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巴萊:特有種魏德聖的賽德克.巴萊手記
2011金石堂年度十大影響力好書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他,魏德聖,台灣特有種導演,最直接、最勇敢、最真情至性的第一手告白。
《賽德克‧巴萊》可以說是一部創紀錄的電影,無論規模、成本、場面等等。導演魏德聖自十二年前萌發了意念,到2011年完成了電影,足足花了十二年的時間。
本書為魏德聖導演述說自己的《賽德克‧巴萊》故事,從決定開拍、前製,以及拍攝至殺青後的心情起伏;有失落、有煩躁、有鬱悶、有歡欣,當然更有堅持意念的動力與心境。
這本手記,可以說是追逐電影夢者的導覽;可以說是電影人工作日誌與教材;更可以是窺看電影導演幕後喜怒哀樂的心情日記。
《賽德克‧巴萊》可以說是一部創紀錄的電影,無論規模、成本、場面等等。導演魏德聖自十二年前萌發了意念,到2011年完成了電影,足足花了十二年的時間。
本書為魏德聖導演述說自己的《賽德克‧巴萊》故事,從決定開拍、前製,以及拍攝至殺青後的心情起伏;有失落、有煩躁、有鬱悶、有歡欣,當然更有堅持意念的動力與心境。
這本手記,可以說是追逐電影夢者的導覽;可以說是電影人工作日誌與教材;更可以是窺看電影導演幕後喜怒哀樂的心情日記。
編輯推薦
由彩虹橋垂下的生命線索
發生在80年前的霧社事件,賽德克勇士誓死捍衛族群尊嚴的決心,隱然化為一種映照內心的力量,吸引著一些人投注畢生精力於此。
眾所周知,這份撼動人心的意志,成為魏德聖導演心中的一顆種子,在他心中孵了12年,而後發芽茁壯,眾人皆等待《賽德克‧巴萊》電影如大樹挺立的那一天。
而我,恰好也於12年前,因著編輯《霧社事件》與《霧重雲深》的機緣,認識這兩本書的作者鄧相揚。當時,他已追索霧社事件歷史10多年,不但帶著漫畫家邱若龍深入賽德克族部落、畫出霧社事件調查漫畫,也喚起事件遺族後裔郭明正、邱建堂等位先生的關注與接續研究。
1999年9月,我隨鄧先生和兩位日本學者造訪廬山,與霧社事件當時懷於高山初子腹中的高光華先生談話,一直無法忘懷身處歷史現場的震撼。
一週後的9月21日,搖撼天地的大地震讓中台灣毀了大半。地震造成的流離失所,令住在埔里的鄧相揚幾乎能體會賽德克人的悲愴。他以震顫的心情寫完初子女士的故事《風中緋櫻》,後來改編為公視戲劇,由馬志翔主演。如今,擁有賽德克血統的馬志翔再於《賽德克‧巴萊》片中演出自己祖先的故事,未嘗不是受到英靈力量的牽引?
因此,接下一系列「賽德克‧巴萊」的編輯工作時,我想我也有一種非為不可的決心。過程中的辛苦似乎都不算什麼了,例如為了搬運數百GB不能外流的珍貴照片,與果子電影夥伴相約在漆黑街頭,彷彿諜報員般,遞交以圍巾包裹偽裝的外接硬碟;只要與《賽德克‧巴萊》有關的編輯、企劃、行銷會議,每每由原定的兩小時,延長為三、四……乃至失控的五、六小時;為了在書中呈現最精彩的內容,與撰文的一娟和Yu、美術設計吉松薛爾和遠流同事綿密討論,大家沒日沒夜黏在電腦前面寫稿、挑圖、設計,決心讓與這部電影有關的第一本書《夢想‧巴萊》像櫻花一樣燦放 。
有幸認識熱血的魏導、果子電影夥伴,以及相繼擔任《賽德克‧巴萊》電影顧問的邱若龍與郭明正老師,我終究意識到,自己似乎和他們一樣,隱隱受到賽德克英靈的牽引,讓那份力量映照、砥礪著內心。深深希望透過這一系列出版品,以及秋天上映的電影,將這份力量傳遞給每一位讀者、觀眾,在自己生命中開出最美的櫻花林。(文/遠流出版部主編王心瑩)
目錄
《導演‧巴萊》目次
【推薦序】他一生最大的夢想,就是電影!◎吳念真……………2
【自序】不變…………………………6
【前言】一切都始於衝動--------------8
【前製期‧開始】2009.03.23→2009.10.27
吳宇森………………16
選角…………………21
官方部落格…………24
錢製…………………28
首次勘景……………31
彩虹…………………34
賽德克文化祭………38
國防部………………44
片場…………………47
國際團隊……………51
談判…………………56
換人…………………60
八八風災……………65
新馬赫坡……………69
分鏡會議……………72
日本美術會議………79
角色公布……………83
開鏡,開始…………90
【拍攝期1‧磨合】2009.10.28→2009.12.23
導演好………………98
最初的磨合…………104
為什麼………………109
永遠趕不上好萊塢?……113
我要錢,你們要什麼?…118
調整…………………121
冬至…………………124
【拍攝期2‧崩潰】2009.12.26→2010.04.08
最想死的時候………130
初入馬赫坡…………137
火燒森林……………141
壞人…………………144
當作另一部電影拍………150
終點呢?……………159
霧社事件……………167
馬赫坡第一階段,結束…177
因為沒有錢…………183
【拍攝期3‧衝刺】2010.04.11→2010.09.05
星光雲集……………192
三天…………………198
讓大家知道我們在幹嘛!…205
回來了,又失去了…215
人止關的意外………219
再見…………………229
五千萬………………234
熬過崩潰,重新開始……237
太陽…………………246
動線…………………255
追逐蝴蝶……………261
倒數…………………267
倒數「三!」………268
倒數「二!」………269
倒數「一!」………271
這天…………………273
殺青酒,一輩子的價值…276
【後記】殺青之後,後製……282
【推薦序】他一生最大的夢想,就是電影!◎吳念真……………2
【自序】不變…………………………6
【前言】一切都始於衝動--------------8
【前製期‧開始】2009.03.23→2009.10.27
吳宇森………………16
選角…………………21
官方部落格…………24
錢製…………………28
首次勘景……………31
彩虹…………………34
賽德克文化祭………38
國防部………………44
片場…………………47
國際團隊……………51
談判…………………56
換人…………………60
八八風災……………65
新馬赫坡……………69
分鏡會議……………72
日本美術會議………79
角色公布……………83
開鏡,開始…………90
【拍攝期1‧磨合】2009.10.28→2009.12.23
導演好………………98
最初的磨合…………104
為什麼………………109
永遠趕不上好萊塢?……113
我要錢,你們要什麼?…118
調整…………………121
冬至…………………124
【拍攝期2‧崩潰】2009.12.26→2010.04.08
最想死的時候………130
初入馬赫坡…………137
火燒森林……………141
壞人…………………144
當作另一部電影拍………150
終點呢?……………159
霧社事件……………167
馬赫坡第一階段,結束…177
因為沒有錢…………183
【拍攝期3‧衝刺】2010.04.11→2010.09.05
星光雲集……………192
三天…………………198
讓大家知道我們在幹嘛!…205
回來了,又失去了…215
人止關的意外………219
再見…………………229
五千萬………………234
熬過崩潰,重新開始……237
太陽…………………246
動線…………………255
追逐蝴蝶……………261
倒數…………………267
倒數「三!」………268
倒數「二!」………269
倒數「一!」………271
這天…………………273
殺青酒,一輩子的價值…276
【後記】殺青之後,後製……282
序/導讀
【自序】
不變
離宣傳期愈來愈近,就會離自己愈來愈遠。趁自己還是自己的時候,整理出這些。
希望各位讀者可以接受我原來的樣子、原來的想法、原來的失敗、原來的喜怒哀樂……
但是,終究不會變的是──這是一部值得的電影,這是一件美好的事!
【前言】
一切都始於衝動
電影就像自己的孩子,尤其是在這片土地。特別是在下定決心開拍時和男生播種的瞬間,都需要一股衝動。二○○八年十月十七日,夏威夷國際影展結束後,回到臺灣的第一天;《海角七號》拿下了第三個獎座;票房正式突破四億。
這趟回來,有一股衝動。有些影展會讓人很舒服,夏威夷影展就是其一。沒有緊密的行程,也沒有特別的得獎壓力,我和同行的工作人員買了當地的啤酒,輕鬆坐在海邊聊著。
曾經說我像隻被關起來的鬥狗,全身充滿力量卻無處發洩;而今,我這隻鬥狗終於逮到機會突破牢籠。我竭盡所能向前奔跑,要把壓抑十幾年的能量一次爆發出來。
成功了!我讓許多所謂的專家必須重新配副眼鏡。接著有人開始討論電影為什麼會熱賣?魏德聖到底是誰?公司慢慢接到媒體的邀約採訪,機關團體請我參加演講座談。接下來,一發不可收拾。
突然間,我有點措手不及。行程滿檔導致我必須使用手機裡的行事曆,並請公司宣傳發簡訊提醒,以免漏掉哪一個邀約。瞬間,我從銀幕的後面跳到鏡頭的前面,還得配合擺出適合的拍照姿勢。
「來,導演,擺出一個沉思的樣子。」我試著去適應這樣的角色。
夏威夷影展最後一天,我們得到「劇情類首獎」。我當然很高興。但也浮現一些負面情緒。
我感覺靈魂和身體是分開的。靈魂待在家裡無所事事,身體卻像是被工廠的輸送帶運往各地工作,而且只需要做一件事情,講話。不停講話,從早上睜開眼睛就要講話,一直講到晚上十一點回家睡覺,隔天繼續。如果是講不一樣的話就算了,偏偏講的是一樣的內容,每天都一樣。
這時的我,像個一戳就破的汽球。看起來很大,裡面卻空空的。
那感覺很虛,真的很虛。我心裡想著,人生到底是在幹嘛?期待成功嗎?可是成功以後,難道這就是我要的結果?每天數錢,然後講話,數錢、講話、數錢、講話、數錢、講話……看到錢就要講話。人生,怎麼會這麼無聊?賺了錢,就要講話……
然而,人在空虛的時候,就會有很多莫名奇妙的事情發生。
網路上開始出現許多難聽的批評,甚至把我貶得一文不值。也有人把我捧上了天,說得多完美就有多完美;可是他們把電影講得那麼好,很多都不是我原來的想法,這時我真不知應該高興還是難過……
一開始,我會很在意觀眾的想法,常常三不五時看一下部落格的留言,或是搜尋相關文章。但是如今,我愈來愈不在意,甚至會以第三者的角度看待這些批評,總覺得他們說的好像跟我沒有太大關係。「魏‧德‧聖」這三個字似乎也離我愈來愈遠……
「不應該是這樣的,不能讓自己每天像是浮在半空中。我必須找些事情來做。」昨晚我下飛機,心裡反覆著這個念頭。
今天早上八點進公司,只有我一個人。放好夏威夷影展的獎座後,我打開座位旁的抽屜,看見裡面躺著一本本完成的劇本。
沒錯,我是拍片的人,我本來就應該屬於這裡。
我沒有特別告訴什麼人,我只是等著看誰會第一個進門。
「之後把早上的時間空下來,任何行程從中午後開始。採訪、座談的邀請都不要再接了,我要留時間給我自己。要開始籌備了。」我對著第一個進來的工作人員說,接著就笑了。
「籌備《賽德克‧巴萊》。」我堅定地說。
如果說,《海角七號》是一股需要證明的衝動,那麼《賽德克‧巴萊》就是一股需要生存的衝動。
戰士應該在戰場上流血。獵人應該在獵場裡追捕。
他一生最大的夢想,就是電影!
吳念真(導演‧編劇‧作家)
《賽德克‧巴萊》殺青了,而這本手記也畫下最後一個句點。是誰說過的,電影一旦進了戲院就不再屬於導演了;它屬於觀眾,屬於影史的一部分。但這本書無論如何都必將屬於導演自己,是一段生命歷程、一個記憶,在心裡,無法磨滅。
電影,在臺灣絕對不是一個如同它的外在那般浪漫多采的行業,相反的,它是一個充滿挫折、困頓和折磨的工作。
記得十幾年前某個國際影展上,一個第三世界國家的導演得了獎。他在台上說:「電影工作其實還不錯,讓我有理由跟朋友借錢當旅費出國參展,也讓我有機會穿上和好萊塢巨星們一樣的燕尾服,雖然有點不合身,而且租金還沒付清……」
記得當時在台下的我拚命鼓掌,一邊大笑,一邊卻忍不住熱淚盈眶。因為旁人聽來或許輕鬆幽默的話語中,我卻聽到了其中淡淡的辛酸和無奈,一如臺灣許多導演的困境和心情。
臺灣的電影導演絕對不只是一個導演而已,找題材、找資金、找場景、找演員;應付老闆、應付媒體、應付經紀人,搞不好連海報設計、廣告文案,甚至預告片都需要自己披掛上陣。
不知道有多少臺灣導演都講過類似的一句話:在台灣,導演真正用在拍片的時間,是整部電影完成的過程裡最少的一部分。
如果你不清楚這些導演的意思,魏導正好可以當見證,說給你聽,而且絕對有說服力。因為《賽德克‧巴萊》花了創紀錄的成本、陳設了創紀錄的場景……而且請務必記住,從一個意念開始到完成,這位導演足足花了十幾年。
這本手記,你可以把它當成一本「導覽」。如果你是一個對電影懷抱著單純、浪漫、美好,而且認為一切似乎都理所當然的人,你必將理解:夢可不是躺著就可以完成。
你也可以把它當成一部「工作日誌」、一部「教材」看。如果你是一個電影人,或許從中你可以得到許多經驗,避開許多風險,因為魏導已經用精力、時間和金錢,幫你踩踏出一條依跡可循的路徑,雖然未必從此一路寬敞。
你更可以把它當成一本「心情日記」,偷窺一下一個導演──想像中應該是何等英明神武的一個人啊──的疲憊、無力、寂寞,甚至屈辱、頹喪。
至於我自己所看到的最重要的一部分,是魏導在《海角七號》的風光之後,那麼義無反顧地把取之於電影的,再用之於電影。因著這樣的決心,無論如何,他都對得起電影、對得起觀眾,更對得起自己。
最後,請容許我提醒一下魏導,或許你也會有對不起的人,某些時候、某些部分,我們經常對不起自己的家人,就如同許多導演、許多電影人一般。
不變
離宣傳期愈來愈近,就會離自己愈來愈遠。趁自己還是自己的時候,整理出這些。
希望各位讀者可以接受我原來的樣子、原來的想法、原來的失敗、原來的喜怒哀樂……
但是,終究不會變的是──這是一部值得的電影,這是一件美好的事!
【前言】
一切都始於衝動
電影就像自己的孩子,尤其是在這片土地。特別是在下定決心開拍時和男生播種的瞬間,都需要一股衝動。二○○八年十月十七日,夏威夷國際影展結束後,回到臺灣的第一天;《海角七號》拿下了第三個獎座;票房正式突破四億。
這趟回來,有一股衝動。有些影展會讓人很舒服,夏威夷影展就是其一。沒有緊密的行程,也沒有特別的得獎壓力,我和同行的工作人員買了當地的啤酒,輕鬆坐在海邊聊著。
曾經說我像隻被關起來的鬥狗,全身充滿力量卻無處發洩;而今,我這隻鬥狗終於逮到機會突破牢籠。我竭盡所能向前奔跑,要把壓抑十幾年的能量一次爆發出來。
成功了!我讓許多所謂的專家必須重新配副眼鏡。接著有人開始討論電影為什麼會熱賣?魏德聖到底是誰?公司慢慢接到媒體的邀約採訪,機關團體請我參加演講座談。接下來,一發不可收拾。
突然間,我有點措手不及。行程滿檔導致我必須使用手機裡的行事曆,並請公司宣傳發簡訊提醒,以免漏掉哪一個邀約。瞬間,我從銀幕的後面跳到鏡頭的前面,還得配合擺出適合的拍照姿勢。
「來,導演,擺出一個沉思的樣子。」我試著去適應這樣的角色。
夏威夷影展最後一天,我們得到「劇情類首獎」。我當然很高興。但也浮現一些負面情緒。
我感覺靈魂和身體是分開的。靈魂待在家裡無所事事,身體卻像是被工廠的輸送帶運往各地工作,而且只需要做一件事情,講話。不停講話,從早上睜開眼睛就要講話,一直講到晚上十一點回家睡覺,隔天繼續。如果是講不一樣的話就算了,偏偏講的是一樣的內容,每天都一樣。
這時的我,像個一戳就破的汽球。看起來很大,裡面卻空空的。
那感覺很虛,真的很虛。我心裡想著,人生到底是在幹嘛?期待成功嗎?可是成功以後,難道這就是我要的結果?每天數錢,然後講話,數錢、講話、數錢、講話、數錢、講話……看到錢就要講話。人生,怎麼會這麼無聊?賺了錢,就要講話……
然而,人在空虛的時候,就會有很多莫名奇妙的事情發生。
網路上開始出現許多難聽的批評,甚至把我貶得一文不值。也有人把我捧上了天,說得多完美就有多完美;可是他們把電影講得那麼好,很多都不是我原來的想法,這時我真不知應該高興還是難過……
一開始,我會很在意觀眾的想法,常常三不五時看一下部落格的留言,或是搜尋相關文章。但是如今,我愈來愈不在意,甚至會以第三者的角度看待這些批評,總覺得他們說的好像跟我沒有太大關係。「魏‧德‧聖」這三個字似乎也離我愈來愈遠……
「不應該是這樣的,不能讓自己每天像是浮在半空中。我必須找些事情來做。」昨晚我下飛機,心裡反覆著這個念頭。
今天早上八點進公司,只有我一個人。放好夏威夷影展的獎座後,我打開座位旁的抽屜,看見裡面躺著一本本完成的劇本。
沒錯,我是拍片的人,我本來就應該屬於這裡。
我沒有特別告訴什麼人,我只是等著看誰會第一個進門。
「之後把早上的時間空下來,任何行程從中午後開始。採訪、座談的邀請都不要再接了,我要留時間給我自己。要開始籌備了。」我對著第一個進來的工作人員說,接著就笑了。
「籌備《賽德克‧巴萊》。」我堅定地說。
如果說,《海角七號》是一股需要證明的衝動,那麼《賽德克‧巴萊》就是一股需要生存的衝動。
戰士應該在戰場上流血。獵人應該在獵場裡追捕。
他一生最大的夢想,就是電影!
吳念真(導演‧編劇‧作家)
《賽德克‧巴萊》殺青了,而這本手記也畫下最後一個句點。是誰說過的,電影一旦進了戲院就不再屬於導演了;它屬於觀眾,屬於影史的一部分。但這本書無論如何都必將屬於導演自己,是一段生命歷程、一個記憶,在心裡,無法磨滅。
電影,在臺灣絕對不是一個如同它的外在那般浪漫多采的行業,相反的,它是一個充滿挫折、困頓和折磨的工作。
記得十幾年前某個國際影展上,一個第三世界國家的導演得了獎。他在台上說:「電影工作其實還不錯,讓我有理由跟朋友借錢當旅費出國參展,也讓我有機會穿上和好萊塢巨星們一樣的燕尾服,雖然有點不合身,而且租金還沒付清……」
記得當時在台下的我拚命鼓掌,一邊大笑,一邊卻忍不住熱淚盈眶。因為旁人聽來或許輕鬆幽默的話語中,我卻聽到了其中淡淡的辛酸和無奈,一如臺灣許多導演的困境和心情。
臺灣的電影導演絕對不只是一個導演而已,找題材、找資金、找場景、找演員;應付老闆、應付媒體、應付經紀人,搞不好連海報設計、廣告文案,甚至預告片都需要自己披掛上陣。
不知道有多少臺灣導演都講過類似的一句話:在台灣,導演真正用在拍片的時間,是整部電影完成的過程裡最少的一部分。
如果你不清楚這些導演的意思,魏導正好可以當見證,說給你聽,而且絕對有說服力。因為《賽德克‧巴萊》花了創紀錄的成本、陳設了創紀錄的場景……而且請務必記住,從一個意念開始到完成,這位導演足足花了十幾年。
這本手記,你可以把它當成一本「導覽」。如果你是一個對電影懷抱著單純、浪漫、美好,而且認為一切似乎都理所當然的人,你必將理解:夢可不是躺著就可以完成。
你也可以把它當成一部「工作日誌」、一部「教材」看。如果你是一個電影人,或許從中你可以得到許多經驗,避開許多風險,因為魏導已經用精力、時間和金錢,幫你踩踏出一條依跡可循的路徑,雖然未必從此一路寬敞。
你更可以把它當成一本「心情日記」,偷窺一下一個導演──想像中應該是何等英明神武的一個人啊──的疲憊、無力、寂寞,甚至屈辱、頹喪。
至於我自己所看到的最重要的一部分,是魏導在《海角七號》的風光之後,那麼義無反顧地把取之於電影的,再用之於電影。因著這樣的決心,無論如何,他都對得起電影、對得起觀眾,更對得起自己。
最後,請容許我提醒一下魏導,或許你也會有對不起的人,某些時候、某些部分,我們經常對不起自己的家人,就如同許多導演、許多電影人一般。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