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痛苦的上帝:楊腓力的苦難神學

Where is God when it hurts?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9 432
    480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2002年銷售超過百萬冊★

楊腓力畢生用心對待的一個主題!

────────獻給每個住在這嘆息星球上的人────────

 

一九四三年, 15歲的埃利.維瑟爾,目睹一位無辜男孩死於納粹集中營,內心充斥對信仰的失望,疑惑「上帝到底在哪裡?」。在當年維瑟爾的心裡,上帝已與這位男孩一同死去。

 

一九六七年,棲身某個農場的移工家庭,面對基督信仰無能回應他們的貧窮問題,教會只是空泛要求基督徒不斷為現況讚美感謝、不要埋怨,不禁咆哮,耶穌能否從十字架上下來,親身體會他們所過的日子。

 

身處不同年代,遭遇不同苦難,他們發出相同的吶喊,以及對上帝的質問。當受苦以各種不明白的樣貌出現,被龐大情緒壓得喘不過氣的我們,會很自然想知道「這些事為什麼會發生?」、「為什麼是我?」。甚至,有時原以為基督信仰能提供解答、給予安慰,沒想到給予的回應,竟是滿地的失望,或沉默。

 

然而,對痛苦置若罔聞,是上帝的本意嗎?

 

「痛苦的問題」一直是基督信仰深奧難解之謎。面對苦難的基督徒,就像走在一條鋼索上,就連那些聰穎或曾自認敬虔忠心的人,也不乏仆倒其上。因為這從來不只是信仰知識、神學議題,更是一位信靠上帝之人,期望自己未曾被上帝背叛的椎心之痛。

 

楊腓力初次寫成此書雖年僅二十來歲,但本於追尋苦難意義的初衷,日後仍舊筆耕不輟,走進受苦者的世界。他整理、書寫這些尋獲的線索,歷經前後多次增修、改版,成為我們今日看到的這本著作。

 

楊腓力循線發現,在這些看似無望的苦難現場背後,竟透著上帝的身影。那位無辜的男孩、那戶移工家庭,從來不是獨自一人死去,也不是孤苦無依、浮沉於世。因為上帝同樣經受過如此難以想像的傷痛,祂的兒子來到世上與我們同住,卻也為我們死在這個世上。祂受壓迫的痛苦身軀,是向我們顯明自己一直都在的證據,證明祂對我們不曾離棄過的諾言,述說痛苦終有救贖可能的希望。

 

名人推薦

好評推薦
 

凡是探討痛苦與邪惡的問題,只要弄得到手,我都讀過。但這書是我讀過最清晰易懂,也最實用的一本。——基斯.米勒(Keith Miller)《新酒芬芳》(A Taste of New Wine)的作者

 

這是我讀過最有助於處理邪惡問題的一本書之一⋯⋯並且奠基於真正與人們對話的層次上。如果我需要物色某些物品可以送給正經歷煎熬或困難之人,我會推薦這本書。——弗農.葛蘭茲博士(Dr. Vernon Grounds)前任丹佛神學院(Denver Seminary)院長

 

真是本好書!大師之作!鉅細靡遺,令人動容,卻不矯揉造作。原本並不期待這是本引人入勝的書,但它就是讓你愛不釋手。——傑瑞.詹肯斯(Jerry Jenkins)美國基督教作家&《慕迪月刊》(Moody Monthly)的前任編輯

作者

楊腓力|Philip Yancey

 

自小生長在一個基督教家庭,能意味著我們將擁有真實的信仰嗎?這個自我叩問是楊腓力一生對上帝、對基督信仰持之以誠的原由。他尊重每個疑惑,因為他親身體會到自己勇於探索信仰的重要性,而不是依附別人的信仰。儘管楊腓力生長於擁有虔誠基督信仰的美國南方,出生自敬虔的基督教家庭,但他卻在成長過程中,目睹信仰可以如何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成為一個滿足欲望的幌子,卻不是真實可靠的現實。直到他再次經歷、明白自己才是那位需要上帝憐憫和愛的人,他真正遇見了上帝。因此楊腓力也格外珍惜和尊重信仰中對「什麼是真?什麼是假?」的探問,因為這有可能是避免讓自己淪為對上帝虛假的關鍵時刻。他按此步履,緩慢殷勤地耕耘每本作品。他所寫的每本書,不只是寫給同有這些信仰疑問的人,也是寫給他自己。

 

截至二○二一年為止,連同與他人合著的作品,楊腓力已出版將近二十二本著作。不僅是美國各大基督教書籍獎項的常客,更陪伴無數基督徒走過信仰的路,帶出深遠的影響。


 

 

目錄

前言

1 揮之不去的問題

Part1 為何會有疼痛這回事?
2 沒人想要的禮物
3 無痛地獄
4 劇痛與狂喜

Part2 痛苦是來自上帝的信息嗎?
5 嘆息的星球
6 上帝要試著告訴我們什麼?
7 我們為何在這裡?
8 手臂太短,豈能與上帝鬥拳?

Part3 人如何回應苦難?
9 摔落之後
10 雙腳站起來翩然起舞
11 其他的見證人
12 極端的例子

Part4 我們如何面對痛苦?
13 守住復原的疆界
14 恐懼
15 無助
16 意義
17 盼望

Part5 信仰如何幫助我們?
18 祂親自體會
19 身體的其餘部分
20 外面是全新的世界

討論指南
附註

序/導讀

前言

 

出版界有一條同樣適用於腦科手術和汽車機械的基本規則,那就是:「如果東西沒壞,就別修理它。」由於有人還在購買這本書《痛苦的上帝》(編按:本書中文譯本,原先由香港天道出版社於一九九九年出版,中譯書名為《有話問蒼天》)的舊版,所以,倘若我想大幅度的修改,可能就得違反這條規則。

 

我於一九七○年代的中期撰寫此書,當時才二十多歲。從那之後,多年來我從未停止思考這個議題。就像一隻狗發現了新的味道,不停繞著有關痛苦的問題打轉,尋找線索。這段期間,我也收到了許多讀者的來信,其中不少是描述他們自己痛苦、漫長的奧德賽旅程,悲傷之情溢於言表。為此,我認為有必要再次琢磨多年前就完成的作品,使它翻新,跟上現況。

 

許多聖經學者都認為,約伯記是聖經裡最古老的一卷書,而令我驚訝的是,那麼能言善辯的約伯所提出的質疑,到如今依然迴響不已,不因時間消逝褪色。幾個世紀以來,它們甚至變得越來越大聲,也越來越尖銳刺耳。最近出版的一部小說《最後的問題》(The Only Problem),其書名就是來自書中的一段對話,談到良善的上帝怎能容許苦難存在。「事實上,這是唯一值得探討的問題」,書中主角如此總結。

 

還有一件事也讓我驚訝。歷來探討痛苦的書籍,明顯分為兩組。較古老的那組,包括阿奎那(Aquinas)、本仁.約翰(Bunyan)、約翰.鄧恩(John Donne)、馬丁.路德、加爾文以及奧古斯丁等人,他們毫無怨言接受痛苦和苦難,認為這些是上帝手中的利器。這些作者從不質疑上帝的作為,只試著「證明上帝對待人的方式是合理的」。他們信心堅定著書立說,彷彿只要靠著推理論證的力量,就能撫平人們遭逢苦難的情緒反應。

 

現代討論痛苦的書籍則截然不同。那些書的作者認為,世上有這麼多的邪惡與苦難,與上帝是良善與慈愛的傳統觀念並不相符。因此,上帝的位置,也從原本提供見解的「法庭之友」(friend of the court),被攆入了被告席。「上帝,這下祢還有什麼話好替自己辯護的?」這些憤怒的現代人似乎這麼說。不管是藉著重新界定祂的愛,或是質疑祂掌控邪惡的能力,許多人都因此調整了對上帝的看法。

 

當你同時閱讀這兩組書籍,便會發現語氣的轉變相當明顯。彷彿只有身處現代社會的我們才真正理解苦難、才有資格探討苦難。難道我們忘了,馬丁.路德和加爾文是活在沒有麻醉藥和抗生素的時代,當時人類的平均壽命只有三十歲,而本仁.約翰與約翰.鄧恩則是分別在監獄和瘟疫隔離所,寫出他們的曠世鉅著?反觀這些現代作者—過著有如王公貴族的舒適生活,長時間窩在有空調的辦公室裡工作,藥櫃裡還塞滿了各種特效藥—卻有滿腔難以壓抑的怒火,實在挺諷刺的。

 

讀完滿架子這類的書後,我自問:「這個世界真的需要另一本探討痛苦的書嗎?」然而,當我花時間與受苦的人相處,我不得不做出肯定的結論。說來奇怪,我發現許多關於痛苦的書籍,與受苦者完全扯不上關係。對受苦者而言,苦難這件事並不是一種理論性問題,不是一場為要呈現所有精湛演繹、推理過程的神學遊戲,而是一種關係上的問題。無數受苦的人想要愛上帝,但就是無法抹去眼中的淚水。他們感到受傷與遭受背叛。然而遺憾的是,教會的回應往往帶來更多困惑,而非帶來安慰。

 

十五年前,當我的年紀還不夠資格處理這令人望而生畏的痛苦議題時,我為那些人寫了這本《痛苦的上帝》。如今,我大幅修改及擴充此書內容,部分原因在於,從那之後我得到許多回饋。就某方面而言,這本增訂版是我與讀者的對話,也是我另一階段的天路歷程。

 

本書Part4〈我們如何面對痛苦?〉是我特別新增的內容,因為我相信向受苦的世界表達祂的愛,是上帝託付給教會的使命。以往我們只要想到痛苦的問題,就認為這是要去詢問上帝的問題,但這其實也是祂要問我們的問題。我們該如何回應那些受傷的人?

 

本書增訂收錄幾篇先前發表的文章,分別刊於《今日基督教》雜誌(Christianity Today),以及由馬特諾瑪出版社(Multnomah Press)印製的《幫助受傷者》(Helping the Hurting)。承蒙允許我將這些資料編入本書,特此致謝。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6267233146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400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09/30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