〇〇一《彩帶》
訪雲七歲那年,第一次見到彩帶,從此永生難忘。
正確說來,它是舞蹈表演,但是沒有人會喚它彩帶舞,這樣說太普通、太平凡,而幻娘是真正的高手,她跳的舞絕不平凡。鎮上的人說起,總說:「幻娘操弄起彩帶啊,真如仙影神行。」
彩帶舞者,一律被稱為幻娘。
那一年,訪雲七歲,綁著左右雙辮,眨著一對晶亮雙眼。整個安鎮,無人不知她爹是個才子,她娘則是個才女。鎮上若有人想寫封信給遠方親戚,一敲今家大門,訪雲爹便大喊:「沒鎖,請進。」一面喊,一面捲起袖子開始磨墨。
訪雲爹叫做今有器,曾是個官方考試的文狀元呢。
他的夫人尹鎖心也不差,一見丈夫開始磨墨,便也放下手中工作,進後屋取紙,鋪在桌上,等候訪者進門。門一被推開,夫妻兩人往往同時開口問:「今天想請誰寫字?」
今有器擅長濃墨寫工筆楷字,鎖心則一手飛揚秀麗的行書。鎮上的人識字者並不多,誰又能辨認出什麼楷書行書呢?於是,進門求書寫的鄰人,往往呵呵憨笑,「誰寫都行,誰寫都行!」
夫妻便轉頭看著獨生女訪雲,要她選。
訪雲說:「今天就爹爹寫吧。」
訪雲當然是隨口說說。更多時候,她會拿個銅板往上一拋,看哪一面朝上,便決定由誰寫。這種遊戲,今家三個人,永遠玩不膩。
寫好字,封了箋,鄰人會給點小錢當作謝禮。雖然對今家不無小補,但對今有器來說,卻也是一件心痛之事。
再怎麼說,堂堂一位狀元,落難到荒僻小鎮替人寫信謀生,總是讓他愁眉不展。再看看女兒一身早已滿是補丁的舊衣,妻子因為總是刻意少吃、略顯消瘦的面龐;今有器洗著筆,臉色暗沉如水中墨色。
又能怪誰呢?想當年……
還是別想吧。今有器收起那幾枚銅錢,交給妻子,要她到街市多買幾兩肉,妻女都該補充營養。
訪雲走到屋外,採著小花小草,準備裹成一束送給娘讓她開心,忽然聽見遠處有人大叫著:「不得了,幻娘來啦!幻娘來啦!」
「誰?」訪雲才七歲,之前從沒聽爹娘提過什麼幻娘,趕緊入內問娘。
今有器一聽,臉色如雲開月來,光采奕奕,問:「是真的?」
訪雲拉著爹,跑出屋外。果然,安鎮嗓門最大、開麵店的李老渠,敲著手中大鑼,一路向各家各戶通報著:「明日黃昏,準時開演。幻娘彩帶,來是不來?」
有人問:「沒說在哪兒演出,怎麼去?」
李老渠彷彿才清醒,想了想,改口說:「幻娘彩帶,曲江灣外;明日黃昏,來是不來?」
訪雲被鑼聲的喧鬧,以及左鄰右舍明顯的歡樂給激起熱情,上下跳著,高聲問:「娘,什麼是幻娘彩帶?爹,明天可以帶我去看嗎?」
今夫人臉色一沉,沒說話,手中正繞磨著的墨條,一圈圈的在硯臺上磨出濃稠墨泥。今有器的臉色也暗了,低聲下令:「訪雲別鬧,快去讀書。」
七歲女孩兒,平時讀書倒是挺乖的,樂意隨紙上字句快意暢遊;有時在唐詩的山水裡學古人嘆氣;有時在宋詞的花間月下低頭想從前。但是此刻,訪雲被屋外高亢清亮的鑼聲迷住了,腦子裡全是「幻娘、彩帶」,無數的想像翩翩起舞。當然,最後停在心上的答案是:「來是不來?來!」
整理師會議紀錄一
出席者:海威、珍汀、吳明
海威:編號○○一《彩帶》這一篇古里古氣文謅謅的,我不愛。但如何讓我不愛,翻轉變成我很愛,正是本次會議的主要目的。
珍汀:這篇小說明顯的走古典文雅路線。我認為它絕非表面上看起來那麼簡單。我預測,文中這對夫妻倆的從前,會是這篇小說的重點。
吳明:我想訪雲去看了幻娘的表演後,也跟著步上幻娘之路,才是這篇小說的主線。過去不重要,因為已經過去。小說必須給未來更多交代。
海威:我不同意。過去當然也重要,所有的現在,都是踩著從前走過來的;然後,再從現在走向未來。
珍汀:這篇小說必須再多寫些今有器與妻子尹鎖心是如何認識的。尹鎖心能寫一手好字,感覺也熟讀詩書,應該是大戶人家出身。她是如何愛上文狀元的?而且兩人若成親,是才子與富家女的結合,根本應該從此過著無憂無慮的好日子才對。
為何流落荒鄉,貧窮度日?沒道理啊。不過,小說中的「沒道理」有可能才是精采之處。
吳明:我認為作家是如此設定:今有器當年藉著作弊,考試得到狀元。而尹鎖心出生時臉上半邊有咖啡色胎記,沒人敢娶。所以,今有器被懲罰必須與醜女成親,帶著一筆豐厚的禮金,遠離家鄉。但是因為兩人都不懂得如何節儉過日子,所以錢一下子就用完了。
珍汀:唉,雖然我知道吳明你一向憤世嫉俗,但這樣的小說情節,對讀者又有何益處?讀者只會覺得人生一片灰暗,做錯事永遠無法翻身;更別提如果小說中安排懲罰的方式是「必須娶外在容貌有缺陷的人」,則是對「長得醜」最大的歧視。外貌是天生的,不該被當作懲罰的工具。
海威:我們該好好整理這篇小說,想辦法讓它既好看,又有內涵。我不想上道德課,辯論著應該這樣、不該那樣。小說沒有什麼該與不該,小說只講究好不好看。
珍汀:我隱約察覺到小說中的父母,並不快樂。是因為不快樂的婚姻嗎?這樣對孩子應該有影響。想來,作者的親子關係也不太好。許多小說作者創作時,會忍不住將自己真實人生寫進書裡。
海威:你是說,我寫了那麼多英雄式的小說,代表我本人崇尚英雄主義嗎?
吳明:你是啊。
珍汀:這樣也沒什麼不好。
海威:把重點移回來!我們該好好整理這篇小說。
吳明:也對。那麼,我們來重整一下編號○○一的小說概要吧,先把重點放在角色;小說必須要有迷人的角色,才會發生迷人的故事。
經過數次來回編修,三位小說整理師將編號○○一、原名《彩帶》的小說,改名為《當彩帶飄向無邊無際》。更改的理由是「飄向無邊無際」,帶有懸疑效果,比只有名詞的「彩帶」更具吸引力,讀者會想知道無邊無際的真正意義。
至於小說的主要角色,經過整理,設定的概要如下:
今有器:從小家貧,父母雙亡;又逢旱災,家中僅有的耕地毫無收成。於是他只能對天吶喊:「作弊是不得已的!取得一官半職,掙來基本溫飽,以求生存。」不論用什麼卑劣方式,能活下去才是唯一重點。
尹鎖心:因為天生的半臉胎記,讓她自小被鎖在家中,不想出門也不敢出門。有一次蒙上面紗,趁著黃昏天色微暗,擠在人群中觀看「幻娘」的彩帶舞表演,被深深吸引。夢想著有朝一日,也能自由自在的在觀眾面前揮舞彩帶。但是,夢想僅是夢想,後來她被強迫嫁給今有器,離開家鄉。
幻娘……
三位小說整理師對「幻娘」這個角色爭論許久。
海威:不如就安排幻娘是一位女巫吧。
珍汀:這樣會是一篇奇幻小說。不不不!現今出版界的小說,十本中有八本是奇幻,而且千遍一律採「從現今穿越到古代」來回穿梭手法,結果是讓奇幻小說一點都不奇幻了。
吳明:不如安排幻娘是個「未來機器人」。
珍汀:這樣會是一篇科幻小說。不不不!未來機器人,說穿了,還是穿越到古代。這樣的老哏,結果就是讓科幻小說一點都不科幻了。
三位檢視了大約數百萬字、已出版的古典奇幻小說與科幻小說,最後將幻娘這位角色設定如下:
幻娘。實際年齡五千歲。
至於為什麼是五千歲,三位整理師無法取得共識,暫時先擱在一邊。
另一位主角訪雲,初次登場是七歲。編修過後的整體形象與性格為「開朗、樂觀,腳踏實地。不會做無意義的白日夢,不過須改為十歲。」
這是珍汀的主張。她表示:「十歲時的認知發展階段,已有獨立思考能力。小女孩訪雲已經開始懂事,看著父母平時冷淡的互動,一定有所感受……」
「從哪裡看出冷淡?」吳明插話。
珍汀說是這一句──夫妻兩人往往同時開口問:「今天想請誰寫字?」
試想,兩人互搶難得上門的生意,不像恩愛夫妻吧?倒像商場的敵人。
夫妻勉強的婚姻,勉強的生活,對生下來的孩子未必有深刻真心真愛,當然也不一定如此啦,就看作者採何種角度。而訪雲的基因裡,有父親求生存的本能,也有母親雖懷抱夢想,卻不得不順從命運的懦弱,綜合起來成為一個知道察言觀色、勸自己要堅強、要務實才能生存的孩子。久了,便養成不得已的開朗,但再久一點就會成為習慣的樂觀。
海威有點意見:「十歲小孩,真的可以塑造成這麼複雜、七轉八扭的性格嗎?」
吳明倒是同意珍汀:「小說允許必要的非比尋常。小說可以跳脫平庸,塑造出不平凡的角色,連十歲小孩都可以這樣的複雜與早熟。」
「整理完畢,散會。」
看著手機裡的這一長篇「整理師會議紀錄一」,我的眼球簡直要爆跳出眼眶!嚇死人了。
那是幾週前的事了。
那一天,我的電子信箱裡收到一封信,是大學時的教授寄來的。
雖然我已經大學畢業三年,靠著努力與一點點運氣,當然也靠著阿姨是出版社的總編輯,出版了一本小說。出書並沒有帶給我多大喜悅,因為知道是阿姨的關係,也因為首印一千本,兩年間只賣出三百五十本。阿姨還安慰我:「這樣的成績,可以說是暢銷書了。」
我哪裡聽得下這種謊言。暢銷作家們的書,我偷偷在書店翻了翻,也在圖書館讀了又讀。有些書讓我佩服,有些則讓我不服氣的在心中叫著:「這樣也能大賣?好膚淺的內容喔。」
阿姨說每本書都有它的命運,也許我的小說就是命不好吧。幸好爸爸媽媽一直寵我寵到現在,不急著逼我找工作,反而鼓勵我加油,再寫出一本更好的。
我心想:「下一本小說,可能得自費出版。」要我厚著臉皮請阿姨再幫我出書,也未免太可悲了。重點是,我完全不知道該寫什麼?毫無靈感。
直到那天,教授寄來一封信,改變了這個可悲的狀態。
信中沒多說什麼,只給我一個網址,並說它是「小說整理師」,要我下載使用。平時怕網路上各式各樣的病毒,我不會隨便亂下載什麼軟體或程式,但是我一向敬重這位教授,大學期間,也常請教他有關寫作的技巧。他既然給了我「小說整理師」這個軟體,或許表示他間接知道我目前遇到創作瓶頸,明白我需要協助。
我從手機裡下載了這個App。
開啟「小說整理師」畫面後,倒也沒什麼奇特的圖案或文字,只有出現三個人像剪影,分別注明著「海威、珍汀、吳明」。
我笑了。心想:「海明威、珍.奧斯汀、吳明益?」看來這個App 的設計者至少讀過小說,從美國、英國、臺灣,各找一位著名小說家當作代號。
三個剪影下,只有一段文字:「請將需要整理的小說,貼在下列方格中。由三位小說整理師進行處理。」
要貼什麼?
我看著手機上的畫面,那個方格小小的,能貼多少字?來測試一下吧。我找出海明威的小說《老人與海》,複製書中一段文字,貼在方格中。
看似小小的方格,其實可容下許多字。
當我還在猜測「可以貼三萬字嗎」,手機立刻跳出一個新的畫面,只有一段字「不接受抄襲的文章」。哇,我吐了吐舌頭,感覺真像是考試時夾帶小抄,被老師一秒捉到哩。
我趕緊打開電腦,從過去寫的幾個未完成的作品中,找出幾年前、趕流行寫的古典小說《彩帶》。寫的當時,腦子裡鋪陳的情節,大概就是落難夫妻帶著小孩,清貧度日。偶然間夫妻倆看見彩帶舞,想起年輕時曾有過的偉大夢想,覺得命運不佳、人生充滿磨難。但只寫了開頭,就寫不下去,因為自己都覺得這樣的小說情節滿無聊的。
我倒要試試「小說整理師」會整理出什麼?
訪雲七歲那年,第一次見到彩帶,從此永生難忘。
正確說來,它是舞蹈表演,但是沒有人會喚它彩帶舞,這樣說太普通、太平凡,而幻娘是真正的高手,她跳的舞絕不平凡。鎮上的人說起,總說:「幻娘操弄起彩帶啊,真如仙影神行。」
彩帶舞者,一律被稱為幻娘。
那一年,訪雲七歲,綁著左右雙辮,眨著一對晶亮雙眼。整個安鎮,無人不知她爹是個才子,她娘則是個才女。鎮上若有人想寫封信給遠方親戚,一敲今家大門,訪雲爹便大喊:「沒鎖,請進。」一面喊,一面捲起袖子開始磨墨。
訪雲爹叫做今有器,曾是個官方考試的文狀元呢。
他的夫人尹鎖心也不差,一見丈夫開始磨墨,便也放下手中工作,進後屋取紙,鋪在桌上,等候訪者進門。門一被推開,夫妻兩人往往同時開口問:「今天想請誰寫字?」
今有器擅長濃墨寫工筆楷字,鎖心則一手飛揚秀麗的行書。鎮上的人識字者並不多,誰又能辨認出什麼楷書行書呢?於是,進門求書寫的鄰人,往往呵呵憨笑,「誰寫都行,誰寫都行!」
夫妻便轉頭看著獨生女訪雲,要她選。
訪雲說:「今天就爹爹寫吧。」
訪雲當然是隨口說說。更多時候,她會拿個銅板往上一拋,看哪一面朝上,便決定由誰寫。這種遊戲,今家三個人,永遠玩不膩。
寫好字,封了箋,鄰人會給點小錢當作謝禮。雖然對今家不無小補,但對今有器來說,卻也是一件心痛之事。
再怎麼說,堂堂一位狀元,落難到荒僻小鎮替人寫信謀生,總是讓他愁眉不展。再看看女兒一身早已滿是補丁的舊衣,妻子因為總是刻意少吃、略顯消瘦的面龐;今有器洗著筆,臉色暗沉如水中墨色。
又能怪誰呢?想當年……
還是別想吧。今有器收起那幾枚銅錢,交給妻子,要她到街市多買幾兩肉,妻女都該補充營養。
訪雲走到屋外,採著小花小草,準備裹成一束送給娘讓她開心,忽然聽見遠處有人大叫著:「不得了,幻娘來啦!幻娘來啦!」
「誰?」訪雲才七歲,之前從沒聽爹娘提過什麼幻娘,趕緊入內問娘。
今有器一聽,臉色如雲開月來,光采奕奕,問:「是真的?」
訪雲拉著爹,跑出屋外。果然,安鎮嗓門最大、開麵店的李老渠,敲著手中大鑼,一路向各家各戶通報著:「明日黃昏,準時開演。幻娘彩帶,來是不來?」
有人問:「沒說在哪兒演出,怎麼去?」
李老渠彷彿才清醒,想了想,改口說:「幻娘彩帶,曲江灣外;明日黃昏,來是不來?」
訪雲被鑼聲的喧鬧,以及左鄰右舍明顯的歡樂給激起熱情,上下跳著,高聲問:「娘,什麼是幻娘彩帶?爹,明天可以帶我去看嗎?」
今夫人臉色一沉,沒說話,手中正繞磨著的墨條,一圈圈的在硯臺上磨出濃稠墨泥。今有器的臉色也暗了,低聲下令:「訪雲別鬧,快去讀書。」
七歲女孩兒,平時讀書倒是挺乖的,樂意隨紙上字句快意暢遊;有時在唐詩的山水裡學古人嘆氣;有時在宋詞的花間月下低頭想從前。但是此刻,訪雲被屋外高亢清亮的鑼聲迷住了,腦子裡全是「幻娘、彩帶」,無數的想像翩翩起舞。當然,最後停在心上的答案是:「來是不來?來!」
整理師會議紀錄一
出席者:海威、珍汀、吳明
海威:編號○○一《彩帶》這一篇古里古氣文謅謅的,我不愛。但如何讓我不愛,翻轉變成我很愛,正是本次會議的主要目的。
珍汀:這篇小說明顯的走古典文雅路線。我認為它絕非表面上看起來那麼簡單。我預測,文中這對夫妻倆的從前,會是這篇小說的重點。
吳明:我想訪雲去看了幻娘的表演後,也跟著步上幻娘之路,才是這篇小說的主線。過去不重要,因為已經過去。小說必須給未來更多交代。
海威:我不同意。過去當然也重要,所有的現在,都是踩著從前走過來的;然後,再從現在走向未來。
珍汀:這篇小說必須再多寫些今有器與妻子尹鎖心是如何認識的。尹鎖心能寫一手好字,感覺也熟讀詩書,應該是大戶人家出身。她是如何愛上文狀元的?而且兩人若成親,是才子與富家女的結合,根本應該從此過著無憂無慮的好日子才對。
為何流落荒鄉,貧窮度日?沒道理啊。不過,小說中的「沒道理」有可能才是精采之處。
吳明:我認為作家是如此設定:今有器當年藉著作弊,考試得到狀元。而尹鎖心出生時臉上半邊有咖啡色胎記,沒人敢娶。所以,今有器被懲罰必須與醜女成親,帶著一筆豐厚的禮金,遠離家鄉。但是因為兩人都不懂得如何節儉過日子,所以錢一下子就用完了。
珍汀:唉,雖然我知道吳明你一向憤世嫉俗,但這樣的小說情節,對讀者又有何益處?讀者只會覺得人生一片灰暗,做錯事永遠無法翻身;更別提如果小說中安排懲罰的方式是「必須娶外在容貌有缺陷的人」,則是對「長得醜」最大的歧視。外貌是天生的,不該被當作懲罰的工具。
海威:我們該好好整理這篇小說,想辦法讓它既好看,又有內涵。我不想上道德課,辯論著應該這樣、不該那樣。小說沒有什麼該與不該,小說只講究好不好看。
珍汀:我隱約察覺到小說中的父母,並不快樂。是因為不快樂的婚姻嗎?這樣對孩子應該有影響。想來,作者的親子關係也不太好。許多小說作者創作時,會忍不住將自己真實人生寫進書裡。
海威:你是說,我寫了那麼多英雄式的小說,代表我本人崇尚英雄主義嗎?
吳明:你是啊。
珍汀:這樣也沒什麼不好。
海威:把重點移回來!我們該好好整理這篇小說。
吳明:也對。那麼,我們來重整一下編號○○一的小說概要吧,先把重點放在角色;小說必須要有迷人的角色,才會發生迷人的故事。
經過數次來回編修,三位小說整理師將編號○○一、原名《彩帶》的小說,改名為《當彩帶飄向無邊無際》。更改的理由是「飄向無邊無際」,帶有懸疑效果,比只有名詞的「彩帶」更具吸引力,讀者會想知道無邊無際的真正意義。
至於小說的主要角色,經過整理,設定的概要如下:
今有器:從小家貧,父母雙亡;又逢旱災,家中僅有的耕地毫無收成。於是他只能對天吶喊:「作弊是不得已的!取得一官半職,掙來基本溫飽,以求生存。」不論用什麼卑劣方式,能活下去才是唯一重點。
尹鎖心:因為天生的半臉胎記,讓她自小被鎖在家中,不想出門也不敢出門。有一次蒙上面紗,趁著黃昏天色微暗,擠在人群中觀看「幻娘」的彩帶舞表演,被深深吸引。夢想著有朝一日,也能自由自在的在觀眾面前揮舞彩帶。但是,夢想僅是夢想,後來她被強迫嫁給今有器,離開家鄉。
幻娘……
三位小說整理師對「幻娘」這個角色爭論許久。
海威:不如就安排幻娘是一位女巫吧。
珍汀:這樣會是一篇奇幻小說。不不不!現今出版界的小說,十本中有八本是奇幻,而且千遍一律採「從現今穿越到古代」來回穿梭手法,結果是讓奇幻小說一點都不奇幻了。
吳明:不如安排幻娘是個「未來機器人」。
珍汀:這樣會是一篇科幻小說。不不不!未來機器人,說穿了,還是穿越到古代。這樣的老哏,結果就是讓科幻小說一點都不科幻了。
三位檢視了大約數百萬字、已出版的古典奇幻小說與科幻小說,最後將幻娘這位角色設定如下:
幻娘。實際年齡五千歲。
至於為什麼是五千歲,三位整理師無法取得共識,暫時先擱在一邊。
另一位主角訪雲,初次登場是七歲。編修過後的整體形象與性格為「開朗、樂觀,腳踏實地。不會做無意義的白日夢,不過須改為十歲。」
這是珍汀的主張。她表示:「十歲時的認知發展階段,已有獨立思考能力。小女孩訪雲已經開始懂事,看著父母平時冷淡的互動,一定有所感受……」
「從哪裡看出冷淡?」吳明插話。
珍汀說是這一句──夫妻兩人往往同時開口問:「今天想請誰寫字?」
試想,兩人互搶難得上門的生意,不像恩愛夫妻吧?倒像商場的敵人。
夫妻勉強的婚姻,勉強的生活,對生下來的孩子未必有深刻真心真愛,當然也不一定如此啦,就看作者採何種角度。而訪雲的基因裡,有父親求生存的本能,也有母親雖懷抱夢想,卻不得不順從命運的懦弱,綜合起來成為一個知道察言觀色、勸自己要堅強、要務實才能生存的孩子。久了,便養成不得已的開朗,但再久一點就會成為習慣的樂觀。
海威有點意見:「十歲小孩,真的可以塑造成這麼複雜、七轉八扭的性格嗎?」
吳明倒是同意珍汀:「小說允許必要的非比尋常。小說可以跳脫平庸,塑造出不平凡的角色,連十歲小孩都可以這樣的複雜與早熟。」
「整理完畢,散會。」
看著手機裡的這一長篇「整理師會議紀錄一」,我的眼球簡直要爆跳出眼眶!嚇死人了。
那是幾週前的事了。
那一天,我的電子信箱裡收到一封信,是大學時的教授寄來的。
雖然我已經大學畢業三年,靠著努力與一點點運氣,當然也靠著阿姨是出版社的總編輯,出版了一本小說。出書並沒有帶給我多大喜悅,因為知道是阿姨的關係,也因為首印一千本,兩年間只賣出三百五十本。阿姨還安慰我:「這樣的成績,可以說是暢銷書了。」
我哪裡聽得下這種謊言。暢銷作家們的書,我偷偷在書店翻了翻,也在圖書館讀了又讀。有些書讓我佩服,有些則讓我不服氣的在心中叫著:「這樣也能大賣?好膚淺的內容喔。」
阿姨說每本書都有它的命運,也許我的小說就是命不好吧。幸好爸爸媽媽一直寵我寵到現在,不急著逼我找工作,反而鼓勵我加油,再寫出一本更好的。
我心想:「下一本小說,可能得自費出版。」要我厚著臉皮請阿姨再幫我出書,也未免太可悲了。重點是,我完全不知道該寫什麼?毫無靈感。
直到那天,教授寄來一封信,改變了這個可悲的狀態。
信中沒多說什麼,只給我一個網址,並說它是「小說整理師」,要我下載使用。平時怕網路上各式各樣的病毒,我不會隨便亂下載什麼軟體或程式,但是我一向敬重這位教授,大學期間,也常請教他有關寫作的技巧。他既然給了我「小說整理師」這個軟體,或許表示他間接知道我目前遇到創作瓶頸,明白我需要協助。
我從手機裡下載了這個App。
開啟「小說整理師」畫面後,倒也沒什麼奇特的圖案或文字,只有出現三個人像剪影,分別注明著「海威、珍汀、吳明」。
我笑了。心想:「海明威、珍.奧斯汀、吳明益?」看來這個App 的設計者至少讀過小說,從美國、英國、臺灣,各找一位著名小說家當作代號。
三個剪影下,只有一段文字:「請將需要整理的小說,貼在下列方格中。由三位小說整理師進行處理。」
要貼什麼?
我看著手機上的畫面,那個方格小小的,能貼多少字?來測試一下吧。我找出海明威的小說《老人與海》,複製書中一段文字,貼在方格中。
看似小小的方格,其實可容下許多字。
當我還在猜測「可以貼三萬字嗎」,手機立刻跳出一個新的畫面,只有一段字「不接受抄襲的文章」。哇,我吐了吐舌頭,感覺真像是考試時夾帶小抄,被老師一秒捉到哩。
我趕緊打開電腦,從過去寫的幾個未完成的作品中,找出幾年前、趕流行寫的古典小說《彩帶》。寫的當時,腦子裡鋪陳的情節,大概就是落難夫妻帶著小孩,清貧度日。偶然間夫妻倆看見彩帶舞,想起年輕時曾有過的偉大夢想,覺得命運不佳、人生充滿磨難。但只寫了開頭,就寫不下去,因為自己都覺得這樣的小說情節滿無聊的。
我倒要試試「小說整理師」會整理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