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在路上【反抗文化經典】

On the Road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1個人喜歡
  • 9 405
    450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用七年時間旅行,用短短三星期一氣呵成寫成的小說。

「這本書改變了所有人的生命,也包括我自己。」——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巴伯.狄倫

死氣沉沉的人生,再見!
我要離開這個鳥地方,把生命丟到路上流浪!

一部傳奇經典,一種新世代之聲,一本反抗文化的聖經
二次大戰後,最激動人心的文學流派「垮掉的一代」代表作。
西方旅行文學和背包客文化的聖杯、公路電影的原型。
《TIME》百大最佳英文小說(1923 ~2005年)、美國圖書館廿世紀世界百大小說
本版本特別繪製1947年—1950年凱魯亞克四趟旅行的行經路線地圖。

薩爾是位對文學、爵士樂和女人充滿好奇的年輕作家,他在紐約有一群瘋狂的波希米亞好友,成天談論文藝創作,直到富於熱情與野性的狄恩加入這個圈子,薩爾的生活也面臨轉變契機:他決定追隨狄恩「在路上」的步伐,實現西部之旅的夢想,開啟通往體驗生命以及無限可能的那扇大門。

全書以薩爾第一人稱描述,他與狄恩等人四度驅車橫跨美國大陸,展開一段段混亂而亢奮的旅程。他們漫無目的奔走,在路上體察流浪漢、農民、工人、少數族裔的生活,同時縱情於爵士樂、性愛與藥物,尋找另一種感官境界;在放蕩不安的生活基調之中,他們盡情地燃燒自我與探索世界,獲得絕對的靈魂自由。

這是一部自傳體小說。1951年,將近卅歲的凱魯亞克花了短短三星期時間,不眠不休地把自己七年來與友人在公路上浪蕩的故事化為文字。凱魯亞克極力在語言上實驗「自發性文體」;為了避免打斷寫作的思緒,凱魯亞克刻意在書寫時不做隔行、沒有分段,最後成品是一幅長達三十六點五公尺的捲軸。

這部作品寫成後屢遭出版社退稿,凱魯亞克自己修改過多達六種版本之後,才終於在1957年正式出版。這本小說被譽為定義了「垮掉的一代」,凱魯亞克也成了新世代的精神教主,鼓舞著無數年輕人循著他的足跡去找尋人生真義。

在路上:70年來影響所有人的反抗文化經典
作家(Hunter S. Thompson等)、演員、搖滾樂手(Bob Dylan、Jim Morrison、Tom Waits等)、攝影師(Robert Frank、Stephen Shore、森山大道等),都坦言深受Jack Kerouac影響。

垮掉的一代,開啟了六○年代的嬉皮文化與其他反文化……

媒體評論

「在任何一個以追逐浮誇為時尚,因而人們注意力破碎、敏銳性鈍化的年代,此書的藝術真誠性使它的出版得以躋身歷史事件……〔這本小說〕寫得漂亮,多年前凱魯亞克曾將他們的一代命名為『垮世代』,他就是主要化身,此書正是垮世代最清晰、最重要的表述。」——《紐約時報》

「《在路上》於一九五七年出版後,Levi’s牛仔褲多賣了幾兆條,濃縮咖啡機也多賣了一百萬台,並把無數年輕人送上公路浪遊。……垮世代的文學運動來得正是時候……疏離、不安、不滿,早已隱伏在那裡,凱魯亞克的旅途只是將它們指出來而已。」——威廉.布洛斯(《裸體午餐》作者)

「遇見這部小說之後,我就像是車子上的車前燈,迷上了在路上的生活,不管是心理,還是身體,都無法離開路上。」——森山大道

 

作者

傑克.凱魯亞克(Jack Kerouac, 1922-1969

美國小說家兼詩人,擁有法裔加拿大人血統。放棄唸完哥倫比亞大學,去商船當水手,也曾加入海軍服役,但不堪忍受軍紀約束,住進精神病房並獲退伍。

他與友人艾倫.金斯堡(Allen Ginsberg)、威廉.巴洛茲(William Burroughs)和尼爾.卡薩迪(Neal Cassady)並列為1950年代「垮掉的一代」(Beat Generation)的代表人物

凱魯亞克以其自發性的書寫風格(spontaneous style)聞名,創作題材多來自他親身經驗,他的勞工家庭背景讓他對窮人特別關心,作品中也詳實記載他與朋友們追求的生活刺激及藥物經驗等。一九五○年出版第一部小說《城與鎮》,但直到《在路上》問世後才聲名大噪。其後出版的作品包括《達摩流浪者》、《地下室》等。

譯者簡介

何穎怡

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畢業,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比較婦女學研究,專職翻譯。翻譯作品有《西蒙波娃的美國紀行》、《乳房的歷史》、《天真的人類學家》、《裸體午餐》、《阿宅正傳》、《此生,你我皆短暫燦爛》等書。

 

序/導讀

引言節錄

一九五七年九月四日星期三午夜時分,傑克.凱魯亞克與同居人――年輕作家喬絲.強森步出她在紐約市上西城區的公寓,到六十六街與百老匯大道交口的報攤等待送報車運來第二天的《紐約時報》。出版社事先告知凱魯亞克,該報將刊登他的小說《在路上》的書評,因此他們買下抽出來的第一份報紙。站在街燈下,翻到「時報書介」專欄的那一頁。書評作者是吉柏特.米斯坦(Gilbert Millstein),他寫:

《在路上》是凱魯亞克的第二本小說,在任何一個以追逐浮誇為時尚,因而人們注意力破碎、敏銳性鈍化的年代,此書的藝術真誠性使它的出版得以躋身歷史事件……〔這本小說〕寫得漂亮,多年前凱魯亞克曾將他們的一代命名為「垮世代」,他就是主要化身,此書正是垮世代最清晰、最重要的表述。

一如二○年代眾多小說中,《太陽依舊升起》(The Sun Also Rises)被視為失落一代的宣言,看來,《在路上》也將在「垮世代」扮演同樣角色。

凱魯亞克與喬絲拿著那份報紙,在鄰近酒吧的昏暗包廂反覆閱讀。喬絲後來在回憶錄《小角色》(Minor Characters)說:「凱魯亞克不斷搖頭,好像不明白自己為何沒有變得比較快樂。」最後他們回公寓睡覺。喬絲回憶「這是傑克最後一次以無名小卒的身分上床。第二天上午電話響起,他成名了。」

第二天,記者想問的是「垮」的解釋,而非他的寫作,這個問題糾纏了凱魯亞克一生。他剛出版的書被《村聲雜誌》(Village Voice)評為「為時下難以捉摸的反叛精神發出了號召吶喊。」兩周前,艾倫.金斯堡(Allen Ginsberg)的書《嚎叫》(Howling and Other Poems)才剛被控猥褻,在舊金山法庭受審,引起廣大討論;到了十月,法官克萊登.霍恩(Clayton Horn)裁定金斯堡的詩有「社會補償價值」。金斯堡將此書獻給好友卡爾.索羅門(Carl Solomon)、凱魯亞克、威廉.布洛斯(William Burroughs),以及尼爾.卡薩迪(Neal Cassady),詩集第一句經常被報章引用──「我見到這個時代最優秀的心靈被瘋狂摧毀,飢餓,赤裸,歇斯底里……」垮世代(Beat Generation)成為新聞,凱魯亞克則是「垮」精神幻化而成的肉身。

大家認為凱魯亞克的《在路上》是為一個新世代下定義,因此,包圍他的問題總是書中所描述的生活種種。記者不在乎他是誰、花了多久時間寫這本書,或者他在寫作這條路上打算做些什麼。喬絲回憶,一開始凱魯亞克面對這些問題,總是「出奇地耐心有禮」回應「何謂垮」,說這是十幾年前從時代廣場的混混賀柏特.杭基(Herbert Huncke)那兒聽來的,形容疲憊至極的興奮,但是對凱魯亞克來說,垮這個字又與天主教裡的至福(beatific)有關,意指進了天堂的受福者可以直接認知上帝。關於這部份的意義,採訪者多半不甚了了,他們只想抓到可以順溜引用的話語,而不是「垮」這個時髦俚語在宗教意義上的引申。

至於凱魯亞克解釋他花了七年公路浪遊,卻只需要三星期就寫畢此書,這些話對他毫無助益。他上史帝夫.艾倫(Steve Allen)的節目接受專訪,身分是暢銷作家,艾倫便諷刺說他寧可反其道而行,花三星期流浪,七年時間寫作。凱魯亞克自豪《在路上》的初稿是他一口氣三星期不停寫就的,作家楚門.卡波提(Truman Capote)鄙夷說:「那不叫寫作;只是打字。」凱魯亞克終於受不了,抱怨說:「不是曾經有一段時期,美國作家可以不受形象販子與公關怪獸的騷擾?」媒體的反應極端無情,一直要到下個世代的人長大,凱魯亞克的特殊文體與引人入勝的生活視野才為他贏得嚴肅作家的地位。《在路上》早已成為美國經典,對凱魯亞克的肯定卻晚了許多。

《在路上》出版時,凱魯亞克三十五歲,回顧起來,他的寫作生涯前半部集中於完成此書,為它找出版社,後半部卻致力讓世人忘了這本書。困擾來自人們視他為新世代的代言人。其次,他筆下的角色「狄恩.莫瑞亞提」個性如此刺激,記者期望他也該符合這個形象,儘管他一直堅稱「蹣跚」跟隨狄恩橫越美國的「薩爾.帕瑞德斯」才是他自己。

訪問者對「薩爾.帕瑞德斯」不感興趣,也不想知道他在浪遊之餘的寫作生活。當凱魯亞克說他來自加拿大的法裔家庭,記者就擱下筆;當他說美國對他的移民雙親敞開雙臂,因此他熱愛美國,他們充耳不聞;當他說他不是「垮」份子,而是「孤獨瘋狂特異的天主教神祕主義份子」,如果他不是大半時間都與母親同住,過著「修道院一般的生活」,他根本無法寫作,記者還以為他在說笑。相較於狄恩.莫瑞亞提精力充沛的性格,或者「垮世代」的興起,凱魯亞克所說的種種太不刺激了。但是《在路上》的出版意義遠較報紙頭條來得深遠。凱魯亞克努力尋找自己的聲音,許多年後,人們終於聽到了。

凱魯亞克始終無法說服批評他的人──垮世代「基本上是追求信仰的一代」,但是他的朋友霍姆斯明白《在路上》的角色其實「是在追尋,他們追尋的目標是靈性的。雖然小小的藉口就能讓他們在東西兩岸奔來奔去,沿路享受樂子,他們的真實旅程乃是內求的;如果他們看起來似乎踰越了法律與道德的界線,也是因為他們企求在界線另一頭能找到信仰。」《在路上》可以視為與馬克.吐溫的《頑童歷險記》、費茲傑羅的《大亨小傳》等量齊觀的美國經典,主題在探索個人自由,挑戰「美國夢」所允諾的一切。

跟其他經典一樣,凱魯亞克的作品也反映所屬時代對待女性與少數族裔的主流態度。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對海莉耶.碧綺兒.史托(Harriet Beecher Stowe)的《湯姆叔叔的小木屋》(Uncle Tom’s Cabin)的評語,也適用《在路上》這小說:「這書何其有幸,在無數人的心目中,它不只是一本書,而是打開他們的眼界,帶來覺醒。」凱魯亞克的作品讓我們得以跟美國兩位勇氣大師「薩爾.派瑞德斯,狄恩.莫瑞亞提」一起踏上公路──而他們可能是此族的最後族人了。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4899609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68
    • 商品規格
    • 14.8*21*2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09/25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