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振華油畫選
A Collection of Li Cheng-hwa,s Oil Paintings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本書蒐錄黎振華先生四十三幅油畫選作。黎振華先生曾任公職服務於行政院僑務委員會處長、派駐法國代表處僑務組組長、兼巴黎華僑文教服務中心主任、僑委會參事。2003年退休。
目錄
黎振華簡歷
前言
Preface
目錄
(01)納西族的“好命男”/45.5×38cm/2004
(02)淑女/45.5×38cm/2005
(03)油畫速寫/起手無回大丈夫/40×30cm/2004
(04)女子側面頭像/41×31.5cm/1993
(05)人物寫生/65×53cm/2004
(06)人體寫生/40×30cm/2004
(07)人體寫生/41×31.5cm/2004
(08)油畫速寫/蜂炮、瘋炮/53×45.5cm/2004
(09)藍鵲的早餐/65×53cm/2007
(10)藍鵲母子/53×45.5cm/2004
(11)盛宴/45.5×38cm/2011
(12)畫眉母子/45.5×38cm/2011
(13)翺翔/91×72.5cm/2009
(14)家/91×72.5cm/2009
(15)黃昏戀歌/65×53cm/2006
(16)傾訴/65×53cm/2006
(17)四重唱/65×53cm/2006
(18)海魚/53×45.5cm/2004
(19)海魚/53×45.5cm/2004
(20)湖濱家屋/53×45.5cm/1999
(21)溪畔/72.5×60.5cm/2006
(22)土耳其中世紀的“大廳”/53×45.5cm/2005
(23)巴黎近郊的塞納河/60×49.5cm/1999
(24)灕江邊/41×31.5cm/2006
(25)三星堆出土的古物/65×53cm/2016
(26)寶寶的寶寶/41×31.5cm/1992
(27)畫室一角/65×53cm/1994
(28)靜物/65×50cm/1992
(29)蘋果與瓶鑵/65×53cm/1993
(30)靜物/65×53cm/1994
(31)花果靜物/65×53cm/2005
(32)燈籠和花瓶/65×53cm/1993
(33)瓶花/40×30cm/2004
(34)香水百合/72.5×60.5cm/1994
(35)油畫速寫 故鄉山坡上的桃金釀/35×24cm/2008
(36)阿拉伯壺和花果/53×45.5cm/2005
(37)瓶花與香瓜/35×27cm/2005
(38)花與葉/33×24cm/2003
(39)花果靜物/27×22cm/2015
(40)靜物/53×45.5cm/1995
(41)瓶花與柿子/41×31.6cm/2008
(43)有桔子的靜物/27×22cm/2015
前言
Preface
目錄
(01)納西族的“好命男”/45.5×38cm/2004
(02)淑女/45.5×38cm/2005
(03)油畫速寫/起手無回大丈夫/40×30cm/2004
(04)女子側面頭像/41×31.5cm/1993
(05)人物寫生/65×53cm/2004
(06)人體寫生/40×30cm/2004
(07)人體寫生/41×31.5cm/2004
(08)油畫速寫/蜂炮、瘋炮/53×45.5cm/2004
(09)藍鵲的早餐/65×53cm/2007
(10)藍鵲母子/53×45.5cm/2004
(11)盛宴/45.5×38cm/2011
(12)畫眉母子/45.5×38cm/2011
(13)翺翔/91×72.5cm/2009
(14)家/91×72.5cm/2009
(15)黃昏戀歌/65×53cm/2006
(16)傾訴/65×53cm/2006
(17)四重唱/65×53cm/2006
(18)海魚/53×45.5cm/2004
(19)海魚/53×45.5cm/2004
(20)湖濱家屋/53×45.5cm/1999
(21)溪畔/72.5×60.5cm/2006
(22)土耳其中世紀的“大廳”/53×45.5cm/2005
(23)巴黎近郊的塞納河/60×49.5cm/1999
(24)灕江邊/41×31.5cm/2006
(25)三星堆出土的古物/65×53cm/2016
(26)寶寶的寶寶/41×31.5cm/1992
(27)畫室一角/65×53cm/1994
(28)靜物/65×50cm/1992
(29)蘋果與瓶鑵/65×53cm/1993
(30)靜物/65×53cm/1994
(31)花果靜物/65×53cm/2005
(32)燈籠和花瓶/65×53cm/1993
(33)瓶花/40×30cm/2004
(34)香水百合/72.5×60.5cm/1994
(35)油畫速寫 故鄉山坡上的桃金釀/35×24cm/2008
(36)阿拉伯壺和花果/53×45.5cm/2005
(37)瓶花與香瓜/35×27cm/2005
(38)花與葉/33×24cm/2003
(39)花果靜物/27×22cm/2015
(40)靜物/53×45.5cm/1995
(41)瓶花與柿子/41×31.6cm/2008
(43)有桔子的靜物/27×22cm/2015
序/導讀
作者自序/黎振華
我自小喜愛塗鴉,中學起常參觀畫展,逛美術館、博物館。直至42歲才師從楊恩生老師習水彩畫。51歲師從龐均老師學油畫。那都是先後在畫展中驚豔於他們作品,才輾轉找上師門,1883年我在書店看到一張印有楊恩生水彩畫的明信片,經詢楊老師是師大美研所的學生。是當年水彩大賽的冠軍。我向他表明想跟他學水彩畫,感於我學畫熱忱和誠懇態度,他答應我週日到他家去“看看”。看到他調色的美妙,掌握水份和控制時間的精準和高難度。讓我對水彩畫的態度只能用“著迷”和“敬畏”來形容。此後三四年,我用了不少時間去研讀有關藝術的書籍、畫冊,和動手練習作畫。
1991年我在龍門畫廊看到龐均的油畫大作,十分震撼。經詢查才知龐老師是藝專(今台藝大)的老師,其尊翁是北京中央工藝美院(前)院長。龐老師十一歲時便在廣州展出過油畫,被譽為神童、十三歲以同等學歷進入杭州美院,後轉入北京中央美院,十七歲畢業。畢業後在畫院作畫及美術院校兼課。1980年到香港,1987年來台,進入國立藝專任教。當年他己經極負盛名的油畫藝術家。他僅年長我五歲,感謝他肯收我這個非科班出身的老學生。在他的畫室有大學美研所的學生,有中小學美術老師。從1992至1995年,我幾乎每週日,都從十時進入畫室至下午七八時才離開。很難得是龐老師教學方式,他常和學生一起作畫,學生可自由在旁觀摩,有時隨機講解教學,有時巡視指導。龐老師特別強調油畫的色彩,所以大家十分認真觀察他的調色、著色、和筆觸,然後各自再三嘗試磨練,再請老師指教批評。有位學長說:在此兩三年學到的油畫基本功,比大學科班出身的還要紮實。難怪有同學遠從新竹、高雄來上課。我心底十分慶幸和珍惜有此良機。
未能“讀萬卷書”是我的遺憾,但在行“萬裡路”上,拜今日科技與交通之便捷,己不難超越“萬裡”了。我在公職期間,已走訪過東南亞:星、馬、泰、印尼等國及中南美洲多個國家。後又於1995年至2002年,奉派駐法國代表處任僑務組組長、兼任巴黎華僑文教服務中心主任。公務比在國內還要繁忙,有幸在此藝術之都工作、生活,我不再用有限的公餘之暇來繪畫,而是到巴黎各大美術館、博物館去觀摩欣賞豐富舉世聞名的美術傑作;僅在巴黎博物館有34家、美術館20家,其他文史、工藝等性質紀念館17家。僅奧塞美術館(特別是世界印象派傑作為主)和羅浮宮博物館,就夠一個人半輩子去學習鑒賞。2002年調回僑委會,於2003年申請提前退休。
退休後與內人重遊西歐;德、西、葡、義、奧、瑞士等國。又先後遊覽了東歐、北歐、土耳其、埃及,北美(美國,加拿大)。又數次遊覽了中國大陸名山大川,古蹟名勝;如黃山、絲路、灕江、蘇杭等等神州美景。在東北上溯鴨綠江、圖門江至俄羅斯的黑河小鎮。再遊覽讓人感觸萬千的東北富饒黑土地。在齊齊哈爾紮龍,那一望無際的丹頂鶴保育區基地上,近距離觀賞丹頂鶴,讓人終生難忘。更回去過我的故鄉廣東惠陽。我覺的惠州西湖之美,不亞於杭州西湖,各有千秋。2004年參加龐均老師帶領同學到雲南麗江寫生,很多體驗極為難得⋯⋯。這些廣泛的遊歷見聞,對一個人的藝術素養提升甚有助益。
近30多年以來,隨同楊老師及龐老師畫室,及其他藝術社團參加過十多次分別在國父紀念館、歷史博物館國家畫廊等文藝場所舉辦的聯展。自2015年起,先後應邀在交通部臺北桃園飛航服務中心,國防大學等八個單位舉辦個展。
也許出於疏懶個性,或如某友人說:「黎某人的視力看不見名利」,至今還未出版過畫冊。好友楊建成兄,十二年前曾鼓勵我出畫冊。揹負沉重照相器材到家裏拍攝畫作,照片沖洗出來。不料被我一擱十年,未有進一步整理出版。一年多前,楊兄照相器材升級,認為新設備拍出的彩色效果更好,又特別為我將畫作重新拍攝一遍。鼓勵我將拍攝出檔案整理成印刷稿,出本畫冊。在他催促下,這本畫冊終於要付印出版了。楊兄的熱誠認真及工作效率,實在令我感動。
從我拜師學畫至今,正好是我人生的後四個十年,今後還有多少個“十年”?祇有天曉得,出版此畫冊做個紀念應該是時候了。這些畫作是我專心開心苦練的“成績單”。也表達對破格收我為「徒」的楊恩生老師、龐均老師、師母籍虹老師的敬意和謝忱。畫作好與壞,要打幾分,都不計較了。
很感謝陶磁雕刻藝術家簡黃彬老師與劉國英老師伉儷;他倆活力無窮,人脈豐沛,曾經舉辦並邀約我參加多次藝文和書法活動及展覽,讓我大開眼界,結識更多藝文界前輩和朋友。
在此,還要感謝內人葉碧芬女士、女兒之瑋、兒子岱宗的支持和諒解;在三、四十年前,用了太多的週未假日,我祇顧沉迷於繪畫,而沒與他們共度假日,感到十分愧疚。這本小冊子出版,正是包涵著全家人對我多年的支持和包容。
我自小喜愛塗鴉,中學起常參觀畫展,逛美術館、博物館。直至42歲才師從楊恩生老師習水彩畫。51歲師從龐均老師學油畫。那都是先後在畫展中驚豔於他們作品,才輾轉找上師門,1883年我在書店看到一張印有楊恩生水彩畫的明信片,經詢楊老師是師大美研所的學生。是當年水彩大賽的冠軍。我向他表明想跟他學水彩畫,感於我學畫熱忱和誠懇態度,他答應我週日到他家去“看看”。看到他調色的美妙,掌握水份和控制時間的精準和高難度。讓我對水彩畫的態度只能用“著迷”和“敬畏”來形容。此後三四年,我用了不少時間去研讀有關藝術的書籍、畫冊,和動手練習作畫。
1991年我在龍門畫廊看到龐均的油畫大作,十分震撼。經詢查才知龐老師是藝專(今台藝大)的老師,其尊翁是北京中央工藝美院(前)院長。龐老師十一歲時便在廣州展出過油畫,被譽為神童、十三歲以同等學歷進入杭州美院,後轉入北京中央美院,十七歲畢業。畢業後在畫院作畫及美術院校兼課。1980年到香港,1987年來台,進入國立藝專任教。當年他己經極負盛名的油畫藝術家。他僅年長我五歲,感謝他肯收我這個非科班出身的老學生。在他的畫室有大學美研所的學生,有中小學美術老師。從1992至1995年,我幾乎每週日,都從十時進入畫室至下午七八時才離開。很難得是龐老師教學方式,他常和學生一起作畫,學生可自由在旁觀摩,有時隨機講解教學,有時巡視指導。龐老師特別強調油畫的色彩,所以大家十分認真觀察他的調色、著色、和筆觸,然後各自再三嘗試磨練,再請老師指教批評。有位學長說:在此兩三年學到的油畫基本功,比大學科班出身的還要紮實。難怪有同學遠從新竹、高雄來上課。我心底十分慶幸和珍惜有此良機。
未能“讀萬卷書”是我的遺憾,但在行“萬裡路”上,拜今日科技與交通之便捷,己不難超越“萬裡”了。我在公職期間,已走訪過東南亞:星、馬、泰、印尼等國及中南美洲多個國家。後又於1995年至2002年,奉派駐法國代表處任僑務組組長、兼任巴黎華僑文教服務中心主任。公務比在國內還要繁忙,有幸在此藝術之都工作、生活,我不再用有限的公餘之暇來繪畫,而是到巴黎各大美術館、博物館去觀摩欣賞豐富舉世聞名的美術傑作;僅在巴黎博物館有34家、美術館20家,其他文史、工藝等性質紀念館17家。僅奧塞美術館(特別是世界印象派傑作為主)和羅浮宮博物館,就夠一個人半輩子去學習鑒賞。2002年調回僑委會,於2003年申請提前退休。
退休後與內人重遊西歐;德、西、葡、義、奧、瑞士等國。又先後遊覽了東歐、北歐、土耳其、埃及,北美(美國,加拿大)。又數次遊覽了中國大陸名山大川,古蹟名勝;如黃山、絲路、灕江、蘇杭等等神州美景。在東北上溯鴨綠江、圖門江至俄羅斯的黑河小鎮。再遊覽讓人感觸萬千的東北富饒黑土地。在齊齊哈爾紮龍,那一望無際的丹頂鶴保育區基地上,近距離觀賞丹頂鶴,讓人終生難忘。更回去過我的故鄉廣東惠陽。我覺的惠州西湖之美,不亞於杭州西湖,各有千秋。2004年參加龐均老師帶領同學到雲南麗江寫生,很多體驗極為難得⋯⋯。這些廣泛的遊歷見聞,對一個人的藝術素養提升甚有助益。
近30多年以來,隨同楊老師及龐老師畫室,及其他藝術社團參加過十多次分別在國父紀念館、歷史博物館國家畫廊等文藝場所舉辦的聯展。自2015年起,先後應邀在交通部臺北桃園飛航服務中心,國防大學等八個單位舉辦個展。
也許出於疏懶個性,或如某友人說:「黎某人的視力看不見名利」,至今還未出版過畫冊。好友楊建成兄,十二年前曾鼓勵我出畫冊。揹負沉重照相器材到家裏拍攝畫作,照片沖洗出來。不料被我一擱十年,未有進一步整理出版。一年多前,楊兄照相器材升級,認為新設備拍出的彩色效果更好,又特別為我將畫作重新拍攝一遍。鼓勵我將拍攝出檔案整理成印刷稿,出本畫冊。在他催促下,這本畫冊終於要付印出版了。楊兄的熱誠認真及工作效率,實在令我感動。
從我拜師學畫至今,正好是我人生的後四個十年,今後還有多少個“十年”?祇有天曉得,出版此畫冊做個紀念應該是時候了。這些畫作是我專心開心苦練的“成績單”。也表達對破格收我為「徒」的楊恩生老師、龐均老師、師母籍虹老師的敬意和謝忱。畫作好與壞,要打幾分,都不計較了。
很感謝陶磁雕刻藝術家簡黃彬老師與劉國英老師伉儷;他倆活力無窮,人脈豐沛,曾經舉辦並邀約我參加多次藝文和書法活動及展覽,讓我大開眼界,結識更多藝文界前輩和朋友。
在此,還要感謝內人葉碧芬女士、女兒之瑋、兒子岱宗的支持和諒解;在三、四十年前,用了太多的週未假日,我祇顧沉迷於繪畫,而沒與他們共度假日,感到十分愧疚。這本小冊子出版,正是包涵著全家人對我多年的支持和包容。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