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可不知道的100位電影大咖
一百年電影史,一百位電影人,從東方到西方,不退流行的院線舞台持續上映中!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我不是正在看電影,就是在往電影院的路上……
一百年電影史,一百位電影人,從東方到西方,
不退流行的院線舞台持續上映中!
電影就是我的生命,每部電影都幫助我了解自己。
──李安(最富盛名的華裔導演)
我對錢不感興趣,我只是希望光芒四射。
──瑪麗蓮.夢露(全世界最性感的象徵)
我拍的電影是獻給我們每個人心中的孩子,不管我們是6歲還是60歲。
──華特.迪士尼(世界上獲得奧斯卡獎最多得主)
一個畫面可以深植腦海、淚流不止;
一段情節便深深扣緊喉嚨、無法喘息;
一個眼神就能意亂情迷、怦然心動,難以忘懷……
於是至今,人們不是正在看電影,就是在往電影院的路上……
精選100位獨步全球的電影界人士,他們有的是引領技術的發明家,有的是全球知名的大導演、編劇,有的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優秀演員。透過大師們精采的一生與經典作品的重現,藉由一幕幕熟悉的場景,帶領讀者看見鏡頭之後,用影像藝術激盪出來的火花,再次品味電影中的無限人生。
目錄
出版序
001 湯瑪斯.愛迪生(1847∼1931)
「對於電影的發展,我只是在技術上出了點力,其他都是別人的功勞。我希望大家不要只拿電影來賺錢,也要為社會多做一些有益的貢獻。」
002 喬治.伊士曼(1854∼1932)
對於電影誕生具有決定性關鍵的人,正是喬治.伊士曼,如果沒有他發明創造的膠卷,電影的誕生顯然會是一個未知數。
003 盧米埃兄弟(1862∼1954)(1864∼1948)
電影就像是一個醞釀已久的幽靈,在空中等待、盤旋多年之後,借盧米埃兄弟之手,選擇巴黎作為自己的降生地。
004 喬治.梅里葉(1861∼1938)
電影是一種魔術,只有揮灑電影影像的魔術魅力,電影才會更有意思。電影沒有疆界,凡是想像力所及之處,都可以是電影。
005 唐狄拉吉.戈溫特.巴爾吉(1870∼1944)
「自從電影藝術誕生以來,巴爾吉先生的影片公司,第一次拍攝了印度的第一部故事片,他是印度第一位電影製作人。」
006 大衛.沃克.格里菲斯(1875∼1948)
經由大衛.格里菲斯之手,電影從戲劇的附庸變成了獨立的影像藝術,為電影發展埋下伏筆。
007 羅伯.威恩(1880∼1938)
對一部作品而言, 肥沃污濁的泥淖也許比清澈見底的池塘更適合生存。
008 羅伯.佛萊瑞堤(1884∼1951)
在以聲音、影像記錄人類生活的道路上,佛萊瑞堤達到了史詩與哲學的高度,人們尊稱他為「紀錄片之父」
009 路易斯.梅耶(1885∼1957)
「我願雙膝跪地,親吻有才能的人走過的地面。」這是好萊塢之王——路易斯.梅耶說過的話。
010 費德里希.威廉.穆瑙(1888∼1931)
穆瑙以極端否定幸福和生命的吸血鬼形象,為我們刻劃出了「愛」和「生命」。
011 查理.卓別林(1889∼1977)
卓別林以一撮小鬍子、一頂破舊禮帽、一條寬鬆褲子、一雙特大號鞋子和一根枴杖,成功塑造了電影史上最經典的螢幕形象,歷經百年而不衰。
012 佛列茲.朗(1890∼1976)
佛列茲.朗是德國默片時代的電影大師,也是德國100年來最重要的電影導演之一。他用「愛」、「死神」等關鍵字,描述當時德國社會的慌亂、瘋狂氣氛,無論是對愛的渴望、對死亡恐懼的渲染、對詭異事物的描述,全都以負片的形式,講述著確鑿的現實。弗烈茲.朗和穆瑙相互映襯,成為德國表現主義電影的兩面黑暗之旗。
013 恩斯特.劉別謙(1892∼1947)
劉別謙曾經說:「我唯一迷戀的,就是我從事的那門子工作——拍電影。」
014 尚.雷諾瓦(1894∼1979)
在尚.雷諾瓦心中,電影是時代的王者,是一種嶄新的印刷術,是徹底改造世界的一種手段。
015 約翰.福特(1895∼1973)
約翰.福特賦予西部片再生和長久的生命,他是一位不斷超越自己的電影大師。
016 吉加.維爾托夫(1896∼1954)
自稱為電影眼睛人的維爾托夫,不斷探索攝影機的可能性,以一種鮮活嶄新的方式,呈現肉眼無法看見的視覺世界。
017 霍華.霍克斯(1896∼1977)
霍華.霍克斯是好萊塢鼎盛時期的四大導演之一。
018 塞爾吉.愛森斯坦(1898∼1948)
身為蒙太奇理論的奠基人和實踐者,愛森斯坦享有「現代電影之父」的美稱。
019 尤里斯.伊文思(1898∼1989)
他用紀錄片豐富了人類的電影語言,使紀錄片獲得了真正的生命。
序/導讀
因為精彩,所以經典
他們為發掘電影藝術之美而費盡摧枯拉朽之力,勇敢前行;
他們嘔心瀝血、奮不顧身,戰死在銀幕那長方形的虛幻沙場上;
他們仍舊蓄勢待發地在一段又一段的起跑線上蹬腳,等待槍聲響起……。
人類因為有了電影的發明,想像力與創造力才有了別於文字的呈現方式。在電影中我們的想像力無止境的隨處飛揚,電影既改變了人們窺探世界的模式,洞察了人性的光明面與黑暗面,也挑戰了人類理智的最後底線。
1895年12月28日,盧米埃兄弟在巴黎的地下咖啡館,成功進行了第一次的電影放映。120年後的今天,電影的發展已經一日千里,大大不同。但是翻翻電影的歷史,除了技術發展一再突破,不斷滿足人們的視覺享受之外,真正隱藏在電影五光十色,眼花撩亂的聲光音效之外的藝術靈魂,依舊堅堅實實的在許多傑出電影人的身上閃亮展現,他們有的是發明者,有的是導演、編劇,還有的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優秀演員。
在這本書裡,我們挑選了100位曾經用他們的智慧與努力,改變世界電影思維的偉大電影人,這裡有他們奇偉、有趣、混亂、壯烈的一生,我們或與他們每一個人相識,或又戀戀不捨的與他們的人生道別,但還有更多優秀的電影人,正在此時此刻,以他們各自的天賦,為我們創造並寫下新的電影歷史。
或許曾經有一個電影畫面深植你的腦海,讓你永生難忘;或許有一段情節深深扣緊了你的喉嚨,讓你無法喘息;或許有一個眼神讓你意亂情迷,至今依舊怦然心動,難以忘懷;抑或有一部電影讓你頭昏腦脹,到現在為止還理不清頭緒……。影像藝術的魅力就在你心臟猛然跳動的剎那,成為你想像力的豐富養分。
我們想像不到120年前一段「風吹過樹梢」的短片,徹底改寫了人們觀看世界的方式,當時,世界彷彿是一位情竇初開的少女,即將站在鏡子之前進行她的第一次梳妝。從清純淡掃到濃妝豔抹,電影的拍攝技巧,編劇的想像功力,演員演技的爐火純青,已經複雜到當時人類無法想像的地步。
當我們回溯這短短的一百二十年的電影歷史時,這本書將告訴你究竟是哪些人,因為這個19世紀末的科技發明,而耗盡了他們短暫而壯闊的一生,又是哪些人一棒接一棒的奮力奔跑,為發掘電影藝術之美而費盡摧枯拉朽之力,勇敢前行。這些人沒有一個中途早退,幾乎都嘔心瀝血、奮不顧身,戰死在銀幕那長方形的虛幻沙場上。現在正在接棒的電影人,仍舊蓄勢待發地在一段又一段的起跑線上蹬腳,等待著槍聲響起……。
華滋出版 總編輯
許汝紘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