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_李珠珢主場日記

今生是最後一次

  • 79 300
    380
  • 分類:
    中文書文學現代華文創作現代小說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林黛嫚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聯合文學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25/11/24

活動訊息

分享今年你最有感的書,送50元電子禮券,再抽5000點金幣!

普發一萬放大術:滿千登記抽萬元好禮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據說人類是最喜歡思考存在意義的物種,我是誰?為什麼活著?這些對我來說都不是問題,我們只要活著,好好活著。」──金毛狗求求
中國文學博士許翠翠,循著社會的軌跡讀書、工作、結婚、生子,看似一生平安順遂,然而,即使她溫順、保守,疾病的陰影仍然降臨在她身上。
但這不是一個關於死亡的故事。
翠翠曾經擁有的四隻寵物──金毛獵犬、白文鳥、黑貓、牡丹鳥──用屬於牠們的視角,代替翠翠講述她沒說出口的一生;還有,是如何從別人的人生裡慢慢地走出來。

作者

林黛嫚,小說家、散文家,曾任《中央日報副刊》主編、《人間福報》藝文總監、東華大學駐校作家、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曾獲許多文學獎項。創作有散文《本城女子》、《時光迷宮》、《你道別了嗎》、《推浪的人》、《移動的夢想》、《寫作的美學與技藝》、《彼身—被指定的人生課題》等,小說《平安》、《林黛嫚短篇小說選集》、《粉紅色男孩》、《單獨的存在》等長短篇小說集。另編有《中副五十年精選》、《台灣現代文選小說卷》等。

目錄

目次
【推薦序】每天都是第一次──讀《今生是最後一次》╱石曉楓
一、楔子
二、金毛紀
三、白羽紀
四、金毛紀
五、白羽紀
六、金毛紀
七、黑毛紀
八、金毛紀
九、綠羽紀
十、金毛紀
十一、金毛紀
【後記】關鍵詞

序/導讀


每天都是第一次──讀《今生是最後一次》╱石曉楓

我們在快樂╱幸福的時候不一定知道那是快樂╱幸福這個詞彙形容的狀態,有時自己會意識到,大部分時間需要別人提醒,更重要的是,許多人們╱狗兒們不知道這可能是他╱牠今生最快樂╱幸福的時光
──求求語

《今生是最後一次》楔子首句:「據說人類是最喜歡思考存在意義的物種,我是誰?為什麼活著?甚麼是生存的意義?這些對我來說都不是問題,我們只要活著,好好活著。」所謂「我們」,指的正是犬界眾生,也因此本書開宗明義點出敘述視角的特殊性,這可謂黛嫚老師寫作生涯的創新嘗試。此後書中各篇章以「金毛紀」、「白羽紀」穿插書寫,中段又加入「黑毛紀」、「綠羽紀」,敘事者分別為金毛狗求求、白文鳥小白、黑貓小黑以及牡丹鳥阿綠。作者別具慧心,以四種寵物帶出男主人阿寬、女主人許翠翠以及兒子維尼、維尼女友曼妮的生活點滴。其中黑貓以許翠翠出生後的守護神自居,因此從襁褓時期到童年階段,翠翠與唯一的姊姊小蘋之間情誼,主要由小黑主述。白文鳥是早年翠翠與阿寬交往時從鳥店所帶回,作者設計其出場,便於交代女主人翠翠的童年背景、敘述其少女時代至少婦階段的生活。至於牡丹鳥則由兒子帶回家,為撫慰翠翠失去白文鳥的傷悲,因此小綠也擔綱補述了許翠翠的職涯生活。
全書最重要的主述者還是求求。若對黛嫚生活稍熟悉者,當可猜測求求原型來自其愛犬比比。前此作家曾有述病散文《彼身》一書,其中提及術後返家的心情:「我以前擔心比比離開時我會很傷心,現在我有可能早比比一步離開,想到這一點,眼淚不由自主流下來了。」《今生是最後一次》可謂擴大此人狗關係之描繪,並轉以愛犬為主述者。求求在本書中的定位是「中國文學博士翠翠的守護者」,從其視角所理解的翠翠,具有善良溫柔、關懷別人又富正義感的特質,但童年成長經驗可能養成翠翠凡事隱忍低調的個性。小說裡寫許媽媽孕期不適、坐月子時大出血,最終切除生育器官的敘述,雖然輕描淡寫,卻曾反覆出現在過往的創作裡。作者在《彼身》裡曾提及小說《平安》描述主角母親生病的段落,可謂其童年夢魘,這段夢魘演化為《今生是最後一次》中小女孩翠翠的童年經歷,也引發其對父親有怨。翠翠童年的遺憾與傷痕,婚後兩個家族結合後的磨合與趣事、婆媳╱翁媳之間的相處,都藉由愛犬之眼呈現,也能形成一定程度的距離性觀照,避免流於濫情或控訴。
然而作者亦是細心的,在敘述人類生活的同時,不時會拉回動物視角略作評述,此一動物視角的觀照看似部分全知,實乃帶有全知效果。例如求求娓娓道來小主人維尼的情史,即令其父母亦未必全有所知悉;求求談已經初老的翠翠,以旁觀者視角評述道:「對老人來說,童年就像揮不開吹不散的濃霧圍繞在身畔。」又如從小白角度看翠翠的婆婆李媽,表示「大部分人都是模模糊糊向前走,一直走到盡頭」,但李媽也有關於生命意義的模糊思考,所以不時會興起「逃跑」念頭。在此小說家藉由動物的觀察視角,展示了她對「人」永恆的興趣、關懷與同情性理解。喜歡看小說的翠翠、愛追劇的翠翠,其實也是沉溺於他人人生的翠翠,以及作者。因同情故,湧生不忍,湧生溫柔,湧生對萬事萬物的眷戀。
正因此溫柔的眷戀,「人生無常」的惘惘威脅才會旋蟄旋動,反覆出現於全書篇章中。白文鳥過世時翠翠傷心、社區住戶烏先生沒了翠翠喟嘆,而至「流年暗中偷看」一章,翠翠病了。此章跳接得快,以小說篇幅而言也出現得早,顯見「疾病」仍是作者所深深著意的課題。二○二三年出版的《彼身》敘述了作者自身疾病治療過程,當中還包含深刻細膩的內心思維與生命觀照,可與《今生是最後一次》談疾病部分相啟發。小說中的翠翠溫順、乖巧而保守,一路謹小慎微地生活,卻還是被命運之神襲擊,對照《彼身》裡言及心理諮商的段落,舉凡「為什麼是我」的憤懣、病人與陪病者的溝通、情緒黑洞的侵蝕、餘生的面對、生命禮物的珍視等,這些諮商課題在小說中轉化為現實情境,藉由動物之口道出,也引領讀者進一步去思索、去探究。黛嫚曾謂疾病、書寫、療癒幾個關鍵字,是其近年生活的基調,本書以另外一種角度與方式,進行各項提問,包括對幸福的思辯、對記憶抉擇的判斷、對時間的思考以及對失去的面對,這些問題在小說中密集提出,也才有篇末與許爸之間「怨」的化解與釋然。
關於疾病、初老,以及動物書寫,小說家或許只是順憑己心,在本書中一一觀照,但作品自身卻因此開出了多元而開放的議題,值得讀者深思,其中尤以疾病思考為最。《今生是最後一次》裡,翠翠希望按鍵一按或滑鼠一滑,人生就能重新開始的想望,對照《彼身》後記〈本劇純屬虛構〉的題名,在在可見作者人生階段性轉折之心境,以及必須面對的課題。
我一直對黛嫚老師出版於廿餘年前的長篇小說《平安》念念不忘,書中四名主角分別名之為平安、喜悅、美滿、幸福,小說也各以專章鋪陳她們的少女人生,以及年屆四十時人生行路的回顧。黛嫚寫此作時亦年當不惑,文中四名女性的經歷與體悟,顯然揉合了作者所有的人生感慨,也是生命的反覆辯證。小說終章再以「平安」作結,對照書名,可見作者對於「平安就是福」的珍視。
在《今生是最後一次》中,疾病的惘惘威脅,導致求求有感而發:「我們這次離開『相思』,下一次是什麼時候呢?每一次都可能是最後一次啊!」確實,在對生命歷程的鋪陳與檢視過程中,我們明瞭了「好好活著」、「平安就是福」是多麼不容易達成的願望,但小說藉由求求口中所說出的「一切都好,一切都剛剛好」,或許可作為人生關鍵句。
祈望我們有生之年的每天都是第一次,每天也都能珍惜第一次「剛剛好」的幸福與快樂。

試閱

內文選摘

一 楔子
據說人類是最喜歡思考存在意義的物種,我是誰?為什麼活著?什麼是生存的意義?
這些對我來說一點都不是問題,我們只要活著,好好活著。
人和其他動物是複雜而矛盾的關係,從敵對到互利共生歷經數萬年,於是有了寵物這個名詞。人類開始養寵物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數萬年前,最早的寵物是狼的祖先,從石器時代馴化野狼,狼幫助人類狩獵和守護安全,人類提供食物與庇護。這些狼逐漸演化成今天的狗,是人類第一種馴化動物。
其次農耕時代馴化貓,農業興起後,儲存的穀物吸引了鼠類,貓因捕鼠的能力受到人類青睞。據說最早的馴化貓出現在古埃及,牠們還被視為神聖動物。古埃及、希臘和羅馬等文明開始飼養更多種類的寵物,例如猴子、鳥類、魚,甚至獅子,這些動物往往象徵富裕和權力。記得熱門滿清宮廷劇嗎?後宮嬪妃養貓、養鳥、養魚都是專寵。
直到現代,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寵物的角色逐漸從實用轉向情感陪伴,之後狗和貓被廣泛接受為家庭成員。許多動物(譬如狗、貓、鸚鵡),被證明具有一定的共情能力,能感知到人類的情緒,例如當人類感到悲傷時,狗會試圖安慰主人。雖然動物的思考受限於語言系統或溝通方式,目前大多數動物似乎還無法理解人類的意圖、情感和倫理價值,不過行為和反應已經展示了某種「嘗試理解」的潛力。
或許有一天,我們所參與的人類的生命史是由我們紀錄、傳承的,誰知道呢?
二 金毛紀
關於求求和維尼
這裡是我的第四個家。我是誰、家是什麼、第四的意義又是什麼?我到底有幾個家其實很難算清楚,那麼我為什麼執著這是第四個家呢?有一種可能是,我敏感地意識到這是最後一個。
五年前的春天我出生於溫暖的南部,那段短暫的日子對我來說已經太遙遠,記憶逐漸模糊,只記得那是十分吵鬧的環境,離開媽媽的懷抱,好不容易睜開濡濕的眼睛,整天只想尋索媽媽的乳頭,可惜因為我是這一胎最後出生的,個頭小了點,總是被擠到邊緣,只能繞著一圈挨緊緊的壯碩軀體,著急地哀鳴。這時就會有一隻大手把我抱起來,讓我趴在他厚實的肚皮上,頭部微微上仰,遞給我一個挖了大洞的橡皮奶嘴,讓我吸吮奶水。
啊,我好喜歡那手、那肚皮的味道,比我媽媽的味道還叫我想念。
過了六個星期,小主人維尼把我帶回台北,給了我一個名字,球球,說我圓滾滾的好像一個球喔。維尼可能很快就發現取錯了名字,因為沒幾個月我就長成手腳細長的幼犬,完全沒有球球的樣子。可是球球已經聽習慣這個名字了,狗狗可不能跟台灣的住民一樣,擁有換三次名字的權利,於是維尼決定,那就叫求求吧,一個具有深度帶著哲學意味的名字。
華人有給小孩取賤名的傳統,大約是因為古時候醫療條件不好,孩子出生因病夭折的情況非常普遍,即便是大戶人家,孩子夭折也是司空見慣,而且那時的人受知識和時代背景所限,認為孩子夭折是邪祟導致,而取賤名可以辟邪,保護孩子童年健康成長,於是就有了「賤名好養活」的老話。
維尼的名字也有故事,他的中文名字是維雄,暱稱大雄或小雄都可,但是叫小雄聽起來有點俗啊,叫大雄呢又很容易讓人聯想起哆啦A夢裡那個無能到有點弱智的大雄,剛好他也滿喜歡小熊維尼的,就這麼開始叫自己,以致大家常常忘了維尼的本名。這些事發生在我加入維尼的生活之前,那是某次我聽見他和麻吉黑寶說起的,待我和黑寶打過照面,發現那是個長相俊秀白白淨淨體型纖細的青年,居然綽號「黑寶」?那麼我也沒有理由排斥求求這個名字了。
我和維尼在我的第二個家住了大約三個月,這段期間維尼教會我自己獨睡,訓練我大大尿尿在尿盆裡,以及抬著一張惹人疼愛的狗臉望著主人們,伸出粉紅小舌頭顫顫危危討賞。接著我就過起有兩個家的生活。
新家人
家是什麼?「宀」旁表示房子,「豕」是豬的象形,「宀」下有「豕」表示在家中下層養豬。古人將豬飼養在房子下,自己住在房子上層。
這當然不是我說的,是中國文學博士翠翠簡單的研究,從家這個字就可以知道人類和動物生活在一起是多麼天經地義的事,從前豬是人類重要的財產,現在除了養豬戶,不同的人類有不同的謀生方式,所以會和人住在一個屋簷下的就是寵物,貓啊狗啊或是小鳥、兔子、倉鼠等等,尤其貓狗,據說現在台灣登記有案的毛小孩有三百萬隻,加上未登記的大約有五百萬,台灣一年新生兒不到十六萬,而犬貓的登記數量卻已經到了十七萬,我覺得「家」這個字要改成「宊」或「宀貓」比較貼近現實。
維尼從小每個階段都常常嚷著要養狗,但公寓或大樓房子沒有養狗的條件,加上大人都忙,忙著工作和帶孩子,只能讓他養容易照顧的小鳥。所以維尼上一階段的寵物是一隻綠色的牡丹鳥,家裡有牠的照片,照片前還有一個小木盒,放著牡丹鳥的骨灰。牡丹鳥阿綠十幾歲高齡仙逝,維尼找了專門處理寵物遺體的公司,火葬以後把骨灰放在小木盒裡帶回家做紀念。每次我看到阿綠的照片和小木盒,就覺得很安心,將來那裡會有我的位置,小主人維尼的心上也有我的位置,更何況,我認識牠,阿綠,我們在不同的階段守護這個家。

維尼幫我把屎把尿,一開始也要餵我喝奶,不比照顧一個小嬰兒輕鬆,那段日子終究過去了,我長出了結實的肉,兩條壯腿可以飛快邁步,在室內練習跑百米。維尼這個階段住在原來住的大樓的B座。他大學畢業搬出A座,和現任女友曼妮住在這裡。維尼是個愛乾淨的男孩,除了坐在電腦桌前工作之外,花很多時間整理屋子,邊收拾邊告訴曼妮他的搬遷史。太久遠的就不說了,阿寛一家在這兒住了很多年,後來A座出售時阿寛買了下來,裝潢好後全家從B座搬到A座,B座原想稍微整理後出售,某天維尼跟阿寛說他想搬到B座住。這個請求某種程度讓阿寬很受傷,「為什麼要搬出去住,不想跟我們住嗎?」維尼沒有回答,只是默默收拾行李。
「小孩長大了總要獨立的,即使我在家裡有很大的自由度,但我也想擁有屬於自己的空間啊,更重要的是沒有大人守在旁邊,我想長成自己想要的樣子。」維尼這麼對曼妮解釋。
曼妮是個漂亮女生,白晰的皮膚、彎眉大眼,一頭濃密的長髮挑染出幾莖金毛,曼妮應該很喜歡我,因為我全身都是金毛,這是我自以為是,自我陶醉,其實曼妮很多方面都顯得很無能,譬如照顧我。有一次維尼好幾天沒理我,我十分生氣,便尿在沙發上以提醒小主人,結果曼妮大呼小叫不知如何是好,還是睡眼惺忪的維尼一邊把沙發套拆下來清洗,一邊罵我。雖說是有點故意尿在沙發上。不過也得怪曼妮忘了把我從柵欄裡放出來尿尿,我來不及走到尿盆前啊,嘻。
曼妮和維尼一樣是獨生子女,家裡就一個小孩,有自己的舒適房間不說,吃的用的玩的沒人爭搶,但是曼妮還是常常在維尼這兒過夜,兩個年輕男女可以卿卿我我不說,沒有大人睜著眼東瞧西瞧就是自在。

但是維尼和曼妮都有工作,不是朝九晚五要打卡的上班族,維尼是補習班老師,教升學數學,有課時才要出門,而且大多是晚上;曼妮是平面模特兒,廠商提供商品,她想辦法拍出漂亮的可以吸引消費者下單購物的照片,工作時間很自由,不過工時卻很長。他們倆不工作的時候還要玩遊戲、睡懶覺或耍廢,寵物的功能是陪伴,如果主人並不需要陪伴呢,何況我還是需要照顧的小狗。
反而是除了工作幾乎沒有社交的阿寬和翠翠比較有閒暇照顧我,於是我過著奇特的生活,我的臥鋪在B座,如果是文明人那就是戶籍在B座,但白天大部分時間我待在A座,以人類生活的說法,那就是白天送保母家,這樣可說是流動犬口吧。
阿寛習慣早睡早起,他清晨起床後,把我從B座帶到A座,然後一整天我就跟阿寬和翠翠一起生活,如果他們也得出門時,那我就得自己待在冰冷的B座。我很快就感覺到待在A座的日子是開心的,有吃有玩有人陪,回到B座就是只有自己一個的臥鋪。為什麼翠翠他們不在家,我就得「回家」?也許他們對於如何照料╱管教一隻小狗不熟悉,他們不知道若我單獨待在這個大房子裡會發生什麼事,而且僅僅這三個人,不算曼妮,她沒有發言權,對於如何和我相處都有不同的意見。
我喜歡待在A座,A座的主人們比較寵我,把我當成是有獨立意志的個體,常常會尊重我的意志,順我的意,譬如我不喜歡洗澡(有喜歡洗澡的狗嗎?)尤其是大狗,洗一次澡到吹乾大約要耗時兩個鐘頭,通常洗一次澡比去爬一次郊山還累,對我體能的消耗更大,但是不能不洗澡啊,洗得清潔、香噴噴的,減少狗味,才能是左鄰右舍都歡迎的養狗人家。
我一天一天長大,連自我意識都逐漸成長,要讓我從A座回到B座越來越困難,翠翠每次都得費盡心思拐騙我,有時候翠翠要出門教課,我跟她玩你追我跑,弄得她剛換好的外出服又皺又都是汗漬,即便拿出我最愛吃的潔牙骨都無法使我就範,眼看她工作要遲到了,又趕不了我進柵欄,翠翠只好放棄,留我在客廳,接下來是我要傷腦筋,要不要尿尿在沙發上呢?上次沙發罩布拆下來送洗據說花了兩張小朋友鈔票。
「求求啊,妳要趕快學習自己乖乖玩耍,而且不要製造困擾,於是妳就可以永遠待在你喜歡的A座了。」翠翠出門前對我這麼說。

翠翠常常看著我說:「你是一隻美麗的狗。」天天說美麗就會成為美麗人╱狗嗎?是對自己而言還是對別人來說?不停說這話的是什麼想法呢?大約是希望我擁有自信走路的姿態。
而阿寬則整天不停說:「求求你最乖了。」家裡常來的客人或是社區中庭常遇見的鄰居也都跟著撫摸我的頭啊、頸子等處,一面享受我舒服的表情,一面說這隻狗狗怎麼這麼漂漂亮啊。彷彿這些大人們在我面前都變得弱智了,連說話都喜歡用疊字。這是動物行為學告訴他們的嗎?不斷讚美會給予寵物信心?是啊,大人小孩都說我十分美麗,我走起路來就更神氣了。但是,如果這種動物行為學也適用於人類的話,阿寬和翠翠對他們的孩子也能這樣嗎?我有時候覺得,維尼看著我趴在阿寬大腿上的姿勢,眼神其實是帶著醋意的。
維尼的戀愛史
我和維尼同處一屋的時日不算太長,不過以我累世和人相處的老靈魂的觀察,對維尼這人的認識還是滿準確的。別看維尼長這麼高大,他的心智年齡並不像他外表那麼成熟,不過是善於掩飾,尤其是男女情感方面。依照親子教育的學理基礎,男孩在成長階段需要一個依循的榜樣,譬如男生為什麼站著尿尿,翠翠就不知如何回答,當然可以古狗一下,「男性因為天生的生殖器位置讓站姿小便比女性方便,加上可以不用脫褲子,許多公廁也都僅有站姿小便斗的設計,所以大部分男生從小就養成這個習慣,而且站著小便似乎也有種霸氣、維護男性尊嚴的心情,也可以順便和隔壁的哥兒們較量一下」。但維尼可不是查了維基百科之後決定站著尿尿,而是從小看阿寛以及其他男生都這麼做。阿寬在維尼的成長過程中並沒有缺席,他只是工作型態週間需要出差而週末在家累得只想休息,何況維尼有奶奶、媽媽照顧,並不孤單。只是爸爸媽媽或奶奶,似乎沒有人意識到維尼也許有生活技能之外的教育需求,於是這部分都由哥兒們來補足。
維尼中學兩階段都就讀男校,所謂的和尚學校。阿寛他們住的社區就在兩所中學之間,一間私立,一間公立,私立中學辦學績效不錯小有盛名,公立中學則升高中績效在大台北區殿後,維尼小學將畢業時,李媽聽了鄰居婆婆媽媽的意見,說是讀私中比較能專心讀書,一般國中擔心會有些不愛讀書的小孩干擾,對這問題,阿寬沒什麼意見,翠翠倒是覺得以維尼的資質要考上前幾志願的高中、大學應該不困難,那麼他青少年階段之後身旁就都是和他政經能力接近的精英,只餘國中這個階段他可能還有機會接觸一些生活環境不一樣的同學,翠翠也不知道自己這種想法從何而來,她只是希望維尼有當跑堂的、開餐館的、當水電工或是家裡開工廠的同學,而不是家長全是醫師律師或是從事IT業。
雖然沒有投票,結果很明顯,翠翠一票輪給李家兩票,維尼就讀私立中學,高中如願考上第一志願男校,於是維尼整個青春作伴的年紀都和同性廝混,所以不管是天性晚熟或是後天機運使然,維尼在成為大學新鮮人之前竟然沒有和女生交往過。翠翠記得同事素琴曾說過,她在剛上高中的兒子書包發現保險套時嚇得半死。
黑寶那位維尼的高中同學,大約便是維尼的愛情導師,兩人時常在MSN上互通有無,大學生活繁花盛景,各式各樣青春美麗的花朵讓維尼目不暇給,根據他和黑寶的MSN紀錄,討論談及的女生便有二十位,意思是維尼在大學新鮮人的日子裡交往了二十位以上的女朋友。雖然不確定,據我的觀察,維尼應該是性啟蒙階段的茫然與徬徨,就像溽暑盛夏,走進冰店,看到那麼多甜滋滋冰涼涼的配料,每一樣都想加,綠豆、大紅豆、花生、芋圓,限選四樣呢,那好吧,這次點這四樣,下次換另四樣,總能全部吃過一遍,然後就會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口味了。
維尼在新生圈輝煌轟動的戀愛史卻在升上大二後戛然而止,每次在系級或外校聯誼活動結束後,維尼孤身一人離開會場,明明在活動進行時,有許多目光投射過來,在他經過時也有許多喃喃私語,偏偏沒有任何女生採取行動。咦,這樣說很奇怪,我記得阿寛是在新生舞會上認識翠翠後展開追求的,難道到了維尼這世代變成女追男了嗎?我想不是,根據維尼和黑寶在電腦上的對話,應該是像維尼這樣高帥又就讀好學校被歸為明星等級的人,在社群活動的場合,是被許多女生包圍,然後維尼這邊聊聊那邊看看,活動尾聲時找一位看對眼的女孩一起離開,暫時成為一對,至於這一對會維持多久,那就看緣份了。只是若每個女生都對他敬而遠之,那就無所謂緣份可言了。黑寶私底下打聽了一下,原來是女生之間流傳的耳語,這個人很花心,女朋友一個換過一個,不想被傷心的話最好別靠近。維尼覺得寃枉,他並未腳踏兩條船,和每一位女生交往時他都是認真而專一的,只是若正交往的對象感覺並不是命定之人,他想早點分手以免彼此陷溺太深,這樣也有錯嗎?
既然處在女友空窗期,維尼不以為意,一方面哥兒們很多,一方面可以專心課業,加上在高中時補習的補習班老師邀請下,他開始在升大學的補習班兼課,戀愛的選項便在人生順序中被擠到後面去了。

曼妮的前任佳雯是第一個搬進B座的女生,我很喜歡佳雯,應該說維尼的每個女朋友我都喜歡,這是我的基因屬性設定,溫和善良的人類我都喜歡啊。佳雯個子嬌小,看起來不胖卻肉肉的,跟我小時候很像,她每次一進門就撲向我,有時候把我抱進懷裡有時候整個人掛在我身上,直到被維尼制止,說這是危險動作可能弄傷彼此,佳雯卻不以為意,偶爾還會來一下。可惜佳雯待的時間不長,有一次我聽見佳雯對維尼說:「你對很多女生都很好,而且,我覺得你只愛你自己。」然後就收拾東西離開了。
維尼追她到電梯間,似乎沒有挽留住,進門後我搖著尾巴用濕濕的鼻子頂他,代表我的安慰。他摟著我在沙發坐下,說:「老是說我對很多女生都很好,意思是我很博愛嗎?就算我對很多女生都很好,只要我對她是最好的不就好了嗎?真是不懂。」我也不懂,他怎麼沒有給黑寶打電話或是發訊息,反而對我訴苦起來。不過後來我知道了,原來黑寶有了固定女友,而且那個女生不喜歡黑寶跟維尼太過親近。後來黑寶和她結婚了,我見過一次,那個女生嫌棄我,一進門就說「好臭」,黑寶趕緊拿出很貴的香水在室內狂噴,濃度讓我跟維尼都直打噴嚏。接著她說沙發上都是口水,不肯坐,就站在電視和聖誕樹之間,穿著東洋風洋裝又戴了帽子,活像是電梯小姐。好吧,她想站就站隨她,只是兩人一狗坐在沙發上,眼前一個電梯小姐用眼神詢問:上樓?下樓?想也坐不了多久,果然沒多久黑寶就說要回家了。
我真的不太懂這些女生,一個比一個難搞,都很有個性,人類是很複雜的動物,而女生尤其變化多端,不像我們任務單純,我雖然也是女生,但我自己不重要,我只要照應翠翠,有好吃好玩的順便享受一下。幸運的,翠翠是個非常好的女生,善良、溫柔、關懷別人又很有正義感,是個好人,這世上好人多不多呢?不知道,我只要知道翠翠是個好人就夠了。
年夜飯
快過年了,阿寛居然提議去大飯店吃年夜飯。從我成為李家的一份子,這個家就是阿寛作主,大事小事都是,大事像買房子買車子生孩子這些,小事就是牙刷牙膏用那一個牌子、調味料是小磨坊胡椒粉烹大師等,或是早餐吃吳寶春麵包還是巷口的排隊生煎包,翠翠和我都是被豢養的對象。
聽說李媽在時年夜飯通常是吃火鍋,也許是因為有吃飯湯的傳統,所以用火鍋來改良。李家是典型南台灣農家,在機械化機具尚未普及,稻米收割季時需要大量的勞動力,農民鄰里會互相幫助,午餐就由農家主人負責。農忙時其實沒太多時間準備吃的,加上天氣熱大夥兒也沒什麼胃口,因此農家主人就會準備一鍋豐富的湯料、一鍋白飯,不僅方便食用,以湯拌飯也容易入口。翠翠第一次到訪李家吃到飯湯,確實對那飯粒被湯汁包攏的鮮美味道十分驚嘆。李媽同住期間也會煮飯湯,翠翠有觀察到,李媽煮湯的時機點大多是假日,尤其連續假日,平日飯桌上至少有四道菜,飯湯只有一鍋,翠翠揣想李媽是一種主婦放假的概念,除夕團圓是大節日,自然不能以飯湯打發,便以豪華的火鍋料代替。李媽走後,阿寛接手廚房,飯湯的味道無法複製,年夜飯吃火鍋卻很容易。當阿寛跟維尼說:「今年除夕我們去飯店圍爐吧,把曼妮也約上,你們想吃哪一家餐廳早點預訂。」聽到這兒,我耳朵都豎起來了。
既然是團圓年夜飯,當然要選我可以一起去的友善餐廳,如果有人問我意見,那我就會投上次去的那家咖啡廳一票,那家店有很大的沙發,而且沙發皮是硬質的,我的爪子踏在上面不必擔心抽絲或刮痕,我一進門就直接跳上沙發,站在沙發上睥睨四方,告訴大家,這是我的地盤。而且這家店的炒蛋是現做的,還放了起士和哈姆塊,超好吃的。可惜大約是圍爐的概念訂的是中餐廳,我呢可以進門,在餐桌底下窩著,就算是參與了。
這家館子是江浙菜,其實阿寛最愛台菜,只是李媽燒得一手高明的台菜料理,去台菜餐廳難免睹菜思人徒增傷感,我想維尼也是想到這一點,而且這是離家最近的高級餐廳,至於翠翠愛不愛吃?她跟我一樣沒有發言權。
服務生上菜時都會唱一下菜名,我知道他們吃了些什麼,有紹興醉元寶、無錫脆鱔、銀絲拌蜇皮、東坡肉、油爆蝦、無錫排骨、干貝枸杞娃娃菜還有甜品芋泥八寶。一張方桌坐滿人一角不缺這在李家是件稀罕事,食物好吃,阿寛心情不錯談笑風生,而翠翠和曼妮忙著吃,偶爾應和式輕笑兩聲。這些美食雖然沒有進到我嘴裡,不過聞到許多酸甜苦辣也覺得很滿足。我記得開動前,翠翠輕聲問了曼妮一句:「今天除夕,你不在家陪媽媽吃飯,可以嗎?」曼妮是單親家庭長大的,維尼說過。曼妮回答:「媽媽要去阿姨家吃年夜飯,我事先報備了不跟沒關係。」
曼妮這麼說,翠翠就安心了,她結婚前從未在除夕年夜飯缺席,早年北往南返的年節人車流動,使得返鄉吃年夜飯是件辛苦的差事,只要覺得許爸會期待,翠翠就認為應該努力滿足這件事,雖然許爸的期待是翠翠自己的想像。婚後回南部吃年夜飯接著初二回娘家也是,翠翠古板地遵守這樣的傳統。直到社會變化,有些人利用長長年假出國遊玩,有些家庭年夜飯在飯店餐敘,意味著有些服務業的從業人員不回家吃年夜飯,對於一定要在家守歲的習俗也就不那麼堅持了。
芋泥八寶上桌時,我在桌下昏昏欲睡,不知是誰提議,難得,拍張照留念吧。就四個人,我略略推算,也猜得出是誰提議的,阿寬不愛拍照,帥哥維尼對照片成品很講究的,曼妮大約還沒熟到敢大方說要合照留念,所以只能是翠翠。先讓服務生把殘餘的菜餚清乾淨,然後我就從桌腳邊走出來。要怎麼拍呢?我太矮,除非大家都蹲到跟我一般高,那幫忙拍照的服務生可能就得趴在地上拍,結果是維尼把我抱起來,留下一張四人一狗眾人歡笑而我張著大白肚皮的「全家福」。
宴會結束要離開餐廳,阿寛遇到了多年不見的學長也在聚餐,留他坐一會兒喝兩杯,於是翠翠和我就搭維尼的車回家。途中維尼把車停在一家藥局門口,說,稍待一會兒,我下去買個東西。維尼不在車上,車內的氣氛怪怪的,不說話嘛有些尷尬,說話嘛要說什麼呢?
「維尼下去買什麼?」我猜是買衛生棉,很多男生幫女朋友買這東西的。
「我生理期,肚子有點不舒服,他去幫我買止痛藥。」賓果,八九不離十。
沉默持續了一會兒,翠翠終於又開口了,「你們兩個若是處得不錯,也許可以考慮生個孩子,你們都忙我們可以幫你們帶孩子。」我從後照鏡裡看見曼妮露出一個燦爛的笑容。
維尼上車後,感覺空氣的流動有些異樣,他問:「你們在笑什麼?」
「你媽媽說可以趕快生孩子耶!」
維尼沒有接話,直接打道回府。

曼妮把年夜飯的合照列印出來,找了一個可愛的相框裝起來,放在電視櫃上,就在綠牡丹的骨灰盒旁邊。可惜那張照片很快就成了過去。
事情怎麼發生的只有我知道。我也許不太了解現在年輕人的戀愛模式,對感情的看法,不過生活細節的蛛絲螞跡我還是看得清楚的,女生想成家,男生還不想被綁住,對婚姻兩極的看法得一步一步拉近才能繼續走下去。像黑寶才交往沒幾個月就把女生肚子搞大,啊也不考慮人生長路的各種選項,一心一意要做個有情有義的男人,然後奉子成婚之後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大人小孩都無法安生。想到這兒,也說不定是黑寶的負面教材讓維尼完全不想定下來。
維尼搬到B座後,阿寛他們倒是很節制不隨便進來,避免不小心撞破什麼隱私之類的,只是阿寛是會把孩子的冰箱塞滿的那種父親,尤其為了照顧我拿鑰匙進屋更是堂而皇之的理由。
那天我在A座,翠翠去便利商店取網購的包裹,阿寛想到B座找一把工具箱的零件,去了一趟B座他慌慌張張回到A座,等翠翠進門對翠翠說:「我剛剛去B座,看到曼妮在收拾行李,一邊收拾,一邊擦眼淚。」啊,小倆口吵架了?翠翠想了二十秒決定去看看。
「不早些說,她已經離開了。」這倒是寃枉阿寬了,像他這樣完全不知如何和陌生年輕女孩相處的男人,尤其那人的身分是兒子的女朋友,即使只是和曼妮共處一個空間,那凝固的空氣大約也會讓阿寛呼吸困難吧。在職場呼風喚雨,和攤販、路人都可以哈啦幾句的阿寛,兒子的女友就是他的罩門。他看到曼尼在B座,本來想立刻退出大門,然後就看見曼妮把自己的東西掃進一個大購物袋裡,還有那隨著物品掉進袋子一起滑落的眼淚。
如果翠翠即時攔阻曼妮離開,結果會不會不一樣呢?我想不會,回到B座時,我看見那放在阿綠骨灰盒旁的合照不見了,如果是曼妮帶走的,她應該認為那是她這一段戀情的珍貴紀念;如果是維尼收起來╱丟掉了,那表示維尼想讓這段愛情成為往事。無論如何,曼妮已經走出我們的生活了,就像佳雯或是之前的二十個女孩。
下一個離開的就是維尼。又是只有我知道。哎。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3237280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64
    • 商品規格
    • 21*14.8*1.40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分享你的年度之書,送50元電子禮券
預計 2025/11/25 出貨 上市後立即出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