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笑夢圖像小說:第一卷 黃金樓【首刷贈女主角戲魂海報】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以台灣布袋戲為主題的長篇時代漫畫
首部曲登場
金漫獎得主✕金鼎獎小說
《空笑夢圖像小說》與其說是「布袋戲的故事」,
不如說是「某個多元家庭的故事」。
不是所有小說,都像《空笑夢》一樣,有適合改作漫畫的鮮烈題材;
也不是每位漫畫家,都如阮光民一樣,能深入文學作品的核心,
保持作品的精神又能發揮漫畫的「主場優勢」。
――朱宥勳(作家)
●漫畫家曾七次獲金漫獎肯定,六度改作文學或舞台劇經典,二度原作改編為影視作品
●原著小說榮獲金鼎獎、巫永福文學獎,並入選文策院「Books from Taiwan(BFT)」及 Openbook閱讀誌推薦
●深刻的角色設定,細膩的情感鋪陳,精彩的劇情推展,匠心獨具的職人刻畫,由小人物展開動人心魄的大時代演義
「你知道操偶師的一雙手,可以掌管多少靈魂嗎?」
「一萬個喔!有一萬個靈魂住在我身體裡。」
「雖然我可以操演他們,但我母親常說,人也是尪仔,
身後的那雙手,叫做――
命運。」
《空笑夢》原著小說是一部以台灣布袋戲職人生命史所串起的動人時代篇章,不僅故事曲折,人物多元,角色生動,在遼闊的時空跨距下,對於布袋戲各項文化技藝的描繪更是驚人深刻,充滿畫面感,幾乎可視為布袋戲職人版的「一代宗師」列傳,因而榮獲兩大文學獎的肯定。這次由多次榮獲金漫獎的漫畫家阮光民重新演繹改作為圖像版,除保留萃取原著充滿時代感與文藝性的精神,為了讓故事更聚焦,漫畫家梳理剪除部分旁支,讓主角線更清晰,同時發揮所長,特別強化人物關係的交集互動與內心戲的轉折,時時叩問什麼是 「家」?什麼是 「家人」?以及主角內心「成為匠人或是藝術家?」的抉擇掙扎,成為故事衝突與轉折的關鍵。
主角是天才布袋戲演師簡天闊,成長於布袋戲世家「黃金樓」。戲班是他的家,不管有無血緣,戲班人就是他的家人,這裡是他技藝的養成所,也是夢想的孵育地。他四歲開始學戲,五歲以「囡仔師」名號登台,十一歲被稱「少年師」掛頭牌主演,十三歲與布袋戲大師「雙棚較」打對臺……。人人看好他是戲班未來接班人,但戲班別有江湖,而他對人生也別有懷抱,除想搬演一場轟動全島的大戲,也想帶所愛的人出外闖蕩看世界。
但即便是可以操弄千萬戲偶靈魂的天才,世事亦難皆順遂所願,除了時代政治大環境對掌中藝術的打壓箝制,以及戲班內權勢角力波濤洶湧,一場突發的意外悄悄埋伏在前方,即將改變他一生的命運……
故事聚焦刻畫在大時代變動下,台灣布袋戲班的恩怨情仇,及布袋戲各個環節的藝術內涵與職人心路。透過主人翁成長線與回憶線的交織,串起主角跌宕起伏的一生,更精彩呈現戲偶及偶戲之美,匠師、伶人之間的人情義理,以及深植土地,戲班家族的強韌生命力。
首部曲登場
金漫獎得主✕金鼎獎小說
《空笑夢圖像小說》與其說是「布袋戲的故事」,
不如說是「某個多元家庭的故事」。
不是所有小說,都像《空笑夢》一樣,有適合改作漫畫的鮮烈題材;
也不是每位漫畫家,都如阮光民一樣,能深入文學作品的核心,
保持作品的精神又能發揮漫畫的「主場優勢」。
――朱宥勳(作家)
●漫畫家曾七次獲金漫獎肯定,六度改作文學或舞台劇經典,二度原作改編為影視作品
●原著小說榮獲金鼎獎、巫永福文學獎,並入選文策院「Books from Taiwan(BFT)」及 Openbook閱讀誌推薦
●深刻的角色設定,細膩的情感鋪陳,精彩的劇情推展,匠心獨具的職人刻畫,由小人物展開動人心魄的大時代演義
「你知道操偶師的一雙手,可以掌管多少靈魂嗎?」
「一萬個喔!有一萬個靈魂住在我身體裡。」
「雖然我可以操演他們,但我母親常說,人也是尪仔,
身後的那雙手,叫做――
命運。」
《空笑夢》原著小說是一部以台灣布袋戲職人生命史所串起的動人時代篇章,不僅故事曲折,人物多元,角色生動,在遼闊的時空跨距下,對於布袋戲各項文化技藝的描繪更是驚人深刻,充滿畫面感,幾乎可視為布袋戲職人版的「一代宗師」列傳,因而榮獲兩大文學獎的肯定。這次由多次榮獲金漫獎的漫畫家阮光民重新演繹改作為圖像版,除保留萃取原著充滿時代感與文藝性的精神,為了讓故事更聚焦,漫畫家梳理剪除部分旁支,讓主角線更清晰,同時發揮所長,特別強化人物關係的交集互動與內心戲的轉折,時時叩問什麼是 「家」?什麼是 「家人」?以及主角內心「成為匠人或是藝術家?」的抉擇掙扎,成為故事衝突與轉折的關鍵。
主角是天才布袋戲演師簡天闊,成長於布袋戲世家「黃金樓」。戲班是他的家,不管有無血緣,戲班人就是他的家人,這裡是他技藝的養成所,也是夢想的孵育地。他四歲開始學戲,五歲以「囡仔師」名號登台,十一歲被稱「少年師」掛頭牌主演,十三歲與布袋戲大師「雙棚較」打對臺……。人人看好他是戲班未來接班人,但戲班別有江湖,而他對人生也別有懷抱,除想搬演一場轟動全島的大戲,也想帶所愛的人出外闖蕩看世界。
但即便是可以操弄千萬戲偶靈魂的天才,世事亦難皆順遂所願,除了時代政治大環境對掌中藝術的打壓箝制,以及戲班內權勢角力波濤洶湧,一場突發的意外悄悄埋伏在前方,即將改變他一生的命運……
故事聚焦刻畫在大時代變動下,台灣布袋戲班的恩怨情仇,及布袋戲各個環節的藝術內涵與職人心路。透過主人翁成長線與回憶線的交織,串起主角跌宕起伏的一生,更精彩呈現戲偶及偶戲之美,匠師、伶人之間的人情義理,以及深植土地,戲班家族的強韌生命力。
目錄
第一幕 天闊
第二幕 山雨欲來
第三幕 潮濕的記憶
第四幕 驚蟄
第五幕 夜離的黑狗師
▍人物關係圖
▍主要角色表
▍創作對談
第二幕 山雨欲來
第三幕 潮濕的記憶
第四幕 驚蟄
第五幕 夜離的黑狗師
▍人物關係圖
▍主要角色表
▍創作對談
試閱
《空笑夢》創作對談
漫畫_阮光民✕小說_邱祖胤
Q|祖胤:
在漫畫中看到你對小說的充分理解,然後營造出時代感與轟動感,覺得很感動,閱讀的過程,耳邊彷彿一直有鑼鼓的聲音。你在改編時特別看重哪個部分?是否有一個「入神」的過程?
A|光民:
我不確定是否「入神」,但「傷神」是確定的。
第一次改編時代跨距那麼長,角色眾多的小說,真的讓我產生不知如何下手的不確定感。這種徬徨無助並非周遭的不幫助,而是自己還處於千頭萬緒的不確定,旁人無法幫忙。
小說以角色為篇章,最簡單的方式就是以列傳的方式來改編,主角天闊就以見證這些大師的角度來一一道出他們之間的交集。
對於小說、戲劇來說或許這樣是可行的。漫畫要這樣處理,也不是不可以,只是主角光芒會弱,會少了一種主角引領往前推進的感覺。小說中寫的是天闊雖然技藝超群,擁有雙手掌握搬演千軍萬馬的能力,卻也因為命運之手的操控,亦如戲偶般的身不由己,隨著際遇之河而逐流。其實我自己也深深體會到人生確實如此,有許多不可控的變故,漣漪效應般延伸出許多無奈的不得不。不過我希望這些角色在隨波逐流中仍保有自我意識的掙扎,踢腿、划水,讓身軀前往另一個支流覓得生機,再遇見新的際遇。
此刻,我還沒有足夠自信說我能把這部作品的改編做得很好,我也還在河裡,陪著這些角色一起漂流、一起尋覓。
…………………………………………………………………………………………
Q|祖胤:
故事裡有一個部分很動人,就是「家人」。戲班猶如一個大家庭,這是我在小說中未曾強調的,但你在漫畫中特別突顯出來,所有衝突與轉折也源自於此。你的想法是?
A|光民:
「家人」對於人性格的塑造是影響深遠的,情感的交織纏繞也是難分難解的,即使有人嘴巴上、行為上表現出恨透家人,但內心的映照是成正比的在意。
戲台彩樓的結構是有地基、有梁柱、有門窗、有屋頂的空間,具備家的意象。以前看廟口的布袋戲班,一台卡車載著戲台布景,大多是夫妻帶著學齡前的小孩,再帶一兩個學徒。我想,早期鼓樂的成員更多吧,這些人為了演出,跟著移動的家一起山上下海、日晒雨淋、吵鬧怨懟、同喜同悲。這種游牧型態的戲班,讓我覺得凝聚他們的並非全都靠血緣,而是對演戲這件事的共識與彼此認同的維繫。他們相處的時間比起同住一個屋簷下,但天一亮各自去上班、上學的家人更久,情感上牽絆與影響必定更厚實。
每個人都有家或是曾經有家,所以,我覺得故事從家人的角度去切入,讀者對角色的共感會更快,也更容易融入。而「家」的議題,也是我個人很偏愛的題材,每個成員都有名字與稱謂,被賦予稱謂便成為人物角色,角色互動產生情感,情感是故事的根,每個家都是一棵故事樹。
…………………………………………………………………………………………
Q|祖胤:
這次漫畫改作你自己最滿意的部分?
A|光民:
之前接受訪談都會被問到,自創跟改編有什麼不同?我的回答是,兩者差別在於無中生有。
改編已經有故事範圍了,只要掌握好不偏離、不魔改,應該就可以安全完成。不過最近又體悟到,雖然改編已經有原著,但原作者的寫作過程也是無中生有的,如果可以把改編提升到讓讀者在觀看時也感覺這作品像是無中生有的境界,應該會很有趣。例如某位導演翻拍過去導演的作品,或是有位歌手把老歌演繹出新的風味。
或許讀過原著小說的讀者,或漫畫的新讀者從書名或是封面就會知道是在講布袋戲的故事,但是我試圖避免讀者打開書閱讀時,迎面而來的圖像就是布袋戲的元素。我想先演一段像武俠片打鬥的戲,再揭曉是布袋戲。前面的鋪陳,也隱喻著操偶師的功力能把空心的偶演繹像真人的「活」。雖然這樣的鋪陳做法,只能使用一次,但是如果能成為讀者重點的記憶、印象,我覺得就值得了。
因為小說的時空跨距大,改編時也嘗試許多時空切換,我想對於習慣漫畫閱讀者應該沒問題,但我更期待有讀者卡住,而在反覆閱讀對照後才豁然開朗。這種「記住」,會比順順看完,停在心裡更久。
所以,當有讀者卡住後會願意想辦法弄清楚。反而會讓我感到滿意。
…………………………………………………………………………………………
Q|祖胤:
小說中對男女情慾的描述非常克制,但到了漫畫,你倒是畫龍點睛添了顏色,是否有什麼特別的用意?
A|光民:
小說對於角色檯面下感情生活細節,雖沒有多敘述,但讀者在自行腦補時,反而可能是更加露骨的。不過也有可能我是畫面思維的人吧,我會去想像那些沒寫出來的情境畫面。
我一直認為身體是誠實的,身體是一種不用言語說明的履歷。但是人反而常花更多心思,想用更多的手段掩飾身體的誠實。
我曾聽聞早年戲班的軼事,無論萍水相逢的相好或是美其名開枝散葉。在那年代所有合理化的論述,都是為了服務男性,女性卻要壓抑自己,忍受男性的荷爾蒙到處雨露均霑。
所以改編時,我重新梳理各角色們私下的感情線,讓他們關係單純化。
情慾的氛圍,我並不是要踩畫面的界線,而是想表達身體的真誠,當他們在面對自己情感的當下,是誠實的,是自主的表達,我是「自願」成為「屬於」的。
(以上摘錄部分文章)
漫畫_阮光民✕小說_邱祖胤
Q|祖胤:
在漫畫中看到你對小說的充分理解,然後營造出時代感與轟動感,覺得很感動,閱讀的過程,耳邊彷彿一直有鑼鼓的聲音。你在改編時特別看重哪個部分?是否有一個「入神」的過程?
A|光民:
我不確定是否「入神」,但「傷神」是確定的。
第一次改編時代跨距那麼長,角色眾多的小說,真的讓我產生不知如何下手的不確定感。這種徬徨無助並非周遭的不幫助,而是自己還處於千頭萬緒的不確定,旁人無法幫忙。
小說以角色為篇章,最簡單的方式就是以列傳的方式來改編,主角天闊就以見證這些大師的角度來一一道出他們之間的交集。
對於小說、戲劇來說或許這樣是可行的。漫畫要這樣處理,也不是不可以,只是主角光芒會弱,會少了一種主角引領往前推進的感覺。小說中寫的是天闊雖然技藝超群,擁有雙手掌握搬演千軍萬馬的能力,卻也因為命運之手的操控,亦如戲偶般的身不由己,隨著際遇之河而逐流。其實我自己也深深體會到人生確實如此,有許多不可控的變故,漣漪效應般延伸出許多無奈的不得不。不過我希望這些角色在隨波逐流中仍保有自我意識的掙扎,踢腿、划水,讓身軀前往另一個支流覓得生機,再遇見新的際遇。
此刻,我還沒有足夠自信說我能把這部作品的改編做得很好,我也還在河裡,陪著這些角色一起漂流、一起尋覓。
…………………………………………………………………………………………
Q|祖胤:
故事裡有一個部分很動人,就是「家人」。戲班猶如一個大家庭,這是我在小說中未曾強調的,但你在漫畫中特別突顯出來,所有衝突與轉折也源自於此。你的想法是?
A|光民:
「家人」對於人性格的塑造是影響深遠的,情感的交織纏繞也是難分難解的,即使有人嘴巴上、行為上表現出恨透家人,但內心的映照是成正比的在意。
戲台彩樓的結構是有地基、有梁柱、有門窗、有屋頂的空間,具備家的意象。以前看廟口的布袋戲班,一台卡車載著戲台布景,大多是夫妻帶著學齡前的小孩,再帶一兩個學徒。我想,早期鼓樂的成員更多吧,這些人為了演出,跟著移動的家一起山上下海、日晒雨淋、吵鬧怨懟、同喜同悲。這種游牧型態的戲班,讓我覺得凝聚他們的並非全都靠血緣,而是對演戲這件事的共識與彼此認同的維繫。他們相處的時間比起同住一個屋簷下,但天一亮各自去上班、上學的家人更久,情感上牽絆與影響必定更厚實。
每個人都有家或是曾經有家,所以,我覺得故事從家人的角度去切入,讀者對角色的共感會更快,也更容易融入。而「家」的議題,也是我個人很偏愛的題材,每個成員都有名字與稱謂,被賦予稱謂便成為人物角色,角色互動產生情感,情感是故事的根,每個家都是一棵故事樹。
…………………………………………………………………………………………
Q|祖胤:
這次漫畫改作你自己最滿意的部分?
A|光民:
之前接受訪談都會被問到,自創跟改編有什麼不同?我的回答是,兩者差別在於無中生有。
改編已經有故事範圍了,只要掌握好不偏離、不魔改,應該就可以安全完成。不過最近又體悟到,雖然改編已經有原著,但原作者的寫作過程也是無中生有的,如果可以把改編提升到讓讀者在觀看時也感覺這作品像是無中生有的境界,應該會很有趣。例如某位導演翻拍過去導演的作品,或是有位歌手把老歌演繹出新的風味。
或許讀過原著小說的讀者,或漫畫的新讀者從書名或是封面就會知道是在講布袋戲的故事,但是我試圖避免讀者打開書閱讀時,迎面而來的圖像就是布袋戲的元素。我想先演一段像武俠片打鬥的戲,再揭曉是布袋戲。前面的鋪陳,也隱喻著操偶師的功力能把空心的偶演繹像真人的「活」。雖然這樣的鋪陳做法,只能使用一次,但是如果能成為讀者重點的記憶、印象,我覺得就值得了。
因為小說的時空跨距大,改編時也嘗試許多時空切換,我想對於習慣漫畫閱讀者應該沒問題,但我更期待有讀者卡住,而在反覆閱讀對照後才豁然開朗。這種「記住」,會比順順看完,停在心裡更久。
所以,當有讀者卡住後會願意想辦法弄清楚。反而會讓我感到滿意。
…………………………………………………………………………………………
Q|祖胤:
小說中對男女情慾的描述非常克制,但到了漫畫,你倒是畫龍點睛添了顏色,是否有什麼特別的用意?
A|光民:
小說對於角色檯面下感情生活細節,雖沒有多敘述,但讀者在自行腦補時,反而可能是更加露骨的。不過也有可能我是畫面思維的人吧,我會去想像那些沒寫出來的情境畫面。
我一直認為身體是誠實的,身體是一種不用言語說明的履歷。但是人反而常花更多心思,想用更多的手段掩飾身體的誠實。
我曾聽聞早年戲班的軼事,無論萍水相逢的相好或是美其名開枝散葉。在那年代所有合理化的論述,都是為了服務男性,女性卻要壓抑自己,忍受男性的荷爾蒙到處雨露均霑。
所以改編時,我重新梳理各角色們私下的感情線,讓他們關係單純化。
情慾的氛圍,我並不是要踩畫面的界線,而是想表達身體的真誠,當他們在面對自己情感的當下,是誠實的,是自主的表達,我是「自願」成為「屬於」的。
(以上摘錄部分文章)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