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後現代:藝術與視覺文化理論
內容簡介
什麼是「視覺中心主義」、「笛卡兒透視主義」、「視覺性」、「凝視」、「視像霸權」、「柏拉圖洞穴」、「時代之眼」、「視覺修辭」?由於資訊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圖像與影像如今扮演著主流的角色,關於視覺隱喻的用語到處可見,視覺文化乃成為開啟現代與後現代研究的一把鑰匙,不可或缺。觀看和思惟、知識的關係密切,「觀看之道」因此在學界逐漸受到重視,成為人文科學的探討重點之一。此「視覺的轉向」形成了一股視覺文化研究浪潮,並帶來新的「觀」點與「看」法。
本書以現代、後現代兩階段發展為軸,將西方學理中遍佈在藝術、影像傳播、後殖民批判、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領域,就涉及視覺文化與視覺研究的諸多關鍵概念交叉探討,有助於讀者深入視覺文化的理論世界,提升思考的「視」野及視野的思考。
**********
[封面作品介紹]
〈巨眼〉(國立臺灣美術館收藏)
我於1980年代紐約曼哈頓開設專業攝影棚,時遇臺灣四處出現拆除傳統紅磚屋舍的消息,均因分家產或改建高樓,致令我陷入無比感傷而拍了此張照片;回臺後經歷90年代10年斷續16mm的拍攝,於千禧年初再完成兩部臺灣紅磚紀錄片,發表於公視頻道。紅磚是如此意義非凡,使我時刻思索著:難道紅磚屋被消失所代表的,僅是過往農業時代結束的必然下場嗎?還是我們根本追逐土地換取高樓,棄歷史以求取未來的物質保障?具有歷史價值的建築被破壞不可逆,假若紅磚有眼睛,是否早已掉下悲涼的淚珠子來了呢?
黃明川2021.05.04
[創作者介紹]
黃明川(1955-)
嘉義人,臺大法律系畢業,赴紐約、洛杉磯學習美術、攝影,為臺灣獨立製片的先行者,包括拍攝多部臺灣藝術家紀錄片。得獎作品:1990年《西部來的人》入圍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等4項(1990),《破輪胎》獲臺北電影獎非商業類最佳劇情片(1999),2002年《解放前衛》獲台新藝術獎「視覺藝術獎」首獎(2002),2014年《一個女藝術家之死》入圍TIDF亞洲視野競賽與台灣競賽單元、入圍臺北電影獎最佳紀錄片(2014),《肉身搏天》獲英國南安普頓國際影展最佳紀錄片(2017)。最新力作為《波濤最深處》。他的創作理念:「以臺灣為中心,開拓藝術紀錄片宇宙」。
本書以現代、後現代兩階段發展為軸,將西方學理中遍佈在藝術、影像傳播、後殖民批判、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領域,就涉及視覺文化與視覺研究的諸多關鍵概念交叉探討,有助於讀者深入視覺文化的理論世界,提升思考的「視」野及視野的思考。
**********
[封面作品介紹]
〈巨眼〉(國立臺灣美術館收藏)
我於1980年代紐約曼哈頓開設專業攝影棚,時遇臺灣四處出現拆除傳統紅磚屋舍的消息,均因分家產或改建高樓,致令我陷入無比感傷而拍了此張照片;回臺後經歷90年代10年斷續16mm的拍攝,於千禧年初再完成兩部臺灣紅磚紀錄片,發表於公視頻道。紅磚是如此意義非凡,使我時刻思索著:難道紅磚屋被消失所代表的,僅是過往農業時代結束的必然下場嗎?還是我們根本追逐土地換取高樓,棄歷史以求取未來的物質保障?具有歷史價值的建築被破壞不可逆,假若紅磚有眼睛,是否早已掉下悲涼的淚珠子來了呢?
黃明川2021.05.04
[創作者介紹]
黃明川(1955-)
嘉義人,臺大法律系畢業,赴紐約、洛杉磯學習美術、攝影,為臺灣獨立製片的先行者,包括拍攝多部臺灣藝術家紀錄片。得獎作品:1990年《西部來的人》入圍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等4項(1990),《破輪胎》獲臺北電影獎非商業類最佳劇情片(1999),2002年《解放前衛》獲台新藝術獎「視覺藝術獎」首獎(2002),2014年《一個女藝術家之死》入圍TIDF亞洲視野競賽與台灣競賽單元、入圍臺北電影獎最佳紀錄片(2014),《肉身搏天》獲英國南安普頓國際影展最佳紀錄片(2017)。最新力作為《波濤最深處》。他的創作理念:「以臺灣為中心,開拓藝術紀錄片宇宙」。
目錄
1緒論:視覺的社會意涵
1.1 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
1.2 文獻回顧
1.3 名詞定義、研究範圍與內容.
1.4 研究方法與研究架構
2從觀「點」到看「法」:視覺方法論的批判
2.1 社會學的「觀」點及其「盲」點
2.2 從表面到內裡⸺ 層次解讀策略
2.3 非深度分析
2.4 小結
3現代與後現代主義視覺模式的辯證
3.1 焦慮的眼睛:現代視覺論述及批判
3.2 視覺模式與詮釋:從詹明信到沃夫林
3.3 現代藝術的平面性和視覺體驗
3.4 藝術終結與視覺終結
3.5 小結
4重返膚淺⸺視覺典範的消解與轉移
4.1 論宋妲反詮釋與視覺「坎普」
4.2 揚棄視覺修辭及其意識型態
4.3 技術化視覺與影像的非意識
4.4 平面的顛覆寓言
4.5 小結
5現代或後現代版的視覺饗宴?
5.1 現代主義的深度與後現代主義的膚淺
5.2 奇觀社會與擺設社會
5.3 擺盤時刻
A
A.1 中文參考書目
A.2 西文、譯文參考書
1.1 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
1.2 文獻回顧
1.3 名詞定義、研究範圍與內容.
1.4 研究方法與研究架構
2從觀「點」到看「法」:視覺方法論的批判
2.1 社會學的「觀」點及其「盲」點
2.2 從表面到內裡⸺ 層次解讀策略
2.3 非深度分析
2.4 小結
3現代與後現代主義視覺模式的辯證
3.1 焦慮的眼睛:現代視覺論述及批判
3.2 視覺模式與詮釋:從詹明信到沃夫林
3.3 現代藝術的平面性和視覺體驗
3.4 藝術終結與視覺終結
3.5 小結
4重返膚淺⸺視覺典範的消解與轉移
4.1 論宋妲反詮釋與視覺「坎普」
4.2 揚棄視覺修辭及其意識型態
4.3 技術化視覺與影像的非意識
4.4 平面的顛覆寓言
4.5 小結
5現代或後現代版的視覺饗宴?
5.1 現代主義的深度與後現代主義的膚淺
5.2 奇觀社會與擺設社會
5.3 擺盤時刻
A
A.1 中文參考書目
A.2 西文、譯文參考書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