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9~0930_開學語言展

數位人文:在過去、現在和未來之間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95 475
    500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內容簡介

「數位人文」將如何改變人們理解過去的方式,又將如何引領新的未來?

數位人文藉由數位資料、人文研究之學術關懷和資訊分析技術的連結而整合,其目標是要幫助研究者在面對鉅量資料或多元資料時,能夠以更寬廣的視角進行觀察,挖掘出前數位時代無從發現的多重脈絡與意義關聯,進而開展出新的研究議題和研究取徑,甚至更進一步地孕育出新型態的人文研究和數位研究(digital scholarship)。

本書所收錄之文章,正呈現出數位人文在各人文研究領域和資訊技術開發中的逐步發展,希望也能引領讀者一同開創數位人文的未來。

作者

項潔

國立臺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特聘教授暨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合聘研究員,同時也是臺灣大學數位人文研究中心主任。他曾出任臺灣大學圖書館館長、臺大出版中心主任,投入臺大的數位典藏工作及相關研究應用已十餘年,不僅領導《淡新檔案》、臺灣古契書、日治時期統計資料等重要歷史文獻的數位化與資料庫開發建置工作,完成「臺灣歷史數位圖書館」(THDL),並協助臺灣省諮議會擋案資料庫、國民黨黨史館、慈林教育基金會典藏臺灣社運史料資料庫、和文建會國家文化資料庫的建置。

【作者簡介】(姓名依論文順序排列)

翁稷安、Tani Barlow、鄭文惠、邱偉雲、劉昭麟、林書佑、Scarlett Chiu、Táňa Dluhošová、Alvin Cheng-hsien Chen、杜協昌、許筑婷、闕河嘉、卓文福、趙培華、陳光華、徐晨飛、錢智勇、端木藝、周建忠、Biligsaikhan Batjargal、Akira Maeda、Ryo Akama、Peter M. Broadwell、Timothy R. Tangherlini、Hyun Kyong Hannah Chang、趙薇、金觀濤、梁穎誼、陳柏聿、沈錳坤、劉青峰

目錄


Preface
◆ 項潔

導論 Introduction
數位人文——在過去、現在和未來之間
Digital Humanities: Between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 翁稷安

Part I 當人文學遇上資料庫
When Humanities Meet Databases

What is the Problem? Digital Studies and Professional Historians
「問題」是什麼?論專業歷史學家與數位化研究
◆ Tani Barlow

概念關係的數位人文研究——以《新青年》中的「世界」觀念為考察核心
The Digital Humanities Research on Concept Relations: Focusing on the “World” Concept in New Youth
◆ 鄭文惠、邱偉雲、劉昭麟、林書佑

Searching for Ancient Social Networks: A Case from New Caledonian Lapita Pottery Assemblages
搜尋古代社群網絡—— 從新喀里多尼亞的案例談起
◆ Scarlett Chiu

Digital Humanities Methods for Reconstruction of the Literary Fields in the Early Post-War Period of Taiwan
用數位人文研究方法重建臺灣戰後初期文學場域
◆ Táňa Dluhošová, Alvin Cheng-hsien Chen

Part II 文本探勘和語料分析
Text Mining and Corpus Analysis

半自動詞彙擷取——簡化的詞夾子方法以及其JavaScript元件的開發與應用
Semi-Automatic Term Extraction with Simplified Term-Clips Method: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s of a JavaScript Component
◆ 杜協昌

情感現象學與色彩政治學——中唐詩歌白色抒情系譜的數位人文研究
Phenomenology of Emotion and Politics of Color: Digital Humanities Research on the Lyrical Genealogy of “White” in the Poetry of the Mid-Tang Dynasty
◆ 鄭文惠、劉昭麟、邱偉雲、許筑婷

淡水目的地意象之網路再現 —— 數位中文內容分析工具之應用
Tourism Destination Image Representation on the Web: An Application of a Chinese Content Analysis Software
◆ 闕河嘉、卓文福、趙培華

庫博中文獨立語料庫分析工具之開發與應用
CORPRO: A Chinese Language Corpus Tool and a Case Study of Media Representation of Organic Agriculture
◆ 闕河嘉、陳光華

Part III 資料庫建置、分享和典藏
Constructing, Sharing, and Archiving Databases

東亞楚辭文獻資料庫建設及語義化應用研究進展綜述
Overview of Literature Database Construction of the Songs of Chu in East Asia and Its Semantic Application Research Progress
◆ 徐晨飛、錢智勇、端木藝、周建忠

Providing Bilingual Access to Multiple Japanese Humanities Databases: Text Retrieval Using English and Japanese Queries
日本人文資料庫的跨資料庫雙語近用——以英文與日文查詢語句進行文本檢索
◆ Biligsaikhan Batjargal, Akira Maeda, Ryo Akama

Online Knowledge Bases and Cultural Technology: Analyzing Production Networks in Korean Popular Music
文化科技與線上知識庫 —— 韓流音樂之生產網絡分析
◆ Peter M. Broadwell, Timothy R. Tangherlini, Hyun Kyong Hannah Chang

Part IV 視覺化敘述
Narrating Visualization

「社會網路分析」在現代漢語歷史小說研究中的應用初探——以李劼人的《大波》三部曲為例
The Applications of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in Modern Chinese Historical Novel: Li Jieren’s Trilogy of Great Wave
◆ 趙薇

觀念群變化的數位人文研究——以《新青年》為例
Alternation of Idea Groups on New Youth (Xin Qingnian): A New Digital Humanities Approach
◆ 金觀濤、邱偉雲、梁穎誼、陳柏聿、沈錳坤、劉青峰

序/導讀



項潔


2009年國立臺灣大學數位人文研究中心開始舉辦年度的「數位典藏與數位人文國際研討會」(DADH),除2013年未舉辦外,至今年(2016)已經是第七屆,嚴格說起來DADH應該是亞洲以數位人文為名的最早開始的年度會議(日本數位人文學會的年度會議今年是第六屆)。每年我們都從全文發表中選出具有代表性的論文,經作者修改及至少兩位審查人的審查通過後再結集出版,作為臺大出版中心《數位人文研究叢書》的一部分。這本是第六集。與前幾集不同的是,本書是第五屆和第六屆會議所選論文的集結,論文一共13篇。

當初會議名稱同時提到「數位典藏」和「數位人文」,這在全世界都是很少見的,但這個名稱反映了臺灣的數位化過程中的兩個相似而又相異,但同時又有繼承關係的旅程。舉世聞名的臺灣「數位典藏國家型計畫」打造了千萬筆高品質的數位物件與詮釋資料,而透過資訊科技提供物件間的脈絡,也就是數位人文,讓這些靜態的數位檔案變成研究者可以觀察、分析、駕馭的研究素材。

近幾年數位人文在亞太地區有非常快速的發展,臺灣的科技部推動數位人文研究專案,鼓勵人文學者和資訊專家共同思考因大量數位資訊帶來的人文研究議題,教育部也開始在大學推動數位人文的課程;隨著今年臺灣數位人文學會(TADH)的成立,一個跨領域的研究社群已經隱隱成形。而鄰近國家的發展也極為蓬勃,除了本來起步就比較早的日本之外,澳洲成立了非常活躍的學會,韓國立基於原有數位產業的優勢角度切入數位人文的議題,中國大陸圖書館界和歷史界的積極推動也掀起了一片熱潮。更由於各國大量的數位化工作,東亞文化圈的共同議題,透過數位人文的平臺,漸漸浮現一個共通的機制。這些都讓人對數位人文的未來充滿了希望與期待。而透過本書的文章,也可以一窺未來的走向。

本書的成形,除了要感謝所有的作者和審查人外,也要感謝臺大數位人文研究中心的蔡炯民博士、陳怡君小姐與全體同仁對本叢書的投入,臺大出版中心在編輯上的協助,以及臺大校方與科技部在經費上長期的支持。我們特別感謝翁稷安博士為本書寫的導讀。希望這本書在數位人文發展的歷程裡激起一些漣漪。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精裝
    • ISBN
    • 9789863501985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464
    • 商品規格
    • 17.5*25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本商品會員日滿額金幣加碼回饋最高15倍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