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中錄 第二簪 九鸞缺 上 韓劇《青春月譚》之原著小說
一幅先皇遺筆,三個墨團, 是否昭示著將會出現三樁凶案? 是天意,抑或人為?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天降雷霆於作惡之人,是為天譴。
而薦福寺裡的一場法會,一道霹靂,劈中寺中巨燭,
導致同昌公主府裡的一名宦官,被活活燃燒至死。
黃梓瑕奉命調查這件疑為天災巧合的不幸,
竟意外發現此案與一幅十年前的畫作不謀而合,
一幅先皇遺筆,三個墨團,
是否昭示著將會出現三樁凶案?
是天意,抑或人為?
長安城裡的一件悲劇,與公主頭上的九鸞釵,
看似無關的兩者,當中卻有不為人知的隱蔽關聯。
這天譴,究竟是蒼天有眼,
還是那些蒙受冤屈之人的不平之鳴……
本書特色
側側輕寒 晉江文學網超人氣作者
精采絕倫的大唐辦案軼聞,改編電視劇緊鑼密鼓籌備中!
她拔下髮間的簪,逐漸撥開擋在真相前的重重迷霧……
昔為辦案稀世奇才,今成滅門血案疑凶。
一個屢破疑案的聰慧少女,
如今要破的,卻是自家的滅門血案!
試閱
簪中錄
第二簪 九鸞缺
一 夜殿私語
長安暗夜。
大雨傾盆,風雨驟亂。
懸掛在簷下的宮燈在風雨中搖晃不定地打橫飛起,燈上金黃的流蘇糾結紛亂,暗紅的燈光在琉璃的燈罩內明暗不定,彷彿那一點明亮要隨風飛去。
守夜的侍女們趕緊起身去關窗戶,輕微的腳步聲在大殿內如水波一樣隱隱迴響。
這輕微的響聲,卻讓睡在內殿的鄂王李潤驚醒了。他從內殿出來,看著明滅不定的光芒下,橫飛的白色帳幔如同浮雲一樣在自己眼前來去。他穿過這些輕薄的浮雲,走到殿門口,向外看了一看。
王府中所有的宮闕,全都站在狂怒的風雨中,沉默安靜。
在這一片嘈急的雨聲中,忽然有一聲尖厲至極的聲音,劃破了寒雨夜幕,悽愴無比,令李潤就如脖頸被人緊緊扼住一般,連氣息都一時停滯。
他彷彿不敢相信這淒厲的聲音來自自己最熟悉的人,只能下意識地問:「是……母妃的聲音嗎?」
「是……」身後的侍女們怯怯地回答。
李潤不顧身後正給他撐傘的人,縱身跑入外面傾盆的大雨,直穿過雨幕向著傳來驚叫聲的小殿奔去。
殿內燈火明亮,宮女們細微而雜亂的腳步聲來來去去。李潤母親身邊的女官月齡正從內室出來,看見他便趕緊迎上來行禮,低聲說:「王爺無須擔心,太妃是夢中魘著了,已經遣人去請佘太醫,如今屋內熏了秘製的安息香,一時半會兒太妃便能安歇了。」
他點頭,進去內殿看了看,母親正在歇斯底里發病中。她被兩個身材壯健的僕婦抱住,旁邊還有另外四個侍女照看著,所以無法動彈,只在口中大聲疾呼,慘白的臉頰上嘴唇烏紫,鬢髮散亂,一雙眼睛瞪得深深突出。
李潤嘆了一口氣,坐到母親身邊,低聲喚她:「母妃。」
她用磣人的凶狠目光瞪著他,許久,才終於似乎認出了他是自己的兒子,掙扎也漸漸緩下來,乾澀的喉嚨中艱難擠出兩個字:「潤兒……」
李潤鬆了一口氣,抬手在她的額頭輕撫,幫她攏了攏散落下來的額髮,說:「母妃,是我。」
她啞聲問:「你衣服和頭髮怎麼都濕了?」
「外面下雨呢,我穿過院子跑來的。」他任由月齡幫自己擦拭頭髮與肩膀,只望著母親低聲說:「母妃,您若是做了噩夢,那孩兒陪您睡下吧。」
太妃慢慢點頭,疲倦地倚靠在枕上,蜷縮起身體。
李潤讓人將床下的几榻移過來,他靠在榻上合眼,聽著母親原本急促的呼吸聲在安息香中漸漸地平復下來。
摒退了其餘人,燈滅掉了大半,只剩得三五盞暖橘色的宮燈自簾外透進來。
暴雨依舊下在暗夜中,狂暴得彷彿永不止歇。
在昏昏欲睡之中,李潤忽然聽到母親喚他的聲音:「潤兒……」
他睜開眼,應道:「我在這裡。」
母親的聲音聽起來舒緩又平靜,這是多年來的第一次。她緩緩地問:「潤兒,你父皇呢?」
李潤謹慎地說:「父皇十年前薨逝了。」
「……哦。」她聲音低低的,如同囈語,「十年了嗎?」
十年來一直神志不清的母親,忽然安靜下來,讓李潤覺得異樣。他起身坐到她床沿,俯身看她,低聲問:「母妃……您不再多睡一會兒?」
「我……有個東西要給你。」她沒有回答他的話,只慢慢地支起身子,打開床頭的櫃子,捧出放置在其中的一個小小妝奩。
這個妝奩用黑漆塗裝,上面鑲嵌著割成花朵的螺鈿,顏色陳舊,並不見得如何名貴。李潤見母親將它打開,裡面的銅鏡長久未經磨洗,已經變得昏暗,照出來的面容隱隱約約,十分怪異。
母親將銅鏡拆下,鏡後的夾縫內,藏著一張折好的棉紙。她遞給李潤,用一種異常興奮的目光望著他,彷彿一個在期待別人誇獎的小孩:「潤兒你看,這是娘千辛萬苦繪好、藏好的,你千萬要收好……這可是關係著天下存亡的大事,切記,切記!」
李潤默然,接過那張紙看了看。這是一張侍女們繪衣服花樣的棉紙,也不知道她什麼時候藏起的。上面用眉黛潦草繪了兩三團黑墨,形狀既不規則,線條也亂七八糟如同亂麻,實在看不出什麼意思。
李潤見是張莫名其妙的簡筆畫,也不說什麼,只照樣折好,放入自己袖中,說:「是,孩兒謹記,一定妥善保存。」
太妃半倚在枕上,見他收好,才鬆了一口氣,用嘶啞的聲音說:「潤兒,你可切記,千萬不要和夔王走得太近啊……」
窗外的雨聲嘈雜至極,整個天地都是嘩嘩的聲響。在雨風中偏轉的宮燈光芒如幻影般自窗外投入,隔了紗簾更顯恍惚。容顏憔悴的太妃面色蒼白如雪,帶著一點淡淡的紅暈,如經了宿雨的桃花,讓人依稀能想見她當年的芳華。
李潤默然看著母親,但太妃只是怔怔地望著流轉的燈光出神。許久許久,她又笑了出來,一開始還是從喉嚨口擠出來的,彷彿竊笑一般的「嗤嗤」聲,後來,越笑越響,竟不可自抑,變成瘋狂的笑聲。
母親在暗夜中的淒厲笑聲,讓李潤的後背微微發麻。他抬手去握她的手,低聲說:「母妃,您倦了,該休息了……」
話音未落,太妃歇斯底里的笑聲忽然止住,她目眥盡裂地自床上跳起,披頭散髮地按住他的肩:「潤兒!大唐天下就要亡了!江山易主了!你身為李氏皇族,還不快去力挽狂瀾?江山易主了……」
李潤見母親又再度陷入瘋癲,無奈只能起身開門,也不顧她對自己狀若瘋虎的廝打,只示意那幾個僕婦上來將母親拉住。他站在殿外,靜等母親的嘶吼聲漸漸低下去。
許久,月齡說太妃已經安歇了,勸他回去,他才微微頷首,在濛濛亮的天色中,望著雨幕慢慢踱步回去。
袖中的棉紙柔軟而輕飄,畫著意味不明的東西。他走到轉角處,本想取出撕掉,但猶豫了片刻,依然還是籠在袖中,慢慢地沿著曲廊走回去。
暴雨鋪天蓋地,籠罩著大唐長安。這座天下最繁華的都城,隱藏在朦朧之中,充滿了不可預知的走向。
二 天降雷霆
大唐,長安。
當今世上,最繁華昌盛的城市。貞觀的嚴整,開元的繁華,到咸通年間已經發展到了旖旎奢靡。
大明宮、太極宮之外,長安七十二坊整齊排列,方方正正坐落於大街小巷之間。
長安城正中間,是開化坊,薦福寺便坐落於其中。
薦福寺當年曾是隋煬帝與唐中宗的潛龍舊宅,則天皇帝將其獻為佛寺,替故高宗皇帝祈福。寺內的名花古木,亭臺戲院依然如當年一般留存著。
正值六月十九,觀世音得道日。薦福寺內人頭濟濟,摩肩擦踵。以水景著稱的寺內,放生池雖周圍足有兩百步,但也架不住善男信女都買了各色小魚放生,弄得放生池擁擠不堪,寺中如池中一般擠得水洩不通。
天氣悶熱,久不下雨,整個長安一片燠熱。汗流浹背的人們不勝其苦,卻還是一個勁兒往前擠著,將手中的魚放到池子裡去。
在一片人潮洶湧中,唯有迴廊外拐角處尚有一處空閒,一樹榴花灼灼欲燃,照眼鮮明。樹下一個穿天水碧羅衣的年輕男子長身玉立,他負手看著面前人潮,不言不語間自有一種清雅高華的氣質,令這樣的天氣都似乎格外多了一點清冷。
他的目光越過面前喧鬧的人,看向正在努力擠向放生池的人群。烏壓壓的人群之中,有個人特別顯目。倒不是他長相端正清俊,而是因為他穿了一身鮮豔無比的杏黃色襴袍,那豔麗的黃色在人群中幾乎發光一樣刺眼。
那人一邊使勁往前面擠,一邊回頭招呼:「崇古,快跟上,別擠散了!」
跟在他身後的是個穿著絳紗單衣的小宦官,蓮萼般下巴尖尖的一張臉,五官極其清致,身材纖瘦。他沒有戴冠,頭髮挽成一個髮髻,上面插著一支銀簪,簪頭是透雕成卷草紋樣的玉石。
這兩人,當然就是周子秦和黃梓瑕了。
此時此刻,這兩人的手中都和別人一樣,捧著一張大荷葉,荷葉中盛著活魚,準備去放生。可這樣擁擠的人潮,讓黃梓瑕簡直連穩住身子都難,她只能努力護著自己手中的荷葉,不讓水全都流掉。
石榴樹下的李舒白看著他們的狼狽相,無語將自己的目光轉向頭頂的天空。
陰鬱的天色,隱隱波動的雷電,壓抑至極的氣息。眼看著要下卻就是下不下來的這場雨,讓京城籠罩在一片沉悶中。
這邊周子秦和黃梓瑕終於放棄了,灰溜溜地捧著荷葉中的魚回來了。
「太可怕了!那水面被魚擠得,放眼看去一片紅彤彤,簡直連插針都難,別說放生了!」
李舒白聽著周子秦的感嘆,冷冷瞥了黃梓瑕一眼:「我就說別來湊熱鬧。」
黃梓瑕鬱悶地看向周子秦:「還不是某個人硬拉著我去買魚。」
「還……還不是因為這是十年難得一次的大法會嗎?大家說很積功德的。」周子秦低頭看著荷葉中準備放生的魚,無奈嘆了口氣:「還是帶回家去蒸了吃掉吧。」
「嗯,幸好買了條大的。」黃梓瑕附和著,隨手將自己手中荷葉裡的魚倒到周子秦的荷葉中,說:「都給你吧。」
擁擠的荷葉中,兩條魚碰在一起,活蹦亂跳濺了周子秦一臉的水。
周子秦苦著一張臉,問:「為什麼?」
「你擅長吃魚。」她說著,轉身跟著李舒白往前面的佛殿走去。
「崇古,你不能這樣啊……」周子秦淚流滿面,卻又捨不得放下這兩條肥胖的魚,只好抱著荷葉跟著他們一路小跑。
前方是供佛的正殿,大殿前香客遊人擁擠不堪。巨大的香爐內燃著香客們投入的香餅子和香塊,青煙裊裊上升,在空中匯聚成虛幻雲朵,讓整個大殿看來都顯得扭曲。而香爐左右更是燃著兩根足有一丈高的香燭,高與殿齊,令人咋舌。
巨燭中摻入了各種顏色,原本只有黃白兩色的蠟變得五顏六色,而且這顏色還貼合著外面繪製的翔龍飛鳳而調製,只見金龍與赤鳳在紫色雲朵、紅花綠葉之中穿行,又被巧手雕得浮突立體,栩栩如生。蠟燭上方是吉祥天女散落亂墜的天花,蠟燭下方是通草花和寶相蓮,萬花絢爛中簇擁著五色龍鳳祥雲,一派瑞彩輝煌,令觀者無不讚嘆。
「這對蠟燭出自呂家香燭鋪的呂至元之手,據說他為了顯示誠意,沐浴焚香後一個人關在坊內製作了七天七夜,果然非同一般啊!」
「我還聽說,他今天早上親自送了這對蠟燭過來後,就因為太過勞累暈倒被抬回家了。之前他女兒要碰一碰這對蠟燭,都被他罵了一頓,嫌女人污穢——你知道這呂老伯,京城出名的糟踐女兒,每日間只說女兒賠錢貨,這不還出了那件事……嘿嘿。」
「你別說,那小娘子長得還挺漂亮的,哈哈哈……」
因怕巨燭損壞,蠟燭周圍牽了一圈紅繩,不許人靠近撫摸。所以眾人只圍在蠟燭旁邊,拉扯這對蠟燭的由來。
「薦福寺真有錢啊,居然能用這麼大的香燭。」周子秦看著香燭外的彩繪,感嘆道:「我家日常都多用油燈呢,這麼多蠟就這樣白白在大白天點掉了啊?」
黃梓瑕說道:「佛門當然有錢,聽說這回觀世音菩薩得道日,光宮中施捨的錢就有萬緡。你說這一對大蠟燭需要用多少蠟?從去年開始就在全國各地收集蜂蠟澆鑄蠟燭了,就為了今日供奉在佛前。」
人已經越來越多,薦福寺的方丈了真法師登上新搭建的法壇,準備開始講《妙法真應經》。
盛夏之中,天氣悶熱。薦福寺之上烏雲壓頂,隱約有閃電與響雷在頭頂發作。眼看暴雨將至,但寺中人卻都不肯退去,只站著聆聽了真法師講經。
講經臺搭在大殿門口,臺前五步之遠就是香爐和巨燭。黃梓瑕和李舒白、周子秦站在香爐之後,隔著裊裊青煙望著了真法師。他大約五十來歲年紀,精神矍鑠,舌綻蓮花,儼然一代高僧。
他聲音洪亮,法音廣傳薦福寺內外,在萬人靜聆的薦福寺內,清清楚楚地傳到每一個角落——
「是以惡鬼橫行,如來以無上法力鎮壓之,致使身首異處,是為報也;是以諸惡始作,菩薩以九天雷電轟殛之,致使身焦體臭,是為應也。世間種種,報應不爽,天地有靈……」
他話音未落,天空原本隱隱約約的悶雷,忽然在瞬間轟然大作,在雷電大作之中,巨大的光芒驟然爆開,原來是左邊那支巨燭被雷劈中,整根爆炸燃燒起來。
周圍的人被燃燒的蠟塊擊中,頓時場面一片混亂,紛紛捂著頭臉倒了一圈。
越靠近蠟燭的人越慘,不少人身上都被燒著,只能拚命地在身上拍打,以滅掉身上的火苗。
在這一群被殃及的人中,有一個人痛聲哀叫,跳起來嘶吼著抓自己的頭髮。周圍所有人都看見他的頭髮在瞬間燃燒起來,隨後整個人全身的衣服都在一瞬間轟然焚燒起來。
旁邊人見這人通身燃起了熊熊烈火,全都嚇得連滾帶爬,拚命往外擠,以免火苗竄到自己身上。
薦福寺內本就擁擠,這一下只聽得鬼哭狼嚎一片,四處全是慌亂滾爬的人。人群相互踩踏,擁擠推搡間,出現了一個方圓丈許的空圈,圈內,正是那個在地上哀號打滾的火人。
他的身邊,是無數炸裂後正在熊熊燃燒的蠟塊,以至於看起來,他就像是在烈焰焚燒的地獄中一般,無論怎麼掙扎打滾,都逃不開灼熱的火將他吞噬。
周邊的人跟炸了鍋似的往外擠,黃梓瑕被沸騰的人群推搡著踉蹌往外,怎麼都止不住腳步。在逃避退離中,人群開始相互踩踏,場面嚴重失控,就連衙門過來維持秩序的衙役們都被推倒在地,遭人亂踩。
周子秦被人潮衝得站不住腳,忙亂間手中荷葉傾倒,裡面本來就奄奄一息的兩條魚全都掉在了地上,被狂亂的人潮頓時踏成了肉泥。他腰間蹀躞帶上掛著的金色荷包、紫色燧石袋、青色算袋、銀鞘佩刀……五顏六色的掛件也全部在擁擠中不見了蹤影。
「不……不會吧!我們是來放生的啊!這下變殺生了,罪過,罪過啊!」周子秦急得跳腳,還想蹲下去搶救,誰知被人潮一擠,身不由己就越擠越遠。
他只能伸手在人群中亂揮:「崇古,崇古~」
黃梓瑕現在也是自身難保,她在混亂的人潮中步步後退,根本穩不住身體。眼看腳下一滑,就要失去平衡被絆倒踩踏時,有一隻手迅速抓住了她的手臂,將她拉了過來。
她抬頭看見李舒白的面容,他平靜而從容,用一隻手將她的肩膀攬住,護在自己懷中。
在這樣喧囂混亂的人潮中,黃梓瑕待在他的臂彎中,彷彿停靠在平靜港灣中的小船。周圍雜亂人群緩緩遠去,褪為虛幻流動的背景,再也打擾不到她。
黃梓瑕覺得自己的心口有種溫熱的東西緩緩散開,讓她全身的肌肉都變得僵硬,呼吸也急促起來。
這種感覺,真令人討厭啊,似乎會讓人再也無法清晰冷靜地看這個世間似的——就像當初,被那個人擁在懷中一般。
她不由自主地抬起手,推開李舒白護住自己的臂彎。
李舒白薄唇微抿,用一雙幽深暗沉的眼睛看著她,慢慢放下自己被推開的手臂。
她自己也是呆了一呆,還沒等回過神來,耳邊那個扭曲的哀號聲又再度傳來。是那個被活活焚燒的人,聲音淒厲絕望,令人心顫。
她拉一拉李舒白的袖子,倉皇地問:「能過得去救人嗎?」
李舒白看著面前洶湧沸亂的人潮,皺眉道:「怎麼可能。」
薦福寺內沸反盈天,了真法師早已停止了講經,寺中弟子盡力維持秩序,衙門差役也在拚命叫喊,卻收效甚微。
身邊盡是鬼哭狼嚎的混亂,薦福寺內簡直已經成了修羅場,無數人在這一場擠踏中折了手腳、傷了關節。
就算有人提了水過來想要撲滅那人身上的火,也無法在這樣四散奔逃的人群中擠到他的身邊。所有人只能一邊擠踏,一邊眼睜睜看著那人在地上抽搐打滾的幅度越來越小,哀號聲也越來越輕,最後終於發出一聲扭曲得不似活人的尖利聲音,再也沒有了聲息。
薦福寺內狂亂的人潮終於逐漸散去,逃到大殿上、迴廊下、魚池中的人們,有的撫著自己受傷的腿在呻吟,有的抱著自己脫臼的手臂咒罵,更有人頭臉受傷,捂著面頰遠遠避在旁邊,指著那具尚有餘火在燃燒的屍體,顫聲說:「這,這是不是天譴?」
旁邊一個牙齒被磕掉的人滿嘴是血,憤憤地吐出一口血沫,說:「依我看,正應著了真法師說的報應,被雷劈了!」
「不知這是什麼人,平時做了什麼惡事,卻害得我們平白無故被波及,真是倒楣透頂!」
周圍的人哀聲一片,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禍事議論紛紛。
「我去看看那個人。」黃梓瑕見周圍的混亂擁擠已經過去,那邊也空出一塊,便轉過身,向著那個被燒死的人跑去。
倒斃在地後依然在燃燒的屍體,旁邊已經騰出了大片空地。爆炸後灑落一地的蠟塊幾乎都已經燃燒殆盡,只有一些碎屑餘燼,多是鮮紅色的,靜靜撒落在地上,彷彿是淋漓的血一般。
寺內的和尚正提著水趕來,一桶桶潑向火苗,但那個人早已燒得面目全非,不見動彈了。
陰暗灰沉的天穹之下,只剩得一根描金貼花的巨蠟靜靜矗立,旁邊一具焦黑屍體,一地狼藉殘餘,顯得淒涼無比。
不知被擠到哪兒去的周子秦終於狼狽地趕回來,二話不說,和黃梓瑕一起蹲在這具水淋淋的焦屍旁邊,研究起屍體來:「初步判斷是個男人。被燒成這樣了,身高……看不出;年齡……看不出;膚色……看不出;特徵……看不出……」
黃梓瑕打斷他的話:「死者男,偏矮偏瘦,膚色較常人白皙,年紀不大,應該不到三十。身穿朱紅色絳紗宦官袍服,腰繫黑色絲絛,初步推斷身分為宦官。」
周子秦看著面前這具焦黑的屍體,不敢置信地看著她:「崇古,你真是太厲害了!這麼一具燒得半焦的屍體,你居然看得出來這麼多?別的不說,衣服早就全都燒光了啊!」
黃梓瑕無語地看了他一眼:「剛剛開始燒起來的時候,我們不都親眼看到了嗎?你沒看到他的身高體型年齡衣著?」
周子秦默默搖頭:「顧著我的魚去了。」
「那麼,他的聲音雖然淒厲嘶啞,但那種尖利也絕對不似普通男人的聲音,你聽出來了嗎?」
周子秦繼續搖頭,「周圍這麼吵,我被淹沒了。」
李舒白不知什麼時候已經走到他們身後,此時微皺眉頭,說:「嗯,他燒起來的時候,我也看到了,身體相貌衣著確如崇古所說,沒有差錯。」
周子秦沮喪地自言自語:「只有我沒看見啊……」
似乎是為了安慰他,李舒白又說:「不過,他燒起來之前,我也沒看到,沒注意到他當時站在那裡。」
「成千上萬的人,他一個站在人群中,個子又瘦小,當然看不到嘍。」周子秦說。
黃梓瑕卻眉頭微皺,略一思索,然後抬手將死者身旁的一塊權杖拿起來。
這塊權杖是銅質的,上面鑽出的孔洞中還殘留著他身上絲絛的灰燼。權杖被火熏得烏黑,但黃梓瑕拿在手中,一眼便看出上面鑄的五個字——「同昌公主府」。
「同昌公主府?」
李舒白看了看黃梓瑕手中的令信,微微皺眉:「難道是她府上的宦官?」
黃梓瑕將濕漉漉的權杖在手中翻了個個,看著上面精細的花紋,說:「這塊權杖,看起來像是真的。」
「嗯,內府的工藝,錯金交銀的字跡,外面的人仿造不來。」李舒白說。
周子秦則還蹲在那具屍體旁邊,一臉期待地望著屍體的胯下,自言自語:「怎麼辦呢……」
黃梓瑕問:「什麼怎麼辦?」
「平生第一次研究宦官的屍體,有點緊張怎麼辦呢?」
黃梓瑕無語地將頭扭到了一邊。
第二簪 九鸞缺
一 夜殿私語
長安暗夜。
大雨傾盆,風雨驟亂。
懸掛在簷下的宮燈在風雨中搖晃不定地打橫飛起,燈上金黃的流蘇糾結紛亂,暗紅的燈光在琉璃的燈罩內明暗不定,彷彿那一點明亮要隨風飛去。
守夜的侍女們趕緊起身去關窗戶,輕微的腳步聲在大殿內如水波一樣隱隱迴響。
這輕微的響聲,卻讓睡在內殿的鄂王李潤驚醒了。他從內殿出來,看著明滅不定的光芒下,橫飛的白色帳幔如同浮雲一樣在自己眼前來去。他穿過這些輕薄的浮雲,走到殿門口,向外看了一看。
王府中所有的宮闕,全都站在狂怒的風雨中,沉默安靜。
在這一片嘈急的雨聲中,忽然有一聲尖厲至極的聲音,劃破了寒雨夜幕,悽愴無比,令李潤就如脖頸被人緊緊扼住一般,連氣息都一時停滯。
他彷彿不敢相信這淒厲的聲音來自自己最熟悉的人,只能下意識地問:「是……母妃的聲音嗎?」
「是……」身後的侍女們怯怯地回答。
李潤不顧身後正給他撐傘的人,縱身跑入外面傾盆的大雨,直穿過雨幕向著傳來驚叫聲的小殿奔去。
殿內燈火明亮,宮女們細微而雜亂的腳步聲來來去去。李潤母親身邊的女官月齡正從內室出來,看見他便趕緊迎上來行禮,低聲說:「王爺無須擔心,太妃是夢中魘著了,已經遣人去請佘太醫,如今屋內熏了秘製的安息香,一時半會兒太妃便能安歇了。」
他點頭,進去內殿看了看,母親正在歇斯底里發病中。她被兩個身材壯健的僕婦抱住,旁邊還有另外四個侍女照看著,所以無法動彈,只在口中大聲疾呼,慘白的臉頰上嘴唇烏紫,鬢髮散亂,一雙眼睛瞪得深深突出。
李潤嘆了一口氣,坐到母親身邊,低聲喚她:「母妃。」
她用磣人的凶狠目光瞪著他,許久,才終於似乎認出了他是自己的兒子,掙扎也漸漸緩下來,乾澀的喉嚨中艱難擠出兩個字:「潤兒……」
李潤鬆了一口氣,抬手在她的額頭輕撫,幫她攏了攏散落下來的額髮,說:「母妃,是我。」
她啞聲問:「你衣服和頭髮怎麼都濕了?」
「外面下雨呢,我穿過院子跑來的。」他任由月齡幫自己擦拭頭髮與肩膀,只望著母親低聲說:「母妃,您若是做了噩夢,那孩兒陪您睡下吧。」
太妃慢慢點頭,疲倦地倚靠在枕上,蜷縮起身體。
李潤讓人將床下的几榻移過來,他靠在榻上合眼,聽著母親原本急促的呼吸聲在安息香中漸漸地平復下來。
摒退了其餘人,燈滅掉了大半,只剩得三五盞暖橘色的宮燈自簾外透進來。
暴雨依舊下在暗夜中,狂暴得彷彿永不止歇。
在昏昏欲睡之中,李潤忽然聽到母親喚他的聲音:「潤兒……」
他睜開眼,應道:「我在這裡。」
母親的聲音聽起來舒緩又平靜,這是多年來的第一次。她緩緩地問:「潤兒,你父皇呢?」
李潤謹慎地說:「父皇十年前薨逝了。」
「……哦。」她聲音低低的,如同囈語,「十年了嗎?」
十年來一直神志不清的母親,忽然安靜下來,讓李潤覺得異樣。他起身坐到她床沿,俯身看她,低聲問:「母妃……您不再多睡一會兒?」
「我……有個東西要給你。」她沒有回答他的話,只慢慢地支起身子,打開床頭的櫃子,捧出放置在其中的一個小小妝奩。
這個妝奩用黑漆塗裝,上面鑲嵌著割成花朵的螺鈿,顏色陳舊,並不見得如何名貴。李潤見母親將它打開,裡面的銅鏡長久未經磨洗,已經變得昏暗,照出來的面容隱隱約約,十分怪異。
母親將銅鏡拆下,鏡後的夾縫內,藏著一張折好的棉紙。她遞給李潤,用一種異常興奮的目光望著他,彷彿一個在期待別人誇獎的小孩:「潤兒你看,這是娘千辛萬苦繪好、藏好的,你千萬要收好……這可是關係著天下存亡的大事,切記,切記!」
李潤默然,接過那張紙看了看。這是一張侍女們繪衣服花樣的棉紙,也不知道她什麼時候藏起的。上面用眉黛潦草繪了兩三團黑墨,形狀既不規則,線條也亂七八糟如同亂麻,實在看不出什麼意思。
李潤見是張莫名其妙的簡筆畫,也不說什麼,只照樣折好,放入自己袖中,說:「是,孩兒謹記,一定妥善保存。」
太妃半倚在枕上,見他收好,才鬆了一口氣,用嘶啞的聲音說:「潤兒,你可切記,千萬不要和夔王走得太近啊……」
窗外的雨聲嘈雜至極,整個天地都是嘩嘩的聲響。在雨風中偏轉的宮燈光芒如幻影般自窗外投入,隔了紗簾更顯恍惚。容顏憔悴的太妃面色蒼白如雪,帶著一點淡淡的紅暈,如經了宿雨的桃花,讓人依稀能想見她當年的芳華。
李潤默然看著母親,但太妃只是怔怔地望著流轉的燈光出神。許久許久,她又笑了出來,一開始還是從喉嚨口擠出來的,彷彿竊笑一般的「嗤嗤」聲,後來,越笑越響,竟不可自抑,變成瘋狂的笑聲。
母親在暗夜中的淒厲笑聲,讓李潤的後背微微發麻。他抬手去握她的手,低聲說:「母妃,您倦了,該休息了……」
話音未落,太妃歇斯底里的笑聲忽然止住,她目眥盡裂地自床上跳起,披頭散髮地按住他的肩:「潤兒!大唐天下就要亡了!江山易主了!你身為李氏皇族,還不快去力挽狂瀾?江山易主了……」
李潤見母親又再度陷入瘋癲,無奈只能起身開門,也不顧她對自己狀若瘋虎的廝打,只示意那幾個僕婦上來將母親拉住。他站在殿外,靜等母親的嘶吼聲漸漸低下去。
許久,月齡說太妃已經安歇了,勸他回去,他才微微頷首,在濛濛亮的天色中,望著雨幕慢慢踱步回去。
袖中的棉紙柔軟而輕飄,畫著意味不明的東西。他走到轉角處,本想取出撕掉,但猶豫了片刻,依然還是籠在袖中,慢慢地沿著曲廊走回去。
暴雨鋪天蓋地,籠罩著大唐長安。這座天下最繁華的都城,隱藏在朦朧之中,充滿了不可預知的走向。
二 天降雷霆
大唐,長安。
當今世上,最繁華昌盛的城市。貞觀的嚴整,開元的繁華,到咸通年間已經發展到了旖旎奢靡。
大明宮、太極宮之外,長安七十二坊整齊排列,方方正正坐落於大街小巷之間。
長安城正中間,是開化坊,薦福寺便坐落於其中。
薦福寺當年曾是隋煬帝與唐中宗的潛龍舊宅,則天皇帝將其獻為佛寺,替故高宗皇帝祈福。寺內的名花古木,亭臺戲院依然如當年一般留存著。
正值六月十九,觀世音得道日。薦福寺內人頭濟濟,摩肩擦踵。以水景著稱的寺內,放生池雖周圍足有兩百步,但也架不住善男信女都買了各色小魚放生,弄得放生池擁擠不堪,寺中如池中一般擠得水洩不通。
天氣悶熱,久不下雨,整個長安一片燠熱。汗流浹背的人們不勝其苦,卻還是一個勁兒往前擠著,將手中的魚放到池子裡去。
在一片人潮洶湧中,唯有迴廊外拐角處尚有一處空閒,一樹榴花灼灼欲燃,照眼鮮明。樹下一個穿天水碧羅衣的年輕男子長身玉立,他負手看著面前人潮,不言不語間自有一種清雅高華的氣質,令這樣的天氣都似乎格外多了一點清冷。
他的目光越過面前喧鬧的人,看向正在努力擠向放生池的人群。烏壓壓的人群之中,有個人特別顯目。倒不是他長相端正清俊,而是因為他穿了一身鮮豔無比的杏黃色襴袍,那豔麗的黃色在人群中幾乎發光一樣刺眼。
那人一邊使勁往前面擠,一邊回頭招呼:「崇古,快跟上,別擠散了!」
跟在他身後的是個穿著絳紗單衣的小宦官,蓮萼般下巴尖尖的一張臉,五官極其清致,身材纖瘦。他沒有戴冠,頭髮挽成一個髮髻,上面插著一支銀簪,簪頭是透雕成卷草紋樣的玉石。
這兩人,當然就是周子秦和黃梓瑕了。
此時此刻,這兩人的手中都和別人一樣,捧著一張大荷葉,荷葉中盛著活魚,準備去放生。可這樣擁擠的人潮,讓黃梓瑕簡直連穩住身子都難,她只能努力護著自己手中的荷葉,不讓水全都流掉。
石榴樹下的李舒白看著他們的狼狽相,無語將自己的目光轉向頭頂的天空。
陰鬱的天色,隱隱波動的雷電,壓抑至極的氣息。眼看著要下卻就是下不下來的這場雨,讓京城籠罩在一片沉悶中。
這邊周子秦和黃梓瑕終於放棄了,灰溜溜地捧著荷葉中的魚回來了。
「太可怕了!那水面被魚擠得,放眼看去一片紅彤彤,簡直連插針都難,別說放生了!」
李舒白聽著周子秦的感嘆,冷冷瞥了黃梓瑕一眼:「我就說別來湊熱鬧。」
黃梓瑕鬱悶地看向周子秦:「還不是某個人硬拉著我去買魚。」
「還……還不是因為這是十年難得一次的大法會嗎?大家說很積功德的。」周子秦低頭看著荷葉中準備放生的魚,無奈嘆了口氣:「還是帶回家去蒸了吃掉吧。」
「嗯,幸好買了條大的。」黃梓瑕附和著,隨手將自己手中荷葉裡的魚倒到周子秦的荷葉中,說:「都給你吧。」
擁擠的荷葉中,兩條魚碰在一起,活蹦亂跳濺了周子秦一臉的水。
周子秦苦著一張臉,問:「為什麼?」
「你擅長吃魚。」她說著,轉身跟著李舒白往前面的佛殿走去。
「崇古,你不能這樣啊……」周子秦淚流滿面,卻又捨不得放下這兩條肥胖的魚,只好抱著荷葉跟著他們一路小跑。
前方是供佛的正殿,大殿前香客遊人擁擠不堪。巨大的香爐內燃著香客們投入的香餅子和香塊,青煙裊裊上升,在空中匯聚成虛幻雲朵,讓整個大殿看來都顯得扭曲。而香爐左右更是燃著兩根足有一丈高的香燭,高與殿齊,令人咋舌。
巨燭中摻入了各種顏色,原本只有黃白兩色的蠟變得五顏六色,而且這顏色還貼合著外面繪製的翔龍飛鳳而調製,只見金龍與赤鳳在紫色雲朵、紅花綠葉之中穿行,又被巧手雕得浮突立體,栩栩如生。蠟燭上方是吉祥天女散落亂墜的天花,蠟燭下方是通草花和寶相蓮,萬花絢爛中簇擁著五色龍鳳祥雲,一派瑞彩輝煌,令觀者無不讚嘆。
「這對蠟燭出自呂家香燭鋪的呂至元之手,據說他為了顯示誠意,沐浴焚香後一個人關在坊內製作了七天七夜,果然非同一般啊!」
「我還聽說,他今天早上親自送了這對蠟燭過來後,就因為太過勞累暈倒被抬回家了。之前他女兒要碰一碰這對蠟燭,都被他罵了一頓,嫌女人污穢——你知道這呂老伯,京城出名的糟踐女兒,每日間只說女兒賠錢貨,這不還出了那件事……嘿嘿。」
「你別說,那小娘子長得還挺漂亮的,哈哈哈……」
因怕巨燭損壞,蠟燭周圍牽了一圈紅繩,不許人靠近撫摸。所以眾人只圍在蠟燭旁邊,拉扯這對蠟燭的由來。
「薦福寺真有錢啊,居然能用這麼大的香燭。」周子秦看著香燭外的彩繪,感嘆道:「我家日常都多用油燈呢,這麼多蠟就這樣白白在大白天點掉了啊?」
黃梓瑕說道:「佛門當然有錢,聽說這回觀世音菩薩得道日,光宮中施捨的錢就有萬緡。你說這一對大蠟燭需要用多少蠟?從去年開始就在全國各地收集蜂蠟澆鑄蠟燭了,就為了今日供奉在佛前。」
人已經越來越多,薦福寺的方丈了真法師登上新搭建的法壇,準備開始講《妙法真應經》。
盛夏之中,天氣悶熱。薦福寺之上烏雲壓頂,隱約有閃電與響雷在頭頂發作。眼看暴雨將至,但寺中人卻都不肯退去,只站著聆聽了真法師講經。
講經臺搭在大殿門口,臺前五步之遠就是香爐和巨燭。黃梓瑕和李舒白、周子秦站在香爐之後,隔著裊裊青煙望著了真法師。他大約五十來歲年紀,精神矍鑠,舌綻蓮花,儼然一代高僧。
他聲音洪亮,法音廣傳薦福寺內外,在萬人靜聆的薦福寺內,清清楚楚地傳到每一個角落——
「是以惡鬼橫行,如來以無上法力鎮壓之,致使身首異處,是為報也;是以諸惡始作,菩薩以九天雷電轟殛之,致使身焦體臭,是為應也。世間種種,報應不爽,天地有靈……」
他話音未落,天空原本隱隱約約的悶雷,忽然在瞬間轟然大作,在雷電大作之中,巨大的光芒驟然爆開,原來是左邊那支巨燭被雷劈中,整根爆炸燃燒起來。
周圍的人被燃燒的蠟塊擊中,頓時場面一片混亂,紛紛捂著頭臉倒了一圈。
越靠近蠟燭的人越慘,不少人身上都被燒著,只能拚命地在身上拍打,以滅掉身上的火苗。
在這一群被殃及的人中,有一個人痛聲哀叫,跳起來嘶吼著抓自己的頭髮。周圍所有人都看見他的頭髮在瞬間燃燒起來,隨後整個人全身的衣服都在一瞬間轟然焚燒起來。
旁邊人見這人通身燃起了熊熊烈火,全都嚇得連滾帶爬,拚命往外擠,以免火苗竄到自己身上。
薦福寺內本就擁擠,這一下只聽得鬼哭狼嚎一片,四處全是慌亂滾爬的人。人群相互踩踏,擁擠推搡間,出現了一個方圓丈許的空圈,圈內,正是那個在地上哀號打滾的火人。
他的身邊,是無數炸裂後正在熊熊燃燒的蠟塊,以至於看起來,他就像是在烈焰焚燒的地獄中一般,無論怎麼掙扎打滾,都逃不開灼熱的火將他吞噬。
周邊的人跟炸了鍋似的往外擠,黃梓瑕被沸騰的人群推搡著踉蹌往外,怎麼都止不住腳步。在逃避退離中,人群開始相互踩踏,場面嚴重失控,就連衙門過來維持秩序的衙役們都被推倒在地,遭人亂踩。
周子秦被人潮衝得站不住腳,忙亂間手中荷葉傾倒,裡面本來就奄奄一息的兩條魚全都掉在了地上,被狂亂的人潮頓時踏成了肉泥。他腰間蹀躞帶上掛著的金色荷包、紫色燧石袋、青色算袋、銀鞘佩刀……五顏六色的掛件也全部在擁擠中不見了蹤影。
「不……不會吧!我們是來放生的啊!這下變殺生了,罪過,罪過啊!」周子秦急得跳腳,還想蹲下去搶救,誰知被人潮一擠,身不由己就越擠越遠。
他只能伸手在人群中亂揮:「崇古,崇古~」
黃梓瑕現在也是自身難保,她在混亂的人潮中步步後退,根本穩不住身體。眼看腳下一滑,就要失去平衡被絆倒踩踏時,有一隻手迅速抓住了她的手臂,將她拉了過來。
她抬頭看見李舒白的面容,他平靜而從容,用一隻手將她的肩膀攬住,護在自己懷中。
在這樣喧囂混亂的人潮中,黃梓瑕待在他的臂彎中,彷彿停靠在平靜港灣中的小船。周圍雜亂人群緩緩遠去,褪為虛幻流動的背景,再也打擾不到她。
黃梓瑕覺得自己的心口有種溫熱的東西緩緩散開,讓她全身的肌肉都變得僵硬,呼吸也急促起來。
這種感覺,真令人討厭啊,似乎會讓人再也無法清晰冷靜地看這個世間似的——就像當初,被那個人擁在懷中一般。
她不由自主地抬起手,推開李舒白護住自己的臂彎。
李舒白薄唇微抿,用一雙幽深暗沉的眼睛看著她,慢慢放下自己被推開的手臂。
她自己也是呆了一呆,還沒等回過神來,耳邊那個扭曲的哀號聲又再度傳來。是那個被活活焚燒的人,聲音淒厲絕望,令人心顫。
她拉一拉李舒白的袖子,倉皇地問:「能過得去救人嗎?」
李舒白看著面前洶湧沸亂的人潮,皺眉道:「怎麼可能。」
薦福寺內沸反盈天,了真法師早已停止了講經,寺中弟子盡力維持秩序,衙門差役也在拚命叫喊,卻收效甚微。
身邊盡是鬼哭狼嚎的混亂,薦福寺內簡直已經成了修羅場,無數人在這一場擠踏中折了手腳、傷了關節。
就算有人提了水過來想要撲滅那人身上的火,也無法在這樣四散奔逃的人群中擠到他的身邊。所有人只能一邊擠踏,一邊眼睜睜看著那人在地上抽搐打滾的幅度越來越小,哀號聲也越來越輕,最後終於發出一聲扭曲得不似活人的尖利聲音,再也沒有了聲息。
薦福寺內狂亂的人潮終於逐漸散去,逃到大殿上、迴廊下、魚池中的人們,有的撫著自己受傷的腿在呻吟,有的抱著自己脫臼的手臂咒罵,更有人頭臉受傷,捂著面頰遠遠避在旁邊,指著那具尚有餘火在燃燒的屍體,顫聲說:「這,這是不是天譴?」
旁邊一個牙齒被磕掉的人滿嘴是血,憤憤地吐出一口血沫,說:「依我看,正應著了真法師說的報應,被雷劈了!」
「不知這是什麼人,平時做了什麼惡事,卻害得我們平白無故被波及,真是倒楣透頂!」
周圍的人哀聲一片,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禍事議論紛紛。
「我去看看那個人。」黃梓瑕見周圍的混亂擁擠已經過去,那邊也空出一塊,便轉過身,向著那個被燒死的人跑去。
倒斃在地後依然在燃燒的屍體,旁邊已經騰出了大片空地。爆炸後灑落一地的蠟塊幾乎都已經燃燒殆盡,只有一些碎屑餘燼,多是鮮紅色的,靜靜撒落在地上,彷彿是淋漓的血一般。
寺內的和尚正提著水趕來,一桶桶潑向火苗,但那個人早已燒得面目全非,不見動彈了。
陰暗灰沉的天穹之下,只剩得一根描金貼花的巨蠟靜靜矗立,旁邊一具焦黑屍體,一地狼藉殘餘,顯得淒涼無比。
不知被擠到哪兒去的周子秦終於狼狽地趕回來,二話不說,和黃梓瑕一起蹲在這具水淋淋的焦屍旁邊,研究起屍體來:「初步判斷是個男人。被燒成這樣了,身高……看不出;年齡……看不出;膚色……看不出;特徵……看不出……」
黃梓瑕打斷他的話:「死者男,偏矮偏瘦,膚色較常人白皙,年紀不大,應該不到三十。身穿朱紅色絳紗宦官袍服,腰繫黑色絲絛,初步推斷身分為宦官。」
周子秦看著面前這具焦黑的屍體,不敢置信地看著她:「崇古,你真是太厲害了!這麼一具燒得半焦的屍體,你居然看得出來這麼多?別的不說,衣服早就全都燒光了啊!」
黃梓瑕無語地看了他一眼:「剛剛開始燒起來的時候,我們不都親眼看到了嗎?你沒看到他的身高體型年齡衣著?」
周子秦默默搖頭:「顧著我的魚去了。」
「那麼,他的聲音雖然淒厲嘶啞,但那種尖利也絕對不似普通男人的聲音,你聽出來了嗎?」
周子秦繼續搖頭,「周圍這麼吵,我被淹沒了。」
李舒白不知什麼時候已經走到他們身後,此時微皺眉頭,說:「嗯,他燒起來的時候,我也看到了,身體相貌衣著確如崇古所說,沒有差錯。」
周子秦沮喪地自言自語:「只有我沒看見啊……」
似乎是為了安慰他,李舒白又說:「不過,他燒起來之前,我也沒看到,沒注意到他當時站在那裡。」
「成千上萬的人,他一個站在人群中,個子又瘦小,當然看不到嘍。」周子秦說。
黃梓瑕卻眉頭微皺,略一思索,然後抬手將死者身旁的一塊權杖拿起來。
這塊權杖是銅質的,上面鑽出的孔洞中還殘留著他身上絲絛的灰燼。權杖被火熏得烏黑,但黃梓瑕拿在手中,一眼便看出上面鑄的五個字——「同昌公主府」。
「同昌公主府?」
李舒白看了看黃梓瑕手中的令信,微微皺眉:「難道是她府上的宦官?」
黃梓瑕將濕漉漉的權杖在手中翻了個個,看著上面精細的花紋,說:「這塊權杖,看起來像是真的。」
「嗯,內府的工藝,錯金交銀的字跡,外面的人仿造不來。」李舒白說。
周子秦則還蹲在那具屍體旁邊,一臉期待地望著屍體的胯下,自言自語:「怎麼辦呢……」
黃梓瑕問:「什麼怎麼辦?」
「平生第一次研究宦官的屍體,有點緊張怎麼辦呢?」
黃梓瑕無語地將頭扭到了一邊。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相關商品
桃花盡處起長歌(上)
9折
特價252元
加入購物車
桃花盡處起長歌(下)
9折
特價252元
加入購物車
光芒紀第四部星芒下完
9折
特價225元
加入購物車
光芒紀第四部星芒上
9折
特價225元
加入購物車
光芒紀第三部穎耀下
9折
特價216元
加入購物車
光芒紀第三部穎耀上
9折
特價216元
加入購物車
光芒紀第二部斑斕下
9折
特價216元
加入購物車
光芒紀第二部斑斕上
9折
特價216元
加入購物車
光芒紀第一部微光上
9折
特價216元
加入購物車
光芒紀第一部微光下
9折
特價216元
加入購物車
簪中錄 第四簪 天河傾 下(完) 韓劇《青春月譚》之原著小說
9折
特價216元
加入購物車
簪中錄 第四簪 天河傾 上 韓劇《青春月譚》之原著小說
9折
特價216元
加入購物車
簪中錄 第三簪 芙蓉舊 上 韓劇《青春月譚》之原著小說
9折
特價216元
加入購物車
簪中錄 第三簪 芙蓉舊 下 韓劇《青春月譚》之原著小說
9折
特價216元
加入購物車
簪中錄 第二簪 九鸞缺 上 韓劇《青春月譚》之原著小說
9折
特價216元
加入購物車
簪中錄 第二簪 九鸞缺 下 韓劇《青春月譚》之原著小說
9折
特價216元
加入購物車
簪中錄 第一簪 春燈暗 韓劇《青春月譚》之原著小說
9折
特價252元
加入購物車
看更多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