鎌倉戰神源義經(上)
YOSHITSUNE I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日本近代文學史上,備受推崇也廣受歡迎的歷史大河小說巨匠司馬遼太郎,描寫平安時代與鎌倉時代交替之際,戰神源義經(一一五九─一一八九年)獨特而短暫一生的傑作。
義經是源氏首領之子,但他的名字被提及時總是伴隨著悲劇性的音調。雖然出身武家,卻被寄養於鞍馬山,之後則輾轉於關東、奧州度過黑暗的少年歲月。但矮小清秀的義經一鳴驚人,以轟轟烈烈之姿登上歷史的舞台,將木曾義仲趕出京都,接著轉戰平家,先後在一之谷、屋島、壇浦戰役中奇兵制勝……義經建立了輝煌的戰功,登上英雄的寶座,滿心只想為父報仇和贏得哥哥賴朝的垂青,就在他最意氣風發的時候,毀滅之神卻悄然到來。
縱然有軍事天才,可是義經對政治卻遲鈍到令人悲哀的地步,因此,對苦心經營鎌倉幕府的哥哥賴朝而言,弟弟義經便如毒藥一般……
目錄
〈上卷〉
睡著等死的官差 4
四條聖人 28
稚兒懺法 51
鏡之宿 73
蛭小島 96
白河關 117
弁慶法師 139
京都源氏 161
富士川的水鳥 184
鎌倉新府 207
木曾殿 228
窮途末路的木曾 251
火燒法住寺 275
試閱
鏡之宿
1
京都市區的樹木都已發出新芽。
在這個季節裡,吉次半夜離開京都,來到洛北的山中。當他渡過鞍馬川的溪流時,天亮了,他看見眼前一片青翠山巒。
(就是這裡嗎?)
吉次抬起頭。這裡是鞍馬山,樹縫間有靄靄的朝霧,那是被陽光蒸發後的霧氣,樹木的新芽散發出醉人的氣息。
(那孩子就在這座山裡嗎?)
吉次穿過紅色的仁王門,準備去見那孩子。
─見到他後,要做什麼呢?
吉次腦中還沒有理清這一點。一開始,當他從女人口中得知源家後代在鞍馬山時,他想到了一個異想天開的計畫。
(這個好!)
其實,吉次每次前來京都,都對平相國清盛這日本國統治者的腦筋感嘆不已。他建了兵庫港,對宋貿易頻繁,增加了不少平家的財富,而他對宋帝國輸出的日本特產,就是黃金。也就是說,吉次從奧州運來的黃金,由清盛買下後再賣給宋國,平家由此而累積下日本有史以來最多的財富。
(如果由奧州藤原家直接對宋貿易,就可獲得更多財富吧?)
這是連兒童都懂的道理。而且,最好是打倒平家,使源氏掌權,然後再操縱源氏對宋貿易。
(那麼,鞍馬那孩子……)
於是他想到,如果以奧州十七萬騎來支援那孩子,說不定可以搞垮平家。
(可是,這畢竟是場夢!)
吉次從空想中醒來。奧州十七萬騎之主是平泉的藤原秀衡,他是個溫厚篤實的人,根本不太可能有顛覆日本權力核心的野心。
(雖然是夢……)
吉次想,那孩子還是有些價值,他畢竟是源氏首領的遺孤,血統很寶貴。
奧州人很不尋常的一點是,對中央權貴的血統有病態的憧憬。公卿次子之下的孩子,或是姓藤原的一般小官,往往在京都無法得志,他們絕對不會想到,若下放到奧州,將會受到奧州藤原家多麼熱烈的款待。藤原家族會驚喜若狂,還會分配族中的女子給他們,就為了想要引進權貴血統。
「東夷的遠酋」是奧州藤原氏自卑的謙稱。從這一代的秀衡往上數四代,只有一個「散位藤原經清」的名位而已,如果能混入沒有獲得官職的貴族旁支血統,那麼雖然是蠻夷,卻可以自稱為藤原氏。秀衡的母親擁有來自京都自稱是平氏旁系者的血統,而秀衡的兒子泰衡之妻,也是流放官差的女兒。(源氏的血統目前還沒進入奧州藤原家,足以成為珍貴品種。我如果把這孩子帶回去,他們一定會很高興吧!)
吉次認為,擁有珍貴血統的孩子,是送給奧州最好的京都禮物。
他慢慢的往兩旁長滿新葉的坡路上爬去。
一到山頂的本坊,他馬上叫隨從人員獻上黃金給寺院。寺院中人為之大驚,立刻招待這位蠻夷貴客進入客殿。
「我有事相求,希望可以在寺院中禮佛一段時間。而且,我希望住在禪林坊,可以嗎?」
他提出這個請求。聽說禪林房有個有問題的遮那王,所以吉次請本坊的人前去斡旋。
黃金還是很有效的,他的請求獲准了。吉次立刻下到山腹處,進入位於由岐明神旁的禪林坊。
幾天後,吉次命令隨從人員:
「暗中跟遮那王接觸。」
隨從人員旁敲側擊打探禪林坊的狀況,終於跟遮那王聯繫上。
薄暮中,這名少年來到庭院,隨從馬上走近他。
「這……這位少年,」隨從小聲的問:「你是遮那王吧?」
隨從小心的確認後表明,自己的主人是自奧州來此做黃金買賣的吉次,想要與他見面。
遮那王張大眼睛,沉默的點頭。
奧州人─很童話味的名稱─吸引少年的心。
「你也來自奧州嗎?」
「不!在下是京都人。」
「難怪是普通京都人的臉孔。」
雙方約好隔天早餐後,在後山的樹根道見面。
第二天飄著細雨。遮那王一放下早餐的筷子,就馬上戴起斗笠,穿上簑衣,偷偷從禪林坊的後門溜了出去。他沿著後山小路往上爬,進入密林裡。由於百年杉樹密布,鞍馬山即使在白天也很陰暗,充滿霧氣。若不是遮那王很熟悉這座山,絕對無法走這種小路。
穿過樹林間的縫隙,他終於來到約定的地方。許多樹根浮出地面,好像一張丟在地上的網子,被雨淋得溼透。
「你是吉次嗎?」
遮那王拿下斗笠,問著坐在對面倒下樹幹上戴蓑笠的男人。
男人無言的站起來,做勢要解開斗笠的鈕扣,結果並沒有解開。他大概輕視遮那王是沒落貴族的孩子吧!
「我是奧州的吉次。」斗笠下的臉龐說著:「你是遮那王嗎?」
遮那王沒有正面回答,卻說:
「你是奧州的蠻夷啊!」
他必須爭回面子,不容旁人侮辱自己。
「拿下斗笠,戴上烏帽子。對貴人講話不可以這麼無禮,這是京都的禮貌。」
(原來如此!)吉次苦笑著,不得已拿下斗笠。他失望的想著,這孩子真是一點都不可愛。要當作京都禮物帶回奧州的話,最好是個楚楚可憐、配得過沉香香氣般的孩子。
(臉孔長得如何?)
吉次右膝觸地,保持彎腰的姿勢,看著遮那王在斗笠下的長相。吉次的期待沒有落空─遮那王膚色白皙。
(不愧是常盤生的!)
恐怕是遺傳自母親吧?只見他薄嫩的肌膚上,似乎隱約可看到一條條藍色的血管,站在濃綠的杉樹群中,顯得異常清秀。
(好個稚兒!)
吉次用人口販子般鑑定的眼神,緊盯著遮那王。不久,他發現一件奇怪的事情:仔細端詳遮那王的長相後,發現他眼睛似乎一大一小,鼻梁不正,唇形也不好,卻讓人一見就覺得俊俏,大概是因為眼瞳烏黑,睫毛鮮亮,皮膚細膩光滑的關係吧?所謂美貌,似乎不是用看的,而是用感覺的。
(行了!)
吉次猛然雙膝跪地,打算鼓動三寸不爛之舌拐走遮那王。不料─
「吉次,帶我去奧州。」
遮那王先提出要求。
以他的地理知識,還不知道奧州是什麼地方,可是他聽說,那裡自古以來都遵循日本的律令,目前還是平家勢力無法觸及之地。如果要逃離鞍馬,就只能去奧州了。
「拜託!」遮那王說。
他已經十六歲了,能夠當稚兒當到這年齡,已經是奇蹟,今年大概會落髮為僧,永遠無法再還俗了吧?師父覺日、老師蓮忍以及所有平家的人,也都在催促他剃度了。
「去奧州?」
吉次聳肩,誇張的表現他的驚訝,然後非常認真的搖頭:
「這不行啊!」
吉次畢竟是商人,如果對方主動說要賣,他就必須裝出根本不想買的樣子。
「如果帶你離開,這寺院的和尚會恨我的。」
「你不用擔心,」遮那王露出寂寞的表情說:「出了一些事情,寺院裡的人都覺得我很麻煩,如果我離開了,整座山的僧俗都會鬆一口氣。」
「我不懂你在講什麼!」
吉次故意要套他的話。遮那王的意思吉次當然懂,義朝的遺孤在鞍馬山中接受監視,當然備受拘束,討厭留在寺院內。
可是遮那王並不說:
「因為我是義朝的兒子。」
他不提源氏或平家,只是微微一笑道:
「因為我太愛惡作劇了。」
吉次聽到這句話後,內心重新修正對遮那王的印象。
(他雖然是小孩,卻不是可以任我擺布的。)
吉次也很狡猾,他並不提這種話題:
─你是義朝的遺孤嗎?他只是以一副不太高興的樣子說:
「實在麻煩,不過,你真要去的話,就跟我一起走吧!改天我派隨從通知你。」
吉次的交易成功了。既然遮那王拜託他,他就可以採取高姿態,如此一來,以後他想要如何對待遮那王,都可以隨他高興。
2
不久─
遮那王趁半夜逃離鞍馬山,出現在前往京都的街道上。吉次的部下還在路上喘不過氣來,可是遮那王氣不亂腳不慢。
(好敏捷的孩子!)
使者驚嘆著。在途中一處叫松崎的京都入口,遮那王換了衣服,穿上尋常百姓的麻質兒童水干。
他將先前穿的紅梅色絹質水干交給吉次的使者。
「從現在起,請叫我牛若。」
少年恢復俗名。不過,他已經到了該行成人禮的年齡,今年就必須換掉童名了吧!
到達位於三條的吉次家時,天色還沒亮,可是已經是出發的時刻了,路上擠滿了人馬,門前燒著好幾堆篝火,屋內燭光輝映,燈火通明。
「吉次大人要回去了。」
城中守門的人已經起來了,周圍聚集了很多從京都各地前來送行的人。
吉次一行人約有一百人左右,都是一些想從京都前往東國的人,因為怕在路上遭到強盜搶劫,因而拜託吉次讓他們加入商隊,其中包括武士、僧侶、婦人、商人。
眾多繁雜的行李也不只是吉次在京都買的商品,還有朝臣、僧侶等交代要送給沿途諸國的信件。
吉次也是名送信者。
(有如一支大軍!)
牛若沒想到,在鞍馬木根道上全身溼淋淋跪著的奧州人,竟有這麼強的實力。
吉次在房間裡跟一些女人及京都熟識者開著餞別宴會。
「孩子,你來啦!」
牛若聽到吉次的聲音。然而,吉次的態度傲慢,有如長者對待奴隸似的。
「倒酒!」
(這傢伙!)
牛若心中暗罵著。可是,他又反過來想,吉次可能是想幫他掩飾身分,才故意這樣演戲吧?於是他進去倒了酒─這個舉動他在鞍馬已經做習慣了。
就快天亮了,吉次退到另一個房間,脫下市集商人的萎烏帽子、水干、四幅褲等裝扮,換上武士烏帽子跟直垂。他一邊叫女人們幫他換裝,一邊說:
「孩子,過來!」
吉次叫牛若進來,命令道:
「路上要帶著太刀。」
吉次在牛若面前調戲女人們,女人們雖然尖聲大叫,可是並沒有躲開吉次的手指。
天一亮,吉次的大隊人馬出發離開三條。牛若扛著大刀,跟在吉次的馬後走著。從粟田口上了逢坂山,京都漸漸從視野中消失了。
(我正要離開故鄉。)
他這麼一想,不禁對這個從小都沒讓自己經歷過一丁點好事的城市,產生了一點點愁緒。
(別哭!)
他罵自己,卻無法止住流出的淚。他很想再見母親一面,可是,繼父和弟弟已經是常盤的世界了,根本沒有他插足的餘地。他也不願意去想在鞍馬山經歷的一切。小觀音或少將公應該不久就會成為僧官,在京都的貴族社會裡,繼續享受榮華富貴吧?簡單說,牛若在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立足之處。
「你在哭什麼?」
吉次在馬上回頭問他。牛若慌忙別開臉,他可不能讓蠻夷來可憐自己。
(我只有自己!)
他這麼鼓勵著自己。他跟平家或藤原貴族的公卿不一樣,他在這個世界上是沒有籍貫的,活著的目的就是要為父報仇,打垮平家。因此,他必須領悟到,除了這個單純而強烈的目的之外,他在這個世界,是個沒有任何用處的男人。
(要這麼想才行!)
如此一來,跨越逢阪山的腳,也會凜凜生風吧?
(不哭了嗎?)
吉次再度回頭看。他很在意牛若的動作或情緒。
吉次的商隊是支強行軍,不容許緩緩步行,大家都快步疾走,揚起一股灰塵,整隊人馬好像不斷往前傾倒似的。早上他們就過了瀨多的大橋,從琵琶湖附近北上。
過午之後到達草津。這一天大家決定分別住在草津到守山、野洲、鏡之宿之間。吉次和隨從、牛若住在最前端的鏡之宿。
此地是奈良朝以前就存在的老站,後來改稱鏡山,雖然就要廢站了,可是由於前臨近江平原,後據有如富士山縮影的三上山,被人稱為「湖東第一景」。
吉次等人沒有投宿客棧,而是住在當地長者家中。鏡之宿的長者家在當地被稱為「澤殿」。
女人們出來接待,她們也兼陪宿。聽說以前若有貴人來,長者的女兒會去陪宿,可是現在女人們已經都半職業化了,跟妓女沒兩樣。
吉次照例又召開酒宴。他坐在熊毛皮上,伸出多毛的腿,火光照著他如岩石般的臉。他拍著胸口大口喝酒,那喝醉的樣子真有東國武士之風。
「我母親是京都的女人呢!」吉次自豪的說。
吉次出生於奧州的金成,父親是燒炭的藤太。有一天,一個自稱是京都官差之女的女人留宿在藤太的燒炭小屋,後來就住了下來,成為藤太的妻子,生了吉次等三個兄弟。因為母親是官差的女兒,所以吉次在奧州的首都平泉也受到重視,並受到藤原家提拔。
─這是京都語言。他母親親自教授他京都語言。然而,等他來到京都後,才知道那其實是在鴨川河原搭棚子住的河原人講的話。他母親恐怕是在木偶戲團中混飯吃,然後流浪到東國,再飄流到奧州,聽說奧州很重視京都來的人,所以如此誑騙人,最後成了燒炭者的妻子。
總之,吉次對牛若的態度,越來越傲慢了。
─你是我的奴隸。
他的態度有如這麼宣告。
不但老是叫他斟酒,而且,當牛若有幾次不小心把酒溢出來時,還嚴厲的責備他:
「你連斟酒都不會嗎?」
吉次企圖在旅途上馴服牛若,使他日後能完全聽命於自己。
(這傢伙!)
牛若雖然心中不快,可是由於吉次提供三餐,他無法提出任何抗辯。
這個「以邊土遠國為巢穴,令土民百姓臣服」的少年,後來在吉次卑躬屈膝的樣子中,重新回想到這段日子的悲哀。可是,現在無論如何,在吉次面前他是無可奈何的。
這一晚,牛若跟其他傭人一起睡在吉次隔壁的房間。大家各自抓著棉被一角睡著了,只有牛若輾轉難眠。
他只好起床。
然而,他馬上動手解開包袱,決定要做一個戲劇性的舉動:
行成人禮。
他要拋棄兒童打扮,變成大人。
一般若在貴族或武士家裡,這是一生中最重要的儀式,必須聚集全族人和家臣,舉行嚴肅的典禮。
牛若的族人─後來的鎌倉三代將軍實朝,他的成人禮就很豪華。當天,文武百官都參加典禮,北條時政和兒子義時、大江親廣、武藏守源義信等鎌倉幕府下的權貴之家,都各自擔任侍者,幫實朝理髮、加冠。
就算再簡單,成人禮最少也需要六個人:加冠者、理髮者、戴烏帽子者、敬酒者、打亂箱者、鏡台者。而最不可或缺的,就是為進行成人儀式者加冠之人,一般稱為「烏帽子親」。
可是,現在面壁沉吟的牛若什麼都沒有。
─我一個人來吧!
他解開頭髮,自己擔任理髮者,梳開頭髮,然後拔出短刀,切斷髮尾,在頭上綁了一個元結(譯註:髮髻)。
接下來是加冠。
逃離鞍馬時,他偷走了一套烏帽子和直垂裝束,現在派上用場了。他把烏帽子戴在頭上,在下顎綁好帶子─儀式完成了。嚴格來講,他已行過成人禮,應該被稱為「冠者」(譯註:接受加冠之人)了!當然不能再用「遮那王」這名字,也得跟「牛若」之名分手。(該叫什麼名字呢?)
既然是義朝的九男,當然通稱就是「九郎」了。依照慣例,名字要從父親之名中取一個字,就取「義」吧!可是,他迷惘著,「義」下面該加哪個字呢?通常是從烏帽子親的名字中取用一個字,可是,他並沒有烏帽子親。
源氏是自清和天皇開始的,清和天皇之子是貞純親王,貞純親王之子是經基,從經基開始就被降為臣,受賜源姓,就取他的「經」,名為「義經」吧!
(源九郎義經……)
他念了一遍,感覺音調流暢,字面上看來也不錯。
加冠的特殊過程,很快就引起房中兩、三個人的注意,其中還有人爬出被子,坐下來祝賀他說:
「我不知道你是哪家的孩子,不過,恭喜你成年了。」
冠者接受祝福,像個大人似的點點頭,要求他們:
「今天起,請叫我九郎。」
然而,他的口氣還是很稚氣。他站了起來。
此時,他的成人禮起了戲劇性的變化。
沒有人注意到,村子的出入口有人影晃動著。這些人影很快就增加為二、三十人,不久便靜悄悄的包圍整棟房子。
是強盜!
─聽說奧州賣金子的吉次已離開京都,要回奧州去了。
從聽到這個風聲開始,遠近的強盜都聚集到京都附近,匯聚成一個集團,觀察著吉次的動靜。
─他們會住在鏡之宿。
強盜甚至調查到這一點。因此從昨天起,他們也分別住進這長者家附近。強盜來自不同的地方,最遠的竟然還有從出羽國由利郡附近流浪來的人,其他還有出生於越後國頸城郡、名叫藤澤入道的老人;出生於信濃,自稱是三之權正之子的年輕人;出身於遠州的蒲、一個叫與衣的跛子;駿河的興津十郎;名為豐岡源八的大刀隊,以及上州人。其中東部人比較多,大概是因為最近東國到北陸道的飢荒越來越惡化之故,沒得吃的人,比較懦弱的就去當乞丐,比較好強的則成了強盜,有志一同的一聚在一起就有七、八十人。
其中,藤澤入道穿著褐色直垂,沒有戴頭盔,身上一件不知道哪裡偷來的黑色皮盔甲,配著一把刀鞘尾裝飾著熊皮的太刀。他揮舞著太刀,威風的指揮同伴。他很自豪於自己的力氣,便往門上丟了一塊大石頭,亂喊亂叫,這時候,亥時已過了一半。
1
京都市區的樹木都已發出新芽。
在這個季節裡,吉次半夜離開京都,來到洛北的山中。當他渡過鞍馬川的溪流時,天亮了,他看見眼前一片青翠山巒。
(就是這裡嗎?)
吉次抬起頭。這裡是鞍馬山,樹縫間有靄靄的朝霧,那是被陽光蒸發後的霧氣,樹木的新芽散發出醉人的氣息。
(那孩子就在這座山裡嗎?)
吉次穿過紅色的仁王門,準備去見那孩子。
─見到他後,要做什麼呢?
吉次腦中還沒有理清這一點。一開始,當他從女人口中得知源家後代在鞍馬山時,他想到了一個異想天開的計畫。
(這個好!)
其實,吉次每次前來京都,都對平相國清盛這日本國統治者的腦筋感嘆不已。他建了兵庫港,對宋貿易頻繁,增加了不少平家的財富,而他對宋帝國輸出的日本特產,就是黃金。也就是說,吉次從奧州運來的黃金,由清盛買下後再賣給宋國,平家由此而累積下日本有史以來最多的財富。
(如果由奧州藤原家直接對宋貿易,就可獲得更多財富吧?)
這是連兒童都懂的道理。而且,最好是打倒平家,使源氏掌權,然後再操縱源氏對宋貿易。
(那麼,鞍馬那孩子……)
於是他想到,如果以奧州十七萬騎來支援那孩子,說不定可以搞垮平家。
(可是,這畢竟是場夢!)
吉次從空想中醒來。奧州十七萬騎之主是平泉的藤原秀衡,他是個溫厚篤實的人,根本不太可能有顛覆日本權力核心的野心。
(雖然是夢……)
吉次想,那孩子還是有些價值,他畢竟是源氏首領的遺孤,血統很寶貴。
奧州人很不尋常的一點是,對中央權貴的血統有病態的憧憬。公卿次子之下的孩子,或是姓藤原的一般小官,往往在京都無法得志,他們絕對不會想到,若下放到奧州,將會受到奧州藤原家多麼熱烈的款待。藤原家族會驚喜若狂,還會分配族中的女子給他們,就為了想要引進權貴血統。
「東夷的遠酋」是奧州藤原氏自卑的謙稱。從這一代的秀衡往上數四代,只有一個「散位藤原經清」的名位而已,如果能混入沒有獲得官職的貴族旁支血統,那麼雖然是蠻夷,卻可以自稱為藤原氏。秀衡的母親擁有來自京都自稱是平氏旁系者的血統,而秀衡的兒子泰衡之妻,也是流放官差的女兒。(源氏的血統目前還沒進入奧州藤原家,足以成為珍貴品種。我如果把這孩子帶回去,他們一定會很高興吧!)
吉次認為,擁有珍貴血統的孩子,是送給奧州最好的京都禮物。
他慢慢的往兩旁長滿新葉的坡路上爬去。
一到山頂的本坊,他馬上叫隨從人員獻上黃金給寺院。寺院中人為之大驚,立刻招待這位蠻夷貴客進入客殿。
「我有事相求,希望可以在寺院中禮佛一段時間。而且,我希望住在禪林坊,可以嗎?」
他提出這個請求。聽說禪林房有個有問題的遮那王,所以吉次請本坊的人前去斡旋。
黃金還是很有效的,他的請求獲准了。吉次立刻下到山腹處,進入位於由岐明神旁的禪林坊。
幾天後,吉次命令隨從人員:
「暗中跟遮那王接觸。」
隨從人員旁敲側擊打探禪林坊的狀況,終於跟遮那王聯繫上。
薄暮中,這名少年來到庭院,隨從馬上走近他。
「這……這位少年,」隨從小聲的問:「你是遮那王吧?」
隨從小心的確認後表明,自己的主人是自奧州來此做黃金買賣的吉次,想要與他見面。
遮那王張大眼睛,沉默的點頭。
奧州人─很童話味的名稱─吸引少年的心。
「你也來自奧州嗎?」
「不!在下是京都人。」
「難怪是普通京都人的臉孔。」
雙方約好隔天早餐後,在後山的樹根道見面。
第二天飄著細雨。遮那王一放下早餐的筷子,就馬上戴起斗笠,穿上簑衣,偷偷從禪林坊的後門溜了出去。他沿著後山小路往上爬,進入密林裡。由於百年杉樹密布,鞍馬山即使在白天也很陰暗,充滿霧氣。若不是遮那王很熟悉這座山,絕對無法走這種小路。
穿過樹林間的縫隙,他終於來到約定的地方。許多樹根浮出地面,好像一張丟在地上的網子,被雨淋得溼透。
「你是吉次嗎?」
遮那王拿下斗笠,問著坐在對面倒下樹幹上戴蓑笠的男人。
男人無言的站起來,做勢要解開斗笠的鈕扣,結果並沒有解開。他大概輕視遮那王是沒落貴族的孩子吧!
「我是奧州的吉次。」斗笠下的臉龐說著:「你是遮那王嗎?」
遮那王沒有正面回答,卻說:
「你是奧州的蠻夷啊!」
他必須爭回面子,不容旁人侮辱自己。
「拿下斗笠,戴上烏帽子。對貴人講話不可以這麼無禮,這是京都的禮貌。」
(原來如此!)吉次苦笑著,不得已拿下斗笠。他失望的想著,這孩子真是一點都不可愛。要當作京都禮物帶回奧州的話,最好是個楚楚可憐、配得過沉香香氣般的孩子。
(臉孔長得如何?)
吉次右膝觸地,保持彎腰的姿勢,看著遮那王在斗笠下的長相。吉次的期待沒有落空─遮那王膚色白皙。
(不愧是常盤生的!)
恐怕是遺傳自母親吧?只見他薄嫩的肌膚上,似乎隱約可看到一條條藍色的血管,站在濃綠的杉樹群中,顯得異常清秀。
(好個稚兒!)
吉次用人口販子般鑑定的眼神,緊盯著遮那王。不久,他發現一件奇怪的事情:仔細端詳遮那王的長相後,發現他眼睛似乎一大一小,鼻梁不正,唇形也不好,卻讓人一見就覺得俊俏,大概是因為眼瞳烏黑,睫毛鮮亮,皮膚細膩光滑的關係吧?所謂美貌,似乎不是用看的,而是用感覺的。
(行了!)
吉次猛然雙膝跪地,打算鼓動三寸不爛之舌拐走遮那王。不料─
「吉次,帶我去奧州。」
遮那王先提出要求。
以他的地理知識,還不知道奧州是什麼地方,可是他聽說,那裡自古以來都遵循日本的律令,目前還是平家勢力無法觸及之地。如果要逃離鞍馬,就只能去奧州了。
「拜託!」遮那王說。
他已經十六歲了,能夠當稚兒當到這年齡,已經是奇蹟,今年大概會落髮為僧,永遠無法再還俗了吧?師父覺日、老師蓮忍以及所有平家的人,也都在催促他剃度了。
「去奧州?」
吉次聳肩,誇張的表現他的驚訝,然後非常認真的搖頭:
「這不行啊!」
吉次畢竟是商人,如果對方主動說要賣,他就必須裝出根本不想買的樣子。
「如果帶你離開,這寺院的和尚會恨我的。」
「你不用擔心,」遮那王露出寂寞的表情說:「出了一些事情,寺院裡的人都覺得我很麻煩,如果我離開了,整座山的僧俗都會鬆一口氣。」
「我不懂你在講什麼!」
吉次故意要套他的話。遮那王的意思吉次當然懂,義朝的遺孤在鞍馬山中接受監視,當然備受拘束,討厭留在寺院內。
可是遮那王並不說:
「因為我是義朝的兒子。」
他不提源氏或平家,只是微微一笑道:
「因為我太愛惡作劇了。」
吉次聽到這句話後,內心重新修正對遮那王的印象。
(他雖然是小孩,卻不是可以任我擺布的。)
吉次也很狡猾,他並不提這種話題:
─你是義朝的遺孤嗎?他只是以一副不太高興的樣子說:
「實在麻煩,不過,你真要去的話,就跟我一起走吧!改天我派隨從通知你。」
吉次的交易成功了。既然遮那王拜託他,他就可以採取高姿態,如此一來,以後他想要如何對待遮那王,都可以隨他高興。
2
不久─
遮那王趁半夜逃離鞍馬山,出現在前往京都的街道上。吉次的部下還在路上喘不過氣來,可是遮那王氣不亂腳不慢。
(好敏捷的孩子!)
使者驚嘆著。在途中一處叫松崎的京都入口,遮那王換了衣服,穿上尋常百姓的麻質兒童水干。
他將先前穿的紅梅色絹質水干交給吉次的使者。
「從現在起,請叫我牛若。」
少年恢復俗名。不過,他已經到了該行成人禮的年齡,今年就必須換掉童名了吧!
到達位於三條的吉次家時,天色還沒亮,可是已經是出發的時刻了,路上擠滿了人馬,門前燒著好幾堆篝火,屋內燭光輝映,燈火通明。
「吉次大人要回去了。」
城中守門的人已經起來了,周圍聚集了很多從京都各地前來送行的人。
吉次一行人約有一百人左右,都是一些想從京都前往東國的人,因為怕在路上遭到強盜搶劫,因而拜託吉次讓他們加入商隊,其中包括武士、僧侶、婦人、商人。
眾多繁雜的行李也不只是吉次在京都買的商品,還有朝臣、僧侶等交代要送給沿途諸國的信件。
吉次也是名送信者。
(有如一支大軍!)
牛若沒想到,在鞍馬木根道上全身溼淋淋跪著的奧州人,竟有這麼強的實力。
吉次在房間裡跟一些女人及京都熟識者開著餞別宴會。
「孩子,你來啦!」
牛若聽到吉次的聲音。然而,吉次的態度傲慢,有如長者對待奴隸似的。
「倒酒!」
(這傢伙!)
牛若心中暗罵著。可是,他又反過來想,吉次可能是想幫他掩飾身分,才故意這樣演戲吧?於是他進去倒了酒─這個舉動他在鞍馬已經做習慣了。
就快天亮了,吉次退到另一個房間,脫下市集商人的萎烏帽子、水干、四幅褲等裝扮,換上武士烏帽子跟直垂。他一邊叫女人們幫他換裝,一邊說:
「孩子,過來!」
吉次叫牛若進來,命令道:
「路上要帶著太刀。」
吉次在牛若面前調戲女人們,女人們雖然尖聲大叫,可是並沒有躲開吉次的手指。
天一亮,吉次的大隊人馬出發離開三條。牛若扛著大刀,跟在吉次的馬後走著。從粟田口上了逢坂山,京都漸漸從視野中消失了。
(我正要離開故鄉。)
他這麼一想,不禁對這個從小都沒讓自己經歷過一丁點好事的城市,產生了一點點愁緒。
(別哭!)
他罵自己,卻無法止住流出的淚。他很想再見母親一面,可是,繼父和弟弟已經是常盤的世界了,根本沒有他插足的餘地。他也不願意去想在鞍馬山經歷的一切。小觀音或少將公應該不久就會成為僧官,在京都的貴族社會裡,繼續享受榮華富貴吧?簡單說,牛若在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立足之處。
「你在哭什麼?」
吉次在馬上回頭問他。牛若慌忙別開臉,他可不能讓蠻夷來可憐自己。
(我只有自己!)
他這麼鼓勵著自己。他跟平家或藤原貴族的公卿不一樣,他在這個世界上是沒有籍貫的,活著的目的就是要為父報仇,打垮平家。因此,他必須領悟到,除了這個單純而強烈的目的之外,他在這個世界,是個沒有任何用處的男人。
(要這麼想才行!)
如此一來,跨越逢阪山的腳,也會凜凜生風吧?
(不哭了嗎?)
吉次再度回頭看。他很在意牛若的動作或情緒。
吉次的商隊是支強行軍,不容許緩緩步行,大家都快步疾走,揚起一股灰塵,整隊人馬好像不斷往前傾倒似的。早上他們就過了瀨多的大橋,從琵琶湖附近北上。
過午之後到達草津。這一天大家決定分別住在草津到守山、野洲、鏡之宿之間。吉次和隨從、牛若住在最前端的鏡之宿。
此地是奈良朝以前就存在的老站,後來改稱鏡山,雖然就要廢站了,可是由於前臨近江平原,後據有如富士山縮影的三上山,被人稱為「湖東第一景」。
吉次等人沒有投宿客棧,而是住在當地長者家中。鏡之宿的長者家在當地被稱為「澤殿」。
女人們出來接待,她們也兼陪宿。聽說以前若有貴人來,長者的女兒會去陪宿,可是現在女人們已經都半職業化了,跟妓女沒兩樣。
吉次照例又召開酒宴。他坐在熊毛皮上,伸出多毛的腿,火光照著他如岩石般的臉。他拍著胸口大口喝酒,那喝醉的樣子真有東國武士之風。
「我母親是京都的女人呢!」吉次自豪的說。
吉次出生於奧州的金成,父親是燒炭的藤太。有一天,一個自稱是京都官差之女的女人留宿在藤太的燒炭小屋,後來就住了下來,成為藤太的妻子,生了吉次等三個兄弟。因為母親是官差的女兒,所以吉次在奧州的首都平泉也受到重視,並受到藤原家提拔。
─這是京都語言。他母親親自教授他京都語言。然而,等他來到京都後,才知道那其實是在鴨川河原搭棚子住的河原人講的話。他母親恐怕是在木偶戲團中混飯吃,然後流浪到東國,再飄流到奧州,聽說奧州很重視京都來的人,所以如此誑騙人,最後成了燒炭者的妻子。
總之,吉次對牛若的態度,越來越傲慢了。
─你是我的奴隸。
他的態度有如這麼宣告。
不但老是叫他斟酒,而且,當牛若有幾次不小心把酒溢出來時,還嚴厲的責備他:
「你連斟酒都不會嗎?」
吉次企圖在旅途上馴服牛若,使他日後能完全聽命於自己。
(這傢伙!)
牛若雖然心中不快,可是由於吉次提供三餐,他無法提出任何抗辯。
這個「以邊土遠國為巢穴,令土民百姓臣服」的少年,後來在吉次卑躬屈膝的樣子中,重新回想到這段日子的悲哀。可是,現在無論如何,在吉次面前他是無可奈何的。
這一晚,牛若跟其他傭人一起睡在吉次隔壁的房間。大家各自抓著棉被一角睡著了,只有牛若輾轉難眠。
他只好起床。
然而,他馬上動手解開包袱,決定要做一個戲劇性的舉動:
行成人禮。
他要拋棄兒童打扮,變成大人。
一般若在貴族或武士家裡,這是一生中最重要的儀式,必須聚集全族人和家臣,舉行嚴肅的典禮。
牛若的族人─後來的鎌倉三代將軍實朝,他的成人禮就很豪華。當天,文武百官都參加典禮,北條時政和兒子義時、大江親廣、武藏守源義信等鎌倉幕府下的權貴之家,都各自擔任侍者,幫實朝理髮、加冠。
就算再簡單,成人禮最少也需要六個人:加冠者、理髮者、戴烏帽子者、敬酒者、打亂箱者、鏡台者。而最不可或缺的,就是為進行成人儀式者加冠之人,一般稱為「烏帽子親」。
可是,現在面壁沉吟的牛若什麼都沒有。
─我一個人來吧!
他解開頭髮,自己擔任理髮者,梳開頭髮,然後拔出短刀,切斷髮尾,在頭上綁了一個元結(譯註:髮髻)。
接下來是加冠。
逃離鞍馬時,他偷走了一套烏帽子和直垂裝束,現在派上用場了。他把烏帽子戴在頭上,在下顎綁好帶子─儀式完成了。嚴格來講,他已行過成人禮,應該被稱為「冠者」(譯註:接受加冠之人)了!當然不能再用「遮那王」這名字,也得跟「牛若」之名分手。(該叫什麼名字呢?)
既然是義朝的九男,當然通稱就是「九郎」了。依照慣例,名字要從父親之名中取一個字,就取「義」吧!可是,他迷惘著,「義」下面該加哪個字呢?通常是從烏帽子親的名字中取用一個字,可是,他並沒有烏帽子親。
源氏是自清和天皇開始的,清和天皇之子是貞純親王,貞純親王之子是經基,從經基開始就被降為臣,受賜源姓,就取他的「經」,名為「義經」吧!
(源九郎義經……)
他念了一遍,感覺音調流暢,字面上看來也不錯。
加冠的特殊過程,很快就引起房中兩、三個人的注意,其中還有人爬出被子,坐下來祝賀他說:
「我不知道你是哪家的孩子,不過,恭喜你成年了。」
冠者接受祝福,像個大人似的點點頭,要求他們:
「今天起,請叫我九郎。」
然而,他的口氣還是很稚氣。他站了起來。
此時,他的成人禮起了戲劇性的變化。
沒有人注意到,村子的出入口有人影晃動著。這些人影很快就增加為二、三十人,不久便靜悄悄的包圍整棟房子。
是強盜!
─聽說奧州賣金子的吉次已離開京都,要回奧州去了。
從聽到這個風聲開始,遠近的強盜都聚集到京都附近,匯聚成一個集團,觀察著吉次的動靜。
─他們會住在鏡之宿。
強盜甚至調查到這一點。因此從昨天起,他們也分別住進這長者家附近。強盜來自不同的地方,最遠的竟然還有從出羽國由利郡附近流浪來的人,其他還有出生於越後國頸城郡、名叫藤澤入道的老人;出生於信濃,自稱是三之權正之子的年輕人;出身於遠州的蒲、一個叫與衣的跛子;駿河的興津十郎;名為豐岡源八的大刀隊,以及上州人。其中東部人比較多,大概是因為最近東國到北陸道的飢荒越來越惡化之故,沒得吃的人,比較懦弱的就去當乞丐,比較好強的則成了強盜,有志一同的一聚在一起就有七、八十人。
其中,藤澤入道穿著褐色直垂,沒有戴頭盔,身上一件不知道哪裡偷來的黑色皮盔甲,配著一把刀鞘尾裝飾著熊皮的太刀。他揮舞著太刀,威風的指揮同伴。他很自豪於自己的力氣,便往門上丟了一塊大石頭,亂喊亂叫,這時候,亥時已過了一半。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