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6_2026手帳年曆

孟克的吶喊:〈病童〉、〈吸血鬼〉、〈分離〉、〈吻〉,帶來一首關於生命、愛情和死亡的詩篇

  • 9 252
    280

活動訊息

金石堂,總有一本書懂你!雙11更好買,25家銀行信用卡分期0利率!

內容簡介

表現主義繪畫的先驅╳版畫複製大師

他筆下的人物猶如舞臺劇中的角色,

他是現代藝術大師──愛德華・孟克

 

「病魔、瘋狂與死亡是圍繞我搖籃的天使,並持續伴隨我一生。

 

當提起「愛德華・孟克」這個名字的時候,人們或許會有短暫的猶疑;

如果加一句「〈吶喊〉的作者」,那麼大部分人會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

如果將〈吶喊〉擺在人們眼前,那麼所有人都會說:「哦,是這幅畫!」

是的,這是任何一部合格的美術史一定會提到的作品。

 

不過,在欣賞這幅畫之前,我們或許該知道

──它不是突然之間產生的靈感,而是個人經歷所累積的結果⋯⋯

 

〈死去的母親〉(The Dead Mother)

 

母親那骷髏一樣的頭深陷在枕頭裡,站在母親靈床前的孩子,睜著雙眼,孤獨地看著周圍的世界,那彷彿是他自己的寫照。

 

1868年聖誕節過後,5歲的孟克失去了母親。他正處在似懂非懂的年紀,親眼看著母親一天天衰弱,最終躺在床上不再應聲,看著親友往返忙碌於喪事,幾乎忽略了他們幾個孩子,他感到惶恐、無助。孟克在畫中無數次地反映過死亡的主題,這與童年留下的印象是分不開的。

 

〈病童〉(The sick child)

 

紅髮少女坐在床上,絕望地望向身邊的母親。少女的母親握著少女的手,悲哀地低下頭去。他希望透過人物的動勢表達無法抑制的悲苦和絕望。

 

〈病童〉創作於1885年至1886年之間,第一次展出是在1886年的秋季畫展。這幅畫對孟克意義重大。在藝術上,它衝破了自然主義的範圍,帶著印象派的影響,開啟了他今後表現主義的創作;在生活上,它代表著孟克對母親、姐姐以及他的童年最深切、最完整的回憶。

 

〈分離〉(Separation)

 

他表情痛苦,一隻手捂著胸口──心被奪走了,愛情卻無法挽回。女人的頭髮一直延伸到男人頭頂上方,象徵著雙方關係的糾結。

 

經歷了初次的愛情悲劇,孟克藝術人生的一條重要主題開始成型,那就是理解和表達男人、女人的存在,展示他們的愛、他們的痛苦、他們的絕望,他們被造物主詛咒,幾千年來結成的無盡的枷鎖。

 

〈吸血鬼〉(Vampire)

 

男人埋頭靠在女人懷裡,似乎在尋求愛情的安慰。女人俯身吻著男人的脖頸,長長的紅髮垂下,覆蓋著男人的頭部和身體。這一幕,看似情侶在接吻,但又像是吸血鬼在吸食人血。

 

在孟克表現男女關係的作品中,絕少涉及愛情的甜蜜、浪漫,而往往是痛苦糾纏,無盡無休。而且,孟克筆下的男女關係中,往往女人是強大的一方,男人是弱小的一方,他們的形象蒼白、瘦弱、深陷在陰影裡,甚至面目模糊。

 

〈亡故〉(Death in the Sickroom)

 

真正的死亡面前,除了最悲痛的親人,世界一切都沒有變,就像這個冰冷的房間一樣,綠色的牆、橙色的地板、簡陋的床。當死者和家屬離開這裡後,世界照常運行,就像這生命從來沒有存在過一樣。

 

在孟克心目中,這次生死別離的瞬間一直都存在於所有人的心中,從未淡去,這個情景已經成為家人記憶中的永恆。孟克在創作這幅畫時受到了齊克果理論的影響,他曾在一本書中分析了瞬間和永恆會合的一剎那的哲學意義,因而他又將這幅畫命名為〈死亡瞬間〉。

 

〈吶喊〉(The Scream)

 

他瘦骨嶙峋,兩隻手抱著毛髮全無的頭顱,雙眼形成兩個空洞,嘴巴張開到誇張的程度,似乎在發出某種絕望的嘶喊。他捂著耳朵,似乎聽不見那兩個遠去的行人的腳步聲,也看不見遠方的兩艘小船和教堂的尖塔。

 

畫中這完全與現實隔離了的孤獨者,已被內心深處極度的恐懼徹底征服。他就像一個尖叫的鬼魂,讓觀賞者恐懼,不自覺得也想要尖叫吶喊。他不是一個具體的人物,只是一個被抽象化了的代表恐懼的形象。在這幅畫血紅的天空上方,還有一行潦草的小字:「只有瘋子才畫得出。」

 

〈吶喊〉的創作離今天已經一百多年了,

自這幅畫誕生起,對它的解讀就從來沒有停止過──

 

本書特色

 

孟克是一位在藝術領域獲得多方面成就的藝術家,終其一生,他都沒有停止對藝術的探索。他善於思索和總結,將自己的藝術見解和理論付諸筆下,加以文學性的表達,形成了大量學術性和文學性兼備的文化遺產。本書將詳細位讀者介紹挪威表現主義畫家孟克的一生。

 

作者

編者簡介

 

仝十一妹

 

曾編著《紅樓夢名句名段》、《一生讀書計畫:西學書架》等文化普及類書籍,擅長文化、成長、勵志類散文,發表原創作品百餘篇。

 

目錄

代序─來赴一場藝術之約
 
第1章 疾病和死亡籠罩下的童年
母親之死
卡琳姨媽和最初的繪畫
格魯納克之痛
 
第2章 青年藝術家的探索和嘗試
初涉畫壇
波西米亞集團
巴黎之行和〈病童〉的創作
第一次,認識了女人
 
第3章 法國的藍色催化
〈春〉,送他踏上巴黎求學之路
悲傷的聖克盧之夜
創作的累積:遊學期間的繪畫
理論的昇華:孟克的筆記和文學創作
無奈的「分離派」
 
第4章 藝術的爆發
留駐柏林
黑豬酒吧
孟克筆下的女人與愛情
死亡的回憶
穿越時空的吶喊
版畫創作
 
第5章 歐洲苦旅
萊茵河畔的破冰
凍結生命
徹底告別愛情
「一扇明亮的藝術之窗向我打開了」
精神崩潰之路
 
第6章 一輪重新升起的太陽
新的色彩和畫作
永遠的「太陽」
名揚世界
 
第7章 最後的日子
晚年生活
自畫像,從衰老走向死亡的自我觀察
二戰之痛
表現主義的先驅
 
附錄 孟克年譜

 

序/導讀

代序

 

來赴一場藝術之約

 

繪畫是人類天生的藝術。人們從孩提時代,便懂得用簡單的線條勾勒眼中的世界。

 

好花不長開,好景不長在,有人卻能用畫筆將一剎那定格成永恆;平凡的事,平凡的物,有人卻能賦予其新的生命,帶人們發現它的美好;有形的景,無形的情,有人卻能將情感揮灑成動人心魄的色彩,喚起人們深深的共鳴。

 

這樣的作品,這樣的人,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它們永恆的銘刻在人類文明史上,深植入我們的頭腦,構成我們基本的常識。這套書,便是一封跨越世紀的邀請函,翻開它,來赴一場藝術之約。

 

它講的是美術家的人生,同時用人生的河流串起每一處絕妙的風景,也就是他們的作品。他們的生命從哪裡開始,他們有怎樣的家庭、怎樣的童年、怎樣的愛情、怎樣的病痛,又怎樣成長、怎樣探索、怎樣謀生,那些偉大的作品又是在什麼情況下誕生……你會在這裡一一找到答案。

 

他們其實不是藝術聖壇上那一張張用來膜拜的畫像,而是跟我們每個人一樣,有血有肉,有哀有樂。米勒(Jean-François Millet)有一個溫暖快樂的童年;雷諾瓦(Pierre-Auguste Renoir)生了一個成為20世紀著名導演的兒子;高更(Eugène Henri Paul Gauguin)最先是一位從事金融業、收入豐厚的業餘畫家;梵谷(Vincent Willem van Gogh)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年才賣出一幅畫;畢卡索(Pablo Ruiz Picasso)情人無數,80歲時還迎娶了35歲的妻子;孟克(Edvard Munch)一生在親人去世、病痛、菸酒、精神癲狂中度過,卻活到81歲高齡……每一幅經典畫作,不再是展覽牆上的木框,而與鮮活的生命有所關聯。你能夠如此真切的感受到那些線條與色彩是由怎樣的雙手來勾勒的。

 

當這許多位美術家匯集到一起,又串起了一部美術史,他們是美術史上最璀璨的珍珠。每一本書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呼應,他們是自己的傳記主人,同時又是其他傳記主人的背景。有時,幾位名家同時出現或前後承接,你會發現他們在時間和空間上竟如此相近。你彷彿徜徉在巴黎的羅浮宮,漫步在楓丹白露森林,沉浸在濃厚的藝術氛圍中。你看到他們在塞納河畔背著畫板寫生,在學院的畫室研究著比例與筆法,在街角煙霧繚繞的酒館進行著思想的爭鳴,在為參加各種沙龍而忙著選畫、貼標籤、裝箱、布展……

 

你的美術素養不再停留在知道幾幅畫作、幾個名字上,你與藝術的連結更加緊密。你會在一場美術展覽中關注畫作的派別和技巧,你會在子女接受美術教育時找出最經典的畫作,你會在某個地方旅行時,說出哪位美術家曾與你走過同一段路。

 

更重要的——你會更加深刻的感受到藝術的美好。面對安格爾(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的〈泉〉(The Source),你是否為少女潔白自然的胴體而讚嘆?面對米勒的〈晚禱〉(L'Angélus),你是否為農民的虔誠、寧靜、純潔而感動?面對雷諾瓦的〈煎餅磨坊的舞會〉(Le Bal au Moulin de la Galette),你是否聽到陽光在樹葉的空隙中歡躍喧鬧?面對梵谷的〈向日葵〉(Sunflowers),你的雙眼是否被那火焰般的明亮點燃?

 

林錡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6263324718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08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本商品會員日滿額金幣加碼回饋最高15倍
預計 2025/11/14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