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現出時代的Something:陳澄波繪畫考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時代與繪畫的糾結!
「祖國愛」v.s《慶祝日》
「普羅思潮」v.s《我的家庭》
「皇民化」v.s《二重橋》
陳澄波畫作背後因時代而被遺忘的故事!
本書將提供一把重啟之鑰!
「我所不斷嘗試以及極力想表現的是,自然和物體形象的存在,這是第一點。將投射於腦裡的影像,反覆推敲與重新精煉後,捕捉值得描寫的瞬間,這是第二點。第三點就是作品必須具有(Something)。」--《台灣新民報》陳澄波訪談自述,1933年。
在二二八事件得以平反的今日,陳澄波畫作在藝術拍賣市場屢創新高,而其始於戰後的「祖國愛」形象以及「學院素人」評,也業已成為討論陳澄波的慣用語。本書作者則著眼於陳澄波的戰前成就,長年致力於戰前文獻的收集、分析,並藉由作品的具體考察,在反覆提問與正反辯證之後,指出畫家作品與時代切不斷的「羈絆」,亦即,畫作是時代之鏡,也必然反映時代。陳澄波揚名於日治時代,隕落於戰後的國民黨時代,再加上台灣、日本、大陸(上海)等空間移動,檢視這些時空交錯的痕跡,並予以佐證、詮釋,便是本書不同於其他陳澄波研究的最大特色。
本書特色
書中並附大量藝術家履歷、往來紀錄、報導剪報等相關文獻資料。
「祖國愛」v.s《慶祝日》
「普羅思潮」v.s《我的家庭》
「皇民化」v.s《二重橋》
陳澄波畫作背後因時代而被遺忘的故事!
本書將提供一把重啟之鑰!
「我所不斷嘗試以及極力想表現的是,自然和物體形象的存在,這是第一點。將投射於腦裡的影像,反覆推敲與重新精煉後,捕捉值得描寫的瞬間,這是第二點。第三點就是作品必須具有(Something)。」--《台灣新民報》陳澄波訪談自述,1933年。
在二二八事件得以平反的今日,陳澄波畫作在藝術拍賣市場屢創新高,而其始於戰後的「祖國愛」形象以及「學院素人」評,也業已成為討論陳澄波的慣用語。本書作者則著眼於陳澄波的戰前成就,長年致力於戰前文獻的收集、分析,並藉由作品的具體考察,在反覆提問與正反辯證之後,指出畫家作品與時代切不斷的「羈絆」,亦即,畫作是時代之鏡,也必然反映時代。陳澄波揚名於日治時代,隕落於戰後的國民黨時代,再加上台灣、日本、大陸(上海)等空間移動,檢視這些時空交錯的痕跡,並予以佐證、詮釋,便是本書不同於其他陳澄波研究的最大特色。
本書特色
書中並附大量藝術家履歷、往來紀錄、報導剪報等相關文獻資料。
目錄
凡例
自序
序章
第一章 陳澄波(1895 ~ 1947)的編年
第一節 三份履歷表的「過去」、「現在」、「未來」
第二節 有待釐清的入選(出品)、得獎經歷
第三節 陳澄波新年表
第二章 「祖國愛」的真相
第一節 「祖國愛」論點的形成
第二節 因二二八美術而昇華
第三節 生於前清、死於漢室
第三章 《我的家庭》中的「普羅繪畫論」與《日本二重橋》
第一節 《我的家庭》的年代問題
第二節 為何是《普羅繪畫論》?
第三節 描繪「皇居」的《日本二重橋》
第四節 《日本二重橋》的年代問題
第五節 日本戰時體制下的台灣畫壇
第四章 台灣「聖戰美術」的主題表現
第一節 日本「聖戰美術」的台灣引進與發展
I)日本「聖戰美術」的全貌
II)台灣當局的引進及展開
第二節 在台日人畫家的「聖戰美術」主題表現
--飯田實雄的「戰爭畫」論及鹽月桃甫的「莎勇」畫題
第三節 台人畫家的「聖戰美術」主題表現
I)以題材來「直喻」或「隱喻」時局
II)「聖戰口號」的繪畫化
第四節 傾聽佛桑華
第五章 台灣「地方色彩」(local color)的戰時動員
第一節 由總督府主導的形塑與提倡
I)總督府主導的形象塑造
II)美術--「炎方色彩」、「灣製繪畫」
III)文學--「異國情調」文學
第二節 美術上台灣地方色彩的變質
I)在台日人畫家--以鹽月桃甫為例
II)台人畫家--以林玉山為例
第六章 陳澄波的「聖戰美術」
第一節 初次公開的《雨後淡水》和《嘉義公園》
第二節 從「駱駝」和「波浪」題材看藤島武二的影響
結論--社會寫實的情懷
注釋
參考文獻一覽
附表I 「陳澄波生平年表」+「台灣近代美術大事年表」
附表II 履歷表A、B、C
附表III 陳澄波新年表
附表VI 聖戰美術的主題分類
附表V 大東亞戰爭美術展得獎者名單
附錄一 陳澄波圖版收藏清單
附錄二 陳澄波書信
附錄三 陳澄波(報紙、雜誌)相關報導
附錄四 陳澄波藏書
附錄五 陳澄波訪談記事剪貼例舉
附錄六 日據時代臺灣藝術之回顧∕陳澄波
附錄七 關於省內美術界的建議書∕陳澄波
附錄八 呈 張參議邦傑先生建議書∕陳澄波
附錄九 家書例舉
附錄十 明信片例舉
附錄十一 二二八公義和平運動大事記
自序
序章
第一章 陳澄波(1895 ~ 1947)的編年
第一節 三份履歷表的「過去」、「現在」、「未來」
第二節 有待釐清的入選(出品)、得獎經歷
第三節 陳澄波新年表
第二章 「祖國愛」的真相
第一節 「祖國愛」論點的形成
第二節 因二二八美術而昇華
第三節 生於前清、死於漢室
第三章 《我的家庭》中的「普羅繪畫論」與《日本二重橋》
第一節 《我的家庭》的年代問題
第二節 為何是《普羅繪畫論》?
第三節 描繪「皇居」的《日本二重橋》
第四節 《日本二重橋》的年代問題
第五節 日本戰時體制下的台灣畫壇
第四章 台灣「聖戰美術」的主題表現
第一節 日本「聖戰美術」的台灣引進與發展
I)日本「聖戰美術」的全貌
II)台灣當局的引進及展開
第二節 在台日人畫家的「聖戰美術」主題表現
--飯田實雄的「戰爭畫」論及鹽月桃甫的「莎勇」畫題
第三節 台人畫家的「聖戰美術」主題表現
I)以題材來「直喻」或「隱喻」時局
II)「聖戰口號」的繪畫化
第四節 傾聽佛桑華
第五章 台灣「地方色彩」(local color)的戰時動員
第一節 由總督府主導的形塑與提倡
I)總督府主導的形象塑造
II)美術--「炎方色彩」、「灣製繪畫」
III)文學--「異國情調」文學
第二節 美術上台灣地方色彩的變質
I)在台日人畫家--以鹽月桃甫為例
II)台人畫家--以林玉山為例
第六章 陳澄波的「聖戰美術」
第一節 初次公開的《雨後淡水》和《嘉義公園》
第二節 從「駱駝」和「波浪」題材看藤島武二的影響
結論--社會寫實的情懷
注釋
參考文獻一覽
附表I 「陳澄波生平年表」+「台灣近代美術大事年表」
附表II 履歷表A、B、C
附表III 陳澄波新年表
附表VI 聖戰美術的主題分類
附表V 大東亞戰爭美術展得獎者名單
附錄一 陳澄波圖版收藏清單
附錄二 陳澄波書信
附錄三 陳澄波(報紙、雜誌)相關報導
附錄四 陳澄波藏書
附錄五 陳澄波訪談記事剪貼例舉
附錄六 日據時代臺灣藝術之回顧∕陳澄波
附錄七 關於省內美術界的建議書∕陳澄波
附錄八 呈 張參議邦傑先生建議書∕陳澄波
附錄九 家書例舉
附錄十 明信片例舉
附錄十一 二二八公義和平運動大事記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