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四:當真相被改寫,謊言便成真理,現代人必讀的喬治歐威爾反烏托邦不朽巨作
1984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喬治.歐威爾最具預言性的經典,
寫盡思想、愛與自由的殘酷代價。
任何不願被洗腦的現代人必讀神作,至今仍在提醒我們:
真正危險的,不是失去自由,
而是你覺得,不再需要自由。
★ 金蝶獎設計師Bianco Tsai全新打造書架上最具存在感的《一九八四》,以「逼真的監視之眼」重塑經典視覺——凝視、監控與不安,從封面便已開始。
★ 在資訊過載、真假混淆的時代,《一九八四》不再只是寓言,而是現實的鏡像,揭露「看不見的力量」如何塑造你的記憶、思想與恐懼。
★ 全新譯本精準再現歐威爾的犀利文字,直指極權與人性的核心!讓經典穿越七十年依舊銳利如刀。
整個國家像患了集體失憶症,
每個人都記得同樣的昨天,
卻沒有人記得真正的昨天。
在這裡,服從還不夠——你還要愛老大哥。
主角溫斯頓試圖在監控與謊言包圍的極權世界裡保留自我,
一本日記、一段禁忌的愛情,
讓他看見自由的輪廓,也將他推向無法回頭的道路。
覺醒,就是死亡的開始……
他的一切反抗,將被粉碎,然後同化,最後變成歷史上的空白。
這個世界,以真理、和平、富裕與友愛為名,
創造的,卻是奴役。
《一九八四》被譽為文學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反烏托邦經典,
翻譯成多國語言,持續啟發世人對自由與真相的思考。
喬治.歐威爾以極權社會為鏡,描繪一個全面監控、歷史被篡改、思想被操控的世界,
揭示權力如何滲透人性,侵蝕自由、操控真實,
同時警示現代社會在資訊與權力面前,記憶、思想與自我的脆弱與價值。
在各類監控科技無所不在的社會,歐威爾的寓言依然警示:
我們看見的,未必是事實;我們相信的,也可能只是謊言。
極權之所以恐怖,是它讓人信仰虛假的現實。
正如小說所言:
「真實只存在於黨的腦袋裡──黨的腦袋是集眾人而成的,而且不會死。只要黨認為是真理的事,那就是真理。唯有透過黨的眼睛看,你才可能看得到真實。這就是你必須重新學會的事實。要重新學會這點,你就必須自我毀滅。
他說:『你在日記裡寫道,自由,就是說出二加二等於四的自由。』然後,他緩緩收起大拇指,剩四個張開的指頭問:『我現在伸出幾根手指,如果黨說不是四根,是五根。那麼,是幾根?』
就在那麼一瞬間,溫斯頓真的看到五根手指,之後他腦中的景像就變了。他看到五個手指,而且沒有畸形。接下來,一切又恢復正常,之前的恐懼感、仇恨感,還有混亂感,又通通一股腦湧上。在那當下,必要的話,二加二可以等於三,跟等於五一樣容易。」
自由,
是在失真的世界裡仍說出2+2=4。
寫盡思想、愛與自由的殘酷代價。
任何不願被洗腦的現代人必讀神作,至今仍在提醒我們:
真正危險的,不是失去自由,
而是你覺得,不再需要自由。
★ 金蝶獎設計師Bianco Tsai全新打造書架上最具存在感的《一九八四》,以「逼真的監視之眼」重塑經典視覺——凝視、監控與不安,從封面便已開始。
★ 在資訊過載、真假混淆的時代,《一九八四》不再只是寓言,而是現實的鏡像,揭露「看不見的力量」如何塑造你的記憶、思想與恐懼。
★ 全新譯本精準再現歐威爾的犀利文字,直指極權與人性的核心!讓經典穿越七十年依舊銳利如刀。
整個國家像患了集體失憶症,
每個人都記得同樣的昨天,
卻沒有人記得真正的昨天。
在這裡,服從還不夠——你還要愛老大哥。
主角溫斯頓試圖在監控與謊言包圍的極權世界裡保留自我,
一本日記、一段禁忌的愛情,
讓他看見自由的輪廓,也將他推向無法回頭的道路。
覺醒,就是死亡的開始……
他的一切反抗,將被粉碎,然後同化,最後變成歷史上的空白。
這個世界,以真理、和平、富裕與友愛為名,
創造的,卻是奴役。
《一九八四》被譽為文學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反烏托邦經典,
翻譯成多國語言,持續啟發世人對自由與真相的思考。
喬治.歐威爾以極權社會為鏡,描繪一個全面監控、歷史被篡改、思想被操控的世界,
揭示權力如何滲透人性,侵蝕自由、操控真實,
同時警示現代社會在資訊與權力面前,記憶、思想與自我的脆弱與價值。
在各類監控科技無所不在的社會,歐威爾的寓言依然警示:
我們看見的,未必是事實;我們相信的,也可能只是謊言。
極權之所以恐怖,是它讓人信仰虛假的現實。
正如小說所言:
「真實只存在於黨的腦袋裡──黨的腦袋是集眾人而成的,而且不會死。只要黨認為是真理的事,那就是真理。唯有透過黨的眼睛看,你才可能看得到真實。這就是你必須重新學會的事實。要重新學會這點,你就必須自我毀滅。
他說:『你在日記裡寫道,自由,就是說出二加二等於四的自由。』然後,他緩緩收起大拇指,剩四個張開的指頭問:『我現在伸出幾根手指,如果黨說不是四根,是五根。那麼,是幾根?』
就在那麼一瞬間,溫斯頓真的看到五根手指,之後他腦中的景像就變了。他看到五個手指,而且沒有畸形。接下來,一切又恢復正常,之前的恐懼感、仇恨感,還有混亂感,又通通一股腦湧上。在那當下,必要的話,二加二可以等於三,跟等於五一樣容易。」
自由,
是在失真的世界裡仍說出2+2=4。
目錄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附 錄 新話的原理
第二部
第三部
附 錄 新話的原理
試閱
第一章
某個晴朗而寒冷的四月天,鐘敲響了十三下。為了躲避惡劣的寒風,溫斯頓.史密斯縮起脖子,下巴緊挨著前胸,快步穿進勝利大廈的玻璃門。只不過,他的動作還是不夠快,一陣沙土連帶刮了進來。
走廊聞起來有股水煮高麗菜和老舊簇絨地墊的味道。走廊一頭的牆上,釘著一張大到不適合掛在室內展示的海報。海報上只有一張寬度超過一公尺的巨大臉孔:是個約莫四十五歲的男人,嘴上蓄了濃密的黑鬍子,五官粗獷英俊。溫斯頓往樓梯的方向走去,他知道試電梯也沒用,就算運氣好,電梯能用的機會也不大,而且現在可是停止供電的白天,這是為了籌備仇恨週而響應的節約運動之一。溫斯頓的公寓在七樓,三十九歲的他,右腳踝上方有靜脈曲張性的潰瘍;他慢慢地爬著樓梯,一路上休息了好幾次。每爬上一層樓,電梯升降井對面那張海報上的巨大臉孔,就盯著你看。有一種畫的畫法,會讓畫中人的目光總跟著你走──那張海報,便是如此。海報下方的文字寫道:老大哥在看著你。
公寓裡傳出圓潤的嗓音,大聲讀著跟生鐵產量有關的數字。室內右牆的其中一部分,是塊像毛玻璃的橢圓形金屬板,聲音就是從那兒傳出來的。溫斯頓轉了轉開關,聲音變小聲了,但內容還是聽得字字清楚。這個名為「電幕」的儀器,聲音可以調小,卻無法完全關掉。溫斯頓走到窗邊,他身上穿著藍色工作服──也就是黨的制服──更凸顯他那比常人瘦小又羸弱單薄的身型。他有著一頭顯眼的金髮,天生臉色紅潤,皮膚則因為使用劣質的肥皂和不鋒利的剃刀片,再加上嚴寒凜冬剛過,而顯得粗糙。
即便從關上的玻璃窗望出去,外頭看起來還是冷颼颼的。街上的風,吹捲起塵土和碎紙片。雖然太陽閃耀,天空蔚藍,但是,除了貼得處處皆是的海報以外,所有的東西好像都沒有顏色。周遭的各個高處,都有那張留著黑鬍子的臉,居高臨下地盯看著。「老大哥在看著你」海報上的字如斯寫道,而那雙黑眸,深深凝視著溫斯頓的眼睛。至於街邊,又有一張破了一角的海報,被風啪嗒啪嗒地吹著,時而露出上頭「英社」(INGSOC)這個字眼。遠處有架直升機在屋頂上掠過,像個藍色瓶子一樣,盤旋一下子旋即快速飛離。那是窺探人民窗戶的警察巡邏隊。話說回來,巡邏隊倒還好,真正可怕的是思想警察。
在溫斯頓身後,電幕還在唧唧喳喳地報著生鐵,還有第九個三年計畫的超前進度。電幕可以同時接收和傳送訊息,它可以接收溫斯頓發出的任何聲音,只要比極小的竊竊私語聲再大一些即可。此外,在這塊金屬板的視野範圍內,溫斯頓的所言所行,都會傳送出去。當然,你無法得知是否隨時都被監視就是了。思想警察監視某人的頻率、或監視的方式,都只能靠猜的。我們甚至可以相信,他們時時監視著所有的人。只要他們高興,就有辦法監視你,你必須預設有人監聽著你發出的聲音、細細查看你的一切動靜──除非一片漆黑什麼也看不到。習慣成自然,你就是得這樣過日子。
溫斯頓背對著電幕,這樣感覺比較安全。不過他很清楚,就連背部也可能透露出端倪。他的工作地點真理部矗立在一公里之外,那白色的巨大建築,睥睨著周邊汙穢骯髒的街景。他帶著一種若有似無的厭惡心想:這……這就是倫敦,大洋國人口第三大的省分──第一空降場的首府。他絞盡腦汁回想兒時的記憶,想證明從前的倫敦跟現在不太一樣。夾道成排的景象裡,一直都是破爛的十九世紀房屋嗎?難道屋子都得靠梁木支撐側邊,用硬紙板補窗,用波浪鐵片蓋屋頂,院子的圍牆也都東倒西歪的?還有那些空中飛散著灰泥、瓦礫堆上零星冒出柳蘭的空襲廢墟;以及一間間髒亂如雞舍般的木造住宅,湧現在炸彈清毀出的大塊空地上……素來如此嗎?只不過,他再怎麼努力還是想不起來:他的童年記憶,只剩一連串亮晃晃、背景空白的畫面,根本難以理解。
真理部──在新話裡稱為真部(新話是大洋國的官方語言,該語言之結構與字詞變化,詳見附錄)──跟所有眼前所及之物皆有驚人的不同。那是一個由白得發亮的水泥砌成的龐大金字塔式建築,一層又一層地向上堆疊,樓高三百公尺。從溫斯頓所站之處,正好還能看到白色牆面上以精緻字體寫著黨的三句口號:
戰爭就是和平
自由就是奴役
無知就是力量
據說這棟真理部大樓地面以上有三千個房間,地面以下也有相對應的複雜結構。在倫敦各地,只有其他三棟跟真理部規模與外觀相似的大樓。在這四棟大樓周邊的建築,相形之下顯得極為渺小,讓人在勝利大廈的屋頂,便可同時將這四棟大樓盡收眼底。整個政府機構被劃分成四個部,分別以這些大樓為家。真理部關照的是新聞、娛樂、教育、與藝術;和平部關照的是戰爭;友愛部則維持治安;至於富裕部就負責經濟事務。用新話來說,它們的名字就是真部、和部、愛部、與富部。
真正可怕的是友愛部,裡面完全沒有窗戶。溫斯頓從來沒有進到友愛部裡,也未曾靠近其方圓半公里之內的範圍。這個地方,進去之後還得穿過交錯複雜的重重鐵絲網、鋼門,以及外表看不出來的機關槍布陣,除非有公務,否則根本進不了。就連通往友愛部環外路障的每條街上,都有一臉凶惡、身著黑色制服且攜帶警棍的警衛巡邏其中。
溫斯頓突然轉身。此時的他已經面露安定樂觀,對著電幕的時候,面帶這種表情是最恰當的。他穿過房間走進小廚房。在這個時間點離開真理部,代表他沒機會在食堂吃午飯,而且他很清楚,廚房裡除了一大塊要留作隔天當早餐吃的深色麵包外,根本沒有其他食物。他從櫥櫃層板上拿了一瓶無色的液體,上頭的白色標籤寫著:勝利牌琴酒。那酒聞起來有股令人作嘔的油耗味,就像中國米釀烈酒。溫斯頓倒了一茶匙左右,鼓起勇氣像吃藥似的一咕嚕入喉。
他的臉立刻發紅,馬上飆淚。這玩意像硝酸,而且吞下肚的時候,會有種好像遭人用橡膠棍敲了一記後腦杓的感覺。但接下來,他肚子裡的灼熱感漸漸消退,世界開始看起來較為愉快些。他從一個外標寫著勝利牌香菸的皺巴巴菸盒裡,抽出一支菸,但沒注意到拿成直的,菸草立刻掉到地上。再抽出第二根菸就比較順了。他走回客廳,在電幕左側的小桌子前坐了下來;然後,從抽屜裡拿出筆、墨水,還有一本有著紅色書背和大理石紋封面的四開空白厚冊子。
不知何故,客廳裡的電幕擺放位置不太尋常。它不是按照一般的放法安置於端牆,以便飽覽整個房間,而是安置在比較長的牆面上,對著窗戶。電幕其中一邊的牆上有個內凹處,也就是溫斯頓現在所坐的位置,這八成是蓋公寓時為書架預留的空間。溫斯頓坐在這個內凹處,盡量往後靠,這樣就可以繼續在電幕的範圍之外──但這只是不被看見而已,他的聲音當然還是能被聽見。話說回來,只要他待在眼前的位置上,就不會被看見。多少就是因為房間的布局不尋常,才讓他起心動念,要做接下來這件事。
不過,他剛剛從抽屜裡拿出來的冊子,也是讓他起心動念的原因之一。這本子特別精美,柔軟光滑的紙張,因為年代久遠而泛黃,這樣的產品起碼已經停產四十年了。不過,他猜想,這本子可遠比四十歲還老。他在鎮上某個破爛街區內一家髒兮兮的小舊貨店櫥窗裡,看到這本冊子,便一心想要,無法自拔(只是,他記不得是哪個街區)。雖然黨員不得進入一般商家(也就所謂的「在自由市場交易」),不過,唯有透過這樣的方式,才可能取得像鞋帶和剃刀等種種物品,所以這條規則沒有嚴格執行。快速掃視街頭後,他溜進店裡,花兩元五角買下這本書。當時他不知道要買來何用,只是像做了什麼壞事般地,把冊子放在公事包裡帶回家。就算裡頭沒有寫什麼,持有這樣的冊子也有失體面。
他接下來要做的事,就是開始寫日記。儘管寫日記並非違法(沒有什麼事是違法的,因為法律已不復存在),但可以合理肯定,如果被發現,會被處以死刑,不然起碼也要在勞改營待二十五年。溫斯頓把筆頭裝在筆桿上,用嘴吸了一下,除去上面的油。這種沾水筆是過時不用的東西了,就連簽名都不常用到;他之所以花了點力氣偷偷弄到一支這樣的沾水筆,只是因為他覺得,冊子裡精美光滑的紙張,值得用真正的沾水筆書寫,而不是用無法擦掉筆跡的鉛筆在上面亂畫一通。其實他不習慣手寫。除了內容極短的字條,其餘通常都是讓聽寫器寫出所有要講的話,當然,現在他要寫日記,不可能這麼做。他筆尖沾了沾墨水,只猶豫了一下下。感覺腸子一陣翻攪之後,他決定,要在紙上寫東西了。他用細小歪扭的字寫下:
一九八四年四月四日
他身體往後一攤。一股全然的無助感襲來。首先,他一點也不確定今年是不是一九八四年。既然他很確定自己今年三十九歲,又確知自己是一九四四年或一九四五年出生的,那麼,肯定八九不離十是這個日期了;話說回來,如今,就連要確定一兩年之內的任何日期,都辦不到。
他突然想,寫這日記是為了誰?為了未來,為了往後的人。他躊躇著頁面上可疑的日期,想著想著,腦中猛然出現了新話的字眼「雙重思想」。這是他頭一回領悟到,自己要做的是多麼重大的事。你怎麼有辦法跟未來交流思想?本質上根本不可能!未來要是和現在一樣,就不會有人好好聽他說的話;未來要是與現在不一樣,就難以理解他當前的困境。
他傻楞楞地盯著那頁紙,過了好一會兒。電幕上改播刺耳的軍樂了。離奇的是,他好像不僅喪失了表達自己的能力,甚至也忘了自己原本想說的話。過去幾個禮拜,他一直在為這一刻做心理準備,而他從來沒有想過,除了勇氣,他竟然還會需要其他的東西。真正動筆寫應該很容易才是。他只要把多年來腦子裡一直想著的那些靜不下、也止不住的獨白內容,付諸於紙上即可。可是,此刻就連獨白都無以為繼。還有,他的靜脈曲張性潰瘍開始發癢,教人難受。他不敢伸手去抓,要是抓了一定會發炎。時間滴答過去。除了眼前的這張紙、腳踝上方的癢處、震耳的音樂,還有琴酒引發的微醺之外,其他的,他一概毫無知覺。
突然間,他開始驚慌失措地寫了起來,但對於自己所寫的內容,卻印象模糊。他的字跡很小,像小孩子寫東西一樣,凌亂地在頁面上東記一點、西寫一點,先是省略了大寫的字母,後來就連句點也省略了:
一九八四年四月四日。昨晚去看電影。全是戰爭片。是部很好看的電影,關於一艘滿載難民的船在地中海某處被炸。觀眾看到一個大胖子想靠游泳來逃離追他的直升機,都被逗樂了。起初你看到他像隻海豚一樣在水裡沉沉浮浮地前進,接下來你透過直升機的瞄準器看到他,後來他就全身滿是彈孔而且他周圍的海水都染紅了,接著他身上彈孔好像進了水突然就沉入海裡了,沒入水中時觀眾放聲大笑。然後你看到一艘有直升機盤旋其上而且滿載兒童的救生艇。有個可能是猶太人的中年婦女坐在船頭懷裡抱著一個大約三歲的小男孩。小男孩嚇得哇哇大叫還把頭埋進她胸前好像要鑽進她的胸口似的而那個婦女雖然也嚇得一臉鐵青卻摟著他又安慰他,從頭到尾都盡量掩護他好像自以為自己的雙臂有辦法擋掉子彈那樣。接著直升機在他們之間投了顆二十公斤的炸彈火光閃亮極了而救生艇都炸成了碎片。接著有個很棒的鏡頭拍其中一個孩子一直往天空飛啊飛啊飛啊的斷臂那肯定是一架機頭有攝影機的直升機一直往上飛跟拍然後黨員席傳來熱烈鼓掌但是戲院裡無產階級席裡有個女人突然開始大吵大鬧還大吼他們不該放映這部片不該在孩子面前放他們不該這不對不要在孩子面前一直到警察把她把她趕了出去我想她應該沒事沒有人在意無產階級說什麼典型的無產階級反應他們是絕對不會……
溫斯頓之所以停筆,一部分是因為他抽筋了。他不知道是什麼讓他源源不絕地宣洩出這些胡說八道。不過,離奇的是,寫作的當下,他的腦海裡有完全不同的記憶,清晰到他覺得自己有能力把它寫下來。如今他才明白,因為發生了另一件事,他才突然決定今天回家要開始寫日記。
如果像這種不清不楚的事也能說「發生」過的話,那這件事發生在當天上午的真理部。
(本文未完,更多精彩內容請見本書。)
某個晴朗而寒冷的四月天,鐘敲響了十三下。為了躲避惡劣的寒風,溫斯頓.史密斯縮起脖子,下巴緊挨著前胸,快步穿進勝利大廈的玻璃門。只不過,他的動作還是不夠快,一陣沙土連帶刮了進來。
走廊聞起來有股水煮高麗菜和老舊簇絨地墊的味道。走廊一頭的牆上,釘著一張大到不適合掛在室內展示的海報。海報上只有一張寬度超過一公尺的巨大臉孔:是個約莫四十五歲的男人,嘴上蓄了濃密的黑鬍子,五官粗獷英俊。溫斯頓往樓梯的方向走去,他知道試電梯也沒用,就算運氣好,電梯能用的機會也不大,而且現在可是停止供電的白天,這是為了籌備仇恨週而響應的節約運動之一。溫斯頓的公寓在七樓,三十九歲的他,右腳踝上方有靜脈曲張性的潰瘍;他慢慢地爬著樓梯,一路上休息了好幾次。每爬上一層樓,電梯升降井對面那張海報上的巨大臉孔,就盯著你看。有一種畫的畫法,會讓畫中人的目光總跟著你走──那張海報,便是如此。海報下方的文字寫道:老大哥在看著你。
公寓裡傳出圓潤的嗓音,大聲讀著跟生鐵產量有關的數字。室內右牆的其中一部分,是塊像毛玻璃的橢圓形金屬板,聲音就是從那兒傳出來的。溫斯頓轉了轉開關,聲音變小聲了,但內容還是聽得字字清楚。這個名為「電幕」的儀器,聲音可以調小,卻無法完全關掉。溫斯頓走到窗邊,他身上穿著藍色工作服──也就是黨的制服──更凸顯他那比常人瘦小又羸弱單薄的身型。他有著一頭顯眼的金髮,天生臉色紅潤,皮膚則因為使用劣質的肥皂和不鋒利的剃刀片,再加上嚴寒凜冬剛過,而顯得粗糙。
即便從關上的玻璃窗望出去,外頭看起來還是冷颼颼的。街上的風,吹捲起塵土和碎紙片。雖然太陽閃耀,天空蔚藍,但是,除了貼得處處皆是的海報以外,所有的東西好像都沒有顏色。周遭的各個高處,都有那張留著黑鬍子的臉,居高臨下地盯看著。「老大哥在看著你」海報上的字如斯寫道,而那雙黑眸,深深凝視著溫斯頓的眼睛。至於街邊,又有一張破了一角的海報,被風啪嗒啪嗒地吹著,時而露出上頭「英社」(INGSOC)這個字眼。遠處有架直升機在屋頂上掠過,像個藍色瓶子一樣,盤旋一下子旋即快速飛離。那是窺探人民窗戶的警察巡邏隊。話說回來,巡邏隊倒還好,真正可怕的是思想警察。
在溫斯頓身後,電幕還在唧唧喳喳地報著生鐵,還有第九個三年計畫的超前進度。電幕可以同時接收和傳送訊息,它可以接收溫斯頓發出的任何聲音,只要比極小的竊竊私語聲再大一些即可。此外,在這塊金屬板的視野範圍內,溫斯頓的所言所行,都會傳送出去。當然,你無法得知是否隨時都被監視就是了。思想警察監視某人的頻率、或監視的方式,都只能靠猜的。我們甚至可以相信,他們時時監視著所有的人。只要他們高興,就有辦法監視你,你必須預設有人監聽著你發出的聲音、細細查看你的一切動靜──除非一片漆黑什麼也看不到。習慣成自然,你就是得這樣過日子。
溫斯頓背對著電幕,這樣感覺比較安全。不過他很清楚,就連背部也可能透露出端倪。他的工作地點真理部矗立在一公里之外,那白色的巨大建築,睥睨著周邊汙穢骯髒的街景。他帶著一種若有似無的厭惡心想:這……這就是倫敦,大洋國人口第三大的省分──第一空降場的首府。他絞盡腦汁回想兒時的記憶,想證明從前的倫敦跟現在不太一樣。夾道成排的景象裡,一直都是破爛的十九世紀房屋嗎?難道屋子都得靠梁木支撐側邊,用硬紙板補窗,用波浪鐵片蓋屋頂,院子的圍牆也都東倒西歪的?還有那些空中飛散著灰泥、瓦礫堆上零星冒出柳蘭的空襲廢墟;以及一間間髒亂如雞舍般的木造住宅,湧現在炸彈清毀出的大塊空地上……素來如此嗎?只不過,他再怎麼努力還是想不起來:他的童年記憶,只剩一連串亮晃晃、背景空白的畫面,根本難以理解。
真理部──在新話裡稱為真部(新話是大洋國的官方語言,該語言之結構與字詞變化,詳見附錄)──跟所有眼前所及之物皆有驚人的不同。那是一個由白得發亮的水泥砌成的龐大金字塔式建築,一層又一層地向上堆疊,樓高三百公尺。從溫斯頓所站之處,正好還能看到白色牆面上以精緻字體寫著黨的三句口號:
戰爭就是和平
自由就是奴役
無知就是力量
據說這棟真理部大樓地面以上有三千個房間,地面以下也有相對應的複雜結構。在倫敦各地,只有其他三棟跟真理部規模與外觀相似的大樓。在這四棟大樓周邊的建築,相形之下顯得極為渺小,讓人在勝利大廈的屋頂,便可同時將這四棟大樓盡收眼底。整個政府機構被劃分成四個部,分別以這些大樓為家。真理部關照的是新聞、娛樂、教育、與藝術;和平部關照的是戰爭;友愛部則維持治安;至於富裕部就負責經濟事務。用新話來說,它們的名字就是真部、和部、愛部、與富部。
真正可怕的是友愛部,裡面完全沒有窗戶。溫斯頓從來沒有進到友愛部裡,也未曾靠近其方圓半公里之內的範圍。這個地方,進去之後還得穿過交錯複雜的重重鐵絲網、鋼門,以及外表看不出來的機關槍布陣,除非有公務,否則根本進不了。就連通往友愛部環外路障的每條街上,都有一臉凶惡、身著黑色制服且攜帶警棍的警衛巡邏其中。
溫斯頓突然轉身。此時的他已經面露安定樂觀,對著電幕的時候,面帶這種表情是最恰當的。他穿過房間走進小廚房。在這個時間點離開真理部,代表他沒機會在食堂吃午飯,而且他很清楚,廚房裡除了一大塊要留作隔天當早餐吃的深色麵包外,根本沒有其他食物。他從櫥櫃層板上拿了一瓶無色的液體,上頭的白色標籤寫著:勝利牌琴酒。那酒聞起來有股令人作嘔的油耗味,就像中國米釀烈酒。溫斯頓倒了一茶匙左右,鼓起勇氣像吃藥似的一咕嚕入喉。
他的臉立刻發紅,馬上飆淚。這玩意像硝酸,而且吞下肚的時候,會有種好像遭人用橡膠棍敲了一記後腦杓的感覺。但接下來,他肚子裡的灼熱感漸漸消退,世界開始看起來較為愉快些。他從一個外標寫著勝利牌香菸的皺巴巴菸盒裡,抽出一支菸,但沒注意到拿成直的,菸草立刻掉到地上。再抽出第二根菸就比較順了。他走回客廳,在電幕左側的小桌子前坐了下來;然後,從抽屜裡拿出筆、墨水,還有一本有著紅色書背和大理石紋封面的四開空白厚冊子。
不知何故,客廳裡的電幕擺放位置不太尋常。它不是按照一般的放法安置於端牆,以便飽覽整個房間,而是安置在比較長的牆面上,對著窗戶。電幕其中一邊的牆上有個內凹處,也就是溫斯頓現在所坐的位置,這八成是蓋公寓時為書架預留的空間。溫斯頓坐在這個內凹處,盡量往後靠,這樣就可以繼續在電幕的範圍之外──但這只是不被看見而已,他的聲音當然還是能被聽見。話說回來,只要他待在眼前的位置上,就不會被看見。多少就是因為房間的布局不尋常,才讓他起心動念,要做接下來這件事。
不過,他剛剛從抽屜裡拿出來的冊子,也是讓他起心動念的原因之一。這本子特別精美,柔軟光滑的紙張,因為年代久遠而泛黃,這樣的產品起碼已經停產四十年了。不過,他猜想,這本子可遠比四十歲還老。他在鎮上某個破爛街區內一家髒兮兮的小舊貨店櫥窗裡,看到這本冊子,便一心想要,無法自拔(只是,他記不得是哪個街區)。雖然黨員不得進入一般商家(也就所謂的「在自由市場交易」),不過,唯有透過這樣的方式,才可能取得像鞋帶和剃刀等種種物品,所以這條規則沒有嚴格執行。快速掃視街頭後,他溜進店裡,花兩元五角買下這本書。當時他不知道要買來何用,只是像做了什麼壞事般地,把冊子放在公事包裡帶回家。就算裡頭沒有寫什麼,持有這樣的冊子也有失體面。
他接下來要做的事,就是開始寫日記。儘管寫日記並非違法(沒有什麼事是違法的,因為法律已不復存在),但可以合理肯定,如果被發現,會被處以死刑,不然起碼也要在勞改營待二十五年。溫斯頓把筆頭裝在筆桿上,用嘴吸了一下,除去上面的油。這種沾水筆是過時不用的東西了,就連簽名都不常用到;他之所以花了點力氣偷偷弄到一支這樣的沾水筆,只是因為他覺得,冊子裡精美光滑的紙張,值得用真正的沾水筆書寫,而不是用無法擦掉筆跡的鉛筆在上面亂畫一通。其實他不習慣手寫。除了內容極短的字條,其餘通常都是讓聽寫器寫出所有要講的話,當然,現在他要寫日記,不可能這麼做。他筆尖沾了沾墨水,只猶豫了一下下。感覺腸子一陣翻攪之後,他決定,要在紙上寫東西了。他用細小歪扭的字寫下:
一九八四年四月四日
他身體往後一攤。一股全然的無助感襲來。首先,他一點也不確定今年是不是一九八四年。既然他很確定自己今年三十九歲,又確知自己是一九四四年或一九四五年出生的,那麼,肯定八九不離十是這個日期了;話說回來,如今,就連要確定一兩年之內的任何日期,都辦不到。
他突然想,寫這日記是為了誰?為了未來,為了往後的人。他躊躇著頁面上可疑的日期,想著想著,腦中猛然出現了新話的字眼「雙重思想」。這是他頭一回領悟到,自己要做的是多麼重大的事。你怎麼有辦法跟未來交流思想?本質上根本不可能!未來要是和現在一樣,就不會有人好好聽他說的話;未來要是與現在不一樣,就難以理解他當前的困境。
他傻楞楞地盯著那頁紙,過了好一會兒。電幕上改播刺耳的軍樂了。離奇的是,他好像不僅喪失了表達自己的能力,甚至也忘了自己原本想說的話。過去幾個禮拜,他一直在為這一刻做心理準備,而他從來沒有想過,除了勇氣,他竟然還會需要其他的東西。真正動筆寫應該很容易才是。他只要把多年來腦子裡一直想著的那些靜不下、也止不住的獨白內容,付諸於紙上即可。可是,此刻就連獨白都無以為繼。還有,他的靜脈曲張性潰瘍開始發癢,教人難受。他不敢伸手去抓,要是抓了一定會發炎。時間滴答過去。除了眼前的這張紙、腳踝上方的癢處、震耳的音樂,還有琴酒引發的微醺之外,其他的,他一概毫無知覺。
突然間,他開始驚慌失措地寫了起來,但對於自己所寫的內容,卻印象模糊。他的字跡很小,像小孩子寫東西一樣,凌亂地在頁面上東記一點、西寫一點,先是省略了大寫的字母,後來就連句點也省略了:
一九八四年四月四日。昨晚去看電影。全是戰爭片。是部很好看的電影,關於一艘滿載難民的船在地中海某處被炸。觀眾看到一個大胖子想靠游泳來逃離追他的直升機,都被逗樂了。起初你看到他像隻海豚一樣在水裡沉沉浮浮地前進,接下來你透過直升機的瞄準器看到他,後來他就全身滿是彈孔而且他周圍的海水都染紅了,接著他身上彈孔好像進了水突然就沉入海裡了,沒入水中時觀眾放聲大笑。然後你看到一艘有直升機盤旋其上而且滿載兒童的救生艇。有個可能是猶太人的中年婦女坐在船頭懷裡抱著一個大約三歲的小男孩。小男孩嚇得哇哇大叫還把頭埋進她胸前好像要鑽進她的胸口似的而那個婦女雖然也嚇得一臉鐵青卻摟著他又安慰他,從頭到尾都盡量掩護他好像自以為自己的雙臂有辦法擋掉子彈那樣。接著直升機在他們之間投了顆二十公斤的炸彈火光閃亮極了而救生艇都炸成了碎片。接著有個很棒的鏡頭拍其中一個孩子一直往天空飛啊飛啊飛啊的斷臂那肯定是一架機頭有攝影機的直升機一直往上飛跟拍然後黨員席傳來熱烈鼓掌但是戲院裡無產階級席裡有個女人突然開始大吵大鬧還大吼他們不該放映這部片不該在孩子面前放他們不該這不對不要在孩子面前一直到警察把她把她趕了出去我想她應該沒事沒有人在意無產階級說什麼典型的無產階級反應他們是絕對不會……
溫斯頓之所以停筆,一部分是因為他抽筋了。他不知道是什麼讓他源源不絕地宣洩出這些胡說八道。不過,離奇的是,寫作的當下,他的腦海裡有完全不同的記憶,清晰到他覺得自己有能力把它寫下來。如今他才明白,因為發生了另一件事,他才突然決定今天回家要開始寫日記。
如果像這種不清不楚的事也能說「發生」過的話,那這件事發生在當天上午的真理部。
(本文未完,更多精彩內容請見本書。)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