理幽微情緒的小說,也是一本描寫另類家庭、刻劃父女親情的故事。──中興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副教授 劉鳳芯
吳玫瑛 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副教授
桂文亞 知名作家
陳嘉英 臺北市立景美女中語資班召集人及專題教師
張子樟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授
張經宏 知名作家.臺中一中教師
許建崑 東海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黃秋芳 知名作家
劉鳳芯 中興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副教授
感動推薦
導賞人
許建崑 東海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早年失去父母親的喪親經驗,往往對孩子的情緒與性格成長有著深遠的影響。《腹語師的女兒》一書,透過帶有古老傳說色彩的情節,輔以臺灣那極度重男輕女的古老家庭枷鎖為背景,用生動的文字帶出小女主角柳兒經驗到母親過世而父親又消沉離家時,那內在模糊卻又深刻的感受,著實讓讀者進入一個幻想卻又真實的世界。而柳兒在經歷了巨大悲傷的自我心理投射所導致的幻覺夢魘後,學會不再逃避,並勇於面對自己的恐懼。個性內向壓抑、不擅表達的父親,也勇敢選擇放下家族包袱、放手實現自己的夢想,同時學會以真實的聲音──而非腹語──與自己親愛的的獨生女柳兒溝通,真實面對那生命中的創痛。這本魔幻寫實的心理小說嘗試刻劃失親的心理歷程與人性的種種細膩情感,是值得一讀的好書!──臺北馬偕醫學中心精神科兒童臨床心理醫師.
輔仁大學臨床講師暨督導.亞洲大學心理所兼任講師 王加恩
《腹語師的女兒》不是一本尋常的書,在魔幻與寫實交錯的敘事圖景中,作者巧妙的將生命成長中關乎親情、愛情與友情的尋常課題,幻化成一部驚心動魄又虛實難解的心理寫實劇。「腹語師」古老技藝的跨文化流傳、南美印加童靈的詭異色彩,以及臺灣鄉土敘事元素的巧妙交織,在這部小說中開展出三代人的情感糾葛與生離死別。於是一個尋常少女的生命成長故事,在人我(人偶)關係的對立與折衝之中,以及異文化交雜互涉的想像空間中,有了令人驚異的閱讀震撼。──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副教授 吳玫瑛
生命中有許多隱藏的角落,渴望愛與被愛卻又不知何處尋覓。作者燃起火苗,步步朝向這幽祕的人性通道走去,企圖帶出光明與慰藉。一則安地斯山的童靈傳說,為青少年魔幻心理小說創作出嶄新格局,細膩、神祕,引人入勝。──知名兒童文學作家 桂文亞
魔幻寫實作品與奇幻作品一樣,最怕過度想像。如果全文盡是變化多端、偏離常理,讀者往往讀得辛苦。《腹語師的女兒》情節安排相當合理,神祕氛圍的鋪陳呈現出失親者的惶惑與孤寂。──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授 張子樟
浪跡天涯的腹語師攜回一具布偶娃娃奇莉,誰都沒想到它開口說出來的話,既蠻橫又討人厭呢。從它口中吐露的,到底是父親內心最底層的聲音,還是女兒因恐懼而生的種種幻想?小說的精彩就在這裡:隨著女主角柳兒與奇莉之間的衝突愈演愈烈,讀者的心思也跟著擺盪起伏。在我們這個不善於表達內心情感的社會,這部小說同時給予我們省思與親密家人如何溝通、對話的寶貴訊息。──知名作家.臺中一中教師 張經宏
林滿秋通過安地斯山的神話情境,用來掩飾現實社會中獨生子女心理層面的不安,除了反映現實社會中對子嗣、對性別的壓力,也間接表現了單親家庭孩子的孤寂、惶惑和創傷。在故事中,我們還讀出了國人思想觀念中的「魔咒」,那就是「重男輕女」、「崇醫師而輕藝文」的價值觀,緊緊縛繫了每個人的心房。──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授 許建崑
很久很久以前,我們相信,天地山川日月星辰都藏著驚人的力量,愛、恨、祝福、咒怨……這些神祕傳說,滿足了我們從來不能滿足的缺憾,也安慰了我們不斷重複的痛苦。直到我們累積了豐沛的知識,以為理性文明可以解釋世界,沒想到,還是有這麼多因為愛、因為不安、因為各種各樣我們不忍或不敢說出來的祕密,成為壓垮我們的沉痛包袱。
當《腹語師的女兒》透過南美洲、安地斯山、童靈和生死對決這些神祕的混亂和缺憾,營造出神祕的心靈休憩所,彷彿天地有靈,所有藏在「腹語」裡的痛楚,都得以找到機會釋放,讓我們真誠說出藏在心裡的話,世界因而圓滿。──知名作家 黃秋芳
《腹語師的女兒》帶著神祕、懸疑、魔幻色彩,是一本探索人類心理幽微情緒的小說,也是一本描寫另類家庭、刻劃父女親情的故事。──中興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副教授 劉鳳芯
目錄
自序 魔幻與實境的交戰
第1章 來自遠方的明信片
第2章 紫色的裙襬
第3章 路的盡頭
第4章 會說話的娃娃
第5章 古墓葬品
第6章 房裡的祭壇
第7章 給爸爸的信
第8章 月夜祭典
第9章 懲罰
第10章 水靈演出
第11章 雪山童靈
第12章 貓群夜襲
第13章 對決
第14章 變成布偶
第15章 記憶中的眼神
第16章 後記
作品賞析 故事、奇想、神話與現實──穿越魔幻世界四象限 許建崑
第1章 來自遠方的明信片
第2章 紫色的裙襬
第3章 路的盡頭
第4章 會說話的娃娃
第5章 古墓葬品
第6章 房裡的祭壇
第7章 給爸爸的信
第8章 月夜祭典
第9章 懲罰
第10章 水靈演出
第11章 雪山童靈
第12章 貓群夜襲
第13章 對決
第14章 變成布偶
第15章 記憶中的眼神
第16章 後記
作品賞析 故事、奇想、神話與現實──穿越魔幻世界四象限 許建崑
序/導讀
作者序
魔幻與實境的交戰 林滿秋
在南美洲多次旅行中,我聽到了許多魔幻故事,其中最令我著迷的是安地斯山上的童靈傳說。
五百多年前,還活躍在安地斯山脈的印加人在舉行重要的宗教儀式時,會把孩童當成祭品。他們相信,把孩子獻給神等於把孩子送上天堂,還可以造福族人和自己,因此很多人都自願將孩子奉獻出來。
祭典那天,被當成祭品的孩子在眾人簇擁下,踩著排笛的節奏,帶著心愛的布偶,乘著羊駝,攀上海拔五千公尺的雪峰。這段路程會延續好幾天,沿途都有繁瑣的儀式。隨著高度的攀升,村落愈來愈疏落,送行者也減少了,被當成祭品的孩子在空氣稀薄的山谷中昏昏欲睡。抵達冰峰後,巫師和所剩寥寥無幾的群眾舉行了最後一場祭典,就將那些獻給神的孩子依照一定的姿勢綑綁起來,連同陪葬品,一起埋入三公尺深的垂直洞穴裡。
傳說中最吸引人的部分是──那些懷著美夢的孩子死後,靈魂根本上不了天堂,反而成為漫遊在雪山之巔的遊魂。他們孤獨寂寞,哀傷無助,看著古印加帝國走向滅亡,看著西班牙人來了又走,看著南美民眾擁有自己的主權。在政權轉移中的殺戮,他們看到族人愈來愈稀少,擔心有一天會被遺忘。
進入二十世紀後,古印加人淹沒在歷史的灰燼中,雪峰上的童靈傳說也逐漸被遺忘,只有一些盜墓者半信半疑。有一天,盜墓者登上雪山之巔,果真發現了寶物。就在他們把寶物帶回人間時,雪峰上的童靈傳說也重植於人們的記憶裡,還添增了新的色彩:那些漫遊在雪山之巔的童靈,附身在陪葬的布偶上,隨著盜墓者回到人群中。
這個傳說觸動了我的靈感,特別是當我在阿根廷的博物館看到那些幼童木乃伊,《腹語師的女兒》的故事便誕生了。
故事的關鍵角色是一對父女。他們同時面對失去至親的痛苦,也因為一個古墓裡的陪葬布偶改變了人生。
父親在失去摯愛的妻子後,逃離了日常扮演的角色。他在南美洲流浪,行屍走肉般的從一個城市走到另一個城市,直到有一天,他走入安地斯山脈的一個荒村,在生命最低落的那一刻,意外的擁有了布偶奇莉,人生因此出現轉彎。他捨棄原本的名字,拋棄醫生身分,變成了街頭腹語藝人奇里。
奇里.奇莉,自此成為一體,帶著魔幻的色彩,遊走在南美洲的大城小鎮。
女兒柳兒在母親過世、父親遠離後,跟著祖母生活在深幽大宅中。她的生活如死水,唯一的活泉是那一張張從南美洲寄來的明信片。她徘徊在埋葬母親的那片林子裡,耐心的等待父親歸來。
幾年後,果然如她所期盼的,父親回來了,並帶回了她期待中的娃娃,只是她做夢也沒想到,那個腹語娃娃竟將她的生命帶向黑暗深淵。
她期待父親的愛,父親也因掛念她而返回。他們渴望彼此的溫暖,可是當兩人在一起,非但不能相互取暖,距離反而愈來愈遙遠。
一場月夜祭典,讓柳兒毛骨悚然,也證實了她的猜測:奇莉是個有魔法的布偶。當她把奇莉和南美雪峰上的童靈連結在一起,頓時發現自己的生命正處於極度險境中。她需要支援,可是沒有人相信她。
這是個帶著魔幻色彩的故事,其實是一部寫實小說。魔幻和寫實之間,只是一種敘事方式、一種表達的手法。創作這個故事時,我並不想把它變成奇幻文學,只是想藉由奇莉來描寫柳兒的內心變化──在奇莉的步步逼迫中,她發現了一個隱藏在內心深處、早已被自己遺忘的祕密。
那個祕密使她陷入狂亂,把她逼得無路可退,魔幻與實境間的對決一觸即發。
在這場對決中,她究竟會被毀滅,還是得到救贖?
作品賞析
故事、奇想、神話與現實──穿越魔幻世界四象限
許建崑 東海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林滿秋的作品總令人期待。她起先寫過晚明鄭芝龍的歷史故事,描述三百多年前渡過黑水溝開發臺灣的總總,展現了閩南族群在政治紛爭、海盜侵擾之中為生存而孤注一擲的勇氣,已經讓人眼睛一亮。後來她隨夫婿旅居英國倫敦,來往世界各地,視野更加寬廣。她關懷聽障、愛滋病、癌症、肥胖和初次感染愛情症候群的孩子,也為他們寫作。對於生活困頓、生命脆薄,以及各種病痛纏身,都有敏銳的觀察與描寫。
新近創作的這本《腹語師的女兒》,完全跳脫她慣用的寫實風格,而有了嶄新面貌。故事背景穿梭在墨西哥、祕魯、阿根廷與臺灣之間,似乎要帶領臺灣的讀者去探望那陌生南美洲,體驗綿延將近九千公里、奇詭的安地斯山脈,翻越數千公尺的高峰,去鳥瞰建築在海拔二千四百公尺的印加帝國古城馬丘比丘;或者行經巴塔哥尼亞高原,在晶藍的冰川、橘紅的火山與黃褐的沙漠交界處,去體驗自然界的雄偉壯麗。那兒氣候乾爽,陽光亮麗,天空湛藍,居民穿著棉、毛織成的布衣,背著條紋布袋,也是顏色燦然。他們以農耕為業,為了招攬觀光客,偶爾會兜售紮著馬尾巴、戴著火紅帽子、穿著傳統服飾的布偶娃娃。如果有機會去旅遊,你還可以看到成千上萬頑皮的羊駝、被馴化的狐狸、好奇的企鵝,也可以眺望林中極少數的安地斯山貓,以及海中的鯨豚。
林滿秋從這個瑰麗而神祕的國度醞釀了一則奇幻故事。失去妻子的丈夫凱翔放棄醫師的工作,獨自浪跡天涯;家中唯一的牽掛是愛女柳兒,也只能以一張張旅行地點的風景明信片,如風箏絲線般的牽繫。有這麼一天,父親在「路的盡頭」轉身回來,祖父已往生,表叔明德接任了醫院院長。柳兒只要爸爸在,一切便足夠。
然而回家的爸爸變了!他在祕魯學會腹語術,以「奇里」的藝名走唱街頭,還帶回兩尊腹語娃娃:一個是性格強烈、行為乖張的奇莉,一個是被壓在箱底默默無聲卻會出壞主意的無名小偶。是爸爸利用奇莉來表演,還是奇莉控制著爸爸?奇莉的魔法又來自何方?奇莉在月夜林間與貓群對決,父親竟然吹奏笛子助陣。爸爸的笛聲如漢梅林吹笛人的故事,具有強大的魔法,可以降伏貓咪,讓牠們列隊行走;然而在奇莉的唆使下,貓咪們不僅凶惡,還集體攻擊柳兒。柳兒幾度反擊,造成住家大火,自己也被灼傷送醫。而出院那天,透過明德表叔的安排,爸爸、柳兒和奇莉三方在返家的汽車裡「攤牌」,所有的因果關聯都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母親為何死亡?誰應該負責?一切都出人意料。
這一樁奇幻事件,如假似真,在林滿秋的筆下活脫而生。讀者起初會對柳兒的處境感同身受,並打從心底相信──不是爸爸的腹語術才能讓奇莉說話。因為奇莉是祕魯墓穴中殉葬的布偶,而根據傳說,這些布偶被雪山裡的幽靈攀附,能夠獨立思考、說話,甚至有了妒忌心,當然不容柳兒與父親親密相處。而幽靈則來自於獻祭給神明的孩童,被埋在冰天雪地裡成為木乃伊,無法回歸天國,只好留在凡間作祟。林滿秋為這些來不及長大的孩子叫屈,揣摩他們死亡前的恐懼與憤怒,讓他們在柳兒心裡和眼中翻轉為陰魂厲鬼。
在水靈節活動中,更透過爸爸的腹語表演,暗示了布偶奇莉與木乃伊之間的可能糾纏。另外,她還借用許多風景明信片和圖書館裡的考古雜誌,間接交代了印加帝國的古文明、阿茲特克的殺俘獻祭,以及冰峰上留存的童靈屍骸。而這些鮮血染紅的圖象,建構了印加文明特有的神話與羽蛇神的圖騰信仰。
然而,在林滿秋的故事裡,其實還隱藏著更古老的神話原型。佛洛依德說,男孩愛戀自己的母親,而與父親為敵,宛如古希臘伊底帕斯「弒父戀母」的故事,被稱作伊底帕斯情結;而女孩則欣羨父親丰儀,仇恨自己的母親,所謂「戀父弒母」,也有另一個希臘神話可以對應。傳說特洛伊戰爭結束之後,希臘聯軍統帥阿伽曼農回國,被王后和姘夫殺害。女兒伊莉克特拉(Electra)鼓動弟弟入宮,殺死母親,為父親報仇。這樣的女性戀父,被稱為伊莉克特拉情結。在國人內心裡頭,既不願承認,也不喜歡述說如此的人間困局。故事中的柳兒渴望父親全盤的愛,排斥母親和來不及出世的弟弟,正有同樣的影子;而她之所以受到奇莉「鬼祟」,應該是她內心裡的「自我」投射,一種「真實的講實話、卻討厭自我而又渴望霸占父親」的心理衝突。
除了以佛洛依德的學說來解說柳兒的「分裂人格」之外,這部小說還碰觸了中國人另一個傳統的心理癥結。柳兒的父親有藝術天分,不喜歡當醫生,在妻子死後,獨自浪跡天涯,醫院院長的職務只好由明德表叔代理。此與印度神話──羅摩耶那讓位給二王子婆羅多,離開宮廷,又因為愛妻息妲失蹤,四境去尋找──頗有異曲同工之處。作為有繼承權的長子,除非狠心的專權獨攬,面對諸多兄弟期望分享,內心必然有許多衝突。當主權者一旦失去繼承人,又有更大的苦楚環伺。在故事中,我們還讀出了國人思想觀念中的「魔咒」,那就是「重男輕女」、「崇醫師而輕藝文」的價值觀,緊緊縛繫了每個人的心房。
林滿秋通過安地斯山的神話情境,似乎用來掩飾獨生子女心理層面的不安,除了反映現實社會中對子嗣、對性別的壓力,也間接表現了單親家庭孩子的孤寂、惶惑和創傷。在故事結尾處,柳兒長大以後,接受專業訓練,成為心理治療師,把家後的林子規劃成「心靈休憩所」,更可以了解林滿秋作「療癒書寫」的企圖了。
魔幻與實境的交戰 林滿秋
在南美洲多次旅行中,我聽到了許多魔幻故事,其中最令我著迷的是安地斯山上的童靈傳說。
五百多年前,還活躍在安地斯山脈的印加人在舉行重要的宗教儀式時,會把孩童當成祭品。他們相信,把孩子獻給神等於把孩子送上天堂,還可以造福族人和自己,因此很多人都自願將孩子奉獻出來。
祭典那天,被當成祭品的孩子在眾人簇擁下,踩著排笛的節奏,帶著心愛的布偶,乘著羊駝,攀上海拔五千公尺的雪峰。這段路程會延續好幾天,沿途都有繁瑣的儀式。隨著高度的攀升,村落愈來愈疏落,送行者也減少了,被當成祭品的孩子在空氣稀薄的山谷中昏昏欲睡。抵達冰峰後,巫師和所剩寥寥無幾的群眾舉行了最後一場祭典,就將那些獻給神的孩子依照一定的姿勢綑綁起來,連同陪葬品,一起埋入三公尺深的垂直洞穴裡。
傳說中最吸引人的部分是──那些懷著美夢的孩子死後,靈魂根本上不了天堂,反而成為漫遊在雪山之巔的遊魂。他們孤獨寂寞,哀傷無助,看著古印加帝國走向滅亡,看著西班牙人來了又走,看著南美民眾擁有自己的主權。在政權轉移中的殺戮,他們看到族人愈來愈稀少,擔心有一天會被遺忘。
進入二十世紀後,古印加人淹沒在歷史的灰燼中,雪峰上的童靈傳說也逐漸被遺忘,只有一些盜墓者半信半疑。有一天,盜墓者登上雪山之巔,果真發現了寶物。就在他們把寶物帶回人間時,雪峰上的童靈傳說也重植於人們的記憶裡,還添增了新的色彩:那些漫遊在雪山之巔的童靈,附身在陪葬的布偶上,隨著盜墓者回到人群中。
這個傳說觸動了我的靈感,特別是當我在阿根廷的博物館看到那些幼童木乃伊,《腹語師的女兒》的故事便誕生了。
故事的關鍵角色是一對父女。他們同時面對失去至親的痛苦,也因為一個古墓裡的陪葬布偶改變了人生。
父親在失去摯愛的妻子後,逃離了日常扮演的角色。他在南美洲流浪,行屍走肉般的從一個城市走到另一個城市,直到有一天,他走入安地斯山脈的一個荒村,在生命最低落的那一刻,意外的擁有了布偶奇莉,人生因此出現轉彎。他捨棄原本的名字,拋棄醫生身分,變成了街頭腹語藝人奇里。
奇里.奇莉,自此成為一體,帶著魔幻的色彩,遊走在南美洲的大城小鎮。
女兒柳兒在母親過世、父親遠離後,跟著祖母生活在深幽大宅中。她的生活如死水,唯一的活泉是那一張張從南美洲寄來的明信片。她徘徊在埋葬母親的那片林子裡,耐心的等待父親歸來。
幾年後,果然如她所期盼的,父親回來了,並帶回了她期待中的娃娃,只是她做夢也沒想到,那個腹語娃娃竟將她的生命帶向黑暗深淵。
她期待父親的愛,父親也因掛念她而返回。他們渴望彼此的溫暖,可是當兩人在一起,非但不能相互取暖,距離反而愈來愈遙遠。
一場月夜祭典,讓柳兒毛骨悚然,也證實了她的猜測:奇莉是個有魔法的布偶。當她把奇莉和南美雪峰上的童靈連結在一起,頓時發現自己的生命正處於極度險境中。她需要支援,可是沒有人相信她。
這是個帶著魔幻色彩的故事,其實是一部寫實小說。魔幻和寫實之間,只是一種敘事方式、一種表達的手法。創作這個故事時,我並不想把它變成奇幻文學,只是想藉由奇莉來描寫柳兒的內心變化──在奇莉的步步逼迫中,她發現了一個隱藏在內心深處、早已被自己遺忘的祕密。
那個祕密使她陷入狂亂,把她逼得無路可退,魔幻與實境間的對決一觸即發。
在這場對決中,她究竟會被毀滅,還是得到救贖?
作品賞析
故事、奇想、神話與現實──穿越魔幻世界四象限
許建崑 東海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林滿秋的作品總令人期待。她起先寫過晚明鄭芝龍的歷史故事,描述三百多年前渡過黑水溝開發臺灣的總總,展現了閩南族群在政治紛爭、海盜侵擾之中為生存而孤注一擲的勇氣,已經讓人眼睛一亮。後來她隨夫婿旅居英國倫敦,來往世界各地,視野更加寬廣。她關懷聽障、愛滋病、癌症、肥胖和初次感染愛情症候群的孩子,也為他們寫作。對於生活困頓、生命脆薄,以及各種病痛纏身,都有敏銳的觀察與描寫。
新近創作的這本《腹語師的女兒》,完全跳脫她慣用的寫實風格,而有了嶄新面貌。故事背景穿梭在墨西哥、祕魯、阿根廷與臺灣之間,似乎要帶領臺灣的讀者去探望那陌生南美洲,體驗綿延將近九千公里、奇詭的安地斯山脈,翻越數千公尺的高峰,去鳥瞰建築在海拔二千四百公尺的印加帝國古城馬丘比丘;或者行經巴塔哥尼亞高原,在晶藍的冰川、橘紅的火山與黃褐的沙漠交界處,去體驗自然界的雄偉壯麗。那兒氣候乾爽,陽光亮麗,天空湛藍,居民穿著棉、毛織成的布衣,背著條紋布袋,也是顏色燦然。他們以農耕為業,為了招攬觀光客,偶爾會兜售紮著馬尾巴、戴著火紅帽子、穿著傳統服飾的布偶娃娃。如果有機會去旅遊,你還可以看到成千上萬頑皮的羊駝、被馴化的狐狸、好奇的企鵝,也可以眺望林中極少數的安地斯山貓,以及海中的鯨豚。
林滿秋從這個瑰麗而神祕的國度醞釀了一則奇幻故事。失去妻子的丈夫凱翔放棄醫師的工作,獨自浪跡天涯;家中唯一的牽掛是愛女柳兒,也只能以一張張旅行地點的風景明信片,如風箏絲線般的牽繫。有這麼一天,父親在「路的盡頭」轉身回來,祖父已往生,表叔明德接任了醫院院長。柳兒只要爸爸在,一切便足夠。
然而回家的爸爸變了!他在祕魯學會腹語術,以「奇里」的藝名走唱街頭,還帶回兩尊腹語娃娃:一個是性格強烈、行為乖張的奇莉,一個是被壓在箱底默默無聲卻會出壞主意的無名小偶。是爸爸利用奇莉來表演,還是奇莉控制著爸爸?奇莉的魔法又來自何方?奇莉在月夜林間與貓群對決,父親竟然吹奏笛子助陣。爸爸的笛聲如漢梅林吹笛人的故事,具有強大的魔法,可以降伏貓咪,讓牠們列隊行走;然而在奇莉的唆使下,貓咪們不僅凶惡,還集體攻擊柳兒。柳兒幾度反擊,造成住家大火,自己也被灼傷送醫。而出院那天,透過明德表叔的安排,爸爸、柳兒和奇莉三方在返家的汽車裡「攤牌」,所有的因果關聯都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母親為何死亡?誰應該負責?一切都出人意料。
這一樁奇幻事件,如假似真,在林滿秋的筆下活脫而生。讀者起初會對柳兒的處境感同身受,並打從心底相信──不是爸爸的腹語術才能讓奇莉說話。因為奇莉是祕魯墓穴中殉葬的布偶,而根據傳說,這些布偶被雪山裡的幽靈攀附,能夠獨立思考、說話,甚至有了妒忌心,當然不容柳兒與父親親密相處。而幽靈則來自於獻祭給神明的孩童,被埋在冰天雪地裡成為木乃伊,無法回歸天國,只好留在凡間作祟。林滿秋為這些來不及長大的孩子叫屈,揣摩他們死亡前的恐懼與憤怒,讓他們在柳兒心裡和眼中翻轉為陰魂厲鬼。
在水靈節活動中,更透過爸爸的腹語表演,暗示了布偶奇莉與木乃伊之間的可能糾纏。另外,她還借用許多風景明信片和圖書館裡的考古雜誌,間接交代了印加帝國的古文明、阿茲特克的殺俘獻祭,以及冰峰上留存的童靈屍骸。而這些鮮血染紅的圖象,建構了印加文明特有的神話與羽蛇神的圖騰信仰。
然而,在林滿秋的故事裡,其實還隱藏著更古老的神話原型。佛洛依德說,男孩愛戀自己的母親,而與父親為敵,宛如古希臘伊底帕斯「弒父戀母」的故事,被稱作伊底帕斯情結;而女孩則欣羨父親丰儀,仇恨自己的母親,所謂「戀父弒母」,也有另一個希臘神話可以對應。傳說特洛伊戰爭結束之後,希臘聯軍統帥阿伽曼農回國,被王后和姘夫殺害。女兒伊莉克特拉(Electra)鼓動弟弟入宮,殺死母親,為父親報仇。這樣的女性戀父,被稱為伊莉克特拉情結。在國人內心裡頭,既不願承認,也不喜歡述說如此的人間困局。故事中的柳兒渴望父親全盤的愛,排斥母親和來不及出世的弟弟,正有同樣的影子;而她之所以受到奇莉「鬼祟」,應該是她內心裡的「自我」投射,一種「真實的講實話、卻討厭自我而又渴望霸占父親」的心理衝突。
除了以佛洛依德的學說來解說柳兒的「分裂人格」之外,這部小說還碰觸了中國人另一個傳統的心理癥結。柳兒的父親有藝術天分,不喜歡當醫生,在妻子死後,獨自浪跡天涯,醫院院長的職務只好由明德表叔代理。此與印度神話──羅摩耶那讓位給二王子婆羅多,離開宮廷,又因為愛妻息妲失蹤,四境去尋找──頗有異曲同工之處。作為有繼承權的長子,除非狠心的專權獨攬,面對諸多兄弟期望分享,內心必然有許多衝突。當主權者一旦失去繼承人,又有更大的苦楚環伺。在故事中,我們還讀出了國人思想觀念中的「魔咒」,那就是「重男輕女」、「崇醫師而輕藝文」的價值觀,緊緊縛繫了每個人的心房。
林滿秋通過安地斯山的神話情境,似乎用來掩飾獨生子女心理層面的不安,除了反映現實社會中對子嗣、對性別的壓力,也間接表現了單親家庭孩子的孤寂、惶惑和創傷。在故事結尾處,柳兒長大以後,接受專業訓練,成為心理治療師,把家後的林子規劃成「心靈休憩所」,更可以了解林滿秋作「療癒書寫」的企圖了。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