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藝術導論.上冊
內容簡介
歷經五千多年的歷史演變之下,中華藝術的發展進程,有其混生與分門的漫長過程。特別是隨著二十世紀以降,巨大的社會變革,使得學術界對中華傳統藝術的研究,逐漸有了新的參照體系與視角。尤其是近百年來,出土文獻與文物不斷地被發掘和發現,更深入中華藝術文化史論的研究基底。本書由李希凡先生主編,集結多位學者之研究,以歷史宏觀的角度,向讀者逐一梳理歷朝各代的藝術發展演變。上冊探討史前至隋唐之間,其藝術發展的進程與面向。探討此時段的藝術流變、特徵與對後世的影響。
目錄
	序:把握傳統矚目未來  李希凡 1
	
	上冊
	
	第一章 史前 鄧福星 47
	第一節 藝術的發生  48
	一 發生的條件和形成的要素  48
	二 自意識的形成  51
	第二節 中華原始藝術的界定、分佈和流變  55
	一 中華原始藝術的界定  55
	二 中華原始藝術的分佈和流變  59
	第三節 中華原始藝術的基本特徵  67
	一 混沌未分的形態  67
	二 農耕生活的反映  70
	三 審美與功利性兼有  73
	四 基本表現手法  75
	第四節 中華原始藝術對後世藝術的影響  77
	一 中華原始藝術奠立了中華藝術中「天人相諧」觀的基礎  77
	二 中華原始藝術的「寫意」特徵  80
	三 中華原始藝術的象徵觀念  86
	
	第二章 夏商周  李心峰 91
	第一節 夏商周藝術的社會、文化背景  91
	一 中國歷史上的青銅時代  94
	二 奴隸制社會的形成、繁盛、解體和向封建社會的過渡  97
	三 禮樂文化的形成與演變  100
	第二節 夏商周藝術的基本特點與演化  106
	一 嶄新藝術歷史類型的確立  106
	二 夏商周藝術總體風格的與世推移  113
	三 夏商周藝術種類由混合到分化的發展  119
	第三節 夏商周藝術的光輝成就與歷史地位  122
	一 樂舞、青銅器的輝煌成就  123
	二 《詩經》、《楚辭》的不朽價值  124
	三 成就各異的其他門類  127
	四 中國藝術思想基本傳統的形成  131
	
	第三章 秦漢  劉興珍、李永林 135
	第一節 中央集權國家的建立對文化藝術的影響  135
	一 中央集權與文化統一  135
	二 疆域擴展與民族融合對文化交流的促進  141
	第二節 生產的發展對文化藝術的促進  144
	一 經濟繁榮對藝術的影響  144
	二 工藝進步與科技發展對文化的促進  147
	第三節 學術思想對文化藝術的影響  150
	一 儒學正統的形成與五行讖緯思想的深遠影響  150
	二 方士與神仙思想在藝術中的反映  155
	第四節 秦漢審美精神與藝術特徵  159
	一 沉雄博大的泱泱氣度  159
	二 神與物遊的審美境界  161
	三 矛盾衝突的傳奇色彩  163
	四 鋪張華麗的藝術風格  166
	
	第四章 三國兩晉南北朝  田 青 169
	第一節 紛亂分裂的歷史現實及其文化風格的形成  170
	一 社會動盪與民族融合  170
	二 南北分裂與文化風格  179
	第二節 思潮與思想  183
	一 儒學的衰落與玄學的勃興  183
	二 佛教、道教對文化藝術的影響  189
	第三節 藝術特色及其對後世的影響  198
	一 個性的張揚與藝術的獨立  198
	二 各門類藝術對後世的影響  208
	
	第五章 隋唐 邢熙寰、秦 序 215
	第一節 壯闊舞臺:隋唐統一王朝的強盛與開拓  216
	一 社會經濟發展和王朝鞏固強盛的必要條件  216
	二 貞觀之治與開天全盛的出現  221
	三 唐王朝中、後期的政治與經濟  226
	第二節 壯麗輝煌的隋唐文化與思想  229
	一 隋唐文化概況  229
	二 隋唐儒學與宗教文化  237
	第三節 文學藝術的繁榮發展與輝煌成就  245
	一 隋唐文學的光輝成就  245
	二 繁花似錦的隋唐藝術  252
	三 隋唐藝術的基本審美特徵  262
	四 隋唐藝術的深遠影響與歷史地位  267
	
	下冊
	
	第六章 五代、兩宋、遼、西夏、金  廖 奔 273
	第一節 傳統社會的轉型  274
	一 一種嶄新物質文化生活的展開  274
	二 文化人集團的壯大  276
	三 市民階層的崛起  281
	四 南北文化的趨同性與變異  283
	第二節 文化環境的變遷  286
	一 三教合一與理學的奠定  286
	二 內趨性文化心理結構的形成  291
	三 文治燦然的朝代  294
	第三節 藝術土壤與藝術嬗變  298
	一 繁榮的市井文化生活  298
	二 興盛的士大夫藝術生活  302
	三 藝術的嬗變  306
	第四節 時代審美特徵與藝術成就  314
	一 從盛唐氣象到纏婉宋風  314
	二 由形象氣勢到意態神韻  317
	三 雅俗分途,審美二極  320
	四 藝術的綜合趨勢  327
	五 百川匯聚之勢的形成與對後世的開啟  329
	
	第七章 元代 李 一 333
	第一節 元朝建立與中華藝術的發展  334
	一 歷經戰亂復歸統一  334
	二 民族大融合  338
	三 多種宗教的並存  342
	四 理學的發展  351
	五 文化的包容和發展  354
	第二節 文人境遇與藝術創作  360
	一 現實窘境  360
	二 避世、歎世、玩世  364
	三 走向民間  367
	第三節 元代藝術的特色和成就  370
	一 融會合流、異彩繽紛  371
	二 共生互映、並行發展  375
	三 雙峰對峙、一代奇葩  379
	四 相互滲透、趨於綜合  384
	五 繼往開來、承上啟下  386
	
	第八章 明代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