窺看舞台
內容簡介
使出俯瞰絕招,看透神秘舞台──妹尾河童這次帶你窺看他的老本行!
「戲劇乃綜合藝術」,無論是舞台劇、音樂劇、歌舞劇、芭蕾舞劇,除了幕前的演出者與領銜的導演之外,還必須有佈景、音效、燈光、服裝、道具、舞台總監……各種幕後專業人員支持,才能呈現最完美的演出。
設計原稿、演出劇照,配上具有親和力的文字,不管有沒有看過戲,《窺看舞台》的破解內幕都讓人讀得津津有味。劇場人不能錯過,因為《窺看舞台》為專業人士與一般觀眾搭起作品之外的橋樑;對有志於表演、戲劇的年輕人而言,《窺看舞台》更是進入寶山的踏腳石。
本書內容初見於一九八五年的《藝術新潮》雜誌,聲光科技發展迅速,但書中所揭櫫「看戲的快樂」依舊不變。人們仍然渴求好聽的故事,齊聚一堂笑淚與共;無論手法新舊與表現技術,一齣好戲總是能將各種情緒貫穿到觀眾心中。
永遠的劇場人妹尾河童,以一貫的好奇心跟熱情邀請大家:趕快來親身體驗舞台的魅力吧!
目錄
旋轉舞台的幕後乾坤
轉動舞台的達文西
騙術
佈景製作全憑職人手藝
首次出現的「道具簿」
宛如忍者的舞台總監
戲劇界的幕後好夥伴
連黑暗都是種設計的舞台燈光
誰說「特技」「機關」是邪道?
《底層》:從開始到結束
實際的聲音.做出來的聲音
請別再蓋奇奇怪怪的劇院了!
單行本後記
文庫版後記
序/導讀
這本書是將《藝術新潮》一九八五年一月號到十二月號的連載集結而成。雖說讀了內容便知道作者是我,但要是沒有擔任這項企劃的編輯M君(宮本和英)的旺盛好奇心、松藤攝影師(松藤庄平)那澆不熄的熱情,以及山川綠總編輯的甜言蜜語,書中也不會有這麼多鮮活的內容。直到現在,還是覺得談論自己的本業很讓人害羞,我想,如果不是他們三位在背後推了一把,不會有這本書的出現。
在此,由衷感謝協助採訪的所有友人,還有支持戲劇的眾多夥伴,謝謝你們!
連載終於完畢,進而集結成書,這得感謝平凡社的鷲巢力先生以及稻庭瑞穗小姐大力相助,才讓我那「彩色頁多一點,賣得便宜一點」的任性要求得以實現。「謝謝你們!」
這本書除了「親生父母」,還得到眾多「養父母」的照顧,實在很幸福。
最後,經由閱讀此書而全程參與舞台製作過程的讀者,我想對你們說,「辛苦了!」感謝大家忍耐許多舞台的專業用語……
如果因為這本書,「從未看過戲,因而起了想要看看的念頭」,即使只多增一人,我也不勝感激。
各位,請務必來親眼瞧瞧真正的舞台!
一九八七年五月十五日 妹尾河童
文庫版後記
本書並非為了舞台界專業人士所寫的技術書籍,而是要向「從未看過戲」的讀者介紹「戲劇」的趣味。
話雖如此,我相信還是有不少內容,連同業專家也不清楚。為什麼會如此,乃是因為戲劇界的工作已經細分為眾多專門領域,除了自己擔綱的部份,對於其他則所知有限。所以,也有戲劇界的專業人士說,「看了這本書,舞台製作的全貌就清楚了呢」,似乎讀得津津有味。也就是說,除了有志於舞台界的年輕人可以當成「入門書」外,一般讀者也能以「窺看幕後」的輕鬆心情閱讀。
以前常常聽到「這本書要是能出文庫版就好啦」的心聲,但我一直覺得不可能。平凡社出版的開本高二十六公分、寬十九公分,一縮小成文庫本,我擔心無論是圖版或手寫文字都會太小,難以閱讀。
可是,文藝春秋出版社的照井康夫先生自告奮勇,「我們會下工夫做出文庫版的」,我聽了嚇一跳。我對他們所花費的「工夫」將以何種形式呈現,很感好奇,便答道:「如果能編成文庫版,那我還真想看看哩。」
文藝春秋的美編大久保明子小姐花費許多心思,成果讓我大呼「原來如此!」讓我佩服不已的《窺看舞台》文庫版於焉誕生了。
這本書最早是一九八五年一月號到十二月號在《藝術新潮》上的連載,各位讀了就能感受到,負責這項企劃的編輯「M君」宮本和英的旺盛好奇心,以及松藤庄平攝影師的鍥而不舍,軟硬兼施逼得我繼續下去。
連載告一段落後,平凡社的鷲巢力先生和稻庭瑞穗小姐提出「想直接集結成書」的要求,新潮社也爽快允諾,於是以當初連載的開本、版型直接出書,也就是這次文庫版的前身。
說到這裡,這本書最早的的養父母是新潮社,再到平凡社,這回來到文藝春秋手上,輾轉由三家出版社接棒,說起來好像命運很坎坷,其實不管哪個階段都受到細心照料,實在很感謝。
過去我有好幾部作品都以「窺看」為書名,這次是自己窺看自己的老本行,說起來怪怪的,也有點害羞,關於戲劇、舞台方面的書,我就只寫這一本了。不過,出了這本書,把我自己工作上下游的祕密都毫無保留一舉公開了, 所以書名與「窺看」系列相異,而定為《河童講述幕前幕後》了。
希望讀了這本書,能讓各位因而對戲劇增加興趣,多加一人都會讓我高興萬分。請各位一定要把握機會,進到劇院,親身感受戲劇的魅力。
(原出於一九九八年文春文庫版)
試閱
「咦?原來是做成這樣子啊!只有一部份是立體的,其他都平面的喔!」
M君來《雪國》的後台參觀,看得津津有味。他似乎對一個場景中混合著仿真品和完全省略的部分特別感興趣。
「如果把真的大樹擺在舞台上,別場戲的佈景就沒地方擺啦。何況《雪國》的場景又多,還得考慮盡快換景……」
「騙人的技巧很高明嘛!」
被人這麼說,好像自己真是在做些見不得人的工作似的。事實上舞台製作在欺騙觀眾這一方面的確有其趣味。
愛看戲的人會說:「欣賞舞台劇的樂趣,就在於被騙的滋味。如果騙得不夠高明,還會覺得不過癮呢……」
這是懂得看門道、瞭解戲劇本質的人才會說出的話。
其實,舞台本來就是「虛構」的世界,不是「現實」世界,製作者和觀眾對這一點都心知肚明,但依然會被舞台上呈現的世界吸引,慢慢從「虛」變「實」,這正是戲劇有趣之處。
所以,要怎麼「騙」,這在舞台表現上是件非常重要的事。
【仿造品並非膺品】
「大費周章造假,為何不乾脆用真的東西呢?我想這樣應該會更具真實感呀。還是說有『舞台上不用真品』的不成文規定?」
M君問道。其實並沒有這類規定,或是刻意不用真品,而是因為真品不見得效果好。前人除了從經驗上得知這點之外,職人的專業自許也不允許他們直接把真品搬到舞台上。
到了現代,只要能表現,什麼都能用。而特別執著於「仿真品」則大多是因為效果更好。以樹木來說,真正的樹幹顏色不夠有立體感,樹幹表面塗上顏料反而質感更逼真。既然如此,那不如做個輕的代替……
舞台界都將做得像真的的東西叫做「仿真品」,絕不說「膺品」,因為並非站在真品的對立面,無所謂真假可言。「仿真品」有幾項優點,首先是輕盈,以及無危險性、容易處理、便宜等等。當然,特別製作也有很貴的例子,只是從其他幾項優點來綜合考慮的話,還是會特別製作。
舞台設計不光設計而已,還要考慮許多事情。依據規模,製作預算也會不同。但無論多寡,最重要的就是錢要花在刀口上。
例如,「景片」比較便宜,雖然仿真效果不見得比立體佈景好,但隨著用法不同,就可以充分展現立體感,例如加上燈光的助力…… 當然不單考量預算,還有減輕重量、不造成換景負擔等好處,此外,拆解後可以折疊,收納不佔空間。不過如果用強光直接照射,那簡直是對觀眾掀開底牌了。
舞台就像變魔術,一定得運用機關,可是又不能讓人察覺。為了不露出破綻,就得下功夫,譬如讓觀眾產生錯覺,或是強調其他部份,將觀眾的注意力引到別處。
【鑲嵌玻璃別從後頭看!】
每當騙術得逞,我就心裡竊喜。
魔術的手法通常不公諸於世,其實舞台上的種種機關通常也不透露,否則或許會受同業責難,我心裡多少如此擔心。所以我通常都會先準備好藉口推辭:「不讓觀眾知道舞台的機關或騙術,並不是怕掃興,而是怕減弱觀眾對舞台的興趣。」
觀眾曉得太多,的確會讓我們這行更辛苦,不過換個角度想,鑑賞力高的觀眾越多,我相信越能鞭策舞台製作界更加認真,會注入新的活力。
越說越起勁,再透露一項手法吧。
在《莉莉瑪蓮》中,如果照我原先設計製作一整面新藝術風格的鑲嵌玻璃,不但得花上大筆預算、製作人臉色發青,而且這齣戲換景頻繁又要求速度,用真玻璃非常危險。
於是我以透明塑膠板為底,用黑線勾勒出新藝術風格的圖案,然後從內側貼上透明塑膠氣泡紙、不透明塑膠布、半透明描圖紙等,配合圖案剪出形狀,再用透明膠帶貼上。不太花功夫,製作也不複雜,觀眾看著也逼真。
事實上,有鑲嵌玻璃專家打電話來問是怎麼做的。連專家都肯定,我當然很高興,結果帶到後台參觀,對方只「咦!」了一聲,完全目瞪口呆。
我們的做法對他而言實在沒啥參考價值。本來就是呀。所以參觀前就先幫他打預防針:「舞台道具和真品不一樣喔。您從事的工作和我們的製作目的不同,恐怕幫不上什麼忙。」
只不過,對方可能萬萬沒想到差距竟如此之大。不但跟真的鑲嵌玻璃無法相比,甚至簡單到像在唬人,對方好像有點生氣。我無意嘲弄製作鑲嵌玻璃的艱辛,而且是想對鑲嵌玻璃之美致敬,才會想盡辦法在舞台上呈現出那樣的效果啊……
舞台設計者必須具備真品的製作知識,否則不但無法設計,也會做不出來。舞台上將出現什麼實在無從得知,所以說得誇張些,得具備百科全書般的知識。因此每次都是臨時抱佛腳,慌慌張張狀況百出……
古代打造鐵製砲彈的工具和製程等等,在歌劇《魔彈射手》中是很重要的場景,因此我還從歐洲買了那些道具回來。親友都說我是收集破銅爛鐵的怪癖又犯了,我馬上搬出是工作需要來回應,但完全沒人當回事。就算全都出於好奇而買,但對我的職業來說,再怎麼多也不嫌多吧……
雖說「真品」常帶來麻煩,但怕造成大家誤解,在此得補充說明。
在《慾望街車》中我就訂製了鐵樓梯。當然花了不少錢,那玩意兒又重,不過製作人理解我的意圖,所以答允了。因為我實在希望演員上下樓梯時發出鏗鏘的腳步聲。踩在真的鐵樓梯上,演技應該更能發揮吧。導演也善加利用了這道樓梯,錢總算沒白花。
也虧得那鏗鏘的金屬聲,佈景的水泥污牆更具真實感了。
所以,依情況而定,有時還是免不了要採用真品。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