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語山
山女孩Kit首部小說創作,在山之間,寫下關於愛的魔幻體驗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內容簡介
海儘管遼闊,山儘管深遠,星空儘管神祕
但愛是比它們更大的東西
山女孩Kit首部小說創作
在山之間,寫下關於愛的魔幻體驗
「我要怎麼讓你明白,你與他從來就不是先來後到的問題。」
如果不是十五歲的那件事,
他們三個人,不,是我們六個人,
應該還是能維持表面的和平,
一直那樣生活下去吧。
●一部把「愛」具象化的成長小說
青春時期對於愛,是大膽、美麗、義無反顧的經驗與想像;長大後或許不敢那樣子叛逆地談愛,但不代表沒有探索的欲望。當愛變成扭曲隱晦的情感、某種影響人生選擇的羈絆,甚或忍讓求全的腹語,小說想探問:我們能不能理解各種不同形式的愛?我們能不能直視,愛有時候就是那樣難以言喻的混亂?
●透過山徑,走進心裡最幽微的角落
走進書中的山,是疫情期間引發島內登山風潮的郊山縱走,是台灣熱門的百岳路線嘉明湖,是前往尼泊爾凝望神山群峰。海拔一千、三千到六千,不同的高度、景象與心境,從生活啟程到生死探問,每一趟山行,我們都將遇見層層豁然的自己。
●不要阻止,這是屬於我們的追尋
在青春迷失的山徑裡,我們將如何展開自身的追尋?往前的人、等待的人,與不知道要追求什麼的人,真的有好壞對錯嗎?隨著年齡的變化、情節的展開,我們將看見書裡每個人生命底層的祕密。那或許衝撞激情,或許保守壓抑,但此般不理智與執著的點燃,其來有自,不要放下,就去找答案。
∴
青春時期,我以為父母沒發現我們這樣偷偷地愛著,
長大之後,才明白他們也是那樣隱密而無聲地愛著。
「你什麼時候發現我知道的?」
「為什麼你要讓我覺得,愛是一件不對的事情呢?」
這是傅宇珊二十九歲前的故事。她與住在台東的林軒永從小就認識,見面時總是從山裡玩到田裡,從溪邊離開再去海邊。他們的媽媽也情同姐妹,一起從最頂尖的高中淪落到不怎樣的大學。直到發生了那件事,兩個人的影子,都分別與另一個人重疊……
三個點,可以組成一座山的形狀。三個人,會如何在這座山中聚首、來去?小說巧妙利用「三」作為引線,寫下三人之間的羈絆、三種高度的追尋,甚至回溯主角所在的當下、上一代,以及上一世。我們或許還不明白,此刻對彼此的感覺是否都叫作「愛」,但有時候,流傳下來的言語、留在大自然中的記號,既是指引,也是生命要你體驗的答案。
展望推薦
王浩一|作家
宇文正|作家、聯合副刊主任
林婉瑜|詩人
徐珮芬|詩人
栗光|作家、聯合報繽紛版主編
海德薇|編劇作家
郝譽翔|作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教授
高耀威|「書粥」老闆
張馨潔|作家
許俐葳|小說家、《聯合文學》雜誌副總編輯
陳栢青|作家
雪羊|山岳作家
劉克襄|作家
劉崇鳳|作家
TaiTai LIVE WILD 楊世泰&戴翊庭|《山知道》作者
【她們讀《腹語山》】
★在抵達與停留之間,我們可以找到許多關於美的細節,神祕並且細膩。──徐珮芬/詩人
★十五歲的愛與欲望,二十歲的追尋和迷茫,讓讀者彷彿在迷霧中好奇穿梭……在呢喃絮語中展開,擁抱野心十足的浩瀚題目。──海德薇/編劇作家
★小說深刻地探尋愛情之中的三角關係……沉默的山蘊藏的細密訊息,正如關係的迷藏裡,說不出來的話才是最真實的心聲。──張馨潔/作家
★誰不是倚靠著什麼在活著?腹語和蜜桃,苦與甜,同時在這本小說裡展現各自的面貌,但都是人生的模樣。──許俐葳/小說家、《聯合文學》雜誌副總編輯
★讀《腹語山》到後來,山的氣味遠去,我被作品濃烈的羈絆與執著緊緊牽制……很久沒這樣投入於小說了。──劉崇鳳/作家
名人推薦
展望推薦
王浩一|作家
宇文正|作家、聯合副刊主任
林婉瑜|詩人
徐珮芬|詩人
栗光|作家、聯合報繽紛版主編
海德薇|編劇作家
郝譽翔|作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教授
高耀威|「書粥」老闆
張馨潔|作家
許俐葳|小說家、《聯合文學》雜誌副總編輯
陳栢青|作家
雪羊|山岳作家
劉克襄|作家
劉崇鳳|作家
TaiTai LIVE WILD 楊世泰&戴翊庭|《山知道》作者
編輯推薦
(文/遠流出版資深編輯陳嬿守)
《腹語山》出版了。這本書,我看了九版稿子,陪作者寫了兩年。
在小說前,我們先合作了兩本書,《山之間》集結了山女孩Kit爬山初五年的心情,宛如一本寫給徒步者的情書,第一次看見日出的感動仍記憶猶新。接著,我們在大疫年間出版了《沒有名字的那座山》,寫的多是展望風光之前,難免游移不定、懷疑自己的心緒。好巧不巧,配合著三級警戒,沒能出門的日子,書本成為對於山的念想。
再後來,是小說。
心裡的故事萌芽,大概等同於想要攀爬百岳,或追尋更高的地方。你得背上更重的背包,算好長日縱走所需的糧食,每天親手為自己搭帳拆帳,或許還要動用一輩子也沒見過的岩盔或冰爪──至少我看寫小說的山女孩Kit是這樣的。她辭了工作,申請到國藝會的文學補助,旅居台東一段時間,然後去尼泊爾,以及藏區。我斷斷續續的,在IG上看她搭上驚險的小飛機、與犛牛合照,更在通訊軟體小小的對話框裡,讀著回傳的片段文字──或許,那還不算稿子。
沒能說什麼,最常回覆的都是「一切小心」、「一路平安」。
印象比較深刻的一次,是訊息中討論要把一個主角寫死。作者信誓旦旦地說:「我從這部小說下筆的第一個字,就知道這個角色一定得死了。」寫小說的人還真決絕!我心裡不忍,下意識地打字驚呼:「不要死!」才意識到,自己已是個入戲的讀者了。
《腹語山》正是傅宇珊的故事,她與青梅竹馬林軒永、最好的朋友喬衍樹,在二十九歲前曾經歷的那些困惑與轉折。他們理解父母嗎?是否時常覺得自己被這個世界拋下?他們對彼此的感覺是什麼?愛是對或不對、可以或不可以的?他們成為大人、進入社會,是否能夠擔起工作,乃至生命的責任?又或者,他們把自己活成了什麼樣子?
在山海之間能相互依靠,在房裡卻把話吞成了腹語……小說寫的是尋找答案的過程,如何面對假裝不想見的人,看見家庭祕密的一瞬,接受自己內心一片混亂,然後繼續活下去。作者彷彿走入山中密林那樣地寫,交出了無論時間跨度或場景架構都精巧複雜的作品。
因為複雜,所以張力十足,文句像山徑上疊石記號,重複得像巧合,也暗暗指出方向。而讀小說,就與爬山一樣,需要打開感官、全神貫注、義無反顧地往前。當然耗體力精神,卻也是層層豁然、「下次還會想要再來的」。
出版前,山女孩Kit揭示了寫作上的新名字,方妙。宣告了未來想要繼續往前走的文學旅途,如同小說的開頭,「我要親眼看到那座山」。這句話在書裡出現了兩次,而另外一次,我不能透露,只能說當你闔上書本時,一定會回頭再看一遍的。
目錄
第一章 失去水源的山屋
第二章 填滿雪的圈谷
第三章 所有人都往溪源走去
第四章 那是只有她和山才懂的東西
第五章 是終點也是起點
第六章 盡頭後再跨一步
第七章 不是這裡也不是那裡
第八章 抵達只是不離開
第九章 同時看見月亮與太陽
序/導讀
推薦文
在青春迷失的山徑間
海德薇/編劇作家
山,容易讓人擺脫偽裝,山裡發生的事最能夠反映真我。這一次,山女孩Kit跨足小說,預備征服另一座文學山頭。以揭露本色的名字發表,令人驚喜不已,相信讀者朋友也十分期待。
有幸先睹為快,故事中時序跳躍,現在和過去交織錯落,營造出一種魔幻色彩。我喜歡故事中文字的躍動感,順暢地銜接了不同場域和時間跨度,都市和森林,海到山,態度自由,一如角色們的不羈。
翻開書頁,開章以為講的是年少懵懂的愛情,由一個揪心的事件展開,但,隨著訊息量的拿捏釋出,漸漸發現沒那麼簡單。作者想談的不只是愛情,似乎更接近純粹的愛的探尋。
宇珊、軒永和阿樹,多年後試圖撿回遺落的青春,可是三個人的愛怎麼成行呢?愛有多大?跟山一樣大嗎?愛是什麼?可以被度量、比較,被切割、分享嗎?
《腹語山》透過三位主角、三個世代的關係和故事來呈現愛。其中,少年的浪漫情懷寫得很好,帶有清新詩意,其筆下刻畫十五歲的愛與欲望,二十歲的追尋和迷茫,讓讀者彷彿在迷霧中好奇穿梭,試圖探索出一條路來。這種尋路的過程,也好似在山中探勘路徑。
書中「愛,但是不喜歡」,以及「痛是愛的變形,痛也是不愛的變形,這世界不存在不會痛的追尋」的概念,非常真實且真誠。山有靈,能映照內心,我們只能聆聽靈魂深處的聲音。人在山中,無處可逃,主角們自然也得直視內在不忍揭開的脆弱面,諸多描繪必然能引起愛山之人的共鳴。
闔上書頁,餘韻蕩漾,特別難忘嘉明湖畔的場景,是最原始純淨的自然洗滌。不禁想起布農族征伐太陽的傳說──被射中右眼的太陽變成月亮,每晚都會回來嘉明湖看看自己被射的箭傷。嘉明湖被布農族人稱作「月亮的鏡子」(Cidanuman Buan),我想,我們無法對嘉明湖說謊,書中人物也不能。
讀畢會發現,作者在書中探討了愛的本質,留給讀者無限省思。《腹語山》是女主角傅宇珊青春成長,既關於山,也關於腹語,腹語暗喻那些說不出口的情感。這是一個深刻、動人的故事,在呢喃絮語中展開,擁抱野心十足的浩瀚題目,推薦給各位讀者細細品味。
推薦文
所有的山景都在為愛代言
張馨潔/作家
我想像過無數個在山上紮營的夜晚,當風聲也寧靜的時候,各樣待解的人生謎題塗銷掉山林的聲音,天幕上毛孔般密集的星辰好像一舒一收的在呼吸。那一刻,是否正是命運的後台管理系統,運作校正的時刻呢?
那些勘不破的人際隱微繫結,在某些神秘時刻裡擾動著。小說中主角傅宇珊在夏威夷旅遊,遇見了青年查斯。一個夜晚,月光如同浪花打入房間,查斯在熟睡中與她相擁。這副陌生軀體,在一瞬間使她感知,這是來自另一位所愛之人的擁抱。
另一個時刻,已故的西藏少女木柰與男主角軒永在同一個空間,影像重疊、彼此凝視,他們都明白對方不是幽靈,而是另一個不同時空中的房間住客。身體只是靈魂的載體,前者會腐朽,而後者累世歷劫。偶有那樣的感應時刻,無法說清又讓人深信不疑。
站在山之前猶如站在情感之前,文中所有的景色與未知,都是在為愛代言。小說深刻地探尋愛情之中的三角關係,將現世不可解的糾葛,綿亙至世代,直至前世,為有限的今生爭取更寬闊的解讀。大音希聲,沉默的山蘊藏的細密訊息,正如關係的迷藏裡,說不出來的話才是最真實的心聲,彷彿腹語,藏於表象之下。
作者慧黠的文筆中,山脈有著各式的植被與景貌,隨著山勢與氣候的交集,衍生出各樣的行途經驗。即便知道走向山意味著走向危險,但主角們逐漸接受,走向山找尋答案是必經的歷程。而即便懷著再虔敬的心,面對屬於自然的不可測,終究有人迷失在山裡。
作者將小說寫入山林,帶著我們走入山裡,走進自然裡,展示了自然的瑰麗與神異。自然如此凶險,愛的流動也是自然,但愛讓人掙扎,又讓人渴望追尋,如同山林的召喚。
推薦文
腹語與蜜桃
許俐葳/小說家、《聯合文學》雜誌副總編輯
這是一本有著兩種聲音的小說,所有人說出來的話語都有著雙重意思。一開始,我們不知道說話的人是什麼身分,不知道抵達家屋的人和林軒永是什麼關係,隨著情節推進,才發現裡頭有些情緒和反應不太對勁,人與人的關係是那麼甜美,但又如此撲朔迷離。
這自然是作者的精心設計,我們跟著少女傅宇珊去探索、去追問,然後等待和命運之人的再次相遇。小說有著剛剛好的懸念,這些懸念多是關於人的,或者說,是關於愛的。當他們試著去愛誰,去理解誰,有些懸置的祕密,會以意外的方式展開,愛原本就是一種推理的過程。
然而,愛的真相不一定盡如人意。有些情緒是隱性的,是長年藏在祕密底下的影子,是痛苦的腹語,「我就這樣活著,不發一語地活著,把自己沉在水最深的地方,於是所有的聲音聽起來都如同腹語。」
腹語乍看是一種隱而不宣的壓抑,但其實也是另一種訴說的途徑,在混亂中,逐漸將自己一層層褪下,重新長出力氣,也才有前進的可能。試著為所愛之人煮一碗麵,在深山裡遞上一杯熱奶茶。《腹語山》有許多關於山的深刻描寫,讀這本小說的過程也像登山,必須要花費力氣,兜兜轉轉才能抵達心的深處。有些人,在山上才會說出真心話;而有些關係,要下了山才見分明。
我非常喜歡小說裡頭,傅宇珊的同事向她描述幸福的片刻,一個讓自己撐下去的理由:「你要從內心深處去挖出曾經發生過的場景,然後用雙手牢牢握著。像我呢,就是握著一顆水蜜桃。」簡直不能更可愛,又極其精準地寫出了人生的現實——誰不是倚靠著什麼在活著?
腹語和蜜桃,苦與甜,同時在這本小說裡展現各自的面貌,但都是人生的模樣。祝福以新名字出發的方妙與她的寫作。或許文學與山,都是她的那一顆水蜜桃。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