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內容簡介
鹽月桃甫(1886-1954),是日治時期台灣美術史不可或缺的靈魂人物。1921年抵達台灣,直到1946年返回故鄉宮崎為止,他旅居台灣長達26年。
台灣,幾乎是他的第二個故鄉。
在台期間,從事美術教育工作;曾經催生台灣美術展覽會的誕生,並且長期擔任台、府展西洋畫部的審查員。他同時在藝術創作上積極自我突破,致力於捕捉台灣風物的生命力,創造地域風土的文化形象與精神象徵。
然而,他同時也是被台灣美術史所遺忘的畫家。
在台日人畫家立石鐵臣回顧台灣美術時曾說,「除了石川欽一郎先生以外,我們不能忘卻鹽月桃甫先生推進台灣美術發展的貢獻。他半生旅居台灣,作品也幾乎都留在台灣;他的藝術雖可在日本美術中成為受評價的對象,但他的作品不為日本中央所知,終究與日本美術失去緣份。我從鹽月先生身上,體會出一個最孤獨的藝術家生涯。」
台灣,幾乎是他的第二個故鄉。
在台期間,從事美術教育工作;曾經催生台灣美術展覽會的誕生,並且長期擔任台、府展西洋畫部的審查員。他同時在藝術創作上積極自我突破,致力於捕捉台灣風物的生命力,創造地域風土的文化形象與精神象徵。
然而,他同時也是被台灣美術史所遺忘的畫家。
在台日人畫家立石鐵臣回顧台灣美術時曾說,「除了石川欽一郎先生以外,我們不能忘卻鹽月桃甫先生推進台灣美術發展的貢獻。他半生旅居台灣,作品也幾乎都留在台灣;他的藝術雖可在日本美術中成為受評價的對象,但他的作品不為日本中央所知,終究與日本美術失去緣份。我從鹽月先生身上,體會出一個最孤獨的藝術家生涯。」
目錄
第一章 美術教師與畫家之路
幕末武士的後代
地方的美術經驗-大阪與松山
第二章 台灣美術的耕耘者
從松山到台灣
自由畫的提倡者
畫塾、畫會與個人展覽會
台灣美術展覽會
第三章 創造南國色彩
從異國情緒到地域色彩
台灣意象-原住民、山林、海洋主題
新興風格的實驗
野獸派與南畫風的結合
永恆的台灣地域圖像
第四章 鏡中之像-純樸雅拙的美學觀
戰爭時局下的沈潛
尋訪日向故鄉
靜物畫中的南畫意趣
第五章 北遷的「南國」:戰後宮崎繪畫
戰後的重生—故鄉宮崎生活
回憶的台灣南國
現實的宮崎南國
日向風景系列
童心的世界
第六章 台灣美術記憶中的鹽月桃甫
日治時期台灣藝評中的「鹽月桃甫」
民族主義與本土意識過渡期的評價
鹽月桃甫的再生
幕末武士的後代
地方的美術經驗-大阪與松山
第二章 台灣美術的耕耘者
從松山到台灣
自由畫的提倡者
畫塾、畫會與個人展覽會
台灣美術展覽會
第三章 創造南國色彩
從異國情緒到地域色彩
台灣意象-原住民、山林、海洋主題
新興風格的實驗
野獸派與南畫風的結合
永恆的台灣地域圖像
第四章 鏡中之像-純樸雅拙的美學觀
戰爭時局下的沈潛
尋訪日向故鄉
靜物畫中的南畫意趣
第五章 北遷的「南國」:戰後宮崎繪畫
戰後的重生—故鄉宮崎生活
回憶的台灣南國
現實的宮崎南國
日向風景系列
童心的世界
第六章 台灣美術記憶中的鹽月桃甫
日治時期台灣藝評中的「鹽月桃甫」
民族主義與本土意識過渡期的評價
鹽月桃甫的再生
序/導讀
前言
展讀台灣美術長卷
古今中外任何偉大文明,莫不產生於博雅恢弘的心胸氣度。漢唐盛世的長安古都,明治維新的江戶風範,流光泛彩的巴黎花都,民族熔爐的紐約大城;在在說明,一個能夠包容世界,放眼天下的文化體質,是如何在接受各種「非我族類」的滋養陶育下,內化為自身的文明基質。
今天,二○○九年的台灣,一方面經歷政經風暴、金融海嘯、天災流感的侵襲,另一方面卻又勇猛地展現種種應變靈活的生命力。在八八水災前後兩個月內,高雄世運會與台北聽奧會,向世界呼喚屬於台灣的美麗與獨特。以「布袋戲」、「電音三太子」、「優人神鼓」、「本土音樂」、「辦桌」、「廟會」、「點天燈」種種台式在地的繽紛絢麗,展開一系列令世人注目的台灣文化嘉年華。
同樣地,翻開六十本美術家傳記叢書,「自主」與「開放」的編輯精神已成為本套書的核心意義。不只在包容異己,它更立足於自我意識的覺醒與自我價值的書寫,透過對其他文化的尊重理解,進而確立本土意識的主體意涵。因此,系統的整理、組織屬於台灣美術文化的寶貴資產,乃成為刻不容緩的永續議題。
文建會與雄獅美術合作出版的【美術家傳記叢書】,即在此一概念上,延伸到了今日的第六階段。畫家陳植棋、劉錦堂、李仲生、呂基正、丁學洙,雕刻家蒲添生,書法家陳丁奇,素人美術家吳李玉哥與林淵,以及日籍畫家鹽月桃甫的入選,皆是肯定其對台灣美術文化的貢獻。無論本土、異籍,在地或他方,只要以台灣為創作情感,或創作心靈以台灣為依歸者,都是台灣美術文化的薪傳火種。本階段,我們更首度推出美術家光碟片,十本新書皆隨書贈送一片光碟,盼有助美育的普及與年輕一代閱讀的興趣。
由一九九二年開始,歷經十七年,【美術家傳記叢書】由早期「深耕美育」文化襟懷出發,走到今天「兼容並蓄」的自主開放,盼未來走向「有容乃大」的文明燦爛。經由多位學者專家、作者與編者的共同努力,一位一位美術人物傳記的接續出版,可望為台灣的未來,留下一張可遠可長,光輝壯麗的「台灣美術長卷」。
展讀台灣美術長卷
古今中外任何偉大文明,莫不產生於博雅恢弘的心胸氣度。漢唐盛世的長安古都,明治維新的江戶風範,流光泛彩的巴黎花都,民族熔爐的紐約大城;在在說明,一個能夠包容世界,放眼天下的文化體質,是如何在接受各種「非我族類」的滋養陶育下,內化為自身的文明基質。
今天,二○○九年的台灣,一方面經歷政經風暴、金融海嘯、天災流感的侵襲,另一方面卻又勇猛地展現種種應變靈活的生命力。在八八水災前後兩個月內,高雄世運會與台北聽奧會,向世界呼喚屬於台灣的美麗與獨特。以「布袋戲」、「電音三太子」、「優人神鼓」、「本土音樂」、「辦桌」、「廟會」、「點天燈」種種台式在地的繽紛絢麗,展開一系列令世人注目的台灣文化嘉年華。
同樣地,翻開六十本美術家傳記叢書,「自主」與「開放」的編輯精神已成為本套書的核心意義。不只在包容異己,它更立足於自我意識的覺醒與自我價值的書寫,透過對其他文化的尊重理解,進而確立本土意識的主體意涵。因此,系統的整理、組織屬於台灣美術文化的寶貴資產,乃成為刻不容緩的永續議題。
文建會與雄獅美術合作出版的【美術家傳記叢書】,即在此一概念上,延伸到了今日的第六階段。畫家陳植棋、劉錦堂、李仲生、呂基正、丁學洙,雕刻家蒲添生,書法家陳丁奇,素人美術家吳李玉哥與林淵,以及日籍畫家鹽月桃甫的入選,皆是肯定其對台灣美術文化的貢獻。無論本土、異籍,在地或他方,只要以台灣為創作情感,或創作心靈以台灣為依歸者,都是台灣美術文化的薪傳火種。本階段,我們更首度推出美術家光碟片,十本新書皆隨書贈送一片光碟,盼有助美育的普及與年輕一代閱讀的興趣。
由一九九二年開始,歷經十七年,【美術家傳記叢書】由早期「深耕美育」文化襟懷出發,走到今天「兼容並蓄」的自主開放,盼未來走向「有容乃大」的文明燦爛。經由多位學者專家、作者與編者的共同努力,一位一位美術人物傳記的接續出版,可望為台灣的未來,留下一張可遠可長,光輝壯麗的「台灣美術長卷」。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