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整理師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開學季特談價惠JBL耳機68折起、溫控快煮杯結帳驚喜價↓點我去逛逛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活動期間購買童書類別滿額199元,即贈《傲嬌公主的奇幻冒險》早優券,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內容簡介
人工智慧X文學鑑賞X自我探索
暢銷作家王淑芬創作以來最具實驗性的作品
當對未來茫然的新手作家偶遇神祕AI,
她開始懷疑:依靠AI完成的作品與人生,究竟屬於誰?
什麼才是人類真正不可取代的價值?
顛覆你過去對小說的定義,開啟一段前所未有的閱讀體驗
資深兒童文學作家林世仁|桃園市建德國小閱推教師郭靜如|
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副教授葛容均|私立臺北市再興小學研究教師廖淑霞|
新北市土城國小閱推教師謝春貞|親職溝通作家與講師羅怡君|
神老師&神媽咪沈雅琪 好評推薦!
本書3大特色
特色1 人氣天后X熱門議題:暢銷作家王淑芬最新長篇小說,探討人工智慧對現今社會帶來的影響,進而思考:透過AI協助所完成的作品,誰才是真正的創作者?
特色2 書中有書X文學賞析:故事圍繞在主角書寫的小說與AI的修改建議發展,讀者不僅是單向閱讀一本書,同時也與AI一同拆解文本,思考好看的小說應具備何種條件?
特色3 自我定位X情感教育:透過主角和其筆下人物的遭遇,抛出親情、友情、兩性的各種問題,以至於自我價值的叩問,引領讀者找出屬於自己的答案。
大學畢業,一心成為小說家的李雲寶陷入寫作瓶頸,
偶然間,她發現了一個神祕的AI程式——「小說整理師」,
透過程式中海威、珍汀、吳明三位整理師的對話,
李雲寶漸漸找到創作下一本書《彩帶》的方向,
對「小說整理師」 的依賴也日益加深。
《彩帶》裡,主角今訪雲的父母以替鄰里寫字為生,
在訪雲小小的腦袋,充滿著許多疑問:
為什麼爹爹頂著狀元的身分,只能在鄉間窮困度日?
為什麼阿娘用來遮蓋胎記的面巾底下,始終少有笑容?
直到一場彩帶表演,澈底打破了三人平靜的生活……
隨著《彩帶》的情節往下進展,
今訪雲的疑問一一揭曉,但李雲寶的個人意志卻變得模糊,
她開始分不清現實生活和虛擬程式的界線,
甚至懷疑:依靠AI寫出來的小說還算是她的小說嗎?
究竟這個神祕的程式是從何而來?
而李雲寶所書寫的,是憑空杜撰的角色還是自己的人生?
◎本書關鍵字:人工智慧(AI)、生命成長、文學評論、吳明益、海明威、珍.奧斯汀、情感教育、兩性關係
◎無注音,適合10歲以上閱讀
◎十九項議題分類:性別平等、人權、家庭教育、品德、生命、資訊、生涯規劃、閱讀素養
◎學習領域分類:語文、藝術與人文、綜合活動、生活科技
【少年天下】系列介紹
1. 專屬國中生,給10-15歲「輕」少年的閱讀提案。
2. 夠酷而不幼稚,能吸引少年的包裝和題材。
3. 以少年為本位,提供邁向成長的關鍵字。
4. 有深度但無難度,得以思辨的優質文本。
各界推薦
令人驚嘆的文字魔法,讓你發掘自己大腦的獨特優勢!《小說整理師》意想不到的篇章結構,將AI世代數位工具的優勢化於無形、不知不覺開啟大腦功能,原來人類自己也能「內建APP」;這本書整理的不是文字,而是你的人生與腦袋!淑芬老師再次將閱讀與寫作提升至另一個層次,不僅與時代感並進,更照顧兒少讀者成長的疑惑:孤獨感、目標感與自我價值,展現數位工具與精神哲思互動共存的方式與意義。
──親職溝通作家與講師羅怡君
每次閱讀完「故事天后」王淑芬老師的新書後,對她的創意與自我挑戰的企圖心就更加折服,不論是作品的主題,探索的議題,甚至是小說的架構與手法,都展現出對自我突破與文字創新的堅持與用心。
──私立再興小學研究教師 廖淑霞
這是一本「用小說來談小說」的小說。這也是AI時代的「互動式」小說:人與AI的互動、人與小說的互動、理論與操作的互動、真實與虛構的互動……作者以「小說」自我命題,既談小說的藝術,也示範小說的藝術。如何寫小說?如何解析小說?如何跳脫小說?如何在小說中寫小說?且看作者如何暢快展演!
──資深兒童文學作家 林世仁
這本《小說整理師》除了探討AI與創作者內心的小宇宙,也觸及了創作困境、人與科技的矛盾、真實與虛構的界線,還有友情與人際的困擾,值得我們細細品讀。
──新北市土城國小閱推教師 謝春貞
這部作品的巧思令我驚豔。若你對小說或文學創作有興趣者,此作必讀!若你正想進行小說或文學創作者,此作必讀!
──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葛容均
我的高年級學生中,有人熱愛寫故事,總把好友當讀者。每次我有幸讀到,總是驚喜萬分,也盼望能找到更好的方式扶持這些文學小珍珠。《小說整理師》正是這樣的文學法寶,它能帶領孩子在閱讀中學寫作,在創作中更懂小說。透過主角的創作和三位AI小說整理師的討論,他們走入小說家的心中,看見構思歷程的巧思與斟酌。這本書不只陪伴孩子理解自我、朋友與親情,也在不知不覺間,把寫作的夢想打磨發亮。
──桃園市建德國小閱推教師 郭靜如
暢銷作家王淑芬創作以來最具實驗性的作品
當對未來茫然的新手作家偶遇神祕AI,
她開始懷疑:依靠AI完成的作品與人生,究竟屬於誰?
什麼才是人類真正不可取代的價值?
顛覆你過去對小說的定義,開啟一段前所未有的閱讀體驗
資深兒童文學作家林世仁|桃園市建德國小閱推教師郭靜如|
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副教授葛容均|私立臺北市再興小學研究教師廖淑霞|
新北市土城國小閱推教師謝春貞|親職溝通作家與講師羅怡君|
神老師&神媽咪沈雅琪 好評推薦!
本書3大特色
特色1 人氣天后X熱門議題:暢銷作家王淑芬最新長篇小說,探討人工智慧對現今社會帶來的影響,進而思考:透過AI協助所完成的作品,誰才是真正的創作者?
特色2 書中有書X文學賞析:故事圍繞在主角書寫的小說與AI的修改建議發展,讀者不僅是單向閱讀一本書,同時也與AI一同拆解文本,思考好看的小說應具備何種條件?
特色3 自我定位X情感教育:透過主角和其筆下人物的遭遇,抛出親情、友情、兩性的各種問題,以至於自我價值的叩問,引領讀者找出屬於自己的答案。
大學畢業,一心成為小說家的李雲寶陷入寫作瓶頸,
偶然間,她發現了一個神祕的AI程式——「小說整理師」,
透過程式中海威、珍汀、吳明三位整理師的對話,
李雲寶漸漸找到創作下一本書《彩帶》的方向,
對「小說整理師」 的依賴也日益加深。
《彩帶》裡,主角今訪雲的父母以替鄰里寫字為生,
在訪雲小小的腦袋,充滿著許多疑問:
為什麼爹爹頂著狀元的身分,只能在鄉間窮困度日?
為什麼阿娘用來遮蓋胎記的面巾底下,始終少有笑容?
直到一場彩帶表演,澈底打破了三人平靜的生活……
隨著《彩帶》的情節往下進展,
今訪雲的疑問一一揭曉,但李雲寶的個人意志卻變得模糊,
她開始分不清現實生活和虛擬程式的界線,
甚至懷疑:依靠AI寫出來的小說還算是她的小說嗎?
究竟這個神祕的程式是從何而來?
而李雲寶所書寫的,是憑空杜撰的角色還是自己的人生?
◎本書關鍵字:人工智慧(AI)、生命成長、文學評論、吳明益、海明威、珍.奧斯汀、情感教育、兩性關係
◎無注音,適合10歲以上閱讀
◎十九項議題分類:性別平等、人權、家庭教育、品德、生命、資訊、生涯規劃、閱讀素養
◎學習領域分類:語文、藝術與人文、綜合活動、生活科技
【少年天下】系列介紹
1. 專屬國中生,給10-15歲「輕」少年的閱讀提案。
2. 夠酷而不幼稚,能吸引少年的包裝和題材。
3. 以少年為本位,提供邁向成長的關鍵字。
4. 有深度但無難度,得以思辨的優質文本。
各界推薦
令人驚嘆的文字魔法,讓你發掘自己大腦的獨特優勢!《小說整理師》意想不到的篇章結構,將AI世代數位工具的優勢化於無形、不知不覺開啟大腦功能,原來人類自己也能「內建APP」;這本書整理的不是文字,而是你的人生與腦袋!淑芬老師再次將閱讀與寫作提升至另一個層次,不僅與時代感並進,更照顧兒少讀者成長的疑惑:孤獨感、目標感與自我價值,展現數位工具與精神哲思互動共存的方式與意義。
──親職溝通作家與講師羅怡君
每次閱讀完「故事天后」王淑芬老師的新書後,對她的創意與自我挑戰的企圖心就更加折服,不論是作品的主題,探索的議題,甚至是小說的架構與手法,都展現出對自我突破與文字創新的堅持與用心。
──私立再興小學研究教師 廖淑霞
這是一本「用小說來談小說」的小說。這也是AI時代的「互動式」小說:人與AI的互動、人與小說的互動、理論與操作的互動、真實與虛構的互動……作者以「小說」自我命題,既談小說的藝術,也示範小說的藝術。如何寫小說?如何解析小說?如何跳脫小說?如何在小說中寫小說?且看作者如何暢快展演!
──資深兒童文學作家 林世仁
這本《小說整理師》除了探討AI與創作者內心的小宇宙,也觸及了創作困境、人與科技的矛盾、真實與虛構的界線,還有友情與人際的困擾,值得我們細細品讀。
──新北市土城國小閱推教師 謝春貞
這部作品的巧思令我驚豔。若你對小說或文學創作有興趣者,此作必讀!若你正想進行小說或文學創作者,此作必讀!
──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葛容均
我的高年級學生中,有人熱愛寫故事,總把好友當讀者。每次我有幸讀到,總是驚喜萬分,也盼望能找到更好的方式扶持這些文學小珍珠。《小說整理師》正是這樣的文學法寶,它能帶領孩子在閱讀中學寫作,在創作中更懂小說。透過主角的創作和三位AI小說整理師的討論,他們走入小說家的心中,看見構思歷程的巧思與斟酌。這本書不只陪伴孩子理解自我、朋友與親情,也在不知不覺間,把寫作的夢想打磨發亮。
──桃園市建德國小閱推教師 郭靜如
目錄
推薦文
〇〇一《彩帶》
〇〇二《彩帶》
〇〇三《彩帶》
〇〇四《彩帶》
〇〇五《彩帶》
〇〇六《彩帶》
〇〇七《彩帶》
〇〇八《彩帶》
作者後記
閱讀想想
〇〇一《彩帶》
〇〇二《彩帶》
〇〇三《彩帶》
〇〇四《彩帶》
〇〇五《彩帶》
〇〇六《彩帶》
〇〇七《彩帶》
〇〇八《彩帶》
作者後記
閱讀想想
序/導讀
【自序】
我是看小說長大的,小說表演著人生百態,讓我轉身在現實中,能冷靜面對各種千奇百怪。我甚至認為所有讀過的小說,形塑出我的整體性格。於是當自己也成了小說創作者,便帶著無比虔誠,想像著我筆下某句話,打動了誰,激勵了誰,說不定還改變了什麼……
《小說整理師》是我的第九本小說著作,抱持著一種「臺灣少年小說,應該沒有人這樣寫過吧」的心情,寫完它。交稿時,「滿滿的多巴胺」,幸福感十足,因為這是創新的小說形式,我期待讀者讀它時有驚喜,且驚喜將層層堆疊。
但它也不僅玩形式上的創意,我一貫的創作核心是情感,總想在小說中,與讀者剖心對話,不論之前《我是白痴》的關懷弱勢,或《地圖女孩.鯨魚男孩》的愛與不愛。這本《小說整理師》則面對孤獨感,同時深探小說的價值。
小說既然可以體現人生,當然便能預習人生。孤獨是難得的輕鬆自在,還是不得已的貼在冷牆發抖?是好是壞,無標準解答。但是如果能在小說中預習了一點冷,說不定在真實生活中因為懂得,反而回溫。《小說整理師》不但整理了小說創作的技巧,也陪讀者修整過日子的心態。
而且這本小說,要奇幻有奇幻,要論理有論理,要青春純愛也有,亦不乏友誼暖流交心,與親子之間的碰撞與擁抱。我想我寫出一本難以歸類的小說,而未完待續的部分,就邀請讀者跳進書中一起整理吧。
這本小說並非開放式結局,但也在最後留下一道謎題,或許你可以猜猜答案為何?我保證絕對不揭曉,因為我的答案應該會讓所有人嚇一跳。
【推薦序】
《小説整理師》啓發的想像:「推薦整理師」
文/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葛容均
猶記當時我回國不多久便進入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任教,再不多久便閱讀到一則令我動容而一直難以忘卻的短篇小說,那便是王淑芬的《我是白痴》,爾後很高興親子天下於二○一二年已出版此作。十多年後,再次拜讀淑芬老師的作品,這回是標題同樣吸睛的長篇──《小說整理師》。
閱讀過程真是享受!這部作品的巧思令我驚豔,更是惶恐:一部優質作品,還該如何推薦?有「慧眼」或「慧根」的大小讀者應是能夠憑藉自己閱讀而心領神會,不是嗎?與此同時,我腦中迴盪著淑芬老師在此作中所設計的神祕AI軟體──「小說整理師」,心想:倘若我將對於此部作品所欲寫的推薦,便捷的交予如是這般「既似評審團又深具資深讀者反應」的軟體,那麼經由「整理師們」的分說和審議,又會生產出怎樣的「推薦好文」?反覆斟酌如何撰寫推薦,最終我決定先聽聽「推薦整理師」的討論與意見。
○:好看!
▲:精采!
□:過癮!
○:但我們既然肩負推薦整理師的重任,就不能只拋出:「好看」、「精采」與「過癮」,更別提這樣的推薦都只是二字短語。我們總得言說一下「怎麼好看」,「如何精采」,「為何過癮」,不是嗎?
▲:若要我說,作者不僅洞見我們這個充斥AI的時代現象,包括寫作與圖/文創作軟體,還能夠精心設計出像「小說整理師」這般,「既像評審委員又似資深讀者」的AI軟體,大膽透明化整個評議過程,每位委員共識之點(如古典vs. 當代小說寫作語言風格差異的重視、不能僅拋出懸疑或懸念而不處理後續可能發展的作者責任),以及各自委員的讀者反應(如劇情可如何推進、角色們背景故事可如何強化、哪個看似邊緣角色深具潛力而加以發展、孩童主角的年齡設定與兒童讀者能否了解成人世界等等……)。再者,提供給創作者的後續建議很是精采,替讀者言說了該作各種發展的潛力及可能,連我都想創作了呢!
□:完全贊成。我只能補充,讓我讀來十足過癮之處,莫過於作者透明化整個審議過程。有時候,我真不知為何某部作品獲獎或榮獲佳評,也不知為何某部作品「落敗」的理由。這類審議過程常為私密,但在此作中,王淑芬竟大膽透明化評議過程,實在過癮哪!這些所謂的AI委員十分「人性化」和「可能借代的作家風格之讀者反應」,我可寫不出這樣的「小說整理師」。
○:於我而言,好看在於作者游刃有餘的多框書寫:女角先前跟隨古典小說創寫風潮而寫出的《彩帶》,經由「小說整理師」軟體建議的改寫,抵抗AI「小說整理師」建議調整部分尤為好看。古典創作《彩帶》為一框,當代女角現實生活為一框,而透過「小說整理師」的介入,讓主角自我檢視與察覺,不論對於小說創作或現實生活的改變及應對,三框巧妙結合,融為一體,推廣創作並非脫離現實之根本,實為好看之處。
我看完「推薦整理師」對於王淑芬本次創作之《小說整理師》,忍不住替「推薦整理師」整理出總結:
一、若你對小說或文學創作有興趣者,此作必讀!
二、若你正想進行小說或文學創作者,此作必讀!
三、○▲□共識決:王淑芬此作當參獎,至於獎審團的評議過程,嗯,亦推薦透明化。
四、○▲□懸念:我們還是想追問,《彩帶》女角父親今有器究竟為何在觀賞完幻娘表演後,毅然決然的離家?懸念啊,懸念。是美學刻意營造物──作者尚待完成任務,抑或激發讀者想像?這,興許便是文學閱讀「好看」、「精采」、「過癮」之處。
五、時間有限,先以上推薦整理畢。大小讀者如何看待這部作品呢?○▲□齊聲吶喊:得先閱讀啊!
AI無法取代的情感溫度——《小説整理師》
文/新北市土城國小閱推教師 謝春貞
對於創作者而言,創作之路總是伴隨著各種困境:有時缺乏素材,腦中沒有畫面,不知道從何下筆;有時故事方向迷失,雖然有想法卻不知情節該如何推進,只能在原地打轉;有時題材與套路與他人過於相似,擔心作品缺乏獨特性,無法被讀者看見與喜歡。如果在這樣的時刻,有一個AI助手能化身靈感的引路人,提供情節種子、場景靈感與角色設定,甚至為創作者找出獨特的切入點,那麼寫出來的故事,又會是什麼模樣呢?
王淑芬老師的《小說整理師》正是這樣一本新鮮而獨特的小說。它的情節總能出乎意料,題材與套路也與一般小說截然不同。故事的架構好像由四條線交織而成,分別是主角線、AI的互動線、主角創作中的小說線,以及貫穿其中的好友線。這幾條線彼此影響,推動故事不斷前行,而最終的發展,我就不在此劇透了,這是淑芬老師精心埋的哏喔!一定要看到最後。
故事的主角李雲寶剛踏入社會,心中懷抱著成為作家的夢想,卻對未來感到徬徨。某一天,她意外得到一款名為「小說整理師」的AIApp。作者暗喻這個AI是由三位知名小說家的智慧組合而成:吳明益、珍.奧斯汀、海明威。他們分別代表不同的國籍與寫作風格,專門整理、評論並回應創作者的作品。
在「小說整理師」的協助下,李雲寶開始書寫小說《彩帶》,並在過程中不斷與這三位「小說整理師」對話。閱讀這段情節的過程,讓我聯想到自己在利用AI輔助創作時的感受,就像是在開盲盒,永遠充滿意想不到的結果。
特別是三位「小說整理師」的個性鮮明,常常對同一段文字給出截然不同的評論。這樣的對話讓李雲寶的作品逐漸成形,也讓讀者像是在旁聽一場寫作工作坊。我自己在閱讀時,甚至一度覺得好像真的上了一堂創作課,不同風格的創作,讓我以不同觀點切入,也被提醒要思考自己創作時的偏好與盲點。
然而,這本書的深刻之處,不只是展示AI如何「幫助」創作,而是點出了「依賴」背後的危機。一直利用AI輔助創作,會有危機嗎?我自己也常用AI 來生成圖像、音樂、文章等,漸漸發現一些風險:創作自主性下降,想像力變得懶惰,甚至開始懷疑「這是我的靈感,還是AI幫我選擇的結果?」在書中,李雲寶同樣意識到這個問題。隨著對「小說整理師」的依賴越來越深,她漸漸被牽著鼻子走,甚至開始糾結自己書寫的,究竟是原創的角色命運,還是依照AI的建議投射「自己的人生」?
我認為這正是《小說整理師》最耐人尋味之處。在這部書寫有關於「人」的故事中,靈感或許能來自外在的AI工具,但創作的主導權最終還是在自己手上。李雲寶在掙扎中逐漸找到自己的方向,也讓我思考:當AI越來越擅長模仿、生成,還有預測我們的需求,人類創作者還能保有什麼獨特的價值?或許,答案就是唯有多體驗,多觀察人生,只有人才能將生命經驗轉化為故事的情感溫度,而這是任何演算法都無法真正取代的。
這本《小說整理師》除了探討AI與創作者內心的小宇宙,也觸及了創作困境、人與科技的矛盾、真實與虛構的界線,還有友情與人際的困擾,值得我們細細品讀。
我是看小說長大的,小說表演著人生百態,讓我轉身在現實中,能冷靜面對各種千奇百怪。我甚至認為所有讀過的小說,形塑出我的整體性格。於是當自己也成了小說創作者,便帶著無比虔誠,想像著我筆下某句話,打動了誰,激勵了誰,說不定還改變了什麼……
《小說整理師》是我的第九本小說著作,抱持著一種「臺灣少年小說,應該沒有人這樣寫過吧」的心情,寫完它。交稿時,「滿滿的多巴胺」,幸福感十足,因為這是創新的小說形式,我期待讀者讀它時有驚喜,且驚喜將層層堆疊。
但它也不僅玩形式上的創意,我一貫的創作核心是情感,總想在小說中,與讀者剖心對話,不論之前《我是白痴》的關懷弱勢,或《地圖女孩.鯨魚男孩》的愛與不愛。這本《小說整理師》則面對孤獨感,同時深探小說的價值。
小說既然可以體現人生,當然便能預習人生。孤獨是難得的輕鬆自在,還是不得已的貼在冷牆發抖?是好是壞,無標準解答。但是如果能在小說中預習了一點冷,說不定在真實生活中因為懂得,反而回溫。《小說整理師》不但整理了小說創作的技巧,也陪讀者修整過日子的心態。
而且這本小說,要奇幻有奇幻,要論理有論理,要青春純愛也有,亦不乏友誼暖流交心,與親子之間的碰撞與擁抱。我想我寫出一本難以歸類的小說,而未完待續的部分,就邀請讀者跳進書中一起整理吧。
這本小說並非開放式結局,但也在最後留下一道謎題,或許你可以猜猜答案為何?我保證絕對不揭曉,因為我的答案應該會讓所有人嚇一跳。
【推薦序】
《小説整理師》啓發的想像:「推薦整理師」
文/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葛容均
猶記當時我回國不多久便進入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任教,再不多久便閱讀到一則令我動容而一直難以忘卻的短篇小說,那便是王淑芬的《我是白痴》,爾後很高興親子天下於二○一二年已出版此作。十多年後,再次拜讀淑芬老師的作品,這回是標題同樣吸睛的長篇──《小說整理師》。
閱讀過程真是享受!這部作品的巧思令我驚豔,更是惶恐:一部優質作品,還該如何推薦?有「慧眼」或「慧根」的大小讀者應是能夠憑藉自己閱讀而心領神會,不是嗎?與此同時,我腦中迴盪著淑芬老師在此作中所設計的神祕AI軟體──「小說整理師」,心想:倘若我將對於此部作品所欲寫的推薦,便捷的交予如是這般「既似評審團又深具資深讀者反應」的軟體,那麼經由「整理師們」的分說和審議,又會生產出怎樣的「推薦好文」?反覆斟酌如何撰寫推薦,最終我決定先聽聽「推薦整理師」的討論與意見。
○:好看!
▲:精采!
□:過癮!
○:但我們既然肩負推薦整理師的重任,就不能只拋出:「好看」、「精采」與「過癮」,更別提這樣的推薦都只是二字短語。我們總得言說一下「怎麼好看」,「如何精采」,「為何過癮」,不是嗎?
▲:若要我說,作者不僅洞見我們這個充斥AI的時代現象,包括寫作與圖/文創作軟體,還能夠精心設計出像「小說整理師」這般,「既像評審委員又似資深讀者」的AI軟體,大膽透明化整個評議過程,每位委員共識之點(如古典vs. 當代小說寫作語言風格差異的重視、不能僅拋出懸疑或懸念而不處理後續可能發展的作者責任),以及各自委員的讀者反應(如劇情可如何推進、角色們背景故事可如何強化、哪個看似邊緣角色深具潛力而加以發展、孩童主角的年齡設定與兒童讀者能否了解成人世界等等……)。再者,提供給創作者的後續建議很是精采,替讀者言說了該作各種發展的潛力及可能,連我都想創作了呢!
□:完全贊成。我只能補充,讓我讀來十足過癮之處,莫過於作者透明化整個審議過程。有時候,我真不知為何某部作品獲獎或榮獲佳評,也不知為何某部作品「落敗」的理由。這類審議過程常為私密,但在此作中,王淑芬竟大膽透明化評議過程,實在過癮哪!這些所謂的AI委員十分「人性化」和「可能借代的作家風格之讀者反應」,我可寫不出這樣的「小說整理師」。
○:於我而言,好看在於作者游刃有餘的多框書寫:女角先前跟隨古典小說創寫風潮而寫出的《彩帶》,經由「小說整理師」軟體建議的改寫,抵抗AI「小說整理師」建議調整部分尤為好看。古典創作《彩帶》為一框,當代女角現實生活為一框,而透過「小說整理師」的介入,讓主角自我檢視與察覺,不論對於小說創作或現實生活的改變及應對,三框巧妙結合,融為一體,推廣創作並非脫離現實之根本,實為好看之處。
我看完「推薦整理師」對於王淑芬本次創作之《小說整理師》,忍不住替「推薦整理師」整理出總結:
一、若你對小說或文學創作有興趣者,此作必讀!
二、若你正想進行小說或文學創作者,此作必讀!
三、○▲□共識決:王淑芬此作當參獎,至於獎審團的評議過程,嗯,亦推薦透明化。
四、○▲□懸念:我們還是想追問,《彩帶》女角父親今有器究竟為何在觀賞完幻娘表演後,毅然決然的離家?懸念啊,懸念。是美學刻意營造物──作者尚待完成任務,抑或激發讀者想像?這,興許便是文學閱讀「好看」、「精采」、「過癮」之處。
五、時間有限,先以上推薦整理畢。大小讀者如何看待這部作品呢?○▲□齊聲吶喊:得先閱讀啊!
AI無法取代的情感溫度——《小説整理師》
文/新北市土城國小閱推教師 謝春貞
對於創作者而言,創作之路總是伴隨著各種困境:有時缺乏素材,腦中沒有畫面,不知道從何下筆;有時故事方向迷失,雖然有想法卻不知情節該如何推進,只能在原地打轉;有時題材與套路與他人過於相似,擔心作品缺乏獨特性,無法被讀者看見與喜歡。如果在這樣的時刻,有一個AI助手能化身靈感的引路人,提供情節種子、場景靈感與角色設定,甚至為創作者找出獨特的切入點,那麼寫出來的故事,又會是什麼模樣呢?
王淑芬老師的《小說整理師》正是這樣一本新鮮而獨特的小說。它的情節總能出乎意料,題材與套路也與一般小說截然不同。故事的架構好像由四條線交織而成,分別是主角線、AI的互動線、主角創作中的小說線,以及貫穿其中的好友線。這幾條線彼此影響,推動故事不斷前行,而最終的發展,我就不在此劇透了,這是淑芬老師精心埋的哏喔!一定要看到最後。
故事的主角李雲寶剛踏入社會,心中懷抱著成為作家的夢想,卻對未來感到徬徨。某一天,她意外得到一款名為「小說整理師」的AIApp。作者暗喻這個AI是由三位知名小說家的智慧組合而成:吳明益、珍.奧斯汀、海明威。他們分別代表不同的國籍與寫作風格,專門整理、評論並回應創作者的作品。
在「小說整理師」的協助下,李雲寶開始書寫小說《彩帶》,並在過程中不斷與這三位「小說整理師」對話。閱讀這段情節的過程,讓我聯想到自己在利用AI輔助創作時的感受,就像是在開盲盒,永遠充滿意想不到的結果。
特別是三位「小說整理師」的個性鮮明,常常對同一段文字給出截然不同的評論。這樣的對話讓李雲寶的作品逐漸成形,也讓讀者像是在旁聽一場寫作工作坊。我自己在閱讀時,甚至一度覺得好像真的上了一堂創作課,不同風格的創作,讓我以不同觀點切入,也被提醒要思考自己創作時的偏好與盲點。
然而,這本書的深刻之處,不只是展示AI如何「幫助」創作,而是點出了「依賴」背後的危機。一直利用AI輔助創作,會有危機嗎?我自己也常用AI 來生成圖像、音樂、文章等,漸漸發現一些風險:創作自主性下降,想像力變得懶惰,甚至開始懷疑「這是我的靈感,還是AI幫我選擇的結果?」在書中,李雲寶同樣意識到這個問題。隨著對「小說整理師」的依賴越來越深,她漸漸被牽著鼻子走,甚至開始糾結自己書寫的,究竟是原創的角色命運,還是依照AI的建議投射「自己的人生」?
我認為這正是《小說整理師》最耐人尋味之處。在這部書寫有關於「人」的故事中,靈感或許能來自外在的AI工具,但創作的主導權最終還是在自己手上。李雲寶在掙扎中逐漸找到自己的方向,也讓我思考:當AI越來越擅長模仿、生成,還有預測我們的需求,人類創作者還能保有什麼獨特的價值?或許,答案就是唯有多體驗,多觀察人生,只有人才能將生命經驗轉化為故事的情感溫度,而這是任何演算法都無法真正取代的。
這本《小說整理師》除了探討AI與創作者內心的小宇宙,也觸及了創作困境、人與科技的矛盾、真實與虛構的界線,還有友情與人際的困擾,值得我們細細品讀。
試閱
〇〇一《彩帶》
訪雲七歲那年,第一次見到彩帶,從此永生難忘。
正確說來,它是舞蹈表演,但是沒有人會喚它彩帶舞,這樣說太普通、太平凡,而幻娘是真正的高手,她跳的舞絕不平凡。鎮上的人說起,總說:「幻娘操弄起彩帶啊,真如仙影神行。」
彩帶舞者,一律被稱為幻娘。
那一年,訪雲七歲,綁著左右雙辮,眨著一對晶亮雙眼。整個安鎮,無人不知她爹是個才子,她娘則是個才女。鎮上若有人想寫封信給遠方親戚,一敲今家大門,訪雲爹便大喊:「沒鎖,請進。」一面喊,一面捲起袖子開始磨墨。
訪雲爹叫做今有器,曾是個官方考試的文狀元呢。
他的夫人尹鎖心也不差,一見丈夫開始磨墨,便也放下手中工作,進後屋取紙,鋪在桌上,等候訪者進門。門一被推開,夫妻兩人往往同時開口問:「今天想請誰寫字?」
今有器擅長濃墨寫工筆楷字,鎖心則一手飛揚秀麗的行書。鎮上的人識字者並不多,誰又能辨認出什麼楷書行書呢?於是,進門求書寫的鄰人,往往呵呵憨笑,「誰寫都行,誰寫都行!」
夫妻便轉頭看著獨生女訪雲,要她選。
訪雲說:「今天就爹爹寫吧。」
訪雲當然是隨口說說。更多時候,她會拿個銅板往上一拋,看哪一面朝上,便決定由誰寫。這種遊戲,今家三個人,永遠玩不膩。
寫好字,封了箋,鄰人會給點小錢當作謝禮。雖然對今家不無小補,但對今有器來說,卻也是一件心痛之事。
再怎麼說,堂堂一位狀元,落難到荒僻小鎮替人寫信謀生,總是讓他愁眉不展。再看看女兒一身早已滿是補丁的舊衣,妻子因為總是刻意少吃、略顯消瘦的面龐;今有器洗著筆,臉色暗沉如水中墨色。
又能怪誰呢?想當年……
還是別想吧。今有器收起那幾枚銅錢,交給妻子,要她到街市多買幾兩肉,妻女都該補充營養。
訪雲走到屋外,採著小花小草,準備裹成一束送給娘讓她開心,忽然聽見遠處有人大叫著:「不得了,幻娘來啦!幻娘來啦!」
「誰?」訪雲才七歲,之前從沒聽爹娘提過什麼幻娘,趕緊入內問娘。
今有器一聽,臉色如雲開月來,光采奕奕,問:「是真的?」
訪雲拉著爹,跑出屋外。果然,安鎮嗓門最大、開麵店的李老渠,敲著手中大鑼,一路向各家各戶通報著:「明日黃昏,準時開演。幻娘彩帶,來是不來?」
有人問:「沒說在哪兒演出,怎麼去?」
李老渠彷彿才清醒,想了想,改口說:「幻娘彩帶,曲江灣外;明日黃昏,來是不來?」
訪雲被鑼聲的喧鬧,以及左鄰右舍明顯的歡樂給激起熱情,上下跳著,高聲問:「娘,什麼是幻娘彩帶?爹,明天可以帶我去看嗎?」
今夫人臉色一沉,沒說話,手中正繞磨著的墨條,一圈圈的在硯臺上磨出濃稠墨泥。今有器的臉色也暗了,低聲下令:「訪雲別鬧,快去讀書。」
七歲女孩兒,平時讀書倒是挺乖的,樂意隨紙上字句快意暢遊;有時在唐詩的山水裡學古人嘆氣;有時在宋詞的花間月下低頭想從前。但是此刻,訪雲被屋外高亢清亮的鑼聲迷住了,腦子裡全是「幻娘、彩帶」,無數的想像翩翩起舞。當然,最後停在心上的答案是:「來是不來?來!」
整理師會議紀錄一
出席者:海威、珍汀、吳明
海威:編號○○一《彩帶》這一篇古里古氣文謅謅的,我不愛。但如何讓我不愛,翻轉變成我很愛,正是本次會議的主要目的。
珍汀:這篇小說明顯的走古典文雅路線。我認為它絕非表面上看起來那麼簡單。我預測,文中這對夫妻倆的從前,會是這篇小說的重點。
吳明:我想訪雲去看了幻娘的表演後,也跟著步上幻娘之路,才是這篇小說的主線。過去不重要,因為已經過去。小說必須給未來更多交代。
海威:我不同意。過去當然也重要,所有的現在,都是踩著從前走過來的;然後,再從現在走向未來。
珍汀:這篇小說必須再多寫些今有器與妻子尹鎖心是如何認識的。尹鎖心能寫一手好字,感覺也熟讀詩書,應該是大戶人家出身。她是如何愛上文狀元的?而且兩人若成親,是才子與富家女的結合,根本應該從此過著無憂無慮的好日子才對。
為何流落荒鄉,貧窮度日?沒道理啊。不過,小說中的「沒道理」有可能才是精采之處。
吳明:我認為作家是如此設定:今有器當年藉著作弊,考試得到狀元。而尹鎖心出生時臉上半邊有咖啡色胎記,沒人敢娶。所以,今有器被懲罰必須與醜女成親,帶著一筆豐厚的禮金,遠離家鄉。但是因為兩人都不懂得如何節儉過日子,所以錢一下子就用完了。
珍汀:唉,雖然我知道吳明你一向憤世嫉俗,但這樣的小說情節,對讀者又有何益處?讀者只會覺得人生一片灰暗,做錯事永遠無法翻身;更別提如果小說中安排懲罰的方式是「必須娶外在容貌有缺陷的人」,則是對「長得醜」最大的歧視。外貌是天生的,不該被當作懲罰的工具。
海威:我們該好好整理這篇小說,想辦法讓它既好看,又有內涵。我不想上道德課,辯論著應該這樣、不該那樣。小說沒有什麼該與不該,小說只講究好不好看。
珍汀:我隱約察覺到小說中的父母,並不快樂。是因為不快樂的婚姻嗎?這樣對孩子應該有影響。想來,作者的親子關係也不太好。許多小說作者創作時,會忍不住將自己真實人生寫進書裡。
海威:你是說,我寫了那麼多英雄式的小說,代表我本人崇尚英雄主義嗎?
吳明:你是啊。
珍汀:這樣也沒什麼不好。
海威:把重點移回來!我們該好好整理這篇小說。
吳明:也對。那麼,我們來重整一下編號○○一的小說概要吧,先把重點放在角色;小說必須要有迷人的角色,才會發生迷人的故事。
經過數次來回編修,三位小說整理師將編號○○一、原名《彩帶》的小說,改名為《當彩帶飄向無邊無際》。更改的理由是「飄向無邊無際」,帶有懸疑效果,比只有名詞的「彩帶」更具吸引力,讀者會想知道無邊無際的真正意義。
至於小說的主要角色,經過整理,設定的概要如下:
今有器:從小家貧,父母雙亡;又逢旱災,家中僅有的耕地毫無收成。於是他只能對天吶喊:「作弊是不得已的!取得一官半職,掙來基本溫飽,以求生存。」不論用什麼卑劣方式,能活下去才是唯一重點。
尹鎖心:因為天生的半臉胎記,讓她自小被鎖在家中,不想出門也不敢出門。有一次蒙上面紗,趁著黃昏天色微暗,擠在人群中觀看「幻娘」的彩帶舞表演,被深深吸引。夢想著有朝一日,也能自由自在的在觀眾面前揮舞彩帶。但是,夢想僅是夢想,後來她被強迫嫁給今有器,離開家鄉。
幻娘……
三位小說整理師對「幻娘」這個角色爭論許久。
海威:不如就安排幻娘是一位女巫吧。
珍汀:這樣會是一篇奇幻小說。不不不!現今出版界的小說,十本中有八本是奇幻,而且千遍一律採「從現今穿越到古代」來回穿梭手法,結果是讓奇幻小說一點都不奇幻了。
吳明:不如安排幻娘是個「未來機器人」。
珍汀:這樣會是一篇科幻小說。不不不!未來機器人,說穿了,還是穿越到古代。這樣的老哏,結果就是讓科幻小說一點都不科幻了。
三位檢視了大約數百萬字、已出版的古典奇幻小說與科幻小說,最後將幻娘這位角色設定如下:
幻娘。實際年齡五千歲。
至於為什麼是五千歲,三位整理師無法取得共識,暫時先擱在一邊。
另一位主角訪雲,初次登場是七歲。編修過後的整體形象與性格為「開朗、樂觀,腳踏實地。不會做無意義的白日夢,不過須改為十歲。」
這是珍汀的主張。她表示:「十歲時的認知發展階段,已有獨立思考能力。小女孩訪雲已經開始懂事,看著父母平時冷淡的互動,一定有所感受……」
「從哪裡看出冷淡?」吳明插話。
珍汀說是這一句──夫妻兩人往往同時開口問:「今天想請誰寫字?」
試想,兩人互搶難得上門的生意,不像恩愛夫妻吧?倒像商場的敵人。
夫妻勉強的婚姻,勉強的生活,對生下來的孩子未必有深刻真心真愛,當然也不一定如此啦,就看作者採何種角度。而訪雲的基因裡,有父親求生存的本能,也有母親雖懷抱夢想,卻不得不順從命運的懦弱,綜合起來成為一個知道察言觀色、勸自己要堅強、要務實才能生存的孩子。久了,便養成不得已的開朗,但再久一點就會成為習慣的樂觀。
海威有點意見:「十歲小孩,真的可以塑造成這麼複雜、七轉八扭的性格嗎?」
吳明倒是同意珍汀:「小說允許必要的非比尋常。小說可以跳脫平庸,塑造出不平凡的角色,連十歲小孩都可以這樣的複雜與早熟。」
「整理完畢,散會。」
看著手機裡的這一長篇「整理師會議紀錄一」,我的眼球簡直要爆跳出眼眶!嚇死人了。
那是幾週前的事了。
那一天,我的電子信箱裡收到一封信,是大學時的教授寄來的。
雖然我已經大學畢業三年,靠著努力與一點點運氣,當然也靠著阿姨是出版社的總編輯,出版了一本小說。出書並沒有帶給我多大喜悅,因為知道是阿姨的關係,也因為首印一千本,兩年間只賣出三百五十本。阿姨還安慰我:「這樣的成績,可以說是暢銷書了。」
我哪裡聽得下這種謊言。暢銷作家們的書,我偷偷在書店翻了翻,也在圖書館讀了又讀。有些書讓我佩服,有些則讓我不服氣的在心中叫著:「這樣也能大賣?好膚淺的內容喔。」
阿姨說每本書都有它的命運,也許我的小說就是命不好吧。幸好爸爸媽媽一直寵我寵到現在,不急著逼我找工作,反而鼓勵我加油,再寫出一本更好的。
我心想:「下一本小說,可能得自費出版。」要我厚著臉皮請阿姨再幫我出書,也未免太可悲了。重點是,我完全不知道該寫什麼?毫無靈感。
直到那天,教授寄來一封信,改變了這個可悲的狀態。
信中沒多說什麼,只給我一個網址,並說它是「小說整理師」,要我下載使用。平時怕網路上各式各樣的病毒,我不會隨便亂下載什麼軟體或程式,但是我一向敬重這位教授,大學期間,也常請教他有關寫作的技巧。他既然給了我「小說整理師」這個軟體,或許表示他間接知道我目前遇到創作瓶頸,明白我需要協助。
我從手機裡下載了這個App。
開啟「小說整理師」畫面後,倒也沒什麼奇特的圖案或文字,只有出現三個人像剪影,分別注明著「海威、珍汀、吳明」。
我笑了。心想:「海明威、珍.奧斯汀、吳明益?」看來這個App 的設計者至少讀過小說,從美國、英國、臺灣,各找一位著名小說家當作代號。
三個剪影下,只有一段文字:「請將需要整理的小說,貼在下列方格中。由三位小說整理師進行處理。」
要貼什麼?
我看著手機上的畫面,那個方格小小的,能貼多少字?來測試一下吧。我找出海明威的小說《老人與海》,複製書中一段文字,貼在方格中。
看似小小的方格,其實可容下許多字。
當我還在猜測「可以貼三萬字嗎」,手機立刻跳出一個新的畫面,只有一段字「不接受抄襲的文章」。哇,我吐了吐舌頭,感覺真像是考試時夾帶小抄,被老師一秒捉到哩。
我趕緊打開電腦,從過去寫的幾個未完成的作品中,找出幾年前、趕流行寫的古典小說《彩帶》。寫的當時,腦子裡鋪陳的情節,大概就是落難夫妻帶著小孩,清貧度日。偶然間夫妻倆看見彩帶舞,想起年輕時曾有過的偉大夢想,覺得命運不佳、人生充滿磨難。但只寫了開頭,就寫不下去,因為自己都覺得這樣的小說情節滿無聊的。
我倒要試試「小說整理師」會整理出什麼?
訪雲七歲那年,第一次見到彩帶,從此永生難忘。
正確說來,它是舞蹈表演,但是沒有人會喚它彩帶舞,這樣說太普通、太平凡,而幻娘是真正的高手,她跳的舞絕不平凡。鎮上的人說起,總說:「幻娘操弄起彩帶啊,真如仙影神行。」
彩帶舞者,一律被稱為幻娘。
那一年,訪雲七歲,綁著左右雙辮,眨著一對晶亮雙眼。整個安鎮,無人不知她爹是個才子,她娘則是個才女。鎮上若有人想寫封信給遠方親戚,一敲今家大門,訪雲爹便大喊:「沒鎖,請進。」一面喊,一面捲起袖子開始磨墨。
訪雲爹叫做今有器,曾是個官方考試的文狀元呢。
他的夫人尹鎖心也不差,一見丈夫開始磨墨,便也放下手中工作,進後屋取紙,鋪在桌上,等候訪者進門。門一被推開,夫妻兩人往往同時開口問:「今天想請誰寫字?」
今有器擅長濃墨寫工筆楷字,鎖心則一手飛揚秀麗的行書。鎮上的人識字者並不多,誰又能辨認出什麼楷書行書呢?於是,進門求書寫的鄰人,往往呵呵憨笑,「誰寫都行,誰寫都行!」
夫妻便轉頭看著獨生女訪雲,要她選。
訪雲說:「今天就爹爹寫吧。」
訪雲當然是隨口說說。更多時候,她會拿個銅板往上一拋,看哪一面朝上,便決定由誰寫。這種遊戲,今家三個人,永遠玩不膩。
寫好字,封了箋,鄰人會給點小錢當作謝禮。雖然對今家不無小補,但對今有器來說,卻也是一件心痛之事。
再怎麼說,堂堂一位狀元,落難到荒僻小鎮替人寫信謀生,總是讓他愁眉不展。再看看女兒一身早已滿是補丁的舊衣,妻子因為總是刻意少吃、略顯消瘦的面龐;今有器洗著筆,臉色暗沉如水中墨色。
又能怪誰呢?想當年……
還是別想吧。今有器收起那幾枚銅錢,交給妻子,要她到街市多買幾兩肉,妻女都該補充營養。
訪雲走到屋外,採著小花小草,準備裹成一束送給娘讓她開心,忽然聽見遠處有人大叫著:「不得了,幻娘來啦!幻娘來啦!」
「誰?」訪雲才七歲,之前從沒聽爹娘提過什麼幻娘,趕緊入內問娘。
今有器一聽,臉色如雲開月來,光采奕奕,問:「是真的?」
訪雲拉著爹,跑出屋外。果然,安鎮嗓門最大、開麵店的李老渠,敲著手中大鑼,一路向各家各戶通報著:「明日黃昏,準時開演。幻娘彩帶,來是不來?」
有人問:「沒說在哪兒演出,怎麼去?」
李老渠彷彿才清醒,想了想,改口說:「幻娘彩帶,曲江灣外;明日黃昏,來是不來?」
訪雲被鑼聲的喧鬧,以及左鄰右舍明顯的歡樂給激起熱情,上下跳著,高聲問:「娘,什麼是幻娘彩帶?爹,明天可以帶我去看嗎?」
今夫人臉色一沉,沒說話,手中正繞磨著的墨條,一圈圈的在硯臺上磨出濃稠墨泥。今有器的臉色也暗了,低聲下令:「訪雲別鬧,快去讀書。」
七歲女孩兒,平時讀書倒是挺乖的,樂意隨紙上字句快意暢遊;有時在唐詩的山水裡學古人嘆氣;有時在宋詞的花間月下低頭想從前。但是此刻,訪雲被屋外高亢清亮的鑼聲迷住了,腦子裡全是「幻娘、彩帶」,無數的想像翩翩起舞。當然,最後停在心上的答案是:「來是不來?來!」
整理師會議紀錄一
出席者:海威、珍汀、吳明
海威:編號○○一《彩帶》這一篇古里古氣文謅謅的,我不愛。但如何讓我不愛,翻轉變成我很愛,正是本次會議的主要目的。
珍汀:這篇小說明顯的走古典文雅路線。我認為它絕非表面上看起來那麼簡單。我預測,文中這對夫妻倆的從前,會是這篇小說的重點。
吳明:我想訪雲去看了幻娘的表演後,也跟著步上幻娘之路,才是這篇小說的主線。過去不重要,因為已經過去。小說必須給未來更多交代。
海威:我不同意。過去當然也重要,所有的現在,都是踩著從前走過來的;然後,再從現在走向未來。
珍汀:這篇小說必須再多寫些今有器與妻子尹鎖心是如何認識的。尹鎖心能寫一手好字,感覺也熟讀詩書,應該是大戶人家出身。她是如何愛上文狀元的?而且兩人若成親,是才子與富家女的結合,根本應該從此過著無憂無慮的好日子才對。
為何流落荒鄉,貧窮度日?沒道理啊。不過,小說中的「沒道理」有可能才是精采之處。
吳明:我認為作家是如此設定:今有器當年藉著作弊,考試得到狀元。而尹鎖心出生時臉上半邊有咖啡色胎記,沒人敢娶。所以,今有器被懲罰必須與醜女成親,帶著一筆豐厚的禮金,遠離家鄉。但是因為兩人都不懂得如何節儉過日子,所以錢一下子就用完了。
珍汀:唉,雖然我知道吳明你一向憤世嫉俗,但這樣的小說情節,對讀者又有何益處?讀者只會覺得人生一片灰暗,做錯事永遠無法翻身;更別提如果小說中安排懲罰的方式是「必須娶外在容貌有缺陷的人」,則是對「長得醜」最大的歧視。外貌是天生的,不該被當作懲罰的工具。
海威:我們該好好整理這篇小說,想辦法讓它既好看,又有內涵。我不想上道德課,辯論著應該這樣、不該那樣。小說沒有什麼該與不該,小說只講究好不好看。
珍汀:我隱約察覺到小說中的父母,並不快樂。是因為不快樂的婚姻嗎?這樣對孩子應該有影響。想來,作者的親子關係也不太好。許多小說作者創作時,會忍不住將自己真實人生寫進書裡。
海威:你是說,我寫了那麼多英雄式的小說,代表我本人崇尚英雄主義嗎?
吳明:你是啊。
珍汀:這樣也沒什麼不好。
海威:把重點移回來!我們該好好整理這篇小說。
吳明:也對。那麼,我們來重整一下編號○○一的小說概要吧,先把重點放在角色;小說必須要有迷人的角色,才會發生迷人的故事。
經過數次來回編修,三位小說整理師將編號○○一、原名《彩帶》的小說,改名為《當彩帶飄向無邊無際》。更改的理由是「飄向無邊無際」,帶有懸疑效果,比只有名詞的「彩帶」更具吸引力,讀者會想知道無邊無際的真正意義。
至於小說的主要角色,經過整理,設定的概要如下:
今有器:從小家貧,父母雙亡;又逢旱災,家中僅有的耕地毫無收成。於是他只能對天吶喊:「作弊是不得已的!取得一官半職,掙來基本溫飽,以求生存。」不論用什麼卑劣方式,能活下去才是唯一重點。
尹鎖心:因為天生的半臉胎記,讓她自小被鎖在家中,不想出門也不敢出門。有一次蒙上面紗,趁著黃昏天色微暗,擠在人群中觀看「幻娘」的彩帶舞表演,被深深吸引。夢想著有朝一日,也能自由自在的在觀眾面前揮舞彩帶。但是,夢想僅是夢想,後來她被強迫嫁給今有器,離開家鄉。
幻娘……
三位小說整理師對「幻娘」這個角色爭論許久。
海威:不如就安排幻娘是一位女巫吧。
珍汀:這樣會是一篇奇幻小說。不不不!現今出版界的小說,十本中有八本是奇幻,而且千遍一律採「從現今穿越到古代」來回穿梭手法,結果是讓奇幻小說一點都不奇幻了。
吳明:不如安排幻娘是個「未來機器人」。
珍汀:這樣會是一篇科幻小說。不不不!未來機器人,說穿了,還是穿越到古代。這樣的老哏,結果就是讓科幻小說一點都不科幻了。
三位檢視了大約數百萬字、已出版的古典奇幻小說與科幻小說,最後將幻娘這位角色設定如下:
幻娘。實際年齡五千歲。
至於為什麼是五千歲,三位整理師無法取得共識,暫時先擱在一邊。
另一位主角訪雲,初次登場是七歲。編修過後的整體形象與性格為「開朗、樂觀,腳踏實地。不會做無意義的白日夢,不過須改為十歲。」
這是珍汀的主張。她表示:「十歲時的認知發展階段,已有獨立思考能力。小女孩訪雲已經開始懂事,看著父母平時冷淡的互動,一定有所感受……」
「從哪裡看出冷淡?」吳明插話。
珍汀說是這一句──夫妻兩人往往同時開口問:「今天想請誰寫字?」
試想,兩人互搶難得上門的生意,不像恩愛夫妻吧?倒像商場的敵人。
夫妻勉強的婚姻,勉強的生活,對生下來的孩子未必有深刻真心真愛,當然也不一定如此啦,就看作者採何種角度。而訪雲的基因裡,有父親求生存的本能,也有母親雖懷抱夢想,卻不得不順從命運的懦弱,綜合起來成為一個知道察言觀色、勸自己要堅強、要務實才能生存的孩子。久了,便養成不得已的開朗,但再久一點就會成為習慣的樂觀。
海威有點意見:「十歲小孩,真的可以塑造成這麼複雜、七轉八扭的性格嗎?」
吳明倒是同意珍汀:「小說允許必要的非比尋常。小說可以跳脫平庸,塑造出不平凡的角色,連十歲小孩都可以這樣的複雜與早熟。」
「整理完畢,散會。」
看著手機裡的這一長篇「整理師會議紀錄一」,我的眼球簡直要爆跳出眼眶!嚇死人了。
那是幾週前的事了。
那一天,我的電子信箱裡收到一封信,是大學時的教授寄來的。
雖然我已經大學畢業三年,靠著努力與一點點運氣,當然也靠著阿姨是出版社的總編輯,出版了一本小說。出書並沒有帶給我多大喜悅,因為知道是阿姨的關係,也因為首印一千本,兩年間只賣出三百五十本。阿姨還安慰我:「這樣的成績,可以說是暢銷書了。」
我哪裡聽得下這種謊言。暢銷作家們的書,我偷偷在書店翻了翻,也在圖書館讀了又讀。有些書讓我佩服,有些則讓我不服氣的在心中叫著:「這樣也能大賣?好膚淺的內容喔。」
阿姨說每本書都有它的命運,也許我的小說就是命不好吧。幸好爸爸媽媽一直寵我寵到現在,不急著逼我找工作,反而鼓勵我加油,再寫出一本更好的。
我心想:「下一本小說,可能得自費出版。」要我厚著臉皮請阿姨再幫我出書,也未免太可悲了。重點是,我完全不知道該寫什麼?毫無靈感。
直到那天,教授寄來一封信,改變了這個可悲的狀態。
信中沒多說什麼,只給我一個網址,並說它是「小說整理師」,要我下載使用。平時怕網路上各式各樣的病毒,我不會隨便亂下載什麼軟體或程式,但是我一向敬重這位教授,大學期間,也常請教他有關寫作的技巧。他既然給了我「小說整理師」這個軟體,或許表示他間接知道我目前遇到創作瓶頸,明白我需要協助。
我從手機裡下載了這個App。
開啟「小說整理師」畫面後,倒也沒什麼奇特的圖案或文字,只有出現三個人像剪影,分別注明著「海威、珍汀、吳明」。
我笑了。心想:「海明威、珍.奧斯汀、吳明益?」看來這個App 的設計者至少讀過小說,從美國、英國、臺灣,各找一位著名小說家當作代號。
三個剪影下,只有一段文字:「請將需要整理的小說,貼在下列方格中。由三位小說整理師進行處理。」
要貼什麼?
我看著手機上的畫面,那個方格小小的,能貼多少字?來測試一下吧。我找出海明威的小說《老人與海》,複製書中一段文字,貼在方格中。
看似小小的方格,其實可容下許多字。
當我還在猜測「可以貼三萬字嗎」,手機立刻跳出一個新的畫面,只有一段字「不接受抄襲的文章」。哇,我吐了吐舌頭,感覺真像是考試時夾帶小抄,被老師一秒捉到哩。
我趕緊打開電腦,從過去寫的幾個未完成的作品中,找出幾年前、趕流行寫的古典小說《彩帶》。寫的當時,腦子裡鋪陳的情節,大概就是落難夫妻帶著小孩,清貧度日。偶然間夫妻倆看見彩帶舞,想起年輕時曾有過的偉大夢想,覺得命運不佳、人生充滿磨難。但只寫了開頭,就寫不下去,因為自己都覺得這樣的小說情節滿無聊的。
我倒要試試「小說整理師」會整理出什麼?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