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負建築

隈研吾-負建築絕非失敗的建築,而是人類真正需要的建築。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9 270
    300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作為建築,何為「勝」?何為「負」?
負建築絕非失敗的建築,而是人類真正需要的建築。
繼安藤忠雄及伊東豐雄後,下一位國際級的日本建築大師。

  「被動性=負」的建築理論

  屹立於都心的摩天樓、建造於郊外所並列的獨棟住宅群……。將具有流動性的生活勉強地加以凍結並賦予紀念性、凌駕了周圍環境之二十世紀型建築的「勝建築」,現在正因其過度剛強而使得人們感到疏離。建築難道就不能變得更為文弱些、更溫柔些嗎?

  本書的內容,是由極力探索著得以接納各種外力的「負建築」之途的新銳建築家隈研吾,所親手撰述的「被動性的建築論」。

  「有沒有可能建造一種既不刻意追求象徵意義又不刻意追求視覺需求的建築呢?正是在這樣的悲觀氛圍中,我寫下了一系列的文章,也由此誕生了這本書,並取了一個莫名其妙的書名——《負建築》。」——隈研吾

  長久以來建築被人類視為庇護所,土地和房屋被視為是一種財物,進入20世紀更在住宅政策和財團的文宣攻勢之下,更強化了擁有房屋就是擁有幸福的這種固有觀念。經濟活動的推波助瀾,加上鋼筋混凝土技術的發展,建商相繼推出了一波又一波的大廈建案,一棟比一棟高的建築天際線開始遮住了人們的視野。

  然而 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奧姆真理教毒氣事件,一直到911恐怖攻擊,原以為是庇護所的建築在瞬間瓦解,而災後背負原有的貸款和重建住宅財務壓力的「幸福」人們,反倒成為不幸的一群。這揭示的不僅是現代建築物理性的脆弱,也揭露了建築「私有」和「獨立」這兩個割裂性客體概念本質上的脆弱。身為一名建築師,走過石油危機、泡沫經濟的起飛到破滅,作者提出對建築與人的關係的深刻省思,期待能夠為建築找出一條永續而和諧的出路,與時間、自然並存共進。

本書特色

  隈研吾是繼安藤忠雄及伊東豐雄後,下一位國際級的日本建築大師。

名人推薦



阮慶岳(元智大學藝術創意系主任)
李清志(商業周刊建築專欄作家、實踐大學建築研究所專任副教授)

書評

  ◆最能展現現代性存在的建築家──伊東豐雄(日本當代建築大師)

  ◆以活用自然素材的建築而吸引全世界目光的建築家──吉田健一(《世紀末的歐洲》作者)

  ◆隈研吾是個異數,他是日本建築師中,少數具有批判、省思能力的人,甚至在日本泡沫經濟之後,加上九一一、神戶地震等災難,隈研吾開始發表對於建築現況的批判與思考。──李清志

  ◆論述的脈絡,幾乎跨越百年來現代建築的發展歷程,書寫的視野遼闊也宏觀、批判力道猛烈、角度與觀點皆獨特,令人佩服!──阮慶岳

譯者

計麗屏

  畢業於北京第二外國語大學,現任教於北京語言大學。

目錄



李清志:失敗之塔
阮慶岳:弱而強的建築觀
作者前言

一、分割、批判、形式
 1. 從分割到統一
 2. 場和物
 3. 何謂批判性
 4. 形式與自由之間的無趣

二、透明、民主主義與唯物論
  1. 透明得令人倍感淒涼 / 風格派
 2. 民主主義的理想 / 辛德勒
 3. 戰後的民主主義 / 內田祥哉
 4. 制度和唯物論 / 村野藤吾
 5. 場所、存在、表象 / 三愛夢幻中心
 6. 給我一個家,讓我看電視 / 威尼斯雙年展一九九五
  7. 少女與行者 / 威尼斯雙年展二○○○年

三、品牌、虛擬、圈地
 1. 公、品牌、私
 2. 風俗住宅
  3. 混凝土的時代
 4. 虛擬的和寄生蟲
 5. 「美」的終結
 6. 圈地

結束語
出處一覽
圖片提供
譯名對照表

序/導讀

推薦文1
失敗之塔:一個日本建築師的省思
李清志(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研究所專任副教授)


  在金錢遊戲綁架建築的時代中,日本建築師大部分仍然在這個體制中圖生存,但是建築師隈研吾是個異數,他是日本建築師中,少數具有批判、省思能力的人,甚至在日本泡沫經濟之後,加上九一一、神戶地震等災難,隈研吾開始發表對於建築現況的批判與思考。

  從隈研吾過去的設計作品觀察,在後現代主義盛行的八○年代,隈研吾也曾經在東京設計過一棟誇張的商業建築M2,這座建築有著巨大的愛奧尼克柱式,破碎的圓拱與堆砌的古典建築元素,是一座典型的後現代建築作品,卻也是對後現代建築語言混亂的嘲諷。

  建築師隈研吾當年似乎也陷入了建築金錢遊戲商業機制中的天人交戰,世紀末的災難與悲劇震撼了他的靈魂,身為建築師應該是一個擁有自主思考的個體,而不該受制於地產炒作與金錢遊戲,從此隈研吾的建築似乎有了脫胎換骨的改變,對於自然的關切,與城市公共性的思考,逐漸成為他建築設計中的主題。

  九○年代末期,隈研吾開始反省建築的原始精神,思索日本建築的真義,他從原始的物質重新出發,先後完成了石頭美術館(2000)、廣重美術館(2000)、那須歷史探索館(2000)、ONE表參道(2003)、梅窗院(2003)與濱名湖花博入口(2004)建築等作品,石頭美術館以「石」的建材本質為設計基準,濱名湖花博入口以「竹」為主要表現建材,廣重美術館、ONE表參道等則以「木」為主。

  隈研吾的建築在世紀交接之際,有了極大的改變,顯示出其內在的反省與自我批判,讓這位過去沈浮於後現代主義國際風潮之中的日本建築師,找到真實的自我,並且發展出屬於日本精神的現代建築,在新世紀日本建築界開創出新的境界。

  不過隈研吾對於金錢遊戲下的房地產世界,依舊充滿著批判的精神,堪稱是日本建築界的良心。在《負建築》一書中,隈研吾認為建築在日本之所以淪為金錢炒作的對象,是因為日本人長久以來存在著「擁有房子就擁有幸福」的觀念,事實上,從神戶大地震等災難結果來看,那些擁有房子的人,幾乎失去了一生的積蓄,但是那些租房子的人,損失最輕微,因此認為建築物是永久堅固財產的觀念其實是錯誤的,特別是在天災頻傳的今天,建築物顯得十分脆弱。

  書中隈研吾對於「場鑄混凝土」的神話,似乎多有批判,因為「場鑄混凝土」讓人以為建築是十分穩重堅固,是永恆存在的,因此帶給人們一種幸福的安全感;安藤忠雄最引以為豪的「場鑄混凝土」技術,事實上是「合理主義、神秘主義、工業與藝術的結合」,也使得現代主義陷入藝術的圈套,延緩了建築的民主化。在國人風靡日本建築師「清水混凝土」技術之際,隈研吾的批判與反省值得我們思考。

  日本人「擁有房子就擁有幸福」的觀念也存在於台灣社會,台灣人長久以來有著「有土斯有財」的觀念,導致房地產炒作在台灣十分盛行,台北這幾年房價高漲,市中心精華區老舊中古屋動輒六、七十萬一坪,新建豪宅更是百萬一坪以上,導致一般市民買不起市區房產,只好搬離市區,造成另一波市民的移民潮;不過另一則讓人驚訝的新聞是,號稱仁愛路豪宅之王的帝寶大樓,被報導平常屋主很少住在其中,大部分豪宅單元平常只有菲傭居住,造成上億豪宅居然由菲傭居住享用的奇特現象,令大部分中產階級看了莫不嘖嘖稱奇!

  這些「菲傭豪宅」讓我想到班雅明批判十九世紀建造的資產階級宅邸,稱作是「失敗的物質」,而隈研吾也將二十世紀那些商業炒作下的建築稱作是「失敗的塔」,台灣這些金錢遊戲下的建築商品,或許也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失敗之塔」。

  幾年前我到東京青山區的梅窗院漫步,這座由隈研吾所設計的建築作品,事實上是一座市區寺廟,而且是專門處理喪葬法事的寺廟,寺廟後方還有大片墓園,隈研吾設計了一棟正面如商業辦公大樓的寺廟,高層餐廳部分還有無邊際水池相伴,寺廟與墓園的入口在大樓背後,隈研吾在大樓邊設計了一道竹林環繞的參拜道,讓人通過竹林參道進入另一個幽靜的世界。

  這座建築讓忙碌的市民有機會面對「死亡」的議題,平日沈迷於金錢遊戲的上班族,穿過竹林,進入幽靜的墓園,讓心思沈澱,有機會安靜思考人生的課題。人生總有死亡的時刻,沒有人可以因為逃避死亡而免於死亡,死亡是必須去面對的生命功課;同樣的,建築也不是永恆的,建築也有死亡的時刻,不論是宗教巨塔或商業摩天大樓,都不像人們所宣稱期待的那般永恆穩固,在天災人禍頻傳的時代裡,反倒是顯得更加脆弱令人不安。

  在建商大肆宣揚房地產的永恆保值觀念下,隈研吾「負建築」的概念,肯定不會受到炒作地產的營建廠商所青睞,但是這樣的觀念思考卻提供了我們重新思考建築,重新反省我們生活方式的機會。期盼隈研吾的建築良心,也可以喚醒國內建築從業人員的良心,讓我們的生活空間在新世紀,可以突破舊日利益思維窠臼,開創出建築新的可能性。

推薦文2
弱而強的建築觀
阮慶岳(元智大學藝術創意系主任)


  才從北京回來,去三里屯看了隈研吾最新作品,也是在時尚的 Village南邊、火熱才開幕的瑜舍酒店,而旅程途中也讀了他即將在台出版的新書《負建築》,雙重印象交疊,特別有一些感受。

  隈研吾近幾年迅速竄起,建築作品的風格細膩優雅、善用天然材料的質理,與大自然的對話從容祥和,都是很令人難於忘懷處,也絕對值得仔細觀察並寄予厚望。

  台灣對隈研吾的認知,大概多始自於二○○二年在北京「長城下的公社」裡的「竹屋」。這建築清楚傳達隈研吾使用在地自然材料的信念,建物與環境的關係和諧動人,空間的東方人文氣息濃烈,完全呼應他所嚮往「弱」與「軟」的品質。在他持續推出的其他作品裡,可見出中心信念與價值的明晰,譬如二○○○年落成、可視為代表作的「馬頭町廣重美術館」,完全以取自當地的杉木為材,極其細緻也優美,展現一種「反霸氣」的柔弱美學可能。

  閱讀了「負建築」這本書,讓我訝異地見到隈研吾以書寫作批判的另個面向。日本當代建築師既能設計又能書寫的能力,大概是留心建築出版的人,近年來都會注意到的特殊現象,譬如安藤忠雄、塚本由晴等,但其中對現代建築(尤其是針對現代主義)做出直接、嚴謹也猛烈批判的書籍,隈研吾的這本「負建築」,大約是少見色彩鮮明的吧!

  隈研吾細數一九九五年以來的一些重大災難事件,譬如阪神淡路大地震、奧姆真理教恐怖主義行動與九一一事件,點出建築本質並非(也無須)代表安全的事實,同時提醒現代人類想以堅固來與自然作對抗的可笑。並轉而強力批判戰後以美國為首的「私有住宅」政策,如何「反而成了導致家庭不幸的因素」,說明這政策衍伸出來的貸款 / 私有 / 保守性等問題,如何強化了商品化的住宅,助其順利能與資本主義 / 全球化路線的合流同進,並進而導致八○年代起的泡沫經濟 / 金錢遊戲 / 建築師品牌化,與建築專業完全受控於資本之下的種種此刻現象。

  隈研吾甚至認為現代住宅已經成了權力奪取的武器了。

  這樣論述的脈絡,幾乎跨越百年來現代建築的發展歷程,書寫的視野遼闊也宏觀、批判力道猛烈、角度與觀點皆獨特,令人佩服!

  除了令人印象鮮明點出住宅政策對時代的影響外,隈研吾對一般政府依賴對大規模公共事業的投資,來帶動社會整體的政治經濟發展,並企圖從中得到選票支持的操作模式,也投下了「不信任票」的做出批判。另外,他對於現代城市與建築,不斷以自我分割 / 碎化的方式作發展模式,因而喪失了城市 / 建築本當具有完整性的事實,亦提出他的微詞與警告。

  基本上,這是本帶著強烈批判態度的書籍,批判的對象是與資本及權力已然強力掛勾的現代建築。

  關於批判,隈研吾也有清楚的說法:

  我深切地體會到批判性這一術語,正是解讀「現代」這一時代的關鍵字。這個詞在我的腦海中揮之不去,我感到這個詞擁有巨大的、令人不可思議的魔力。對於設計者來說,得到「具有批判性」這樣的評語,是一種莫大的榮幸,與其說「漂亮的建築」,不如說「具有批判性的建築」。後者更令設計師們感到由衷的高興。……因為無論在哪個時代,建築和藝術行為的周邊都有權力鬥爭的存在,而有權力鬥爭的地方又必定存在批判性。但是,建築史上從來沒有出現過一個像二十世紀那樣的時代,人們清楚地意識到批判性的概念,並把這一概念付諸於實踐。

  這樣的時代環境賦予了建築人批判的必然使命性,但批判者也非絕對的真理發言者,對此隈研吾也有提醒:

  建築師在選擇了為時代的主流欲望服務的同時,還必須透過對這一現象的批判來改變這種主流欲望,即使改變是極其微妙的,也要讓主流欲望逐步發生本質上的改變。所謂批判就是要這樣不斷發起,不斷開展。但是批判性往往會過度地用來保護處於領導地位的階層,例如,那些追隨時代主流欲望(如中產階級的欲望)的建築師們,他們為了避免被扣上「異己者」的帽子,就會利用批判性這一工具。這樣一來,批判性便墮落了,它喪失了其原有的理論性和攻擊性。

  是如同暮鼓晨鐘般的提醒吧!

  此外,他對於資本系統(或權力系統)在建制的過程中,不斷以協助「弱者」為名,讓自己轉化成弱者代言人的作法,也極有意見;隈研吾認為所謂的弱者也是一個獨立體,其價值與意義應當得到尊重(而非廉價的施捨),並直指權力者的所謂「善心」裡,可能隱藏的私己慾望與目的。

  在批判的同時,隈研吾也說明了他對現代建築的價值信念。基本上,他相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6614897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16
    • 商品規格
    • 19*21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