喫茶萬歲上:一場二十世紀東洋咖啡店文化的紀實壯遊。
超過十年的日本咖啡之路,走過日本21縣市,全面剖析日本咖啡文化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從九州到北海道,橫跨二十一座日本縣市
★推開七十六家日本咖啡店的大門,特製QR Code導航
★★收錄超過七百多張精彩照片,陪你進行咖啡的紙上行旅
★★第一本全面剖析日本咖啡文化的前世與今生
★★★用文字說故事,以影像講美學,結合兩種閱讀樂趣,
雙軌呈現日本老咖啡店的建築、空間家飾、飲食文化,以及生活美學。
一場超過十年籌備的日本咖啡之路
「無論如何都想去遠方,推開那扇門。」
你的心,是否也曾被遠方招喚,而燃起想要出發的念頭?
為了回應內心的想望,我們只能不斷地踏上旅程。
這是一場紙上的咖啡行旅,打開書一起出發喝一杯吧!
這是一場一杯接著一杯,全程充滿咖啡香氣和異國人文氣息的旅行。
透過本書的紙上咖啡行旅,跟著作者Hally Chen推開全日本老鋪的大門,一起痛快喝咖啡吧!
福岡、長崎、熊本、小倉、廣島、尾道
岡山、高松、和歌山、大阪、京都
從日本最西邊的九州出發、沿著瀨戶內海,一路跳城,喝進關西京都
在《喫茶萬歲》上裡,Hally Chen帶著我們從福岡開喝。
福岡這座城市,不管天氣、環境與台灣都很相似,不僅減緩了初來乍到日本領土的旅行時差緊張感,也快速地為我們的出發開啟了一個小小的美好開端。
從福岡開始,我們一路往長崎、熊本、小倉、廣島、岡山、高松、和歌山,一直喝到熱情滿溢、人情滋味豐厚的大阪城市。每一個城市都透過喫茶店向我們展示了不同的文化和風情。每一家咖啡也各自乘載了店家所累積的魅力和生命的熱度。透過喝咖啡,我們喝下的,不僅是一杯又香又暖的美味,更喝下了一家老店所承載的光華和生活能量,讓你飽口又暖心。
一場長達十年的咖啡旅行
本書記錄時間長達十二年,作者Hally Chen帶著相機遠赴日本,從日本最南的福岡,到日本最北的北海道,拜訪超過七十家日本老咖啡店。
一場紙上的咖啡行旅,更是一場自己跟自己的壯遊。
Hally Chen用文字與攝影探索日本咖啡「喫茶店」的迷人丰采,探索它的魅力密碼,為何可以讓全世界眾多的咖啡迷如此嚮往、如此迷戀,一再為了品嚐這一杯香氣四溢的黑水,而踏上旅程。
這是一場一杯接著一杯,全程充滿咖啡香氣和異國氣息的旅行。跟著Hally Chen飲著一杯杯飄著熱氣的咖啡,帶你更接近你最愛的東洋咖啡文化。
●什麼是「喫茶店」
喫茶店,發音為「KISSATEN」。在日本,喫茶店等同於二十世紀開業老咖啡店的代名詞,是日本上個世紀留下來獨有的飲食文化。
喫茶店以手沖或虹吸式煮咖啡。咖啡豆多數為自家烘培,有靠機器,也有手工烘培,菜單上「Blend」的配方豆是店家招牌。店內大都不禁菸,用火材盒代替名片。
依照喫茶店老闆的脾性不同,展現不同的店家風格。
店裡永遠只播放一種音樂,叫「名曲喫茶」;放滿骨董,叫「骨董喫茶」;掛滿畫作,叫「藝廊喫茶」。喫茶店老闆重人情,店內點餐用手寫傳票。你若認真問老闆,他會告訴你:「Café(カフェ)是年輕人的玩意兒,和他的不同,他開的叫『喫茶店』。」
本書特色:
我們的一生當中,一定著迷於某個不關名、也不關乎名利的小事。
因為著迷於那件看似不重要的小事,才能在其中找到發光的自我。
是那道熱忱,洗淨了我們的心靈,不畏現實的風雨。
本書看似一本以「日本咖啡」為主題的旅遊書,但其背後沒有說出口的通關密語是,為你加油,鼓舞每個人勇敢去追尋人生熱情的事物。
本書所投入的書寫和編輯心血,長達了十二年的時光。
透過本書展開的紙上咖啡行旅,我們不僅要帶著讀者們神遊台灣人最愛的日本,以及品嚐其迷人的東洋咖啡文化,更希望在文字和影像的背後,激起每個人心中的熱情,找到自己的狂熱,進而展開屬於自己的壯遊。
壯遊,可以長達十年,可以分期執行,可以是任何主題,重要的是,透過出發,找回屬於自己最重要的事。
重要事件:
2020東京奧運
★推開七十六家日本咖啡店的大門,特製QR Code導航
★★收錄超過七百多張精彩照片,陪你進行咖啡的紙上行旅
★★第一本全面剖析日本咖啡文化的前世與今生
★★★用文字說故事,以影像講美學,結合兩種閱讀樂趣,
雙軌呈現日本老咖啡店的建築、空間家飾、飲食文化,以及生活美學。
一場超過十年籌備的日本咖啡之路
「無論如何都想去遠方,推開那扇門。」
你的心,是否也曾被遠方招喚,而燃起想要出發的念頭?
為了回應內心的想望,我們只能不斷地踏上旅程。
這是一場紙上的咖啡行旅,打開書一起出發喝一杯吧!
這是一場一杯接著一杯,全程充滿咖啡香氣和異國人文氣息的旅行。
透過本書的紙上咖啡行旅,跟著作者Hally Chen推開全日本老鋪的大門,一起痛快喝咖啡吧!
福岡、長崎、熊本、小倉、廣島、尾道
岡山、高松、和歌山、大阪、京都
從日本最西邊的九州出發、沿著瀨戶內海,一路跳城,喝進關西京都
在《喫茶萬歲》上裡,Hally Chen帶著我們從福岡開喝。
福岡這座城市,不管天氣、環境與台灣都很相似,不僅減緩了初來乍到日本領土的旅行時差緊張感,也快速地為我們的出發開啟了一個小小的美好開端。
從福岡開始,我們一路往長崎、熊本、小倉、廣島、岡山、高松、和歌山,一直喝到熱情滿溢、人情滋味豐厚的大阪城市。每一個城市都透過喫茶店向我們展示了不同的文化和風情。每一家咖啡也各自乘載了店家所累積的魅力和生命的熱度。透過喝咖啡,我們喝下的,不僅是一杯又香又暖的美味,更喝下了一家老店所承載的光華和生活能量,讓你飽口又暖心。
一場長達十年的咖啡旅行
本書記錄時間長達十二年,作者Hally Chen帶著相機遠赴日本,從日本最南的福岡,到日本最北的北海道,拜訪超過七十家日本老咖啡店。
一場紙上的咖啡行旅,更是一場自己跟自己的壯遊。
Hally Chen用文字與攝影探索日本咖啡「喫茶店」的迷人丰采,探索它的魅力密碼,為何可以讓全世界眾多的咖啡迷如此嚮往、如此迷戀,一再為了品嚐這一杯香氣四溢的黑水,而踏上旅程。
這是一場一杯接著一杯,全程充滿咖啡香氣和異國氣息的旅行。跟著Hally Chen飲著一杯杯飄著熱氣的咖啡,帶你更接近你最愛的東洋咖啡文化。
●什麼是「喫茶店」
喫茶店,發音為「KISSATEN」。在日本,喫茶店等同於二十世紀開業老咖啡店的代名詞,是日本上個世紀留下來獨有的飲食文化。
喫茶店以手沖或虹吸式煮咖啡。咖啡豆多數為自家烘培,有靠機器,也有手工烘培,菜單上「Blend」的配方豆是店家招牌。店內大都不禁菸,用火材盒代替名片。
依照喫茶店老闆的脾性不同,展現不同的店家風格。
店裡永遠只播放一種音樂,叫「名曲喫茶」;放滿骨董,叫「骨董喫茶」;掛滿畫作,叫「藝廊喫茶」。喫茶店老闆重人情,店內點餐用手寫傳票。你若認真問老闆,他會告訴你:「Café(カフェ)是年輕人的玩意兒,和他的不同,他開的叫『喫茶店』。」
本書特色:
我們的一生當中,一定著迷於某個不關名、也不關乎名利的小事。
因為著迷於那件看似不重要的小事,才能在其中找到發光的自我。
是那道熱忱,洗淨了我們的心靈,不畏現實的風雨。
本書看似一本以「日本咖啡」為主題的旅遊書,但其背後沒有說出口的通關密語是,為你加油,鼓舞每個人勇敢去追尋人生熱情的事物。
本書所投入的書寫和編輯心血,長達了十二年的時光。
透過本書展開的紙上咖啡行旅,我們不僅要帶著讀者們神遊台灣人最愛的日本,以及品嚐其迷人的東洋咖啡文化,更希望在文字和影像的背後,激起每個人心中的熱情,找到自己的狂熱,進而展開屬於自己的壯遊。
壯遊,可以長達十年,可以分期執行,可以是任何主題,重要的是,透過出發,找回屬於自己最重要的事。
重要事件:
2020東京奧運
目錄
前言
福岡
福岡最老喫茶店的奇怪洋食。Café Brasileiro
名師森光宗男的美美
長崎
孫文與土耳其飯。ツル茶ん
日本歷史上第一間西洋料亭。自由亭喫茶室
熊本
熊本老喫茶的代表。岡田珈琲本店
門司
門司的古董迷宮。放浪記
廣島
瀨戶內海的檸檬蛋糕。Coffee & Bakery Shima
廣島歷史最久的地穴咖啡店。朝日珈琲サロン
胡子神社對面的白朗峰。Chamonix Mont Blanc本店
尾道商店街上的老墨西哥。喫茶Mexico
岡山
以大原美術館的名畫為名。Café El Greco
琥珀的女王。倉敷珈琲館
岡山歷史最悠久的喫茶店。B三共
高松
石雕美術的咖啡店。城之眼
迷你中的迷你。Mini
和歌山
和歌山市最資深喫茶店。珈琲るーむ 森永
大阪
遇見來自台灣的百歲老闆。Madura與King of Kings
關西現役最老的喫茶店與甜甜圈。平岡珈琲店
冰淇淋最中與老咖啡。ぜー六
找到高橋一生。純喫茶Brother
大阪喫茶店賣綜合果汁的始祖。千成屋珈琲
是船?是大樓?是喫茶店!珈琲艇CABIN
難波區的山小屋。Arabiya Coffee
天鵝不吸菸?純喫茶Swan
昭和時代的氣派建築代表。純喫茶American
大阪是食物模型的原鄉。心斎橋Mitsuya
神戶
公園地表下的祕密基地。光線
新開地歷史的見證。茶房歌舞伎
港町的老客船。純喫茶EDEN
日本首間會員制咖啡店。Nishimura珈琲店北野坂店
日本現存最老的咖啡店。放香堂加琲店
關西最早使用虹吸壺的咖啡店。EVIAN COFFEE
京都
螺旋紋的手沖絕技。御多福珈琲
高瀨川旁的藍寶石。喫茶Soirée
祇園舞妓們鍾愛的果凍與福玉。切通し進々堂
喫茶店與香菸鋪的合體。靜香
日本第一間列為古蹟的喫茶店。Francois喫茶室
待續
福岡
福岡最老喫茶店的奇怪洋食。Café Brasileiro
名師森光宗男的美美
長崎
孫文與土耳其飯。ツル茶ん
日本歷史上第一間西洋料亭。自由亭喫茶室
熊本
熊本老喫茶的代表。岡田珈琲本店
門司
門司的古董迷宮。放浪記
廣島
瀨戶內海的檸檬蛋糕。Coffee & Bakery Shima
廣島歷史最久的地穴咖啡店。朝日珈琲サロン
胡子神社對面的白朗峰。Chamonix Mont Blanc本店
尾道商店街上的老墨西哥。喫茶Mexico
岡山
以大原美術館的名畫為名。Café El Greco
琥珀的女王。倉敷珈琲館
岡山歷史最悠久的喫茶店。B三共
高松
石雕美術的咖啡店。城之眼
迷你中的迷你。Mini
和歌山
和歌山市最資深喫茶店。珈琲るーむ 森永
大阪
遇見來自台灣的百歲老闆。Madura與King of Kings
關西現役最老的喫茶店與甜甜圈。平岡珈琲店
冰淇淋最中與老咖啡。ぜー六
找到高橋一生。純喫茶Brother
大阪喫茶店賣綜合果汁的始祖。千成屋珈琲
是船?是大樓?是喫茶店!珈琲艇CABIN
難波區的山小屋。Arabiya Coffee
天鵝不吸菸?純喫茶Swan
昭和時代的氣派建築代表。純喫茶American
大阪是食物模型的原鄉。心斎橋Mitsuya
神戶
公園地表下的祕密基地。光線
新開地歷史的見證。茶房歌舞伎
港町的老客船。純喫茶EDEN
日本首間會員制咖啡店。Nishimura珈琲店北野坂店
日本現存最老的咖啡店。放香堂加琲店
關西最早使用虹吸壺的咖啡店。EVIAN COFFEE
京都
螺旋紋的手沖絕技。御多福珈琲
高瀨川旁的藍寶石。喫茶Soirée
祇園舞妓們鍾愛的果凍與福玉。切通し進々堂
喫茶店與香菸鋪的合體。靜香
日本第一間列為古蹟的喫茶店。Francois喫茶室
待續
試閱
每回出發那天,
我習慣在飛機降落前
把臉頰緊貼著窗戶,
心跳也跟著加速。
我們總在熟悉的地方
不知何去何從,
卻在陌生的遠方
找到自己的方向。
《喫茶萬歲》上 前言
嚴格說來,我的人生從愛上喫茶店開始有了分野。
二〇〇七年我從京都一家終年只播放探戈的老喫茶店走出來,決定這個主題的記錄,當時的我還不知道後來會以此為題旅行這麼久。回來的第二年,我開始為雜誌寫專欄,也學會了喝咖啡的樂趣。
我始終認為一個人的體力與熱情有限,有些事只有在某些年紀才能成就。一生中能寫好一本書的機會不多,可能的話、我希望寫作內容都是以自己成長的這塊土地為主,唯獨日本的喫茶店文化例外,我實在太熱愛它們了。它們促使我寫下前兩本和台灣飲食文化有關的拙作:《遙遠的冰果室》與《人情咖啡店》。多年來,每年到訪日本尋找喫茶店的熱情至今不曾退燒。我甚至為了想和喫茶店老闆聊天,跑去學日文。
什麼是喫茶店?簡單地說,今日在日本「喫茶店」這三個字等同老咖啡店的代名詞。源自中國的喫茶一詞,原為喝茶之意。到了日本經過時代演變,已經有了截然不同的意思。
今日打開日文辭典,對於「喫茶店」的解釋如下:販賣咖啡、紅茶和輕食的飲食店或咖啡店。這些喫茶店都是二十世紀開業,有些甚至更早。戰後的那三十年是它們的高峰期,不同於巴黎街頭的咖啡館,或是紐約的美式咖啡店,喫茶店是日本上個世紀留下獨有的飲食文化。這些老店幾乎見不到義式咖啡機,店家只相信用手沖或虹吸壺的方式萃取咖啡。咖啡豆多數為自家烘焙,有靠機器、也有靠手炒。不像精品咖啡店,他們最受歡迎的不是莊園豆,而是稱為「ブレンド」(Blend)的配方豆,通常是代表一間喫茶店的招牌。
這些喫茶店賣咖啡的歷史悠久,每間店的咖啡風味都有自己的特色和堅持,有的甚至百年前就開業,不是超過兩代傳承、不然就是因為店主年邁,最後交給了非血緣、但是有心接手的年輕人。店裡的家具或建築皆走過大時代,有時精彩程度甚至不輸博物館。
這些店大都可以抽菸,店家用火柴盒代替名片。隨著每位老闆脾性不同,每間喫茶店的風格也不同。店裡永遠只播放一種音樂的叫「名曲喫茶」,放滿古董的就叫「古董喫茶」,或是掛滿畫作的「畫廊喫茶」。這些店的老闆重人情,店內點餐習慣用手寫傳票。你若認真問他,他會告訴你,那些カフェ(Café)是年輕人的玩意兒,和他的不同。他開的店叫「喫茶店」。
日文有一名詞,叫「道樂者」。意指沉迷酒色之人。某個程度我覺得自己就是喫茶店的道樂者。如果能說停就停,那就不叫嗜好了。就像熱愛爵士樂的人,明明家裡的唱片櫃已經有相同專輯,看見哪間公司又推出鍍上幾K金的更高音質版本,冒著說好再買就剁手指的毒誓,依然入手永遠的最後一張。這些年我的生活雖然忙碌,拋棄了不少年輕時的嗜好,唯獨追尋老喫茶店的熱情沒有停止。只要戶頭有錢、生活有假期就會買機票,拿著蒐集的新資料,背著相機北上日本,按圖索驥跟著咖啡香,一路尋找有趣的喫茶店。於是我就在不知不覺中,變成日本人口中的道樂者,從狂熱的旅程中找回生命的樂趣。
在這個移動便利的時代,每個人都曾想像在自己短暫人生中,擁一段偉大的壯遊。我在鍾情日本喫茶店十多年後才領悟,壯遊不一定指某次旅行,如果圍繞在某個嗜好、某樣主題,在能力範圍內分次旅行,經年累月之後,那樣的熱情就是一場壯遊。著手寫這本書時,我決定以過往沒使用過的方式,把這十多年來每次不同時間、不同季節的喫茶店拜訪,彙整成一個紙上行旅,由九州到北海道、從關西到關東,隨著我的腳步依序娓娓道來,日本這個從咖啡演變出來的獨特飲食文化,和充滿魅力的時代畫面。
《喫茶萬歲》出版前最後一個月,日本宣布了新年號「令和」,書中紀錄了這些走過昭和的老喫茶店,在平成最後十二年的風景,並且即將在新年號開始的第一週上市。某種意義上,除了目睹日本這個國家時代的更迭,也揮別我最後的青春。
「喫茶」這兩個漢字,我個人看來是名詞也是動詞。在日本如果有朋友問你說:「去喫茶店嗎?」就是問你要不要找地方喝一杯咖啡,坐下來彼此擁有一段相處的時光。如果你也和我一樣,對於咖啡、旅行、和歷史老店的氛圍,有著無法自拔的熱愛——請打開這本書,與我相伴,一路痛快喫茶吧!
福岡最老喫茶店的奇怪洋食。CAFÉ BRASILEIRO
博多,是福岡市七個行政區中,唯一使用舊名。由於博多港、博多車站、福岡機場和福岡縣政府都在區內,博多也時常被當成福岡的另一個通名。我第一次到訪福岡市剛滿三十歲,當時還沒去過巴黎,聽聞花神咖啡館在這裡開分店,特地去了一趟。因為怕失眠,點了一杯熱巧克力。那時不懂什麼是喫茶店,更沒料到後來自己會愛上它,還跑去學喝咖啡、煮咖啡,甚至花了十多年,拜訪一百多間的老喫茶店。
從博多車站直接搭地下鐵到吳服町站,或是沿著車站前的大馬路步行大約二十分鐘,一拐進巷內很容易就看見,老店白色搶眼的昭和洋風建築。上星期我才來過「CAFE’ BRASILEIRO」,店家在冰歐雷咖啡加上一坨香濃的鮮奶油,好喝到讓我印象深刻。所以今天中午特地又抽空過來,全因為那天臨走前,溫柔的老闆娘特地交代我,一定得回來嚐過店裡每日限定數量的招牌午餐炸肉丸。她用自信的口吻對我說:「有時沒有訂位可能就吃不到喔。」
CAFE’ BRASILEIRO,是福岡市內歷史最悠久的咖啡店。日文店名是巴西的英文音譯ブラジレイロ。我在某本刊物上讀到過,福岡市的咖啡店從一九八一年的二千零九十二家,到了二〇〇九年只剩下六百八十二家,像這樣老舖中的老鋪能在時代洪流中留存下來,彌足珍貴。據說咖啡最早在巴西出現時,原本被當作裝飾植物,一八六〇年在聖保羅州大量種植後,才變成巴西的經濟作物。最初此店是巴西聖保羅州咖啡局當年為了推廣巴西咖啡而設立,一九三四年咖啡店在距離現址七百公尺外、中州的那珂川河畔開幕,第一代的負責人為中村安衛先生,當年矗立在西大橋頭漂亮的建築照片,今日還能在文獻上看見。
現在河畔舊址旁能看見作家留下的詩碑,碑上的文章一起頭就這樣形容:「昭和九年四月,一間周圍都是玻璃窗的咖啡店ブラジレイロ在這裡開業了。那是一棟白色的兩層建築,樓下中庭有寬廣的噴泉.......」當時一杯咖啡是日幣十五錢,不少作家詩人被吸引來到店裡聚集,成了當地名人雅士的文化沙龍。一九四四年為了建造戰時避難所,建築物被拆掉,直到一九四六年才在現址重新開業。
今日第二代的店主中村好忠先生,三十四歲那年從父親手中接手這間咖啡店。店裡的咖啡豆都是他親自烘焙,豆源來自非洲和南美洲各地。可能是我和老闆娘久美子女士比較有緣,幾回上門都是遇見她。她氣質出眾、說話親切細語,可想而知年輕時肯定是「看板娘」。今天我一推開咖啡店大門,果然客席早就被預訂一空,還好遇上有客人吃飽離席。老闆娘推薦的招牌午餐炸肉丸「ミンチカツレツ」(Meat Cutlet),長相可奇特了!兩頭尖尖像橄欖核,相傳是十九世紀末出現在日本的高級洋食。使用絞肉和洋蔥等食材,表面裹上細麵包粉下去油炸。雖說是炸物,油瀝得可乾淨,加上旁邊還有豆泥、茄子、蘿蔔與法式多蜜醬汁相佐,美味極了。
點餐時店員特地詢問,飯後咖啡是否要放上鮮奶油。為了保持現打鮮奶油的風味,店家使用我在九州其他地方的老喫茶店也見過、一種特別的不鏽鋼容器。容器外壁為雙層設計,店家先放在冰箱中預冷,延長容器的低溫維持時間。直到咖啡喝了一半,容器中的鮮奶油依舊冰涼香醇。
這天,我是最後一桌用完午餐的客人,趁著店內只剩下店員,主動邀請久美子女士拍了一張合照。我順口提起:「二樓客席牆上,那一張女孩穿著和服的黑白照片拍得真好。」沒料到老闆娘笑得開懷,靦腆對我說:「那照片裡的人,是十四歲時的我唷。」
我習慣在飛機降落前
把臉頰緊貼著窗戶,
心跳也跟著加速。
我們總在熟悉的地方
不知何去何從,
卻在陌生的遠方
找到自己的方向。
《喫茶萬歲》上 前言
嚴格說來,我的人生從愛上喫茶店開始有了分野。
二〇〇七年我從京都一家終年只播放探戈的老喫茶店走出來,決定這個主題的記錄,當時的我還不知道後來會以此為題旅行這麼久。回來的第二年,我開始為雜誌寫專欄,也學會了喝咖啡的樂趣。
我始終認為一個人的體力與熱情有限,有些事只有在某些年紀才能成就。一生中能寫好一本書的機會不多,可能的話、我希望寫作內容都是以自己成長的這塊土地為主,唯獨日本的喫茶店文化例外,我實在太熱愛它們了。它們促使我寫下前兩本和台灣飲食文化有關的拙作:《遙遠的冰果室》與《人情咖啡店》。多年來,每年到訪日本尋找喫茶店的熱情至今不曾退燒。我甚至為了想和喫茶店老闆聊天,跑去學日文。
什麼是喫茶店?簡單地說,今日在日本「喫茶店」這三個字等同老咖啡店的代名詞。源自中國的喫茶一詞,原為喝茶之意。到了日本經過時代演變,已經有了截然不同的意思。
今日打開日文辭典,對於「喫茶店」的解釋如下:販賣咖啡、紅茶和輕食的飲食店或咖啡店。這些喫茶店都是二十世紀開業,有些甚至更早。戰後的那三十年是它們的高峰期,不同於巴黎街頭的咖啡館,或是紐約的美式咖啡店,喫茶店是日本上個世紀留下獨有的飲食文化。這些老店幾乎見不到義式咖啡機,店家只相信用手沖或虹吸壺的方式萃取咖啡。咖啡豆多數為自家烘焙,有靠機器、也有靠手炒。不像精品咖啡店,他們最受歡迎的不是莊園豆,而是稱為「ブレンド」(Blend)的配方豆,通常是代表一間喫茶店的招牌。
這些喫茶店賣咖啡的歷史悠久,每間店的咖啡風味都有自己的特色和堅持,有的甚至百年前就開業,不是超過兩代傳承、不然就是因為店主年邁,最後交給了非血緣、但是有心接手的年輕人。店裡的家具或建築皆走過大時代,有時精彩程度甚至不輸博物館。
這些店大都可以抽菸,店家用火柴盒代替名片。隨著每位老闆脾性不同,每間喫茶店的風格也不同。店裡永遠只播放一種音樂的叫「名曲喫茶」,放滿古董的就叫「古董喫茶」,或是掛滿畫作的「畫廊喫茶」。這些店的老闆重人情,店內點餐習慣用手寫傳票。你若認真問他,他會告訴你,那些カフェ(Café)是年輕人的玩意兒,和他的不同。他開的店叫「喫茶店」。
日文有一名詞,叫「道樂者」。意指沉迷酒色之人。某個程度我覺得自己就是喫茶店的道樂者。如果能說停就停,那就不叫嗜好了。就像熱愛爵士樂的人,明明家裡的唱片櫃已經有相同專輯,看見哪間公司又推出鍍上幾K金的更高音質版本,冒著說好再買就剁手指的毒誓,依然入手永遠的最後一張。這些年我的生活雖然忙碌,拋棄了不少年輕時的嗜好,唯獨追尋老喫茶店的熱情沒有停止。只要戶頭有錢、生活有假期就會買機票,拿著蒐集的新資料,背著相機北上日本,按圖索驥跟著咖啡香,一路尋找有趣的喫茶店。於是我就在不知不覺中,變成日本人口中的道樂者,從狂熱的旅程中找回生命的樂趣。
在這個移動便利的時代,每個人都曾想像在自己短暫人生中,擁一段偉大的壯遊。我在鍾情日本喫茶店十多年後才領悟,壯遊不一定指某次旅行,如果圍繞在某個嗜好、某樣主題,在能力範圍內分次旅行,經年累月之後,那樣的熱情就是一場壯遊。著手寫這本書時,我決定以過往沒使用過的方式,把這十多年來每次不同時間、不同季節的喫茶店拜訪,彙整成一個紙上行旅,由九州到北海道、從關西到關東,隨著我的腳步依序娓娓道來,日本這個從咖啡演變出來的獨特飲食文化,和充滿魅力的時代畫面。
《喫茶萬歲》出版前最後一個月,日本宣布了新年號「令和」,書中紀錄了這些走過昭和的老喫茶店,在平成最後十二年的風景,並且即將在新年號開始的第一週上市。某種意義上,除了目睹日本這個國家時代的更迭,也揮別我最後的青春。
「喫茶」這兩個漢字,我個人看來是名詞也是動詞。在日本如果有朋友問你說:「去喫茶店嗎?」就是問你要不要找地方喝一杯咖啡,坐下來彼此擁有一段相處的時光。如果你也和我一樣,對於咖啡、旅行、和歷史老店的氛圍,有著無法自拔的熱愛——請打開這本書,與我相伴,一路痛快喫茶吧!
福岡最老喫茶店的奇怪洋食。CAFÉ BRASILEIRO
博多,是福岡市七個行政區中,唯一使用舊名。由於博多港、博多車站、福岡機場和福岡縣政府都在區內,博多也時常被當成福岡的另一個通名。我第一次到訪福岡市剛滿三十歲,當時還沒去過巴黎,聽聞花神咖啡館在這裡開分店,特地去了一趟。因為怕失眠,點了一杯熱巧克力。那時不懂什麼是喫茶店,更沒料到後來自己會愛上它,還跑去學喝咖啡、煮咖啡,甚至花了十多年,拜訪一百多間的老喫茶店。
從博多車站直接搭地下鐵到吳服町站,或是沿著車站前的大馬路步行大約二十分鐘,一拐進巷內很容易就看見,老店白色搶眼的昭和洋風建築。上星期我才來過「CAFE’ BRASILEIRO」,店家在冰歐雷咖啡加上一坨香濃的鮮奶油,好喝到讓我印象深刻。所以今天中午特地又抽空過來,全因為那天臨走前,溫柔的老闆娘特地交代我,一定得回來嚐過店裡每日限定數量的招牌午餐炸肉丸。她用自信的口吻對我說:「有時沒有訂位可能就吃不到喔。」
CAFE’ BRASILEIRO,是福岡市內歷史最悠久的咖啡店。日文店名是巴西的英文音譯ブラジレイロ。我在某本刊物上讀到過,福岡市的咖啡店從一九八一年的二千零九十二家,到了二〇〇九年只剩下六百八十二家,像這樣老舖中的老鋪能在時代洪流中留存下來,彌足珍貴。據說咖啡最早在巴西出現時,原本被當作裝飾植物,一八六〇年在聖保羅州大量種植後,才變成巴西的經濟作物。最初此店是巴西聖保羅州咖啡局當年為了推廣巴西咖啡而設立,一九三四年咖啡店在距離現址七百公尺外、中州的那珂川河畔開幕,第一代的負責人為中村安衛先生,當年矗立在西大橋頭漂亮的建築照片,今日還能在文獻上看見。
現在河畔舊址旁能看見作家留下的詩碑,碑上的文章一起頭就這樣形容:「昭和九年四月,一間周圍都是玻璃窗的咖啡店ブラジレイロ在這裡開業了。那是一棟白色的兩層建築,樓下中庭有寬廣的噴泉.......」當時一杯咖啡是日幣十五錢,不少作家詩人被吸引來到店裡聚集,成了當地名人雅士的文化沙龍。一九四四年為了建造戰時避難所,建築物被拆掉,直到一九四六年才在現址重新開業。
今日第二代的店主中村好忠先生,三十四歲那年從父親手中接手這間咖啡店。店裡的咖啡豆都是他親自烘焙,豆源來自非洲和南美洲各地。可能是我和老闆娘久美子女士比較有緣,幾回上門都是遇見她。她氣質出眾、說話親切細語,可想而知年輕時肯定是「看板娘」。今天我一推開咖啡店大門,果然客席早就被預訂一空,還好遇上有客人吃飽離席。老闆娘推薦的招牌午餐炸肉丸「ミンチカツレツ」(Meat Cutlet),長相可奇特了!兩頭尖尖像橄欖核,相傳是十九世紀末出現在日本的高級洋食。使用絞肉和洋蔥等食材,表面裹上細麵包粉下去油炸。雖說是炸物,油瀝得可乾淨,加上旁邊還有豆泥、茄子、蘿蔔與法式多蜜醬汁相佐,美味極了。
點餐時店員特地詢問,飯後咖啡是否要放上鮮奶油。為了保持現打鮮奶油的風味,店家使用我在九州其他地方的老喫茶店也見過、一種特別的不鏽鋼容器。容器外壁為雙層設計,店家先放在冰箱中預冷,延長容器的低溫維持時間。直到咖啡喝了一半,容器中的鮮奶油依舊冰涼香醇。
這天,我是最後一桌用完午餐的客人,趁著店內只剩下店員,主動邀請久美子女士拍了一張合照。我順口提起:「二樓客席牆上,那一張女孩穿著和服的黑白照片拍得真好。」沒料到老闆娘笑得開懷,靦腆對我說:「那照片裡的人,是十四歲時的我唷。」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相關商品
我熱愛的東京喫茶店【首刷限量送-金運招財貓貼紙乙張】
79折
特價473元
加入購物車
我熱愛的東京喫茶店
79折
特價473元
加入購物車
喫茶萬歲下:一場二十世紀東洋咖啡店文化的紀實壯遊。
9折
特價495元
貨到通知
喫茶萬歲上:一場二十世紀東洋咖啡店文化的紀實壯遊。
9折
特價495元
貨到通知
遙遠的冰果室(2023年版)
79折
特價356元
貨到通知
看更多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