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林佳龍
17年來的四次攝影紀錄,透過這本攝影集,再一次看見,林佳龍。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知名攝影師陳建仲17年來四次記錄林佳龍的轉折時刻,從一個鏡頭外的距離,看見一個政治人物不常被看見的樣貌。
★一本不一樣的人物寫真,從不同視角看見林佳龍的各種身分角色,不只是一個政治人物,也是一位我們身邊可能識得的友人、上司、伴侶或母親的兒子……
曾為總統陳水扁掌鏡拍攝寫真的攝影師陳建仲,以拍攝人像著稱,擅長捕捉人生百態及光影神韻,替許多不擅面對鏡頭的作家,留下一生中少有的經典照片。
這本攝影集是他極少數長期觀察一位政治人物的寫真紀錄,從林佳龍踏入政壇爭取民意代表開始,歷經多次選舉,同時也面對多次政治生涯的抉擇。這些轉折,有著沉潛打拚的時刻、也有意氣風發的時刻、更包含了挫敗落寞的時刻。
17年來的四次攝影紀錄,可以看見歲月改變了一個人的面貌,也改變了一個人的氣宇和神態,然而陳建仲在鏡頭外所看見沒有改變的,是一個政治人物的理想與初衷。那個年輕鋒芒的靈魂,仍在堅持勇往向前,為這片土地打造更美好的未來。
透過這本攝影集,再一次看見,林佳龍。
目錄
序──看見與看不見/陳建仲
序幕──承擔
第一幕──堅持初衷的政治菜鳥
第二幕──從小要成大業的裁縫師之子
第三幕──群而不黨的戰友
第四幕──走進人群的樂觀主義者
第五幕──挫敗裡撿拾寶物的候選人
第六幕──勇往向前的理想家
第七幕──靈魂的伴侶
第八幕──獻給台灣的兒子
後記──他鄉是故鄉
序/導讀
序──看見與看不見/陳建仲
我認識林佳龍是在2005年,當時他剛卸下新聞局長一職,在那之前對他的印象多來自媒體報導,看他與在野立委駁火,義正詞嚴地為行政院的政策辯護。原以為他是個有些傲氣鋒利的政治菁英,見到本人後,卻發覺與我的既定印象完全不同,私下他柔軟謙恭彬彬有禮,那時我覺察民眾應該和我有同樣誤解,因此想用鏡頭來呈現他被隱藏的真實性格,沒想到就一路拍到現在,橫跨了17個年頭。
不過,講起我第一次和林佳龍結緣,並非始於2005年,而要回推到1987年。當時我在世新念專四,那個年代的大專生只熱衷個人感官逸樂,生活日常除了打工、約會、參加舞會,就是辦校際聯誼、搞社團活動等,對國計民生毫不關心。直到由台大學生發起的「自由之愛」運動,像一把蔓延飛舞的星星之火,漸漸喚醒學生對校園民主的意識,深深影響著我們5年級生,才醞釀出日後的「野百合學運」,正式開啟台灣一連串民主改革之旅。
林佳龍正是那場台大「自由之愛」運動的核心成員,那時我深受激勵,多次前去台大「大新社」取經,看了許多活動影帶,林佳龍的身影一直留在我心中。當年的我剛接觸攝影,拍攝的題材多是一些無關痛癢的風花雪月,日後才把焦距對向土地上人的生活,關注起社會弱勢和偏鄉部落,從原本被家庭學校保護的溫室,真正看見人間百態。林佳龍雖和我是同一世代,卻像是啟蒙我思想的先驅者。
從事攝影工作至今已32年,因緣際會接受很多專業人士委託拍攝人像,其中以藝文界人士及作家居多,卻極少接案拍攝政治人物,一隻手就可數完。唯獨對林佳龍,從2005年拍攝至今,這是我攝影職涯中空前絕後之事;一方面是回應年少時受到林佳龍啟發的因緣,另一方面也是感念本書的總編老友宋政坤,始終對我寄予厚望與厚愛。
這些年間我透過鏡頭觀察林佳龍,看著他的一路轉折,從一個原先連和民眾握手都會靦腆的人,到主動並熱情地與支持者擁抱,真誠面對一路相隨的朋友。時而滔滔不絕地談著政策,和同志間相互扶持,與太太相濡以沫,面對媽媽的真情流露……在我心中,他像一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更像一個健談的老朋友,始終背負著對土地未來的使命。時間或許改變了彼此的外貌,歲月也讓我們學習謙卑與柔軟,然而沒變的是,當年「自由之愛」那個犧牲個人利益、勇敢挑戰威權、為理想努力不懈……那個年輕鋒芒的靈魂,始終還在他身上。
歲月無常卻總留下線索,每一次我拍他時,都是在他人生面臨轉折時,難免見他有沮喪、落寞時刻,但回首檢視一路軌跡,他總能在失意時迅速爬起,肩負起對人民一次次更重大的責任與使命。
近年來台灣意識形態掛帥,人民始終仇視與自己顏色不同的政治人物,大家只選擇想要看見的,卻忽視不想見的人事。政治人物很少有影像書,畢竟他們不像偶像明星有著俊俏外表,很難產生情感投射,但他們對世間的影響,卻牽繫著所有人的未來。
影像始終是中性的存在,沒有文字爭鋒,沒有意識對立,平實呈現人的一路脈絡。期望透過這些畫面,重新認識並看見林佳龍。於我而言,在19歲那年和林佳龍結下因緣,直至18年後才和他相識,並開展了一段17年的影像之路;這段漫長過程中,在看見與看不見之間,感受著他一路蛻變,歲月讓他變得更柔韌而成熟,看著他陽光下的剪影,勾勒出這片土地更美好的憧憬。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