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原點
The Nature of Design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優質設計通用十大法則平面設計師、建築師、工業設計師、室內設計師、時尚設計師、造景設計師全部用得到!
回到基本功 你的設計缺了哪一塊?
圖解設計十大原則
連接:連結相似或相異的元素,強化它們的關係
對比:對比是設計師最強大的工具之一背景:沒有設計問題是獨立存在的,不要忽略了物件的「背景」
平衡:設計師應該同時思考平面與立體狀況下的平衡
佈局:不要塞滿邊緣的空間比例:兼顧統一與多元性,不是所有東西都需要有一樣的比例關係。
意義:好的設計不會任意「組合」或「裝飾」,讓觀眾負荷太多的訊息。
本書提出十大設計原則,包括統一&多元、群組、韻律&圖樣、連接、對比、背景&縮放、平衡、佈局、比例、意義,運用於不同設計領域,並且從平面、空間、服裝、產品、自然界引用大量案例,以視覺圖像為主,搭配文字說明。同時透過個案研究,解析思考步驟,拆解設計的演化流程,完整呈現一件作品的「設計史」。
全書以圖像思考為導向,對照成功與失敗的例子,凡是想要進一步培養設計技巧的人,只要能將各領域的設計原則融會貫通,設計力立即up!
回到基本功 你的設計缺了哪一塊?
圖解設計十大原則
連接:連結相似或相異的元素,強化它們的關係
對比:對比是設計師最強大的工具之一背景:沒有設計問題是獨立存在的,不要忽略了物件的「背景」
平衡:設計師應該同時思考平面與立體狀況下的平衡
佈局:不要塞滿邊緣的空間比例:兼顧統一與多元性,不是所有東西都需要有一樣的比例關係。
意義:好的設計不會任意「組合」或「裝飾」,讓觀眾負荷太多的訊息。
本書提出十大設計原則,包括統一&多元、群組、韻律&圖樣、連接、對比、背景&縮放、平衡、佈局、比例、意義,運用於不同設計領域,並且從平面、空間、服裝、產品、自然界引用大量案例,以視覺圖像為主,搭配文字說明。同時透過個案研究,解析思考步驟,拆解設計的演化流程,完整呈現一件作品的「設計史」。
全書以圖像思考為導向,對照成功與失敗的例子,凡是想要進一步培養設計技巧的人,只要能將各領域的設計原則融會貫通,設計力立即up!
目錄
目次
第1章 引言:看世界,學會設計的根本法則
第2章 元素
第3章 原則
3.1統一與多元
3.2群組
3.3韻律與圖樣
3.4連接
3.5對比
3.6背景與縮放
3.7平衡
3.8佈局
3.9 比例
3.10 意義
第4章 流程
4.1 個案研究1:商標設計
4.2 個案研究2:辦公室空間設計
4.3 個案研究3:奶油壺設計
4.4 個案研究4:建築設計
第1章 引言:看世界,學會設計的根本法則
第2章 元素
第3章 原則
3.1統一與多元
3.2群組
3.3韻律與圖樣
3.4連接
3.5對比
3.6背景與縮放
3.7平衡
3.8佈局
3.9 比例
3.10 意義
第4章 流程
4.1 個案研究1:商標設計
4.2 個案研究2:辦公室空間設計
4.3 個案研究3:奶油壺設計
4.4 個案研究4:建築設計
序/導讀
每天不管到哪裡,我們都會看見設計的例子:坐的椅子、穿的衣服、讀的雜誌、開的車、住的房子、生活的街道。連一片樹葉或蝴蝶的翅膀,也不單只是展現美感而已,其中還蘊含了設計的意念。
增添物件美醜的設計特質,讓物件得以超脫本質,設計特質關乎所有事物,即使我們可能不甚瞭解,卻有明顯的辨識原則左右我們對物品的好惡。這些原則為椅子與蝴蝶翅膀的設計指引出方向,共同為「好設計」提供一套架構。
我們可以用心去研究這些原則,或是學會更清楚觀察周遭世界時,再慢慢吸收。不管採取哪種方式,原則都可以學習、傳授。有才氣的設計師對它們瞭若指掌,用到習慣成自然,通常我們將這種能力歸為直覺、本能或更高層的天賦,也許的確如此。不過,設計的技巧可以學習,大師和新手都能用心地學習、觀察,持續增進對設計的瞭解。
整體來說,西方世界對設計基礎教育稍嫌不足。小學與中學可說是最需要設計教育的階段,卻幾乎不見這類教學。大專院校方面(若學生主修視覺藝術)通常做得比較好,但即便此時,學生往往必須仰賴直覺解決問題,等作品完成後才獲得意見。雖然我們的社會不重視視覺溝通或視覺詮釋的學習,但筆者認為,這些技巧和閱讀寫作的語言技巧一樣重要。
說明設計原則,無法比照物理、數學或經濟學原則所採用的科學精確度。簡而言之,它們無法清楚歸類,亦非毫無彈性。通常設計師會極力挑戰、扭轉或重新詮釋一項或多項原則,讓原則變得不那麼絕對,能因不同詮釋而異,然而架構(亦即整套原則)依舊不變。身為設計老師(兼學生),筆者看到設計教育的幾項缺點,正好點出我們編寫本書的幾個不同目的:首先,本書想說明橫跨多重設計領域的原則。和平面設計師有關的原則,通常也和建築師、工業設計師、室內設計師、時尚設計師、造景設計師相關,但我們常在各自的範疇內教學,課程也分開探討二度空間與三度空間的技巧,其實兩者有很多共通點。
只有說明設計原則的通用性,我們才能開始融會貫通,把世界視為一個複雜網絡,由互為關連的設計決策組成。第二,本書以清楚簡潔的方式詳列設計原則。正因為原則不是純科學,而是設計師可以質疑、顛覆的,所以避免具體列出原則通常比較簡單。一些設計入門書不定義原則,而是定義設計的元素,讓讀者對設計語彙有一定程度的瞭解,卻沒有說明落實設計所需的原則,實在很可惜。點出特定的設計原則可能看似說教,卻可以建構討論架構,讓大家對設計瞭解得更透徹,這應該是起始點。
讀者可以、也應當質疑本書說明的幾項原則,能如此做最好。本書有幾處圖片與文字,就是為了激發這類質疑而特別設計的。提出的問題越經深思熟慮,越有學習效果。第三,本書的格式簡單,搭配圖解。太多談設計基礎的書流於冗長、刻板,讀者得辛苦研讀才能從中找出根本的原則。
基本上,設計師是視覺思考的人,設計原則的論述也應該以視覺與圖像為主才合理。我們盡量把長篇大論濃縮成精簡的論述,並且以視覺圖像取代簡單的說明。第四,我們以對照不成功與成功的設計案例來說明設計原則。通常,忽略特定設計原則的例子比遵守原則的例子更具啟發性。為了互相對照,在許多例子中,我們以電腦修圖方式,把原始設計修改為較成功或不成功的例子,目的在於教學,以及清楚界定設計原則。
筆者瞭解,受過專業訓練的設計師能夠巧妙操作這些設計原則,創造出精彩作品。因此,我們在「原則」一章的最後單元〈意義〉裡,放了幾個這類「操作」的例子。
最後,為了不使原則停留在抽象概念,我們以個案研究說明原則的應用,目的是要讓這些「設計故事」,展現原則如何結合並協同運作,得出複雜、全盤的設計流程。
本書主要對象為想要培養設計技巧、或是想以更敏銳觀點欣賞世界的人。請仔細閱讀文字,更要仔細端詳圖片,對兩者都提出質疑。我們誠摯希望本書可以幫您提升設計敏銳度與鑑賞力。祝您閱讀愉快!
增添物件美醜的設計特質,讓物件得以超脫本質,設計特質關乎所有事物,即使我們可能不甚瞭解,卻有明顯的辨識原則左右我們對物品的好惡。這些原則為椅子與蝴蝶翅膀的設計指引出方向,共同為「好設計」提供一套架構。
我們可以用心去研究這些原則,或是學會更清楚觀察周遭世界時,再慢慢吸收。不管採取哪種方式,原則都可以學習、傳授。有才氣的設計師對它們瞭若指掌,用到習慣成自然,通常我們將這種能力歸為直覺、本能或更高層的天賦,也許的確如此。不過,設計的技巧可以學習,大師和新手都能用心地學習、觀察,持續增進對設計的瞭解。
整體來說,西方世界對設計基礎教育稍嫌不足。小學與中學可說是最需要設計教育的階段,卻幾乎不見這類教學。大專院校方面(若學生主修視覺藝術)通常做得比較好,但即便此時,學生往往必須仰賴直覺解決問題,等作品完成後才獲得意見。雖然我們的社會不重視視覺溝通或視覺詮釋的學習,但筆者認為,這些技巧和閱讀寫作的語言技巧一樣重要。
說明設計原則,無法比照物理、數學或經濟學原則所採用的科學精確度。簡而言之,它們無法清楚歸類,亦非毫無彈性。通常設計師會極力挑戰、扭轉或重新詮釋一項或多項原則,讓原則變得不那麼絕對,能因不同詮釋而異,然而架構(亦即整套原則)依舊不變。身為設計老師(兼學生),筆者看到設計教育的幾項缺點,正好點出我們編寫本書的幾個不同目的:首先,本書想說明橫跨多重設計領域的原則。和平面設計師有關的原則,通常也和建築師、工業設計師、室內設計師、時尚設計師、造景設計師相關,但我們常在各自的範疇內教學,課程也分開探討二度空間與三度空間的技巧,其實兩者有很多共通點。
只有說明設計原則的通用性,我們才能開始融會貫通,把世界視為一個複雜網絡,由互為關連的設計決策組成。第二,本書以清楚簡潔的方式詳列設計原則。正因為原則不是純科學,而是設計師可以質疑、顛覆的,所以避免具體列出原則通常比較簡單。一些設計入門書不定義原則,而是定義設計的元素,讓讀者對設計語彙有一定程度的瞭解,卻沒有說明落實設計所需的原則,實在很可惜。點出特定的設計原則可能看似說教,卻可以建構討論架構,讓大家對設計瞭解得更透徹,這應該是起始點。
讀者可以、也應當質疑本書說明的幾項原則,能如此做最好。本書有幾處圖片與文字,就是為了激發這類質疑而特別設計的。提出的問題越經深思熟慮,越有學習效果。第三,本書的格式簡單,搭配圖解。太多談設計基礎的書流於冗長、刻板,讀者得辛苦研讀才能從中找出根本的原則。
基本上,設計師是視覺思考的人,設計原則的論述也應該以視覺與圖像為主才合理。我們盡量把長篇大論濃縮成精簡的論述,並且以視覺圖像取代簡單的說明。第四,我們以對照不成功與成功的設計案例來說明設計原則。通常,忽略特定設計原則的例子比遵守原則的例子更具啟發性。為了互相對照,在許多例子中,我們以電腦修圖方式,把原始設計修改為較成功或不成功的例子,目的在於教學,以及清楚界定設計原則。
筆者瞭解,受過專業訓練的設計師能夠巧妙操作這些設計原則,創造出精彩作品。因此,我們在「原則」一章的最後單元〈意義〉裡,放了幾個這類「操作」的例子。
最後,為了不使原則停留在抽象概念,我們以個案研究說明原則的應用,目的是要讓這些「設計故事」,展現原則如何結合並協同運作,得出複雜、全盤的設計流程。
本書主要對象為想要培養設計技巧、或是想以更敏銳觀點欣賞世界的人。請仔細閱讀文字,更要仔細端詳圖片,對兩者都提出質疑。我們誠摯希望本書可以幫您提升設計敏銳度與鑑賞力。祝您閱讀愉快!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