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與六便士:凝視夢想與現實的代價,毛姆書寫孤絕叛逆人生代表作
The Moon and Sixpence
內容簡介
有一種靈魂的完成,是從拋下世俗開始,
夢想的代價是孤絕,卻也是自由。
毛姆最震撼人心的代表作,
獻給每一個在理想與現實間掙扎的靈魂
★ 毛姆逝世60週年紀念版!金蝶獎.榮譽獎設計師Bianco Tsai視覺新詮釋,重現孤絕靈魂的叛逆軌跡
★ 全新譯本!梁實秋文學大師獎、金鼎獎翻譯得主宋瑛堂傾力重現原典,高度還原毛姆的語言韻味
★ 特別收錄:翻譯名家宋瑛堂序言〈歷久不衰,毛姆的老派魅力〉,解析毛姆的講故事絕活,深掘經典的恆久魅力
★《月亮與六便士》寫盡夢想、掙扎與自由的代價。如果你曾在夢想與現實,精神與物質,月亮與六便士之間感到迷惘,本書必讀!
★ 陳曉唯(作家)、謝哲青(作家、旅行家、知名節目主持人)盛讚推薦
「人的一生所想追尋的究竟是什麼?追逐遙不可及的夢,或者抓緊眼前的渴望?然則,無論何者,沒有一種追尋是不具代價的。《月亮與六便士》描繪人性的想望與失去,映照理想與現實的撕扯。於擁有與失去之間,我們曾確切擁有的,既不是那虛幻的夢,亦非稍縱即逝的欲念,而是這段過程中不斷跌宕受創的自己。」──陳曉唯(作家)
現實要我們撿起六便士,
他卻選擇只仰望天上的月亮,
世界只見他身敗名裂,
卻沒看見他終於抵達靈魂唯一渴求的遠方。
倫敦證券經紀人史崔克蘭,有穩定的工作、家庭及社會地位,
他擁有世人嚮往的成功人生,卻在某日毫無預警地拋下妻兒與事業,
孤身遠赴巴黎,投身繪畫。
即便窮困潦倒、飽受譴責,他仍舊執拗不已,
以畫筆追逐靈魂深處唯一的召喚……
他對藝術的執著,就像一場焚身之火,
燒盡世俗的眼光,也燃亮他生命最後的光芒。
一般人並非忠於本性、做一個自己想做的人,
而是身不由己、做一個非做不可的人。
那麼,你有沒有勇氣拋下一切,
只為成為自己?
《月亮與六便士》自1919年問世以來,已持續暢銷百年,
更被翻譯成多國語言,累積銷量突破千萬冊,可謂風靡全球的曠世巨作。
毛姆以旁觀者的角度,描繪一個「為畫而活」的靈魂,
如何一點一滴剝去現實的枷鎖,最終抵達自由的彼岸,
並大膽質疑世人對「成功」的定義,直探夢想、犧牲與自由的本質。
⋆.˚ ☾ .⭒˚
獻給──
每一個孤獨的靈魂;
每一顆滿懷夢想的心;
每一位無畏的叛逆者:
「追求最大的心願、生活在順心的環境、對得起自己,這樣算自毀前程嗎?
當上名高望重的外科醫師、年年領高薪、娶得一位美嬌妻,這樣算成功嗎?
我認為,成敗自在人心,
成敗與否取決於各人對人生的定義、各人對社會該盡的義務、各人對自己的要求而定。」
名家推薦──
陳曉唯/作家
謝哲青/作家、旅行家、知名節目主持人
夢想的代價是孤絕,卻也是自由。
毛姆最震撼人心的代表作,
獻給每一個在理想與現實間掙扎的靈魂
★ 毛姆逝世60週年紀念版!金蝶獎.榮譽獎設計師Bianco Tsai視覺新詮釋,重現孤絕靈魂的叛逆軌跡
★ 全新譯本!梁實秋文學大師獎、金鼎獎翻譯得主宋瑛堂傾力重現原典,高度還原毛姆的語言韻味
★ 特別收錄:翻譯名家宋瑛堂序言〈歷久不衰,毛姆的老派魅力〉,解析毛姆的講故事絕活,深掘經典的恆久魅力
★《月亮與六便士》寫盡夢想、掙扎與自由的代價。如果你曾在夢想與現實,精神與物質,月亮與六便士之間感到迷惘,本書必讀!
★ 陳曉唯(作家)、謝哲青(作家、旅行家、知名節目主持人)盛讚推薦
「人的一生所想追尋的究竟是什麼?追逐遙不可及的夢,或者抓緊眼前的渴望?然則,無論何者,沒有一種追尋是不具代價的。《月亮與六便士》描繪人性的想望與失去,映照理想與現實的撕扯。於擁有與失去之間,我們曾確切擁有的,既不是那虛幻的夢,亦非稍縱即逝的欲念,而是這段過程中不斷跌宕受創的自己。」──陳曉唯(作家)
現實要我們撿起六便士,
他卻選擇只仰望天上的月亮,
世界只見他身敗名裂,
卻沒看見他終於抵達靈魂唯一渴求的遠方。
倫敦證券經紀人史崔克蘭,有穩定的工作、家庭及社會地位,
他擁有世人嚮往的成功人生,卻在某日毫無預警地拋下妻兒與事業,
孤身遠赴巴黎,投身繪畫。
即便窮困潦倒、飽受譴責,他仍舊執拗不已,
以畫筆追逐靈魂深處唯一的召喚……
他對藝術的執著,就像一場焚身之火,
燒盡世俗的眼光,也燃亮他生命最後的光芒。
一般人並非忠於本性、做一個自己想做的人,
而是身不由己、做一個非做不可的人。
那麼,你有沒有勇氣拋下一切,
只為成為自己?
《月亮與六便士》自1919年問世以來,已持續暢銷百年,
更被翻譯成多國語言,累積銷量突破千萬冊,可謂風靡全球的曠世巨作。
毛姆以旁觀者的角度,描繪一個「為畫而活」的靈魂,
如何一點一滴剝去現實的枷鎖,最終抵達自由的彼岸,
並大膽質疑世人對「成功」的定義,直探夢想、犧牲與自由的本質。
⋆.˚ ☾ .⭒˚
獻給──
每一個孤獨的靈魂;
每一顆滿懷夢想的心;
每一位無畏的叛逆者:
「追求最大的心願、生活在順心的環境、對得起自己,這樣算自毀前程嗎?
當上名高望重的外科醫師、年年領高薪、娶得一位美嬌妻,這樣算成功嗎?
我認為,成敗自在人心,
成敗與否取決於各人對人生的定義、各人對社會該盡的義務、各人對自己的要求而定。」
名家推薦──
陳曉唯/作家
謝哲青/作家、旅行家、知名節目主持人
名人推薦
陳曉唯/作家
「人的一生所想追尋的究竟是什麼?追逐遙不可及的夢,或者抓緊眼前的渴望?然則,無論何者,沒有一種追尋是不具代價的。《月亮與六便士》描繪人性的想望與失去,映照理想與現實的撕扯。於擁有與失去之間,我們曾確切擁有的,既不是那虛幻的夢,亦非稍縱即逝的欲念,而是這段過程中不斷跌宕受創的自己。」──陳曉唯(作家)
謝哲青/作家、旅行家、知名節目主持人
「人的一生所想追尋的究竟是什麼?追逐遙不可及的夢,或者抓緊眼前的渴望?然則,無論何者,沒有一種追尋是不具代價的。《月亮與六便士》描繪人性的想望與失去,映照理想與現實的撕扯。於擁有與失去之間,我們曾確切擁有的,既不是那虛幻的夢,亦非稍縱即逝的欲念,而是這段過程中不斷跌宕受創的自己。」──陳曉唯(作家)
謝哲青/作家、旅行家、知名節目主持人
目錄
譯序 歷久不衰,毛姆的老派魅力
月亮與六便士
月亮與六便士
試閱
我說:「人有可能完全無視於別人的觀感嗎?」此言的對象與其說是他,倒不如說針對我自己。「社會是靠人類相互依存建立起來的,想獨自求生,只追求私利不顧他人,簡直是痴人說夢話。遲早你會生病、疲倦、變老,到時候只得爬回人群裡。當你心裡如果渴望安慰和同情,你難道不會慚愧嗎?你想做的事是不會成功的。你內心裡的凡人遲早會渴求人類之間的共同情誼。」
「一起去我家看我的畫吧。」
「死的事,你有沒有想過?」
「有什麼好想的?又不重要。」
我凝視著他。他站在我面前,毫無動作,眼神含有嘲諷的笑意。然而,儘管如此,我一時之間感應到他有著一顆志向高遠的心,理想超出肉體能體會的界限,而那顆心火熱而飽受煎熬。我看著我眼前的他,見他衣裝襤褸,看到他的大鼻子、炯亮的眼睛、紅鬍鬚、凌亂的頭髮,頓時興起異樣的感受:他的外表僅是一具封套,眼前的他是一個出竅的靈魂。
「好吧,一起去看你的畫。」我說。
史崔克蘭忽然願意讓我看畫,我無法參透理由何在。我認為機不可失。作品能顯示作者的心性。在社交場合,作者戴著面具,希望外界能接受,你僅能從作者無意間的小言行推論他的心,僅能從他無意間一閃即逝的表情加以研判。有時候,人戴面具戴得太完美了,時日一久,假面具竟然反客為主,成了他的本性。然而,在作者的書畫中,真實的作者毫不設防,原原本本呈現你眼前,再忸怩作態也只會暴露他虛有其表。機器被塗上一層銀漆,表面像銀,人眼仍看得出它是機器一臺。俗人的言行裝得再怎麼奇特,也無法掩飾傖俗的心。對於觀察力敏銳的人而言,再單純的作品也能揭露作者最深沉的天機。
來到史崔克蘭住處的樓房,我跟著上樓,爬著無限多的樓梯,心裡其實有點興奮。感覺上,新鮮事即將來臨。我好奇在他房間裡東張西望。這房間比我印象來得更小也更寒酸。我的畫匠朋友當中不乏有人要求畫室應該大而寬敞,更表示除非工作環境符合所有其他要求,否則他們無法作畫。
「你最好站那邊。」史崔克蘭指向一處,想必是認為我從那角度最能鑑賞他即將展示的作品。
「你大概不希望我下評論吧。」我說。
「去你的,對。我要你閉嘴。」
他將一幅畫擺上畫架子,讓我審視一兩分鐘,然後以另一幅取代。他大約展示了三十幅油畫吧。這是他苦畫六年的成果。他一幅畫也不曾賣出。他的油畫大小不一,小幅的是靜物寫生,大幅的是風景畫。肖像畫有六七幅。
「就這幾幅。」他最後說。
但願我能說,當時我一眼便能看出這些畫深具創意,美感十足。如今其中多幅我已再見過幾次,其餘我也見過複製品,已熟悉他的作品。但回首當年,我赫然發現,我當時的第一印象是失望透頂。藝術品的特性是給人心一份奇特的亢奮,我當時卻無感。在當時,史崔克蘭的油畫給我的印象可用「令人惶恐」一詞形容。此外,令我自責至今的是,當時竟毫無買畫的念頭。我痛失一個大好機會。他的油畫多數已成美術館的瑰寶,其餘受富貴業餘人士珍藏。現在的我試圖為自己找藉口。我自認品味不俗,但我也自知,我的品味受到外界的影響,並非自我開創的品味。我對繪畫的涉獵甚淺,總踏著前人開拓的步道前進。在當年,我最看重印象派畫家,渴望擁有一幅西斯萊與一幅竇加,而且我崇拜馬奈。在我看來,馬奈的〈奧林匹亞〉(Olympia)是現代最偉大的一幅畫,〈草地上的午餐〉(Le Dejeuner sur l’Herbe)也深深打動我的心。當年我認為,這些油畫是繪畫界的極品。
在此,我不願描述史崔克蘭展示的油畫。繪畫的描述讀來總嫌枯燥,更何況,精於此道者無不早已熟悉這幾幅。如今,史崔克蘭對現代繪畫的影響無遠弗屆,世人也認識了他搶先探索的島國,知道應如何看待他,但他當年展示的油畫並沒有前人鋪路。此外也請記得,我從未見識過這一型的作品。首先,令我不敢恭維的是,他的技巧顯得笨拙。由於我習於欣賞經典大師的名畫,認定安格爾是晚近無人能出其右的名家,所以我第一眼的想法是史崔克蘭畫得很差勁。他追求的是簡單化,我當時對這風格一無所知。記得我當時見到一幅靜物寫生,畫裡有個盤子上面盛著幾顆柳橙,我看了覺得礙眼,因為盤子不圓,柳橙也畫得歪曲。他的肖像畫超出真人比例,把人臉畫成醜八怪。在我眼裡,他筆下的人臉宛如滑稽圖樣,是我從未見識過的筆法。他的風景畫更令我疑惑不解,其中有兩三幅的主題是楓丹白露的森林以及巴黎市街:我的第一感想是,該不會是某個醉醺醺的計程車司機畫的吧。我當時是看得徹底迷糊。我認為他的配色粗野到極點。當時,有個念頭飄過我腦海──我走進了一個無法理解的滔天大鬧劇。如今回首當年,我更加欽佩施卓瓦的先知灼見。打從一開始,施卓瓦看得出一場美術革命就此展開,而他在革命萌芽的階段,便以慧眼認出後世爭相擁戴的奇才。
儘管第一印象是困惑加惶恐,我其實不無佩服之意。當時,即使我狗眼不識鬼才,我卻也忍不住意識到,這幾幅想自我表達的是一股實際的作用力。我既亢奮又感興趣。我覺得,這幾幅油畫對我有話要說,想傳達我非知不可的大道理,奈何當時的我聽不出它們想講什麼。在我眼裡,它們是醜畫,藏著一個天大的祕密,對我隱而不宣,逗得我無由來心癢。它們給我一份我無從分析的情緒。它們的訴求,文字無力闡述。現在我想像著,在史崔克蘭眼中,現實物體隱約透露著某種心靈意涵,詭異至極,他僅能藉由斷斷續續的符號來暗示,彷彿他在宇宙混沌裡釐清一道新脈絡,彷彿苦在心中的他試圖以拙筆去描摹。首次見到他的畫時,我能想見一個吃盡苦頭的心靈想掙脫桎梏,想表達自我。
我轉向他。
「你該不會用錯材料了吧?」我說。
「你這話什麼鬼意思?」
「你想表達什麼,我不清楚,只知道你想傳達什麼想法。不過我認為,以繪畫表達,可能不是最好的方式。」
我原以為,見到他的畫之後,他的奇特性格應該能在我眼前攤開,可惜我料錯了。這批油畫僅令我對他的錯愕有增無減。見了畫之後,我更加宛如置身汪洋之中。唯一明朗化的是──或許連這一點領悟皆屬臆測──受制於某種力量的他,拼命想脫身求解放。至於「力量」是何種力量,「解放」是何種解放,我仍摸不著頭緒。世人各個皆孤單。他閉鎖在銅製的高塔內,僅能以訊號與同胞互通聲息,而他用的訊號並無既定的內涵,因此蘊意捉摸不定。我們心中有寶物,苦心想分享,奈何同胞無力接下寶物,於是我們寂寥終生,與同胞平行而進,無交集,無法認識同胞,同胞也無法認識我們。我們宛如活在語言不通的國家的人,含義優美深遠的語句再多也有口難言,註定僅能照著對話指南講些陳腔濫調。滿腦子是活蹦亂跳的想法,口語卻僅限於「園丁之姨媽的雨傘放在屋內」。
我最後有個印象:他費了極大的心血,想表達心靈裡的某種境界。而我認為,謎底正埋在這份「心血」裡。顯而易見的是,對於史崔克蘭而言,色彩與形狀具有特定神髓。他非得表達心裡的感受不可,而且僅能以創作來體現他的意念。若能再靠近他追求的未知一些,他不惜簡化或扭曲筆下的事物。他視事實為無物,因為在眾多瑣事底下,他尋找著他認為有意義的東西,彷彿他體認到了宇宙的真諦,非表達出來不可。
儘管這批油畫令我困惑難解,油畫裡有一份明顯的感情,我無法不為所動。冥冥之中,我對史崔克蘭產生一種最不可能對他產生的心理──排山倒海而來的同情心。
「現在,我總算能了解你為什麼在感情上對白蘭琪投降。」我對史崔克蘭說。
「為什麼?」
「我認為,你的勇氣流失了。你的肉體向心靈示弱。我不知道你陷入什麼無盡的渴望無法自拔,以至於你被迫走上孤獨的險路,你以為一到終點站能獲得解放,不再受心靈折騰。我認為,你一輩子想去某座也許不存在的神殿朝聖。我不清楚你追求的是什麼高深莫測的涅槃。你自己清楚嗎?也許你追尋的是『真理』和『自由』,而你一度誤以為能在『愛』裡獲得解放。我認為,你的心靈累了,躺進女人的懷裡,想休息卻得不到安詳,於是恨她。你對她沒有憐憫心,因為你不憐憫自己。最後你怕了,於是宰了她,因為你九死一生之後仍心有餘悸。」
他冷冷微笑,扯一扯鬍鬚。
「可憐的朋友啊,你多愁善感透頂了。」
事隔一週,我無意間聽說,史崔克蘭已前往馬賽。我再也無緣與他相見。
「一起去我家看我的畫吧。」
「死的事,你有沒有想過?」
「有什麼好想的?又不重要。」
我凝視著他。他站在我面前,毫無動作,眼神含有嘲諷的笑意。然而,儘管如此,我一時之間感應到他有著一顆志向高遠的心,理想超出肉體能體會的界限,而那顆心火熱而飽受煎熬。我看著我眼前的他,見他衣裝襤褸,看到他的大鼻子、炯亮的眼睛、紅鬍鬚、凌亂的頭髮,頓時興起異樣的感受:他的外表僅是一具封套,眼前的他是一個出竅的靈魂。
「好吧,一起去看你的畫。」我說。
史崔克蘭忽然願意讓我看畫,我無法參透理由何在。我認為機不可失。作品能顯示作者的心性。在社交場合,作者戴著面具,希望外界能接受,你僅能從作者無意間的小言行推論他的心,僅能從他無意間一閃即逝的表情加以研判。有時候,人戴面具戴得太完美了,時日一久,假面具竟然反客為主,成了他的本性。然而,在作者的書畫中,真實的作者毫不設防,原原本本呈現你眼前,再忸怩作態也只會暴露他虛有其表。機器被塗上一層銀漆,表面像銀,人眼仍看得出它是機器一臺。俗人的言行裝得再怎麼奇特,也無法掩飾傖俗的心。對於觀察力敏銳的人而言,再單純的作品也能揭露作者最深沉的天機。
來到史崔克蘭住處的樓房,我跟著上樓,爬著無限多的樓梯,心裡其實有點興奮。感覺上,新鮮事即將來臨。我好奇在他房間裡東張西望。這房間比我印象來得更小也更寒酸。我的畫匠朋友當中不乏有人要求畫室應該大而寬敞,更表示除非工作環境符合所有其他要求,否則他們無法作畫。
「你最好站那邊。」史崔克蘭指向一處,想必是認為我從那角度最能鑑賞他即將展示的作品。
「你大概不希望我下評論吧。」我說。
「去你的,對。我要你閉嘴。」
他將一幅畫擺上畫架子,讓我審視一兩分鐘,然後以另一幅取代。他大約展示了三十幅油畫吧。這是他苦畫六年的成果。他一幅畫也不曾賣出。他的油畫大小不一,小幅的是靜物寫生,大幅的是風景畫。肖像畫有六七幅。
「就這幾幅。」他最後說。
但願我能說,當時我一眼便能看出這些畫深具創意,美感十足。如今其中多幅我已再見過幾次,其餘我也見過複製品,已熟悉他的作品。但回首當年,我赫然發現,我當時的第一印象是失望透頂。藝術品的特性是給人心一份奇特的亢奮,我當時卻無感。在當時,史崔克蘭的油畫給我的印象可用「令人惶恐」一詞形容。此外,令我自責至今的是,當時竟毫無買畫的念頭。我痛失一個大好機會。他的油畫多數已成美術館的瑰寶,其餘受富貴業餘人士珍藏。現在的我試圖為自己找藉口。我自認品味不俗,但我也自知,我的品味受到外界的影響,並非自我開創的品味。我對繪畫的涉獵甚淺,總踏著前人開拓的步道前進。在當年,我最看重印象派畫家,渴望擁有一幅西斯萊與一幅竇加,而且我崇拜馬奈。在我看來,馬奈的〈奧林匹亞〉(Olympia)是現代最偉大的一幅畫,〈草地上的午餐〉(Le Dejeuner sur l’Herbe)也深深打動我的心。當年我認為,這些油畫是繪畫界的極品。
在此,我不願描述史崔克蘭展示的油畫。繪畫的描述讀來總嫌枯燥,更何況,精於此道者無不早已熟悉這幾幅。如今,史崔克蘭對現代繪畫的影響無遠弗屆,世人也認識了他搶先探索的島國,知道應如何看待他,但他當年展示的油畫並沒有前人鋪路。此外也請記得,我從未見識過這一型的作品。首先,令我不敢恭維的是,他的技巧顯得笨拙。由於我習於欣賞經典大師的名畫,認定安格爾是晚近無人能出其右的名家,所以我第一眼的想法是史崔克蘭畫得很差勁。他追求的是簡單化,我當時對這風格一無所知。記得我當時見到一幅靜物寫生,畫裡有個盤子上面盛著幾顆柳橙,我看了覺得礙眼,因為盤子不圓,柳橙也畫得歪曲。他的肖像畫超出真人比例,把人臉畫成醜八怪。在我眼裡,他筆下的人臉宛如滑稽圖樣,是我從未見識過的筆法。他的風景畫更令我疑惑不解,其中有兩三幅的主題是楓丹白露的森林以及巴黎市街:我的第一感想是,該不會是某個醉醺醺的計程車司機畫的吧。我當時是看得徹底迷糊。我認為他的配色粗野到極點。當時,有個念頭飄過我腦海──我走進了一個無法理解的滔天大鬧劇。如今回首當年,我更加欽佩施卓瓦的先知灼見。打從一開始,施卓瓦看得出一場美術革命就此展開,而他在革命萌芽的階段,便以慧眼認出後世爭相擁戴的奇才。
儘管第一印象是困惑加惶恐,我其實不無佩服之意。當時,即使我狗眼不識鬼才,我卻也忍不住意識到,這幾幅想自我表達的是一股實際的作用力。我既亢奮又感興趣。我覺得,這幾幅油畫對我有話要說,想傳達我非知不可的大道理,奈何當時的我聽不出它們想講什麼。在我眼裡,它們是醜畫,藏著一個天大的祕密,對我隱而不宣,逗得我無由來心癢。它們給我一份我無從分析的情緒。它們的訴求,文字無力闡述。現在我想像著,在史崔克蘭眼中,現實物體隱約透露著某種心靈意涵,詭異至極,他僅能藉由斷斷續續的符號來暗示,彷彿他在宇宙混沌裡釐清一道新脈絡,彷彿苦在心中的他試圖以拙筆去描摹。首次見到他的畫時,我能想見一個吃盡苦頭的心靈想掙脫桎梏,想表達自我。
我轉向他。
「你該不會用錯材料了吧?」我說。
「你這話什麼鬼意思?」
「你想表達什麼,我不清楚,只知道你想傳達什麼想法。不過我認為,以繪畫表達,可能不是最好的方式。」
我原以為,見到他的畫之後,他的奇特性格應該能在我眼前攤開,可惜我料錯了。這批油畫僅令我對他的錯愕有增無減。見了畫之後,我更加宛如置身汪洋之中。唯一明朗化的是──或許連這一點領悟皆屬臆測──受制於某種力量的他,拼命想脫身求解放。至於「力量」是何種力量,「解放」是何種解放,我仍摸不著頭緒。世人各個皆孤單。他閉鎖在銅製的高塔內,僅能以訊號與同胞互通聲息,而他用的訊號並無既定的內涵,因此蘊意捉摸不定。我們心中有寶物,苦心想分享,奈何同胞無力接下寶物,於是我們寂寥終生,與同胞平行而進,無交集,無法認識同胞,同胞也無法認識我們。我們宛如活在語言不通的國家的人,含義優美深遠的語句再多也有口難言,註定僅能照著對話指南講些陳腔濫調。滿腦子是活蹦亂跳的想法,口語卻僅限於「園丁之姨媽的雨傘放在屋內」。
我最後有個印象:他費了極大的心血,想表達心靈裡的某種境界。而我認為,謎底正埋在這份「心血」裡。顯而易見的是,對於史崔克蘭而言,色彩與形狀具有特定神髓。他非得表達心裡的感受不可,而且僅能以創作來體現他的意念。若能再靠近他追求的未知一些,他不惜簡化或扭曲筆下的事物。他視事實為無物,因為在眾多瑣事底下,他尋找著他認為有意義的東西,彷彿他體認到了宇宙的真諦,非表達出來不可。
儘管這批油畫令我困惑難解,油畫裡有一份明顯的感情,我無法不為所動。冥冥之中,我對史崔克蘭產生一種最不可能對他產生的心理──排山倒海而來的同情心。
「現在,我總算能了解你為什麼在感情上對白蘭琪投降。」我對史崔克蘭說。
「為什麼?」
「我認為,你的勇氣流失了。你的肉體向心靈示弱。我不知道你陷入什麼無盡的渴望無法自拔,以至於你被迫走上孤獨的險路,你以為一到終點站能獲得解放,不再受心靈折騰。我認為,你一輩子想去某座也許不存在的神殿朝聖。我不清楚你追求的是什麼高深莫測的涅槃。你自己清楚嗎?也許你追尋的是『真理』和『自由』,而你一度誤以為能在『愛』裡獲得解放。我認為,你的心靈累了,躺進女人的懷裡,想休息卻得不到安詳,於是恨她。你對她沒有憐憫心,因為你不憐憫自己。最後你怕了,於是宰了她,因為你九死一生之後仍心有餘悸。」
他冷冷微笑,扯一扯鬍鬚。
「可憐的朋友啊,你多愁善感透頂了。」
事隔一週,我無意間聽說,史崔克蘭已前往馬賽。我再也無緣與他相見。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