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觀光
內容簡介
引介國際趨勢脈絡,再回歸台灣368鄉鎮市區文化觀光資源,針對文化觀光涵蓋領域涉入瞭解,搭配豐富影像,一窺台灣發展文化觀光之能量,以及思考如何實踐。
目錄
自序 (1)
第一篇 總論篇 001
第一章 文化觀光導論 003
學習標竿 004
第一節 從「臺客」一詞談起 004
一、從世運秀電音三太子到臺客舞 004
二、臺灣368鄉鎮市區行旅研究 008
第二節 「文化」釋義 010
一、文化之起源、成形與構成 010
二、文化人類學論文化 011
三、文化研究論文化 012
四、文化討論永不停歇 013
第三節 「觀光」釋義 014
一、世界觀光組織與「世界觀光日」 014
二、臺灣觀光主管單位與政策 018
第四節 「文化觀光」釋義 020
一、所謂「文化觀光」 020
二、「文化觀光部」事件 022
專題研討 025
第二章 全球暨臺灣多元文化觀光思潮 027
學習標竿 028
第一節 國際憲章之前瞻思潮 028
一、國際文化觀光憲章 028
二、文化多樣性宣言與公約 031
第二節 臺灣多元文化環境氛圍 039
一、臺灣多元文化政治 039
二、解嚴後文化政策走向 040
第三節 跨世紀文化觀光多元思潮 042
一、全球化與在地化 043
二、行動網路世界 045
三、文青消費帶動風潮 046
專題研討 048
第二篇 博物館城鄉觀光篇 049
第三章 博物館觀光 051
學習標竿 052
第一節 博物館與文化觀光 052
一、何謂「博物館」 052
二、博物館作為「社會志業」 053
三、博物館視為「觀光地區」 055
第二節 全球博物館脈動 056
一、國際博物館協會「國際博物館日」 057
二、美國博物館聯盟「無疆界的博物館」 059
第三節 博物館從全球到臺灣 061
一、西方博物館脈絡 061
二、臺灣博物館現象 063
專題研討 066
第四章 臺灣博物館百年流變 067
學習標竿 068
第一節 殖民主義時期(1900s∼1940s) 068
一、殖民主義與「想像的共同體」 068
二、臺灣博物館事業萌芽 069
第二節 國族主義時期(1950s∼1960s) 071
一、國族主義與「被發明的傳統」 071
二、中華文化在臺灣博物館發揚 072
三、臺灣文化觀光要角─國立故宮博物院 075
第三節 現代主義時期(1970s∼1980s) 079
一、現代主義博物館與個人規訓 079
二、社會教育與臺灣博物館事業推展 084
第四節 社區主義時期(1990s∼2000) 086
一、社區主義與社群治理 086
二、臺灣社區總體營造帶動地方風潮 088
專題研討 094
第五章 地方文化館與城鄉觀光 093
學習標竿 094
第一節 地方文化館政策 094
一、何謂「地方文化館」 094
二、政策之提出與脈絡 096
三、日本地方博物館考察 100
第二節 地方文化館多元文化觀光 103
一、文化館呈現之臺灣多元文化六大面相 103
二、「微笑臺灣319+」活動 109
第三節 地方文化館現象省思 116
一、地方文化館規劃觀察 116
二、回應多元文化時代的博物館 119
專題研討 123
第三篇 文化資產觀光篇 125
第六章 世界文化遺產與非物質文化遺產觀光 127
學習標竿 128
第一節 世界文化遺產 128
一、1972年《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 128
二、臺灣世界文化遺產潛力點 134
第二節 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137
一、2003年《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 137
二、中國涼茶配製造申遺事件分析 139
第三節 無形文化資產保護課題 142
一、清單:臺灣無形文化遺產的多樣性 142
二、介面:在文化部文資局與傳藝中心之間 144
專題研討 147
第七章 臺灣文化資產政策與歷史觀光 149
學習標竿 150
第一節 文化資產活用文化館 150
一、文資再生與文化館 150
二、文資觀光在臺灣368城鄉之呈現 154
第二節 臺灣文化資產保存政策 156
一、1982年《文化資產保存法》 156
二、2005《文化資產保存法》修正案 157
第三節 重視「活用」與「多元文化」 160
一、強調活用 160
二、彰顯多元文化 162
第四節 文化資產歷史觀光美學 164
一、文化資產的「多樣性」 164
二、文化資產的加法 165
專題研討 166
第八章 臺灣文化資產城鄉觀光 167
學習標竿 168
第一節 史前與荷西時期 168
一、史前時期(無文字記載時代) 168
二、荷西時期(1624-1662) 169
第二節 鄭氏王國與清領時期 170
一、鄭氏王國(1662-1683) 170
二、清領時期(1683-1895) 171
第三節 日本時代與戰後臺灣 174
一、日本殖民統治(1895-1945) 174
二、戰後臺灣(1945∼) 192
專題研討 196
第四篇 藝術觀光篇 197
第九章 文學、電影、視覺與表演藝術觀光 199
學習標竿 200
第一節 文學觀光 200
一、旅遊文學與觀光 200
二、文學觀光之文化館基地 201
第二節 電影觀光 203
一、第八藝術電影本事 204
二、電影觀光之文化館基地 207
第三節 視覺藝術觀光 208
一、臺灣美術現象 208
二、閒置空間再利用 211
三、視覺藝術觀光之文化館基地 214
第四節 節慶與表演藝術觀光 219
一、全臺飆節慶 220
二、表演藝術觀光之文化館基地 222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