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松本清張誕生一百周年紀念出版
黑暗,正隨時潛藏在你我心中……
在看似無奇的平凡生活下,
隱藏的是深不見底的洶湧波濤
當殺人不再是架空與虛幻;
當日常與非日常的矛盾一觸即發……
犯罪者,就在我們身邊!
收錄推理大師松本清張〈潛在光景〉等八篇傑作
直指人心深處黑暗的經典短篇連作集 堂堂登場!
殘缺的記憶所編織而成的,盡是黑暗的光景。
「正常」,只是深淵之外脆弱而虛無的假象……
本書一共收錄了七宗殺人案件;在這些故事當中,並不僅僅只是單純的陳述犯罪而已。松本清張用洞察人世百態的強光,投射在人生墨瀋未乾的「陰影處」,讓人性中不易窺見的晦暗赤裸裸地呈現出來。交織著怨懟與悲傷的車……從第一篇〈潛在光景〉講述錯落且抑鬱纏繞在記憶裡的殺人事故開始,到第七篇〈鄉野醫師〉將陳年宿怨做一個浮生的斷句,社會寫實派推理大師——松本清張,用鉅力萬鈞的筆鋒,鋪排出泯滅道德界線,驚人而逼真的鉅作。
黑暗,正隨時潛藏在你我心中……
在看似無奇的平凡生活下,
隱藏的是深不見底的洶湧波濤
當殺人不再是架空與虛幻;
當日常與非日常的矛盾一觸即發……
犯罪者,就在我們身邊!
收錄推理大師松本清張〈潛在光景〉等八篇傑作
直指人心深處黑暗的經典短篇連作集 堂堂登場!
殘缺的記憶所編織而成的,盡是黑暗的光景。
「正常」,只是深淵之外脆弱而虛無的假象……
本書一共收錄了七宗殺人案件;在這些故事當中,並不僅僅只是單純的陳述犯罪而已。松本清張用洞察人世百態的強光,投射在人生墨瀋未乾的「陰影處」,讓人性中不易窺見的晦暗赤裸裸地呈現出來。交織著怨懟與悲傷的車……從第一篇〈潛在光景〉講述錯落且抑鬱纏繞在記憶裡的殺人事故開始,到第七篇〈鄉野醫師〉將陳年宿怨做一個浮生的斷句,社會寫實派推理大師——松本清張,用鉅力萬鈞的筆鋒,鋪排出泯滅道德界線,驚人而逼真的鉅作。
名人推薦
「松本清張在這部連作當中所要闡述的是,即使是在看似司空見慣、平凡無奇的日常生活中背後,也都隱藏著恐怖與不安,以及凶暴的意志。這並不是一本單純的解謎小說,而是一本細膩描述「動機」的小說。潛伏在無形的暗影之中,由殺意與宿命的紅線所牽引的因果之車──這就是「影之車」的含意。」——三好行雄 推理評論家
目錄
閱讀松本清張 林景淵
直指人性幽暗深處的一抹微光──松本清張的《影之車》 雷路許
第一話〈潛在光景〉
第二話〈優雅的姊弟〉
第三話〈萬葉翡翠〉
第四話〈買盆栽的女人〉
第五話〈化淡妝的男人〉
第六話〈證據〉
第七話〈鄉野醫生〉
直指人性幽暗深處的一抹微光──松本清張的《影之車》 雷路許
第一話〈潛在光景〉
第二話〈優雅的姊弟〉
第三話〈萬葉翡翠〉
第四話〈買盆栽的女人〉
第五話〈化淡妝的男人〉
第六話〈證據〉
第七話〈鄉野醫生〉
序/導讀
導讀
閱讀松本清張
林景淵
松本清張,一九○九年出生,一九九二年去世。
在日本,有許多松本清張迷;在台灣似乎也有不少讀者;松本去世以後依然如此。
作家松本清張一生經歷許多波折。從少年時代開始,青年時期以至四十四歲前後,長期過著辛酸的日子。
家裡貧窮,父親沒有固定職業;明治維新以後,日本學校教育已十分普及,松本清張只能在小學高等科(初中前期)畢業,接下來就要工作養活自己。
松本清張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老家北九州一家電器公司充當工友,幹不到三年就因公司倒閉而失業。十九歲那一年,由於母親的堅持而進入一家印刷廠當學徒,從此在印刷廠工作了九年。二十七歲結婚,婚後一年離開印刷廠,擔任「朝日新聞社」九州分公司的約聘人員,從事廣告相關業務,六年後才成為正式職員。一九四三年(三十四歲)十月,由於戰況趨於激烈,松本清張被徵召入伍,不久被派遣至朝鮮半島參戰,擔任衛生兵。一九四五年十月,因戰爭結束而返回九州,並幸運地復職回到報社。由於家中連續多了三個小男孩,生活負擔沉重,松本清張不得不利用下班時間仲介買賣掃把。一九五○年十二月,小說〈西鄉紙幣〉得了《週日朝日》徵文比賽的第三名,自幼喜好文學的松本清張初試啼聲時己四十一歲。家境的困頓,使松本清張忙於柴米油鹽,大志難伸。
可是,正如台語俗諺「大隻雞慢啼」,四十歲以後才正式登上文壇的松本清張,在一九五一年,作品〈西鄉紙幣〉成為「直木獎」後補,一九五三年獲得「芥川獎」。從此,松本清張爆發性的寫下無數精采作品。作家森田誠一統計過松本清張四十歲以後的寫作生活,認為松本每餐的吃飯時間只花一分二十秒,上廁所則只花十幾秒。(《太陽》,一四一期)
回憶起困頓中的執筆活動,松本清張如此描述著:「〈某「小倉日記」傳〉草稿撰寫時期正逢盛夏,我家住在兵工廠宿舍,共有三個房間分別是六、四點五以及三個榻榻米大小。妻子和四個小孩睡在隔室的蚊帳裡;另一室是老父母的房間。我揮著一把圓扇子,邊打蚊子,邊寫稿。偶而跑到昏黑的廚房裡去喝水。」(《半生記》)
四十年後,建立起自己的文學王國以後,松本清張已經充滿了自信,也奠定了文壇地位。某次,接受《產經新聞》記者訪問時,回答自己的生活步調:「我跟你們這些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大不相同。別問我幾點就寢、幾點起床一類無聊的問題!」作家也清楚的指出:「我個人不和其他作家交往,一切只在乎我自己。」(一九九二年八月六日《產經新聞》)
沒有人能夠理解四十歲以前的空白,何以變成四十歲以後的百花齊放般的絢爛!作家松本清張的成就令人感到訝異!
從第一本歷史小說《西鄉紙幣》開始,松本清張寫了不少歷史小說;《無宿人別帳》、《佐渡流人行》、《天保圖祿》、《私說、日本合戰談》、《西海道談綺》、甚至還有學術氣氛濃厚的《日本黑霧》、《現代官僚論》、《昭和史發掘》、《古代史疑》、《清張通史》。
在一般創作方面,松本清張的深入耕耘也有相對的收獲。一九五二年創作了《某「小倉日記」傳》以來,不斷有新作品發表,甚至一年中有好幾部作品付梓。《斷碑》、《黑地之繪》(新雨出版)、《波之塔》(新雨出版)、《深層海流》、《象徵之設計》、《絢爛流離》、《獸徑》、《岸田劉生晚景》、《砂漠之鹽》、《首相官邸》、《小說、東京審判》、《風之氣息》、《日本改造法案》、《空之城》、《眩人》、《迷走地圖》、《兩像、森鷗外》、《草之徑》。
在推理小說方面從質和量加以評價,絕對不輸於專業推理小說作家。自一九九五年發表〈埋伏〉(收錄於《埋伏》中,新雨出版)起,不斷出精彩創作:《點與線》、《眼之壁》、《零的焦點》、〈天城山奇案〉(收錄在《黑色畫集2》中,新雨出版)、《霧之旗》、《砂之器》、《球形荒野》、《影之車》(新雨出版)、《D之複合》(新雨出版)、《中央流沙》(新雨出版)、《黑色樣式》、《火之路》、《黑色圖說》、《黑色線刻畫》、《禁忌連歌》、《霧之會議》等……。
四十年的創作,當你前往北九州市「松本清張紀念館」親眼看到松本清張著作第一版的封面全部呈現在眼前時,必定會自內心發出讚嘆和敬佩:偉大的作家──松本清張。
這背後,一生中沒有比較像樣職務的父親對松本清張還是產生影響的,不得志的父親,在冬天夜晚,手棒《太閣記》(豐臣秀吉傳)等小說唸給他聽,不僅引起對文學的興趣,也使松本清張擁有小小的幸福感。十五歲,有了一份工作以後,讀遍「春洋堂」、「新潮社」等文學書籍,特別是芥川龍之介的作品,絕不遺漏。
思維格局極大的松本清張,四十歲以後正式進入專業寫作,為了彌補過去的不足,開始大量閱讀資料、史料。日本神保町,「一誠堂書店」(舊書店)一位經理說,松本清張往往一天之中打好幾次電話找書。在沒有手機的那個年代,出差時也輾轉打來電話。當然,松本清張早已跑遍日本全國各地;外國方面,包含歐洲各國,美國、加拿大、阿拉斯加、中東各國、印度,以及包括北韓在內的亞洲各國,松本清張都設法親眼目睹、親自體驗。例如《沙漠之鹽》撰寫期間跑遍埃及、黎巴嫩、敘利亞;而《霧之會議》更涉及英國、法國、摩洛哥、義大利、瑞士等國。
松本清張文學的價值,當然不單純只是作品數量的龐大而已。
最先出現文壇的《西鄉紙幣》,以「叛軍」西鄉隆盛發行的鈔票做為象徵意義,深入探討入日本社會現狀及發展。簡單的說,松本清張的作品一開始便建立了自己的風格;也許,他累積起來豐富無比的社會經驗成為創作的養分。
在推理小說方面,改編成電影的《砂之器》,與原作情節顯然有些出入。然而,松本清張依然藉由不同形式而切入社會問題。換句話說,不論歷史小說、推理小說,松本清張的原點是一致的。
對日本讀者而言,作家松本清張觀察下的森鷗外、菊池寬、岸田劉生這些近代人物,呈現了另一番面貌。甚至從「昭和史」和古代史,松本清張也充分發揮其獨特又具有指針般效果的文學教材,留下了「無與倫比的金字塔」(有馬學)。
最近出版的《清張.戰鬥作家》(藤井淑禎)認為松本清張繼承了夏目漱石、芥川龍之介、菊池寬的寫作技巧,又不斷挑戰純文學「私小說」領域,因此而建構起松本文學的豐富領域。
作家松本清張在青年時代曾因為窮困而考慮自殺,也想一個人離家出走:「我想逃脫背負家庭(父母)責任的狀態。那時候,父親也好、母親也好,幾乎都依賴著我;因此我變成被束縛著、動彈不得。我真想逃離不能自由呼吸的困境。」(一九六二年四月《婦人公論》,人生特集)
檢視松本清張留下的龐大無比的作品,足以證明困頓時代裡,他儲存的智慧和能量,是多麼可觀。吾人閱讀松本清張文學作品時,或許更值得參考,思考。
本文作者簡介
林景淵
早稻田大學畢業,筑波大學碩士,浙江大學博士。著有《讀書物語》,譯有:《知識誕生的奧秘》。目前在《明道文藝》連載〈日本經典文學家傳記〉。
推薦序
直指人性幽暗深處的一抹微光——松本清張的《影之車》
雷路許
《影之車》是松本清張於昭和三十六年(西元一九六一年),在《婦人公論》雜誌上面連載的七篇連作小說。
延續之前大受好評的《黑色畫集》(新雨出版),松本清張再次嘗試使用短篇連作的方式,來詮釋同樣的一個主題。一般來說,所謂的「連作」,在各短篇之間,應該會有某種程度的關連——譬如說共通的人物、地點,或是案件之間的相互連結等等,不過松本清張的連作並非如此。在《黑色畫集》與《影之車》當中,貫串各作的並非是具體的人物,而是更加細微而難以察覺的東西——也就是清張最擅長描寫的,在人性深處當中隱匿著的黑暗。
一般的論點常將清張歸類為「社會派」作家,然而,清張在作品中所關注的層面並不止於當代社會,包括古代史、近代史、考古學等,他都有廣泛的涉獵。那麼,有沒有什麼東西,能夠被稱為是貫串所有清張作品的主軸呢?在我看來,這個主軸一言以蔽之,就是「人」。出身寒微家庭,自學成材的清張,一直到四十歲才開始踏入文壇;前半生的流離經歷,使得他對人性的各個層面都有深刻的理解。也因此,清張在寫「人」的時候,他用的是一種極其寫實的筆調,讓讀者彷彿如歷其境般,能夠深刻感受到當事人的心境。也因此,不管是寫少年的思慕心情(〈天城山奇案〉,收錄於《黑色畫集2》中)、夫妻情人間的愛恨糾葛(《波之塔》,新雨出版),或者是無法掙脫的黑暗宿命(《砂之器》),他都能夠寫得絲絲入扣,讓人忍不住再三閱讀,這本《影之車》自然也不例外。
所謂的「影之車」並不是其中一篇小說的名字,而是做為這整部連作的主題而存在著;按照評論家三好行雄先生的解說中的說明:「潛伏在無形的暗影之中,由殺意與宿命的紅線所牽引的因果之車──這就是『影之車』的含意。」在這七篇小說中,清張所要極力營造的,是一種在我們所認知的「正常」與「非正常」之間,巨大的反差與矛盾。在世人眼中看似「正常」的事物,實際上卻隱藏著尖銳的對立;夫妻、母子、同僚、戀人……表面上最平凡無奇的「關係」,卻是最脆弱,也最危險的存在。嫉妒、貪婪、仇視、扭曲……殺意無形無影,也無所不在;「犯罪者」並不一定是我們以為的兇惡模樣,每天早上點頭打招呼的好好先生,搞不好在家裡就藏了一具屍體。像這樣的事情,其實只要一打開報紙就能看得見,但是清張就是有辦法用他細膩的筆調,讓讀者產生一種如入其境,不寒而
閱讀松本清張
林景淵
松本清張,一九○九年出生,一九九二年去世。
在日本,有許多松本清張迷;在台灣似乎也有不少讀者;松本去世以後依然如此。
作家松本清張一生經歷許多波折。從少年時代開始,青年時期以至四十四歲前後,長期過著辛酸的日子。
家裡貧窮,父親沒有固定職業;明治維新以後,日本學校教育已十分普及,松本清張只能在小學高等科(初中前期)畢業,接下來就要工作養活自己。
松本清張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老家北九州一家電器公司充當工友,幹不到三年就因公司倒閉而失業。十九歲那一年,由於母親的堅持而進入一家印刷廠當學徒,從此在印刷廠工作了九年。二十七歲結婚,婚後一年離開印刷廠,擔任「朝日新聞社」九州分公司的約聘人員,從事廣告相關業務,六年後才成為正式職員。一九四三年(三十四歲)十月,由於戰況趨於激烈,松本清張被徵召入伍,不久被派遣至朝鮮半島參戰,擔任衛生兵。一九四五年十月,因戰爭結束而返回九州,並幸運地復職回到報社。由於家中連續多了三個小男孩,生活負擔沉重,松本清張不得不利用下班時間仲介買賣掃把。一九五○年十二月,小說〈西鄉紙幣〉得了《週日朝日》徵文比賽的第三名,自幼喜好文學的松本清張初試啼聲時己四十一歲。家境的困頓,使松本清張忙於柴米油鹽,大志難伸。
可是,正如台語俗諺「大隻雞慢啼」,四十歲以後才正式登上文壇的松本清張,在一九五一年,作品〈西鄉紙幣〉成為「直木獎」後補,一九五三年獲得「芥川獎」。從此,松本清張爆發性的寫下無數精采作品。作家森田誠一統計過松本清張四十歲以後的寫作生活,認為松本每餐的吃飯時間只花一分二十秒,上廁所則只花十幾秒。(《太陽》,一四一期)
回憶起困頓中的執筆活動,松本清張如此描述著:「〈某「小倉日記」傳〉草稿撰寫時期正逢盛夏,我家住在兵工廠宿舍,共有三個房間分別是六、四點五以及三個榻榻米大小。妻子和四個小孩睡在隔室的蚊帳裡;另一室是老父母的房間。我揮著一把圓扇子,邊打蚊子,邊寫稿。偶而跑到昏黑的廚房裡去喝水。」(《半生記》)
四十年後,建立起自己的文學王國以後,松本清張已經充滿了自信,也奠定了文壇地位。某次,接受《產經新聞》記者訪問時,回答自己的生活步調:「我跟你們這些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大不相同。別問我幾點就寢、幾點起床一類無聊的問題!」作家也清楚的指出:「我個人不和其他作家交往,一切只在乎我自己。」(一九九二年八月六日《產經新聞》)
沒有人能夠理解四十歲以前的空白,何以變成四十歲以後的百花齊放般的絢爛!作家松本清張的成就令人感到訝異!
從第一本歷史小說《西鄉紙幣》開始,松本清張寫了不少歷史小說;《無宿人別帳》、《佐渡流人行》、《天保圖祿》、《私說、日本合戰談》、《西海道談綺》、甚至還有學術氣氛濃厚的《日本黑霧》、《現代官僚論》、《昭和史發掘》、《古代史疑》、《清張通史》。
在一般創作方面,松本清張的深入耕耘也有相對的收獲。一九五二年創作了《某「小倉日記」傳》以來,不斷有新作品發表,甚至一年中有好幾部作品付梓。《斷碑》、《黑地之繪》(新雨出版)、《波之塔》(新雨出版)、《深層海流》、《象徵之設計》、《絢爛流離》、《獸徑》、《岸田劉生晚景》、《砂漠之鹽》、《首相官邸》、《小說、東京審判》、《風之氣息》、《日本改造法案》、《空之城》、《眩人》、《迷走地圖》、《兩像、森鷗外》、《草之徑》。
在推理小說方面從質和量加以評價,絕對不輸於專業推理小說作家。自一九九五年發表〈埋伏〉(收錄於《埋伏》中,新雨出版)起,不斷出精彩創作:《點與線》、《眼之壁》、《零的焦點》、〈天城山奇案〉(收錄在《黑色畫集2》中,新雨出版)、《霧之旗》、《砂之器》、《球形荒野》、《影之車》(新雨出版)、《D之複合》(新雨出版)、《中央流沙》(新雨出版)、《黑色樣式》、《火之路》、《黑色圖說》、《黑色線刻畫》、《禁忌連歌》、《霧之會議》等……。
四十年的創作,當你前往北九州市「松本清張紀念館」親眼看到松本清張著作第一版的封面全部呈現在眼前時,必定會自內心發出讚嘆和敬佩:偉大的作家──松本清張。
這背後,一生中沒有比較像樣職務的父親對松本清張還是產生影響的,不得志的父親,在冬天夜晚,手棒《太閣記》(豐臣秀吉傳)等小說唸給他聽,不僅引起對文學的興趣,也使松本清張擁有小小的幸福感。十五歲,有了一份工作以後,讀遍「春洋堂」、「新潮社」等文學書籍,特別是芥川龍之介的作品,絕不遺漏。
思維格局極大的松本清張,四十歲以後正式進入專業寫作,為了彌補過去的不足,開始大量閱讀資料、史料。日本神保町,「一誠堂書店」(舊書店)一位經理說,松本清張往往一天之中打好幾次電話找書。在沒有手機的那個年代,出差時也輾轉打來電話。當然,松本清張早已跑遍日本全國各地;外國方面,包含歐洲各國,美國、加拿大、阿拉斯加、中東各國、印度,以及包括北韓在內的亞洲各國,松本清張都設法親眼目睹、親自體驗。例如《沙漠之鹽》撰寫期間跑遍埃及、黎巴嫩、敘利亞;而《霧之會議》更涉及英國、法國、摩洛哥、義大利、瑞士等國。
松本清張文學的價值,當然不單純只是作品數量的龐大而已。
最先出現文壇的《西鄉紙幣》,以「叛軍」西鄉隆盛發行的鈔票做為象徵意義,深入探討入日本社會現狀及發展。簡單的說,松本清張的作品一開始便建立了自己的風格;也許,他累積起來豐富無比的社會經驗成為創作的養分。
在推理小說方面,改編成電影的《砂之器》,與原作情節顯然有些出入。然而,松本清張依然藉由不同形式而切入社會問題。換句話說,不論歷史小說、推理小說,松本清張的原點是一致的。
對日本讀者而言,作家松本清張觀察下的森鷗外、菊池寬、岸田劉生這些近代人物,呈現了另一番面貌。甚至從「昭和史」和古代史,松本清張也充分發揮其獨特又具有指針般效果的文學教材,留下了「無與倫比的金字塔」(有馬學)。
最近出版的《清張.戰鬥作家》(藤井淑禎)認為松本清張繼承了夏目漱石、芥川龍之介、菊池寬的寫作技巧,又不斷挑戰純文學「私小說」領域,因此而建構起松本文學的豐富領域。
作家松本清張在青年時代曾因為窮困而考慮自殺,也想一個人離家出走:「我想逃脫背負家庭(父母)責任的狀態。那時候,父親也好、母親也好,幾乎都依賴著我;因此我變成被束縛著、動彈不得。我真想逃離不能自由呼吸的困境。」(一九六二年四月《婦人公論》,人生特集)
檢視松本清張留下的龐大無比的作品,足以證明困頓時代裡,他儲存的智慧和能量,是多麼可觀。吾人閱讀松本清張文學作品時,或許更值得參考,思考。
本文作者簡介
林景淵
早稻田大學畢業,筑波大學碩士,浙江大學博士。著有《讀書物語》,譯有:《知識誕生的奧秘》。目前在《明道文藝》連載〈日本經典文學家傳記〉。
推薦序
直指人性幽暗深處的一抹微光——松本清張的《影之車》
雷路許
《影之車》是松本清張於昭和三十六年(西元一九六一年),在《婦人公論》雜誌上面連載的七篇連作小說。
延續之前大受好評的《黑色畫集》(新雨出版),松本清張再次嘗試使用短篇連作的方式,來詮釋同樣的一個主題。一般來說,所謂的「連作」,在各短篇之間,應該會有某種程度的關連——譬如說共通的人物、地點,或是案件之間的相互連結等等,不過松本清張的連作並非如此。在《黑色畫集》與《影之車》當中,貫串各作的並非是具體的人物,而是更加細微而難以察覺的東西——也就是清張最擅長描寫的,在人性深處當中隱匿著的黑暗。
一般的論點常將清張歸類為「社會派」作家,然而,清張在作品中所關注的層面並不止於當代社會,包括古代史、近代史、考古學等,他都有廣泛的涉獵。那麼,有沒有什麼東西,能夠被稱為是貫串所有清張作品的主軸呢?在我看來,這個主軸一言以蔽之,就是「人」。出身寒微家庭,自學成材的清張,一直到四十歲才開始踏入文壇;前半生的流離經歷,使得他對人性的各個層面都有深刻的理解。也因此,清張在寫「人」的時候,他用的是一種極其寫實的筆調,讓讀者彷彿如歷其境般,能夠深刻感受到當事人的心境。也因此,不管是寫少年的思慕心情(〈天城山奇案〉,收錄於《黑色畫集2》中)、夫妻情人間的愛恨糾葛(《波之塔》,新雨出版),或者是無法掙脫的黑暗宿命(《砂之器》),他都能夠寫得絲絲入扣,讓人忍不住再三閱讀,這本《影之車》自然也不例外。
所謂的「影之車」並不是其中一篇小說的名字,而是做為這整部連作的主題而存在著;按照評論家三好行雄先生的解說中的說明:「潛伏在無形的暗影之中,由殺意與宿命的紅線所牽引的因果之車──這就是『影之車』的含意。」在這七篇小說中,清張所要極力營造的,是一種在我們所認知的「正常」與「非正常」之間,巨大的反差與矛盾。在世人眼中看似「正常」的事物,實際上卻隱藏著尖銳的對立;夫妻、母子、同僚、戀人……表面上最平凡無奇的「關係」,卻是最脆弱,也最危險的存在。嫉妒、貪婪、仇視、扭曲……殺意無形無影,也無所不在;「犯罪者」並不一定是我們以為的兇惡模樣,每天早上點頭打招呼的好好先生,搞不好在家裡就藏了一具屍體。像這樣的事情,其實只要一打開報紙就能看得見,但是清張就是有辦法用他細膩的筆調,讓讀者產生一種如入其境,不寒而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