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建材概論
內容簡介
根據我國衛生署的統計資料顯示,癌症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的榜首,平均約每四個死亡人口,就有一人死於癌症。因為癌症一直是國人的頭號殺手,由此可知教育有關癌症預防常識的重要性。因為工程污染成為我們身邊的“隱形殺手”,營建材料與設備的污染對人體可能嚴重致癌。當有毒建材或有危害健康的設備,被人體吸收然後通過血液循環擴散到全身各處,時間一久便會造成人體的免疫功能失調,使人體組織產生病變而引起多種疾病。
營建工程所建設的建築物及公共工程構造等應該維護民眾生命的健康。然而工程環境中潛藏危及民眾健康的污染源。這些污染源可能潛藏於我們周邊的工程構造,例如房屋住宅、辦公大樓、學校、工廠、百貨公司、旅館、影劇院、醫院、隧道、道路、橋樑、機場、碼頭、甚至於捷運或高鐵車廂、飛機或輪船艙內等。
從流行病學的研究結果顯示與污染相關的疾病增加,也顯示生物暴露於污染源的嚴重性。要改善建材污染,應該從科技教育著手才是根本之道,然而一般的通識教育中卻沒有相關的健康建材教育,事實上工程師負責設計、施工、檢驗、維修、拆除等工作,更需要融入健康建材的科技教育。本書是瞭解和降低影響人體健康污染源的一個重要管道,我們需要更多的努力在污染源發生前去防止可能的危害。
本書儘可能將下列內容融入營建工程教育:
一、各式各樣暗中危害健康之建材;二、各項危害健康建材的管理法規、衛生標準;三、各項危害健康建材的檢驗方法;四、各項已存在且危害健康之建材的改善方法;五、鼓勵學生投入研發各項維護健康的新建材;六、喚醒社會大眾注意自己的健康環境。
本書擬借重科技教育,以培養工程師有較佳的規劃、設計、檢測等能力,對於我國營建業的環境保護水準會有大幅改善,期望可提升我國物業管理服務業的競爭力及各相關產業的健康環境品質。
本書對於國家經濟發展預期將有如下之貢獻:
一、可防範民眾因長期污染慢性中毒生病等不幸事件;二、對於國家健康保險醫療經費的支出可以降低;三、對於各產業的經濟發展均有所助益;四、對於我國加入WTO後的國際地位有所提升。
營建工程所建設的建築物及公共工程構造等應該維護民眾生命的健康。然而工程環境中潛藏危及民眾健康的污染源。這些污染源可能潛藏於我們周邊的工程構造,例如房屋住宅、辦公大樓、學校、工廠、百貨公司、旅館、影劇院、醫院、隧道、道路、橋樑、機場、碼頭、甚至於捷運或高鐵車廂、飛機或輪船艙內等。
從流行病學的研究結果顯示與污染相關的疾病增加,也顯示生物暴露於污染源的嚴重性。要改善建材污染,應該從科技教育著手才是根本之道,然而一般的通識教育中卻沒有相關的健康建材教育,事實上工程師負責設計、施工、檢驗、維修、拆除等工作,更需要融入健康建材的科技教育。本書是瞭解和降低影響人體健康污染源的一個重要管道,我們需要更多的努力在污染源發生前去防止可能的危害。
本書儘可能將下列內容融入營建工程教育:
一、各式各樣暗中危害健康之建材;二、各項危害健康建材的管理法規、衛生標準;三、各項危害健康建材的檢驗方法;四、各項已存在且危害健康之建材的改善方法;五、鼓勵學生投入研發各項維護健康的新建材;六、喚醒社會大眾注意自己的健康環境。
本書擬借重科技教育,以培養工程師有較佳的規劃、設計、檢測等能力,對於我國營建業的環境保護水準會有大幅改善,期望可提升我國物業管理服務業的競爭力及各相關產業的健康環境品質。
本書對於國家經濟發展預期將有如下之貢獻:
一、可防範民眾因長期污染慢性中毒生病等不幸事件;二、對於國家健康保險醫療經費的支出可以降低;三、對於各產業的經濟發展均有所助益;四、對於我國加入WTO後的國際地位有所提升。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1 前言
1-2 關於健康建材
參考文獻
第一章 習題
第二章 危害健康的污染源
2-1 電磁波污染
2-2 輻射污染
2-3 生物性污染
2-4 金屬元素的污染
2-4-1 砷(Arsenic)污染
2-4-2 汞(水銀)(Mercury)的污染
2-4-3 鉛(Lead)的污染
2-5 微生物的污染
2-6 揮發性有機物質(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的污染
2-6-1 甲醛(Formaldehyde)的污染
2-6-2 苯(Benzene)系物的污染
2-6-3 氨(Ammonia)的污染
2-7 石綿 (Asbestos)的污染
2-8 室內燃燒物及油煙的污染
2-9 放射性元素氡(Radon)的污染
參考文獻
第二章 習題
第三章 危害健康的材料與設備
3-1 危害健康的建築材料
3-1-1 砂石材料的污染
3-1-2 金屬材料的污染
3-1-3 木材和合成板材的污染
3-1-4 磁磚和塗料的污染
3-2 危害健康的建築設備
3-2-1 空調排風設備和防火設備的污染
3-2-2 機電設備和給排水設備的污染
參考文獻
第三章 習題
第四章 健康建材的檢測標準
4-1 電磁波的檢測標準
4-2 輻射的檢測標準
4-3 壁癌的檢測標準
4-4 金屬元素的檢測標準
4-4-1 砷的檢測標準
4-4-2 汞(水銀)的檢測標準
4-4-3 鉛的檢測標準
4-5 微生物的檢測標準
4-6 揮發性有機物質的檢測標準
4-6-1 甲醛的檢測標準
4-6-2 苯系物的檢測標準
4-6-3 氨的檢測標準
4-7 石綿的檢測標準
4-8 室內燃燒物及油煙的檢測標準
4-9 放射性元素氡的檢測標準
參考文獻
第四章 習題
第五章 健康建材的安全檢測方法
5-1 電磁波的安全檢測方法
5-2 輻射的安全檢測方法
5-3 金屬元素 (砷、汞、鉛)的安全檢測方法
5-4 揮發性有機物質的安全檢測方法
5-5 石綿的安全檢測方法
5-6 放射性元素氡的安全檢測方法
5-7 瓦斯的安全檢測方法
參考文獻
第五章 習題
第六章 防護與治理經由建材危害人體的有毒物質
6-1 電磁波的防護與治理
6-2 輻射的防護與治理
6-3 壁癌的防護與治理
6-4 金屬元素的防護與治理
6-4-1 砷的防護與治理
6-4-2 汞(水銀)的防護與治理
6-4-3 鉛的防護與治理
6-5 微生物的防護與治理
6-6 揮發性有機物質的防護與治理
6-7 石綿的防護與治理
6-8 室內燃燒物及油煙的防護與治理
6-9 放射性元素氡的防護與治理
參考文獻
第六章 習題
第七章 引進及開發無污染的健康建材
7-1 引進新的無污染健康建材
7-2 開發無污染的健康建材
參考文獻
第七章 習題
附錄1 游離輻射防護法
附錄2 勞工安全衛生法
附錄3 空氣污染防制法
1-1 前言
1-2 關於健康建材
參考文獻
第一章 習題
第二章 危害健康的污染源
2-1 電磁波污染
2-2 輻射污染
2-3 生物性污染
2-4 金屬元素的污染
2-4-1 砷(Arsenic)污染
2-4-2 汞(水銀)(Mercury)的污染
2-4-3 鉛(Lead)的污染
2-5 微生物的污染
2-6 揮發性有機物質(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的污染
2-6-1 甲醛(Formaldehyde)的污染
2-6-2 苯(Benzene)系物的污染
2-6-3 氨(Ammonia)的污染
2-7 石綿 (Asbestos)的污染
2-8 室內燃燒物及油煙的污染
2-9 放射性元素氡(Radon)的污染
參考文獻
第二章 習題
第三章 危害健康的材料與設備
3-1 危害健康的建築材料
3-1-1 砂石材料的污染
3-1-2 金屬材料的污染
3-1-3 木材和合成板材的污染
3-1-4 磁磚和塗料的污染
3-2 危害健康的建築設備
3-2-1 空調排風設備和防火設備的污染
3-2-2 機電設備和給排水設備的污染
參考文獻
第三章 習題
第四章 健康建材的檢測標準
4-1 電磁波的檢測標準
4-2 輻射的檢測標準
4-3 壁癌的檢測標準
4-4 金屬元素的檢測標準
4-4-1 砷的檢測標準
4-4-2 汞(水銀)的檢測標準
4-4-3 鉛的檢測標準
4-5 微生物的檢測標準
4-6 揮發性有機物質的檢測標準
4-6-1 甲醛的檢測標準
4-6-2 苯系物的檢測標準
4-6-3 氨的檢測標準
4-7 石綿的檢測標準
4-8 室內燃燒物及油煙的檢測標準
4-9 放射性元素氡的檢測標準
參考文獻
第四章 習題
第五章 健康建材的安全檢測方法
5-1 電磁波的安全檢測方法
5-2 輻射的安全檢測方法
5-3 金屬元素 (砷、汞、鉛)的安全檢測方法
5-4 揮發性有機物質的安全檢測方法
5-5 石綿的安全檢測方法
5-6 放射性元素氡的安全檢測方法
5-7 瓦斯的安全檢測方法
參考文獻
第五章 習題
第六章 防護與治理經由建材危害人體的有毒物質
6-1 電磁波的防護與治理
6-2 輻射的防護與治理
6-3 壁癌的防護與治理
6-4 金屬元素的防護與治理
6-4-1 砷的防護與治理
6-4-2 汞(水銀)的防護與治理
6-4-3 鉛的防護與治理
6-5 微生物的防護與治理
6-6 揮發性有機物質的防護與治理
6-7 石綿的防護與治理
6-8 室內燃燒物及油煙的防護與治理
6-9 放射性元素氡的防護與治理
參考文獻
第六章 習題
第七章 引進及開發無污染的健康建材
7-1 引進新的無污染健康建材
7-2 開發無污染的健康建材
參考文獻
第七章 習題
附錄1 游離輻射防護法
附錄2 勞工安全衛生法
附錄3 空氣污染防制法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