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畔小城三部曲之一:剪掉辮子的女人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最有捷克味的捷克作家赫拉巴爾:「我的作品實際上是我生活的注釋。」
★與《過於喧囂的孤獨》同時期完成的回憶錄小說
★赫拉巴爾逝世二十週年紀念版
在我結婚之後,那端莊女人的形象總是若有似無地出現,
為我描繪出標準女人的模樣。
但是我永遠不會、也無法成為那樣的女人。
寧布卡是赫拉巴爾的第二個故鄉,一家人在這裡度過歡樂的時光。他的母親瑪麗,是一位熱愛表演的業餘演員,由她口中說出來的日常生活,既是一場場重要的演出,更是必須慎重完成的儀式,而她就是其中的焦點。
當夜暮時分丈夫弗蘭欽輕聲訴說一天發生的事情時,瑪麗會伸手拂去他身上的疲憊,是甜蜜溫馨的儀式。瑪麗與啤酒廠工人共飲現榨啤酒,體會一半淡啤酒一半黑啤酒的混啤酒為何是讓整個身體都大聲讚揚的好東西,是節慶般的熱鬧儀式。瑪麗騎自行車上街,享受人們對她瀑布般的金色長髮行注目禮,則是女神受人膜拜的儀式。
這美好寧靜的生活,在佩平大伯的加入後,有了戲劇性的變化。對任何事情都異常認真的佩平,與熱情外向的瑪麗湊在一起,不僅經常造成弗蘭欽的困擾,還鬧出震驚小城人民的意外……
【河畔小城三部曲】是赫拉巴爾最富田園詩風格,書寫他的童年、第二故鄉寧布卡城與親友的回憶錄小說。《剪掉辮子的女人》由赫拉巴爾的母親瑪麗來講述一家人在啤酒廠宿舍的生活趣事。導演伊日依.門澤爾(Jiří Menzel)將小說改編為電影《金黃色的回憶》,一九八一年上映後,在威尼斯影展受到特別表揚,也是同年的芝加哥影展競賽片。
序/導讀
導讀
「鑽石孔眼」裡的河畔回憶林蒔慧
一九九七年二月三日,捷克文學家赫拉巴爾逝世於布拉格,那一年,正是我遠赴捷克念書的第二年。那時的我對於捷克語還懵懵懂懂,更別提及去閱讀甚至欣賞他那些窮盡捷克語言特性的作品了。但是,我記得很清楚,在他逝世後的那段時間,我身邊的人們都是怎麼談論他的。
二〇〇七年至二〇〇八年間,因著個人因素,我斷斷續續地在赫拉巴爾第二個故鄉——寧布卡住上一段時間。冬日鄉間,百般無聊,直到有一日在啤酒館與友人閒聊時,我才將赫拉巴爾和寧布卡連上了線,當時立馬拿出相機,一邊尋覓赫拉巴爾的蹤跡,一邊想方設法勾勒出曾經在他作品中出現的場景。
二〇一七年,我竟然完成了赫拉巴爾在一九七四年出版的《剪掉辮子的女人》(Postřižiny)中文譯本。還記得年前接到出版社的邀約,當時的我正在家庭與學校之間忙得焦頭爛額,根本心無餘力再接下這份工作。但是,當我一看到《剪掉辮子的女人》這個書名時,寧布卡小城的啤酒廠、廣場和河畔小徑頓時湧入腦海,與小說同名的改編電影女主角挽著長髮豪邁狂飲啤酒的影像似乎也還曬在大螢幕上,青春的呼喚讓我無法拒絕這份邀約,雖然它早已離我遠去。
赫拉巴爾逝世二十年了,在這二十年間,我並沒有刻意地接近赫拉巴爾,但是,他卻似乎一直以某種姿態存在我的生命裡,從我踏入以捷克語所建構的世界開始,轉眼間,二十年的歲月年華。
《剪掉辮子的女人》是赫拉巴爾描寫他小時候居住在寧布卡小城的回憶錄之一,與另外兩本小說《甜甜的憂傷》(Krasosmutnění,1979)以及《時光靜止的小城》(Harlekýnovy milióny, 1981)合稱為「河畔小城三部曲」(Trilogie Městečko u vody),其中所謂的「河畔小城」指的就是坐落於易北河畔的寧布卡。一九一九年,赫拉巴爾與繼父弗蘭欽、母親瑪麗以及年幼的弟弟從布爾諾搬遷至這座位在布拉格市東邊的小城,直到一九三九年,一家四口都居住在寧布卡啤酒廠的員工宿舍裡。一九二四年,十歲的赫拉巴爾第一次見到繼父口中叨念的佩平大伯;這位大伯為赫拉巴爾帶來了啤酒廠外的花花世界,也成為他往後諸多作品裡的重要靈魂人物之一。
【河畔小城三部曲】所描寫的就是他們一家人居住在寧布卡那段時日的生活日常:《剪掉辮子的女人》藉由母親瑪麗的口吻描述那段表面看似安定,卻實為蠢蠢欲動的不安定年代。在小說的最後,母親剪去了她那頭如同瀑布般的金黃色長髮,似乎也就象徵著新時代的到來。《甜甜的憂傷》則改以年幼的赫拉巴爾為主角,透過他那稚氣的「鑽石孔眼」觀察身邊的家人以及生活的小城,刻劃出那位平日放蕩不羈的佩平大伯在現實生活下的無奈與妥協,以及生性嚴謹的繼父對家人的容忍與溫柔。在最後一部曲《時光靜止的小城》中,則是再回到母親瑪麗的視角,敘述繼父與母親在探望生病住在養老院的佩平大伯之後,毅然決然地用退休金買下養老院內的房屋,並搬進去與大伯同住,緩緩道出小城景物依舊便是這無常人生的最終安慰。
赫拉巴爾在這三部曲中都一再提及那個時代的產物——無線收音機:《剪掉辮子的女人》描述全城的人們如何滿懷期待地排隊前往展示收音機的飯店大廳,以及母親瑪麗從縮短時空距離的收音機所得到的啟發,進而突發奇想地剪短裙子和頭髮。在《甜甜的憂傷》中,繼父細心地聆聽收音機裡的新聞,好決定手邊接下來要進行的日常瑣事。貫穿《時光靜止的小城》全文的則是不時在養老院出現的收音機樂聲〈哈勒根的數百萬〉,而這首曲名其實也就是這本書名的原文直譯。赫拉巴爾總是那麼擅於描述人事物的樣貌氛圍,一台收音機便不著痕跡地將讀者帶進他的文本世界裡,利用捷克語的特性,一個子句挨著一個子句地把圖像畫面一步步拉近到讀者面前,彷彿連那收音機所發出來的沙沙聲都可以聽得一清二楚。
除了擅於描述以及充分利用捷克語的特性之外,口語和對話更是赫拉巴爾作品的中心思想。赫拉巴爾曾經這麼說過,人與人之間的對話即是展現生命的一種方式,通過了對話,也就經歷了一段段不同的人生。閱讀赫拉巴爾的作品,就好像與作者一起進入各式人們的對話中,透過口語的力量,觀察人們心靈深處的顆顆珍珠,進而尋求那份對生命的溫柔盼望。這或許就是赫拉巴爾作品的魔力。
如果你想認識生活在捷克的那群人,或是應該說,如果你想認識生活在現實世界裡的那群中魔的人們,那你應該和我一樣,閱讀赫拉巴爾。
試閱
當他下班之後疲累地從辦公室回來,站在門框陰影處,白色的袖口透露出他在一整天工作後是多麼疲憊。他的袖口幾乎碰觸到他的膝蓋,一整天下來有那麼多的擔憂和苦難加在弗蘭欽的背上,以至於他總是因此矮了十公分,或者更多。當我知道他最大的擔憂是我之後,從他第一次看到我的那一刻開始,我就是他背上的無形重擔;但又像背包那麼具體,一天比一天沉重。從此之後,我們每晚站在點亮的升降吊燈下,其綠色的陰影大到可以覆蓋我們倆。這是一座像把傘的吊燈,我們站在燈下,站在從煤油燈傾流而下、嘶嘶作響的亮光裡,我用一隻手抱住弗蘭欽,另一隻手撫摸他的後腦勺,他雙眼閉著深呼吸。當他平靜下來時,他摟住我的腰,看起來好像我們要開始跳舞。但實際上不只這樣。那是一種洗禮,弗蘭欽在我耳邊低聲敘述所有當天發生的事,而我撫摸著他,手的每個動作都抹平了他的皺紋,接著他撫摸我散開的頭髮。當我們將吊燈再拉低一點時,那些密集掛在吊燈上、裝著珠子的彩色玻璃管,就好像土耳其舞孃腰間的金光閃爍裝飾品,在我們耳邊叮噹響。有時候我覺得這座大升降燈是一頂恰好卡在我倆耳朵邊的玻璃帽,懸掛其上的玻璃管彷彿被暴雨修剪過的冰柱……我將弗蘭欽臉上的最後一道皺紋拂至他的髮際與耳後,他張開雙眼站直身子,袖口回到它原來的位置。他狐疑地注視著我,而當我笑著點點頭,他也笑了,然後垂下眼坐在桌旁,鼓起勇氣直直地看著我,我也回望他。我的眼睛如同虎紋蟒注視著膽怯的麻雀般蠱惑著他,這讓我意識到自己擁有比他還要大的力量。今晚從黑暗的院子裡先是傳來馬匹的嘶叫聲,然後響起隆隆的馬蹄聲。鎖鏈嘎嘎作響而皮帶釦叮鈴叮鈴地響著,弗蘭欽站直身子聽著,我拿起燈走到走廊上並打開門,啤酒廠的馬伕在黑漆漆的外面喊叫:「嘿,埃德,卡雷,嘿喝!」但是沒用,那兩匹胸前掛著燈的比利時馬在馬廄外盛怒著,因為牠們回家後已經很累了,厭倦了拉馬車,厭倦一整天戴著有繡花的馬軛,和那些銜接兩具馬軛的支架,厭倦戴著整副裝備運送啤酒。每個人都以為這些被閹割的種馬除了糧草、一桶酒糟和一罐燕麥以外什麼都不會想。一年四次,當這兩匹馬兒突然想起自己還是種馬的那段歲月,想起牠們還未完全被馴服的年輕基因時,於是腎上腺素分泌,起而反抗,做了一些抗議的舉動。牠們從漆黑的夜色裡給了自己某種訊息,回到馬廄後,牠們開始發狂、浮躁。這是人們說的,他們說這些曾經是種馬的馬兒開始發狂。但牠們不是發狂,即使是動物也不會忘記,一直到最後一刻也是有可能走向自由之路……牠們現在飛奔過啤酒廠的專賣酒店,馬蹄在水泥路面上拍打出火花,而胸前的燈瘋狂地盪來盪去,照亮揚起的皮帶釦和鬆掉的韁繩,我探身出去,那對比利時馬在煤油燈柔和的燈光中飛過,強壯巨大的埃德與卡雷加起來重達二千五百公斤,而牠們正在飛奔,且不斷面臨跌倒的威脅。一匹馬跌倒意味著另一匹馬也會跌倒,因為牠們被繩結、皮帶扣與韁繩綁在一起,然而,牠們在持續的飛奔中似乎產生了對彼此的瞭解,牠們一起狂奔,同時在不到兩公分的距離就輪流主導……而悲慘的馬伕帶著鞭子在牠們後方跑著,擔心如果其中一匹馬摔斷了腳,啤酒廠的管理委員會可能會卸除他的職務好幾年……如果損失了這兩匹馬也許意味著他整個人生都要賠上……「嘿,埃德,卡雷,嘿喝!」但是這兩匹馬已經迎著充滿啤酒味的氣流飛奔而去,馬蹄現在踏入沿著煙囪和後院鋪設的泥巴路中,因而放慢了速度。接著再度來到馬棚旁用鵝卵石鋪設的路上,牠們加快速度,跑到被四周的煤油燈照亮的水泥走廊上。每個皮帶扣,每個鎖鏈,每個馬蹄在走廊上都被拖著走,火光閃耀。這兩匹比利時馬繼續跑著,不僅是跑步而已,而是不間斷的消耗,牠們從鼻孔裡嘶嘶呼氣,睜大懼怕的雙眼,在轉彎處滑倒,如同荒謬喜劇中的一幕。但是牠們倆用後蹄繼續走,後蹄劃出小火花,使得馬伕更加害怕。弗蘭欽向門外奔去,而我倚著門框站著並祈禱那些馬沒事。我很清楚牠們的狀況和我一樣。埃德與卡雷再度並肩一起迎著充滿啤酒味的氣流小跑步,牠們的馬蹄在後院的泥巴路上變得安靜。牠們再一次意識到某種訊息,接著展開第三次飛奔,馬伕往上跳,因為其中一匹馬的馬轡鬆開了,馬胸前的燈沿著弧線飛出去並砸到洗衣間,那啪的一聲給了比利時馬新的力量。牠們先是輪流嘶叫,然後同時嘶叫,然後在水泥走廊上跑開……我注視著弗蘭欽,我好像變成了那對比利時馬,是我那一個月發瘋一次的叛逆個性讓我變成那對馬兒。我也是一年四次因渴望自由而受苦。我,當然從未被閹割過,反而很健康,有時候還太健康了……弗蘭欽望著我,看著那發狂的比利時團隊,看著那飄動的發亮鬃毛,以及在深棕色身軀後用力拉扯氣流的尾巴。那就是我,不是我這個人,而是我的性格,那個我在黑夜裡飛揚發狂的金黃色髮束,我那飄動不受約束的頭髮……他把我推開,弗蘭欽現在舉起手臂站在從走廊湧進的光裡,接著張開雙手往馬的方向跨出並喊著「伊嘟嘟嘟嘟!喝!」,而那被閹割的比利時馬停下腳步,馬蹄下方噴出火花,弗蘭欽一躍而上抓起其中一匹馬的馬轡,拉緊它,直到那匹馬吐出唾沫。馬的動作變得安靜了,皮帶扣、韁繩以及馬具掉落在地,馬伕往前跑去抓住另一匹馬的馬轡……「經理先生……」馬伕急促含糊不清地說。「用稻草擦拭牠們,帶牠們走過院子……這對馬價值四萬,您聽懂了嗎,馬爾蒂先生?」弗蘭欽說道。當他像一位在奧匈帝國時期服過役的輕騎兵那般雄赳赳地走進家門,假使我沒有立即跳開,他應該會把我撞倒,或許也會直接跨過我……在黑暗中迴盪著鞭子的鞭打聲以及比利時馬痛苦的馬嘶聲。咒罵聲和反覆的鞭打撞擊聲,在比利時馬的腿四周環繞並鞭打到皮膚上。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