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7_李珠珢的主場日記

中原曲苑,河南戲曲種類與藝術:聽一曲豫劇,看一生悲喜!從祭神儀式到夫妻對唱,戲曲中蘊藏的鄉土情懷

  • 9 269
    299

活動訊息

金石堂,總有一本書懂你!雙11更好買,25家銀行信用卡分期0利率!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以戰鬥號角般激昂的越調、
祭海儀式中的懷梆、
鄉民自學的中原音韻大平調、
到夫妻對唱的蜜樣二夾弦,
每個曲種背後都有著深厚的民俗背景和生活氣息,
表現出中原文化的鮮活生命力。

▶越調:河南地方戲曲的流派與特色
越調是河南省地方戲曲劇種之一。它主要流行於河南省的南部、東部,越調的主奏樂器早期是象鼻四弦,後來一般用墜胡。
越調自誕生地四外流傳時,「音隨地改」,形成了「上路」、「下路」、「南邊」等地域流派。上路越調以南陽為中心,是越調的母調。唱腔質樸、婉轉、細膩、典雅而又不失豪放、粗獷、大氣,具秦腔的元素。
下路越調以許昌、漯河、周口為中心,又稱「小越調」。唱腔具有火爆、明快、高亢、豪放的特點。南邊越調以襄陽為中心,向十堰等地擴散,與上路越調比較相似。

▶大弦戲:源流、傳承與代表劇目
大弦戲原稱「公興班」,又名「弦子戲」,是一個古老而稀有的多聲腔劇種,它以河南開封、濮陽為中心,流行於河南省東北部、河北省南部、山東省西南部一帶。
一般認為大弦戲與唐代宮廷的梨園戲有一定的淵源關係,在演變發展過程中,又繼承了宋元雜劇北曲的傳統。
大弦戲劇目原有500餘本,內容以忠奸鬥爭、殺伐征戰及除霸安良為主.代表性劇目有《反五關》、《黑石關》、《楊府選將》、《戰洛陽》、《下南唐》、《孫武子興兵》、《黃花寺》、《西廂記》、《兩架山》等。

▶豫劇:河南戲曲的發展與特色
豫劇是發源於河南省的一個戲曲劇種,中國五大劇種之一,居中國各地域戲曲之首。
豫劇以唱腔鏗鏘大氣、抑揚有度、行腔酣暢、咬字清晰、韻味醇美、生動活潑、有血有肉、善於表達人物內心情感著稱,憑藉其高度的藝術性而廣受各界人士的歡迎。
豫劇因其音樂伴奏用棗木梆子打拍,故早期得名「河南梆子」,是在繼承河南梆子的基礎上,透過不斷改革和創新發展起來的,與京劇、越劇同為中國戲曲三鼎甲。

▶大平調:濮陽古老劇種的源流與特色
大平調源於濮陽民間,是在開州,即濮陽土生土長的一個古老劇種,故過去又稱「開州平」。
大平調是板腔體梆戲,因梆子灼目貫耳,又稱「大梆戲」、「打油梆」。其唱腔旋律圓潤平緩,又是中原地方音韻,故也稱「平調」。又因該劇種上演劇目均為朝綱大事,演員陣容龐大,群眾歷來視為大戲,為與其他劇種相區別,平調就逐步定名為「大平調」。
大平調有深厚的群眾基礎和很高的藝術價值,從明代誕生起,就深受群眾的歡迎和喜愛,使這一藝術表演形式從「板凳頭」,逐漸成長為演出陣容龐大,行當齊全,音樂聲調優美的大型劇種。

★本書特色:本書匯集河南傳統戲曲的精華,從越調、懷梆到豫劇、二夾弦等不同曲種,深入探索各地戲曲的獨特風格與歷史淵源。書中將戲曲藝術的聲腔、舞臺表演、歷史演變一一展現,既是對地方戲曲的全面梳理,也為讀者呈現了戲曲藝術的多樣魅力與傳承價值。

作者

肖東發

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指導教授。1995年被英國劍橋國際名人傳記中心收入《國際名人辭典》。主編及合著有《年鑑學概論》、《中外出版史》、《中國書史》、《中國編輯出版史》等。


秦貝臻

編著有《人間天宮:非凡造詣的媽祖廟宇》、《古典精華:四大古典小說的傳奇》。

目錄

序言
提升戰鬥號角—越調
  鼓舞士氣的越國民歌
  豐富的越調藝術特色
遠古之音—大弦戲
  梨園御戲流傳到民間
  豐富的聲腔表演體系
  驚心動魄的舞臺表演
祭海唱禮—懷梆
  祭神儀式促成地方戲
  粗獷的懷梆藝術風格
戲曲鼎甲—豫劇
  戲曲之鄉造就河南梆子
  名角輩出促使豫劇繁榮
  獨具特色的藝術風格
中原音韻—大平調
  鄉民攆臺學戲而成新調
  豐富多彩的表演藝術
蜜樣甜音—二夾弦
  夫妻對唱的民間小調
  飽含著濃厚鄉土氣息
民間歌舞—曲劇
  脫掉高蹺產生的新劇
  貼近生活的藝術特色
曲苑拾英—地方戲劇
  皇帝夢中走出的羅卷戲
  道教音樂演變的道情戲
  生活氣息濃郁的落腔
  河南梆子的元老宛梆
  說唱藝術濃厚的墜子戲

序/導讀

序言

  浩浩歷史長河,熊熊文明薪火,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滾滾黃河、滔滔長江,是最直接源頭,這兩大文化浪濤經過千百年沖刷洗禮和不斷交流、融合以及沉澱,最終形成了求同存異、兼收並蓄的輝煌燦爛的中華文明,也是世界上唯一綿延不絕而從沒中斷的古老文化,並始終充滿了生機與活力。中華文化曾是東方文化搖籃,也是推動世界文明不斷前行的動力之一。早在500年前,中華文化的四大發明催生了歐洲文藝復興運動和地理大發現。中國四大發明先後傳到西方,對於促進西方工業社會發展和形成,曾帶來了重要作用。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是各族人民五千年來創造、傳承下來的物質文明和公德心的總和,其內容包羅萬象,浩若星漢,蘊含豐富寶藏。中華文化薪火相傳,一脈相承,弘揚和發展五千年來優秀的、光明的、先進的、科學的、文明的和自豪的文化現象,融合古今中外一切文化精華,建構具有特色的現代民族文化,展示中華民族的文化力量、文化價值、文化形態與文化風采。
為此,在相關專家指導下,我們收集整理了大量古今資料和最新研究成果,特別編撰了本套大型書系。主要包括獨具特色的語言文字、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名揚世界的科技工藝、異彩紛呈的文學藝術、充滿智慧的中國哲學、完備而深刻的倫理道德、古風古韻的建築遺存、深具內涵的自然名勝、悠久傳承的歷史文明,還有各具特色又相互交融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等,充分顯示了厚重文化底蘊。
  本書縱橫捭闔,採取講故事的方式進行敘述,語言通俗,明白曉暢,形象直觀,古風古韻,格調高雅,具有很強的可讀性、欣賞性、知識性和延伸性,能夠讓讀者們感受到中華文化的豐富內涵。

試閱

戲曲之鄉造就河南梆子
西元1008年,宋真宗改年號為大中祥符元年,附郭都城的開封縣也改名為「祥符縣」,在開封一帶演唱的梆子聲腔,就稱為「祥符調」。
祥符調在繼承了自宋代「路歧人」一脈相傳的演唱風格的同時,又吸取了在開封一帶盛行的〈鎖南枝〉、〈傍妝臺〉、〈山坡羊〉、〈耍孩兒〉、〈駐雲飛〉、〈醉太平〉、〈寄生草〉等民歌腔調在內的其他戲曲藝術,逐步形成了自己粗狂、高亢、激越,古樸醇厚、委婉明麗的風格。
到了明代,開封曾一度被朱元璋定為陪都,名叫「北京」,並封其第五子朱橚為周王,豪華富麗的周王府便坐落在北宋故宮上。當時,開封仍是一座繁華的都市,同時也是全國的戲曲中心之一。
明代開封戲曲藝術的繁盛得益於周憲王朱有焞。他把自己一生的主要精力,都投入到戲劇中。著有《誠齋樂府》一書,收錄雜劇31種,在明代的劇作家中,流傳下來劇作最多的,就是這位不愛江山愛戲曲的周憲王。
明代詩人李夢陽有詩道:
齊唱憲王新樂府,金梁橋外月如霜。
當時,開封藝人雲集,被稱為「中原絃索」,城內從半截街北,鐘樓東再南,都是賣安全帽戲服槍棒的,到明代末期,開封尚有梨園78班,小吹打二三十班,清唱遍及全城。
清朝建立後,經濟也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形成了長達100多年的「康乾盛世」。
這時,在全國興起了一場新的戲曲浪潮,川劇、秦腔、漢劇、楚劇、淮劇等相繼湧現,京劇也應運而生,打破了崑腔一統天下的局面,也就是在這時,祥符調在開封周圍悄然興起。
清代乾隆年間,據清李綠園於西元1777年成書的《岐路燈》和西元1788年的《杞縣誌》記載,當時梆子戲祥符調已在開封、杞縣一帶盛行,並曾與羅戲、卷戲合班演出,被合稱為「梆羅卷」。
隨著祥符調的成熟和發展,培養演員的科班亦相繼出現。那時,祥符調有蔣門、徐門兩家。徐門辦的科班在封丘的清河集,蔣門辦的科班在朱仙鎮。
徐門一直在開封附近活動,後來,經徐老六的手在光緒年間辦了8個科班,其中就有開封的義成班、公義班、天興班,杞縣的全盛班、順成班、捕班班等。
蔣門數十年間,也在朱仙鎮培養了大量的梆子戲演員,但是到了道光年間,黃河在開封一帶決口,朱仙鎮周圍盡成汪洋,蔣門班無法維持下去,便向四方流落、發展。
祥符調傳至商丘一帶的,形成豫東調;流入漯河、周口、許昌的一支,被稱為「沙河調」,傳到濮陽一帶的叫「大高調」,傳到洛陽、密縣附近的,和當地唱腔融合,形成了「豫西調」。舊時,就連安徽和蘇北的一些梆子藝人,也自稱是蔣門的傳人。
祥符調為標準的中州音韻,男腔高亢激越、古樸醇厚;女腔莊重大方、委婉俏麗。祥符調唱詞通俗易懂,多為7字句或10字句,唱功有「寧唱十句戲,不道一句白」的俗諺流傳。祥符調的小生多用二本嗓,鬚生用本嗓、二本嗓等,旦角多用小嗓,丑角多用本嗓、二本嗓,淨多用疙瘩腔,風格清新典雅、悠揚婉轉。
豫東調慷慨激昂,粗獷豪邁。女聲花腔較多,具明快、俏麗等特點,大小嗓結合,本嗓、小嗓混雜使用,男聲粗獷豪邁,多以二本嗓、本嗓多交替使用。
沙河調活潑婉轉,激昂嘹亮。既適宜表達愉快舒暢的心情,也適宜表達慷慨壯烈的氣氛。流傳於淮北、沙河流域,安徽人稱梆子劇、淮北梆子。
豫西調聲音低沉,咬字清晰,字字入耳,生旦淨丑多用大本嗓,本嗓後挫下壓,適合演悲觀、憤慨,音樂深沉、悲壯。
其中「祥府調」和「沙河調」,從唱腔的板式結構、調式、旋律、節奏、句法組成和語音等方面看,都和「豫東調」比較近似,後來統稱為「豫東調」。所以從那時候起,河南梆子便分為了「豫東調」與「豫西調」兩個具有顯著特色流派,人們將它們統稱為「豫劇」。
整體而言,「豫東調」以中州音韻和商丘、開封的語音為基礎,在傳統演唱中多用假嗓,聲音高細,花腔較多,具有激昂、豪放、明朗、花俏的特點。而「豫西調」唱腔以中州音韻和洛陽語音為基礎,在傳統演唱中多用真嗓,聲大腔圓,寒韻較多,具粗獷、渾厚、悲壯、深沉的特點。
早期豫劇表演的舞臺布置非常簡單,往往只用蘆蓆、箔子一擋,臺上一桌二椅,即可開演。打小鑼、敲梆子的人員兼檢場。
1911年後,豫劇更多地進入城市演出,至此豫劇有了較為固定的劇場,舞臺布置有所改進。
開封較有名的茶社,如致祥茶社、普慶茶社、澄懷茶社、慶茶社、東火神廟茶社和同樂茶社等,爭相邀聘豫劇班社,即義成班、天興班、公議班、公興班參加演出。
於是,他們採用一些布幕、布景為戲曲增添可看性,對於行頭也開始有了改革。旦角服飾開始講究「老旦清,正旦俊,花旦風流」,並且後來,豫劇又受京劇服飾的影響,與京劇服飾非常相似。
豫劇進入茶社演唱之後,與早已進入茶社的二黃形成了相互競爭的局面,因豫劇強大的藝術魅力,使二黃敗下陣來,退出茶社,1916年的《嵩岳日報》記載:
汴省簧戲屢演屢輟,唯梆戲頗持久。
除開封之外,鄭州、洛陽、信陽、商丘等地也先後出現演出豫劇的茶社、戲園,並受到當地民眾的熱烈歡迎,叫好之聲,連連不絕。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6267620304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190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本商品會員日滿額金幣加碼回饋最高15倍
預計 2025/11/08 出貨 參考庫存量:1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