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牌機器人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一鍵選好開學文具懶人包,適合快速返校採買、50元電子禮券現領現折!↓點我去逛逛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活動期間購買童書類別滿額199元,即贈《傲嬌公主的奇幻冒險》早優券,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內容簡介
繼《腹語師的女兒》、《蜂鳥與謊言》、《追光少年》……
金鼎獎重量級作家 林滿秋 最新暖心科幻力作
面對完美萬能的未來高科技,人性光芒是唯一救贖
在疫情肆虐的未來世界,命運交織的男孩與女孩,一同踏上喚醒溫暖人性的冒險旅程!
許建崑(前東海大學中文系教授‧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理事長)
專文導賞
金鼎獎青少年小說家 林滿秋 最新科幻懸疑小說
在疫情膠著的未來,在冰冷的機器人外表下,
堅貞友誼、濃厚親情,是重燃人性的溫暖火苗?
病毒肆虐、全面封城三年後,為了趕赴醫院見媽媽最後一面,13歲的男孩魯非假扮成機器人逃離檢疫所,卻遇上神祕的女孩歐娜。她有一雙美得極不真實的綠眼睛,手掌上的感應器堪稱萬能鎖,還穿著一身近乎完美的高檔機器人裝與粉紅色舞衣,大剌剌的溜著滑板車,在空無一人、只有無數機器人忙碌穿梭的街道上遊蕩……從他倆相遇的那刻起,奇異且驚險的逃亡旅程隨即展開!魯非逐漸發現──歐娜可能身藏超乎一般人想像的高科技祕密;揭祕之際,他自己卻身陷險境,甚至可能喪命……
金鼎獎青少年小說家林滿秋,繼《蜂鳥與謊言》、《腹語師的女兒》、《追光少年》、《來自監獄的信》……之後,又一暖心科幻懸疑新作。作者從當下青少年最有感的全球疫情角度切入,故事背景設定在科技發展更加先進的未來,看長期膠著的病毒疫情對人心、人性有何影響,帶領青少年讀者對不久的未來和AI議題有更多想像、憧憬與探討;雙主角的過人勇氣、親情之愛、忠誠友誼令人難忘,也是當代青少年切身、感興趣的人生課題。
儘管人類社會文明發展的進程趨向AI人工智慧時代,許多辛苦或危險的工作都逐漸交由「機器人」來代班;「生化人」的出現,也不無可能。這些機器人、生化人擁有「鋼鐵」打造的人形軀殼,總是遵照晶片指令,完美無缺的執行任務,卻缺乏「人」的溫度。我們不得不反思,如果身處於這種沒有「溫度」的世界,會不會有許多遺憾?從小說中的人物身上,我們看到了宛如鋼鐵般的意志,更看到故事人物們父母子女連心、犧牲自我保護同伴、為生命中珍貴的一切而奮鬥不懈,反而才是令我們激賞的人生態度!
──許建崑(前東海大學中文系教授‧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理事長)
金鼎獎重量級作家 林滿秋 最新暖心科幻力作
面對完美萬能的未來高科技,人性光芒是唯一救贖
在疫情肆虐的未來世界,命運交織的男孩與女孩,一同踏上喚醒溫暖人性的冒險旅程!
許建崑(前東海大學中文系教授‧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理事長)
專文導賞
金鼎獎青少年小說家 林滿秋 最新科幻懸疑小說
在疫情膠著的未來,在冰冷的機器人外表下,
堅貞友誼、濃厚親情,是重燃人性的溫暖火苗?
病毒肆虐、全面封城三年後,為了趕赴醫院見媽媽最後一面,13歲的男孩魯非假扮成機器人逃離檢疫所,卻遇上神祕的女孩歐娜。她有一雙美得極不真實的綠眼睛,手掌上的感應器堪稱萬能鎖,還穿著一身近乎完美的高檔機器人裝與粉紅色舞衣,大剌剌的溜著滑板車,在空無一人、只有無數機器人忙碌穿梭的街道上遊蕩……從他倆相遇的那刻起,奇異且驚險的逃亡旅程隨即展開!魯非逐漸發現──歐娜可能身藏超乎一般人想像的高科技祕密;揭祕之際,他自己卻身陷險境,甚至可能喪命……
金鼎獎青少年小說家林滿秋,繼《蜂鳥與謊言》、《腹語師的女兒》、《追光少年》、《來自監獄的信》……之後,又一暖心科幻懸疑新作。作者從當下青少年最有感的全球疫情角度切入,故事背景設定在科技發展更加先進的未來,看長期膠著的病毒疫情對人心、人性有何影響,帶領青少年讀者對不久的未來和AI議題有更多想像、憧憬與探討;雙主角的過人勇氣、親情之愛、忠誠友誼令人難忘,也是當代青少年切身、感興趣的人生課題。
儘管人類社會文明發展的進程趨向AI人工智慧時代,許多辛苦或危險的工作都逐漸交由「機器人」來代班;「生化人」的出現,也不無可能。這些機器人、生化人擁有「鋼鐵」打造的人形軀殼,總是遵照晶片指令,完美無缺的執行任務,卻缺乏「人」的溫度。我們不得不反思,如果身處於這種沒有「溫度」的世界,會不會有許多遺憾?從小說中的人物身上,我們看到了宛如鋼鐵般的意志,更看到故事人物們父母子女連心、犧牲自我保護同伴、為生命中珍貴的一切而奮鬥不懈,反而才是令我們激賞的人生態度!
──許建崑(前東海大學中文系教授‧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理事長)
名人推薦
【得獎紀錄】
★重量級青少年小說家 林滿秋 繼《腹語師的女兒》、《追光少年》、《替身》、《星空下的奇幻旅程:蜥蜴女孩&羊駝男孩》、《黃洋裝的祕密》、《來自監獄的信》、《大象的孩子》、《蜂鳥與謊言》最新青少年成長小說
★作者曾四度榮獲金鼎獎,《星空下的奇幻旅程:蜥蜴女孩&羊駝男孩》即獲第四十一屆金鼎獎最佳兒童及少年圖書獎
★作者所著《腹語師的女兒》一書已售出簡體中文、全球英文版權,並列入英國里茲大學東方語文學院閱讀書目之一!
★重量級青少年小說家 林滿秋 繼《腹語師的女兒》、《追光少年》、《替身》、《星空下的奇幻旅程:蜥蜴女孩&羊駝男孩》、《黃洋裝的祕密》、《來自監獄的信》、《大象的孩子》、《蜂鳥與謊言》最新青少年成長小說
★作者曾四度榮獲金鼎獎,《星空下的奇幻旅程:蜥蜴女孩&羊駝男孩》即獲第四十一屆金鼎獎最佳兒童及少年圖書獎
★作者所著《腹語師的女兒》一書已售出簡體中文、全球英文版權,並列入英國里茲大學東方語文學院閱讀書目之一!
目錄
自序 被疫情攪亂的人生
1死神的座車
2粉紅色舞衣
3機器人的怒吼
4手掌感應器
5星空夜談
6背叛
7角色交換
8黑衣騎士
9山谷裡的陌生人
10不再有遺憾
11遠端遙控
12命在旦夕
13機器人儲存室的對話
14長命手鍊
15機器人小魚
16友情信物
作品賞析 鋼鐵般的意志 許建崑
1死神的座車
2粉紅色舞衣
3機器人的怒吼
4手掌感應器
5星空夜談
6背叛
7角色交換
8黑衣騎士
9山谷裡的陌生人
10不再有遺憾
11遠端遙控
12命在旦夕
13機器人儲存室的對話
14長命手鍊
15機器人小魚
16友情信物
作品賞析 鋼鐵般的意志 許建崑
序/導讀
【賞析】
鋼鐵般的意志
許建崑(前東海大學中文系教授‧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理事長)
以未來科學文明的世界為背景、加入新型冠狀病毒肆虐的現實災難而構成的虛擬小說,具有推理、冒險、災難、科幻、家庭倫理與追尋友誼等元素,這本書堪稱緊張刺激,精彩絕倫。
故事從十三歲少年趙宥冬穿上機器人服裝、自名為「魯非」開始,他不願意讓檢疫所人員直接送往叔公家安頓,伺機逃離,前去醫院探視遭受隔離的重症母親,因此引發警察追捕。由於封城政策施行過久,人們已失去耐心,許多人假冒機器人行走街頭,甚至聚眾吶喊示威。一心想要當機器人的魯非,偶遇穿著粉紅舞衣、外表像機器人卻又口口聲聲說自己是人類女孩的歐娜,彼此形成強烈對比。
他倆相伴而行,遇到三組人馬衝著歐娜而來。即使在購物中心、果園、農舍、玉米田遭受重重包夾,都巧妙的逃脫,但還是給戴鴨舌帽的組長抓上車,直到黑衣騎士騎著摩托車出現,把汽車逼落山谷。僥倖逃生的兩人,負傷累累,卻被黑衣騎士掌控。黑衣騎士是呂振英,杜博士生前的助手,狂熱的想得到「人體改造」技術,準備拿魯非當實驗品。
生死一線之際,魯非被丟在醫院門口,歐娜如何幫助魯非轉危為安?又如何找到他奄奄一息的母親?他們在醫院裡引起多方人馬追捕,又要如何脫身?歐娜身上帶有國防科技機密,很難解除有心人士的覬覦,該如何自處?
從書中的線索得知,歐娜本名杜里美,七歲患有重病,到了十三歲已經無藥可治!在她媽媽的要求下,爸爸杜博士以間諜機器人歐娜的發明成果,為里美打造一具機器人軀體;而真正的間諜機器人在任務結束後,已於銷毀途中被劫走。里美的記憶則被杜博士夫婦製成晶片,植入機器人體內;這個機器人因此以為自己十三歲,永遠「是個活生生的女孩」,而且跟里美一樣,喜歡唱歌、跳芭蕾、穿上火鶴羽色般的粉紅舞衣。。
新生的杜里美在她自以為的「手術」之後,決定跟久病的自己告別,欣然以「歐娜」自稱,誤導了諜報人士的猜臆;各方人馬以為這個歐娜即當初的間諜機器人,紛紛想據為己有,甚至製造車禍,害死了杜博士夫婦。
魯非是個活生生的男孩,卻想要成為機器人,因為「植入一枚晶片」,就像擁有一部百科全書,不用上學也能獲得知識、擁有技能,又有自動修復的功能,更不會被疫病感染。可是他沒考慮到,機器人仍然逃離不了「成、住、壞、空」的循環,拿掉晶片,拔掉電源,或者中了電腦病毒,就有如廢鐵般,等著報廢。成為機器人之後,也只能聽命於電腦程式,沒有自由意志,不會做夢,更沒有自己的喜、怒、哀、樂,這是魯非尚未深思熟慮之處。
然而,作者林滿秋所設定的歐娜,其實超乎科技常態。她借小說中男探員的口吻說:「歐娜除了擁有一具機器人身體外,不論反應、思維或神態,都像一個活生生的人。我不知道未來有沒有可能,至少目前為止,再高等的機器人都不可能有這樣的反應。」說明了歐娜雖失去「生、老、病、死」的身體,但還具有「人性」;縱使她面無表情,仍懷念父母的情愛,也渴望得到友誼的挹注。
儘管人類社會文明發展的進程趨向AI人工智慧時代,許多辛苦或危險的工作都逐漸交由「機器人」來代班。為了防止人類身體衰老或病危,或者增加戰鬥力打敗敵人,「生化人」的出現,也不無可能。這些機器人、生化人擁有「鋼鐵」打造的人形軀殼,總是遵照晶片指令,完美無缺的執行任務,卻缺乏「人」的溫度。
我們不得不反思,如果身處於這種沒有「溫度」的世界,會不會有許多遺憾?如果我們渴望安定有序、物質無虞、免除勞心勞力的生存環境,而不在乎為了家庭幸福、友誼堅牢、工作成就而努力,會是怎樣的社會?從小說中的趙宥冬、歐娜、肖魚身上,我們看到了宛如鋼鐵般的意志,更看到故事人物們父母子女連心、犧牲自我保護同伴、為生命中珍貴的一切而奮鬥不懈,反而才是令我們激賞的人生態度!
【自序】
被疫情攪亂的人生
我在寫這個故事時,正值英國倫敦疫情最嚴重的時刻。人們被迫關在家裡,窗外看不到行人、車輛,一片死寂。唯一的聲響,是穿梭於巷弄中的警車或救護車鳴笛聲。不幸的是,救護車在病毒的肆虐下,竟化身成死神的座車。染疫者一旦進了醫院,就出不來了。
一週一次採購,出門前全副武裝,回家後全身徹底清洗,然後膽戰心驚的度過可能染疫的潛伏期。這期間喉嚨癢了、打了噴嚏、流了鼻水,就覺得自己已被感染;由於緊張和壓力所引起的呼吸急促,更令人惶然不安。熬過了潛伏期,又必須戰戰兢兢的再次出門採購。日子就在這種循環中度過。
那段期間,親友無法往來,同事不能相見,學生只能透過螢幕才能見到老師和同學,疫情完全改變了我們的生活。雖然日子過得寂寞,但至少還活著,還懷著希望。然而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這麼幸運。每天的確診數字一再翻倍,死亡人數如坐雲霄飛車般往上攀爬;停屍間爆滿,屍袋堆放在食品公司的冷凍庫裡,每一則新聞都令人沮喪、絕望。
在風聲鶴唳的防疫期間,我平順的挺過第一次近四個月的封城禁足令。夏天來臨,終於重獲短暫的自由,可以到戶外走動。公園裡人來人往,但彼此都會不約而同的錯開,以防對方帶著病毒。那種相互提防的感覺,依然讓人感到不安。
我看到一個年輕的媽媽帶著三歲左右的女兒來公園,那個小女孩非常緊張,緊握著媽媽的手,不像往日在公園裡自由玩耍的孩子。小女孩的鞋帶鬆了,媽媽蹲下來替她繫上時,她看到一個女人朝她們的方向走來,就突然歇斯底里的大喊:「人!人!人!」媽媽急忙將她摟進懷裡。周遭的人都被這突發的景象怔住了,包括我在內。
當父母意識到努力教育孩子在充滿病毒的環境中自保,竟讓孩子產生了與人接觸的恐懼,這是多麼可怕的後果。因此當英國政府宣布第二次封城時,引起了極大的反彈;然而看到每天急遽攀升的死亡人數,卻又不得不退縮至門後。
第三次封城的時間更長、更難捱。在寒冷而幽暗的冬天,獨自瑟縮在有限的空間裡,我的心情起伏得很厲害。病毒肆無忌憚的奪走生命,限制了人們的自由,還悄悄蠶食了生存者的心靈。
安養院的老人等不到親人探視,孤單落寞的望向窗外;醫院裡即將臨終的病人,只能以視訊的方式和親人道別。這樣的畫面總是讓我潸然落淚。
我最消沉的時候,內心浮現一個聲音:「不能這麼輕易就被吞噬了。」不想被吞噬的唯一方法,就是重燃熱情。我決定以疫情為背景,創作一個故事。
故事的主線是一個男孩在封城期間,突破種種障礙,一心想去醫院探視病危的母親;雖是青少年文學裡常見的冒險故事,卻帶入了機器人的現代元素,表達了我對這場疫情的反思。
從工業革命後,人類開始運用機器,大大改變了生活型態。隨著機器的廣泛運用,人類的生活一天比一天舒適。如今人類更研發出各種用途的機器人,產業機器人、醫療機器人已經運用得相當嫻熟,學習機器人、家用機器人、機器人服務生也悄悄誕生,雖然尚未普及,不難想像在不久的將來,必然會成為一股潮流。
我的故事背景就設定在一個高度使用機器人的時代,正面臨一種全球性、而且比新冠病毒疫情更為嚴峻的傳染疾病。男孩的媽媽感染病毒入院,醫院發出病危通知。在嚴格的防疫狀態下,任何人都不許外出,日用品完全依賴網路訂購,由機器人遞送。男孩為了去見媽媽最後一面,變成了冒牌機器人魯非。
旅途中,他遇到了另一個機器人歐娜。歐娜具有他所羨慕的外型和各種超能力,根本不像個冒牌機器人,而是如假包換的高檔機器人,但她卻堅稱自己是個十三歲的女孩。歐娜究竟是不是冒牌機器人,還是個樣子很像女孩的機器人?她和魯非會經歷什麼樣的冒險?魯非最後能否如願見到媽媽最後一面?這些就留給讀者自己去發現。
最後我想說的是:人類積極發展高科技,連外太空都可以自由來去,何等自豪啊!但小得連眼睛都看不見的病毒,竟然能在短時間內奪走無數生命,把人類困居在屋內,這是一則極大的警訊。面對看不見的事物,謙卑是唯一的態度。這是病毒帶給我的省思。
鋼鐵般的意志
許建崑(前東海大學中文系教授‧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理事長)
以未來科學文明的世界為背景、加入新型冠狀病毒肆虐的現實災難而構成的虛擬小說,具有推理、冒險、災難、科幻、家庭倫理與追尋友誼等元素,這本書堪稱緊張刺激,精彩絕倫。
故事從十三歲少年趙宥冬穿上機器人服裝、自名為「魯非」開始,他不願意讓檢疫所人員直接送往叔公家安頓,伺機逃離,前去醫院探視遭受隔離的重症母親,因此引發警察追捕。由於封城政策施行過久,人們已失去耐心,許多人假冒機器人行走街頭,甚至聚眾吶喊示威。一心想要當機器人的魯非,偶遇穿著粉紅舞衣、外表像機器人卻又口口聲聲說自己是人類女孩的歐娜,彼此形成強烈對比。
他倆相伴而行,遇到三組人馬衝著歐娜而來。即使在購物中心、果園、農舍、玉米田遭受重重包夾,都巧妙的逃脫,但還是給戴鴨舌帽的組長抓上車,直到黑衣騎士騎著摩托車出現,把汽車逼落山谷。僥倖逃生的兩人,負傷累累,卻被黑衣騎士掌控。黑衣騎士是呂振英,杜博士生前的助手,狂熱的想得到「人體改造」技術,準備拿魯非當實驗品。
生死一線之際,魯非被丟在醫院門口,歐娜如何幫助魯非轉危為安?又如何找到他奄奄一息的母親?他們在醫院裡引起多方人馬追捕,又要如何脫身?歐娜身上帶有國防科技機密,很難解除有心人士的覬覦,該如何自處?
從書中的線索得知,歐娜本名杜里美,七歲患有重病,到了十三歲已經無藥可治!在她媽媽的要求下,爸爸杜博士以間諜機器人歐娜的發明成果,為里美打造一具機器人軀體;而真正的間諜機器人在任務結束後,已於銷毀途中被劫走。里美的記憶則被杜博士夫婦製成晶片,植入機器人體內;這個機器人因此以為自己十三歲,永遠「是個活生生的女孩」,而且跟里美一樣,喜歡唱歌、跳芭蕾、穿上火鶴羽色般的粉紅舞衣。。
新生的杜里美在她自以為的「手術」之後,決定跟久病的自己告別,欣然以「歐娜」自稱,誤導了諜報人士的猜臆;各方人馬以為這個歐娜即當初的間諜機器人,紛紛想據為己有,甚至製造車禍,害死了杜博士夫婦。
魯非是個活生生的男孩,卻想要成為機器人,因為「植入一枚晶片」,就像擁有一部百科全書,不用上學也能獲得知識、擁有技能,又有自動修復的功能,更不會被疫病感染。可是他沒考慮到,機器人仍然逃離不了「成、住、壞、空」的循環,拿掉晶片,拔掉電源,或者中了電腦病毒,就有如廢鐵般,等著報廢。成為機器人之後,也只能聽命於電腦程式,沒有自由意志,不會做夢,更沒有自己的喜、怒、哀、樂,這是魯非尚未深思熟慮之處。
然而,作者林滿秋所設定的歐娜,其實超乎科技常態。她借小說中男探員的口吻說:「歐娜除了擁有一具機器人身體外,不論反應、思維或神態,都像一個活生生的人。我不知道未來有沒有可能,至少目前為止,再高等的機器人都不可能有這樣的反應。」說明了歐娜雖失去「生、老、病、死」的身體,但還具有「人性」;縱使她面無表情,仍懷念父母的情愛,也渴望得到友誼的挹注。
儘管人類社會文明發展的進程趨向AI人工智慧時代,許多辛苦或危險的工作都逐漸交由「機器人」來代班。為了防止人類身體衰老或病危,或者增加戰鬥力打敗敵人,「生化人」的出現,也不無可能。這些機器人、生化人擁有「鋼鐵」打造的人形軀殼,總是遵照晶片指令,完美無缺的執行任務,卻缺乏「人」的溫度。
我們不得不反思,如果身處於這種沒有「溫度」的世界,會不會有許多遺憾?如果我們渴望安定有序、物質無虞、免除勞心勞力的生存環境,而不在乎為了家庭幸福、友誼堅牢、工作成就而努力,會是怎樣的社會?從小說中的趙宥冬、歐娜、肖魚身上,我們看到了宛如鋼鐵般的意志,更看到故事人物們父母子女連心、犧牲自我保護同伴、為生命中珍貴的一切而奮鬥不懈,反而才是令我們激賞的人生態度!
【自序】
被疫情攪亂的人生
我在寫這個故事時,正值英國倫敦疫情最嚴重的時刻。人們被迫關在家裡,窗外看不到行人、車輛,一片死寂。唯一的聲響,是穿梭於巷弄中的警車或救護車鳴笛聲。不幸的是,救護車在病毒的肆虐下,竟化身成死神的座車。染疫者一旦進了醫院,就出不來了。
一週一次採購,出門前全副武裝,回家後全身徹底清洗,然後膽戰心驚的度過可能染疫的潛伏期。這期間喉嚨癢了、打了噴嚏、流了鼻水,就覺得自己已被感染;由於緊張和壓力所引起的呼吸急促,更令人惶然不安。熬過了潛伏期,又必須戰戰兢兢的再次出門採購。日子就在這種循環中度過。
那段期間,親友無法往來,同事不能相見,學生只能透過螢幕才能見到老師和同學,疫情完全改變了我們的生活。雖然日子過得寂寞,但至少還活著,還懷著希望。然而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這麼幸運。每天的確診數字一再翻倍,死亡人數如坐雲霄飛車般往上攀爬;停屍間爆滿,屍袋堆放在食品公司的冷凍庫裡,每一則新聞都令人沮喪、絕望。
在風聲鶴唳的防疫期間,我平順的挺過第一次近四個月的封城禁足令。夏天來臨,終於重獲短暫的自由,可以到戶外走動。公園裡人來人往,但彼此都會不約而同的錯開,以防對方帶著病毒。那種相互提防的感覺,依然讓人感到不安。
我看到一個年輕的媽媽帶著三歲左右的女兒來公園,那個小女孩非常緊張,緊握著媽媽的手,不像往日在公園裡自由玩耍的孩子。小女孩的鞋帶鬆了,媽媽蹲下來替她繫上時,她看到一個女人朝她們的方向走來,就突然歇斯底里的大喊:「人!人!人!」媽媽急忙將她摟進懷裡。周遭的人都被這突發的景象怔住了,包括我在內。
當父母意識到努力教育孩子在充滿病毒的環境中自保,竟讓孩子產生了與人接觸的恐懼,這是多麼可怕的後果。因此當英國政府宣布第二次封城時,引起了極大的反彈;然而看到每天急遽攀升的死亡人數,卻又不得不退縮至門後。
第三次封城的時間更長、更難捱。在寒冷而幽暗的冬天,獨自瑟縮在有限的空間裡,我的心情起伏得很厲害。病毒肆無忌憚的奪走生命,限制了人們的自由,還悄悄蠶食了生存者的心靈。
安養院的老人等不到親人探視,孤單落寞的望向窗外;醫院裡即將臨終的病人,只能以視訊的方式和親人道別。這樣的畫面總是讓我潸然落淚。
我最消沉的時候,內心浮現一個聲音:「不能這麼輕易就被吞噬了。」不想被吞噬的唯一方法,就是重燃熱情。我決定以疫情為背景,創作一個故事。
故事的主線是一個男孩在封城期間,突破種種障礙,一心想去醫院探視病危的母親;雖是青少年文學裡常見的冒險故事,卻帶入了機器人的現代元素,表達了我對這場疫情的反思。
從工業革命後,人類開始運用機器,大大改變了生活型態。隨著機器的廣泛運用,人類的生活一天比一天舒適。如今人類更研發出各種用途的機器人,產業機器人、醫療機器人已經運用得相當嫻熟,學習機器人、家用機器人、機器人服務生也悄悄誕生,雖然尚未普及,不難想像在不久的將來,必然會成為一股潮流。
我的故事背景就設定在一個高度使用機器人的時代,正面臨一種全球性、而且比新冠病毒疫情更為嚴峻的傳染疾病。男孩的媽媽感染病毒入院,醫院發出病危通知。在嚴格的防疫狀態下,任何人都不許外出,日用品完全依賴網路訂購,由機器人遞送。男孩為了去見媽媽最後一面,變成了冒牌機器人魯非。
旅途中,他遇到了另一個機器人歐娜。歐娜具有他所羨慕的外型和各種超能力,根本不像個冒牌機器人,而是如假包換的高檔機器人,但她卻堅稱自己是個十三歲的女孩。歐娜究竟是不是冒牌機器人,還是個樣子很像女孩的機器人?她和魯非會經歷什麼樣的冒險?魯非最後能否如願見到媽媽最後一面?這些就留給讀者自己去發現。
最後我想說的是:人類積極發展高科技,連外太空都可以自由來去,何等自豪啊!但小得連眼睛都看不見的病毒,竟然能在短時間內奪走無數生命,把人類困居在屋內,這是一則極大的警訊。面對看不見的事物,謙卑是唯一的態度。這是病毒帶給我的省思。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