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當代建築第三人稱:在解構與簡約間流動 靜止的藝術

解構主義追求的是自由,而簡約主義追求的則是本質。在去除掉一切裝飾後,建築,更像是一門抽象藝術。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79 316
    400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激情的、複雜的、反叛的,解構者視傳統為約束,追求一種更廣闊的自由。
靜寂的、簡化的、返璞歸真的,簡約者致力於擺脫一切表象,回到最原初的本質。

兩種看似對立的建築設計思惟,有時也會變得界線模糊起來。
在去除掉一切裝飾後,建築,更像是一門抽象藝術。

簡單來說,解構主義是激情的、複雜的、反叛的,解構者視傳統為約束,追求一種更廣闊的自由;而簡約主義則是靜寂的、簡化的、返璞歸真的,簡約者致力於擺脫一切表象,回到最原初的本質。

一言以蔽之,解構主義追求的是自由,而簡約主義追求的則是本質。前者往往飛揚奔放,後者則慣於沈澱內斂。

但兩者又何嘗不是人性的一體兩面,自由與本質相互交織成一切文化的底蘊。因此解構主義及簡約主義這兩種看似對立的建築設計思惟,有時也會變得界線模糊起來,舉例來說,妹島和世的建築作品中就存在著一種既簡約又解構的迷人特質。

當代建築容易欣賞,卻不易理解,在去除掉一切裝飾後,讓建築更像是一門抽象藝術。我嘗試透過歷史、政治、文學及美學等多方面來切入說明解構及簡約主義的建築,希望能讓更多人領略到這兩種建築設計思惟的深刻內涵。

在這兩種設計手法的建築領域裡,謝國鐘各自挑選了十三位最具代表性的建築師及二十二件建築物,並採用較通俗的、兼具文學感性的筆法來介紹這些建築師的思想背景及設計理念。

穿過樹林,你看見了小徑,
而循著地面的足跡的韻律,
那條小徑就象徵了你的冒險精神。
我們都是建築師。
──Sverre Fehn

喔!建築師們~【邊走邊想】

Frank Owen Gehhry
法蘭克.歐恩.蓋瑞
在柏林這個有著猶太人慘痛記憶的城市裡,這名猶太裔的建築師悄悄地植入了猶太民族的文化元素──魚的母題,只是它更加地抽象化,更加地隱晦不彰,它由具象的歷史回憶一逕地游入了永生的藝術國度裡。

Zaha Hadid
札哈.哈蒂
從來沒有人用過這樣的表現圖來做設計,太平山及維多利亞港成為灰的黑的底色,而林立的摩天大樓及俱樂部設計圖則化為繽紛多姿的線條及色塊,乍看支離破碎,完全看不出香港引以為傲的城市景觀,但卻又自成一個嚴密的整體,每幅圖面都充滿了飛揚凌厲的動態感。

Gunther Domenig
昆特.多明尼克
這位建築師其實就像是停屍間的法醫,在他面前躺著納粹的巨大而腐敗的軀體,而犀利鋒冷的建築語彙就是他的解剖刀!

Daniel Libeskin
丹尼爾.李伯斯金
他用文學之筆來設計建築,這棟解構主義的建築就像是一首充滿了象徵及隱喻的苦澀詩篇。

Peter Eisenman
彼得.艾森曼
兩千多塊高高低低的黑色碑石就像黑色浪潮般動盪起伏,象徵著猶太人的絕境及沈默的德國人的心靈困境。他將哲學的思辨當成解放建築形象的手段。

Rem Koolhaas
雷姆.庫哈斯
天空的邊界,對現實世界的複製,託辭,偽裝,勝利,塔的合併,街區畫分,大教堂,自我紀念,舌狀物,控制,定格……Koolhaas像一名充滿激情的電影剪接師,將一連串錯綜奔流的意象拼貼成紐約社會現象的蒙太奇。

安藤忠雄
這棟建築就像個身穿灰色道袍的禪修者,冥想入定,早已經生了根定了心,把自己給嵌進了泥土裡,再也拔不出來了,是那樣地與大地合而為一。不遠處,就在水平伸展的灰色牆頭上,突然又出現了那位白色舞者的身影,那飛揚的肢體與裙擺,已彷彿是另一個時空的事情了。

Peter Zumthor
彼得.尊托
Peter Zumthor本身就是個隱士般的建築師,在瑞士阿爾卑斯山區的小城生活了幾十年,他所設計的建築物寥寥可數,但都能創造出一種簡約動人的空間氛圍,因而他被稱為「空間的神職人員」。

Sverre Fehn
斯維勒.費恩
那是一種奇異的無陰影的光線!即使戶外仍是南歐盛夏的強烈陽光,但一走進室內,你就立刻被一種柔和淡白的光線所包圍,而那是北歐極地所特有的光線,與酷冷的氣候同時存在的另一種溫柔氛圍。

吉阪隆正
「的確,『冬天就像斷臂人的衣袖,空虛,黑暗而冗長』,這是一位台灣詩人的詩,」我點點頭說,「所以你希望透過建築讓人們敬畏環境,珍惜環境,就像那一根又深又長的混凝土梁在樹木跟前戲劇化地懸崖勒馬,終究臣服於大自然的頂天立地!」

妹島和世+西澤立衛
輕盈、穿透、流動是妹島和世及西澤立衛所形之於外的建築美學,簡約卻又豐富,均質中透出複雜則是他們的空間組織的特質,然而這一切都根植於他們對於人性需求及潛在欲望的透徹分析及研究。

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
你進入陰影中,你走到陽光下,你在板與板之間流動著,自由且迂迴。在這個由幾何元素所構成的絕對空間中,你失去了長度、寬度及厚度,你成了空間中的一個點。

目錄

第一章 激情之舞
從三條魚談解構
革命與解構 從政治革命到美學革命
神話與鬼話 魅力與恐怖的解剖刀
在大地書寫 
傷口上的詠嘆 猶太與解構 
雙城記 柏林∕台北∕OMA
激情之舞與靜寂之詩 解構與簡約的交鋒 

第二章 靜寂之詩
飄落在阿爾卑斯山的一片葉子 
洗滌心靈的溫泉聖殿 
威尼斯林中對話 
光線與武士刀 
網路時代的交流圈 
沈思在寧靜的簡約中 
生存最小值,經驗最大值 
靜寂之詩與激情之舞 簡約與解構的交鋒 

第三章 激情與靜寂
白天使及黑皇后
英雄與無名 一場因安藤忠雄而起的小爭論
當西方美學遇見東方禪學 談簡約
約束與自由 關於解構的二三事

序/導讀

作者序

在激情與靜寂之間

隔著海灣,遙望著華麗的總督府(Palazzo Ducale)及聖馬可大教堂(Basilica di San Marco)高聳的鐘塔。

不久前,我還穿梭在那迷宮般的街道及運河之間,匆匆掠過繽紛的面具攤、古董店及露天咖啡座。而此刻,我卻已坐在一片濃綠而靜寂的樹林間,宛如隔世。

我心想,這真是個奇妙的城市啊!咫尺天涯,兩個世界。

這裡是城堡花園,「威尼斯雙年展」(La Biennale di Venezia)的主場地,一片高大的林木間散佈著數十棟建築物。著名的「建築雙年展」及「藝術雙年展」就在這裡逐年輪替舉行,而樹林中的一棟棟小建築就是供各國布展的國家館,其中有許多大師之作,透過這些精彩的建築設計就可以深刻感受各國獨特的文化內涵。

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是這趟當代建築之旅的終點。十幾天前,我們從柏林出發,一路向南,穿越法國及瑞士,進入義大利,最後來到了威尼斯。這趟縱貫中、南歐數千公里的公路之旅,途經十幾個城市,看了數十棟充滿創意的當代建築,但最令我為之讚嘆不已的就數解構主義及簡約主義的建築設計。

在柏林,三位猶太裔的建築師用各自迴異的解構手法,將猶太文化及悲慘命運轉化為動人的空間及雕塑,令人喟嘆而又驚嘆;在沃夫斯堡(VfL Wolfsburg)、萊比錫(Leipzig)及史特拉斯堡(Strasbourg),一位回教文化出身的女建築師在吸納了豐富多元的文化元素後,再噴發出一棟棟大氣磅礡、渾然天成的熔合體,讓人深深震懾!

另一面,在瑞士的高山僻境裡,一棟簡單素樸的木造小教堂,卻讓我深刻體認到什麼叫做「千山萬壑赴荊門」,什麼叫做「心靈的旅棧」。而一座半埋在山坡裡的岩洞般的溫泉浴場,神奇的光影及溫度變化,讓我同時回想到古羅馬及大唐的輝煌及悲壯。

即使在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展場裡,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仍是那位女建築師--札哈.哈蒂(Zaha Hadid)--的解構之作,那不勒斯(Napoli)的新鐵路車站,就像一條銀色巨蟒快速地游過地面。而最觸動我心的,則是簡約寧靜的北歐館及徹底內省的日本館。

簡單來說,解構主義是激情的、複雜的、反叛的,解構者視傳統為約束,追求一種更廣闊的自由;而簡約主義則是靜寂的、簡化的、返璞歸真的,簡約者致力於擺脫一切表象,回到最原初的本質。

一言以蔽之,解構主義追求的是自由,而簡約主義追求的則是本質。前者往往飛揚奔放,後者則慣於沈澱內斂。

但兩者又何嘗不是人性的一體兩面,自由與本質相互交織成一切文化的底蘊。因此解構主義及簡約主義這兩種看似對立的建築設計思惟,有時也會變得界線模糊起來,舉例來說,妹島和世的建築作品中就存在著一種既簡約又解構的迷人特質。

當代建築容易欣賞,卻不易理解,在去除掉一切裝飾後,讓建築更像是一門抽象藝術。我嘗試透過歷史、政治、文學及美學等角度來切入解構及簡約主義的設計理念,希望能讓更多人領略到這兩種建築設計思惟的深刻內涵。

這本書能夠完成,首先要特別感謝《當代設計》雜誌,固定的專欄逼得我每個月都要努力擠出一篇稿子,否則這本書跟前一本書的距離就可能不只是八年之遙了。感謝羅興華建築師,因為他的堅持我才會參加那趟穿越德、法、瑞、義的建築之旅,而這本書就源自那趟旅行的長久反芻。感謝張基義老師,沒有他的帶領,那趟旅行的回憶不會那麼美好。

謝謝在東京的李京樺專程去拍梅林之家,而且居然拍到梅花盛開的美景。謝謝張家豪建築師及陳冠帆結構技師慷慨提供金澤21世紀美術館的精彩照片。謝謝蔣瑞琴律師的畢爾包古根漢博物館照片。為了找到范斯沃斯住宅(The Farnsworth House)的照片,我幾乎上窮碧落下黃泉了,最後有幸因廖耕暉建築師及正在美國密斯根大學深造的林彧祥協助下,才終於找到兩位剛去過這棟小住宅的朋友,感謝魏國倫及劉海靜,你們拍的照片太棒了,濃綠的盛夏及蕭索的深秋讓這棟如詩的小住宅呈現出不一樣的意境!

謝謝劉美欽。感謝商周出版社的徐藍萍總編及賴曉玲副主編的投入,讓這本書更有新意。

我跟我太太因那趟建築旅行才認識,而這本書裡的大部分建築都有我們的共同回憶,這些年若不是她的支持,許多我想做的事大概還會一直空想下去!

因此我想將這本小書獻給我最親愛的太太。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精裝
    • ISBN
    • 9789862723487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24
    • 商品規格
    • 19*13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09/29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