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本書將呈現作者參與完成的四項專題報導及其幕後故事,其中三篇並囊括了二○○五年重要新聞獎項。按內文依序為:
一、「體檢公共建設」專題(獲第十九屆吳舜文新聞獎「新聞深度報導獎」):在閒置公共建設的荒蕪破敗景象背後,看見了民眾對於各級政府浪費公帑、官商勾結人謀不臧的心痛憤怒;
二、「休耕啟示錄」專題(獲第四屆卓越新聞獎「新聞採訪報導獎」):在全國農地遭到盜採破壞、政府休耕政策執行失當的情景背後,看見了老農對於這片土地無可剝奪的深厚情感與生命情懷;
三、「全台飆節慶」專題:在各縣市競飆政績、每年大量「製造」節慶活動的歡樂氣氛背後,看見了民眾希望提升文化內涵的想望與渴求;
四、「追尋媒體公共化」系列評論(獲第三十一屆曾虛白新聞獎「報紙評論獎」):在黨政軍勢力退出廣電媒體的拉鋸過程背後,看見了閱聽大眾對於廣電媒體亂象的無奈與厭惡。
然而,這四項新聞作品雖然形式、內容不同,但基本信念卻是一樣的:希望回歸新聞工作原點,努力看見人民的真實情感,對政府進行更有利的監督。
這些觀察角度其實卑之無甚高論,這些社會現象與人民情感也早已存在,但在彷彿永無止境的政治口水、政黨惡鬥與藍綠撕裂中,記者太容易忘卻用這樣的視野去看待台灣社會,也太容易忘卻用應該這樣的心情重回當初投入新聞志業的初衷。
媒體環境的惡質競爭與艱難困頓,不該成為新聞工作者放棄努力的藉口。任何新聞工作都必須歷經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的劇烈拉扯,才可能在現實與理想的落差中摸索前進、求取平衡。新聞工作者固然不應自我膨脹,但也不必妄自菲薄。某些努力雖然在短時間內看不到改變的成果,但只要不輕言放棄,這些「做多少,算多少」的努力,仍然會在每個新聞工作者的生命歷程中留下難以抹滅的印記。
一、「體檢公共建設」專題(獲第十九屆吳舜文新聞獎「新聞深度報導獎」):在閒置公共建設的荒蕪破敗景象背後,看見了民眾對於各級政府浪費公帑、官商勾結人謀不臧的心痛憤怒;
二、「休耕啟示錄」專題(獲第四屆卓越新聞獎「新聞採訪報導獎」):在全國農地遭到盜採破壞、政府休耕政策執行失當的情景背後,看見了老農對於這片土地無可剝奪的深厚情感與生命情懷;
三、「全台飆節慶」專題:在各縣市競飆政績、每年大量「製造」節慶活動的歡樂氣氛背後,看見了民眾希望提升文化內涵的想望與渴求;
四、「追尋媒體公共化」系列評論(獲第三十一屆曾虛白新聞獎「報紙評論獎」):在黨政軍勢力退出廣電媒體的拉鋸過程背後,看見了閱聽大眾對於廣電媒體亂象的無奈與厭惡。
然而,這四項新聞作品雖然形式、內容不同,但基本信念卻是一樣的:希望回歸新聞工作原點,努力看見人民的真實情感,對政府進行更有利的監督。
這些觀察角度其實卑之無甚高論,這些社會現象與人民情感也早已存在,但在彷彿永無止境的政治口水、政黨惡鬥與藍綠撕裂中,記者太容易忘卻用這樣的視野去看待台灣社會,也太容易忘卻用應該這樣的心情重回當初投入新聞志業的初衷。
媒體環境的惡質競爭與艱難困頓,不該成為新聞工作者放棄努力的藉口。任何新聞工作都必須歷經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的劇烈拉扯,才可能在現實與理想的落差中摸索前進、求取平衡。新聞工作者固然不應自我膨脹,但也不必妄自菲薄。某些努力雖然在短時間內看不到改變的成果,但只要不輕言放棄,這些「做多少,算多少」的努力,仍然會在每個新聞工作者的生命歷程中留下難以抹滅的印記。
目錄
〈出版緣起〉為優質新聞與傑出記者而努力——蕭新煌
〈自 序〉回到原點──在另一個黑夜中尋找星星——何榮幸
〈專文推薦〉——司馬文武
〈專文推薦〉尋找指路的星星——王健壯
〈專文推薦〉出色的新聞報導永遠會吸引讀者——黃清龍
〈專文推薦〉記者的勞動:另一種「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馮建三
【導 論】歸零與累積之間
【第一章:感受人民憤怒──「體檢公共建設」專題的幕後故事】
意外的暑假作業
內心苦惱,尋找出路
團隊合作,爭取空間
「深喉嚨」臨門一腳
逆向思考法
臨時抱佛腳
政治人脈派上用場
具體感受人民憤怒
版面動態拉鋸
初試啼聲,建立信心
讀者迴響,最大欣慰
自我反省檢討
頒獎典禮角色錯置
尋找撼動人心力量
※附錄一:第十九屆吳舜文新聞獎「新聞深度報導獎」得獎作品──「體檢公共建設」專題
【第二章:記者的自我改造──「休耕啟示錄」專題的幕後故事】
《無米樂》的感動
頭皮發麻思考期
消去法撥開迷霧
化繁為簡與小題大作
從「現代佃農」到「細妹的田」
原始採訪計畫
休耕政策後遺症
「大峽谷」與「毒龍潭」令人痛心
與崑濱伯歡喜相會
難忘的驚魂夜
專題名稱傷透腦筋
熊貓與老農的戰爭
完結篇延宕,憤怒抗議
現實政策衝擊
與吳豐山三度同台
自我改造感言
※附錄二:第四屆卓越新聞獎「新聞採訪報導獎」得獎作品──「休耕啟示錄」專題
【第三章:一指向人,四指向己──「全台飆節慶」專題的幕後故事】
克服怯懦,寫下小故事
再度主動出擊
新瓶如何裝新酒
糖果文化節的Hello Kitty秀
另類官員傳遞的感動
關鍵性評鑑報告難產
力挽狂瀾,驚險改稿
蠟蠋兩頭燒,辛苦付出
龍應台等各界迴響
慶幸沒有自我設限
回歸新聞志業初衷
※附錄三:「全台飆節慶」專題
【第四章:評論者的信念──「追尋媒體公共化願景」系列評論的幕後故事】
兩種美麗的誤會
投入媒體改革運動
在主流報業內激進
偷學司馬評論工夫
不斷摸索與練筆
決定推動公共化
加入中時筆陣
「偷渡」個人信念
抨擊扁政府人事酬庸
評論者的焦慮掙扎
狗吠火車,意外獲獎
從中立者到鼓吹者
公共型知識份子的挑戰
※附錄四:第三十一屆曾虛白新聞獎「報紙評論獎」得獎作品──「追尋媒體公共化願景」
〈自 序〉回到原點──在另一個黑夜中尋找星星——何榮幸
〈專文推薦〉——司馬文武
〈專文推薦〉尋找指路的星星——王健壯
〈專文推薦〉出色的新聞報導永遠會吸引讀者——黃清龍
〈專文推薦〉記者的勞動:另一種「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馮建三
【導 論】歸零與累積之間
【第一章:感受人民憤怒──「體檢公共建設」專題的幕後故事】
意外的暑假作業
內心苦惱,尋找出路
團隊合作,爭取空間
「深喉嚨」臨門一腳
逆向思考法
臨時抱佛腳
政治人脈派上用場
具體感受人民憤怒
版面動態拉鋸
初試啼聲,建立信心
讀者迴響,最大欣慰
自我反省檢討
頒獎典禮角色錯置
尋找撼動人心力量
※附錄一:第十九屆吳舜文新聞獎「新聞深度報導獎」得獎作品──「體檢公共建設」專題
【第二章:記者的自我改造──「休耕啟示錄」專題的幕後故事】
《無米樂》的感動
頭皮發麻思考期
消去法撥開迷霧
化繁為簡與小題大作
從「現代佃農」到「細妹的田」
原始採訪計畫
休耕政策後遺症
「大峽谷」與「毒龍潭」令人痛心
與崑濱伯歡喜相會
難忘的驚魂夜
專題名稱傷透腦筋
熊貓與老農的戰爭
完結篇延宕,憤怒抗議
現實政策衝擊
與吳豐山三度同台
自我改造感言
※附錄二:第四屆卓越新聞獎「新聞採訪報導獎」得獎作品──「休耕啟示錄」專題
【第三章:一指向人,四指向己──「全台飆節慶」專題的幕後故事】
克服怯懦,寫下小故事
再度主動出擊
新瓶如何裝新酒
糖果文化節的Hello Kitty秀
另類官員傳遞的感動
關鍵性評鑑報告難產
力挽狂瀾,驚險改稿
蠟蠋兩頭燒,辛苦付出
龍應台等各界迴響
慶幸沒有自我設限
回歸新聞志業初衷
※附錄三:「全台飆節慶」專題
【第四章:評論者的信念──「追尋媒體公共化願景」系列評論的幕後故事】
兩種美麗的誤會
投入媒體改革運動
在主流報業內激進
偷學司馬評論工夫
不斷摸索與練筆
決定推動公共化
加入中時筆陣
「偷渡」個人信念
抨擊扁政府人事酬庸
評論者的焦慮掙扎
狗吠火車,意外獲獎
從中立者到鼓吹者
公共型知識份子的挑戰
※附錄四:第三十一屆曾虛白新聞獎「報紙評論獎」得獎作品──「追尋媒體公共化願景」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