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史.瓶花譜.瓶花三說:中國現存最早的插花專著,一窺明代萬曆年間的生活美學
內容簡介
花藝可不是日本專屬,你對中式「花道」了解多少?
早在《詩經》、《楚辭》便可見古人對大自然的敬畏,
並形成數千年來用花木供奉祖先、神祇、社稷的傳統;
在文學作品中,借花抒情、以花明志者更是數不勝數!
插花原本是宮廷貴族活動,而後演變為幽人雅士之好,
至元、明甚至出現了專門著作,自成一套完整的體系,
以「正本清源」為己任,帶領讀者領略瓶花藝術的真諦!
◎袁宏道《瓶史》
——嚮往雅士歸隱山水,寄情花竹聊以自慰
★別讓香料毀去自然清香,談談那些花之「人禍」
花前不宜焚香,這個道理就跟茶中不宜泡果脯一樣明白。茶有茶味,不需要果味去賦予它甜或苦,花有花香,也不是靠香煙薰陶得來的芬芳。這兩種做法,都是非常低級庸俗的錯誤。再者說,香煙氣性燥烈,極易害花,一旦受其荼毒馬上枯萎,所以在花前焚香還不如直接揮劍削死它算了。捧香、合香,尤其使不得,因為這些裡面都摻有麝香。
那個韓熙載就最喜歡在花前焚香,還說什麼:桂花宜用龍腦香料,酴醾宜用沉香,蘭花宜用四絕,含笑宜用麝香,薝卜宜用檀香。此人怕是過慣了徹夜宴飲的生活,就連養個花也要像設宴一樣大講排場,這不是清賞雅士應該做的事情呀!
◎張謙德《瓶花譜》
——清閒安逸生活中流淌,執筆竟是翩翩少年郎
★花開堪折直須折,「折枝」須待最佳時機
若上梢繁茂,須下幹消瘦;左高仰,右必低沉,反之亦然;或是一杈分兩枝,各自蜿蜒盤曲,皆因花葉覆壓而臥姿難正;或是底部叢密,掩蓋瓶口,突然從中竄出孤零零一挺拔高枝,花簇緊湊掛於梢上。凡此種種,渾然天成,其妙境亦不輸畫中。倘不然,直愣愣的一根呆枝,挑起一堆蓬頭垢面的憨花,還拿去插在瓶裡清供——這像什麼玩意?
◎高濂《瓶花三說》
——縱是賞玩仍講究宜忌,始知草木有三品等第
★牡丹花
於小口瓶中,灌入滾水,插牡丹一二枝,緊塞瓶口,則三四天之內,花葉都飽滿不衰,可盡情賞玩。芍藥亦可照此法插貯。另一說:用蜂蜜取代水,可使牡丹不衰,蜂蜜也不會變質。
★梔子花
將折枝的末端捶碎,抹上食鹽,再入水插貯,可使花不枯黃。或初冬,等它結了梔子之後,再折一枝來插在瓶中,紅色的梔子宛若花蕊,亦十分可觀。
★荷花
新採的荷花,折斷處用亂髮捆纏,然後用泥漿將它上面的孔都封住,先插入瓶中,觸至瓶底,再灌水,防止水進入孔中。孔內進水,則花易凋落。
本書特色
本書收錄袁宏道《瓶史》、張謙德《瓶花譜》、高濂《瓶花三說》皆為明萬曆年間的著作,插花藝術在此時進入鼎盛,趨向平民化發展。《瓶花譜》是中國現存最早的插花專著,系統制定了各項標準;《瓶史》則傑出於文學價值,活靈活現地展現愛花人之神態;《瓶花三說》雖僅是對瓶花藝術的零星闡述,其觀點卻也深受袁、張的肯定。
目錄
推薦序 《瓶史》之於日本花道
推薦序 酒醒只在花坐,酒醉還來花下眠
譯者序
《瓶史》
瓶花引
一、花目
二、品第
三、器具
四、擇水
五、宜稱
六、屏俗
七、花祟
八、洗沐
九、使令
十、好事
十一、清賞
十二、監戒
《瓶史》原文及注釋
《瓶花譜》
序
品瓶
品花
折枝
插貯
滋養
事宜
花忌
護瓶
《瓶花譜》原文及注釋
《瓶花三說》
瓶花三說
高子花榭詮評
高子草花三品說
高子擬花榮辱評
《瓶花三說》原文及注釋
序/導讀
推薦序
《瓶史》之於日本花道
楊玲(川瀨敏郎《一日一花》、《四季花傳書》譯者)
在日本,研習花道、茶道、香道等傳統文化課時,不說「上課」,而稱為「稽古」。意為考察古代的事蹟,以明辨道理是非、總結知識經驗,從而於今有益、為今所用。受邀為傳統插花書籍翻譯版寫序,深讀之下,為傳統文化之復興暗讚不已。
曾幾何時,唐韻宋風令多少東瀛文士傾倒。
日本著名史學家、花道家工藤昌伸先生在其著作《日本花道文化史》中感慨,眾多的中國的插花文獻中,唯袁中郎之《瓶史》在日本花道史中舉足輕重。
推演史記,元祿九年(西元一六九六年)日本正式推出含《瓶史》在內的《袁中郎全集》,一時之間得到文人與花道大師們的熱捧,一書難求。常磐井御所古流的第十九世梨雲齋望月義想正是因為與《瓶史》的花論產生極大共鳴,於西元一七一六至一八〇四年間創立了袁中郎流花道,後改為宏道流,直至今日。一八二〇年前後,日本文人畫家田能村竹田以袁中郎《瓶史》為藍本,著書《瓶花論》。更有後來者橫山潤編纂了《瓶花全書》,作為中國插花書籍的集大成之作發行,而《瓶史》則為書中柱石。
細數近代,明治初年,《瓶花插法》、《瓶史草木備考》等文人瓶花書籍相繼問世,日本插花史上的拋入花到生花的展開,以及文人花的確立無不以此為源。簡而言之,日本花道史上的文人花皆以《瓶史》的花論為靈魂。
時代變遷,在明治至大正時期,喜愛煎茶的文人們所插的茶室之花,更是《瓶史》花論的延伸。特別是大正年間,以文人花為主要花型的去風流家元西川一草亭特意將本家流派的刊物命名為「瓶史」,直到昭和初年。
萬曆二十三年發行的張謙德的《瓶花譜》同樣是本書的重要組成。在日本,《瓶花譜》被譽為中國插花書籍中內容最充實的一部經典,被廣泛地閱讀。《瓶史》與《瓶花譜》相論,雖略遜於技巧性,但袁中郎的獨特詩人氣質,更是讓《瓶史》成為文人插花的胸中理念。
花道翹楚,居日本三大流派之一的小原流也以文人花為靈感源泉創立了文人調插花。文人調插花正是以中國古代文人的趣味為底蘊,以中國南畫畫題為筆墨,描繪花材的情趣意境,文學氣質深沉濃郁的文人調插花意味綿長。
正如《瓶史》中所記載,文人趣味重清淨樸素、捨華美奢華、崇質樸天然、展風雅之美。現今世情隨浮躁喧譁,我們學習花道仍應秉承傳統,捨棄彰顯名貴的花材和器皿之心,靜領花道的古典之韻與花草的自然之美。真正的插花,並非炫技,也非譁眾取寵。本心的插花更為重視品行和氣質的修養。掌握高超的技巧只算是修習皮骨,對植物的理解才是解讀靈魂。要掌握植物的韻律感,以及植物之間、植物與器皿以及環境相互間的平衡感,提升自己的傳統文化底蘊是必行的探索之路。無論是繁花簇錦還是簡約侘寂,在剪下每一根枝條,插入每一朵花時,我們的內心都會從喧囂的外在慢慢回歸本心的自己,這便是修行,是以道相待,習得內在的清靈。
自然是「美好意念的影像」,臺灣著名插花大師黃永川老師曾說「由花而向美,由美而生善,由善而抵真」。作為大自然中靈性蘊藏的花草,會指引我們從生命和彼此身上尋找「一切存在著的美好和善良的東西」。
這本書配圖得當,裝幀精美,譯筆流暢。在此特別推薦給插花藝術專業者,更推薦給所有愛美向好的讀者,望你在閱讀中收穫對美的感悟,得到沉浸安適的愉悅。
推薦序
酒醒只在花坐,酒醉還來花下眠
張曉珊(池坊花道珊瑚社創辦人)
愛花之心,古今中外皆同。想要將花枝移入瓶間案頭、時時相對,也是自然而然會有的想法。
簡單地將花枝放入瓶中就滿足了嗎?明代的文人雅士們可是有各種「講究」的:從選器擇水到花材的搭配、姿態的組合,甚至居室環境、賓主行事,都有「宜」、「忌」之分。這些「講究」為的是更好地展現花草之美,從草木的「自然之美」進一步昇華為融入插作者審美情趣的「人文之美」,從案頭方寸的「局部之美」擴展到居室空間、生活方式的「整體之美」。《瓶史》、《瓶花譜》、《瓶花三說》三者成書時間接近,在這些理念上都有相通之處。
其中,「獨抒性靈」的袁宏道認為「取花如取友」,《瓶史》中處處透著對花的尊重,就連沐花也要分辨花朵的喜怒眠醒,愛花之深,可謂成痴。
草木本不求美人相折,但這被移入瓶中的草木卻是映射插花人精神世界的鏡子,展現他們如何看待這山川日月、四季流轉,如何度過些居家歲月、閒暇時光,如何立身於塵世紛擾、市井百態。
「一花一世界」,何不暫停片刻,借由書中細膩筆觸的帶領,共同領略花藝的美妙。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