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少女時代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人間最爆笑的少女喜劇,熱烈演出中!
「這應該就是大人的滋味吧,在執念與斷捨之間,在美食與狗屎之間。」
本書收錄作者五年間的散文創作,宰殺生活各種小不幸,磋磨成怪聲怪調的日常哲理,這是「偽」少女對體制的小小抵抗,也是一帖不成敬意的處世良方。
本書特色
★「後少女」,處於少女與非少女間的尷尬年歲,精神思想還有些忸怩,身體卻得逐漸深入張牙舞爪的世界
★在悲劇中搬演喜劇,在狼狽中兀自理出一番煞有介事的道理,所有不甘成人的「大人」都是這樣煉成的?
★臺北文學獎得主劉庭妤首部散文集,李蘋芬、范宜如、馬翊航、楊富閔、蔡素芬、鍾宗憲──好評推薦!
名人推薦
名人推薦
李蘋芬、范宜如、馬翊航、楊富閔、蔡素芬、鍾宗憲──爆笑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好評推薦
面對水溝水壺水龍頭的水逆人生,累到笑也廢到笑,庭妤用自己的方式冒(險)犯(難)回去,少女自己有了騎士精神──馬翊航
言語暢快的書寫生活感悟,無論對人、對事、對物,自成一種率直的觀看角度,反映出這個世代的價值觀和情感──蔡素芬
塵世固然累人,從這本散文集裡,我卻看到了少女成長的過程,生活如串串珍珠──鍾宗憲
在這裡,隨時有東西從事物的表面剝落。
無非都是尋常物,尋常人與人的關係綴成意義之網,言語的機鋒是一把陽光,把她所見者勾出立體,讓暗的幽深,明的燦白。如張弓飽滿,將箭矢遄飛之前的那一刻定格。透過一張濾色片向外眺望,像〈C的居所〉說的,她以這樣的姿勢「回望一段又一段死去的時間」,視線建造記憶,體感容受了所有訊息。───李蘋芬(詩人)
出生於九○年代的劉庭妤,成長的過程正是社會言論百無禁忌、資訊開放多元的時代,生活物質已經到了生產過剩的程度,以這時代背景為培土,在她的作品裡,可以看到青春的自信,在思想無所忌憚中,言語暢快的書寫生活感悟,無論對人、對事、對物,自成一種率直的觀看角度,反映出這個世代的價值觀和情感,帶來新世代觀看生活的態度與語彙。───蔡素芬(小說家)
生活的質感來自於品味。那是觀察,是心思,也是涵養,在自覺與不自覺之間積累,在時時刻刻中流露而出的人格表現。當蚊子的腳成了「水墨畫似的纖弱四肢」;當馬路成了「人性的戰場」;連收拾房間,都成了一件「和薛西弗斯神話基本上是一樣的事情」。試想,現實怎麼會是淡乎寡味呢?塵世固然累人,從這本散文集裡,我卻看到了少女成長的過程,生活如串串珍珠般。───鍾宗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授)
庭妤《後少女時代》的「後」不只是時序與反抗,有後知後覺的驚異與驚喜,也有後勤一般的記憶與部署。面對水溝水壺水龍頭的水逆人生,累到笑也廢到笑,庭妤用自己的方式冒(險)犯(難)回去,少女自己有了騎士精神。後少女也是小大人:少女生涯藏著憂勞,衰老的人與物中卻有著天真的結晶。當生命不過粗中有細,禍福相倚,愈是慎重的東西愈像玩笑—她造出一個小世界,我們不妨緊追在後,品味少女與她的相反。───馬翊航(作家)
目錄
序/導讀
推薦序
請沿虛線剪下
范宜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授
初看上去,懷舊是對某一個地方的懷想,但是實際上是對一個不同的時代的懷想──我們的童年時代,我們夢幻中更為緩慢的節奏。從更廣泛的意義上看,懷舊是對於現代的時間概念,歷史和進步的時間概念的叛逆,懷舊意欲抹掉歷史,把歷史變成私人的或者集體的神話,像訪問空間那樣訪問時間,拒絕屈服於折磨著人類境遇的時間之不可逆轉性。───博伊姆《懷舊的未來》(The Future of Nostalgia)
初看《後少女時代》的書名,或許會以為是承繼著近年來「少女學」的寫作觀點,九○後世代對應時代的一種抵抗的姿態。然而,這本散文的質地,卻是一種悖反;莊嚴處有浪漫,狂笑處見哲思,不難升級的憊懶,不夠徹底的迷茫,在可循與可馴之處活出自己的面貌,「太靠北的殘酷」。真的很散文。
我總感覺新世代的散文有了新的血型,很難歸納他們的型態。他們以促狹、幽默直擊自我的生活現場,好像不夠嚴肅看待世界的一切,其實,是更具反思性地看待自身的存在與意義,這是他們的時代感覺。我以為,必須是具備能量的書寫者才能吞吐並咀嚼自身的疵、廢。他們寫作的題材比「宇宙之大,蒼蠅之微」更多元,瑣碎之日常,微言有大義。一如庭妤的文字,直擊瑣事,書寫自己的荒謬,重現生命經驗的種種刮痕。
怎樣才是散文呢?許下對過往事物延遲的律令,一種抒情的遮蔽。頗認同法蘭岑在〈黑暗時代的那篇散文〉所說:「散文是能真誠檢視自己,不斷激盪想法的形式工具。」用庭妤自己的話來就是:「固定於某個時間落點的參與者」,「從裡頭篩出一點珍貴之物」。
這本散文是容易被「小」看的,三輯的文字或長或短,似是長歌短歌行,以「演藝」手法突顯這些平淡光陰的悲喜劇。輯一「我的少女時代」書寫小不幸,像充滿磨難的水壺,像忘在旅館房間被被窩的一條睡褲,申辦身分證這般的小事。生活就是田野,自身成了書寫的田野,於是,家人之間的互動,以物為中心開展的生活世界,城市的空間地理就像一幅衛星雲圖在你面前開展。有時,庭妤像一個觀察者,置身其外,像狡獪的球評,評點之餘,不忘酸一下自己(的舍妹);有時她身處其間,經歷各種底線的催迫,像是個古怪的容器,容許有裂痕存在。瑣事中有老氣橫秋的人生指涉,滑稽的笑鬧中回看自己成長的稜角;幽默是一種妥協,也是一種調整自我與他者的生存技術。
輯二「偽少女的戀物誌」的氛圍看來幽默明朗,那個有點花癡絕對可愛的合作社阿姨,一人分飾兩角的公車司機W,「社畜公車」上的中年阿姨,這些表面上與你無關的人物組合成生活的版圖。對應到輯一〈我的房間有蟑螂〉的節奏感,外人讀來以為過於誇張的尖叫,但絕對真誠,我們從文章的慌亂敘事中找到了似曾相識的慰藉。又如〈車之道〉,當你以為她是透過開車在寫人際關係,她立即給你了「硬派駕駛」、「陰性駕駛書寫」的詮釋,這哪是在學開車呢?簡直是人性的車道,一路紅燈,你非得暫停思考不可。
以第一人稱視角為特質的散文,不免要袒露自身的「天賦」,包括缺憾與失落。最激烈的應該是〈我的國小獎狀〉這一篇,像是鋒利的剪刀,擲向脆弱的人我關係,差一點要寫成家庭倫理悲喜劇了,她又回身接受現實世界的照護體系。和父母之間的關係像學開車、像取得驚喜包,聆聽年節交詰的聲音,旁觀團圓飯的儀式,理解總有缺失(但也沒什麼不好)的家庭系統。但她書寫的又不只是這些,她觀照時間與記憶,總是看見尋常事物背後的規訓與權力,譬如「國民教育是一樁陰險的生意」,「引發令人望塵莫及的哲學思考永遠來自邪惡」,「暴力以假裝健康的方式,包裝在名利的競速中」等等。這些話語,從散文的書寫線條來看,原本是成長的彆扭;往暗的深處看去,卻照見了惡的流動性與親緣人情的結構,讓人不得不反思,活著,到底怎麼一回事?
她的「長」散文是有呼吸的,譬如輯三「老少年大人」〈君代與忠雄〉這一篇。如何凝視老年的細節?如何看待暮年的親人,如何直視那些不忍的部分?「像訊號不良的廉價收音機」,「一旁流著融雪的流水,太陽下光澤閃亮,清涼透心……所有順遂、不順遂的生命片段,全被密實地縫合一塊」,老年生活的煩亂與曲折,像物件的接縫總有凹凸的稜角,當日常的齒輪卡住了,子輩們可能無關痛癢地活著?正因她並不以雞湯式的文字自我詮解,洞悉人間情感的時效性,讀來反而有一種真實的快意。
文字作為檢視一個寫作者的技藝,《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一書曾提過,你所使用的譬喻正意味著你的思索型態,從她使用的意象「壓得不夠緊實的米飯,從豆皮壽司的皮裡,一點一點掉落」,「小小的不幸像快速生長的蕨類」,睡褲如「怒氣幽微的鬼魂」即可見出她的文化想像。調度意象之外,她也理解文字的曖昧與多義,譬如「你有過幸福嗎」(你要過幸福路嗎)所創造的趣味,「(時間)如一頭死去的幼鹿,陽光在初生的犄角上分割出明暗」的魔幻抒情,或許這就是有點甜有些好玩的「後少女時代」的後台風景吧。
生命史走到了微微壓抑的〈C的居所〉,再以〈你有裸體看過海嗎?〉當成本書的終章,除了映襯文中一再出現的「被妹妹睡眠的才華逼到走投無路」,倒是在「時間的關節」之外,讓這本散文的幽默、自嘲、質疑、思辨與抒情,定格在沉靜寬闊的語境。那些輕輕遮蓋的小事隨著透明的船,朝向遠方的海洋。
我對於她所提到的空間與記憶特別有感受,無論是「拖著歲月的尾巴」苦撐的漫畫店,父系家族頹圮的三合院,沉默的老屋,或是C的租處「彷彿按錯鍵無止盡複製貼上的陰沉樓梯」,「房子頂樓發光的空地」,以及君代與忠雄堆滿八十年物件的房屋,都像極了記憶中的電影場景。庭妤說:「空間是線索,物品是密語」,如此平淡,靜如塵埃,不誤讀自己的委屈與困頓,讓一切折返原點的無礙。或許人與街貓一樣,都在尋求「安於此地」的生活方式吧。
幾年前的現代散文課堂上,我邀請學生每週寫札記,或創作或閱讀,一種自由的形式。一翻開庭妤的文字,那種自然真誠,那種不狡猾的幽默總讓我駐留。那個時節,並沒有看見她創作的企圖心,直到她陸續得獎,直到她認真面對自己的書寫,然後,就來到這本書了。
我想到那個酷熱的夏天,她不遠千里道阻且長地來到師大,只為了跟我喝一杯咖啡,隨即就在三十四度的高溫下趕回新莊,卞急的少女,浪漫的阿桑,究竟誰是誰的分身。
時間流逝,書已完成,我欣賞她敏銳的洞察力與感受力,她不只是耽溺於自身的文青,她總有話要說,而文字也能安頓她敏銳而微帶彆扭的情性。她在這部散文中寫著:「特別喜歡票券與票券接縫的虛線,那是異常脆弱又緊密的切割」,散文也是她的「虛線」吧,沿著虛線剪下,將脆弱的自我交付給文字,那是對文字的信任。
第一本書,多不容易啊。
庭妤才要開始呢。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