蟬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一個讓你正視霸凌、歧視,並思考如何改變的故事
蟬在辦公室工作了十七年,
沒請過病假,沒出過錯,每天加班,把工作做完,沒人感謝蟬。
人力資源部說蟬不是人類,不能享有資源,所以沒有升遷。
人類同事不喜歡蟬,對蟬說某些話、做某些事,覺得蟬很愚蠢。
十七年了,蟬退休了,蟬爬上高樓,是時候該說再見了……
外籍移工離鄉背井,賺取微薄的薪水養家餬口,因為文化的差異,和人們的偏見,他們常常成為被社會壓榨、歧視的族群,面對職場上面的歧視和霸凌,他們選擇忍耐。如果看見的人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他們的苦痛就只能自己默默承受。因為站出來的代價,他們可能承受不起……
我們想要讓讀者知道,
職業不分貴賤,任何努力工作的人都應該要得到重視和感謝。
大家都是有血有肉的個體,沒有人應該要承受充滿惡意的霸凌和不經意的歧視,
同理和關心不限年齡,唯有大家一起從冷漠走出來,開始體諒和理解這些和我們同在社會上,卻遭到不當對待的族群,外籍移工的職場困境才能真正得到妥善的解決。
本書特色
★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短片獎得主,超現實繪本大師陳志勇結合社會觀察視角,以細膩深刻的超現實畫風,討論外籍移工在職場被霸凌、歧視的故事。
★不落俗套的劇情發展,帶給讀者驚喜。
★文字淺顯易懂,寓意十分深遠。
★將社會議題變成了故事,讓讀者在享受奇幻情節的同時,也思考了需要省思的議題。
序/導讀
編輯的話
出現在故事之前的故事
《蟬》這本書的起源,來自於陳志勇探訪柏林時,看到一棟辦公大樓壯觀的灰色立面,上面布滿了數百扇灰色的窗戶。他無意中發現一個窗口,只有一個窗口,上頭有一盆鮮艷的開花植物在享受太陽的照拂。他便和朋友開了一個玩笑,想像有一隻大昆蟲在那個隔間裡工作。這個想法在他的腦海中貯存了一段時間,每當他在工作時看到植物盆栽,在辦公室工作的大昆蟲畫面就會浮現在他腦海裡。
第二個創作靈感,則是來自於他臥室窗外的蟬聲,只要他聽到蟬聲,就會循著聲音去找蟬,陳志勇覺得蟬空空的外殼就像仙女脫落的皮膚,緊緊貼在高高的木柵欄上。後來,他看了一部關於蟬紀錄片,介紹了蟬的生命周期,紀錄片裡頭說,蟬的幼蟲會先在地下生活17年,然後才會破土而出,在短暫的時間內交配後,隨即死亡。這樣子的生命形態,對陳志勇來說,是一種對生命的全新認識,對人類來說,這種漫長的成長周期是難以理解、而且陌生的。陳志勇覺得可以用蟬的生命週期來隱喻死亡、忍耐甚至愛。
結合了上面這兩個想法,他開始構思《蟬》這本書。
在思考主角蟬這個角色時,陳志勇把自己父親的人生故事投射到蟬身上。他的父親在20多歲時從馬來西亞移民到澳洲,是一位建築師,雖然專業技能十分出色,但是英語說得不好(就像故事裡,蟬並沒有辦法說很流利的語言一樣),這點可能是使他在澳洲工作時一直無法受到重視的原因。陳志勇的父親退休後,把自家的庭園弄成一座大花園,一整天揮汗照顧花草,卻也樂此不疲,並沒有因為前段人生的際遇連帶影響了後半段人生的心情。
就像故事裡的蟬,在前半段的人生過著陰鬱的生活,在夾縫中求生存,但是在後半段的生活以華麗的姿態告別一切,重新開始一段嶄新的生活,當然,偶爾想起之前的人生,還是忍不住覺得荒謬,而笑了出來。
最後,在書的版權頁上,附上了日本俳句詩人松尾芭蕉的作品:
閑かさや
岩にしみいる
蝉の声
中文翻譯是:
蟬聲似靜幽
但可穿岩石
文字看起來很輕,但是讀完後卻覺得力度強,而且後勁無窮,為這本書下了很棒的註解,也提醒我們不要輕忽身旁默默努力的人,因為他們身上的能量,遠比他們外在顯示的還要多上很多。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