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24節氣閱讀:怡慧老師的古今詩心對話【限量節氣插畫明信片(二張一組)】
暢銷作家宋怡慧重返古典詩詞力作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暢銷作家宋怡慧重返古典詩詞力作
	節氣教我們順勢而行,詩詞教我們靜心關照。
	兩者交會處,讓人尋得安頓身心的所在。
	 
	宋怡慧老師以溫柔深邃的文字,將節氣與詩詞巧妙融合,引領讀者在詩詞裡感受時令節奏,於季節流轉間體會古人智慧,進而尋得安頓身心的力量。
	 
	從立春到大寒,本書不僅介紹24節氣的意涵,更精選寓意豐富的節氣詩詞,讓讀者在詩詞的光影中,照見自然氣候變化之美,並從當代視角詮釋古人的人生體悟與生命智慧,層次豐富,意境深遠。內頁更搭配彩色節氣插畫,豐富閱讀感受。
	 
	宋怡慧:「在節氣交替中,我們學會凝神細聽,拾起那些被遺落的歲月詩行。每一篇章皆從一首詩的閱讀光影開始,願我藏情的筆觸為你引路,最終回歸到你的生活風景,重新感知春櫻、夏蓮、秋菊與冬梅的季節馨香,窺見那些——關於自然的細微變動、關於生命的深層反思、關於日常的無盡美善。」
	 
	【本書特色】
	•將24節氣化為生活節奏,在忙碌中尋回安頓身心的力量。
	•精選節氣詩詞並解析意境與情感,領略自然之美,同時提升文學素養與審美力。
	•內頁搭配插畫家陳宛昀,精心繪製繪節氣插圖,豐富閱讀與視覺感受。
目錄
	推薦序  詩心阡陌,返璞歸真╱張永慶 
	推薦序  有些人能感受雨,而有些人只是被淋濕╱陳瀚茗 
	推薦序  在時令的縫隙裡讀詩╱廖泊喬 
	推薦序  原來,節氣裡藏著詩的密碼!╱趙蕙英 
	推薦序  詩、食、史、事,四時皆入詩╱鄭錫懋
	自序  歲月靜好,詩心未遠:在節氣中尋得生活的微光
	 
	立春洞見:在微芽初發時,重塑生命格局
	傾聽雨水:在春雨落下時,靜聽天地之聲
	驚蟄一刻:在春雷轟響時,喚醒內在潛能
	春分印象:在晝夜平衡時,細品生活藝術
	清明記事:在細雨紛飛時,訴說未完的思念詩箋
	時至穀雨:在細品生命處,看見積累與成長
	立夏之韻:在繁華一瞬時,勇氣何以恆久?
	小滿人生:從缺憾處學習,發現生命豐盈之道
	芒種之歌:在風吹稻浪處,誰能歡笑收割?
	夏至如歌:在流光易逝處,人生精彩亦可留?
	小暑清思:在心靈減法下,習慣極簡人生
	大暑流金:在生命淬鍊處,悟得內心澄澈
	立秋之味:在涼意初至處,共享豐收饗宴
	處暑之衡:在不爭不躁處,蓄積突破力量
	白露之純:在不染纖塵處,凝視生命細微
	秋分之律:在收放得當處,方能寧靜致遠
	寒露智慧:在寂靜無聲處,尋找安靜力量
	霜降詩意:在傷感離別處,寄情重逢之時
	立冬清韻:在歲月溫柔處,蘊藏永恆之光
	小雪時節:在清冷寒意處,尋找溫暖與光明
	大雪啟示:從冷寂挫折處,探索堅韌與智慧
	冬至心境:在黑暗絕境處,引入善意之光
	小寒靜美:在天寒地凍處,孕育生機與希望
	大寒沉寂:在新雪飄落處,預約春暖的邂逅
序/導讀
	歲月靜好,詩心未遠:在節氣中尋得生活的微光
	 
	    當日常的節奏愈發急促的此刻,我們的心是否悄悄遠離了自然的韻律?那些曾經指引先祖觀天察地,以利農作與生活的節令,如今竟成在日曆上被我們匆匆掠過的一隅。而古典詩句是否也漸漸在記憶中蒙上歲月的塵灰?那風花雪月曾感動於你的抒懷,僅餘悠悠回音,在過去的長廊迴盪。 
	    多年以來,在假日午後,光影斜落的時分,我習慣倚窗而坐。任輕風掠過簾影,讓手中茶香氤氳繚繞。常不自覺地走向書架,取下一本古人詩詞文集,像是與多年的知己展開靈魂的低語。那彷彿穿越數世紀的歲月之河,字字珠璣的詩句在靜夜裡訴說著相近的心緒、志趣。記得有次讀到「寒露入幕愁衣單」,那瞬間,秋意自窗外湧入,我的靈犀悄然被輕柔地喚醒,那一刻,我突然明白,節氣不只是季節的流轉,更是古今情感共鳴的痕印。 
	    我始終相信,對時間刻度的敏銳,並未在我們體內消失;而詩意的觸角,也從未真正遠颺。只要願意放慢腳步,就能細細領略春晨櫻影映窗、夏暮薰風拂面、秋晚菊香盈懷、冬夜湯煙暖心……我們終將發現,四時有聲,處處蘊情。
	    從古至今,世世代代,在相同的節氣中感受相仿的情緒波動,我們不斷思索著永恆的人生課題。感謝副總編瓊如的一句提醒:「何不讓二十四節氣與詩詞共舞,在現代的書寫共譜創作的新曲?」於是,我開始潛心嘗試,在每個節候轉換之際,靜心品讀與之相應的古詩詞,將內心的悸動化成一段段文字,讓熠熠閃閃的哲思在生活中綻放智慧的光芒。
	    這本書是一段重返詩心與節氣互映生輝的旅程,更是為自己與讀者們尋得安頓身心的處所。節氣教我們順勢而行,詩詞教我們靜心觀照。兩者交會之處,正是我們學習在困境中培養穩定之心,在細節裡覺察風雅之情,在季節裡澄心靜氣回歸氣與神和的所在。詩詞不僅是詞藻的堆疊,更是生活的省思與日常的內化。我希冀讀者翻開這本書時,透過一窗冷暖與頁扉字句的邂逅,進行一場無聲的傾聽,感受到生命被彼此照拂的靜好片刻。
	    細觀詩詞與時序的織紋,我們不僅重新認識傳統節氣的意涵,更能在古詩詞的微光中,照見歲月的回聲與情感的絮語。
	    每個節氣都有其獨特的氣質。在春分,我與陶淵明一同在東籬下採菊;在夏至,我伴李白共飲一杯清風朗月;在秋分,我隨蘇軾踏遍湖山勝景;在冬至,我與杜甫共品一碗聚首湯圓。詩心與節令的交集,不僅留下轉身瞬間的心靈寫照,更讓我們在忙碌的氛圍中,尋回一份內在的寧靜與從容。
	    每當提筆之際,我總想起兒時外婆的廚灶。巧手的她總依順時節更換菜餚:立冬熬薺菜,小滿品苦瓜,寒露食芝麻。彼時年幼未懂食材所含的歲月深意,如今想來,這不正是一份與天時對話的智慧?那是順勢而生、與時共舞的尊重與堅持。
	    期待能透過這本書的出版,邀請你與我踏上這場詩意與時光共行的旅程。在節氣交替中,我們學會凝神細聽,拾起那些被遺落的歲月詩行。每一篇章皆從一首詩的閱讀光影開始,願我藏情的筆觸為你引路,最終回歸到你的生活風景,重新感知春櫻、夏蓮、秋菊與冬梅的季節馨香,窺見那些——關於自然的細微變動、關於生命的深層反思、關於日常的無盡美善。
	    或許當你翻開頁扉時,就能聽見我緩聲吟誦的溫度,與你靜靜凝睇的柔情,在時光輕吟之際,與世界的脈動一同吐納呼吸。一如我學會在白露時珍視人我的點滴情誼,在霜降間體會世事生滅無常,在大雪中尋得內心的暖陽,跟著節氣運轉的生活,將不再只是往返奔波的足跡,而是一次次流光溢彩的生命旅行。
	    最後,我祈願這些文字能成為你繁忙生活裡的一方靜謐之地,無聲且柔軟的陪伴。當你在四季更迭的時節裡與它相遇,你的心中會泛起寧靜的愉悅漣漪。如同一滴寒露,儘管看似輕微,卻能在晨曦中映射出整片微亮的美麗天色。
	    節氣與詩意的交融,就如一位溫和知心的長者,輕輕地向我們訴說——
	    在靜默的歲月中,蘊藏著無窮力量;
	    在素樸的生活裡,隱含著深遠智慧;
	    在與自然的同頻共振的日子之中,得以尋回內在的澄澈與安定。
	    現在,就讓我們一同順著節令的腳步,打開被塵封於記憶深處的詩心,感受「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的時序對話,讓每段時令像潺潺溪水洗滌心靈,它不只是生活的註腳,也將為我們展開「以詩為伴」的旖旎人生。
試閱
	〈小滿人生:從缺憾處學習,發現生命豐盈之道〉
	 
	    在二十四節氣的輪轉中,宋元文人對小滿這個節氣確實情有獨鍾。他們的詩作不僅描繪了季節的細微變遷,更寄託了深刻的人生智慧。細看節氣的安排,小暑對應大暑,小寒對應大寒,小雪對應大雪,唯獨小滿之後,沒有「大滿」,而是「芒種」。
	    這讓人不禁想起東晉詩人陶淵明辭官歸隱的選擇。他選擇了一條過去士大夫極少走過的道路——「不求圓滿」的仕途方式。在〈歸去來辭〉中,他寫道:「田園將蕪,胡不歸?」面對仕途的困頓與人性的折磨,他寧願忠於本性,回歸田園生活,過著採菊東籬、飲酒南窗的任真自得與恬淡自處的人生。
	    雖然他的日子清貧簡單,卻在「悠然見南山」的歲月裡,找到了擺脫功名的羈絆,遠離利祿的桎梏,而追求至善至美的性靈自由,成就了他圓滿的小滿人生。
	 
	小滿是人生最佳狀態
	 
	    小滿時節氣溫最為舒爽,處於春夏之交,萬物生長已具蓬勃之姿,但尚未達到鼎盛之景。這一階段詩人們都觀察到小滿是人生最佳狀態:人生與萬物就是未至全滿,便蘊含著我們有持續精進與謙虛學習的動力。正如古語所云:「滿招損,謙受益。」在這小有收穫、尚未飽滿的時刻,我們樂享小滿之美好,一如天地間瀰漫著一種追求圓熟的「知足」。
	    北宋蔡襄曾言:「花未全開月未圓,看花待月思依然。」這意味著:花若盛放,即面臨凋謝將至;而月若盈滿,則隨之虧損。因此,人生無須執著於事事皆達巔峰,而應學習曾國藩為書齋命名「求闕齋」的自勵精神:寧守其缺,而不敢求全。
	    小滿教會我們以「責己求闕」的態度面對人生,必能領略其中的生命情韻。尤其在充滿挑戰的AI時代,當我們正處於職涯觀念的盤整與靜待蓄勢而發的時期,小滿的智慧將為我們指引一條堅定與平衡的道路。
	 
	怡然自得的田園風情
	 
	    因而,我想起在小滿時節,有位性格瀟灑的「醉翁」歐陽修,他以清新的筆觸創作〈五絕.小滿〉,詩中描繪出一幅徐徐展開、怡然自得的田園風情:
	 
	夜鶯啼綠柳,皓月醒長空。
	最愛壟頭麥,迎風笑落紅。
	 
	    詩的開篇「夜鶯啼綠柳,皓月醒長空。」側寫初夏夜晚的生機與靜謐:夜鶯在綠柳間婉轉啼鳴,皎潔的明月映照著澄澈的夜空。詩人巧妙運用擬人手法,將夜鶯與麥穗賦予生命力,透過「啼」、「醒」、「笑」等動詞,為景物增添靈動與生機。
	    「最愛壟頭麥,迎風笑落紅。」詩人筆鋒一轉而描繪田間美景:正值麥穗成熟時節,田壟上的麥浪隨晚風輕搖,彷彿在微笑迎接飄落的花瓣。不僅象徵著之後秋天的農作物豐收,更傳遞出人民豐衣足食的喜悅。詩人對農作物的深情,亦隱含著對自然生命循環的讚揚。
	    全詩也運用摹寫技巧,將聽覺(夜鶯啼鳴)與視覺(皓月、綠柳、麥穗、落紅)進行五感與意象結合,營造出一派和諧自然的田園意境。它也蘊含節氣「小滿」既不對生活消極的妥協,也不會放棄追求人生圓熟之所欲,而是在張弛之間尋求平衡,展現積極卻不強求的人生智慧。
	    煙霧繚繞的江南,在小滿時節正籠罩在綿綿細雨中。在這生機盎然的節氣裡,農家的生活既忙碌又井然有序,空氣中瀰漫著夏耘的泥土芬芳,這意味要迎接下一季的豐收抵達。
	 
	和諧豐盈的農家生活
	 
	    元代詩人元淮在〈小滿〉中,以優美的筆觸和精準的觀察,生動描繪出南方自給自足、恬然自適的鄉村生活,並將自然美景與農事勞動栩栩如生地呈現出來,讓讀者窺見江南和諧豐盈的田園風光。
	 
	子規聲裡雨如煙,潤逼紅綃透客氈。
	映水黃梅多半老,鄰家蠶熟麥秋天。
	 
	    詩句一開始就以「子規聲裡雨如煙,潤逼紅綃透客氈。」來描寫小滿是一個生機盎然的時節。布穀鳥的鳴聲在濛濛細雨中迴盪著,牠特有的「子規」叫聲不僅為小滿時光增添聲音豐富的層次性,更暗示著農事催促的意涵。水氣無聲地浸潤著少女的紅色薄綢與遊子的氈帽,「紅綃」與「客氈」的對比,既展現江南特有的氣候溫潤,又暗示了鄉村少女與遊子的身分差異。初夏的豐盈景致因美好的人事與景物而為歲月更增添一抹季節的甜美氣息,同時也為農家生活平添幾分柔情與詩意。
	    「映水黃梅多半老,鄰家蠶熟麥秋天。」眼前漸漸由翠青轉為澄黃的梅子,在水面上倒映著,正是物候變遷的象徵。「半老」不僅暗示著梅子尚未完全成熟,夏天將至的訊息。季節更迭更寄託了詩人對「小滿」的體會。此時,農家的蠶兒已結繭,麥田裡的麥穗也在等待收割,處處展現著豐收在即的喜悅。詩人透過巧妙的意象連結,將聽覺(子規鳴叫)、視覺(煙雨迷濛、黃梅倒影)和觸覺(潮濕氣息)和諧地結合在一起。在詩境層次豐富的感官描寫中,不僅生動呈現節氣烘托自然景物的流轉,更深刻展現了農事勞作與人文情懷的美好交融。
	    詩人以自然風光與辛勤農事配搭的細膩描寫,不僅禮讚農耕生生不息的活力與日出而作的生活美感,也傳達「小滿」令人心馳神往、悠然神會的節氣祝福。
	    道家的哲學觀強調「物極必反」,主張「上善若水,柔中有剛,剛柔一體」,人生就像水一般,上善之道讓我們的舉措剛中有柔,柔中有剛,剛柔並濟。既不刻意追求盈虧得失,也不過分在意成敗得失,而是專注於腳下所行的那條不斷進步的道路。正如詩中歐陽修徜徉在麥田邊,恬然欣賞著小滿的景致;而元淮感悟到生命在尚未飽滿的階段,正是獨特美好的時期,我們能日日積累,循序上升。
	    小滿心態使人內心愜意安然、不忮不求,更容易實現目標,心想事成,進入舒心如意的人生狀態。在不急不躁的小滿生活中,體會到生命的豐盈與和諧,成為真正實踐「柔弱勝剛強」的現代智慧家。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