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太郎語言圖鑑套書:各式各樣的名字/有趣的形容詞/話中有話(限量加贈《0-8歲語言力大揭密》語言專刊)
帶領孩子發現語言的妙用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開學季特談價惠JBL耳機68折起、溫控快煮杯結帳驚喜價↓點我去逛逛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活動期間購買童書類別滿額199元,即贈《傲嬌公主的奇幻冒險》早優券,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內容簡介
孩子語言表達力 升級必備
最風趣幽默的語言圖鑑
看創意大師五味太郎用最新鮮的點子
帶領孩子發現語言的妙用!
【限量加贈】《0-8歲語言力大揭密》語言特刊
【語言圖鑑1:各式各樣的名字】
天上飛的叫做「鳥」,水裡游的叫做「魚」,名字不就這麼簡單嗎?
但是你知道嗎?同樣是一條魚──
媽媽叫「食材」,攤販叫「商品」,
水族用品店叫「寵物」,專家說是「鱸科鮨屬」。
真沒想到,名字竟然如此變化多端!
有些動物的名字也很有趣,比如
「象鼻海豹」光聽名字,就能想像牠的鼻子很不一般了吧?
「狐猴」是長得像猴子的狐狸,還是長得像狐狸的猴子?
「兔蝙蝠」身上哪裡有兔子的特徵呢?
宇宙萬物都有名字,就算不知道是什麼的東西,也有自己的名字,
比如「幽浮」,意思就是不明飛行物體。
《各式各樣的名字》圖鑑中,五味太郎用大家從沒想過的角度,探討名字背後各種有趣的意思。孩子還會發現自己的名字背後,有爸爸媽媽的期待和愛呢!
【語言圖鑑2:有趣的形容詞】
生活中我們經常使用形容詞,比如大的、小的、好看的、醜陋的......
但是──
你能夠想像什麼是「難為情的帽子」嗎?
是什麼樣的天氣,叫做「被浪費的天氣」呢?
再來,「厚臉皮的無尾熊」又是什麼樣子?
《有趣的形容詞》圖鑑中,用種種常見的形容詞搭配名詞,創造了256個逗趣好玩的詞組。例如:
誇張的帽子/好想要的帽子/令人焦慮的帽子
難得的天氣/毒辣的天氣/令人失望的天氣
想家的無尾熊/可疑的無尾熊/身手矯健的無尾熊
無俚頭的詞彙,配上插圖中笑果十足的表情和動作,
種種只能意會,不能「形容」的感覺,全被五味太郎畫出來了!
大人小孩看了都會忍不住哈哈大笑。
孩子學會善用這些形容詞,不但可以創造出千變萬化的趣味詞組,
還能大膽跳脫一成不變的表達方式,成為語言的創意家!
【語言圖鑑3:話中有話】
當你聽到有人說「我是小孩。」他真正的意思可能是──
學生答不出老師的問題時,說「我是小孩。」(所以什麼都不懂)
大人也可以說「我是小孩。」(在父母眼中,我還是個小孩)
買票的時候說「我是小孩。」(可以買兒童票唷!)
同樣的一句話,只要對象和場所不一樣,就會有不一樣的解釋。《話中有話》圖鑑,收錄各種常見的隱喻、暗示、藉口和拐彎抹角的說法,用種種貼切又寫實的情境,巧妙道出話中有話的弦外之音,
只要好好察言觀色,你就能聽出人們真實的心聲,像這樣:
「這是可以治百病的藥唷!」(所以請快快來買)
「沒有比這個更物美價廉啦!」(所以請快快來買)
「我賣的東西最新鮮囉!」(所以請快快來買)
讓五味太郎帶你破解人們沒說出口的話,聽懂對方的「話中有話」,成為機智的溝通高手!
【限量加贈】
《家,是最好的語言教室──0-8歲語言力大揭密》語言特刊
信誼基金會以1~6歲兒童的家庭為對象,進行一項大型網路調查研究,探討一般幼兒家庭中的語言活動執行現況。本刊特邀多位專家與教育工作者,根據調查結果提出親子對話與互動的訣竅。
語言特刊公布研究報告與文章包括:
•〈1~6歲幼兒語言發展與親子對話調查〉
•〈1~6歲語言能力發展分齡對照表〉
•〈語言是本能?解答大腦的學習機制〉洪蘭
•〈語言能力好 認知和情緒跟著好〉劉惠美
•〈掌握語言發展歷程 做孩子的最佳啟蒙者〉林麗英
•〈提升語言力,生活就是最好的教室〉廖婉霖
•〈非口語溝通,為學說話奠定基礎〉黃瑞珍、李卉棋
•〈雙向親子對話,品質和頻率一樣重要〉張鑑如
•〈對話式共讀,強化互動的質與量〉羊蕙君
•〈進階式語文遊戲,玩出孩子的表達力!〉王慧玲
以下內容節錄自語言特刊專文〈語言是本能?解答大腦的學習機制〉
文/洪蘭(臺北醫學大學、中央大學講座教授)
哥倫比亞大學研究發現,如果父親一週回家吃晚飯3次,孩子到四年級時,學業成績拿A的機會比其他同學高了2倍,不當行為減少了一半。因為父親回家吃晚飯時,大人們對話用到的文法比較複雜,詞彙也比較抽象,孩子透過聽這些對話,學到更多的詞彙和文法,更容易吸收複雜的資訊。
哈佛大學追蹤57個家庭的孩子,從他們3歲到16歲。結果發現,不論種族、社經地位,影響孩子詞彙正確用法及詞彙量等語文能力指標最大的因素,是父母在餐桌上所花的時間及所講的話。所以教養孩子不是給他吃、給他穿就好,要花時間跟他在一起,提供他學習語言的材料。
得獎紀錄
★《開卷》年度最佳童書
★ 新北市滿天星閱讀優良圖書
序/導讀
【內容節錄】《0-8歲語言力大揭密》語言專刊
語言能力好 認知和情緒跟著好
劉惠美(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系主任)
在兒童的成長歷程中,有所謂「發展級聯」的現象。意思是,孩子學說話、學思考或是學習處理情緒的不同領域之間是相互連接的,它們會同時發展,互相影響,就像火車廂一樣會彼此牽動。
幼兒時期因為所知道的詞彙少,常出現所謂「過度延伸」的現象,就是用一個名詞稱呼所有類似物體,這次學會了四隻腳的動物叫「狗狗」,下次遇到四隻腳的動物,可能是「老虎」或「猴子」,他還是認為這叫「狗狗」。但隨著詞彙增加,孩子就漸漸能用正確的名字來指認牠們,代表著認知分類能力愈來愈精細,能發現不同物品或概念間的差別,「狗」和「老虎」不一樣,「車子」和「飛機」也不一樣,這些認知能力的進展,對嬰幼兒來都說是很有意義的。
語言是本能?解答大腦的學習機制
洪蘭(臺北醫學大學、中央大學講座教授)
哥倫比亞大學研究發現,如果父親一週回家吃晚飯3次,孩子到四年級時,學業成績拿A的機會比其他同學高了2倍,不當行為減少了一半。因為父親回家吃晚飯時,大人們對話用到的文法比較複雜,詞彙也比較抽象,孩子透過聽這些對話,學到更多的詞彙和文法,更容易吸收複雜的資訊。
哈佛大學追蹤57個家庭的孩子,從他們3歲到16歲。結果發現,不論種族、社經地位,影響孩子詞彙正確用法及詞彙量等語文能力指標最大的因素,是父母在餐桌上所花的時間及所講的話。所以教養孩子不是給他吃、給他穿就好,要花時間跟他在一起,提供他學習語言的材料。
語言也幫助幼兒能從別人的角度看事情,理解其他人的內心世界。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利馬分校心理學系教授Virginia Tompkins及她的研究團隊指出,幼兒在玩扮演遊戲時,會聽到並學習一些表達心理狀態的詞,比如「知道」、「想」、「覺得」和「假裝」等,他們可能會說:「我想當廚師,你來當客人」,「我們來假裝去遊樂園」、「我覺得要這樣才對」。透過這樣的語言練習,他們逐漸學會理解他人的想法和行為,當看到別人做出和自己不同的反應時,也能試著思考背後的原因,增進與他人社交互動的能力。
語言能力也有助於孩子做出對他人友善的行為。英國劍橋大學家庭研究中心的Rosie Ensor發現,孩子在兩歲時語言能力越好,到了3歲時,就越能理解別人的感受,比如知道別人現在是高興或難過。因為他能理解別人的感受,所以到了4歲時,就更可能做出像分享玩具或幫助朋友這樣的行為。簡單來說,就是早期的語言能力促進了孩子對他人的情緒理解能力,間接使他們願意主動關心和幫助別人。由此可見,幼兒語言能力對人際關係、情緒調節能力都非常重要。
掌握語言發展歷程 做孩子的最佳啟蒙者
林麗英(幼兒語言專家)
從出生直到3歲左右,正是奠定語言發展基礎的關鍵期,這段時間父母與孩子的相處時光最多,請練習做個多話但不囉嗦的父母,和孩子說話,但不要和孩子說太難的話:當孩子還不會說話時,請對孩子說「語彙」,當孩子已經會用語彙表達時,請用「片語、簡單句」和孩子說話,到了孩子會用簡單句時,在句子裡加入形容詞或兩個指令的複雜句來拓展孩子的語言。
把握每一個和孩子互動的機會,在生活中、自然情境中,透過親子互動提供豐富的語言環境,就能適時引導並促進孩子的語言發展,參與孩子成長的每一個重要時刻。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