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達賴喇嘛學習(精裝):尊者達賴喇嘛九十大壽慈悲年紀念冊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 本書作者第十四世達賴喇嘛是世界級精神領袖,榮獲全球超過150個獎項、榮譽博士學位和各種表彰,其最重要的核心獎項有:諾貝爾和平獎(1989)、美國國會金質獎章(2007)、被譽為「宗教界的諾貝爾獎」的坦伯頓獎(2012)!
2025年7月6日是尊者達賴喇嘛九十大壽,更是「慈悲年」的開始,這本《向達賴喇嘛學習》正是獻給達賴喇嘛的紀念冊。
本書收錄整理了《西藏的天空》季刊中達賴喇嘛與大家分享的慈悲與智慧,分別以「世界」、「心靈」、「教育」、「跨界對話」四篇開展,完整呈現出達賴喇嘛的四大使命:一、人類一體性;二、促進宗教和諧;三、保護西藏文化與環境;四、復興古印度智慧。
九十寒暑以來,尊者的悲智足履更由達賴喇嘛辦公室攝影官群最精彩地捕捉呈現,我們可以在此書中,跟隨尊者的腳步精進前行。
2025年7月6日是尊者達賴喇嘛九十大壽,更是「慈悲年」的開始,這本《向達賴喇嘛學習》正是獻給達賴喇嘛的紀念冊。
本書收錄整理了《西藏的天空》季刊中達賴喇嘛與大家分享的慈悲與智慧,分別以「世界」、「心靈」、「教育」、「跨界對話」四篇開展,完整呈現出達賴喇嘛的四大使命:一、人類一體性;二、促進宗教和諧;三、保護西藏文化與環境;四、復興古印度智慧。
九十寒暑以來,尊者的悲智足履更由達賴喇嘛辦公室攝影官群最精彩地捕捉呈現,我們可以在此書中,跟隨尊者的腳步精進前行。
目錄
【世界篇】
七十億人類是一個整體
慈悲和全球責任的必要性
智慧和知識的差別
古印度那爛陀智慧對當代的意義
古印度知識的關連性
復原力、希望和社會凝聚力
西藏文化及其潛力有助世界和平的發展
西藏宗教文化可以利益世界
【心靈篇】
幸福才是我們生命的意義
培養美好的心靈
幸福與情緒
社會情緒學及倫理學的全球發布
克服憤怒和焦慮的方法
普世價值
【教育篇】
第三個千禧年的人類教育
你們要好好地學習
思想和心的訓練
以慈悲心幫助深受折磨的世界
歸屬感和慈悲心
生活的目的問答錄
為西藏青年傳授佛法
【跨界對話篇】
如何利用科學研究禪修
共同的意識:人類的思想和心靈合一
災難危機與韌性的建立:慈悲與愛
危機時期保有希望、勇氣和慈悲
科學與宗教對談
心懷善念
法脈的精髓在修持菩提心
七十億人類是一個整體
慈悲和全球責任的必要性
智慧和知識的差別
古印度那爛陀智慧對當代的意義
古印度知識的關連性
復原力、希望和社會凝聚力
西藏文化及其潛力有助世界和平的發展
西藏宗教文化可以利益世界
【心靈篇】
幸福才是我們生命的意義
培養美好的心靈
幸福與情緒
社會情緒學及倫理學的全球發布
克服憤怒和焦慮的方法
普世價值
【教育篇】
第三個千禧年的人類教育
你們要好好地學習
思想和心的訓練
以慈悲心幫助深受折磨的世界
歸屬感和慈悲心
生活的目的問答錄
為西藏青年傳授佛法
【跨界對話篇】
如何利用科學研究禪修
共同的意識:人類的思想和心靈合一
災難危機與韌性的建立:慈悲與愛
危機時期保有希望、勇氣和慈悲
科學與宗教對談
心懷善念
法脈的精髓在修持菩提心
序/導讀
【序】
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董事長 格桑堅參
2025年7月6日是達賴喇嘛尊者90華誕,藏人行政中央自該日起訂為尊者的「慈悲年」。謹以此書作為達賴喇嘛尊者九十生日獻禮。
1959年,尊者25歲,因中共侵吞西藏而被迫流亡印度。1960年,尊者親撰《真心祈願文》以撫慰隨他流亡的西藏子民,《真心祈願文》對侵吞西藏自由的中國軍隊、造成這一切災難的中國人,不僅沒有任何的仇恨,只將其視為是因無明和業力的緣故,因而祈請三寶賜與他們懂得善惡取捨的智慧之眼,轉而成為西藏人的朋友。尊者傾其一生主張和平理念,第一個使命就是:基於全球人類一體性,促進普遍和基本的慈悲價值觀,創造一個更加幸福、更加和平的世界。
達賴喇嘛尊者於 1967年第一次展開宗教外訪至泰國和日本,迄今仍持續與各宗教領袖會面交流。這是尊者的第二個使命:通過倡導世界上所有宗教傳統共同傳達的愛、慈悲、寬容和知足等基本價值觀,促進世界不同宗教傳統之間的和諧。
從流亡印度起直至 2011年將政治權力移交給經民主選舉產生的領導層之前,達賴喇嘛尊者一直堅持不懈地努力加強他在流亡期間建立的藏人行政中央,推進西藏的正義事業。這是尊者的第三個使命:保護源於古印度那爛陀傳承之西藏豐富的精神和文化傳統,保護青藏高原脆弱的生態環境,不僅對亞洲乃至整個世界的生態都有直接影響。
達賴喇嘛尊者看見古印度那爛陀智慧對當代的意義,以慈悲心幫助深受折磨的世界。目前,旨在促進倫理、情緒智商和慈悲的SEE學習(Social, Emotional, and Ethical Learning)計畫,已在全球170多個國家實施,尤其印度有100萬所學校進行該計畫。這是尊者的第四個使命:復興古印度的智慧或知識,如思想和情感方面的運作,以及非暴力和慈悲思想的實踐,同時在年輕一代的印度人當中發展現代教育。
祝願尊者健康長壽!願西藏自由!
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董事長
格桑堅參
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董事長 格桑堅參
2025年7月6日是達賴喇嘛尊者90華誕,藏人行政中央自該日起訂為尊者的「慈悲年」。謹以此書作為達賴喇嘛尊者九十生日獻禮。
1959年,尊者25歲,因中共侵吞西藏而被迫流亡印度。1960年,尊者親撰《真心祈願文》以撫慰隨他流亡的西藏子民,《真心祈願文》對侵吞西藏自由的中國軍隊、造成這一切災難的中國人,不僅沒有任何的仇恨,只將其視為是因無明和業力的緣故,因而祈請三寶賜與他們懂得善惡取捨的智慧之眼,轉而成為西藏人的朋友。尊者傾其一生主張和平理念,第一個使命就是:基於全球人類一體性,促進普遍和基本的慈悲價值觀,創造一個更加幸福、更加和平的世界。
達賴喇嘛尊者於 1967年第一次展開宗教外訪至泰國和日本,迄今仍持續與各宗教領袖會面交流。這是尊者的第二個使命:通過倡導世界上所有宗教傳統共同傳達的愛、慈悲、寬容和知足等基本價值觀,促進世界不同宗教傳統之間的和諧。
從流亡印度起直至 2011年將政治權力移交給經民主選舉產生的領導層之前,達賴喇嘛尊者一直堅持不懈地努力加強他在流亡期間建立的藏人行政中央,推進西藏的正義事業。這是尊者的第三個使命:保護源於古印度那爛陀傳承之西藏豐富的精神和文化傳統,保護青藏高原脆弱的生態環境,不僅對亞洲乃至整個世界的生態都有直接影響。
達賴喇嘛尊者看見古印度那爛陀智慧對當代的意義,以慈悲心幫助深受折磨的世界。目前,旨在促進倫理、情緒智商和慈悲的SEE學習(Social, Emotional, and Ethical Learning)計畫,已在全球170多個國家實施,尤其印度有100萬所學校進行該計畫。這是尊者的第四個使命:復興古印度的智慧或知識,如思想和情感方面的運作,以及非暴力和慈悲思想的實踐,同時在年輕一代的印度人當中發展現代教育。
祝願尊者健康長壽!願西藏自由!
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董事長
格桑堅參
試閱
七十億人類是一個整體
首先感謝主辦方舉辦此一活動並給予我這個機會。我想要和大家分享一個根本信念─全世界七十億人類都是一樣的。從佛教的觀點來看,所有的生命都是一樣的,理由是每個生命都想要擁有幸福的生活、幸福的家庭,即使一隻小鳥也有這樣的願望。
人類具有智力。很不幸地,人類的智力有時候會伴隨著破壞性的情緒。其他動物也有破壞性的情緒,但不具有和人類相等的智力,所以牠們造成的破壞很有限。人類擁有很棒的頭腦,所以才能發展科學和技術,而人類利用這些科學和技術來發動戰爭、煽動暴力及製造武器,其他動物没辦法像人類一樣做出這麼負面的行為。我認為世界面臨的很多問題是我們人類自己製造的,因此我們有責任去解決或減少這些問題。從邏輯上來說,人類既然可以製造這些問題,那麼當然有能力去解決這些問題。
根據某些科學家的研究,人類的本性是富有慈悲心的。群居動物會關注其所屬的群體,人類就是群居動物,所以自然也會去關注所屬的群體,這種理性就是人類萌發力量、慈悲心和利他主義的最重要的基礎。當我們心懷利他主義,我們自然而然擁有熱情和活力。
我全心投入的承諾當中,其一是向七十億人推廣利他主義。今日世界存在太多分歧,這些分歧造成了「我們」和「他們」的區別,甚至引發了戰爭;如果人類知道七十億人其實是一個整體,那麼人類就不會互相殘殺;所以我的第一個承諾就是去推動「七十億人類是一個整體」的理念。我們首先是人類,其次才形成不同國家、不同宗教,國籍、宗教等都是次要的而且純屬個人私事。設想一下,如果我們獨自一人待在某個偏鄉僻壤,某天突然發現另一個人走過來,我們的第一個反應應該是「喔,那裡有一個人」,而不是問那個人是屬於甚麼國籍、宗教、種族。同樣是兩條腿、兩隻手臂、一個面孔,我們只會單純的想「喔,那裡有一個人,我可以尋求他的幫助」,這就是我們的天性。
今天很多問題形成的原因就是人類太強調某些次要的分歧。要減少這些分歧,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認清所有人都是同類,每個人出生的方式一樣、每個人出生後都需要母乳哺育、每個人最終都會死亡。當我們活著的時候,我們最好秉持「七十億人類是一個整體」的理念去過群體生活,然後盡力去提升人類的慈悲心和善心。
我的第二個承諾是促進宗教和諧。很多不同的宗教在三千年前已經開始發展,所有的宗教都一致宣揚愛的理念,儘管各個宗教的哲學並不相同,但它們的共同點就是去實踐愛心、寬恕、容忍。不同的宗教傳統主張不同的哲學,有神論者相信有一個創世主存在,而無神論者不相信,無神論者主張自我就是創造者。某些科學家主張進化論,他們認為人類是由猴子逐漸演變而來,我覺得生命最初有可能是以魚類的型態在水中生活,之後某些生物從水中來到陸地上生活。這些生物再漸漸進化為不同形態的動物,我們的頭腦和身體也是經過幾千年才發展成目前的狀態。
即使哲學觀點不同,但所有宗教都一致宣揚愛的理念,所以肯定是可以做到宗教和諧。印度就是一個例子,世界上的主要宗教傳統包括猶太教、基督教、祆教等在印度同時發展,我從未聽說過什葉派和遜尼派在印度發生任何衝突。印度就是一個體現宗教和諧很好的例子,印度是全世界第二大人口國,同時仍保持宗教和諧。促進宗教和諧就是我全心投入的第二個承諾。
我的第三個承諾是關於西藏。我是西藏人,西藏人民信任我並對我寄予厚望,所以我對西藏有一種責任感,我認為首要的工作是保存西藏的文字語言。西藏的文字是最接近梵文的一種文字,我們西藏的學者深入硏究數千年歷史的佛教傳統,並翻譯梵文和巴利文記載的佛經及其他佛教作品,這些翻譯成藏文的佛典約有三百部。我們硏究這些佛典並實際去修練,從中獲益良多。得自於那爛陀傳統的西藏知識,不只是西藏的資產而已,我認為它們是這個世界的珍寶。梵文的佛教傳統很强調邏輯思維和哲學,任何人無論有沒有宗教信仰都可以學習這些知識,它們應該歸類於學術而非宗教。八世紀時西藏國王邀請那爛陀大學的學者寂護大師前來西藏傳授佛法,寂護大師是一位偉大的邏輯學家和哲學家,我們藏傳佛教很重視他的教授也一直遵循他的忠告。我呼籲全世界共同致力保存西藏的知識,西藏的知識對於全世界有很大的幫助。
另一個責任是有關西藏的環境。高海拔的西藏是許多河川的發源地,這些河川流經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越南、中國,亞洲很多主要河川的發源地都在西藏,因此維護西藏的生態非常重要。尤其是現在,全球暖化現象變得一年比一年明顯。我自己有親身體驗,1960年我初到達蘭薩拉那年冬天下了一場大雪,之後下雪的日子就一年比一年少,這是全球暖化很明顯的徵兆。現在全球暖化問題很嚴重,西藏的河川保育及生態維護也變得更加重要。
我的第四個承諾是關於古印度知識。西藏的知識來自於印度,我認為當代的印度人應該重新重視古印度知識,古印度知識無關宗教。古印度知識可以廣泛的普及所有世人,不分種族、信仰,尤其邏輯思維對於加强我們的思考能力有很大幫助。學習古印度知識可以讓我們今生過得更平和,這和來世或天堂毫無關係。印度自古延續至今的非暴力主義(ahimsa)和悲心哲學(Karuna)已有三千年歷史,當代印度人應該多關注非暴力主義和悲心的價值,並且盡力去延續這個傳統。內在價值與物質主義可以結合起來,印度在這方面具有很好的遠景。
以上就是我全心投入的四個承諾。作為人類兄弟姊妹的你們如果覺得這些内容有用,請試著去實踐並分享給更多年輕人。我覺得現代教育或者說現代化的世界過度重視感官覺知,而意識(第六識)被大眾忽略了。意識不依靠眼識、耳識等各種感官覺知而存在,而是在專注一境的禪修(奢摩它)以及分析式的禪修(毗婆舍那)的基礎上建立的。現代社會崇尚物質主義。現在我們應該多關注内在價值。首先從關注意識開始。
首先感謝主辦方舉辦此一活動並給予我這個機會。我想要和大家分享一個根本信念─全世界七十億人類都是一樣的。從佛教的觀點來看,所有的生命都是一樣的,理由是每個生命都想要擁有幸福的生活、幸福的家庭,即使一隻小鳥也有這樣的願望。
人類具有智力。很不幸地,人類的智力有時候會伴隨著破壞性的情緒。其他動物也有破壞性的情緒,但不具有和人類相等的智力,所以牠們造成的破壞很有限。人類擁有很棒的頭腦,所以才能發展科學和技術,而人類利用這些科學和技術來發動戰爭、煽動暴力及製造武器,其他動物没辦法像人類一樣做出這麼負面的行為。我認為世界面臨的很多問題是我們人類自己製造的,因此我們有責任去解決或減少這些問題。從邏輯上來說,人類既然可以製造這些問題,那麼當然有能力去解決這些問題。
根據某些科學家的研究,人類的本性是富有慈悲心的。群居動物會關注其所屬的群體,人類就是群居動物,所以自然也會去關注所屬的群體,這種理性就是人類萌發力量、慈悲心和利他主義的最重要的基礎。當我們心懷利他主義,我們自然而然擁有熱情和活力。
我全心投入的承諾當中,其一是向七十億人推廣利他主義。今日世界存在太多分歧,這些分歧造成了「我們」和「他們」的區別,甚至引發了戰爭;如果人類知道七十億人其實是一個整體,那麼人類就不會互相殘殺;所以我的第一個承諾就是去推動「七十億人類是一個整體」的理念。我們首先是人類,其次才形成不同國家、不同宗教,國籍、宗教等都是次要的而且純屬個人私事。設想一下,如果我們獨自一人待在某個偏鄉僻壤,某天突然發現另一個人走過來,我們的第一個反應應該是「喔,那裡有一個人」,而不是問那個人是屬於甚麼國籍、宗教、種族。同樣是兩條腿、兩隻手臂、一個面孔,我們只會單純的想「喔,那裡有一個人,我可以尋求他的幫助」,這就是我們的天性。
今天很多問題形成的原因就是人類太強調某些次要的分歧。要減少這些分歧,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認清所有人都是同類,每個人出生的方式一樣、每個人出生後都需要母乳哺育、每個人最終都會死亡。當我們活著的時候,我們最好秉持「七十億人類是一個整體」的理念去過群體生活,然後盡力去提升人類的慈悲心和善心。
我的第二個承諾是促進宗教和諧。很多不同的宗教在三千年前已經開始發展,所有的宗教都一致宣揚愛的理念,儘管各個宗教的哲學並不相同,但它們的共同點就是去實踐愛心、寬恕、容忍。不同的宗教傳統主張不同的哲學,有神論者相信有一個創世主存在,而無神論者不相信,無神論者主張自我就是創造者。某些科學家主張進化論,他們認為人類是由猴子逐漸演變而來,我覺得生命最初有可能是以魚類的型態在水中生活,之後某些生物從水中來到陸地上生活。這些生物再漸漸進化為不同形態的動物,我們的頭腦和身體也是經過幾千年才發展成目前的狀態。
即使哲學觀點不同,但所有宗教都一致宣揚愛的理念,所以肯定是可以做到宗教和諧。印度就是一個例子,世界上的主要宗教傳統包括猶太教、基督教、祆教等在印度同時發展,我從未聽說過什葉派和遜尼派在印度發生任何衝突。印度就是一個體現宗教和諧很好的例子,印度是全世界第二大人口國,同時仍保持宗教和諧。促進宗教和諧就是我全心投入的第二個承諾。
我的第三個承諾是關於西藏。我是西藏人,西藏人民信任我並對我寄予厚望,所以我對西藏有一種責任感,我認為首要的工作是保存西藏的文字語言。西藏的文字是最接近梵文的一種文字,我們西藏的學者深入硏究數千年歷史的佛教傳統,並翻譯梵文和巴利文記載的佛經及其他佛教作品,這些翻譯成藏文的佛典約有三百部。我們硏究這些佛典並實際去修練,從中獲益良多。得自於那爛陀傳統的西藏知識,不只是西藏的資產而已,我認為它們是這個世界的珍寶。梵文的佛教傳統很强調邏輯思維和哲學,任何人無論有沒有宗教信仰都可以學習這些知識,它們應該歸類於學術而非宗教。八世紀時西藏國王邀請那爛陀大學的學者寂護大師前來西藏傳授佛法,寂護大師是一位偉大的邏輯學家和哲學家,我們藏傳佛教很重視他的教授也一直遵循他的忠告。我呼籲全世界共同致力保存西藏的知識,西藏的知識對於全世界有很大的幫助。
另一個責任是有關西藏的環境。高海拔的西藏是許多河川的發源地,這些河川流經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越南、中國,亞洲很多主要河川的發源地都在西藏,因此維護西藏的生態非常重要。尤其是現在,全球暖化現象變得一年比一年明顯。我自己有親身體驗,1960年我初到達蘭薩拉那年冬天下了一場大雪,之後下雪的日子就一年比一年少,這是全球暖化很明顯的徵兆。現在全球暖化問題很嚴重,西藏的河川保育及生態維護也變得更加重要。
我的第四個承諾是關於古印度知識。西藏的知識來自於印度,我認為當代的印度人應該重新重視古印度知識,古印度知識無關宗教。古印度知識可以廣泛的普及所有世人,不分種族、信仰,尤其邏輯思維對於加强我們的思考能力有很大幫助。學習古印度知識可以讓我們今生過得更平和,這和來世或天堂毫無關係。印度自古延續至今的非暴力主義(ahimsa)和悲心哲學(Karuna)已有三千年歷史,當代印度人應該多關注非暴力主義和悲心的價值,並且盡力去延續這個傳統。內在價值與物質主義可以結合起來,印度在這方面具有很好的遠景。
以上就是我全心投入的四個承諾。作為人類兄弟姊妹的你們如果覺得這些内容有用,請試著去實踐並分享給更多年輕人。我覺得現代教育或者說現代化的世界過度重視感官覺知,而意識(第六識)被大眾忽略了。意識不依靠眼識、耳識等各種感官覺知而存在,而是在專注一境的禪修(奢摩它)以及分析式的禪修(毗婆舍那)的基礎上建立的。現代社會崇尚物質主義。現在我們應該多關注内在價值。首先從關注意識開始。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