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動

出版故事 /書的故事

2024.07.15

面對愛,就像是面對一座山

文/遠流出版資深編輯 陳嬿守
《腹語山》出版了。這本書,我看了九版稿子,陪作者寫了兩年。

在小說前,我們先合作了兩本書,《山之間》集結了山女孩Kit爬山初五年的心情,宛如一本寫給徒步者的情書,第一次看見日出的感動仍記憶猶新。接著,我們在大疫年間出版了《沒有名字的那座山》,寫的多是展望風光之前,難免游移不定、懷疑自己的心緒。好巧不巧,配合著三級警戒,沒能出門的日子,書本成為對於山的念想。

再後來,是小說。

心裡的故事萌芽,大概等同於想要攀爬百岳,或追尋更高的地方。你得背上更重的背包,算好長日縱走所需的糧食,每天親手為自己搭帳拆帳,或許還要動用一輩子也沒見過的岩盔或冰爪──至少我看寫小說的山女孩Kit是這樣的。她辭了工作,申請到國藝會的文學補助,旅居台東一段時間,然後去尼泊爾,以及藏區。我斷斷續續的,在IG上看她搭上驚險的小飛機、與犛牛合照,更在通訊軟體小小的對話框裡,讀著回傳的片段文字──或許,那還不算稿子。

沒能說什麼,最常回覆的都是「一切小心」、「一路平安」。

印象比較深刻的一次,是訊息中討論要把一個主角寫死。作者信誓旦旦地說:「我從這部小說下筆的第一個字,就知道這個角色一定得死了。」寫小說的人還真決絕!我心裡不忍,下意識地打字驚呼:「不要死!」才意識到,自己已是個入戲的讀者了。

《腹語山》正是傅宇珊的故事,她與青梅竹馬林軒永、最好的朋友喬衍樹,在二十九歲前曾經歷的那些困惑與轉折。他們理解父母嗎?是否時常覺得自己被這個世界拋下?他們對彼此的感覺是什麼?愛是對或不對、可以或不可以的?他們成為大人、進入社會,是否能夠擔起工作,乃至生命的責任?又或者,他們把自己活成了什麼樣子?

在山海之間能相互依靠,在房裡卻把話吞成了腹語……小說寫的是尋找答案的過程,如何面對假裝不想見的人,看見家庭祕密的一瞬,接受自己內心一片混亂,然後繼續活下去。作者彷彿走入山中密林那樣地寫,交出了無論時間跨度或場景架構都精巧複雜的作品。

因為複雜,所以張力十足,文句像山徑上疊石記號,重複得像巧合,也暗暗指出方向。而讀小說,就與爬山一樣,需要打開感官、全神貫注、義無反顧地往前。當然耗體力精神,卻也是層層豁然、「下次還會想要再來的」。

出版前,山女孩Kit揭示了寫作上的新名字,方妙。宣告了未來想要繼續往前走的文學旅途,如同小說的開頭,「我要親眼看到那座山」。這句話在書裡出現了兩次,而另外一次,我不能透露,只能說當你闔上書本時,一定會回頭再看一遍的。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